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涅狄格州有哪些大学:突出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河南省地矿局调查报告---本网专稿-河南报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23:42

突出的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河南省地矿局调查报告


http://www.dahe.cn 2005-07-13 15:33:05    张 毅 刘承国   河南报业网讯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中原大地,物华天宝,历来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

  2005年4月下旬,记者走进了这片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宝地,走进了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河南省地矿局队伍中间。

 

  “地质劲旅”与“中原崛起”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这是河南省地矿局广大地质工作者的时代风貌。凭着这种“三光荣”、“四特别”艰苦奋斗精神,河南省地矿局实现了立足中原、开拓西部、走出国门战略目标,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取得了一批批令人瞩目的辉煌成果,打造了一支我国知名的中原“地质劲旅”。近五年来,他们承担了百余项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任务,完成了数百项服务于地方与社会的地质工作项目。中原大地、三峡库区、雪域高原、巍巍昆仑,到处都留下有他们创业的足迹,非洲大陆也有了他们的稳固勘查基地。

  他们提交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科学考察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承担的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获得了大量基础地质数据和百余处有价值矿产地信息,填补了一批国家地质工作的空白;青藏铁路沿线与西昆仑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向国家提交大型以上矿产地10余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银3000余吨、金20余吨、铅锌500余万吨、铜40余万吨、铁6000余万吨;非洲水井施工与工程勘查实现产值上亿元。

  河南省地矿局作为中原“地质劲旅”,为“中原崛起”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振兴豫西南矿业基地,解决我省危机矿山资源接替,开展了豫西南地区银铅锌等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向国家提交大中型矿产地20余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银1.87万吨、铅锌1123万吨、铜13万吨。煤、铝、钼等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发现了一批新的铝土矿找矿靶区,预测河南省中深部隐伏煤矿远景资源量5亿吨以上,汝阳、商城等地新发现钼矿资源量数十万吨。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一直是河南省地矿局领导的重点关注对象。2002年以来,他们多次向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河南省政府领导建议,开展全省农业地质调查和土地质量评价工作。如今,此项工作已经在全省展开,并在洛阳牡丹、焦作四大怀药、信阳茶叶等特色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方面取得初步科研成果。项目的实施,将为河南省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外向型农业,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专用小麦等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豫东平原区由于原生劣质水及人为污染的影响,地下水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工农业发展。河南省地矿局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和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关于“解决好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指示精神,开展了黄淮流域环境地质调查与洁净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将在4年内完成全省8.2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区地下水水质调查工作,查清水质型缺水现状,寻找和评价可供人畜饮用的洁净地下水源,改善和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并提出水质型缺水区饮用地下水供水模式。

  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展了城市地质工作,围绕中原城市群建设,首先启动了平顶山、洛阳等城市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以及河南省主要城市应急水源地勘查工作,以郑州北郊“九五滩”为代表的一批后备水源地已经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打造中原旅游地质品牌,塑造河南省地质旅游文化,他们相继完成了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济源王屋山、遂平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一系列省级地质公园的规划与申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国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是我国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那里高寒缺氧、气候多变,天有四季、山有四季,环境极为恶劣。

  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拉开了大峡谷地区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大调查工作序幕。河南省地矿局区调队以其在西藏10余年奋战的良好信誉、高原工作经验及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一举夺魁,承担了国家地质工作重大专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部位《1∶20万波密幅、墨脱县幅区地球化学测量》。

  2000年3月20日,由河南省区调队38名地质工作者组成的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宣誓出征,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亲自为他们授旗壮行。

  地质健儿在大峡谷穿密林、涉激流、攀悬崖、走绝壁、过溜索、越深河,风餐露宿,爬冰卧雪,克服了许许多多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经历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对大峡谷地区进行了网格式全面考察,在5550~7700米高海拔地区,他们行程26000余公里,完成测量面积7938平方公里,系统采集各类地球化学样品2102件,获得基本数据63252个。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地质大调查。

  地质健儿在这里新发现综合地球化学异常98处,显示出大峡谷地区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圈定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结合带的确切位置,科学地解释了大峡谷的地质成因;初步查明了大峡谷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背景,查清了生活在峡谷深处的珞巴族、门巴族患骨骼、生育疾病的原因。为制定大峡谷地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地方病防治,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肖序常为首的专家组认为,这是一份珍贵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值得一写的是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河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原队长、现省地调院院长王建平。从1990年,年仅26岁的王建平率队踏进西藏“生命禁区”开始,到2001止,他连续十余年带队在西藏开展地质工作,几乎踏遍了西藏全区125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出色完成了41项国家级、省部级地质科研和地质找矿项目,发现金、银、铜、铅、锌等70余处矿产地,填补了一批西藏地质调查空白。王建平和河南区调队的名字响彻西藏大地,他的队伍在西藏站稳了脚跟,金玉源珠宝公司营业厅开到了布达拉宫,不仅为西藏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区调队自身也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年10月,投资1000万元的新办公楼在郑州启用,区调队整体从平顶山市顺利搬迁到郑州市,这在河南省地矿局还是第一家。

