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t2航站楼停车场:中外历史战争之谜【作者:刘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8:08
序言
  人类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战争?这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吗?
  时至今日,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发生着局部的战争,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一些专家考证,近五千年里,人类共发生战争14 500次。如此多的战争,是不是说明人类的本性就是好斗的呢?战争的起源是什么?
  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发生的公开武装冲突,是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有人认为战争是因人类的爱、恨、情、仇而爆发;有人认为战争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人群都视其他民族和信仰其他宗教的人群为异类而产生……本书选取了29个中外历史战争的经典战例,力图从那些为反抗压迫、夺取政权而进行的有组织的起义、暴动和革命,以及以扩张、掠夺为目的的各种军事远征当中,分析这些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如政治权力、经济利益、民族矛盾、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意识形态差异、摆脱经济危机、争夺能源等原因,试图解开其背后的一些谜团。我们只有正确地找出中外历史上各种战争的源头,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为争取人类的永久和平这一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努力。
  本书所选取的战例都在世界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其影响或见之于当代当时,或显现于后世;或为开端发轫之举,或为划时代之里程碑。总之,乃优中择优,群山取岭。本书中的各个战例均独立成卷,合卷则又为一整体。
  比如亚历山大远征、吴越争霸战争、胡司战争、滑铁卢战役、美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都是影响世界的事件,又都是影响深远的战争,其中有许多的谜等待我们发掘。这些战争中的许多主人公都是声名显赫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虽然在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解不开的谜,但本书只是略写,主要描写中外历史战争的经过,呈现给读者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试图解开战争爆发前后的种种谜团,然后总结出这些战争的战术特点、战略得失和军事意义,以供读者思考,希望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战争、对国际形势乃至人类文明发展起到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的深层意义的理解。
  一言以蔽之,本书通过介绍中外历史战争故事,了解中外历史战争背后的真相,揭示出深刻的历史道理;介绍中外历史战争中的人物,分析其性格;了解中外历史战争谋略的实施,规划出切实的人生蓝图。
  虽然,有些谜永远都是谜,我们最终无法解开,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我们不寻找借口发动战争,控制自己的战争欲望,和平就会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并朝我们微笑。
  编者

 

第一章  战争起源的三大奥秘
  为什么会爆发战争?人类是不是天生就喜欢打仗?人类的爱恨情仇,是一个千古之谜,与战争结合在一起,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 权力崇拜者之间的游戏.
  权力是什么?古代的帝王将相为了争夺权力,引发了数千年的流血战争,为什么权力总是能和战争联系在一起?是不是有了权力就拥有了世间的一切?
  为争夺王权而战没有比古代国王更喜欢战争的人了!皇帝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就有了主宰一切的武器,他可以任意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美女,可以向世人显示自己的威严,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段深刻的记忆。怎么能得到无限的权力呢?正当的方法得不到,就走上了邪路,用恶的办法获取,战争在这些人眼里,就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是英雄的史诗,是历史的光辉。
  不管是国外的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彼得大帝,还是中国的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秦始皇、刘邦、曹操、朱元璋、努尔哈赤,都在为权力而战。虽然他们都曾经拥有过不可一世的权力,但是也给人民带来了苦难,生命难道比权力卑微吗?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王国国王,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与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满足其极强的权力欲望和战争欲望,他在十三年时间里征服了当时欧洲视角内的“已知世界”,从保持希腊诸城邦的稳定,到对波斯和其他亚细亚王国的征服,直至对印度边界的占领,被拥为马其顿之王、希腊王、巴勒斯坦王、埃及王及亚洲王,其达到权力顶峰的梦想终获实现。然而,他在33 岁时突然死亡,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恺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被一些历史学家视为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有“恺撒大帝”之称。甚至有人将其视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终身独裁者的日子为罗马帝国的诞生日。他生前发动了多次战争,其权力曾经不可一世,他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罗马君主,这些君主都以“恺撒”作为皇帝称号;更有趣的是,德意志帝国及俄罗斯帝国君主亦以“恺撒”作为皇帝称号,“恺撒”就是无边的权力,“恺撒”就是皇帝的威严。现在的足球圈里甚至也出现了“恺撒大帝”这一称呼,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他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权力的追逐者;他有柔情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后人怀念他,也可怜他、同情他;他是权力场上的主宰者,也是权力场上的牺牲者,他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
  吴越之战和卧薪尝胆、美女西施联系在了一起,引起了后人多少遐想。帝王可以为权力而卑躬屈膝,也可以发奋图强,也可以牺牲美女的幸福,千年的悲歌,千年的感叹。
  为国家统一而战国家统一历来是这个国家公民的一种责任,但是要是被一些君王利用了,就成了战争的策源地。在古代,一个君王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也可以说是为了得到一个完整的权力,以显示他的功绩,受到万民的敬仰,不惜以战争为代价。
  美国的南北战争既是一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战例,也是一个为了国家统一而战的好例子。当林肯就任美国总统之时,七个蓄奴州已经脱离联邦,建立“联众国”,并制定了“宪法”,还选出J. 戴维斯作为其“ 总统”;而公元1860 年南卡罗来纳州宣告:“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名的联盟从此一并解体。”
  林肯公元1861 年发表就职演说,不得不宣告:“我无意干扰奴隶制,”但他认为问题在于“毁灭我们的国家组织,连同它的一切利益、全部历史和所有希望”。
  林肯在就职演说中宣告要“保存、保卫和保护”美利坚合众国;到战争结束时,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宣告:“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远不会从地球上消亡。”
  为了祖国的统一,林肯领导的北方政府与南方的奴隶主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赢得美国民众的赞颂。从另一方面讲,林肯得到了美国的最高权力,得到了一种崇高而完整的美国权力,他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最终被载入史册。
  为平定战乱而战平定战乱,实现社会的安定, 本是君王的分内之事,但是要是以此谋求权力,就会成为后人的笑柄。当然,也不乏平定战乱,又获得权力,最后还受到后人赞扬的。北宋皇帝赵匡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一举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 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
  他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功地发起政变开始,兵不血刃地登上帝位,统一大半个中国,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文政治制度,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为历时300 年的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宋朝也是中国君主专制史上最为开明的一个王朝。
  赵匡胤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受到后人的赞颂,他是一个既得到了权力,又不受批评的皇帝。
  相比较而言,朱元璋当了皇帝,却受到后人的广泛批评。他在元朝末年的乱世中崛起,从一个小和尚,到最后建立明朝,当上了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这时候,他没有善待手中的权力,而是利用它残酷地打压自己的功臣、谋士。明朝四大奇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都深刻地揭露了朱元璋的残暴和滥用权力。
  为扩张领土而战领土的扩张,要通过战争才能实现。一个君王想要占领另一个君王的领土,就要通过两个或数个君王权力、实力的较量,反复地博弈,胜者得到土地,败者成为奴隶或者流亡。胜利者在扩大领土的同时,显示了个人权力,满足了其权力欲望。
  亚力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的远征、希波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战例都是为了扩张领土而战的例子。
  领土本来就是一个君王权力的象征,在领土内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君王说了算,领土越大,权力越大,控制生杀的大权也就越大,所以,历代君王乐此不疲。
  古希腊和波斯之间爆发的希波战争,就是古代波斯帝王为了扩张领土而大规模入侵希腊的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波斯的失败而告终。
  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希腊,多少个世纪战争连续不断。从公元前492 年开始,这里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希腊、波斯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存在和发展,而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波斯在这场战争中战败,使其对外扩张的气焰受挫,并逐渐走向衰落,最后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灭。正所谓成于领土扩张,败于领土扩张,亡于领土扩张。
  ● 财富的诱惑如此大.
  有人把争夺财富的战争称为软战争、不流血的战争,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时至今日,许多争夺财富的战争仍有人员伤亡,战争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也是无法愈合的。古代的财富争夺战,更是烧、杀、抢、掳,手段残忍至极。
  财富到底能带来什么?仅仅是物质的享受吗?
  为争夺资源而战欧洲各国在15 世纪渐渐强大起来,并纷纷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在接下来将近五百年的时间里,世界财富在强权的支配下大规模地非公平地转移,战争成为分配财富的强大而有效的工具,谁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谁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谁就能够掌握分配世界资源的主动权。
  人类的贪婪本性在争夺资源的过程中被暴露得淋漓尽致,人类的自私本性也受到广泛的质疑。到了20 世纪,连续两次世界大战让这种争夺世界资源分配主导权的斗争达到了极致。很明显,在数场财富争夺战中,最大的赢家是美国,其余的如英、法、德、俄、意、日等也在这场资源争夺战中迅速暴富;而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在遭受了几百年的浩劫之后,一贫如洗。现如今,这些依靠抢劫发财的西方强盗却拿着从别人口袋中抢来的钱财来发扬其所谓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这里,应该提醒这些强盗,如果稍知廉耻,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归还所抢赃物,致力于世界范围内的和平的实现。而现实是,强盗摇身一变成为文明、民主的自由神,而遭受抢劫的弱者却被看做是滋生瘟疫、恐怖和动乱的恶魔,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替罪羊。
  众所周知,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兜售其民主观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伊拉克是迄今世界上石油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控制伊拉克,美国将获得世界石油市场的巨大利益,即“拧开伊拉克石油龙头将淹没世界石油市场,从而大大降低油价”;控制伊拉克,将为美国的石油公司提供新的商机。
  伊拉克政权的更迭将给美国石油公司30 年来再次直接参与伊拉克石油业提供大好的机会,美国的公司对此充满了期待。
  因此,当美国的老布什发动“沙漠之狐”行动入侵伊拉克失败后,子承父业,小布什又一手炮制了“邪恶轴心国”的名单,然后,堂而皇之地借打击恐怖主义之名入侵伊拉克,并最终占领了伊拉克,处决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为争夺美女而战美女与战争总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都与战争脱不了干系;据说明朝的灭亡也与当时的名妓陈圆圆有着直接的关系;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也是为了争夺美女海伦而爆发的,并且战争持续了十年。
  中国古代吴、越两国争霸时期,越国出现了一位绝世的美女,她就是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她本姓施,叫夷光,因为住在苎萝山下的西村,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她为西施。
  据说,她到苎萝山上去打柴,高飞的大雁见了她都忘记拍动翅膀;她到小溪边去浣纱,戏水的游鱼见了她都羞得潜入水底。她的美艳,造就了中国古代词汇中一个最有表现力的成语:沉鱼落雁。她坐有坐的美,走有走的美,哭有哭的美,笑有笑的美。就连那不轻不重的气痛病发作的时候,捧着心、皱着眉、垂着髻,也有万种风情,惹得千人怜、万人爱……这样的一位美女最后被越国送到吴国去当了军事间谍,最后她的命运如何,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与貂蝉、杨玉环一样,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也在历史关键时刻扮演了一个“祸水”的角色,她不仅让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把偌大的大明江山送给了后金(清朝的前身),使吴三桂死后背上一个大汉奸的罪名,而且让号称有百万大军的李自成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一个歌伎,在历史风云巨变的时候,跟英雄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她给中国带来了一场灾难,也跟中国的历史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所以,后人在骂吴三桂时,陈圆圆也就难逃谴责。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引后金国的军队入关,断送了大明江山。清朝取得江山后,吴三桂被康熙派到云南镇守一方,陈圆圆也跟随吴三桂去了云南。后来失宠,陈圆圆到五华山削发为尼。吴三桂投降清朝30 年后,起兵反清,被康熙帝镇压,他的妻妾子女被凌迟处决。陈圆圆得知吴三桂死后,自沉于五华山华国寺的莲花池,为吴三桂殉情,一代名妓就这样结束了她的一生。
  公元2004 年根据荷马史诗改编的影片《特洛伊》上映之后在全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反响。故事发生在大约3 000 年前的古希腊,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爱上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并把她带回了特洛伊。斯巴达王又是嫉妒又是愤怒,他找到了自己的哥哥—— 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请求他帮忙攻打特洛伊。阿伽门农正好也希望征服特洛伊,于是借此机会建立了一支希腊联军,以讨伐特洛伊,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
  海伦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到底有多美,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凡是见到她的人没有不为她动心的,只知道无数的勇士因为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许多国家因为她而10 年不得安宁,所谓倾国倾城,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了。
  有人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战,有人为了个人的尊严而战,还有人是为了爱情而战。希腊联军攻打特洛伊的故事发生在约3 000年前,我们知道美女海伦,知道斯巴达,知道希腊联军,知道联军的统率阿伽门农,知道阿喀琉斯,知道坚固的特洛伊城池,知道木马计,但我们却很难知道那场战争中的勇士们是带着何种信念加入战斗的。这场耗时十年的战争,这场因为红颜而引起的战争,它混杂着勇气、仇恨、嫉妒、爱情、荣誉的味道。
  为战略要道而战战略要道是财富的咽喉,谁控制了它,谁就能获得可观的财富。比如美国在全球战略体系中就有十六条战略要道为其大国政策服务。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海军日益壮大,美国实施“全面制海”战略已十分困难。于是,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美军努力寻求“海上控制”,以掌握全球十六条海上要道,确保战时能封锁他国海上航运和海军力量,维护美军的航道,进而威胁敌国。
  美国对海洋的控制,是通过庞大的军事基地网络实现的。目前,美军在太平洋区域有完整的三线基地网,在大西洋区域建有完备的二线基地网。这样,一旦爆发战争,美国就可以通过控制全球十六条海上要道,赢得对各大洋的控制权。
  历史上为战略要道而进行连年战争的战例有:英荷海上通道争霸以及英西海战等。17 世纪下半叶,英荷之间共发生了三次海上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双方签订了和解条约。在这三次战争中,其基本性质已转变为为争夺制海权的斗争,即谁控制了海洋,谁就等于控制了世界。
  英西海战是16 世纪后期英国和西班牙之间进行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海战,英国最终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海上霸权从西班牙手中转入日益强盛的英国的掌握中。
  英国控制了海洋,迅速向世界各个角落进行殖民扩张,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由此可见,战略要道在战争中的关键地位。
  为转嫁危机而战当经济危机第一次在英国爆发的时候,英国举国为之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当一桶桶的鲜牛奶倒入大海的时候,资本家们已经知道如何转嫁危机了,通过战争把自己国家的危机暂时度过。但是,战争过后,危机又来了,旧貌换新颜,鲜血和生命并不是消除危机的最佳药方。
  公元1825 年开始,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世界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多次生产过剩的危机,史称“经济危机”或者“经济周期”。
  英国为了迅速摆脱危机,加紧了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掠夺。它用强盗的方式,掠夺别国的资源,中英鸦片战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战争最后以中国的战败、英国的获胜而结束,大量白花花的银子流向了英国,被用于英国的工业生产中。
  英国虽然在鸦片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并没有就此消灭经济危机的源头。英国在公元1825 年经济危机之后,截至公元1937 年又相继发生了12 次经济危机,由此说明,战争并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仍在继续,这是个矛盾,也是个谜。
  公元1900 年至公元1939 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7 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在此期间还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对整个世界形成了空前的毁灭性的打击。世界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对此产生深刻的思索:危机与战争的关系是什么?战争能够解决危机吗?
  世界大战带来的是惨绝人寰的人员伤亡,同时也造成了天文数字般的经济损失,然而战争过后,世界上还是会发生经济危机,还是会爆发战争,这好像是一个恶性循环,怎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 流血换来的文化传播.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就是一个大箩筐,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放在这个大箩筐里面。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可以往里面放。战争也是一种文化,人类的侵略文化,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文化。文化为什么会随着战争的爆发而传播呢?这种文化传播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呢?
  为民族血统而战民族是一个群体,一个共同体,是一群具有相似特性的人组成的集体。它和这群人使用的语言、居住的地方、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少了这几样因素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因此,民族的最大特性就是大家是一样的人,大家之间没有太大的隔阂,倘若是别的民族,就是陌生人,就可能与我不同,就可能是敌人,就可能要打仗。尽管有时候人们的判断是错误的,别的民族的人不一定就是敌人,但不一样的人总是可能会带来危险,所以战争对人们来说总是难以避免的。
  历史上为民族而战的战争多如牛毛。从原始时代开始,就有了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起初只是为了生存而战,发展到后来,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而战了。
  20 世纪80 年代的两伊战争持续了8 年,两国属于同一民族,但因为政见不同,文化的认同中有差异,在领土争端、外交政策上发生了巨大的偏离,再加上别的国家挑拨,战争的爆发也就顺理成章了,只可惜牺牲了数十万人的生命。两伊战争是20 世纪时间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同民族之间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 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 亿美元,其中400 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 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 万、伤60 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 是3 500 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 亿美元,死亡70 万、伤110 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 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 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二三十年。同民族之间,为什么有话不能好好说呢?为什么要打仗呢?民族认同之谜等待后人来解开。
  为宗教传播而战宗教是什么?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即你相信什么;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僧侣),即相同信仰的人结成的团体;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即要用什么方式来证明你的信仰;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即信仰的传承和变化的载体。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宗教可以把一群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而奋斗。当一个社会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把人类通过社会教育的方式团结在一起之前,一部分人群中就有了宗教的土壤,它满足了这部分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如果这部分人的观点或是信仰与另一部分人的不同,而且差异很大,就会发生争论,甚至战争。
  因宗教而引发的战争历史悠长,也常常十分残酷。由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耶稣受难记》就是一部反映宗教冲突的影片。
  发生在14 世纪捷克的胡司战争,是一场因宗教冲突而引发的战争。这场战争虽然以新生宗教派别的失败而告终,却在捷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胡司教派的思想传承了下来,它给予德国及捷克的封建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争得了捷克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独立。胡司战争时期创造的大车战术,在世界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捷克人民为自己伟大的民族英雄和宗教领袖胡司而自豪。
  东汉末年,中国也爆发了一次宗教战争。太平道领导人张角发起了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以头戴黄巾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并结合宗教斗争的形式而爆发的。
  为意识形态而战意识形态说得高深一些,是一个哲学问题,研究的是哪一种意见是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它以社会的经济状况为基础,经济发展的轨迹越相似,意识形态也就越相似。
  说得简单一点儿,意识形态说的就是谁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且要听从这个正确的意见,不听是不行的,因为这是一种具有统治地位的意见,它要求的是服从。如果不服从,就会发生争论,发生流血的战争,后人就称为意识形态的冲突。
  公元1455 年至公元1487 年,英国爆发了玫瑰战争,或称蔷薇战争,通常指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之间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的内战。两个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皇族的分支,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玫瑰战争不是当时所用的名字,它来源于两个皇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
  两大家族都自称是英国皇位的正宗继承人,围绕这个问题,争论不休,谁对谁错,只有用战争来说话,这场战争一打就是30多年。在战争中,双方互有胜负,也都轮流坐了皇位,最后两大家族联姻合并成一家,才算是结束了争斗。不论是从前往后看,还是从后往前看,这场战争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一家人的事情都商量不好,还想领导一个国家,真是天大的笑话。玫瑰战争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了,仔细想一下,好像周围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的战争。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创伤。巴尔干战争是四种宗教派别—— 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的纷争,也是意识形态的拼争。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到现在历史都没有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帝国主义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军备竞赛,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
  20 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既证实了巴尔干是火药桶的论点,同时又否定了这一论点。巴尔干土地上的战争并不是由于巴尔干各民族好战所致,更非巴尔干的政治形势所致,而是与它们之间的意识形态、欧洲国家的干预乃至世界形势密切相关。欧洲大国几乎无一例外都插手巴尔干局势;巴尔干国家因为自己意识形态的不统一而成为大国政治棋盘上的小卒,结果是自己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使巴尔干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并最终导致新的矛盾和冲突。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个例子。
  朝鲜战争,卷入了18 个国家,在历史上留下了惨重的一笔,直到今天,人们在谈论这场战争的时候,还心有余悸。一个本来完整的半岛,被“三八线”分成南北两个国家,两种意识形态还处于对抗状态之中。朝鲜半岛的局势在东北亚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观察这场战争,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呢?

