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大理石价格:吴晓林:中国干部年轻化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36:53

吴晓林:中国干部年轻化现象

(2011-12-09)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吴晓林

  最近,中国官场又出现一位“最年轻的县委常委”、 湖北省江陵县26岁的美女统战部部长。类似“最年轻市长”、“最年轻厅官”、“最年轻县长”、“最年轻美女镇长”的现象,自2008年以来几乎从未停止过。今年下半年,最年轻市长升任副厅级干部,简历却被当地列为当地机密的29岁馆陶县新任县长,这样的新闻每曝出一次,都能戳痛网民敏感的神经。据不完全统计,在媒体上曝光出来、并且有诸多争议的80后县处级以上干部,已经有11位。在官本位文化里,担任多高级别的官员、拥有县处级还是司局级职务,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文化氛围里,往往又会积累一些“论资排辈”的官场规则,可是,这些80后官员的上位,又似乎诉说着另样一种故事。

  与这些命运的宠儿不同,一直接受“三十而立”激励的其他年轻人,却在教育时限拉长、社会流动遭遇阻塞的背景里,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因而,可以理解人们对于80后官员火箭般的快速提拔,为何总是产生质疑。根据统计,最牛厅官、最年轻市长和被网友质疑为“子凭母贵”的80后福州团市委副书记,在网络上的质疑率都接近或超过80%。“羡慕妒忌恨”似乎并不能完全概括特殊社会背景下,人们面对此类现象表现出来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对执政集团而言,维持干部年轻化的合法化和权威性,比年轻化本身更急迫。

“年轻化”成了“低龄化”

  文革以后,中共执政队伍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的现象。在中共元老的推动下,“干部年轻化”的议题不断发酵并成为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在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中共新生代领导干部,更多地进入中央权力核心,包括江泽民在内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大多是在55岁以下担任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的,其中现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以39岁之龄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核心权力成员。这样一些颇具魄力的改革,不但实现了中共干部“新老交替”的任务,还打破了“领导干部终身制”的历史定律,不能不说具有历史意义。

  自此,干部年轻化成为中共中央常提常新的一个人才政策。2009年,中共中央连续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要求开辟优秀年轻干部成长“快车道”。有意培养年轻干部,改善领导干部年龄结构,成为中共组织部门持续重视的重要工作,也成为推动中共执政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在这样一种背景中,打着“干部年轻化”的旗帜,各地陆续推出一些80后官员。根据不完全统计,由媒体曝光的几个80后官员,就任副处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仅为26岁,比一般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要低10-15岁。由此来看,对于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的这些人事任命行为,毋宁已经成了一种“干部低龄化”的新版本。

  那么,这批被快速提拔的80后干部,与文革后提拔的年轻干部们相比,又有怎样的差别?这里从三个方面来比较。

  第一,从数量上来讲,文革后年轻领导的提拔是一种“全国性规模化”的行为,但是,目前处于人们争议漩涡的80后干部,基本是各地“树典型”式的零星现象。因为这种现象个别,在独特的社会背景中,就更显得“扎眼”,容易引起人们关注。   第二,从方式上来看,文革后干部年轻化的改革,是一种服务于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补课式”运动,但是目前的“80后干部”上位基本属于个例性的“点式提拔”,更多地是一种服务于地方领导(层)意志的行为,因而这些“幸运儿”自然就成为极其醒目的地方政治符号,受到格外的关注;
        第三,从层级上来看,由于领导重视的程度和操作空间的差异,特别是年龄和经验的差异,当前80后上位的层级大多较低,从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情况来看,最高的官阶也仅仅为副厅级,更多属于县级和科级,而文革后一代年轻官员的上位,其层级和影响远不止于此。

“干部年轻化”的关键在于公开透明

  刚出校门不久就被任命为较高层级的官员,是中国特殊体制内的特殊现象。由于这些干部并非民选官员,很多情况下是经过公示后才为人所知,因而极易引发社会质疑。干部年轻化甚至低龄化本身并无错,但是必须经得起考验。

  一是,干部年轻化要透明化。80后干事创业是符合生命周期和历史规律的自然要求,但是,对于这批干部的提拔,不论是干部本人还是组织部门,都处于一种“遮遮掩掩”或“不敢面对”的状态。这种态度貌似是对年轻干部的保护,实际上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与文革后干部年轻化受到群众支持的现象截然相反,组织部门在此类事件上的“心虚”,十分容易激起人们的深度质疑。

  二是,干部年轻化要有总体安排。当前曝光出来的80后官员,基本上是个别提拔、快速提拔的,不但缺乏必要的历练,还缺乏普遍性的制度支持。这就难怪网民们普遍质疑了。应该明白,邓小平在提出干部年轻化命题的同时,十分强调“干部制度的完善”。当前这种“突击提拔”或“冒尖提拔”之所以处于风口浪尖,就是因为地方官场对年轻干部培养,缺乏长远规划,更加缺乏制度规范。80后官员要成长,必须有长远的经验积累和组织支持,一味地追求年轻化,反倒有可能害了干部本身。

  总而言之,80后官员上位不可避免,但是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暗箱操作!

作者是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政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