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霆锋曹蛮演的好:阅卷札记——姜兆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0:47
请莫因无知而“理直气壮” ————姜兆儒

__真的太爱你了,我的姜兆儒老师!!!! 

     近日翻阅“教后记”,有两份学生试卷摘要再次引我思考,遂记下思考所得。望更多学生以此为鉴,在多读书、多观察的前提下,三思而后言。

      第一份试卷出自工程管理专业○七级一班一岳姓男生之手,岳言:“我对政治课从小学开始学思想品德时就不感兴趣,再通过初中政治的学习发展到了反感。我最讨厌课本中那些大话、空话、套话,就像我不喜欢华丽的词藻一样,都是脱离实际的。高中更过分,逼我们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课本上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的思想难道能被书本束缚么,马克思那一套要是真好,人们还不抢着学,干嘛要硬性地逼学生学。”

      我要反问的是,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讲到的为人处事应当遵循的起码的伦理道德,难道你也不认可吗?初中政治课本中除了“大话、空话、套话”之外,就没有一点实在的东西可汲取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难道不能指导你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吗?《资本论》这部经典之作就属于“马克思那一套”,中外许多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等,反复研读,获益匪浅。世界上太多知名的专家学者为马克思的卓越学识深深折服,请问你是否“抢着”读过《资本论》?跳出政治课的小圈子,我再请问这位岳姓大学生,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是“真好”啊!作为中国的读书人,你是否“抢着”读过?曹雪芹的《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伟大的经典,那也是“真好”啊!你是否“抢着”读过?总之,世上“真好”的东西,你都“抢着学”了吗?多数人都“抢着学”了吗?人们不“抢着学”的东西,难道就不“真好”吗?

      第二份试卷是信息专业○九级四班一位苟姓男生做的,苟说:“另外,对老师的一些观点或做法我不敢苟同。比如老师经常在黑板上写一些大家都不认识的字体,我觉得没有必要。有点像孔乙己当年写茴字的四种写法一样。古代的文化留给我们的是思想,而不是形式。”

      首先,我要说明,作为一名中国的大学教师,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板书,引导学生多认识几个常用的行书、草书字,一则看书法作品少闹笑话,二则动笔模仿利于速做笔记。为方便学生识记,凡第一次板书的草书字,必定给大家指读。故,苟说不认识,实乃听课时走神所致。

     其次我要问苟,“古代的文化留给我们的是思想,而不是形式”吗?如果你的观点成立,那请告诉我,西安的“半坡遗址”、成都的“都江堰”、北京的“故宫”、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颜真卿的“祭侄稿”、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摹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等,这些古代文化遗存,抛开形式,会留给我们怎样的思想呢?即使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是完整的,你能够仅凭思想再现一处真正的历史遗迹,再现一幅真正的历史画作吗?

      我衷心的期盼大学生们,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千万不要因无知而“理直气”地妄断人或事。(写于2011年11月6日)

 

 

 

          理工科学生确需提高语文水平    

    

   鄙人给一○级材物一—三班、自动化一—四班、应物一—五班讲授的“概论”课,已于七月四日考毕,令人不快的阅卷、登分工作也在八日内完成。之所以说令人不快,原因较多,比如说太多的学生明显地轻视甚至鄙视此门课,比如说颇多的学生对老师再三叮嘱的问题只当耳旁风,比如说不少的学生书写、语言表达能力令人忧心,比如说当数量的学生对考题中的关键词根本不理解,等等。

    说心里话,在阅卷时,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如此水平的学生,到底凭怎样的语文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仅凭这点捉襟见肘的语文水平,能够理解其所学的专业课吗?仅凭这点可怜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双选会上言其所欲言吗?我真为孩子们担心。

   以本次考试为例,在试卷的材料分析题中有一问:什么是狭义的文化?虽说答对者仅得二分。但是,十二个班三百馀人中,能得满分者不过二十人。约半数以上的学生不得满分的原因是不理解“狭义”一词。举例说:

     材物一班的王同学答:狭义的文化是指通俗的、死板的、未经琢磨体会的文化。

     材物二班的徐同学答:狭义文化即片面的书本上的文字、图片信息,即本本主义。

    材物三班的张同学答:狭义文化是一种片面的、止步不前的文化。

    自动化一班的崔同学答:狭义的文化即固步自封、目光短浅的文化,不利于人民的发展和生活。

    自动化四班的孙同学答:狭义的文化是指课本上那些死知识。

    应物三班的孙同学答:狭义的文化是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中糟粕的部分,经不起时间考验。

    限于篇幅,恕不一一罗列。可以肯定的是,类似的例子每个班绝不止三四个。上述回答之所以错得如此彻底,原因只有一个——不理解何为“狭义”。

    常识告诉我们,“狭义”是对“广义”而言的,“狭”不等于狭隘,“狭义”也不含任何贬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狭义】范围比较狭窄的定义。

    请看,区区九个字即可告诉你何谓“狭义”。理解了“狭义”二字,就不会把“狭义的文化”答得如此离谱。两个字,难倒了一大片重点大学理工科的学生;两个字考验了重点大学理工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理工的孩子们,你们确实需要提高语文水平呀!(写于2011年8月20日)

   

 

                           大学生的写字状况实在太差  

 

     我在石大执教已八年半,每逢讲六十四学时的“概论”课,必有期中测试,题目总是一个——“听课杂感”。为对学生负责——提醒其写字、作文等应注意的问题,每年必对近三百六十份试卷全批全改,批改后发给学生过目,讲评后收回。 

    八年多批阅三千余份试卷的经历,使我很不情愿地得出了一个客观的结论——大学生写字状况实在太差!举例说,今年五月阅卷三百三十四份,有临摹楷书或行书字帖经历且能在卷面中有所显示者勉强达八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在小学没有受过临写楷书的正规训练。因此,至少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执笔姿势错误(食指压拇指者太多。若小学教师稍有执笔常识、稍有责任心,必不至此);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学生写字间架结构有问题;至少百分之十以上的学生因写字离谱而难以辨认;至少近百分之十的学生把“多”、“百”、“是”、“初”、“学”、“当”、“分”、“父”、“这”字写错。我在讲评试卷时曾开玩笑地对学生说:如果我指着试卷跟你说“字如其人”,许多人马上会气愤地回答:“你污蔑我!”由此我想到:老祖宗留给我们“字如其人”乃至“文如其人”的判断标准,用在如今的大学生身上,还真是有点不合时宜了。究竟是老祖宗错了,还是我们新时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一切向分数看”的应试教育错了?假若在高考的语文试卷中做一点改变——规定考生写三十个指定的标准正楷字,满分三十或更多。如此,必会促使中小学师生重视写字。假若太多中国人不会写中国字,假若太多重点大学的学生不会写中国字,这是否也是一种国耻?起码说明中国教育的部分无能和失败吧?  

   至于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本不该在本文题目下言之。但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不吐于学生不利。仅借用原清华美院博导陈丹青先生数语言我心声:“今日大学生国文水准每况愈下,思之令人惊心,今欲起救,追之晚矣。盖国文者,国之文化命脉所系,国文不通,学生知识水准、文化修养、人格品质必混沌衰蔽,国文不良,则外语也必不良,此亦常识而已,我考试政策而竟公然罔顾之。”陈先生此言极是,盼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主管教育的“公仆”们,三思而早行!(写于2011年6月28日)       

               

                他们为什么不喜欢读书

   

    北京大学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早在二○○五年十一月就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演讲中直言:“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可以说,凡是喜欢读书又热爱教育的高校教师皆有同感。其实,如今太多的大学生不喜欢读书,其第一位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逼出来的“病”。

