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其一:学中医要深知掌握具体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44:44
2011-11-27 19:52:37|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学中医要深知掌握具体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
哖哖絠餘
从生活的各个方面---------------
西医治病,是通过仪器检查各项指标,对于发生的疾病,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用对抗的办法,使症状消失。而中医则是要发现身体的发展趋势,如气、血方面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调养,通过食物、药物、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和季节环境)的调整等,改变身体的内部环境。如人得病是气出现了偏差,所以中医用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也可以说是“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这样,既可以防患于未然,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把人当成有思想、有情感、有社会关系的全面的人来看,而不是疾病症状、组织、器官、生理、病理、生化、代谢的结合,体现了中医的整合观,其效果是良好的。其中,调情志起的作用相当大。
人是万物之灵,人在生命活动中具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人的七情是最完善的,是人与机器、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很多现代药物研究都是从老鼠、猴子试验开始。猩猩、猴子接近人,但还不是人,治疗效果不能完全和人一致。人是万物之灵,具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而这些情绪跟五脏密切相关。情绪的好坏、变化直接影响生命活动,影响人的健康。七情和五脏休戚相关,调整自己的情志对养生至关重要的。
具体来说如下:
怒伤肝。肝藏血,血不足气有余肝火盛人容易发怒。很多女性尤其30多岁的女性,月经要来时爱烦爱生气。因为女性每次来月经前一周血下行,气上浮,血下行,气有余便是火,所以就容易烦躁。肝主怒,如果一个人脾气本来好,后来特别容易发怒,就要调理肝了。
喜伤心。喜是心的一种情绪反应。我们大家经常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当自己非常高兴的时候,表现出的情绪和心气是直接相关的。喜则气散,老年人高兴过头时,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他心气很弱了,突然过度高兴的时候伤了心气,不能维持平衡他就走了。所以,不能过喜。如果过喜,可以用恐胜喜的办法,让他害怕,就像范进中举发狂时,胡屠户打他一巴掌一样。
思伤脾。思和脾胃相关。很多老爱思索想事的人,表现出来的是脾胃不好,知识界和司机容易有胃病。智者忧思,司机吃完饭就要开车,注意力在开车上,时间长了就患胃炎、胃溃疡。忧思和脾胃有很大关系,治脾胃病,首先让病人少想点事,少熬夜看书,少琢磨人际关系,没心没肺的就好了。思虑过多,脾胃受伤,有害健康。“怒胜思”,我们可能适当发发火,发泄一下,以减少思虑。
忧、悲伤肺。《红楼梦》中林黛玉肺有病,可能是肺结核,她天天因忧愁悲痛而哭泣,就是因为悲的情绪与肺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肺病严重的人往往爱哭,原因就是在此。“喜胜忧”,可以多找喜事,多想喜事,让自己变得平和。
惊、恐伤肾。确切地说,惊与恐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惊是指受到突然的、意外的、较强烈的刺激,常为自己所不知之事。恐则是指恐惧过度,常为自己已知之事。但因惊后每可致恐,恐者亦每遇事易惊,所以常将两者相提并论。中医学认为,肾在志为恐。过恐最易伤肾,可致肾气耗损,精气下陷,升降失调,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堕胎早产等。死刑犯人临刑前吓得屁滚尿流,就是因为惊恐气下,控制作用失灵。对于患高血压、冠心病、失眠等疾患的人,应注意避免各种恐惧因素。“思胜恐”, 中医认为,恐为肾志,思为脾志,因土能克水,而肾属水,脾属土,所以可用脾之志——“思”来治疗各种由肾之志——“恐”引起的疾患。如金元时期有一位叫张子和的名医,曾治疗一个女病人。该妇人因夜宿客栈时,遇盗贼放火抢劫而受惊过度,从床上摔下来。从此以后,只要听见有一点响声,便会惊倒,不省人事。用各种药物治疗一年多而不见效,迫使家人行动都蹑手蹑足,不敢碰出一点声响。张子和认定其为惊恐所伤,采用“思胜恐”法治疗。他叫两个侍女,抓住病人的两手,按在高椅上,面前放置一小茶几,说:“娘子请看这里”,便用木块猛击小茶几,病人大惊,张子和忙解释:“我用木块击茶几,有什么可惊慌的呢?”待她稍平静后,又击一次,引起的惊恐就轻缓些了。再等一会儿又持续击了三五次。以后又用木杖击门,进一步叫人在她背后敲击窗户,病人逐渐变得安定。当天晚上又叫人敲击她的窗子,病人也逐渐习惯,不再晕倒。一两天之后,妇人即使听到打雷也不惊惧了。
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此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实践证明情志致病,按照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