第二章     权力与战争连理的阴谋
  帝王的权力欲望、战争的血腥,叙述着血与火的历史故事。权力好像与战争是孪生兄弟,生而同体,死而殊途,纷纷扰扰,乱花渐欲迷人眼。
  ● 横跨亚、欧、非大陆的王权.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时仅20 岁,死时仅33 岁,在位仅13 年,却开启了西方进攻东方的新时代,也开启了亚历山大帝国的新时代。这位有“人间怪杰”和“历代最优秀的骑兵指挥之一”之称的、极度崇尚权力的帝王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
  亚历山大的战争足迹长达两万里,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洲;他建造了新城市,留下了新文明的根源;后虽因疟疾而死,其名号仍如雷贯耳,万世流芳。他是雅典到印度家喻户晓的神话英雄,其英勇的事迹、足智多谋的军事谋略、战无不胜的经历,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家、战争家之一。
  王位继承传奇亚历山大的王位继承富有传奇色彩,至今仍是很多历史战争爱好者关注的兴趣点。年仅20 岁的他,怎么登上王位的呢?他是不是有什么过人的权谋呢?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56 年出生在马其顿首都佩拉市。他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是位有远见卓识、非凡才华的国王。腓力二世在位时就扩充、整编了马其顿军队,使其成为一支当时希腊诸城邦中最有战斗力的队伍。他先是挥师北上,征服了希腊以北一带的地区;然后又挥师南下,征服了希腊其他的大部分地区;随之建立了希腊城邦联合政府,自任政府首脑。他打算对希腊以东的大波斯帝国发动战争,但因遭到暗杀而未能完成。亚历山大帮助父亲完成了这一夙愿。
  公元前336 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当时年仅20 岁,却轻而易举地继承了王位,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的马其顿王国是古希腊时期巴尔干半岛的军事强国,西边的伊利里亚、伊庇鲁斯,东边的色雷斯,北边的派奥尼亚,都在其势力范围之内。这么大的一个军事强国,国王腓力二世突然被刺杀之后,王位的争夺竟然毫无悬念,亚历山大毫不费力地戴上了王冠,令人瞠目结舌。
  原来,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也是早有预谋的,原因有以下三条:其一,其父亲腓力二世的未雨绸缪。腓力二世为了让儿子继位曾作过精心的安排,着力培养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从小就兴趣广泛、聪明勇敢, 12 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据说,在亚历山大13 岁到16 岁时,他的父亲聘请了当时希腊“ 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为他的家庭教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另外,腓力二世在对外征战中,言传身教,给儿子亚历山大树立了指挥战争的榜样。
  其二,亚历山大的英雄理想。亚历山大小时候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书中所描绘的英雄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所以他从小就勇敢善战,向周围的人学习各种军事谋略,虽然他年纪很小,却已具有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其三,亚历山大有超强的权力驾驭能力。他从父亲那里看到权力的威力,知道权力能帮助他成就英雄理想。他从小就有对权力研究、琢磨的意识,思考着如何使用权力,如何成为王中之王,从而使其具备了超出常人、超出他年龄阶段的权力谋略。所以说,父亲的先见之明和大力培养,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谋略,成就了后来亚历山大大帝一世的英名。
  王权欲望之王父亲的遗愿、自己的英雄理想、对权力的着迷,一起牵动着刚刚登上王座的亚历山大的心绪,如何实现这些欲望呢?战争!征服!
  权力欲望与古代战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权力欲望的满足,在那个远古的时代,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不断取得战争的胜利又促使权力的膨胀。亚历山大自己可能也不知道是权力欲望主宰了自己的征服欲望,还是自己的征服欲望主宰了对权力的渴求,他只知道不断地前进,不断用战争来实现自己的王权欲望。
  亚历山大继位后即显示了过人的军事领导才能。他继位后,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认为其年少无知,不懂战争,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的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
  此时,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亚历山大清楚,底比斯是希腊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其他城邦必然会借机叛乱,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攻陷了底比斯城。
  底比斯毁灭以后,希腊诸城邦纷纷归顺,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解除了后顾之忧,借口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行动,开始了对东方波斯的远征。
  据说,他在临出征前,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即今天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希望”传说。相传,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给大臣。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地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
  就这样,亚历山大怀着对无穷财富和王权的渴望,带着由步兵3 万名、骑兵5 千名和战舰160 艘组成的军队,离开了故土,踏上千里迢迢的征程。
  这次东征从公元前334 年开始,到公元前324 年结束,历时十年,所经战役,无一失败。经典战役如格拉尼卡斯河之战、伊苏之战、高加米拉之战、波斯都城波斯利斯之战、巴克特利亚及索格地亚那之战和药杀水之战等都扬名于世。由亚历山大发明的“马其顿方阵”成为其大败波斯军队的经典战术。
  公元前333 年夏,亚历山大在伊萨斯城附近以其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击败了不甘心初战失败的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亚历山大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发生在公元前331 年春。当时,亚历山大率步兵4 万和骑兵7 千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著名的高加米拉关键战役。大流士三世经过精心准备,拥有骑兵4 万、步兵100 万、刀轮战车200 辆和来自印度的战象15 头。与亚历山大的军队相比,波斯军队具有绝对优势,但亚历山大灵活地使用战略、战术,用谋、用计战胜了这位波斯皇帝。
  特别有趣的是,当仅有不到5 万军队的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士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安卧休息、养精蓄锐时,手握百万大军的大流士三世却因害怕遭夜袭而令士兵彻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装,胆战心惊地站了整整一夜,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
  次日,即公元前331 年10 月1 日清晨,亚历山大率领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之军进入战场,并熟练地运用其机动灵活的“马其顿方阵”,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 —“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
  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等三座都城。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掠夺金银珠宝达15 万塔兰特。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被其手下的一名总督杀死,弃尸于路旁。最终还是亚历山大在追赶途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并将其送回波斯波利斯,葬于波斯皇陵墓。
  公元前330 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继位人,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公元前327 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并迅速占领了印度西北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印度的土著居民也群起反击。亚历山大万般无奈,于公元前325 年将大部队撤出印度。
  公元前324 年初,分两路撤出的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十年的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
  亚历山大的成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腓力二世留给他的军队训练有素,比希腊各城邦、埃及、波斯和巴比伦等国的军队组织纪律严明、战斗力强。
  第二,亚历山大是一位天才将领,也是举世无双的伟大的将领。他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学到了很多军事战争知识,在实际的战争中,又能因地制宜,制定最有效的战术和策略,并在具体的战斗中得以检验和提高。
  第三,亚历山大本人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虽然每场战斗初期,亚历山大都是在后方坐阵指挥,但他的方针是:如果部队发动决定性进攻,他则身先士卒。这种冒险的战术使他屡次受伤,但士兵们看到亚历山大与他们生死与共,倍受鼓舞。
  第四,亚历山大是一个为了实现王权理想而百折不挠的人。
  为了实现其宏伟的称霸理想,他不惜发动侵略战争,不惜流血和屠杀,正是这种强烈的王权欲望主宰其发动战争。
  权力象征之城城市是权力的象征吗?亚历山大在其征战中,建立了20 多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是亚历山大追求权力的象征。一个城市就像一个纪念碑,记载着亚历山大征战的胜利,展示着其威严,以及创始者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埃及亚历山大市,它很快便成为当时世界主要的城市之一—— 一个著名的学术和文化中心。
  公元前332 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感叹于尼罗河两岸的美丽富饶,便下令在河口处建造了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
  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世间,作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格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地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的美色。”
  整座亚历山大城依偎在地中海的怀抱里,人们充满爱意地称其为“地中海新娘”。
  后来阿拉伯的史书上这样描绘亚历山大城:“白色大理石反射的月光令城市如此明亮,以至于裁缝不用借助灯光就能把线穿入针孔。进城时,士兵们遮住眼睛以防大理石反射的炫目光芒。这个城市有4 000 个宫殿、4 000 个浴室、400 个剧院。”不可一世、攻城掠地无数的亚历山大,折服于古埃及的文明,倾倒于自己所建的权力之城。他长期居住在埃及,有人说,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离开过这块让他沉醉的土地。
  浓郁的文化氛围是亚历山大城的一道风景。此城建立后不久,亚历山大就建立了藏书50 万册的图书馆,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可惜它在大约公元415 年被大火吞噬了。然而文化之火并未失传,今天,一座造型别致的新图书馆矗立在海滨大道紧挨着“地中海新娘”雕像处。图书馆藏书800 万卷,典藏中还有中国捐赠的《中国通史》《中国药物大全》《二十四史》等弥足珍贵的书籍。亚历山大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灯塔,仿佛一只历尽劫难的火凤凰,在失落许久之后,终于重回人间。后来,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在城中的最大港口处建立了亚历山大灯塔,它还被评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如果他还活着因为亚历山大死时还很年轻,在战争中又保持不败的纪录,所以人们有许多猜测:假如他活着会发生什么事?假如他挥军入侵西地中海诸国,很可能获得成功,那么西欧的历史就会迥然不同。这样的猜测尽管有趣,但对评价亚历山大的实际影响没有多大关系。
  公元前323 年6 月初,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突然病倒,十天后就死去了,那时他还不满33 岁。人们对亚历山大离奇死亡的原因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人们显然对他念念不忘,推想他如果活着的话,是否会入侵阿拉伯,还有波斯帝国以北地区;他也许还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征服罗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区。甚至有人推想,他会入侵中国,如果那样的话,今天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呢?
  为战争而生的亚历山大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死后不久就出现了一场夺权的斗争,这与他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场斗争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遭杀身之祸,他的帝国终于被他的将领们肢解了。他为什么没有指定王位接班人呢?也许是自己对王权的独占心理占据了主导地位,也许是认为自己不会那么早死亡,也许认为自己的后代都没法与自己相比,也许……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命运的人物之一,他的经历、个性、对王权的欲望、对战争的痴迷,一直都是他力量的源泉。有关他生涯的事实十分富有戏剧性,光他的名字就有许多种传说。他的志向显然是当一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最伟大的勇士”、最沉醉于王权的“伟大君王”,后人似乎也应该给予他这些称号。作为战士,他智勇双全;作为将军,他无与伦比;作为君王,他没有指定接班人;作为胜利者,他对被击败的敌人经常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慰藉;作为普通人,他也有凶暴、残忍、极端自私自利的一面,他曾亲手杀死自己的亲密朋友、救命恩人。
  战争是血腥的,是残害生命的,也是人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但从长远的、积极的观点来看,亚历山大征服各国的战争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使希腊和中东各民族开始密切往来,极大丰富了这两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亚历山大还把希腊的文化播及以前从未到达的印度和中亚地区。不过,文化影响不是单向传播的,在希腊文化时代(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几百年间),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就传入了希腊,就是这种希腊文化──主要指具有希腊特征但也深受东方影响的文化,最终对罗马产生了影响。
  ● 滑铁卢战役为何是英雄的末路.
  为权力而生的拿破仑曾经不可一世,震惊整个欧洲。统治法国、占领欧洲,乃至征服整个世界,都是他的霸权目标。他一生经历过数十次战争,其战略特点是力图以一次或数次总决战决定战局或整个战争的成败,但他却在最后的、最有决定意义的滑铁卢战役中遭到惨败。他为什么会失败?是权力的诱导吗?是战争的无情吗?种种谜一样的问题,你怎么认为呢?
  为权力和战争而生拿破仑的一生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传奇。拿破仑,意为荒野雄狮的意思。拿破仑自己说:“人一生一世,不给人间留点儿痕迹,不如不出生。”有人说,拿破仑生来就是为了至高无上的王权而战的。
  为了征服整个欧洲,他9 岁时就开始学习军事本领,12 岁时开始参加军事活动,直到52 岁去世。40 年的权力争夺,40 年的战斗生涯,他参加过60 多场战役,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了这只好战的“高卢雄鸡”的权力与战争浑然一体的传奇故事。
  公元1769 年,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修城。公元1778 年,拿破仑9 岁,他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开始了其谋取军事权力的生涯。
  公元1795 年,拿破仑带兵镇压巴黎暴徒,立下大功,成为国内军总司令官,开始初登军事权力宝座。
  公元1796 年3 月,拿破仑晋升为陆军中将,担任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官。4 月,他指挥蒙提诺战役、狄哥战役、塞巴战役。5月,他指挥陆地渡桥战,进入米兰。6 月,他围攻孟特霸。8 月,他指挥加达湖畔战役。9 月,他指挥阿科拉战役。
  公元1799 年6 月,拿破仑领导巴黎“雾月政变”。12 月,执政政府成立,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官,法国革命结束。这次政变是他实现政治权力梦想的关键转折点。2 月,他指挥亚拉里士战役。3 月,他指挥雅府战役与亚康战役。7 月,他指挥阿布基尔陆战。8 月,拿破仑兵败逃离埃及。
  公元1805 年1 月,西班牙与法国结盟,8 月,拿破仑在布伦附近的军队转移至莱茵河畔。10 月,他指挥乌耳木战役。11 月,他占领维也纳。12 月,通过奥斯特里兹战役,拿破仑使其家族和有功下属等多人成为贵族。此年,拿破仑兼任意大利王,开始描绘大帝国的蓝图。
  公元1812 年6 月,拿破仑带兵进攻莫斯科。9 月,指挥波罗底诺战役,进入莫斯科。10 月,撤离莫斯科,返回巴黎。
  公元1815 年2 月,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进入丘勒里宮。5月,他制定了二院制的议会政治。6 月,他指挥滑铁卢战役失败,后退位。7 月,拿破仑向英国投降,巴黎沦陷,他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公元1821 年5 月,拿破仑去世,战争狂人、一代枭雄的权力梦想就此终结。公元1840 年12 月,拿破仑的遗骨被运回巴黎。纵观他的一生,虽然他最后一次指挥的战争失败,但是他的权力之魂永久留在了法国,为法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人们所景仰。
  “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些人口中至今还念念有词。
  最关键的战役与权力梦想的破碎滑铁卢战役是一个历史之谜,至今,人们仍在假设和推论着这场战争的种种结局。拿破仑生为战争而生,死为战争而死,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战争,而战争带给他的是无尽的权力荣耀。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至今人们在提起这次战争时,还唏嘘不已。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传奇故事,这是标志着拿破仑退出权力舞台的一次战争,他从此再也没有能力重建他亲手缔造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滑铁卢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公元1814 年初,同盟军攻入法国,3 月30日,进入巴黎(参见巴黎战役)。拿破仑在退位诏书上签字,被放逐到厄尔巴岛。同年5 月30 日,在巴黎签订和约,法国丧失了公元1792 年以来征服的所有领土。于是,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公元1814 年10 月,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代表会议,解决欧洲政体问题。
  但是,拿破仑战争的时代并未结束。拿破仑一直在关注着法国政局的走势,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着整个欧洲的战局,他在等待着一个机会的到来。
  当他获悉法国居民对路易十八世的政策深感不满后,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终于又来到了。
  他在公元1815 年3 月1 日率领一支小部队再次回到法国,并且轻而易举地恢复了自己的统治。
  维也纳会议参加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俄国、大不列颠、奥地利和普鲁士等),集结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
  6 月18 日,拿破仑率兵10 万抵达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村,与盟军中英国将军惠灵顿所率的6 万精兵相遇。
  拿破仑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而重点攻中段。上午11 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的乌古蒙堡,形成对峙。午后1 时,正当拿破仑想以主力军猛攻英军中段阵地时,忽然获得布吕歇尔集结的普军来支援英军的消息。拿破仑被迫从总预备队中抽出两个骑兵师阻滞普军;同时,火速传令原来负责追击普军的格鲁希立即回师支援滑铁卢,猛攻英军中段,英军顽强抵抗,双方伤亡很大。
  下午6 时,拿破仑占领了中段的圣拉埃村。由于争夺战异常激烈,英军开始支持不住了,法军也难以再扩大战果,双方都等待援兵。最后,英军盼来了布吕歇尔的3 万援兵,而法军的援军却没来,于是战局急转直下,拿破仑腹背受敌,最后大败。在这次战役中,法军损失3.2 万人,联军损失2.3 万人。滑铁卢战役后,联军于7 月6 日攻占巴黎,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对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这是他个人的看法,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意见,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以下几条:一是交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联军第一批集结了70 万人,还有30 万军队将在秋天到达,在总数有百万之众的情况下,法军仓促中仅组织了10 余万人的正规军。力量如此悬殊,这就迫使拿破仑主动变防御为进攻,避免持久战的可能性,这对联军比较有利。
  二是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帅为陆军部长,在两个月内组织了10 余万军队,但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整个部队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一些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拿破仑在失败后曾声称:是由于援军未能及时增援,而骑兵又被击溃,以致惨败。他的话是比较符合实情的。
  三是没有及时歼灭普军。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6 月16 日,计划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第1 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第6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拿破仑也没有在16 日黄昏组织追击普军,而是在第二天才派出军队追击。但为时已晚,派出的军队根本没有找到普军,反而浪费了大量兵力,致使普军最后与英军会合,参加了滑铁卢的战斗。
  四是兵力分散,调动不及。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但此役却奇怪地在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在里尼之战中,拿破仑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派出大军迂回攻击普军右翼,结果突遇英军两万人,即放弃了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在滑铁卢决战的时候,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致使该部队脱离战场。
  有位专家指出,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的军队不够强大、士兵不够勇猛,而是因为拿破仑的做法不得民心。不施王道,滥用权力,把战争当做是谋取个人政治权力的手段,这样的统治不得人心,失败也是早晚的事情。
  滑铁卢战役的失利代表着法国自大革命以来20 多年对外战争的结束。作为战败国法国与反法联盟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多年以来对外扩张所获得的领土全部丧失,领土范围被限制在革命前的本土范围内,同时也丧失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总体来说,法国没有被过分削弱,仍然保持了欧洲大国的基本地位,但丧失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也不再具有与英国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的实力。滑铁卢也成了失败的代名词,被世人沿用至今。
  死亡之谜如果说拿破仑的战争生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神奇童话的话,那么拿破仑的情感历程又为我们谱写了一篇浪漫动人的神奇史诗。他先是钟情于马赛少女的天真烂漫,继而又迷醉于贵族遗孀的优雅风流,当他在马背上东征西伐时,又“尝”遍了波兰、埃及等韵味奇异的“秀色”。
  最令我们吃惊的是,拿破仑一生中尽管风月无数,但是他最爱的两个妻子—— 约瑟芬、路易斯却先后背叛了他,投入了别人的怀抱……拿破仑的一生是杜撰神奇的一生,就连他的死因,也为后人留下了不解的疑团……公元1821 年5 月5 日,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去世。拿破仑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而最终惨死在一间小房屋里。5 月8 日在礼炮声中,这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欧洲战场的征服者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
  时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众说纷纭。英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烂,尸检结论是他死于胃癌。但新的研究认为拿破仑死于砷中毒。人们发现他头发里的砷含量非常高,因此又有人认为他是被毒死的。不久前,旧金山的一个法医小组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指出是医生的处方害死了拿破仑。按照他们的说法,拿破仑的医生们使用石酸盐催吐剂来让他呕吐,由此导致钾缺乏的症状,并最终引发了致命的室颤前室性心动过速。拿破仑死前两天服用的氯化汞则进一步加速了他的死亡。此外,法医们承认砷也可能对拿破仑之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弗朗索瓦·德·孔戴—蒙托隆是研究拿破仑死因的权威人士,他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他是随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法国将军夏尔·特里斯坦·德·蒙托隆伯爵的后人。近30 年来,德·孔戴—蒙托隆一直对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度过的最后日子进行潜心的研究。他最近在巴黎出版了一本新书,题目为《被解的拿破仑之谜》,该书对拿破仑的死因提出了新看法。
  德·孔戴—蒙托隆说,他在自家祖传的宅院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暗室,暗室里藏有其先人德·蒙托隆伯爵撰写的一部关于圣赫勒拿岛生活的手记。
  此外,历史学家还发现了伯爵与同时流亡到岛上的古尔戈将军合写的8 卷回忆录和一些信件,其中一封信可能就是拿破仑的亲笔信。
  这些历史文献再一次证实了拿破仑被毒死的说法,但凶手并不是传说中的英国人,而是拿破仑的忠实随从—— 德·蒙托隆伯爵。伯爵在手记中说,他在圣赫勒拿岛时经常给拿破仑吃含有小剂量砷的药。伯爵说,他此举不是为了暗杀拿破仑,而是出于“爱”。他希望通过给拿破仑服食毒药,使“伟大的皇帝”发病,身体日渐衰弱,从而促使狱卒能允许拿破仑返回欧洲大陆接受治疗。
  但这个计谋为什么没有能够实现呢?历史学家德·孔戴—蒙托隆推测,拿破仑一直认为自己胃部有肿瘤,为了减轻胃部的疼痛他经常服用止痛药,致使止痛药与砷发生了致命的“化学效应”,最终让他命丧黄泉。
  人所共知,为了自己的安全,拿破仑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心理,他甚至还想东山再起。在开往圣赫勒拿岛的船上,拿破仑也拒绝立即享用他最喜欢的食品,只有在他的大臣们亲口吃过一小时后,他才开始品尝。
  被拿破仑抛弃的皇后约瑟芬也曾说过:“皇帝觉得周围的东西全有毒。”拿破仑如此地小心谨慎,难道他真是被自己人毒死的吗?