  2001年底,王建平调任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他针对新形势提出了地质工作创新思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地质大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并成功地把地质工作服务范围扩展到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公益性地质工作领域。在他的创新思想指导下,河南省地调院开展了全省农业地质调查和土地质量评价工作,将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开展的水质型缺水区洁净地下水勘查工作,将使豫东平原广大人民群众有望喝上放心水、吃上放心粮;经过他的精心策划使焦作云台山与黄山、庐山一起,入选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他们承担的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西藏、新疆、内蒙等省区基础地质调查与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科学成果;提交的豫西南地区找矿成果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国家地质工作十大重要进展之一”。国土资源部及河南省政府领导高度评价河南省地调院为“我国最著名的地质劲旅之一”、“河南省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一支尖兵”。王建平因此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十佳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今年3月又被中共河南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树立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典型。

 

  把测量仪架到首都去

  河南省地质测绘院,把测量仪架到了首都北京市场。时

  间:2005年5月。

  5月26日下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举行北京市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开标仪式,由11位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共同主持。来自北京、河北、河南等11个省市的41家测绘队伍,就北京市1529平方公里、14个区县标段投了78份标书。在严格监督下,通过公开唱标、严格保密的评标和几近苛刻的答辩,14家单位入选并在官方网站上公示。6月15日,河南省地质测绘院荣幸地获知,他们竞得了一块“肥肉”:于2005年12月31日以前,在昌平区1284平方公里内,对区政府所在地规划区土地进行1:5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其他平原地区进行1:2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山区1:10000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合同金额达到1200万元。

  从策划到项目得手,也就是个把月的事。4月18日上午,记者在河南省地质测绘院采访时,院长吴孔军、院党委书记黄现明就说想把测量仪架到首都去。没过1个月,真的就把詹晓军等3人派到了北京,挂起了牌子:河南省地质测绘院驻京办事处。又没过一个月,詹晓军他们就把过千万元的大项目争到了手。

  39岁的院长吴孔军,大学本科学水文地质专业,到领导岗位后又专门接受了工商管理培训,眼下正攻读工程硕士。2001年12月底,他与党委书记黄现明一起调到院里。上任前一年,这支240人的队伍年总收入1300万元;2004年蹿到2800万元;2005年,他们自己要求搞到3500万元。水涨船高,职工收入也升了几倍。

  “地质测绘属技术密集型专业,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智力资本最重要。”吴孔军说。因此,院领导班子把“以人为本”作为立院思想,把“科技兴院”作为发展基础,着重在“人”字上下工夫,不遗余力地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他们要求自己,真正把职工利益放在心上,把单位发展和职工利益并重,把职工收入水平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让能者多劳多得。2004年个人最高收入达到10万元。他们评选产生院级科技骨干,分两个层次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和600元的津贴,以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为鼓励技术创新多出成果,内部设立科技基金,2005年投入数十万元进行研发立项,实行经费包干使用、自主支配,要求必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了新老职工一对一师傅带徒弟制度;重拳狠抓生产组织管理和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建立了科学严密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业内首份《项目经理职位说明书》和《项目技术负责职位说明书》;是河南省测绘界第一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

  以人为本理念在这里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2005年,院里暴出了一件全国地勘业重大新闻:两名劳动模范各得了一辆轿车。

  记者看了院里的单身职工公寓楼,里面冷暖空调、书柜、衣柜齐全。至于离退休职工,除国家规定应得的外,过年时院里还给红包和年货。70岁以上的,院里还为他们集体祝寿。

  好的发展环境,引来了更多有能耐的人。3年光景,全院引进硕士以上的人才就有十多个。其中一个引进人才,出手不凡,为院里在技术领域争得了大面子,还有可能争到一个2000万元的大项目。

  “除北京之外,我们还在杭州、重庆建立地区分院,我们的组织系统是发散性的、开放性的。在这种构架下,以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为支持,通过全院职工创新努力,3年内实现年收入达到5000万元的目标是有可能的。”吴孔军说。

 

  从河南“走出去”并不远

  站在墙上挂着的巨型世界交通图前,河南省地矿集团国际公司总经理王建明对记者说:“从河南走向世界,其实并不

  远!”

