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ideapad310s笔记本:红楼梦性爱揭秘-妙玉:春情积压【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3:29:10

红楼梦性爱揭秘-妙玉:春情积压【26】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在花团锦绣的大观园,掩映着一座栊翠庵。这清静素洁的佛门之地,居住着一个带发修行的年轻貌美的尼姑妙玉。大观园喧喧嚷嚷,极尽尘俗之风气,裹胁着这小小的尼姑庵;贾府的男男女女,尽享世俗的欢乐,岂能容得下有一方不被沾染的土地,又岂能让修行之人清心寡欲,万缘俱空?

 

    故判词中,对妙玉是这样说的: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除了妙玉身处大观园这样的氛围,宝玉又对她的心理如此体贴入微,怎不使她年轻的心再不肯安宁下来外,妙玉原来就是个尘缘未断的人物,她的遁入空门,并非出于对尘世的绝望,相反是为了更好的求生,这就造就了她根砥不稳,六根不净,看不破滚滚红尘。

 

    书中是这样介绍她的来历的: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皆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终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第17回至18回)

 

    可以看出,她的进入佛门,是自小多病,怕带不活,替身又不管用,只好带发修行。并不准备在佛门长久住下,不过是个临时举措。一俟身体稳定,便可一脚踏入俗世的。可惜父母双亡,也就没个去处,只好勉强呆下去。在师父死后,流落他乡,被贾府一张帖子“请”了进来。她仍是“带发修行”,虽是佛门弟子,青丝未断,尘缘亦难断,依旧一腔世俗的欲念,也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她和宝玉第一次正式接触,是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双方在一种初次会唔的带点试探的羞赧气氛中,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当妙玉悄悄把黛玉、宝钗的衣襟一拉,把她们引出去,宝玉连忙跟来。在耳房内,妙玉烹茶,为黛玉、宝钗各备了一样雅致古逸的茶具,“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这可以说是一种“优待”,一般来说,女性佛门弟子是极忌讳与俗世男子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接触的,何况是口唇啜呷的茶具。

 

    接下来,宝玉和妙玉的一段对话,极有味道。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盆出来……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第41回)

 

    双方的对话,带着不经意间的试探,心性渐次明了,妙玉“正色”所说的,恰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若是宝玉独自而来,定会受到极好的款待。因为在李纨命宝玉冒雪到栊翠庵乞取红梅时,书中虽未细述,但可看出二人是有过许多交谈的,宝玉持红梅返回时说不知费了多少精神,便知道这过程绝对是充满意味的(第50回)。宝玉不是独自一人去的么,妙玉不是给了他一枝美丽的红梅么。

 

    临别时,宝玉知妙玉性洁,说:“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儿桶水来洗地如何?”这种体贴入微的理解,对于妙玉这个少女来说,是新鲜的,有感染力的。故“妙玉笑道:这更好了,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第41回)

 

    妙玉开始关注这位格调清高的怡红公子,连佛门弟子素不关心的俗世生辰,她也细细打听了来。当宝玉生日,妙玉用粉红笺子,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这自然使宝玉感到莫大的荣幸。这个粉红笺子,正如现代的生日卡片,除了亲人,多是朋友彼此相赠,其意自见。所以,邢岫烟一语中的:“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名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第63回)

 

    这邢岫烟曾和妙玉一墙之隔做过十年邻居,“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对妙玉可谓了解很深:妙玉虽身在佛门,却斩断不了七情六欲,思想感情上依然是一个闺阁小姐。

 

    贾府的中秋夜,明月朗照,灯火辉煌,各处沸沸扬扬,身在栊翠庵的妙玉,哪里坐得安稳?对世俗的欢乐,很是向往。她说:“我听见他们大家赏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接着又邀黛玉、湘云去栊翠庵,自己一挥而就续作完篇,可见她与她们的感情是共通的,心灵的共鸣也是同等的。“妙玉道: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检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二人皆道极是”(第76回)。

 

    最有意思的是“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一句,妙玉是把自己和黛玉、湘云归入“咱们”一列的,从未忘却自己闺阁小姐的身份、情趣。这些只是作为对邢岫烟那段话的几个例证。

    宝玉收到妙玉的粉红笺子,忙去写回帖,表示感激之情:“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亲自拿了到栊翠庵,只隔门缝儿投进去便回来了”(第63回)。

    虽说两人的帖子上的字句极为简单,但内涵已经十分丰富了。旁人不懂,宝玉和妙玉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妙玉碍于自己的身份,青灯黄卷,岂能有非分之想?但情感又往往突破森严的戒律,朝宝玉漫来。

 

    当妙玉与惜春下围棋,恰逢宝玉来访,观看了一阵,终忍不住笑问道:“妙公轻易不出禅关,今日何缘下凡一走?”

    妙玉的脸一红,也不答言,低着头只看着棋盘。

 

    “宝玉白觉造次,连忙陪笑道:倒是出家人比不得我们在家的俗人,头一件心是静的。静则灵,灵则慧。”

    其实,妙玉的心何曾“静”过?宝玉的话原想对妙玉夸誉一番,倒成了一种暗示了,使得妙玉“那脸上的颜色渐渐地红晕起来”。

 

    接着,妙玉“痴痴的问着宝玉道:你从何处来?”

    这本是妙玉解脱窘境的一句很平常的问话,宝玉以为此语有“机锋”,“转红了脸答应不上来”,还是惜春用了“从来处来”一句话来“解围”。“妙玉听了这话,想起自家,心上一动,脸上一热,必然也是红的,倒觉不好意思起来。”

 

    大概因惜春在场,妙玉深感不便,起身告辞,又推说回去的路曲曲弯弯,“都要迷住了”。聪明的宝玉忙殷勤指点路径,两人结伴而行。到了潇湘馆近旁,两人只听黛玉弹出的琴声。当宝玉提出“咱们去见他(黛玉)”时,妙玉制止了,她当然希望能和宝玉单独在一起“听琴”。

 

    也许,妙玉自入空门以来,第一次和一个异性单独相处这么久,这么有意味,不能不搅得心头波翻浪激,再也无法平定。她对宝玉已经有了爱慕之心。回到庵中,“坐到三更过后,听得屋上骨碌碌一片瓦响,妙玉恐有贼来,下了禅床,出到前轩,但见云影横空,月华如水。那时天气尚不很凉,独自一个凭栏站了一回,忽听房上两个猫儿一递一声厮叫。那妙玉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仍到禅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时如万马奔驰,觉得禅床便恍荡起来,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许多王孙公子要求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车,自己不肯去。一回儿又有盗贼劫他,执刀执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以上引文见第87回)

 

    妙玉正处在豆年华,佛门清规的长期禁锢,一团春情积压在心里,没有机会发泄。在宝玉有意无意的挑动下,又闻“猫号春”的声音刺激,所以魂不守舍,春情爆发。她的幻梦,表达了她渴望爱情,渴望求偶婚配;但又阻碍重重,凶多吉少。在醒来时,抱住一个女尼,哭诉道:“你是我的妈呀,你不救我,我不得活了。”(第87回)女儿的心事只有母亲才知道,也只有向母亲诉说,可惜,父母双亡,恍恍惚惚中才有这样错误的举动。

 

    惜春对妙玉的评判一针见血:“妙玉虽然洁净,毕竟尘缘未断。”

    妙玉的结局,自然是一个大大的悲剧,她被强人劫走,弄得下落不明,但“终陷淖泥中”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