  历史学家德·孔戴—蒙托隆在他的新书中说,拿破仑的侍从医生安东马尔基曾讲过:“拿破仑虽然认定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但是对自己有可能被毒死的恐惧一直伴随着他。”
  拿破仑在死前三天,还特地嘱咐他的医生说:“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非常仔细地对我的胃部进行解剖。”
  这些记录说明,尽管拿破仑不能确认自己是被毒死的,但他对是否有人给他投毒还是心存疑虑,他想让世人知道他死亡的确切原因。
  如果再读一遍关于拿破仑在公元1821 年4 月20 日至5 月5日这段日子的历史记载,人们将更加怀疑“拿破仑死于胃癌”说法的真实性。
  记载说:那时,拿破仑的胃部肿瘤严重恶化,他已经无法吃任何食物,体力迅速衰弱。拿破仑也说自己像是“被一种极度的饥渴所吞噬”。但是到5 月4 日拿破仑尚未出现病危状况,那天,他居然还吃下了一些东西,喝了点糖水,并且没有像往常那样,进食后马上就呕吐出一种被医生称为“巧克力状”的东西。
  一些医生认为,呕吐巧克力状的东西和病情的突然恶化都使人们联想到了砷中毒的症状。
  尽管如此,其他一些专家仍然认为拿破仑是死于癌症,与医生的治疗方法无关。关于拿破仑的死因,人们还会继续争论。拿破仑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追思和崇敬。少年拿破仑从走出偏僻的科西嘉岛的那一刻起,就抱定了要成就一番伟业的信念,也注定了他将用神奇来赢得世人的惊叹和倾倒。他是一个改写历史的人,他是一个崇拜权力的人,他是一个在战场奋勇拼杀的人,他走了,留给世人无尽的猜想。
  ● 吴越争霸中的三大谜团.
  不要敬畏上帝,因为上帝不可畏而可敬;要敬畏国王,因为王位可敬而王者可畏。这可能就是古代帝王之间连年发生战争的原因之一。而皇权一旦与美女联系在了一起,就具有了令人神往的传奇色彩了。中国春秋末期,东南地区的新兴强国吴、越(两国都处于古扬州地区) 为扩张势力,逐鹿中原而进行了二十余年的争霸战争。有“沉鱼落雁”之容的位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也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两千多年前的这场战争留给后人太多的未解之谜。
  越王为什么会失败越王勾践本来在吴越两国争霸中占据上风,但后来为什么又失败了呢?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权力历来是君王们执迷不悟、贪欲无度的必争之物,所以才有了人生的许多痛苦、许多不幸和许多悲哀,所以才有了人类历史的许多黑暗、许多血腥、许多罪恶以及许多灾难。中国古代的吴越两国的国王都有争夺更大权力的野心,想攻取中原,以留名青史,让后人敬畏。两国之间相互制约,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国想北进中原,更必先打败吴国,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公元前544 年,即周景王元年,吴国侵略越国时所虏获的战俘刺死了吴王余祭。公元前510年,也就是周敬王十年,吴国大举攻打楚国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打越国,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周敬王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国首都郢时,越国乘机侵入吴国领土,双方矛盾日趋激化。
  吴、越两国战争的基本特点。两国地处江南水乡,两国士兵自幼生活在水边,都十分熟悉水性,所以战争多是发生在水上。此时作为水军的“舟师”已成为新的兵种,能独立完成战略、战役任务。吴、越水军有楼船(指挥船)、大翼、中翼、小翼三种主要战舰及突冒(船首装有冲角)、桥船(轻快战船) 等战船。主要战船大翼船长20米,宽2.7 米,可载乘91 人。水战基本方式是先用弩射,再进行接舷战斗,最后登船格斗,有时亦用突冒撞击敌船。
  公元前496 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双方主力战于檇李。
  越国制定计谋,让死刑犯在吴国军队阵前自杀,以分散吴军的注意力,吴国军队果然上当,越军趁机发动猛攻,大败吴军。阖闾受了重伤死亡,其儿子夫差继位为王。
  公元前498 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吴、越两国再次发生战争。越国用水军攻打吴国,双方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交战。越军战败,主力被歼。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国首都会稽(今浙江绍兴)。越王勾践率余部5 000 人被包围在会稽山上。勾践投降,吴国有个叫伍子胥的大臣建议吴王夫差不要答应,他说:“大王今天你不消灭越国,今后一定会后悔的。”夫差当时一心想北上中原,争夺更多的领土和霸权,所以并没有采纳伍子胥的建议,他只是以越王勾践到吴国作人质为条件,同意越王投降,然后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越王勾践此次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多种,后人多对越王最后打败吴王的故事十分了解,但对此次战争越国失败的原因分析不多。越王为什么会失败?此次他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条:一是有仇必报的心理在左右着吴王夫差的行动。夫差的父亲阖闾在对越国的战争中死亡,临终时嘱咐夫差一定要打败越国。父亲去世,夫差十分伤心,发誓一定要复仇,这种仇恨在夫差心中凝聚。所以,他继位后,努力奋斗,苦读兵书,日夜操练军队,聘请了著名的谋臣伍子胥当军师,分析、制定了打败越国的军事战略。有了这种有仇必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勇气,再加上准备充分,吴国也就从自身方面打下了胜利的基础。
  二是越王勾践听说吴国要来攻打,想要先发制人,率先发兵,但是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所以失败。在勾践要发兵的时候,谋士范蠡劝他不要先出战,说这是不正义的战争,而且战争劳民伤财,必然遭到老百姓的反对。但是勾践没有听从劝导,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了失败。
  三是勾践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在和吴国军队交战的时候,夫差总能用自己的精锐部队打击勾践的软肋,对此,勾践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以致处处受制于敌,最后只能退守在会稽,被吴军包围。以弱碰强,不能躲避锋芒是勾践在战争中的最大败笔。
  卧薪尝胆之谜如今热播的电视剧《卧薪尝胆》、《越王勾践》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再次加以宣传,人们对这个故事再熟悉不过了,深深折服于勾践的这种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精神。
  据说,越王勾践在会稽一战中被吴国打败,他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吴王夫差屈辱求和。从此,越国臣属于吴国,受吴国的控制,越王勾践还到吴国宫廷中服了三年的劳役,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勾践被吴王赦免回国以后,立志报仇雪耻,打败吴国,以解心头之恨,重新再握受万人敬仰的王权。为了不忘亡国的痛楚,激励自己的斗志,他在屋中吊了一个苦胆,出来进去、起立坐下、吃饭睡觉时,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他疲倦了要休息时,不用床铺,不垫被褥,而是把硬柴摞起来睡在上面,以使自己的筋骨感到疼痛。
  经过这样十多年的磨炼,再加上勾践把军队训练得十分具有战斗力,准备好了军需战备资源,制定了周密的军事战略,最终,越国灭亡了吴国。从而,在人们心里有了一个一致性的看法,那就是越王勾践卧薪(柴) 和尝胆的故事,历史上一定发生了。但是,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呢?有的史书还记载“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吴王夫差身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要想知道历史的真相,我们必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而且是和历史事件最近的记载为好。对于记载越王勾践事迹的历史资料,首推《左传》和《国语》,这两本书的成书时代较早,史实比较可信。这两本古籍都是战国时代的人利用春秋时代的历史记载编纂而成的、专门记述春秋史事的文献。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按春秋时鲁国国君的年代记叙史事。在《左传》的“定公”和“哀公”两部分中,曾大量记述越王勾践的事迹。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把春秋时各国的史事都分国编纂起来。《国语》中有《吴语》和《越语》上、中、下共三篇,详细记载了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战争胜败的经过。但在这两本史籍中,并没有关于越王勾践曾经卧薪尝胆的记载。
  《史记》是第三本可信的记述吴、越争霸的史书。本书由西汉时司马迁所编撰整理。这是一本记述从上古到西汉事迹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写《史记》时曾经广泛搜罗先秦的古籍资料,寻访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但在《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中,司马迁也仅记述了越王勾践曾经“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而绝没有关于越王勾践曾经卧薪的事。
  到东汉时,袁康、吴平作《越绝书》,赵晔作《吴越春秋》,专门记述春秋时吴越两国的史事。这两本书,在先秦古籍的基础上,又掺入了一些小说家的怪诞离奇的传闻,其可信程度已大打折扣。但前书既没有说到卧薪,也没有提及尝胆;后书中的《勾践归国外传》,也仅说越王勾践“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而根本没有卧薪的事。这样看来,尝胆之事,最早出现于西汉的《史记》;而卧薪之事,到东汉时还没有记载。
  据考证,卧薪和尝胆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最早见于北宋苏轼所写的《拟孙权答曹操书》(载《东坡续集》卷九)。这是一篇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苏轼为三国时的孙权起草了一封答曹操的书信,信中苏轼设想孙权在三国鼎立时曾“卧薪尝胆”,它的内容原与勾践是不相干的。
  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曾谈及吴王夫差有“坐薪尝胆”之事。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又说:“夫差即位,卧薪尝胆。”以后,马骕在《左传事纬》和《绎史》两书中,都把卧薪尝胆说成是吴王夫差所做之事。与此同时,南宋的真德秀在《戊辰四月上殿奏礼》,黄震在《古今纪要》和《黄氏日抄》两书中,又说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然而,“卧薪尝胆”的词语原是由北宋的苏轼提出,从南宋到明朝,此事是夫差还是勾践所做,尚没有定论。
  明朝末年,梁辰鱼写了传奇剧本《浣纱记》,渲染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事。
  清朝初年,吴乘权编了一本简易通俗的史书《纲鉴易知录》,书中写道:“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不久,又刊刻了明末作家冯梦龙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书中也多次提到勾践曾卧薪和尝胆。这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就愈传愈广。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越王勾践“卧薪”之事在东汉时代成书的《吴越春秋》中还是有记载的。该书的《勾践归国外传》说:越王勾践当时“苦身劳心,夜以继日。目卧则攻之以蓼”。什么是蓼?清朝人马瑞辰解释说:“蓼,辛苦之菜也。”(《毛诗传笺通释》卷六) “蓼”这种苦菜积聚得多了,就成了“蓼薪”。
  《诗经·东山篇》有这样的话:“有敦瓜苦,蒸在蓼(薪)。”意思是说,圆圆的苦瓜,生在众多的蓼菜中。勾践为了磨炼意志,准备的蓼菜一定很多。“攻之以蓼”也可以说是“攻之以蓼薪”。这样,上述《吴越春秋》中的记述语意就十分明显:勾践那时日夜操劳,眼睛疲倦得想睡觉(“目卧”),但他忍耐克服,用苦菜(“蓼薪”) 刺激自己的神经,来打消睡意。尝胆是让味觉感到苦,卧薪是让视觉感到苦,“卧薪”的目的是在折磨眼睛而非折磨整个身体。后人把“卧薪”说成是睡在硬柴上,那是对《吴越春秋》文意的误解。
  卧薪尝胆的故事若是真的,何以历史记载出现得这么晚,似为后人所编造和误传;若说它是假的,却又流传得这么广,二说似都有所依据。另外,卧薪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卧薪之后的越王洗刷了屈辱,重新掌握了王权,成为历史的传说。卧薪和掌握权力之间的深层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美女西施之谜政治权力的纷争,许多人的利益都要受到损害。作为“弱势群体”之一的女性,一旦受到伤害,可能就要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美女要是和权力斗争结合在了一起,不管其目的是什么,都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吴、越争霸战争与美女西施联系到了一起,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美女西施与吴、越两国的国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吴、越两国争霸时期,越国出现了一位绝世的美女,她就是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
  越王勾践在吴国当人质期间,受尽了屈辱,一个帝王的颜面全然丧失,原先握有生杀之权的荣耀也灰飞烟灭。据说,他在吴国做人质的时候,毕恭毕敬服侍吴王,尽着奴婢的职责,专职是养马。吴王出行的时候,勾践提着马鞭,吆喝开道;吴王病重的时候,勾践煎药尝粪,祈福问安。他终于骗得了吴王的信任,获得一个“忠实”的美名。两年后,夫差放他回国。现在又轮到勾践发愤图强了,史书上说他发奋十年,立志复仇,卧薪尝胆的故事就由此而来。
  为了麻痹吴王的斗志,勾引吴王腐化堕落,他又采取了谋士浙江诸暨西施故里范蠡的建议,实施三十六计中最温馨而又是最恶毒的一计:美人计。公元前485 年,西施被选进越国都城。据说:城中士民为了一睹芳颜,票价高达一个金币。经过三年的教习,她才被恭恭敬敬地送到吴国。吴王夫差一见,果然神魂俱醉,对她宠爱异常。
  先是扩建姑苏台,以备游乐;再是新建馆娃宫,以供居处。泛舟有锦帆,赏月在玩月池,避暑有消夏湾。
  西施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她为人聪明伶俐,而且颇具爱国情怀,从来也不敢忘记自己来到吴国的使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宠爱她并听信她的话。
  吴王夫差命令王孙雄在灵岩山为她修建馆娃宫,又修了响屉廊,就是在地上凿出一个大坑,把一口大缸放进坑里,然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再铺平。夫差让西施穿着屉在上面走,锤铺有声,所以叫响屉廊。如此挖空心思地玩乐,可见吴王夫差此时的心思已经不在朝政社稷上了。越王确实达到了迷惑、麻痹吴王夫差的意图。
  西施到底是怎样把吴国推向败亡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事实是,吴王夫差越来越亲近阿谀奉迎的亲越派,疏远直言敢谏的伍子胥,并且他把权力争夺的目标开始转向遥远的北方。公元前489 年,吴国攻打北方的齐国。两年后,攻打鲁国;再一年后,又两次攻打齐国,并且在公元前484 年,命令多谋善战的伍子胥自杀。
  公元前482 年,当吴王夫差在千里之外的黄池(今河南封丘一带) 会盟诸侯,同晋国争当盟主的时候,强大起来的越王勾践乘虚而入,一举攻下了吴国都城,杀掉了太子友。公元前475 年,越国大举进攻吴国,围城三年。现在,轮到吴王夫差哀乞求和了。越王却说:“上天曾经把越国赐给吴王,吴王不肯接受,现在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岂敢推辞?”
  吴王无奈,只好拔剑自杀, 他临死时说:“我没有脸去见伍子胥啊!”至此结束了持续了几十年的吴越战争。
  相传,越国攻陷吴国首都的时候,放火烧了西施曾经游乐的地方—— 姑苏台,大火一直持续了三个月。然而,那个传说中为了越国的存亡而忍辱负重的西施到哪里去了?
  有人说,西施是越王谋士范蠡的情人,吴国灭亡以后,范蠡见到了西施,两人抱头痛哭,为了团聚,也为了这害人的战争。范蠡明白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自己只能选择功成身退。于是他带着西施,乘勾践不备,在夜里乘一叶轻舟,逃入五湖之中。西施这个一代红颜,此后的命运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关于西施在越国消灭吴国后的命运还有一种说法,让人不禁感叹红颜的薄命。在这种说法里,范蠡与西施不是相恋很久的情人,范蠡成了杀死西施的刽子手。
  据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想把西施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的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把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溺死于太湖中了。
  西施是沉江还是随范蠡泛舟五湖,成了后人争论的一桩公案。但是,西施是吴、越两国国王争夺王权的牺牲品,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反对。战火已经远去,人们对于西施的归宿还是有种种的猜测。
  第三章  财富争夺的重重迷雾
  经济是什么?利益是什么?怎么和战争扯在一起的?经济利益和战争这对“陌生人”,碰到了一起,竟然激起了仇恨的火花。试问缘由,百口难辩。
  ● 唐朝与突厥的百年战争.
  突厥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崛起于南北朝时的战乱时期,其势力范围曾经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即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 五六千里,国王伊利可汗更是让人敬畏的一代枭雄。突厥民族与中原的隋唐政权曾经激战近百年,为的是争夺边疆的人口、粮食、牲畜和其他主要的经济资源。其中,有名的战役有数十场,和唐朝的战役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唐朝是怎么打败突厥的?这其中又有哪些未解之谜呢?
  李世民与东突厥的边疆争夺战一支游牧部落怎么和强大的唐朝结下了“梁子”,而且一结就是数百年,这就有点让人理不出头绪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在中学课文中学的《敕勒歌》,描述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在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混乱,北方各少数民族乘机崛起,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就是突厥。突厥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金山(阿尔泰山) 南部,强盛于南北朝时期,曾经不断地侵犯中原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成为当时中原政权的一大心病。
  突厥曾经和隋朝进行了数次大战役,但一直没有被打败。这个时候,突厥已经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面的势力较强,西面的势力较弱。到了唐朝的时候,突厥为争夺边境的利益,而与唐朝军队在一百多年中进行了数十次的大战役。
  突厥和唐朝的首次正式交锋被称作“白马之盟”,这又指的是什么呢?
  “白马之盟”发生在唐朝初年。当时的突厥势力异常庞大,各路诸侯窦建德、王世充、梁师都、刘武周等,甚至李渊都北面称臣,接受可汗的封号。突厥历任可汗始毕、处罗和颉利兄弟三人经常把入侵中土、烧杀抢掠当做娱乐节目,十分猖狂。公元626 年,秦王李世民亲自率兵在渭水隔河与颉利的二十万骑兵对峙,大将尉迟敬德勇猛善战,在今陕西泾阳地区挫败了颉利的军队,但是突厥的主力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颉利知道唐朝的军队训练有素、军容齐整、士气旺盛,不敢贸然进军,于是和李世民杀白马结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李世民答应每年给颉利的军队进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马之盟”,也称“渭水之盟”。
  面对东突厥的威胁,当了皇帝的李世民再也不敢轻视了,他开始练兵习武、积蓄力量、准备反击。东突厥因连年征战和天灾,再加上薛延陀等部群起反抗,突利可汗也归顺唐朝,国势大减。而唐朝内部安定,经济逐步恢复,又取得了恒安(在今山西大同境)、朔方(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 等地,便于进攻东突厥的军事要地。唐太宗认为战机已成熟,公元630 年正月,李世民命令大将李靖为征讨颉利军队的元帅。李靖在征讨突厥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战争传奇,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话说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火速赶到恶阳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南),距颉利可汗的都城定襄(即大利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境内) 仅有几里路。
  李靖敢于孤军深入,而且进军神速,令颉利可汗大惊失色。颉利对部下道:“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
  李靖不等颉利有喘息之机,便发动铁骑猛攻定襄。颉利措手不及,只得狼狈出逃。
  李靖仅以三千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定襄,威震大漠。
  时值严冬,颉利可汗逃到铁山(在今内蒙古境内的阴山之北),极为窘迫,于是派遣特使到唐朝首都长安向李世民求和,表示愿意归附。其实这只是颉利的缓兵之计,他想等到第二年春暖之后,草青马肥,再与唐军大战。
  李世民答应与颉利讲和,并派鸿胪卿唐俭为使者到铁山抚慰突厥部众。
  李靖此时正驻扎于白道(今内蒙古默特左旗),送走路过此地的唐俭,李靖即对部下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逃至大漠以北,联合回纥、薛延陀等族众,再想消灭就难了。今皇上诏使至其处,颉利必会宽心,不再防备。若选精兵一万,带二十天的口粮,迅速袭击,颉利可不战而擒。”
  当时还有将领对此有些疑虑,认为皇帝已经答应与颉利议和,而且也派出了和谈使节唐俭,如果对颉利发动突然袭击,有抗旨之嫌。再说,唐俭已到突厥营地,如果突袭颉利,则唐俭性命休矣。
  李靖解释说,皇帝并没有专门下诏令大军暂停进攻,作为大将,应根据战场形势决定攻守事宜。只要能彻底消灭突厥,此时也顾不得唐俭了。
  于是,李靖亲率一万精兵随唐俭之后北进,至阴山全歼突厥的一队巡逻骑兵,而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颉利的营帐。此时颉利因李世民答应与其讲和而洋洋自得,忽闻唐军从天而降,仓促之间难以集合兵力迎战,只得骑上一匹千里马逃跑了。
  没过几天,成为孤家寡人的颉利可汗便被唐军俘虏。
  李靖此次袭击颉利的战术,与韩信袭齐之战如出一辙,亦是乘敌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击溃敌人的有生力量。至此,突厥部众十五万人、牲畜数十万头,皆为唐军所获。自阴山至大漠的广大地域,遂划入唐朝的版图。
  李靖在明知李世民已经答应与颉利可汗讲和的情况下,审时度势,果断给敌人以突然袭击,一战即从根本上解决了突厥之患,其功甚伟!李靖此举,是对兵法上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最佳诠释。毕竟与敌国谋和,接受敌国的求降,远不如彻底消灭之干净利落。
  这也肯定正中李世民的下怀。
  李靖凯旋后, 李世民果然非常高兴, 说:“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 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太上皇李渊闻讯也很高兴,叹道:“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消灭东突厥,这是李靖为唐朝立下的一大功劳,也是自古以来汉族与北方民族作战所从未有过的丰功伟绩。从此,唐朝北方边境安然无事,人民安居乐业。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振兴国内经济策略的顺利实施,应该说首先得益于李靖的赫赫战功。
  突厥颉利可汗部落覆灭后,唐朝顿时威震八方,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纷纷向唐朝称臣,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实际上成了“天下共主”。
  唐高宗与西突厥的边境争夺战臣服于唐朝的突厥部落出尔反尔,公元649 年,唐太宗去世,西突厥的阿史那贺鲁部落借机反叛,击败了草原上的乙毗射匮可汗部落,侵犯唐朝边疆上的庭州轮台县(今乌鲁木齐) 和蒲类县(今木垒县) 等地。
  公元656 年唐高宗以程知节(即程咬金) 为行军大总管,率兵西征,大败西突厥于鹰娑川(今巴音布鲁克草原)。
  公元657 年,唐高宗以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率领萧嗣业等唐军将士、婆闰等回纥将士,翻越阿尔泰山由北道进军;派归附唐朝的西突厥将领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布真为流沙道安抚大使,带领突厥将士沿天山北麓向西进军。两路大军讨伐阿史那贺鲁。结果,阿史那贺鲁被俘,西突厥汗国灭亡。阿史那贺鲁被高宗赦免,留长安居住。
  至此,唐朝与西突厥的边境争夺战告一段落。
  唐玄宗与后突厥的边境争夺战唐朝与突厥的战争竟然延续到唐玄宗时代,真是让后人想不明白。唐玄宗元年至四年(公元742 年—公元745 年),唐与回纥、拔悉密、葛逻禄三部合作进行了消灭后突厥汗国的战斗。
  公元742 年8 月,臣属于突厥的拔悉密、回纥和葛逻禄三部落联合发兵攻打突厥骨咄叶护可汗,推举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葛逻禄自封为左、右叶护。后来突厥余众共立判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侵犯唐朝边境。唐玄宗派遣特使要求乌苏归附,乌苏没有答应。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在碛口(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西) 屯集了重兵威胁乌苏。乌苏十分害怕,请求归降。王忠嗣知其不是真心归附,乃遣使者游说拔悉密、回纥、葛逻禄共攻乌苏,乌苏兵败逃跑。过后不久,突厥西叶护阿布思及葛腊哆等率领自己的部下相继来投降,唐玄宗封阿布思为奉信王,赐名李献忠;封葛腊哆为怀恩王,后突厥汗国从此衰落。
  公元744 年8 月,拔悉密杀死了乌苏可汗。突厥又立乌苏的弟弟为可汗,其内部十分混乱。唐玄宗命令王忠嗣乘机出兵攻打突厥,王忠嗣率军在萨河内山击败突厥左厢阿波达干等十一个部落,又与回纥、葛逻禄联兵攻打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将其斩首。唐玄宗册封回纥酋长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公元745 年正月,怀仁可汗攻杀白眉可汗,把他的首级送到了长安,后突厥汗国就此灭亡了。
  唐朝虽然在一百多年中消灭了东、西突厥和后突厥国,但是在此之后的两百年中,又有一支突厥部落在中亚地区崛起。相传,这支突厥人的军队还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大陆的庞大帝国,获得了无数的经济利益。后来东征的“十字军”据说也是突厥人的后代。这是不是真的呢?这又是一个谜。
  ●“海上马车夫”冠名权的争夺.
