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投影到投影仪:彭德怀——伟大的囚徒(下)(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43:11

彭德怀——伟大的囚徒(下)(3)

发布时间:2011-12-09 09:18 作者:彭德怀传记组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99次   “你再考虑一下,给我们打电话。”   她已没有勇气决定去不去了,找了几个人询问,都劝她不要去。   9月4日,北师大党委给专案组去电话:“浦安修还是不去为好。”   她失去了最后的机会。留给她的是无尽的悔恨。   此时,彭德怀持续高烧,已停止进食一个月。他时哭时笑,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一次清醒过来,要哨兵给他泡一壶湖南茶水,给他买一点西北的白兰瓜。他用力喝下了半壶家乡的茶水;西北的白兰瓜,他没能吃上。   9月16日以后,彭德怀失去了痛觉,进入深度昏迷状态,顽强的生命在死亡线上抗争了两个多月。   1974年11月29日14时50分许,彭德怀的脸上突然出现一阵红晕,随之鼻、口出血,呼吸停止。14时52分,心脏停止了跳动。他静静地躺在三○一医院14病室5号病床上,再没有愤怒,没有呐喊,他身旁没有亲人,没有同志。   窗外北风呼啸,大地呜咽。彭梅魁独自赶到病床前:“啊!伯伯。他们连梅魁痛哭一场的时间也不给,更不让所有的侄儿侄女来看您最后一眼。他们只给了梅魁20来分钟的时间……”彭梅魁、彭正祥、彭康白、彭钢:《泪水沾湿的回忆——怀念我们的伯伯彭德怀》。   魂归   彭德怀逝世后,专案组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如是说:   彭德怀的手表。这块手表是彭德怀从抗美援朝时开始戴起,直到刚被关押时还戴着,后来就不让戴了。   彭德怀被关押期间穿的棉衣和内裤。衣服上的补丁都是彭德怀自己补的;棉衣上的布面已破了,棉花大部露在外面。   彭德怀在关押中的生活用品——铝勺和手帕,是侄女彭梅魁为他买的。“受审人员彭德怀,因患直肠癌,经治疗无效,于1974年11月29日病死。”   “彭德怀是里通外国、阴谋夺权的反党分子,我们意见,将其化名王川,尸体火化后,骨灰存放成都一般公墓。”   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批示:“照报告上所提办法办。”   1974年12月17日,彭德怀的遗体由三○一医院送北京火化场火化,申请表上写着:“申请人:王奎。住址:三○一。与死亡人关系:父女。死亡人姓名:王川,男,76岁。印号:0012690”。   骨灰存放在一个用粗木板钉成、未上油漆的盒子里,上面贴了一张纸条,写着“王川、男”3个字。   专案组李××等2人带着这个木骨灰盒和中央专案组的介绍信到成都,指名见四川省委、省革委会和成都军区的3名主要负责人,说明骨灰由来,交代要绝对保密,放在一般公墓即可;又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要精心保管,时常检查,不准换盒,也不准转移地方,以免查找时弄错。其时已身患癌症且亦处境险恶的周恩来总理,可谓用心良苦!   1976年,神州大地被全民族的巨大悲痛、不安和惊喜接连震动。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朱德委员长逝世;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10月,在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等人的决断下,“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文革”结束,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一页。   15年的批判,8年的囚禁,4年的徙骨灭名,终究未能把彭德怀这3个大字从历史上抹掉。随着“左”倾错误、“文革”灾难日益被人们认识,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的直言也在亿万人心中叩响。人们从实践中,从历史惨痛的教训中重新认识、重新发现了彭德怀。他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使人肃然起敬,他的惨遭迫害、含冤逝世使人悲痛沉思。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的错误结论,决定为彭德怀平反。12月24日,彭德怀和陶铸同志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为追悼会上彭德怀的遗像和骨灰盒。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陈云的提议,审查和纠正了对彭德怀所作的错误结论,重新肯定了他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建树的伟大功勋,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为彭德怀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彭德怀元帅忠魂何处?中央军委指示查找彭德怀的骨灰。   当时受命接受彭德怀骨灰盒的四川省3名领导人之一——原四川省委书记李大章于1975年奉调北京,曾去看望浦安修,详细告诉她彭德怀骨灰被转移到成都的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陈云告诉浦安修中央对彭德怀重作结论的消息。浦安修听说彭德怀骨灰下落不明,立即向中央军委报告了这一情况。   记名为“王川”的骨灰盒存放在成都市东郊火葬场第273号骨灰架上。寄存单上写的是:王川,男,终年32岁,籍贯四川成都市。   为什么“王川”又成为32岁的成都当地夭亡者呢?原来是经手寄存的省委干部杜信在填表时想,这份骨灰非同寻常,当代名人中并无王川其人,想必是个化名。于是就临时改填为32岁,觉得这样更不引人注目一些。   火葬场负责保存骨灰的老工人辛自权也意识到这骨灰必有隐情。1977年10月他退休之际,把它慎重交代给接班的人,又谆谆嘱咐:“千万要慎重对待全部寄存的骨灰,不要轻易处理。”以后辛自权老人又多次去看这个骨灰盒,深怕出差错。   1978年12月22日,当年跟随彭德怀来三线的秘书綦魁英、警卫参谋景希珍受命护送彭德怀的骨灰乘飞机去北京。从火葬场到飞机场,许多干部、工人自动向6尺红绸包裹着的骨灰盒洒泪默哀致敬。   飞机在首都机场着陆。旅客下机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的指示,綦魁英、景希珍捧着骨灰,乘该机在北京上空绕行一周。此时,首都已是万家灯火,天安门华灯齐放,迎接彭德怀元帅的英魂归来。飞机在西郊机场降落。等候在机舱下的人——彭德怀的亲属、老战友、老部下已泣不成声。党、政府、部队的代表们挥泪肃立,向彭老总的英灵致敬。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在追悼会上致悼词。在成都,老红军、老八路、老指战员们渐渐得知彭总的骨灰曾寄放在东郊火葬场,纷纷前往,在273号骨灰架前洒泪默哀。   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和在“文革”中被迫害逝世的陶铸共同举行追悼大会。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为彭德怀恢复了名誉。悼词说:“彭德怀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他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彭德怀同志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悼词回顾了彭德怀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建立的伟大功勋,说:“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彭德怀同志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怀念和爱护。”   彭德怀、陶铸同志追悼大会会场。这时,给庐山会议平反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可以说,悼词对彭德怀的评价,虽已是天翻地覆,但还是比较“低调”的。   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说:“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八届八中全会关于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决议是完全错误的。”   叶剑英、邓小平同志向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同志表示亲切慰问。沉冤昭雪,正义申张。1981年12月,彭德怀在被囚禁中写的“交代”——简历材料,以《彭德怀自述》的书名整理出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感动了千百万读者。该书发行了290多万册,成为建国以来革命回忆录中的最畅销书,并被译为英、法、日、俄等文字。   彭德怀的亲密战友、曾任红3军团政委的杨尚昆在《读〈彭德怀自述〉》一文中写道:“他临阵对敌的雷霆之威,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忱,政治上的松柏之节,生活上的冰雪之操和作风上的朴实无华,使他不愧为我们共产党人和革命干部的表率,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   李先念、陈云同志亲切慰问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同志。彭德怀同志的亲属在追悼会上。参加追悼会的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和干部、群众向彭德怀同志的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追悼会后,彭德怀同志的骨灰移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安放。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及侄儿、侄女们哀痛地向彭德怀的骨灰告别。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仍还活着。   彭大将军还活着——在人民的心中,在民族的灵魂。
来源: 《彭德怀全传》 | 责任编辑:程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