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图片:中和之美 赵振川的中国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1:06:59
中和之美
赵振川的中国画
邵大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2月09日   第 16 版)

乐居图
赵振川作
和赵振川先生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为人朴实厚道,谦逊随和,又不失原则。他的艺术创作,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又敢于自立面貌。赵振川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其父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除随父学习中国画外,并受业于石鲁、何海霞等大家。加之从小和父亲的学生黄胄、方济众、徐庶之等人一起生活,也受到师兄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赵振川深入钻研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他遇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如何处理笔墨与丘壑、境界的关系;如何解决写生与创作的矛盾。对前者,他反对唯笔墨论,既重视笔墨又重视丘壑,更进一步追求境界。看赵振川的画,发现他的每一幅画都得益于客观自然的启发,程式化的笔墨在他手下因表现对象和主观感受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和风采,达到一定的境界。
赵振川有自己的写生观与创作观。他说:“写生不仅需要尊重客观,还要会编,我的画就是在生活的基础上编出来的。”编,就是画家不依赖于对自然山水的模仿,以它为范本发挥想象力的重新创造。赵振川敢于编和善于编,是因为他一有生活,二有修养。他心中装有广阔的大自然资源和古今绘画的经典,他又善于用自己的智性与悟性去消化和融会它们。有前者,他的画始终有一股动人的勃勃生机;有后者,他的画温文尔雅、耐人寻味。
“中和”是中国古老的哲学范畴。世间万物的生长、发展与变化,皆离不开这个规律,绘画也不例外。赵振川深谙艺术的中和之道。他作品的“猛”,来自西北大自然的浑茫,来自他胸中的大气,来自他笔墨语言的自由随意和看似漫不经心的点擦皴染;他作品的“温情”,来自他对西北山水中诗意的发掘,来自他性格的厚道与纯朴,来自他笔墨语言的抒情与写意。在技巧上,他善于处理黑白、疏密关系,善于在画面上有机地穿插线与块面。他的笔墨泼辣圆融,凌而不乱,破笔破锋,气势恢宏,无论从审美情趣、精神蕴藉,还是从笔墨方法、图式结构来看,都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