  17 世纪,英国同荷兰进行了三次海上战争。英荷两国日益加剧的商业竞争是引发海上战争的根本原因。公元1651 年,英国颁布旨在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威胁到了荷兰的商业利益,战端由此引起。两国在二十多年里打了十一年的仗,其中大小战役数十次,应该说,两国在海上的战争没有分出胜负,但是英国为什么会在最后取代荷兰成为海上霸主,留给后人很多的猜测。
  “海上马车夫”的由来“海上马车夫”的称号是荷兰在海上度过的一段“蜜月期”,只可惜好景不长,这个称号被后来的英国夺走,这是荷兰的永久憾事。到底这个面积仅四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怎么会有一段耀眼的辉煌,一段海上称霸的历史呢?
  17 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经济发展方面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 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的产品,由它运往北欧。它于公元1619 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
  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
  当时,荷兰拥有商船1.6 万艘,是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公元1652 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另外,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然而,和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荷兰的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17 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当成为后起的英国向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英荷战争,使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的地位,也就失去了从海上而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此战成了“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英国于16 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原料、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发展到武装冲突。
  公元1651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荷兰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英荷海上大战。
  英荷三次战争的真相第一次英荷战争(公元1652 年—公元1654 年) 据说因为一项法案而起,而且持续了近三年。这场战争是荷兰于公元1652年7 月28 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公元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
  英荷之间,除了在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公元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公元1652年和公元1653 年纽波特海战、公元1653 年波特兰海战) 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海战。
  英军舰艇装备有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公元1654 年4 月14 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第一次英荷战争图第二次英荷战争场景约》。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英国制定的航海法案。第二次英荷战争(公元1665 年—公元1667 年) 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引起的。公元1665 年1月24 日,荷兰对英宣战。公元1666 年2 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盟。在公元1666 年6 月11 至14 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军,但未能巩固其既得的战果。同年8 月4 至5 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
  公元1667 年6 月,荷兰海军封锁了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被迫缔结和约。根据公元1667 年7 月31 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 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公元1672 年—公元1674 年) 是荷法战争(公元1672 年—公元1678 年) 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击了荷兰海军。
  公元1673 年8 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迫使英国退出战争。公元1674 年2 月19 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公元1667 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其中比较有名的战役有以下四次:第一次是海峡之战,这是英国的偷袭战。公元1672 年3 月,英国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对荷兰商船队发动袭击。英国海军拥有12 艘战列舰以及6 艘小型战舰,荷兰仅有5 艘战舰为72 艘商船(其中有24 艘是武装商船) 护航。
  荷兰舰队司令哈恩坚决与优势明显的英国舰队周旋,终于抵挡住了英国舰队的攻击。在被击沉1 艘、被俘虏3 艘商船的情况下,大多数荷兰商船还是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第二次是索尔湾海战(又译索斯伍德湾海战),这是荷兰的偷袭战。公元1672 年6 月7 日,德·奈特指挥荷兰舰队(大约130 艘战舰,其中大型战舰61 艘、4 500 门火炮和2.1 万名水兵)偷袭泊于英国东南部索尔湾的英法联合舰队。
  当时港内泊有联合舰队的各类船只150 艘,其中有45 艘英国战舰和26 艘法国战舰,其余的多为小型船只、运输船只或是后勤补给船只,估计有5 100 门火炮以及3.3 万人。
  荷兰舰队抢得先机,不但事先在港外布置了封锁线,并且在战争一开始利用涨潮放出纵火船,造成联合舰队陷入混乱。在荷兰舰队的炮击之下,英国舰队指挥官约克公爵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很快控制住了局势。
  英舰在一时的混乱之后,迅速编成队形出港迎战。战争十分激烈,从中午至傍晚。英国损失了4 艘战舰、2 500 多人;荷兰则损失了2 艘战舰、2 000 多人。据说,英国后卫舰队指挥官桑德威治与荷兰后卫指挥官范根特中将均在战斗伊始即告阵亡;但总体来说,此役就战术层面而言,双方都无重大建树。
  然而,这次海战所带来的战略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荷兰先发制人的进攻不但粉碎了英国对荷兰本土入侵的计划,也使普鲁士打算从陆地侵入荷兰的企图落空。
  此役之后,荷兰舰队依旧贯彻自己先前的战略思想、战术方针。而英法方面则蠢蠢欲动:公元1672 年7 月,英法联军因为陆上作战不利,于是打算利用联合舰队运送一支强大的登陆部队,企图强行登陆荷兰西北部的战略要冲特塞尔岛,以便建立前沿基地,进攻荷兰本土。但是由于有德·奈特舰队的侧翼牵制,这一计划宣告破产。
  公元1672 年8 月,威廉三世在危急关头担任了荷兰的国家元首。他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终于在公元1673 年的春天争取到了奥地利和西班牙的支持。但几乎同一时间,普鲁士则同法国签订了盟约。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三次是库内维尔海战。公元1673 年6 月7日,英法舰队再次集结舰队输送陆军,打算登陆荷兰本土。德·奈特率由89 艘军舰,其中52 艘战列舰组成的荷兰舰队迎战。英法联军大致拥有127 艘各类船只,其中包括54 艘英国战列舰和27艘法国战列舰。英法联军数量占优,但登陆计划未能及时实现。双方在各自损失了一些小型船只后,撤离战场。
  仅仅过了7 天,双方舰队又一次展开了交锋。但这一次进攻是荷兰方面主动发起的:德·奈特趁着风向突变,荷兰舰队占据上风方向,杀入联军阵内,英法舰队仓皇撤退,英法的此次登陆计划遂不了了之。
  第四次是特塞尔海战。公元1673 年8 月,英法舰队又一次纠集兵力,企图登陆特塞尔岛。大约两万陆军集结在英国,第一梯队一万人登舰,在鲁珀特亲王的率领下驶往荷兰。这一次联合舰队准备充分,不但坐拥120 艘舰船(其中主力舰90 艘、纵火船30 艘),将联合舰队分编为3 个分队:鲁珀特亲王指挥的中央分舰队,德埃斯特雷指挥的法国先头舰队,斯普拉格指挥的后卫分舰队,更仔细研究了德·奈特的战术,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荷兰舰队事先得报,德·奈特亦将麾下舰队分编为3 个分队:他本人指挥中央分舰队,班克特指挥先头舰队,小特罗普指挥后卫分舰队。但荷兰方面仅拥有75 艘主力舰和30 艘纵火船,实力对比上明显弱于英法联合舰队。
  21 日夜间,德·奈特指挥舰队利用风向成功插入敌方舰队与海岸之间的缝隙。拂晓时分,主动向英法联军发动进攻。于是双方3 个分舰队非常有趣地捉队撕杀,皆是一面南移一面相互用炮火应战。
  尽管英法联军兵力占了优势,但荷兰水兵士气高昂,双方战斗可谓空前激烈。
  德·奈特与英将拉帕尔3 次更换旗舰,仍英勇作战。但首先打破僵局的却是双方的前卫分队:法国分舰队的水兵训练很差,作战消极,而且有一部分军舰受损后便忙于修理,不再参加战斗。
  指挥官德埃斯特雷本意是以人数上的优势包围班克特分队,但结果班克特突破了舰队的战线,使法国分舰队陷入了混乱。或许是考虑到要保存实力,法国分舰队就此退出了战斗。于是班克特在留下部分船只监视法国人的情况下,率领余下战舰前往援助德·奈特率领的中央分舰队。
  原本英国的鲁珀特亲王打算将适于浅海作战的荷兰舰队向西引向深海,但此时后卫舰队交战的激烈程度引起了双方中央分舰队的注意:英国分舰队指挥官斯普拉格在两次转换旗舰之后殉职。鲁珀特亲王与德·奈特双双率领麾下分舰队赶来支援己方的后卫舰队,而班克特指挥的荷兰前卫舰队也加入了战斗。
  这场海战一直持续到了晚上7 点,夜幕降临,英方认为登陆作战无望,遂退出了战斗。此役双方都未有战舰被击沉,但严重受损的船只不计其数。英法联军损失了2 千多人,荷兰方面伤亡了1 千多人。此役后,荷兰暂时消除了英国的海上威胁,取得了制海权,大批东印度公司护航船安全返回。战后,鲁珀特亲王声称:“法国舰队对这次失败应负全责。”而英国历史学家坎·贝尔则高度评价了荷兰在这场海战中的成功:“荷兰,因其舰队司令精明强干,他们在这次战斗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完全被封锁的港口重新开放,并战胜了一次可能的入侵,让敌人放弃了所有入侵的思想。”
  英荷三次战争的影响英荷海上霸权地位的转换对后世造成的影响一直是后人感兴趣的话题。前后达20 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体上说,荷兰在海上的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大下降,从此“海上马车夫”丧失了海上霸权,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船工业的发展,增加本国船只的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苛以重税,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扩大航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了海上实力。
  二是改进海上武器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首先是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大长达300 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 500 吨左右,载负约1 000 人;其次是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数百门完全标准化的加农炮等;最后是采用旗语,这是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封锁和拦截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活动进一步加剧。英国、美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两个多世纪里一直成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 第一次现代化战争的诱发.
  克里米亚战争是公元1853 年至公元1856 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另一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后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也加入了这一方。
  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七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在公元1853 年,俄国借口奥斯曼帝国政府迫害东正教,派兵侵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军队惨败,公元1854 年英法遂出兵援助奥斯曼帝国。英法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围攻俄在黑海的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俄军战败,被迫求和。
  英法与俄国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的斗争主要战场是在克里米亚半岛上,战争局限在克里米亚半岛,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因此叫“克里米亚战争”。这次战争也是俄罗斯为对外掠夺经济利益而发动的一次战争。
  战争的起因有人说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因为宗教,是这样吗?其实,宗教问题只是这场战争的表面起因。俄罗斯向奥斯曼帝国提出为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徒在“圣地”建立俄罗斯保护地的要求,这个要求被君士坦丁堡的苏丹拒绝。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英国的新教徒也反对俄罗斯在巴勒斯坦建立据点。
  俄罗斯在苏丹拒绝后决定以此作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公元1853 年,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断交,并占领多瑙河流域的土耳其附属国。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奥斯曼帝国逐渐的、内部的瓦解。一度称霸欧洲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在19 世纪上半期迅速衰落,中央政权不断削弱,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地区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或名存实亡,已成为昔日帝国的“遗产”,这为觊觎此地已久的欧洲列强大开了争夺的方便之门。
  在这些“遗产”中,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 对各列强最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是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金桥”,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称之为“我们房屋的钥匙”,认为这是它在欧洲不断扩大势力的好机会,尤其是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
  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已摇摇欲坠,而俄罗斯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英国和法国反对俄罗斯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罗斯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他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
  战争的利益有多大战争的利益有多大,战争的残酷程度就会有多强。教会之争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长期以来,天主教派与东正教派之间,就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圣地管辖权问题发生过争执。各教派的斗争受到各国列强的支持,争吵的实质在于为各国列强争夺近东的霸权制造舆论。在这样的利益争夺战中,教会利益的争夺、领土的扩张、经济霸权的垄断成为直接的催化剂。
  公元1852 年8 月,土耳其政府在法国政府的压力下,允许天主教徒对圣地施行管辖权。俄国的尼古拉一世利用这一事件,借口土耳其政府迫害东正教徒,要求土耳其允许俄国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并以重兵压境作为强权外交的后盾。土耳其政府拒绝了沙俄的无理要求。在英、法的支持下,公元1853 年10月4 日,土耳其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以下是战争的基本过程:公元1854 年3 月27 日和3 月28 日,英国和法国向俄罗斯宣战。4 月20 日,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防御联盟协议,这个协议在这场战争内有效。7 月底至9 月,在奥地利的压力下,俄罗斯撤出多瑙河流域。8 月16 日,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一个要塞奥兰被联军占领。9 月14 日,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并开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12 月2 日,英国、法国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署反俄同盟条约。
  公元1855 年1 月16 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战争。5月22 日,英法舰队进入亚速海,但没有获得任何成果。9 月8日,英法联军在围攻349 天后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
  公元1856 年3 月30 日,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萨丁尼亚、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放弃所有占领地区,奥斯曼帝国的领域被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
  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土耳其得到了英、法和撒丁王国的支持,普鲁士和奥地利实际上也站在了土耳其方面。恩格斯曾指出,俄国所面临的是一个生产方式落后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的一场无望的战争。
  公元1853 年11 月18 日,俄土双方第一次大会战在土耳其的锡诺普军港进行。当时英、法、奥、普等国硬要土耳其政府下令停止刚刚开始的军事行动,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俄国利用时机,在海军上将纳希莫夫的指挥下,出动六艘主力舰和两艘巡洋舰与土耳其舰队发生激战。几个小时后,土耳其被击沉7 艘战舰,分舰队司令官被俘,水兵五千余人战死。
  锡诺普战役中俄军的胜利,使其控制了黑海局势,土耳其军队的陆战计划受到遏制。锡诺普战役好像一个冲击器,把蓄积已久的电流四散冲击。
  公元1854 年l 月3 日,拿破仑三世建议英国与法国共同对俄国采取军事行动,“保护”土耳其。2 月6 日,俄国与英、法两国的外交关系中断。2 月7 日,英、法两国向俄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4 月30 日以前,退出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俄对此置之不理。3 月12 日,英、法和土耳其的三国同盟形成。法、英两国先后对俄国宣战,英法联军进驻黑海。
  为争取更多的盟国,拿破仑三世想让奥地利放弃中立,站在英、法方面,公元1854 年12 月2 日,英、法、奥攻守同盟确立。由于奥国早与普鲁士缔结了同盟,这样英、法、奥、普共同对俄国作战。奥地利政府动员了所有的军队,但仍然避免采取军事行动。
  但是,拿破仑三世对撒丁王国的活动有了一定成效。法国使节从公元1854 年5 月开始,就和撒丁王国的国王和首相频繁接触,终于在公元1855 年1 月26 日签订同盟条约。其后,由马摩拉将军指挥的15 000 名意大利士兵,在克里米亚半岛与英、法联军共同对俄国作战。这样,英、法和撒丁王国联军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了俄国。
  克里米亚战争形成了多瑙河流域、黑海沿岸和高加索3 个战场。英、法等国政府认为,只要攻占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俄国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就一定会取得战争的胜利,从而消除俄国对巴尔干和近东的势力。
  公元1854 年9 月14 日,由英国拉格兰将军和法国圣·阿尔诺将军指挥的军队,共约60 000余人,在克里米亚登陆,并包围了塞瓦斯托波尔。
  奥国负责守护多瑙河的公国。
  从战争双方的力量来看,英法联军的指挥不能统一,没有联军的统帅;加之远道而来,军营中瘟疫流行。但联军掌握了制海权,同俄军的兵力对比是二比一。俄军黑海防务薄弱,士兵供给困难,国内农民起义也不断发生,尼古拉一世在弥留之际,还泄露了俄军机密;俄军统帅缅施科夫庸碌无能,其指挥部竟连一幅完整的军用地图也没有,这一切致使俄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公元1855 年9 月11 日,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在此之前,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俄军虽在高加索战线上取得了胜利,公元1855 年11 月26日,俄军占领卡斯要塞,俄国通向爱尔泽路姆,进而通向小亚细亚的道路打开了。但是亚洲战场的胜利,并不能挽救俄国的整个败局。
  连年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损失巨大,英国军力尚可支持,法国已力不从心,拿破仑三世早在公元1855 年秋就准备与俄国单独讲和。俄国战败后,公元1856 年2 月25 日至3 月30 日,交战国双方举行巴黎会议并缔结《巴黎和约》,结束了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的最后获利者谁是战争的最后获利者?这需要交给历史来评判。克里米亚战争中,交战国双方共死亡75.8 万人,其中俄军死亡52 万人,俄国军费支出为5 亿卢布。
  俄军损失固然很大,英、法联军的损失也不小,公元1854年10 月25 日的巴拉克拉瓦战役和11 月5 日的英克曼战役,交战国双方共损失50 万以上的士兵,战争费用至少有“2000 金元”。尼古拉一世宫廷御用评论家巴高金有这样的说法,克里木战败“是俄国50 年来推行的政策所结下的最苦的果子”。这颗苦果在尼古拉一世死前交给了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
  《巴黎和约》规定:俄国不许在亚兰群岛设防;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兵工厂;多瑙河上贸易航行完全自由;由英、法、普、奥、俄、土和撒丁王国等七国代表组成委员会,保证这一措施的实行;土耳其境内信仰基督教自由,取消了自公元1700 年以来君士坦丁堡和约条款,该条约规定了俄国在巴尔干东正教监护人的特权,而宗教权利由列强共同行使,俄国放弃对多瑙河两公国和塞尔维亚的保护权,并把比萨拉比亚南部归还给摩尔达维亚;俄土双方把战时占领的土地进行交换;俄国恢复了对塞瓦斯托波尔和其他一些地区的统治,土耳其收回了卡斯城;黑海中立,禁止欧洲国家的军舰通过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俄国和土耳其的舰队也受到某些限制等等。
  关于《巴黎和约》,法国代表说过一句话:“读了3 月30 日所订的条约,看不出谁是战胜者,谁是战败者。” 《巴黎和约》对战败的俄国来说“条件极其宽大”。
  克里米亚战争对沙俄并不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它的领土没有损失多少。
  克里米亚战争后,英国在近东的势力大大增强,这引起了法国的不安,为遏制英国势力的扩张,俄、法遂开始接近,法国企图重振往昔拿破仑时代的声威。法、俄、普三国关系也日益密切。俄国对于奥地利的“背叛”怀恨在心,奥、英关系也亲密起来。由此可见,战争后的利益分配格局仍在不断发生变化。
  战争的影响首先,克里米亚战争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将这场战争遗忘了,但它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改变了欧洲列强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它与《巴黎和约》是19 世纪继公元1815 年的维也纳会议后的第二次重大事件。克里米亚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出现了新格局。
  其次,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是其在扩张道路上的一次严重挫折。尼古拉一世“是中欧各国政府的灾星,是加害欧洲社会一切进步阶层的妖魔;但是后来却因为把握不住外交方向,走上意外的裂了口的深渊,以致跌下去摔死了。”沙皇俄国多年来拥有的欧洲反动势力的首脑地位消失了,向中欧和南欧发号施令的局面也结束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加重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的专制统治岌岌可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了公元1861 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二是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从公元1815 年组建“神圣同盟”开始,就充当了欧洲的霸主,对各国的革命运动进行干涉,充当欧洲的宪兵。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使其失去了干涉别国内政的权利,俄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欧洲霸主的地位也丧失了。
  三是俄国加紧了在远东地区的扩张。正如马克思所说,俄国由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要向英法复仇,当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时候,俄国趁火打劫,从中国割占了大片领土,攫取了很多特权。
  最后,克里米亚战争对军事的影响。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根据这次战争的经验,各国都很快摒弃了滑膛武器采用了线膛武器,摒弃了木制帆力舰队而建立装甲蒸汽舰队。陆军战术和海军战术、筑城学和部队的工程保障等方面也都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克里米亚战争表明,纵队突击战术已经落后。随着枪炮射程和火力密度的增大,出现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 散兵线,这就迫使军队必须在距敌较远的地方展开队形,同时使进攻前实施火力准备的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在进一步显示炮火重要性的同时,枪炮火力之间不协调的现象也已经显露出来。
  阵地战的产生以及阵地战的各种打法的出现,与克里米亚战争也是分不开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也第一次使用了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克里米亚战争的经验,为六七十年代俄国进行的军事改革所借鉴,在其19 世纪下半叶武装力量的发展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公元1820 年—公元1910 年) 在战争中赶赴前线护理伤员,使伤病员死亡率下降,由此导致战场医疗的改善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另外,随军记者首次参加并可以在当日将战况报告给家乡的报纸;在这场战争中,记者还第一次使用摄影技术来记载战争的残暴和英雄事迹。
  第四章   民族正名之争的内情
  “我是,你不是”的战争法则引发了民族正统的争夺战。正统也罢,非正统也罢,都是地球上的主人,做不好邻居,非得做仇人吗?