  目前,他的队伍已经在非洲4个国家开展了业务,效果不错。“我们还有能力再拓展一下。”他说。自2001年国际公司在国外自主经营以来,以非洲的加纳为基地,先后中标了二十多个由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加拿大、丹麦等国政府出资的城镇及乡村打井供水项目,累计打井1500多眼。由于精心组织,严格要求,全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赢得了出资行(国)代表和当地政府的一致称赞。2004年,为落实河南省地矿局“走出去”战略,国际公司在巩固和扩大加纳市场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向其他国家发展,已先后在几内亚、塞内加尔取得并完成了打井施工项目,打开了局面,建立了基地。目前又在贝宁签订了新的打井合同。贝宁市场的打开同,实现了国际公司将加纳―多哥―贝宁连成一片的战略意图,使国际公司在非洲的发展实现了由点向面的突破。

  水文一队是一支专业打井施工队伍,多年来施工领域一直在国内。2002年,他们按照局长张长森的指示,实施“坚定不移地开拓非洲市场”的发展战备,成功打入阿尔及利亚市场。队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保群亲自带队远赴阿尔及利亚,成立了分院,开始了桥式滤水管生产、钻探施工和城市管网改造工程。2004年施工水井2眼,完成特莱姆森管网改造施工项目1个,铺设管道22.6公里,实现产值2500万元。同年,水文一队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凿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募集资金480万元,其中职工集资360万元,新装备的钻机在阿尔及利亚大展神威,加之赴阿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迅速占领了市场。2005年,水文一队在阿尔及利亚签订的合同额已达4000万元,赴阿职工也达40多人。在巩固阿尔及利亚市场的同时,水文一队积极扩大国外市场,与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合作,同苏丹共和国分别签订了尼亚拉、苏丹港两供水项目合作协议,全同额达3亿多美元,目前正在积极动作实施。同时,还就矿产开发事宜与苏丹共和国矿产管理部门达成了合作意向。

  工勘施工是河南省地矿局着力培育的主业之一。截止到2004年底,工勘施工业航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已拥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专业承包一级、工程勘察集合类甲级、公路工程总承包二级、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等11个专业资质。2003年公司签订各类合同26份,合同额为4912万元;2004年实现突破,共签订合同247份,合同额为16056万元;2005年1-5月份,已签订合同114份,合同额为12949万元。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知名度、信誉度较高的大型专业公司。

  2000年春,为了保障长江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出巨资坚固大堤。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数十家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长江重要堤段隐蔽工程荆南干堤防渗加固两个标段的施工项目。经过5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斗,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受到了工程主管部门的嘉奖。

  2000年8月,商城温州,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他们凭着吃苦耐劳、精湛技术和敢打硬仗的地矿精神,先后完成了环球大厦、开太大厦等20多个桩基工程,项目质量全优,在竞争尤为激烈的沿海城市的工勘施工市场逐步立稳了脚跟。

  如今,河南省地矿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施工领域已由当初传统的岩土工程施工,延伸发展到现在的路桥、市政、水利、农田整治等10多个领域,覆盖20多个省份和地区。

 

  找水找出了一个稳定产业

  1989年,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承揽了唐河县日供水3万吨的水源地建设项目,包括水源地勘察、凿井、管网铺设、基建、动力线路和自动化安装等内容,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供水项目建设获得成功。地方政府高度评价,社会上的名声响了。这让局领导得到了一些启示,水与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关注度高,供水市场前景广阔;我们拥有供水项目建设的全部技术,应抢占水资源经营市场,将水资源开发经营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

  他们调查发现,河南省18个地级市大部分城镇使用的地表水,水质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有的甚至无水可供了。因此,将城市供水这个垄断性产业推向市场,已成为各级政府共识。机会,给河南省地矿局抓住了。首选目标:淅川县。1999年,第一地勘院与淅川县政府签订了共同出资筹建淅川清源供水源地协议书。第一地勘院以水源地勘察、凿井、管网施工、机电设备与自动化安装等工程费用作为出资,占60%股份;县方以部分货币资金、动力线路、征地、修路、赔偿等费用作为出资,占40%股份。2000年底,日供水2.5万吨的水源地建成投产。

  真正找到对水资源开发运营的正确之路,是在桐柏县。

  2002年5月,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勘院与桐柏县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和协议书,合作模式:双方共同出资组建桐柏清源供水有限公司,由第一地勘院控股经营;桐柏清源供水公司长期租赁桐柏自来水公司的全部管网及供水设施,自来水公司不再经营;自来水公司债权债务与清源公司无关;原自来水公司的职工,除留守人员外全部由清源供水公司安排。

  经过供水工程施工和供水管网改造,2003年6月,租赁经营正式开始。通过加强管理和支管网改造,公司当年步入良性循环并实现了扭亏增盈。

  根据取得的经验体会,河南省地矿局的一些地勘单位已相继与4个县联合建立了4个供水公司,日供水总量达到8万吨,全部由这些地勘单位控股经营。

  为了把水资源开发运营这个产业做大做好,河南省地矿局在2004年3月成立了省清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水资源勘察、开发、施工、经营一条龙,提高了全局水资源开发运营的层次,树立了品牌,又与几个市县达成了共建供水公司的合作意向。

  实践中,河南省地矿局发现,发展工矿企业供水项目更加有利,他们选择了一些大型工矿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并与一家大型工业企业达成了工业供水合作意向。

  “水”越来越大。它已成为河南省地矿局“六大工程”之一,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产业。

  河南省地矿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张长森告诉记者,地勘单位所涉入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残酷。因此,要把大力培育地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是基础,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要通过企业化经营,发挥地勘单位自身优势,走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的路子,使地勘单位在竞争中越争越强,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