    装控专业○五级五班学生王新中在期中试卷里谈到:“中国的现状决定了不能人人上高中,人人上大学。这就像人们所说的考上大学的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其竞争之激烈也算是人类史上的一项奇迹了。是什么使得他们能够突出重围?多背、多记、多做练习。现在到高中讲台上看一看,下面全是书,高高地叠放在书桌上,几乎能遮住学生的面孔。又哪岂止是这样,有时一天老师发下的练习题就是十几张。管你是否能消化,做去吧!谁做得越多,谁吃得苦越多,谁就越可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后,吃尽苦中苦的学生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好好玩了,再也不用整天看书做题了。也有些人比这好,他们想在优秀中更优秀,于是还是看课本、做题(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哪有人去看课外书,因为他们没有这习惯(无时间培养,谈何习惯),即使有看课外书的也都是看点消遣类的书。也就是说,中国的应试教育使一大部分人不喜欢读书,更不喜欢读古典著作。”

    王新中所言,极具代表性。从小学到中学,应试教育的“缰绳”,紧紧地牵引着老师、牵引着学生。为了考高分,老师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倒腾课本,一遍又一遍地倒腾教辅材料,一遍又一遍地做着练习。如此枯燥的训练,谁人会产生兴趣?谁人能喜欢读书?为了考得好成绩,又谁人能读、谁人敢读课外书?读书(课本)读伤了,上学上够了。他们带着对读书的偏见和错误的思维定势进入大学,偏又遇上了这样一个浮躁、功利和近乎“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若再无爱读书、善读书且有责任心的老师耐心引领,喜欢读书的大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少啦!只交学费就是不喜欢读书的大学生呀!真令人焦虑啊!(写于2011年5月27日)

 

                     穷人的孩子早懂事

 

     ○六级电气信息类二十一班姜蓝蓝期中试卷的复印件,我一直保留着,且在每年给新生上课时会摘要念给他们听。作业中写道:“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啊,穷人没有钱过那种食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那时真的太难了,每次学校让交学费时,我都特害怕,我都一拖再拖。同学们都以那种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不敢向父母张口,不敢面对他们因无钱而露出的无奈和焦急。所以每次我都小心翼翼的问,如果没钱我也不会闹他们,然后我就返回学校。老师知道了我的家庭情况免了我的学费,但是不发给我课本,所以我每节课前都要去临班借书。就这样虽然艰难,但也最终读完了三年初中,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县一中。在高中因成绩优秀,每学期都会免除五百元的学费,但是家里还是举步维艰,后来弟弟妹妹就辍学了,那时妹妹十六岁,弟弟十二岁,后来他们都出去打工供我读书。我感觉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了,现在我是家里唯一的希望,所以再苦再累也要坚持。这样一步步走过来,我终于考上了大学。他们说:‘这一辈子值了’。在拿到那张通知书时,我爸激动得哭了。是啊,这张通知书里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努力,所以我特珍惜这次机会。” 

    姜蓝蓝的经历、懂事,真得令我心酸、感动和难忘。真没想到,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农村依然有如此生活艰难的家庭。为了姐姐能够勉强上学,十六岁的妹妹辍学打工,十二岁的弟弟也辍学打工,他们可都是应该上学的年龄呀!不知道在那些老少边穷的农村里,到底还有多少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打工的孩子呢?在大学里,和姜蓝蓝家境相似者,虽不在多数,但靠贷款或打工交学费者确占相当比例。据我观察,多数穷人的孩子的确早懂事,因为他们亲历了艰难的生活,因为他们目睹了父母的艰辛,他们深深地理解求学机会真得来之不易——“特珍惜”!苦难正成为激励他们发奋读书的精神动力。“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盼穷人的孩子们永远铭记家人的艰难,为亲人、也为自己明天能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懈努力吧!