  ● 永嘉之乱的始末.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乱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动荡时期。内迁各族和沿边各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或在中原建立政权,或居边地进行割据,各族间的混居以及各族政权的建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在这一时期,中国各民族之间战乱不断,位居中原的汉族政权与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发生了许多战争,其中就包括西北边境的匈奴族与晋朝汉族之间的战争。两个民族间的战争被称为永嘉之乱,其中的许多未解之谜至今仍为后人所流传。
  开启乱世的浩劫匈奴与晋朝之间曾经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被称做永嘉之乱。为什么叫做永嘉之乱?这里有历史的偶然吗?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 年),匈奴人刘渊率先在山西发动暴乱,建国号为汉。这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开始。两年后,晋惠帝离奇地死了,有人说是被司马越毒死的,有人说是傻死的,这是历史上的一个谜。无论怎样,这个影子皇帝在大乱前幸运地消失了。说他幸运,是因为他没有遭遇到后面两个皇帝那样的耻辱。他的弟弟司马炽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此,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开始了。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 年),刘渊采纳大臣们的建议,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附近),大赦境内,改元河瑞。汉军当时的攻势渐渐形成灭晋之势。
  晋朝内部传出的消息更令人失望,由于东海王司马越独揽大权,由他所立的晋怀帝与其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怀帝多次秘密会见其亲信大臣缪播等人,有除掉司马越之意。司马越觉察到缪播等人的行径,在宫中发动突然的军事行动,将正与晋怀帝讨论密事的缪播等人一并诛杀;同时驱逐保卫皇宫的武将,司马越与诸官之间形成对立。
  司马越兵权在握,而所谓的皇帝的亲信大臣们又没有可以信赖的一兵一卒,且一旦发生变故,没有实权的皇帝只能在一边偷偷地流眼泪。权臣难以对付,众多的例子可以证明。但所谓对内可以靠自己的权术,对外则得靠真正的军事实力和军事才能,而实力与才能显然不可能靠动点小聪明就会改变,这就是司马越与曹操、司马懿之辈的最大差距。
  相传,晋左积弩将军朱诞痛恨司马越的倒行逆施,失望之下投靠刘渊,并向刘渊陈述洛阳防守的弱点,劝刘渊出兵攻打晋都洛阳。刘渊本有此意,当即以朱诞为前锋都督,为汉军开路,以平晋大将军刘景为大都督,向洛阳方向进发。汉军很快攻克黎阳、延津等地,并击败晋车骑将军王堪,刘景在延津附近将晋朝的三万百姓沉入黄河。刘渊闻听这个消息,勃然大怒,说:“刘景有何颜面回来见朕?更何况天理岂能容他!我要除掉的,司马氏罢了,百姓何罪?”遂立刻将刘景降为平虏将军。
  刘渊此时十分重视汉政权对晋朝百姓的影响,由此可见其欲匡扶天下之心。比起他的接班人们,以及十六国中不少只知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他是一个重视人心归向的君王,这点在当时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东线战场,即冀州一带,刘渊的大将石勒先后攻陷了冀州郡县壁垒百余个,兵力增至十余万人。石勒的军事胜利不仅影响了周围的诸胡部落,也影响了不少报国无门的晋朝汉人士族。
  有个赵郡人张宾,就是个相当有才华的低级士人,他自叹世风日下,难逢明主,总是对其兄弟们说:“我自以为才智谋略不比张良差,可惜我却遇不到我的汉高祖啊!”
  石勒大军横扫河北大地,张宾兴奋地对亲人们说:“我看过的当今为将者多了,唯独石勒将军可与之共成大事。”他立即提剑来到石勒军中,大叫着要见石勒。
  起初,石勒并未觉得此人有何特殊之处,但经过接触以后,意识到张宾确有独到的见解。当时来投奔石勒的士人越来越多,石勒认识到自己欲成大事,必须依靠这些在晋朝不得志的士人的帮助,他以张宾为谋主,加上不少低级士族,别立一营,号为君子营,为他出谋划策。
  石勒对汉人的利用,甚于刘渊;同时主要聚居在并州的羯人更是积极投奔石勒,石勒借助其在冀州一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在连战连胜之后,这年八月,刘渊正式发动进攻洛阳的总攻势。他派楚王刘聪与晋叛将王弥攻打壶关,并以石勒为前锋都督。
  汉军在击败了并州刺史刘琨的军队之后,很快逼近洛阳,东海王司马越派平北将军曹武和将军宋抽、彭默等出兵抵抗,均被汉将刘聪击败。
  刘聪长驱直入宜阳,平昌公司马模派将军淳于定、吕默等从长安出发前往抵抗。两军战于宜阳,淳于定等又被击败。
  眼看洛阳危急,弘农太守垣延献诈降计投奔刘聪,而连胜的刘聪有些头脑发昏,竟不设防,垣延对汉军发动夜间突然袭击,刘聪大败而回,汉军进攻洛阳的第一次战争以晋军大胜结束。这场战争的失败显然给急于灭晋的刘渊当头一棒,刘渊穿着素服迎接刘聪的败军。
  这年冬天,刘渊不甘心失败,以举国之兵力,令刘聪、王弥、刘曜、刘景等率精骑兵五万为前锋,以其岳父大司空呼延翼率步兵、骑兵为后继,向洛阳发动突然袭击。
  晋军一时间猝不及防,在河南被汉军击败,但汉军显然未从几个月前的第一次惨败中完全恢复过来,晋护军贾胤等率勇士千余人夜攻刘聪军,两军战于大夏门,刘聪军溃散。刘聪转而向南,驻军于洛水,进而屯于洛阳宣阳门之外,此时呼延翼被部下杀死,其部下士兵溃散。
  刘渊得到老丈人被害的消息,自觉暂时难胜晋军,就下令刘聪还师。刘聪认为晋军势弱,不可急退,请求留下来继续攻打洛阳。刘渊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刘聪取胜的信心也开始动摇,他竟然自己一个人跑到中岳嵩山,去祷告天神,将留守大营的任务交给了部下刘厉等。司马越趁汉军主帅在外的空虚之际,采纳了参军孙询的建议,令部将孙诲等率精兵三千自宣阳门袭击汉军,汉军大败,刘厉无奈之下投水自杀。汉军无法取胜,刘渊只好召回刘聪的军队。
  汉晋在洛阳附近的两次大战,均以晋军的胜利告终,这使晋朝的紧张局势得到暂时缓和。但是,由于晋朝未能解决自身内部的问题,取胜的背后依然不能掩盖其问题的存在,其颓势已非一人一将所能阻止。
  不久后,刘渊去世,他的儿子刘聪继位。汉国虽然进攻洛阳遭到暂时的挫折,但也使其转而加强内部政权,其下一次全面的进攻将是更加凶猛的。
  永嘉五年(公元311 年) 6 月,刘聪以刘渊的养子刘曜的军队为主力,石勒、王弥的军队为策应,三军齐攻西晋首都洛阳。西晋军队的主力已在几个月前被石勒歼灭殆尽,洛阳城中蚁集的王公贵族,只是善于清谈聊天,哪见得胡人的快马弯刀?当时洛阳城内的恐惧气氛可想而知,士族们聚集在贯穿洛阳南北的铜驼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城外胡人攻城甚急。
  此前,晋怀帝想乘船奔长安,终不得出。对于西晋朝廷来说,可谓到了最后的关头。在皇帝、王公、贵族、士人和居民茫然无策时,洛阳陷落了。
  率先攻入城的是王弥的部队,随后刘曜的主力也涌了进来。屠杀开始了,王弥比较聪明,进城后率军直扑皇宫,掠夺珍宝,捕捉皇帝;刘曜的军队则大杀居民,并在繁华的坊市街区纵火。
  在公元311 年的洛阳大屠杀中,包括王公贵族在内的三万多人死亡,整个洛阳一片废墟。在大战开始前,很多人已逃出了洛阳,所以这三万多人几乎已是全城的总人数了。晋怀帝被俘了。自秦以来,汉族皇帝第一次被异族俘虏,随后,他被送往山西平阳刘聪处。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在一次宴会上,刘聪让晋怀帝穿上女人的衣服,给他倒酒,有西晋旧臣放声大哭,随后君臣一起遇害。
  洛阳陷落,怀帝被俘,消息传到长安,在那里镇守的司马邺被幕僚立为监国太子。两年后的公元313 年,怀帝死于平阳的消息传来,他继承帝位,改年号为建兴,是为晋愍帝。
  这时候,中国北方已经大乱,长安处于变乱腹地,朝不保夕。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世家大族选择的不是西北奔长安,而是渡长江南下,到建康去支持司马睿。公元316 年8 月,刘聪又派刘曜攻长安。长安之战比洛阳之战更为残酷。
  晋军坚守了3 个月,到11 月时,城内终于断粮,人开始吃人。在这种背景下,晋愍帝决定接受匈奴人的条件:赤露上身,口叼玉璧,乘坐着羊车,打开了长安城门。随后,他也被押往了山西平阳。那里的主人刘聪刚刚戏弄完一个汉族皇帝,看到又俘虏了一个,恶意更甚。在打猎时,刘聪让晋愍帝穿上小兵的衣服,手拿长矛做向导;在宴会间,刘聪上厕所,叫来晋愍帝,让他为自己打开马桶盖,完了还不许走,让他站在一旁伺候。在一番侮辱后,刘聪把晋愍帝也弄死了。很多时候,我们忙着看五胡十六国的互相征服,忙着看晋人的潇洒风雅,却忽略了那个年代的悲剧性质!
  永嘉之乱的影响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北方长期陷于战乱,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南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重心。
  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饱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也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
  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汉族同样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高度繁荣的文化打下了基础。
  在永嘉之乱中,还出现了所谓“五胡乱华”的局面,即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
  相传,由于北方与南方长期隔绝,胡人受汉文化影响相对较小,北方文化、经济文明发展缓慢,一般处于未开化的愚昧状态,这些胡人在与汉族争夺政权的过程中还有过吃人事件发生。
  后来在中国大地上流传了“胡说”一词。据说是始于东晋之后,“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先后统治中原地区。胡人是指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尽管文化较为落后,但军事力量很强。因西晋王朝腐朽,他们打进中原后,赶走了西晋统治者。
  “胡人”主宰中原,使中原地区陷入了混乱。由于以前汉族统治者说话、办事完全以孔子的学说为根据,“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而胡人却没有这一套,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说话、办事是没有任何礼法根据的。因而,汉人把没有根据的说话,称之为“胡说”。
  “五胡乱华”也叫“五胡闹华”。在“乱”字之前加上一个“胡”字,称为“胡乱”。“胡乱”者,胡人之乱也;“胡说”者,胡人之说也。后来人们用“胡说”来泛指没有根据的言论,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有道理?
  ● 民族之间的内战.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 年的边境战争。这也是发生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在民族信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发生两伊战争呢?
  伊斯兰民族之争同属于伊斯兰民族,却为了边界、宗教、战略资源等进行了两个民族历时8 年的残酷战争。两伊战争于公元1980 年9 月22日爆发,直至公元1988 年8 月20 日结束。
  首先,边界冲突使两个民族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两国相邻,共同的边界绵延1 200 公里,长约100 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以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
  其次,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兰教国家,两国的穆斯林多数属于激进的什叶派,但两国什叶派穆斯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此外,从公元1964 年到公元1978 年,霍梅尼受伊朗国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纳贾夫附近流亡传教。公元1978 年初,萨达姆以“煽动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迫使他辗转到了法国。霍梅尼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并发誓要复仇。
  再次,争夺石油出口通道也是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萨达姆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的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公元1975 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此外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公元1979 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矛盾的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公元1980 年9月22 日,伊拉克以伊朗支持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两伊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最后,伊拉克从苏联获得了很大的外交和军事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也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公元1985 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两伊战争的具体过程战前两个国家都进行了战争准备。伊拉克的准备更为充分,伊拉克总兵力22 万人,其中陆军19 万人,海军4 000 余人,各种舰艇43 艘,空军2.8 万人,飞机500 余架。此外,还有人民军10 万人,预备役部队25 万人。伊朗军队总兵力24 万人,其中陆军15 万人,海军2 万多人,各种舰艇80 余艘,空军7 万人。还有新组建的伊朗革命卫队9 万人,预备役部队30 万人。
  战前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临战措施。伊拉克方面,制造“和平”空气,麻痹伊朗;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事先对伊拉克的进攻企图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霍梅尼授权总统全权指挥国防部的任职人员,并释放一批被捕的前国王统治时期的军官和飞行员;突击购置武器装备,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空军战斗机秘密向国内纵深基地转移,并紧急修好约200 架F-4 和F-14 战斗机;积极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
  公元1980 年9 月22 日拂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了对伊朗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接着,伊拉克出动大批作战飞机,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大不里士、阿瓦士、克尔曼沙赫、提斯孚尔等共15 个城市和7 个空军基地。
  23 日凌晨3 时,伊拉克的地面部队5 个师又一个旅约5 万余人、1 200 余辆坦克,越过边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 余公里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经过一周的激战,10 月初,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伊朗约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长600 公里、宽20 公里的狭长地带。深入伊朗境内10~30 公里,南部战线最大入侵纵深达90公里。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 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进发。伊朗在前线集结了7 个师又2 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阻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伊朗在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公元1981 年9 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9 月底,伊朗集中10 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公元1982 年3 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全歼伊拉克2 个旅,重创2 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 万人,俘虏1.5 万人,击毁坦克360 辆,击落飞机20 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4 月20 日,伊朗又集中近3 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 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战行动”。经过25 天的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6 月10 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公元1975 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 月20日,又宣布10 天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 月29 日,其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伊朗拒绝了伊拉克的停火建议。为了不给伊拉克以喘息之机,公元1982 年7 月13 日晚,伊朗军队突破伊拉克防线,深入到伊拉克境内二十余公里。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动用10 万兵力进行反击,对进攻的伊朗军队进行围歼,挫败了伊朗军队的攻势。此后,双方你来我往,经过十多次交锋,都未取得进展,战争进入僵持状态。
  为了进一步迫使伊朗罢兵言和,自公元1984 年4 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的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向伊朗发起主动出击。在局部地区对伊朗军队发动一系列的小规模袭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与此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公元1986 年,两伊战争再度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战速决。公元1986 年2 月初,伊朗出动9 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 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 法奥。
  与地面战场相呼应,公元1986 年,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 艘,其中有28 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
  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于公元1986 年11 月和12 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 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和英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公元1987 年7 月20 日一致通过了第598 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598 号决议通过后,由于两伊积怨已久,在停火问题上立场各异、分歧较大,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598 号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公元1988 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 月至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此后,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 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的激战,于18 日下午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
  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公元1988 年7 月18 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 号决议。8 月20 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 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袭船战”之谜两伊战争中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其中的经典战役也很多,“袭船战”为什么爆发?它的目的又是什么?至今仍有很多人在探索、研究。
  有人说,为了速战速决,萨达姆决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伊拉克的空中优势,袭击伊朗的油轮,控制它的经济命脉;同时袭击外国油轮,可以让其他国家向伊朗施压,达到和谈的目的。于是,一场举世震惊的“袭船战”开始了。
  两伊的“袭船战”或称“油轮战”,系指双方于公元1984 年4 月开始专门袭击对方运输石油和货物的油轮与货船的战斗。伊拉克海军由于在战争初期就大部分被摧毁,其余部分被封锁在乌姆卡斯尔军港和阿拉伯河内,它进行“袭船战”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空军飞机发射导弹、投掷炸弹和发射火炮。伊朗则使用炮艇、直升机和短距离导弹。
  自公元1984 年4 月“袭船战”起到公元1988 年7 月底为止,约有400 艘油轮和货轮遭到两伊的袭击,260 名海员丧生。
  早在公元1980 年8 月8 日上午,伊朗同伊拉克就开始了袭击船只的行动。当时伊朗军队用炮袭击了在阿拉伯河航行挂伊拉克国旗的日本船和希腊船。
  战争初期被两伊击沉、击毁在阿拉伯河航行的各国船只有90多艘,其中包括几艘中国货船。两伊的海军还在海湾北部进行了海战,双方的舰只都遭到很大的损失。但上述这些袭击船只行动还不属于两伊“袭船战”的范围。
  从公元1980 年9 月战争爆发到公元1988 年7 月底止,总共有540 艘船只遭到袭击,300 多名海员丧生,完全被击毁的船只约50 艘,总共货物损失约达1 000 万吨。
  也有人说,“袭船战”就是局部的小战争,是交战的双方之间的资源打击战,对全局没有太大的影响,不值得大惊小怪。
  两伊战争的启示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 年又11 个月,是20 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另外,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有关专家给出了一些提示,具体如下:第一,两个国家花巨额资金买到了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公元1973 年以来,两国耗资数千亿美元,从国外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
  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诸如苏制“萨姆”和美制“轻剑”、“霍克”型地空导弹,驾驶T-72 坦克和米格-23 战斗机等先进武器,是相当困难的。
  这种靠钱买“现代化”的做法,非但没有改变他们对现代战争“外行”的状况,反而导致“消化不良”—— 作战中,新式武器的作用都离不开外国的顾问和专家,士兵不能熟练地按照标准规范维护和使用自己的武器装备。这样不仅不能使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得以正确运用和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且容易失去主动,受制于人。
  由此可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必须与自己国内的工业基础、军官和士兵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以及本国的战争传统相适应。否则,花很多钱去买自己消化不了、驾驭不了的东西,不仅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累赘。
  武器装备先进的程度不能代表军队现代化的程度,先进的技术装备本身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善于运用武器装备,有很高的军事素质,有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具有与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相适应的战略、战术思想,才能充分发挥武器效能,赢得作战的胜利。
  第二,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一场持久战。现代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和物资上缺乏长期作战的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
  伊朗以自身国大人多的优势,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在持久战中消耗对方的实力,磨垮对方的意志,从而一举将伊拉克军队逐出国境,取得了重大胜利。
  诚然,战略上的速战速决,往往从突然袭击开始,的确可以收到先机之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国力、军力,不分作战对象,把速战速决的战略看成是取胜的唯一法宝,而不进行长期作战的思想、物资准备,可能会欲速则不达,由主动变被动,甚至在战争中失利。
  第三,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 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略地的表面“胜利”,却忽视了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军事行动。
  战争初期,伊拉克的进攻矛头几乎全部指向对方边境的一些城镇,不重视集中优势兵力大量歼灭敌人。伊朗在初期的防御反击战中,也是以城市为目标部署兵力,以收复城市失地为目标。
  由于均未发动以大量歼灭敌人为目的的战略性战役,因此双方军队都没有受到重创,使战争久拖不决,形成“拉锯战”。这就说明,尽管攻城夺地是战争中的重要作战行动,但若不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可能使敌人在获得喘息之后再次组织反扑,从而使自己的军事行动前功尽弃,甚至会导致局势的逆转。因此,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必须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第四,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这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仅军费开支一项,双方共耗资2 000 多亿美元。
  在战争中,武器装备和物资的消耗也相当可观。战争头两个月,伊拉克击毁和缴获伊朗200 多辆坦克,己方也损失近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
  两伊的弹药消耗量也很大。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个千余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
  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料消耗多,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高达2 000~3 000 吨。战争初期,伊拉克本来希望速战速决,但因作战物资供应不上,等待补给,进攻势头被迫减弱。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 个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 巴尔干的烽烟.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 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美国为了独霸全球、利用北约这个地区组织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它的直接导因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
  人们在思索,世纪之交,经历了太多战争的20 世纪本该以和平拥抱下一个世纪,然而战事却接连不断。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原因是个谜,还有很多的谜团等待着后人来逐一解开。
  多民族聚集的火药桶在走过了欢呼民族独立的建国初期之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因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纠纷等问题,正在面临着新的困难。
  科索沃战争的结局为世人展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民族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再加上外部势力的挑拨,战争就不可避免。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说科索沃危机根源于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作为东欧剧变的组成部分, 公元1945 年成立的南斯拉夫联邦于公元1991 年迅速解体。同年6 月25 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10 月15日和11 月20 日,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先后宣告独立;公元1992 年4 月27 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这样,原南斯拉夫联邦分裂为五个独立国家。
  南联邦解体的过程中,由于领土、财产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各共和国间和各国国内的不同民族间先后发生规模不等的战争,其中最严重的内战发生在波黑境内,并涉及其周边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
  公元1992 年3 月,因国家的独立地位进行全民公决而触发的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族和塞尔维亚族之间的冲突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波黑塞族得到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支持,克族得到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支持,穆斯林得到各伊斯兰国家的支持) 愈演愈烈,最终形成长达3 年多的全面内战,死亡人数超过25 万。
  直至公元1995 年11 月21日,打得精疲力竭的各方才在美国的干预下,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签署了和平协议。代顿协议并没有平息南联邦解体带来的动荡,波黑战争结束后,民族冲突的热点很快转移到南联盟境内,科索沃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科索沃成了多民族矛盾聚集的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科索沃危机由内部民族分裂开始,因民族矛盾产生裂缝,又因出现裂缝而使人有机可乘。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面积1.1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0 万,当地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其余是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等。由于历史原因,南联盟面临的棘手问题恰恰是民族问题。
  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阿族要求建立“科索沃共和国”,并谋求从南联盟分离出去,最终与阿尔巴尼亚合并。而塞族则将科索沃视为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不愿放弃那里的一寸土地。
  阿、塞两族针锋相对,互不让步。一些阿族极端分子成立了“科索沃解放军”,号召阿族人起义,并策划了一系列袭击和暗杀事件,使暴力冲突逐步升级。从公元1998 年2 月开始,科索沃局势急剧恶化。
  科索沃的民族矛盾为什么会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呢?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在联合国安理会“不听话”的情况下,利用北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波黑战争和科索沃危机正是北约新战略的“试金石”,通过在波黑、马其顿,随后在科索沃驻军,力争将俄罗斯从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巴尔干地区排挤出去。同时,肢解南联盟或使其屈服,将整个巴尔干地区完全纳入北约战略体系之中,完成东扩和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开始就积极卷入科索沃危机,使其逐渐国际化,并着手准备对南联盟动武。公元1999 年1 月,美国以武力强迫科索沃冲突双方依美国的方案到法国的朗布依埃进行谈判。谈判中,南联盟表示其他条款均可接受,只有北约军队进驻科索沃这一涉及南领土主权的条款不能接受,谈判最终破裂,北约于是迫不及待地对南联盟动武。
  “保护人权”的真相北约口口声声“保护人权”,难道保护人权就得杀戮生命吗?
