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捷航空官网客服电话:保护你的肾脏--控制糖尿病(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2:35:29

 

 

                                           

                   保护你的肾脏--控制糖尿病(原创)

             献给第五个世界肾脏日(3月11日) 

           编辑:飘云 牵手观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展率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的细胞代谢作用缺陷所引起的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证,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严重者可发生酮症中毒及高渗性昏迷,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随着病程的延长,其代谢紊乱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

  只要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大于或等于7.8mmol\L和(或)任何时候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并经证实无误者即可诊为糖尿病,如空腹血糖为6.1~7.8mmol\L,或餐2小时血糖为7.8~11.1mmol\L者称为糖耐量异常:如静脉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可排除糖尿病。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证,《黄帝内经》依据不同的病机,主证分别谓之“消渴”“消瘅”“肺消”“鬲消”“消中”等,古医书《说文解字病疏下》解释“消,欲饮也。”《古代疾病候疏义》解释“……津液消渴,故欲得水也。”名之为消渴病,多尿为其特征:“其人一日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汉代张仲景《金匮》载有:“渴欲饮水不上,”“渴欲饮水,口干舌燥。”又说:“消谷饮食,大便必坚,小便必数。”李杲《兰室秘藏》说渴:“口干舌燥,小便频数,大便闭涩,干燥硬结。”又说:“能食而瘦。”这些记载与糖尿病的症状相似。故历代医家一直把糖尿病称为消渴病。

  中医糖尿病(消渴病)的“三多”谓“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其病机与虚(气虚、阴虚);燥(燥热);血(瘀血)有关,一般认为阴虚燥热为主,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肺、胃、肾之损伤是消渴病的病位基础。水液代谢紊乱是消渴病的病理基础。

  糖尿病人因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体内长期处于一个高糖的环境,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危害全身血管,其对大血管的损害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其对微血管的损害则出现肾脏、眼底等的受损害,长时间高血糖必然会累及肾小动脉,产生微循环障碍,使得肾脏缺血缺氧,内皮细胞受损,吸引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炎症性反应,启动了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一旦糖尿病患者肾脏受到了损害,医学上就称之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早期被称作隐形杀手!

  近年来,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威胁逐年递增,而糖尿病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慢性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从全世界的总体情况来看,糖尿病肾脏的防治正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这种疾病具有隐蔽性强,患病率高,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三高”,以及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识率低的“三低”特点。

  糖尿病和慢性肾病这两种在老百姓看来似乎不太相干的疾病,在内分泌科和肾内科医生眼中却密切相关,因为糖尿病引发肾病的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我国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大国,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还有6400万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一型糖尿病和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患上了糖尿病肾病,相当一部分人还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

  一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5年后(二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的筛查(不能只看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应到肾内科就诊),尤其是已有视网膜病变或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病人要尤加关注),筛查内容包括:检测随机尿白蛋白--肌酐和血清肌酐,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肾脏、B超等。

  据统计,全球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透析人数不断增加,1990年为42.6万,2000年106.5万,预计今年达到200余万人。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起初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时已是慢性肾脏病晚期,错失了控制病情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患糖尿病10年后,约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的患者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也是逐渐积累,它在临床上分为五期,即肾小球高滤过期;正常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和肾功能衰竭期。前两期是糖尿病的早期,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期,若有效治疗可延缓或阻止病情发展,甚至逆转病情,一旦大量蛋白尿(尿蛋白每日大于3.5克)出现,就进入第四期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则肾病的进展只能被延缓,而不可能被完全逆转,典型患者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浮肿、高血压、或血肌酐升高。进入第五期后,则是肾功能衰竭了,各系统症状相继出现,如贫血、肾性骨营养不良、酸中毒等等……病情一步步加重,最终进展到尿毒症,须依靠腹透、血透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一)糖尿病人要预防糖尿病足病 应做好足部的自我检查和保养

  1,患者在每晚临睡前,要仔细检查足部,看足部是否有红肿,伤口或分泌物,视力不佳者可请家人代为检查。

  2,患者在每晚临睡前要做足部的触诊,注意足部是否有温度低的地方。同时要检查足部是否有压痛点,防止足部骨突出部位出现溃疡。

  3,每晚临睡前要用温水浸泡双足10分钟(最好用中药艾叶煎煮汤药可浸泡30分钟,每周一次),水温不宜过热,洗足后应将双足擦干并涂上护肤油,如甘油等不含酒精成份的护肤品。

  4,要定期正确地修剪趾甲,剪趾甲时要修剪线平直,不要将趾甲剪得太深,以免趾甲嵌入甲槽,引起局部感染。

  5,足部若有厚茧或鸡眼时,应到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处理。

  6,糖尿病最好穿白色棉质的袜子,这样即能养护足部皮肤,还容易使患者发现足部是否出血或有渗出物。

  7,患者在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一双鞋子不要穿太久。

  8,患者无论在室内或是在室外,都不要打赤脚,也不要长期站立、行走或跑步。

  9,在选择鞋子大小尺寸时,要使足部最长趾的前端与鞋内前缘有一定的空隙,空隙的大小应以患者手拇指指甲的宽度为宜。

  坚持足部按摩有降低血糖的效果,可使用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十二指肠、眼睛、胰腺、肝、肾、输尿管、膀胱、大肠等反射区。

  有两个传统穴位降血糖有奇效,一个是地机,一个是京门,地机在阴陵泉下两寸。京门在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中指所在的点。一般来说如果血糖高,这两个穴点按下去是酸痛的,每天有时间就揉一揉,坚持一段时间,就可见效。

 (二)远离糖尿病肾病要诀--控制

  1,有效控血糖:从患糖尿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而且一定要严格达标,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

  2,勤测血压血脂,要同时监控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在肾功能衰竭进展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严格控制血压与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同样重要。无论使用何种降压药物,都应尽可能地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h以下。

  糖尿病患者常伴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也可加速肾功能的恶化,对合并高血脂的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脂,建议治疗标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DL-C)小于100mg\dL。

  3,限制蛋白摄入,低蛋白饮食可减少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早期糖 尿病患者的蛋白值摄入应在0.8~1.0g\kg,出现蛋白尿后,摄入蛋白的值应控制在0.8g\kg以下,蛋白质的摄入以动物类蛋白为佳,如牛奶、鸡蛋、鱼类、肉类等,另外饮食上还要少盐低脂,积极补钙。

  4,远离有害物质,避免摄入肾毒药物,如芬必得、消炎痛、庆大霉素等,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注意生活习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贯,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不熬夜。

  6,定期进行检查,糖尿病肾病是无声的杀手,早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必须坚持定期体检,其中特别要检查尿微量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