    同时,也劝那些家境富足却不知珍惜求学机会的大学生,耐心读读姜蓝蓝笔下饱含泪水的文字,在比较与思考中,尽早理解什么叫“生在福中不知福”吧!如此,或许会在吃、穿、用和玩上少用点心思,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读书上。请记住,大学生之间的攀比、较量,不在金钱与物质,而在精神境界与读书学习。(写于2011年5月22日)

                     

           

                一位研究生笔下的农民工       

   

    二○○九年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刘萍在其作业《读〈论持久战〉有感》中,有一段颇为动情的话,让我这位曾经在胶东农村吃了二十二年地瓜的人感动不已。她写道:“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农民工’这个词,但是我知道,一提起‘农民工’这三个字,在我脑海中总有这样一幅幅画面:炽热的夏天,当人们还沉浸在午休的时候,‘农民工’师傅们早已在十几米高的钢筋水泥架上挥汗如雨;凛冽的寒风中,一双冻得通红的干裂的粘有水泥灰的大手,捧着一个搪瓷缸,嘴里叼着一个馒头,蹲在地上匆匆地吃着。每每看到这情景,我都忍不住鼻子发酸。这城市中的每一座高楼大厦,哪一座不是出自他们之手,哪一座不浸渍着他们的汗水?原本,他们在家也有娇儿贤妻的爱护,为了生存,背井离乡,来到了城市,被叫做‘农民工’。在大众媒体上,他们被称为‘弱势群体’,一个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身保障,甚至没有按时领取工资保障的这么一个阶层,却创造着城市的辉煌。夏日傍晚,当城市中闲散的人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的时候,人们是否注意到了那一溜排坐在路边,眼羡着城市生活的纳凉的农民兄弟?他们与这城市整个欢乐祥和的气氛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是他们融入不到这城市,还是这城市根本就不接纳他们?我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是的,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广大农民的问题,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当关心的大问题。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作为知书达理的大学生,理应学习先贤,始终对农民抱有悲悯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唯其如此,农民的困难才有解决的基础;唯其如此,和谐社会才有实现的可能;唯其如此,大学生才不枉为读书人。

    有一个数字我始终难忘,二○○九年初,金融危机致使全国两千馀万农民工失业。他们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子女要交学费,他们多么渴望快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挣点养家糊口的钱,可就是无活儿可干呀!他们的身心压力怎么承受呢?!

    愿那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品读刘萍笔下的农民工,牢牢记住父母的艰辛吧!  (写于2011年5月20日)

 

 

                       在做人与“搞科研”之间

    

    二○○九年底阅公选课试卷,机自○七级二班吴某写的一段话使人焦虑、无奈:“拿我们的教材为例,本学期我们有一门必修课,课本是三门课结合在一起的,比较厚。这本教材是我们学校老师编的,其中错误确实不少。全书例题不超过二十道,但正确的不超过五道,有很多错误是很明显的,而且部分内容与其他教材有着相反的结论,(授课)老师建议我们看别的教材。我不明白这样的教材是怎样通过审核的,重要的是它贻害了许多级学生。学校成了传播错误的场所。”

    说实话,在中国的不少高校里,类似的教材并非罕见。记得二○○九年秋,某院一位刚保研成功的大四学生告诉我:导师已经给他布置了参编教材的任务。此类教材的产生,究其成因,盖有二条:一是见利忘义的社会风气(存在多年的假酒、假药、假发票、假文凭、假钞等等,就是明证)使然;二是被高校制定的相关考评制度所诱逼(查看多数高校职称评定的所谓规定,即可明了)。相当一部分课程,不是买不到优秀教材,而是有人故意不用。自己动手“编”教材,一则可作为“科研成果”评职称,二则可卖书获利,一举两得。

    在这样一个浮躁、功利、道德缺失,近乎一切向钱看的时代里,许多人在做人与“搞科研”之间,往往难以两全啦!不少人“科研”搞上去了,人格却搞下去了;职称评高了,人格却降低了。试问,上述教材的编者是否敢在学生面前拍拍胸脯说:作为为人师表者,我做人够格!人格不高的人从事教学,教学质量又将如何?习惯于跪着思考的教师,怎能培养出顶天立地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