  杀戮生命,特别是杀害手无寸铁的平民,是人权吗?
  公元1999 年3 月24 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将南联盟拖入战争的深渊。北约的空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 月24 日到27 日,共进行了四轮,目标集中在南联盟的防空体系、指挥和控制中心、军工厂和在科索沃的塞族军队。
  3 月28 日,北约开始了第二阶段空袭,目标转为对北纬44度以南的南人民军地面部队和军用物资进行攻击,企图破坏南的战争机器,迫使南屈服。4 月13 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对南联盟的空袭进入第三阶段,扩大空袭范围,增加空袭强度。北约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军事目标进行24 小时不间断轰炸;另一方面,为了削弱南联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约还对南联盟的民用设施,如桥梁、铁路、公路、工厂、电视台、通讯系统和电力系统等进行狂轰滥炸。此外,美国还向巴尔干派遣地面部队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地面进攻作准备。
  据统计,北约在这次战争中共派遣飞机1 000 多架,舰艇40多艘(其中美国约730 架飞机、24 艘舰艇,北约其他国家约325架)。共出动飞机32 000 架次,投弹13 000 吨,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1 800 多名平民丧生,6 000 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20 多家医院被毁,300 多所学校遭到破坏,还有50 多座桥梁、12 条铁路、5 条公路干线、5 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传播线路瘫痪;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 000 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
  至于军人的损失,北约方面虽然宣称南联盟军队有5 000 人丧生,近万人受伤,但南联盟只承认有462 名军人、114 名警察和部队人员在空袭中死亡(战后核查结果表明,南军的实际损失与北约公布的数字相差很大)。
  南联盟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战,击落了包括美国人自诩“击不落”的隐形战斗机在内的61 架北约飞机,以及无人驾驶飞机30 架、直升机7 架、巡航导弹238 枚。
  以美国为首的、拥有19 个成员国的全球最大军事集团,经过78 天的狂轰滥炸,使用了包括新型战略轰炸机在内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付出了约130 亿美元的高额战费,竟不能使一个只有10 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屈服,这让北约丢尽了脸面。
  北约绕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大打出手的做法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北约在公元1999 年5 月7 日出动新型战略轰炸机、用5 枚导弹对我驻南使馆进行袭击,造成3 名记者死亡、20 多位外交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北约的这一野蛮暴行遭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强烈谴责,北约在外交上越来越孤立。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6 月2 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协议。该协议在坚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内容的同时,强调了通过联合国机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对此作了具体规定。
  根据这个协议,进驻科索沃的多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来自治地位的确切性质将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难民返回家园的安排也将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监督下实施。
  6 月3 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通过了接受上述协议的决议。6 月9 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关于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的具体安排的协议,南联盟军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
  6 月10 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 票赞成、1 票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谁是战争的获利者联合国在科索沃战争中被抛弃到了一边。科索沃战争的规模虽属局部,但影响却十分深远,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受到了粗暴践踏,联合国的权威大大受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了干涉别国内政的危险先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恣意妄为。
  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诉诸武力,越来越可能成为美国建立单极格局的主要手段,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世界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频出的主要根源。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主要的任务。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已越来越呈现出“空中化”趋势。空中斗争已发展成为空对空、空对地、地对地的综合性军事斗争形式,其范围也已扩展到陆、海、空、天、磁五维,战略作用空前提高。
  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由空中斗争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科索沃战争还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不对称战争。
  美国吸取了在越战中媒体反战的教训,非常重视舆论导向在战争中的作用。美国媒体使用妖魔化的运作方式,不仅在其国内形成了一种“为了人权实施军事干预是正确的”积累效应,从而争取到越来越多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支持,而且由于其文化的强势地位,在国际上也大大削弱了第三国介入和反应的政治和道义基础。另外,信息攻防战第一次登上战争舞台。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这场战争,不仅是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实力的对抗,也是交战双方利用国际法特别是战争法而进行的较量。
  最后,科索沃战争是20 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利用北约组织在推进欧洲地区的整合、实现其主导世界新格局的战略目标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按其战略部署展开了积极的活动,如在亚太地区,通过修订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和研究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TMD),扩大美日军事同盟的活动范围和强化其军事打击能力;在中东地区,一方面继续压制伊拉克、伊朗等敌对国家,另一方面竭力主导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谈进程,以保持其在该地区的控制力。
  总之,美国正以欧洲为战略重心,以亚太和中东为两大侧翼,逐步构筑起由它主导的全球安全体系。显然,美国和西方联盟的战略及其实践对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从海湾战争开始,经过10 年左右的动荡、调整,至科索沃战争,新格局的轮廓构架已露出端倪,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表现得相当明显。科索沃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是科索沃的民族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个民族矛盾聚集的火药桶是不是还会在将来爆发呢?希望不会,人们永远期待的是和平的环境。
  
 第五章  战争:信仰的变革与宗教的影响
  战争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它涉及几乎所有的科学和历史时期。从战争历史的角度而说,由于信仰的变革或宗教的改革而引起的战争也屡见不鲜。
  ● 保卫上帝的正义.
  胡司战争发生在14 世纪20 年代的捷克,这场名为“保卫上帝的正义”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这次战争不是捷克宗教改革领袖胡司领导的,却名为“胡司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胡司教派的创立捷克和罗马帝国之间是何种关系?胡司教派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捷克在中古时期又称为波西米亚,到10 世纪时已形成国家。这里的土地开发得比较早,资源丰富,矿藏存量多,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到13 世纪,捷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捷克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和宗教事务上仍然保持很大的独立性。
  14 世纪初,捷克王统中断,封建贵族争夺王位,结果,王位于公元1310 年落入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之子卢森堡王子约翰之手,从此开始了卢森堡王朝在捷克的统治。
  在卢森堡王朝统治时期,捷克的经济发展很快,捷克国王成为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国王之一。公元1347 年,捷克国王卢森堡王朝的查理一世(公元1346 年—公元1378 年) 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为查理四世。他在捷克推行奖励商业,努力发展经济的政策。但是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捷克人民对德国人的更大不满,人民的反抗斗争首先是针对教会的。
  在捷克,教会是被德国人把持的,而且拥有大量地产,是当时最大的封建主和剥削者。在反对教会压榨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以胡司为代表的一批领袖。
  约翰·胡司(公元1369 年—公元1415 年),出生在捷克南部胡西尼茨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毕业于布拉格大学,公元1396 年获得硕士学位,公元1398 年开始在布拉格大学任教。此后,他进入神学院学习。公元1402 年当选为布拉格大学的校长,并担任伯利恒教堂的神甫。公元1403 年成为捷克王后索菲亚的解罪神甫。
  他目睹了天主教会在捷克的腐败行为,决心在宗教方面进行改革。他的思想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影响,主张把天主教会在捷克的教产收归国有;认为教会占有土地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没收教会的地产才能清除教界的愚昧、贪婪和放荡,才能恢复真正的基督教。
  胡司不承认教皇的最高权威,斥责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教会应当服从世俗政权。
  他反对教会的特权,当时神职人员可以在圣餐礼仪中使用圣杯,而一般的教徒只能领取象征基督肉体的面包(圣体),胡司主张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这个主张是胡司教派的一条基本纲领。
  他基本上否认了教会的中介作用,指出一个教徒不向神甫忏悔照样可以赎罪,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胡司教派的宗教改革胡司的宗教改革思想有哪些呢?
  胡司的宗教活动最初得到了捷克国王温西司拉斯四世的支持,因为国王想利用胡司派的活动来提高捷克人民的爱国热情。温西司拉斯四世甚至在公元1409 年颁布法令,取消外国人在布拉格大学的特殊地位,规定捷克教师在大学会议和其他的机构中占有三个席位,而德国教师只准占有一席。这对于德国人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们不得不离开布拉格,大学的管理权回到了捷克人的手中。
  恰在这时,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派人到捷克贩卖赎罪券,声称购买它之后,罪人的灵魂死后也可以升入天堂。胡司大胆地揭露了这种欺骗行为。他在大学的辩论会上论证买卖赎罪券是不能容忍的欺骗。
  胡司的宗教改革主张激起了天主教会的仇恨,公元1411 年胡司被开除教籍;公元1412 年10 月,胡司被迫离开布拉格前往捷克南部的农村。但他继续传播自己的宗教主张,并写了大量的论文来反驳敌人的攻击,大胆地揭露教会和教皇的欺诈行为。
  公元1414 年,天主教会在康斯坦茨召开宗教大会,要求胡司前去参加。德皇西吉斯孟德出面保证胡斯的人身安全,并发给他人身保护文书。胡司不顾危险前往参加。公元1414 年11 月3日,胡司在当地群众的欢呼声中到达了康斯坦茨。但是宗教会议根本不许他发言,就把他逮捕下狱。
  胡司在法庭上坚持自己的主张,对教会强加的种种罪名予以驳斥,但法庭根本不听他的申辩。公元1415 年7 月6 日,法庭宣布胡司是异端,决定将他处以火刑。临刑前,胡司进行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重申自己是无罪的。教会为了灭迹,把胡司的骨灰抛入莱茵河。
  胡司战争爆发的真相胡司死后,捷克人多次在布拉格举行集会,抗议教皇的暴行和皇帝的失信,甚至捷克的贵族会议也向康斯坦茨宗教大会提出抗议。人们自发地掀起了反抗教会的斗争,拒绝交纳什一税,驱逐德国的教士。终于在公元1419 年7 月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
  起义的矛头指向德国人控制的教会,所以具有争取民族解放和反对外来压迫的性质。
  起义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其中以南方的塔波尔城为中心的一派被称为塔波尔派,他们比较激进,参加者和领导者都是下层劳动者,这支起义军成为胡司战争的主力。
  公元1419 年7 月22 日,大约有4 万捷克各地的农民来到了塔波尔城,他们把带来的多余财物放在街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随意取用。但是塔波尔派起义者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纲领,他们只是反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废除等级制度,废除国王,取消繁重的封建义务。他们要求没收土地分给农民,建立一个美好的共和国。在他们内部,分为两个公社,一个是内部生产公社,负责战时的生产供应,另一个是作战公社,负责保卫他们建立的社会。
  另一个派别是以布拉格为中心的圣杯派,他们是胡司起义的温和派,其成员大多是中产阶级和中小贵族。这一派于公元1419年7 月30 日在布拉格市发动起义,夺取了城市的管理权。
  他们有具体的管理纲领,于公元1420 年拟定了布拉格四条款。他们要求没收教会财产,捷克宗教独立,禁止外国人担任捷克官吏。他们在宗教问题上要求每个人都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所以被称为圣杯派。他们的要求还包括传教自由,可以用任何语言传教,废除僧侣对世俗财富的占有,僧侣犯罪也应像平民一样论处等。
  胡司起义爆发以后,捷克国王受惊吓而死。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兼任捷克国王。由德国皇帝兼任捷克国王的做法遭到捷克人民更强烈的反对。西吉斯孟德从公元1420 年4 月到公元1431 年8 月共组织了5 次十字军来镇压起义。
  两派起义军团结在杰出的指挥官周围,英勇抗战。说来让人难以相信,发生在15 世纪上半叶的捷克历史上有名的“胡司战争”,其领导人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就是捷克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约翰·杰式卡(公元1376 年—公元1424 年)。
  公元1376 年,他出生在捷克南部的托罗茨诺夫村的一个破落的骑士家庭。杰式卡的捷文原意是一只眼睛,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他一个眼睛失明的缘故。
  杰式卡生活的年代正是捷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杰式卡早年曾为一些封建主服役,还随国王的军队去波兰和条顿骑士团作战,并在公元1410 年的坦能堡战役中立了战功。回国后,正值胡司的宗教改革运动高涨之时,他成了胡司派信徒。胡司战争爆发,杰式卡是布拉格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公元1419 年7 月,他率领捷克各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共42 000 多人,聚集在捷克南部的塔波尔山上,树起了反对德国僧侣贵族的旗帜。在他们的影响下,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市民也举行了武装起义,捣毁教堂寺院,驱逐德国贵族,并攻占了市政厅。
  杰式卡在战争中使用的大车战术后来闻名于世。公元1421年的一个夏夜,狂风呼啸,大雨滂沱,雷鸣电闪。双目失明的杰式卡,带领着一支庞大的队伍,急速地行进在捷克中部的一条大道上。在这支庞大队伍前列,是上百辆木制的大车,每辆大车前有四匹马,每对马有一个驭手,骑在其中一匹马上。车后面跟着七八个手执武器的步兵。车四周是木板做成的遮棚,遮棚形似一个小屋,顶上盖有穹庐形的布,可以挡住风雨。
  遮棚一边的木板可以装卸,便于士兵上下。车上还装有轻炮和当时刚出现的火绳枪,还贮有粮食等物资。远远望去,那绵延数里的大车,就像一座座活动的房子,在原野上飞驰;车轮滚动时发出的隆隆声,就像云端里的雷鸣一样,听起来撼人心魄。
  杰式卡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听觉灵敏,他从车轮的转动声判断,大车队前进的速度缓慢了下来。他的眼皮颤动起来,拿起剑敲击车棚板,大声说:“传令兵,到我这里来一下!”传令兵浑身被大雨淋得湿漉漉的,他赶紧跑到杰式卡坐的那辆大车边,撩开大车前门的布帘,说:“父亲,您有什么吩咐?”杰式卡严厉地说:“传我的命令,队伍要保持全速前进,无论如何要在天亮前赶到古登堡,违者按军规惩处,决不宽恕!”
  称杰式卡为父亲的那位传令兵,并不是杰式卡的儿子。杰式卡在率领捷克人民起义时,眼睛并不瞎,他是在一次激战中,受箭伤而失明的。失明后,他仍然率领部队,忘我地为祖国的独立而战斗。他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的部下,都尊敬地称他为父亲。
  杰式卡年轻时当过骑兵,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料事如神,决策正确,常常率领部队出现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给敌人以狠狠打击。这一次,他得到消息,德国皇帝和教皇的讨伐军,正由德皇西吉斯孟德率领,前来围攻布拉格。这是德皇第二次来犯了,一年前,西吉斯孟德率几十万军队,在布拉格城郊被杰式卡打得大败。
  这一次他不甘心失败,又来侵犯。杰式卡经过周密部署,率军西进,前往古登堡迎击敌人。
  古登堡是捷克首都东边的重要据点,是布拉格的屏障。此时,德皇西吉斯孟德的军队正从相反方向,由西向东朝古登堡行进。局势明摆着,谁领先一步到达古登堡,谁就取得了主动权。
  传令兵将杰式卡的命令传达下去后,大车队的速度快了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车队又停止不前了。杰式卡问是怎么回事,传令兵说,有几匹马陷进烂泥挣扎不动了。杰式卡果断地说:“将马杀掉,扔到路边,车上的人都下来,推着大车跑!”杰式卡自己首先跳下大车,瓢泼似的大雨劈头盖脸地浇下来,传令兵急忙替他披上斗篷挡雨。他扔掉了斗篷,一手推着大车,一手像鸟翅似地摆动着。他的鞋子陷进烂泥里,他就干脆甩了鞋子光脚往前踩。他的行动,鼓舞了士兵的斗志,大伙都咬着牙,用尽全力推车前进。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黎明前,杰式卡和他的大车队终于抢先到达了古登堡。
  古登堡附近有一块高地,可以瞭望,杰式卡的指挥部就设在那里。高地四周是田野,绵延数十里,正是摆大车战阵的好地方。他让几百辆大车在田野上围成许多个圆形阵地,每个圆形阵地直径有一英里左右,大车之间用铁链连接起来。马匹被牵到圆形阵地的中心,还在圈中架起了轻炮。
  轻炮是杰式卡的发明,在此之前,只有在攻打城市中才使用大炮。杰式卡将大炮改制成小型的便于携带的轻炮,在野战中使用。大车朝外的一面,都是高高的木板,内侧的木板则被拆除,这样,士兵可以自由地在木板后面躲蔽敌人的射击。
  杰式卡治军很严,但又很讲民主,每个普通战士都可以参与军事决策,集思广益,这是他打胜仗的诀窍。这不,他又利用战前的空隙,用巧妙的方式,调动部下的积极性,献计献策用于他的大车战术。
  在和德军交战的过程中,大车像巨蟒似的围成了许多圆形,锁链又连接起来,德国骑兵被分割开来,围在一个个圈内。这时,中间的一部分步兵一手持盾牌,一手持铁钩,把德军骑兵纷纷从马上钩下;另一部分步兵则用刀枪砍杀倒地的骑兵。没有被钩下的士兵,吓得晕头转向,想冲出包围圈,却被大车挡住了。大车外的骑兵欲来救援,杰式卡的士兵则利用车上的木板作掩护,用火绳枪、长矛、战斧等袭击,让他们无法接近。圈内的德国骑兵得不到掩护和支援,成为瓮中之鳖,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是被钩杀,就是被马踩死。
  消灭敌人的骑兵后,杰式卡下令后撤。他的部下不解地问:“为什么不乘胜杀进古登堡,活捉德皇呢?”
  杰式卡说:“古登堡城池坚固,攻城非我所长,还是引蛇出洞吧!”
  德皇西吉斯孟德听到3 000 骑兵全部被歼灭的消息,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关上城门,以阻挡杰式卡的追击。后来,他见杰式卡非但没攻城,反而往后撤退了,以为杰式卡害怕德军主力部队报复而逃跑了,又扬扬得意起来,下令打开城门,亲率大部队追击。岂知杰式卡正张开大网等着他们呢,冲在前面的骑兵,糊里糊涂地陷入了大车的包围圈,死伤大半。
  西吉斯孟德这才知道杰式卡的厉害,那时开时合、神出鬼没、变化无穷的大车战阵,使他胆战心惊。他害怕自己也会陷入其中,从马上被钩下来砍去脑袋,于是下令烧了古登堡,率军逃回德国去了。
  公元1424 年10 月11 日,杰式卡积劳成疾,不幸病逝。由于德皇的收买,胡司党人内部出现了叛徒,自相残杀,轰轰烈烈的胡司战争失败了。但是,胡司战争对捷克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给予德国及捷克的封建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争得了捷克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独立。杰式卡创造的大车战术,在世界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捷克人民为自己伟大的民族英雄胡司和杰式卡而自豪。
  ● 太平道的政治角色.
  中国东汉末年,太平道(道教的一个派别) 领导人张角发起了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作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并结合宗教斗争的形式而爆发的。
  那么,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是宗教吗?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太平道的教义太平道是我国出现得最早的民间宗教之一,与五斗米道相比,太平道的出现,更具时代特征。它是东汉末年社会苦难的直接产物。
  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军阀为非作歹、鱼肉乡民;连年的灾荒,民间出现尸横遍野、人吃人的惨剧。这种现象在黄河南北两岸尤为严重,豫州农民被饿死的接近总人口的50%,冀州更是超过了这个死亡率。
  社会的苦难是宗教孳生的温床,正是在广大民众痛苦万状、已无生路的形势下,冀州巨鹿(今河北省平乡) 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汉灵帝建宁(公元168 年—公元171 年) 时期,张角得到了于吉等人所传的《太平经》,从中受到启发,遂以创教救世为己任。
  他创立的太平道,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世界。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
  熹平(公元172 年—公元177 年) 初年,张角开始在冀州传道。他自称“大贤良师”,手持九节杖—— 传达黄神旨意的教杖,深入民间,用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民治病张角懂得医道,给穷人治病从来不要钱,所以穷人都拥护他。
  张角深知农民受地主豪强的压迫和天灾的折磨,盼望有一个太平世界让他们安安乐乐地过日子。于是,他决定利用宗教把群众组织起来,创立一个教门叫太平道,并收了一些弟子随他一起传教。
  后来,相信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张角又派他的兄弟张宝、张梁和弟子周游各地,一面为百姓治病,一面传道。大约花了十年工夫,太平道传遍了全国,老百姓不论信或者不信,没有不知道太平道的,各地的教徒发展到几十万人。
  当时,郡县的官吏也只认为太平道是劝人为善、给人治病的教门,谁也没有过问。朝廷里有一两个警觉的大臣看出了苗头,奏请汉灵帝下令禁止太平道。当时,汉灵帝正忙着建造他的园林,也没把太平道放在心里。
  为了便于统领,张角在光和(公元178 年—公元183 年) 中期,根据黄神分天下为三十六方的宗教神话,把全国八个州几十万农民都组织起来,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都推举一个首领,由张角统一指挥。
  他又根据汉代流行的天、地、人三正(或三统) 观念,与他的弟弟张宝和张梁,分别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建立起一套上下有序的宗教组织系统。
  张角创立太平道的目标十分明确,即借用宗教旗帜,争取民心,组织群众,推翻腐败的东汉王朝。因此,当太平道发展壮大后,为“致太平”理想而率众起义只是时机问题了。
  太平道与黄巾起义中平元年(公元184 年),张角认为起义的时机已到,为此,他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一带有神话色彩的革命口号。
  “苍天”意指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黄天”意指农民理想的太平世界,“岁在甲子”是起义的信号与时间;“天下大吉”则为起义后的美好结局。这一口号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道出了民众的心声。
  可是,在离起义时间还有一个多月的紧要关头,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叛徒,向东汉政权告了密。朝廷立刻在洛阳进行搜查。在洛阳做联络工作的马元义不幸被捕牺牲,和太平道有联系的群众一千多人也遭到杀害。
  由于形势突然变化,张角当机立断,决定提前一个月起义。三十六方的起义农民,一接到张角的命令,同时起义。所有起义的农民头上都裹着黄巾作为标志,所以称作“黄巾军”。
  各地起义军攻打郡县,火烧官府,打开监狱、释放囚犯,没收官家的财物,开放粮仓,惩办官吏、地主豪强。不到十天,全国都响应起来,各地起义军从四面八方向洛阳涌来,各郡县的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飞向京都洛阳。
  汉灵帝慌忙召集大臣,商量镇压措施。汉灵帝命外戚何进为大将军,同时派出大批人马,由皇甫嵩、朱隽、卢植率领,分两路去镇压黄巾军。
  但是,各地起义军好像大河决堤了一样,官府哪儿抵抗得了。大将军何进不得不叫汉灵帝下了一道诏书,吩咐各州郡自己招募人马,对付黄巾军。这么一来,各地的宗室贵族、州郡长官、地主豪强,都借着攻打黄巾军的名义,趁机抢夺地盘,扩张势力,把整个国家弄得四分五裂。
  黄巾军面对东汉朝廷和各地地主豪强的血腥镇压,坚持了九个月的战斗。在战斗的关键时刻,黄巾军领袖张角不幸病死。张梁、张宝带领起义军将士,在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以后,先后牺牲。
  黄巾起义的宗教影响在组成三十六方、确定起义日期上,张角的确为黄巾军起了带头作用,但后来却失去了这种计划性。
  他们并没有统一的指挥,张角虽是太平道的领导,却只在冀州转战,没有为其他军团作调控,没有同一目标,只是占地死守或到处抢劫。另外,当盟军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汉军就以此个个击破。
  纵观张角的前半世,他恰好充分代表了汉末民心的走向。从一开始报国无门,到后来投身太平道,再到后来改朝换代,张角走了一条属于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同时又依靠自己的能力,掀起了一场属于百姓的变革风暴。无论结果如何,张角都已不逊英雄这个称号了。虽然黄巾起义令天下震动,但因上述原因,黄巾军未能成就推翻汉室的大业。
  起义军的主力虽然失败,但是化整为零的黄巾军一直坚持战斗了二十年。东汉王朝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东汉末年的汉朝皇室,由于想尽快平定战事,便将中央的权力下放至地方,使得黄巾军的战斗无法快速地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时间。但是这样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让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黄巾起义造成的全国混乱的时机,凭借手中的兵力割据一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并为后来的三国分立种下远因。可以说,太平道是在与东汉王朝的斗争中同归于尽的。
  在黄巾起义中,大批太平道骨干在战斗中牺牲,太平道的组织解体,残余的信徒大都融入五斗米道中。
  太平道虽在黄巾起义后瓦解,但对后世仍有广泛的影响。如太平道三十六方的术数观念,为后世道教所继承;后世道士持九节杖、着黄衣、戴黄冠,用符水、咒语等道术为人治病消灾等等,也都承袭了太平道的规制。
  唐宋时期的“明教”更尊张角为教主;清代中期川陕白莲教起义宣扬“黄天将死,苍天当生,大劫在迩,人民有难”的教义,也明显受到了太平道的影响。
  第六章  地盘争夺战的内幕
  地盘之争,本是游戏的一种。玩游戏,要快乐,但是历史上的地盘之争有几个是快乐的呢?放眼望去,死去的人静静地躺着,而流泪的人已经拿起了武器。娱乐变成了仇杀,争得的那点儿地盘又值几文钱?
  ● 英法百年战争:寸土必争.
  公元1337 年至公元1453 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这场战争分成了四个阶段,持续了百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据说,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国西南部(基思省) 驱逐出去,从而消除英国在法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思的地位,夺回先前失去的诺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国的一些其他地区。另外,英法两国对佛兰德的争夺,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佛兰德在形式上是处于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并且与英国有密切的贸易关系(英国的羊毛是佛兰德毛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 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组成。
  第一阶段战争的始末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公元1337 年—公元1360 年),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和基思。在斯吕斯海战(公元1340 年) 中,英军重创法军夺得制海权。接着又爆发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克雷西会战。
  公元1346 年8 月26 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指挥的英军和法国国王腓力六世指挥的法军在克雷西(法国东北部索姆省的城市) 附近进行了一场大交战。在这场交战中英军击垮了法军。
  同法军相比,英军有更为完善的组织、队形和装备。各雇佣骑士队的队长直属总司令—— 英国国王,英国步兵装备有大弓,300 步外能穿透骑士的胸甲。从自由农民中招募的弓箭兵精通自己的武器,他们在战斗队形前面行动,使靠密集之众冲击英国人的法国骑士遭受很大损失。紧接着英国雇佣骑士队击溃法军。就这样,英国人靠着武器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后来,恩格斯在评价克雷西会战时写道:“这种大弓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它使英国人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津库尔等会战中取得了对法国人的优势。”法军约有1.5 万名骑士被打死,而英军损失不大。克雷西之战的胜利使英军于公元1347 年得以攻取加来要塞。在后来的200 年间,该要塞一直是英军在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基地。
  此后,两国休战将近10 年。接着英国又发动进攻,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公元1356 年的普瓦捷战役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的横征暴敛和遍及全法国的经济崩溃,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 艾蒂安·马塞尔领导的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法国被迫于公元1360 年在布雷蒂尼签订了条件极为耻辱的和约,把从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第二阶段战争的经过百年战争的第二阶段(公元1369 年—公元1380 年),为了夺回被英国占领的地区,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公元1364 年—公元1380 年在位) 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武装,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B.迪盖克兰这位有才略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经常指挥法军灵活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重创英军。公元1372 年,法国的舰队又在拉罗谢尔打败英国舰队,重新控制了西北沿海海域。到14 世纪70 年代末,法军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狭窄的一隅。这样,整个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有利于法国的变化。
  然而,就在查理五世打算一鼓作气收复全部失地时,却突然离开了人世。公元1380 年继承王位的查理六世是个精神病人,没能力治理国家,更不用说领兵打仗。这给了英国人很好的喘息机会,但此时的英国也陷入瘟疫之中,无力反扑,战争进入僵持状态。由于瘟疫一时难以控制,英国被迫与法国在公元1396 年签订了20 年停战协定,放弃了一些既得的利益。
  第三阶段战争的过程百年战争的第三阶段(公元1415 年—公元1424 年),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两个封建主集团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举行了多次起义,法国政权遭到削弱,英国趁机重开战端。
  公元1415 年10 月25 日,两军在阿让库尔短兵相接,英军弓箭手在一个关隘地段奋力射杀法国骑兵。此役中,法军死伤八千余人,被俘两千多人,而英军只伤亡四百多人,阿让库尔一战使亨利五世名噪一时。
  阿让库尔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英军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以一比三的人数劣势击溃法军。
  英军在阿让库尔战役一个月前经过了哈福娄围攻战,伤亡达四千人。英王亨利五世不得不率领剩下的五千长弓手和九百骑兵撤退。法军起先避免与英军接触,但当英军吃光了随军带的一星期的干粮而不得不靠劫掠和野果来充饥时,法国人大概认为时机已到,大大小小的法国贵族都带着一支队伍加入法军,想捡个便宜。这使法军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缺乏有效的指挥。
  法军在阿让库尔堵住了英军北撤之路,英王亨利五世前一天的求和被拒绝,只有靠一战来冲出一条路了。地形是一条向北的通路穿过两侧的树林,英军面向北一线排开,两翼是长弓手,中间是下马的重装步兵。英军两翼与两侧的树林相接,分为前、中、后三层,每层四排。战前亨利命令每个长弓手都准备一段两头削尖的木桩。
  法军面向南分为三线。第一线两翼各有约一千一百名重装骑兵,中间是四千下马的重装步兵。第二线仍是重装步兵,约三千人至五千人。在这两线间配置了近五千弓箭手和十字弓手,还有几门大炮。为了抢功,许多法国贵族都挤到了第一线,实际上却打乱了队形,使第一线异常混乱,原本应配合进攻的弓箭手和十字弓手被挤到两边和后面,反而挡住了他们的视线和射击角度。第三线是近万骑兵,但是因为爵爷们都挤到前面去了,第三线基本处于无人指挥的状态。
  两军从早上七点起对峙了近四个小时,法国人认为英国人没有了粮食,或者让英国人先冲锋,他们可以利用英国人进攻时队形混乱来捡便宜;或者就让英国人站着饿死。亨利不得不命令英军向前推进,两翼仍然紧挨着树林,英军整齐地缓缓推进到距法军250 米(长弓有效射程) 的距离停下,每个长弓手都将准备好的两头削尖的木桩插入脚下的泥沼地中,让另一尖端斜向着法军方向。随着亨利一声令下,英国长弓手发出了第一次齐射,天空立即被密密麻麻的箭簇所覆盖,法国人遭到了一阵箭雨的袭击。
  法军第一线如梦初醒般开始向英军冲击。法军两翼的重骑兵本应迂回攻击英军的侧翼,但因为两侧树林的遮挡不得不正面冲击英军两翼的长弓阵地。法军重骑兵的冲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不到四百米,因此需要大约四十秒冲到英军阵前,足够英军长弓手们发出四到五轮穿甲箭。法军骑兵遭到了很大损失,少数人冲到英军阵前也无力突破,不得不在退却中承受更多的穿甲箭的攻击。失去了主人的受伤或受惊的战马在战场上乱跑,冲乱了随后冲上来的法军一线步兵。
  由于英军所处两侧树林间空地较窄,法军从开阔处冲来,两翼不自觉地向中央挤压,因此当法军冲到英军面前时发现已经没有什么空间来施展手中的长枪;相反,严阵以待的英国重步兵却可以把手中的重剑刺入法国人盔甲的连接处,从而给予法军很大杀伤。脚下的泥沼也阻滞了重装步兵的冲击,增添了法军的混乱。因此尽管法军第一波冲击使英军少许后退,但英军很快重新拉直了队伍与法军搏斗。
  混乱的法军更像是在集体等待一场大屠杀,无数法国贵族就此倒下或被俘。法军一、二线间的弓弩手和火炮由于两军交错而无法射击,很多人实际上整场战役一箭未发。英军脚下的法军尸体堆积如山,很多第二、三线的法军见此情景都吓得逃出了战场,以致当法军第三线骑兵开始冲锋时仅剩下了六百人。仅仅半小时,英军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亨利下了一道不寻常的命令结束了这场战役,英军处死了所有的法军俘虏。此战法军损失过万,仅大大小小的贵族就战死了五千多人。英军最大的损失是战死的约克公爵,其他损失不过是十余名骑士和百余长弓手。
  公元1417 年8 月,亨利五世再次带兵进攻法国,在诺曼底登陆后迅速扩大战果,并于公元1419 年攻陷法国的里昂,打开了整个法国的门户。法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可就在这时,法国国内两大封建主集团奥尔良派和勃艮第派却出现了严重的内讧。公元1419 年9 月,法国王太子查理会见勃艮第公爵约翰,公开指责约翰对英国的入侵不出力抵抗,实属叛逆。约翰不服,两人争吵打骂起来。查理身后一名骑士跳了出来,当场用利剑把约翰刺死。
  这件事后,一心复仇的勃艮第派主动与亨利五世走到了一起。在勃艮第派的援助下,英军很快就占领了法国的北部地区。眼看大势已去,法国被迫与英国在公元1420 年5 月21 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特鲁瓦和约》。和约宣布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亨利五世担任法国的摄政王。
  为了实现完全统治法国的梦想,亨利五世还娶了查理六世的女儿凯瑟琳公主为妻。但命运仿佛在故意捉弄这个强硬的征服者,公元1422 年,就在查理六世去世前两个月,亨利五世却先在战场上染病去世。争夺王位的斗争一再加剧,年仅9 个月大的亨利六世继承王位,法国在内忧外患中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居民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第四阶段结局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公元1424 年—公元1453 年) 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特别是在诺曼底)。游击队给法军以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人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公元1428年10 月,当英军与勃艮第派攻下法军占领区以外的最后一座坚固要塞奥尔良时,法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圣女贞德,在她的指挥下,法军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
  圣女贞德成长于一个混乱时期。幼小的亨利六世无法亲理国政,英国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再度展开权力斗争。法国原王储查理乘机在法国南部封建主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查理七世,争夺王位的战火再度燃起。挟亨利五世的余威,英军很快又取得了优势。此时,一个拯救法国的英雄出现了,她就是被法国人民千古传颂的奥尔良姑娘—— 圣女贞德。
  贞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农家少女,整天牧羊,连最简单的字母都不认识。但是,国家的危难和各地人民保卫祖国的消息使这个居住在偏远农村的小姑娘异常激动,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拯救多难的祖国。公元1429 年初,贞德17 岁时,英军围困了巴黎南面的奥尔良城。这是法国南北交通的战略重镇,一旦失守,南方就可能全部失陷。消息传来,贞德感到这正是自己为祖国献身的时刻,她一再请求父母和叔叔带她去见当地的法军队长。叔叔被她的热诚所感动,带她到了军官面前。
  “你这个小姑娘,连怎样戴头盔都不知道,怎么能上战场呢?”军官问她。
  “我有决心和勇气,我能学会战斗。”贞德以坚定的口气回答这位军官。
  “你一个人怎么和英国军队作战呢?”
  “我有祖国和人民,还有国王。我要先解救奥尔良城,然后让国王正式加冕。”
  贞德的话使军官大吃一惊,他派七名士兵陪她去见国王。国王查理七世被贞德坚不可摧的意志所感动,同意让她带一支三四千人的军队去解救奥尔良城。
  贞德的武器只有一把剑和一面旗帜。在战斗中,她总是高举旗帜,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她和她的旗帜在哪里出现,法国士兵就奋不顾身地冲上去。经过无数次的战斗,贞德和她的部队来到了奥尔良城下。守城的法军却不肯开城迎接,他们不相信贞德这个女孩子能带兵打败英军,有人甚至认为她是巫女。贞德也不申辩,她巡视一周,看到城的另一边还有一座最坚固的英军堡垒,便指挥法军攻击敌堡。她首先跃过深壕,架起梯子爬上城堡,但摔了下来。不一会儿,她高举战旗又冲了上去。守城的官兵亲眼看到这一切,大为感动,立即开门出击。被英军围困长达209 天的奥尔良解围了,捷报传开,整个法国一片欢腾。
  奥尔良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法国在整个战争中的危险局面,战争从此朝着有利于法国的方向发展。接着,贞德又率军收复了许多北方领土,并在兰斯大教堂举行了查理七世的加冕礼。但是,宫廷贵族和查理七世的将军们却不能容忍这位“平凡的农民丫头”影响的扩大,便蓄意谋害贞德。
  公元1430 年,在康边城附近的战斗中,贞德及其部队被英军所逼、撤退回城,这些封建主把她关在城外,并以四万法郎将她卖给了英国人。贞德宁死不屈,她说:“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公元1431 年5 月29 日,贞德在遭受酷刑之后被活活烧死在卢昂城下,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纳河中,死时的贞德还不满20岁。贞德的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和爱国热情。公元1436年法军攻取巴黎,公元1441 年收复香槟,公元1450 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公元1453 年收复基恩。公元1453 年10 月19 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武装,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雇佣军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等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要求消除封建割据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
  战争表明,骑士重骑兵已失去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兵的作用则越来越大。火器是什么时候在战争中出现的,至今仍是一个谜,虽然它抵不上弓和弩,但却逐渐广泛地运用到战争中,成为具有强大杀伤力的重要武器。
  ● 英西海战:海上霸权的换位.
  16 世纪后期,英国和西班牙之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海战,英国在海军实力不如西班牙的情况下,竟然击败了当时号称“无敌舰队”的西班牙海军,留给了后世重重谜团。从此海上霸权由西班牙手中转入了日益强盛的英格兰的掌握中,也拉开了英国称霸海上、称霸世界的时代序幕。
  海上霸权之争纵观世界历史,16 世纪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自从哥伦布远涉重洋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纷纷涌到那里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
  据统计,从公元1545 年至公元1560 年,西班牙海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达5 500 公斤,白银达24.6 万公斤。到16 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拥有一百多艘战舰、三千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海上舰队,最强盛时舰队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的商业市场;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英国的君主是公元1558 年登基的伊丽莎白女王。伊丽莎白在位长达四十四年,是都铎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后人评价伊丽莎白时说:这个女王精通权术,多谋善断,用均衡的手段利用国内外各派势力,运筹帷幄,使英格兰摆脱困境,国势日益强盛。英国人称颂她为“荣耀之神、世界凤凰”。
  在伊丽莎白的领导下,英国逐渐强大起来。此时英国对外贸易扩张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在东北航线、波罗地海、地中海和远东,具有开拓精神的英国商人为获取财富而与西班牙人争夺海上的主导权,这极大地损害了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利益。对于西班牙来说,决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它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开始进行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公元1568 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伊丽莎白甚至支持海盗活动,她与大海盗霍金斯和德雷克的交往就是一例。霍金斯是贩奴三角贸易的始作俑者;德雷克是其表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德雷克的才华远在他表哥之上。德雷克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掠夺到财物约五十万英镑,德雷克毫不吝啬地将三分之一的财物献给了伊丽莎白女王。英国的海盗活动同样极大地损害了西班牙的利益,双方矛盾终究要用武力来解决。
  两国的战前准备工作差异巨大,这也是影响最后战局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开战前,伊丽莎白女王唤起了英国民众的热情,英格兰岛国的性质使它可以为某一目的而集中使用资源,伊丽莎白女王甚至表示愿意卖掉自己最后一条裙子。相对比,庞大的西班牙疆域广阔,积病重重,而狂妄自大的腓力二世对两国的战争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自然没有(也很难) 对战争倾尽全力。亨利八世建立的强大海军与海战艺术为英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霍金斯和德雷克在船型方面的改革使军舰具备了海洋性,更适合海上作战;同时也带来了自由变通的个人权力,这是古老僵化的西班牙政府与舰队所没有的。
  公元1585 年,德雷克被任命为舰队副司令,派到西印度指挥一支舰队和军队,他在美洲摧毁了西班牙的两个殖民港口圣多明戈和卡塔赫纳。腓力二世被激怒,决心倾覆英格兰。公元1587年,英国议会决定派德雷克阻止西班牙舰队,战争全面爆发。
  无敌舰队灰飞烟灭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西班牙的镇国之宝,但是很不幸,历史的天平倾向了后来居上的英国,无敌舰队竟被打败,无敌神话就此成为历史。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公元1588 年5 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纳统率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这时“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 000 多人,摇桨奴隶2 000 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兵。显然,梅迪纳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
  不幸的是,“无敌舰队”出发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了风暴。狂风巨浪使帆船失去控制,水手们被晃得晕头转向,准备登陆的“旱鸭子”更晕得像站不住的醉汉。这样,舰队只好返港避风。待到7 月,舰队又踏着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荡荡地驶进英吉利海峡。
  英国方面也作好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97 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 000 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霍金斯作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7 月22 日清晨,战争爆发,英军纵队列阵,迎着强劲的西南风,抢到横队列阵的“无敌舰队”的上风位置。英军放过“无敌舰队”的前卫后,充分发挥自己两舷的火力,重炮猛轰其后卫舰船。“无敌舰队”阵脚大乱,节节败退。23 日拂晓,海上风向逆转,“无敌舰队”处在东北风上风头,于是他们以多围少,重创英国最大军舰“凯旋”号。这样,在第一回合双方打了个平手。
  25 日,双方再度交手,激战几个小时后,双方尽管损失不大,但弹药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纳决定改变计划,向加莱前进。霍华德也率领舰队转向多维尔。此刻,双方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弹药补给问题,霍华德还可以从附近的港口获取一些补给,而“无敌舰队”则要困难得多,在未到达加莱之前,一点儿接济都没有。
  26 日黄昏,“无敌舰队”到达加莱附近海域,在加莱与格里斯尼兹港之间驻锚,英国舰队也随后赶来。鉴于“无敌舰队”弹药空虚,英国舰队放心大胆地在敌人长炮射程之内停泊,甚至一些英国舰只驶到敌轻武器射程的边缘线上,穿来穿去,随心所欲,梅迪纳对此唯有望洋兴叹。
  28 日凌晨,霍华德在旗舰“皇家方舟”号的主舱召开作战会议。因为攻击时间紧迫,他决定在舰队中挑选八艘二百吨以下的小船,改装成大船,作为突击船使用。清晨,“无敌舰队”的哨兵发现几艘轻装船只向他们靠拢,突然,小船上发出熊熊火光,接着,“无敌舰队”的大小船只一片混乱,一些船已经被大火点燃。梅迪纳慌忙命令各舰砍断锚索,想等火船过去后,重新占领这个投锚地。但在混乱中,许多船只顾夺路逃走,结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来,全舰队已经开始溃散。火船过后,梅迪纳命令所属各分舰队向加莱集中,但只有少数船只执行了命令,大多数船只由于刚才砍去了两只锚,只靠剩下的一只锚已经停留不住,遂沿着海岸向东北方向漂去。
  此时发生的情况,霍华德看得清清楚楚,“无敌舰队”正以杂乱无章的队形驶向敦刻尔克方向,这样它就不可能再回到加莱了。霍华德立即命令舰队全速追击,在高速航行中,英国舰队与“无敌舰队”的距离逐渐缩短。考虑到自己的弹药也不是十分充足,霍华德命令舰队尽量靠近敌人,在保证弹无虚发、全部命中的短距离射程中实施炮击。此时,“无敌舰队”已经没有弹药储备了,英国舰队抓住这个弱点,把握风向,进退灵活,无所顾忌,时而左舷,时而右舷,连续不断地向敌舰发射大小炮弹。“无敌舰队”只有后退之力而无招架之功。
  28 日上午9 时,双方舰队在格南费里尼斯角接火。英国舰队步步紧逼,“无敌舰队”各舰距离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乱。英国舰队各舰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6 时,突然风向转变,霍华德及时命令舰队摆脱战斗,“无敌舰队”趁此机会,退出英吉利海峡。
  整整一个星期的交战中,“无敌舰队”耗费了十万多发大型炮弹,而英国舰队无一遭到重创,只是阵亡了一名舰长和二十余名水手。与此相比,仅仅格南费里尼斯一战,“无敌舰队”即死伤一千四百余人。
  7 月29 日黄昏,梅迪纳召开作战会议,权衡利弊后,决定如果风向有利,应再度设法控制英吉利海峡,否则,别无出路,只能绕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结果,天公不作美,风向始终未变,“无敌舰队”只得采取第二套方案,返回西班牙。
  8 月,英西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二次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西班牙全线退却,在退却途中,英国舰队紧追不舍。8 月8日,在格拉夫林子午线上,英国舰队又紧逼“无敌舰队”的五十多艘军舰,以优势兵力发起攻击。这时,“无敌舰队”其余七十余艘军舰正在六海里外,未能及时加入战斗。英国军舰轻便灵活,机动性能好,其火炮射程也远远大于敌人,因此,英国军舰始终保持着有利于自己的距离作战。而西班牙火炮射程近,只能力图靠近英舰队,以便进行接舷战。英舰凭借强大的火力压制对方,不让其靠近一步。战斗持续到下午6 时才以西班牙舰队受到重创而结束。这一战,“无敌舰队”被击沉16 艘军舰,而英国军舰虽有一些损伤,但无一被击沉。
  “无敌舰队”集中起残余的船只,从北面绕过不列颠群岛向西班牙驶去。英国舰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一些舰只受创,加之弹药消耗过大,于是,霍华德命令停止追击。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受损的舰队抵达苏格兰西北岸的拉斯角时,遇到猛烈的大西洋风暴掀起的巨浪。战舰漏水、损坏,船员饥饿、生病,他们孤立无援地在海上随风漂泊。许多战舰撞上了岩石;另一些战舰进水下沉,消失在浪涛之中。风暴狂吹了一个月,还有一些战舰在爱尔兰海岸失踪,数千人淹死。许多好容易登上爱尔兰海岸的幸存者也被杀死或饿死。到公元1588 年10 月,“无敌舰队”仅剩43 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近乎全军覆没,从此,海上再无“无敌舰队”的身影。而英国军舰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新海上霸主时代从此,西班牙海军一蹶不振,英国开始成为海上强国。在这次海战中,英国海军的先进战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英国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使本来一个仅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的地位。它凭借其坚船利炮,在世界各地肆无忌惮,横行霸道。
  16 世纪末,英国几次派舰队侵掠西印度群岛。接着,英国开始组织向北美的殖民活动。公元1607 年,三艘英国船航行到北美,在今天的弗吉尼亚沿海建立詹姆斯顿,这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巧取豪夺,蚕食印第安人的土地,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逐步拓殖,不久又开始从非洲掠卖黑人到北美,在这里靠奴隶劳动榨取财富。从黑人奴隶的贩卖中,英国也攫取了巨额的血腥利润。
  16 世纪后半期,英国国势空前强盛,生产力不断增长,经济走向繁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的中心。公元1500 年,伦敦大约有五万人口,过了一个世纪,它的人口增加到原来的五倍左右,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这种繁荣是建立在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血泪上面的。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加莱海战后英西两国由此兴衰,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是强大者;谁失去制海权,谁就要受制于人。截至公元1938 年,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达214 万吨,数量近700 艘。与此同时,英国国家实力也不断强大,英国海外殖民地面积一度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比英国本土几乎大百倍,殖民地人口达四亿多。
  制海权对今天和未来更为重要!因此,英西加莱海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来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日俄战争:第三国土壤上的利益争夺.
  公元1904 年至公元1905 年间,日本与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目的是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这场战争是两个国家在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一场侵略游戏,而提供游戏“场地”的中国清政府对这场战争的结局竟然提供了“奖品”,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之争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日本和俄国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日俄两国大力扩军备战,积极推行向外扩张的政策。
  当时,中国是各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瓜分的主要对象之一。公元1894 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而一心想独吞中国东北的沙皇俄国,不甘示弱,拉拢德国和法国,制造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
  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并乘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霸占了整个东北三省。俄国的扩张野心加剧了它同日本在东北和朝鲜问题上的矛盾。日本经过十年的备战,实力大增,公元1902 年又缔结了英日同盟,决心在中国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
  导致日俄两国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是俄国拒绝从中国东北撤军。《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极力主张各国尽快从中国撤军,而自己的军队却继续赖在东北,并任命了远东总督。日本岂肯罢休,便主动同俄国交涉。为争夺远东地盘和掠夺财富,日俄两国一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一边调兵遣将,准备战争。由于俄国拒绝撤军,日本于公元1904 年2 月6 日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并宣布断绝日俄外交关系。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开始行动,2 月8 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驻扎在旅顺港的俄国军舰,不宣而战。
  10 日,日俄两国政府分别相互宣战,日俄战争正式开始。
  日俄旅顺之战旅顺位于中国辽东半岛西南端,四周丘陵环绕,为东北的门户、入渤海海峡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旅顺港是一个不冻港,港内水浅,较为狭窄,只有一个宽150 米的出海口,俄国太平洋分舰队的主力常驻该地。日俄因为旅顺的战略位置,在此大打出手,这就是著名的日俄旅顺争夺战。
  公元1904 年2 月8 日午夜,正当俄国军官在旅顺城内举行庆祝舰队司令施塔克将军夫人命名日晚宴的时候,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联合舰队突然发起袭击,连发16 枚鱼雷,重创俄军3 艘战舰,揭开了战争的序幕。阵阵爆炸声和炮声不断传来,岸上的俄国军官立刻懵然惊愕,不知海港出了什么事。待真相大白后,慌忙返回各自军舰,组织还击。日舰不敌,遂被迫退去。俄舰队司令担心误中埋伏,下令各舰不得追击,躲避在港内不出战,固守旅顺要塞。
  夜袭旅顺港后,东乡平八郎见俄国军舰躲避在港内不出,又有强大的海岸炮火支援,而日本联合舰队难以重创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他为此大伤脑筋。为了完全掌握制海权,减轻日方海上交通线所受的威胁,东乡平八郎决定仿照美西战争中的成功做法,将船沉在旅顺港出口处,封锁俄国舰队,并不断炮击俄舰。从2月9 日直到3 月初,日军几次沉船封港行动均未成功。
  3 月上旬,俄国新任太平洋分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到旅顺就职,立即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同时要求舰队主动出击。他在了解海区及舰船和要塞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在辽东半岛沿海地区布设水雷,防止日军登陆并从侧后威胁旅顺基地;加紧抢修受伤舰船,派遣舰队出海活动;加强海陆协同作战训练;要求海参崴舰队出兵南下日本海,积极袭扰日军海上交通线,牵制日本联合舰队行动。
  马卡罗夫的这些措施,扭转了俄军的被动处境,使官兵有了战胜日军的信心。但4 月13 日,马卡罗夫所乘坐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在出海返航时触雷爆炸,丧生大海。新任司令威特盖夫特认为凭借旅顺要塞可以保障舰队的安全,遂不再采取出击行动,从此,海上作战的主动权再度落入日军手中。
  日本战时大本营鉴于海军迟迟不能歼灭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便决定采取陆上进攻行动。3 月21 日,由黑木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一军首先在朝鲜仁川登陆北进,4 月中旬进抵鸭绿江边。由于此举出乎俄军的意料,日本陆军很快击溃由扎苏利奇统率的俄军东满支队,进占九连城、凤凰城,造成了威逼辽阳的态势。与此同时,由奥保巩大将率领的日本第二军于5 月初在辽东半岛庄河登陆成功,5 月底进抵金州;由乃木希典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三军也在5 月底从大连湾登陆,进逼旅顺;由野津道贯上将统率的日本第四军于5 月中旬在辽东半岛大孤山登陆,进占海城。日军在陆上进攻接连得手,使俄军面临被动应付的处境。
  日军“满洲军总司令部”原准备待第三军攻克旅顺后,统一指挥四个军,同俄军进行辽阳会战。但由于旅顺要塞易守难攻,日军从8 月19 日至24 日强攻数日,昼夜突击,仅夺占了一些外围工事,而且伤亡约两万人。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只好放弃迅速攻占旅顺的计划,改用围攻久困之计。鉴于第三军已不能北上,而推迟辽阳会战又对整个战局不利,为抢在俄国大批援军赶到战区之前消灭辽阳俄国守军,日军“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决定抓紧战机,乘胜决战,以现有三个军的兵力一举歼灭辽阳之俄军。
  当时,俄军虽在兵力、火力上占绝对优势,但统兵将领举棋不定,朝令夕改,最后在开战前一天才决定采取先防后攻的方针,致使前线指挥官仓促应战。
  8 月24 日凌晨,战斗打响。日本第一军首先向俄军左翼迂回,第二、四军继而向俄军右翼发起主攻。苦战至9 月7 日,日军以损失2.4 万人的代价,在俄军主动放弃辽阳的情况下,进占辽阳。此后,双方重兵又在沙河地区展开激战,互有胜负,形成对峙之势。这时,日军决定在沙河地区转入防御,集中全部后备力量于旅顺方面,尽快攻占旅顺要塞。
  旅顺争夺战是日俄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只要旅顺牵制着日本第三军,只要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还存在,日军就无法结束战争,就无法保证海上交通线不受威胁。因此,日军不惜任何代价攻取旅顺。自8 月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日军调整部署,增调兵力,改变战术。9 月至11 月底,日军经过三次强攻,并辅以坑道爆破,终于在12 月5 日攻克了牵制旅顺全城和港湾的203 高地。随后,日军便以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俄军阵地和港内俄舰。俄军太平洋分舰队曾试图冲出港湾,驶往海参崴。但由于港外有日舰封锁,此举未成,大部分主力战舰都毁于日军炮火之中。公元1905 年1 月1 日,俄军将领无心再战,主动向日军投降,旅顺遂落入日军之手。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主力被歼,使日俄战争发生了重大转折。日军竭尽全力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结束了这场战争。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决战。日军投入兵力5个军约27 万人,俄军则集中了约30 万人。由于俄军主帅库罗帕特金胸无韬略,分散使用兵力,主要作战方向判断失误,致使俄方损兵折将,于3 月9 日弃城败逃。此役,俄军损失近12 万人,日军伤亡约7 万人。
  清政府“派送”本国领土日俄战争最终以两场残酷的战斗宣告结束:一场是公元1905年2 月20 日至3 月10 日在旅顺要塞进行的陆战,另一场是对马岛进行的海战。俄国沙皇在绝望中试图改变战争的结果,他命令波罗的海舰队去帮助他的太平洋分舰队。在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司令的率领下,34 艘战船经过数日海上航行到达远东。公元1905年5 月27 日,他们在马岛遭到日海军中将东乡的伏击。这场胜利是日军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次海上胜利,俄国有22 艘战船被击沉,6 艘被掳获,另有6 艘逃离战场。对俄国人来说,这次海战宣告了他们的彻底失败,日俄战争于公元1905 年8 月结束。
  9 月5 日,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从中调解,双方经过25天的谈判,于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俄国擅自将过去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的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
  日本从俄国手中继承了在东北的全部侵略特权。另外,以北纬50度为界,俄国将萨哈林岛南部和邻近岛屿割让给日本。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权夺利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东北三省及以外地区严守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厮杀。腐败至极的清政府竟同意宣布“局外中立”。
  在日俄战争中,旅顺的工厂、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成“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清政府成了这场战争的看客,在日俄两国重新转让势力范围的时候竟然“和平接受”,把领土当成“奖品”“颁发”给战胜国的一方日本,真是让国人感到耻辱。战争留给后人的不只是感叹,还有长久的思索。
  
 第七章  国土争夺战的真相
  领土范围是一个圈,有没有人觉得这个圈已经够大的呢?好像没有,谁会嫌自己的圈子大呢?再大点儿,再大点儿,再大点儿,好像女巫口中的咒语一样。
  ● 希波战争:洲际间的大练兵.
  希波战争是典型的为了扩大领土范围而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古代波斯帝国和希腊之间长期战争的一部分。领土多了是不是就值得赞美呢?领土扩张和战争联系在一起,是不是人间的悲剧呢?
  波斯帝王的野心历史上跨越两大洲的第一场战役是哪一场呢?翻开历史,竟然发生在希腊与波斯之间,有点奇怪。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希腊,多少个世纪战争连续不断。公元前492 年开始,这里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 希腊、波斯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古希腊各城邦小国之间弥漫着一种战争的传统,这是一个好战的国度。在古希腊,由于地形的限制,许多城邦被山脉分隔着,中间只有极少范围的陆上交通,所以每一个城邦小国都以“天下”自居。城墙内是朋友,而在城墙外就到处是敌人。因此在希腊本部、爱琴海的海岸和各个岛屿上,一共兴起了几百个城市国家。其中雅典、斯巴达这两个城邦发展较为迅速和强大。
  随着各城邦人口的增多,希腊人开始向沿海地区移民和殖民,同时,由于本邦粮食产量有限,夺取敌人的庄稼就成了经常性的作战目标,因此,各城邦国家经常发生战争。在斯巴达,男人们都不在家居住,而是在营房里准备打仗。每年,男孩们都被残酷地鞭挞一次,以考验忍受痛楚的能力;女孩们必须接受严格的体能训练,希望她们能把较强的体力遗传给儿女,以便将来守卫城堡。
  同样,波斯帝国也是靠对外战争而发家致富的。波斯是古代西亚一个奴隶制国家,到大流士统治时期(公元前522 年—公元前486 年),波斯已成为世界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军队的主要成分是骑兵和弓箭手,有若干拥有万人的师团。公元前6 世纪中叶,波斯帝国开始侵占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希腊人建立的各城邦。公元前513 年,国王大流士一世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直接威胁到希腊半岛诸城邦的安全与利益。公元前500 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爆发反波斯起义,雅典等城邦纷纷相助。波期帝国派重兵于公元前494 年将起义镇压下去,米利都城被毁,同米利都城一道举兵起义的其他一些希腊城邦也遭残酷洗劫。
  波斯帝国早有西侵的野心,于是借口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援助米利都城,于公元前492 年夏,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大流士一世派马多厄乌斯率陆海军远征希腊。但天不作美,海军在阿索斯海角遇到大风暴,三百多艘战船撞毁,两万余人葬身鱼腹;陆军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出师不利,退回小亚细亚。
  大流士一世为了达到其扩张领土范围的目的,决定再次出兵希腊。他首先运用外交攻势,离间希腊诸城邦的关系。然后在公元前490 年,出动陆海军共2.5 万人,进攻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两国。埃雷特里亚很快便被波斯军队攻陷,并且被血洗及彻底掠夺,所有市民均被贬为奴隶。
  马拉松战役之谜从公元前490 年至公元前478 年,波斯帝国又前后两次大规模地入侵希腊,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举世闻名的重大战役,比如马拉松战役。马拉松战役之后产生了一项田径运动“马拉松长跑”,就是为了纪念这次重大的战役。
  公元前490 年,波斯人的舰队护送着他们的运兵船由爱琴海小亚细亚沿岸的萨摩斯向纳克索斯出发,经过了基克拉泽斯群岛,到达欧波亚海峡。通过欧波亚海峡后,波斯舰队朝着埃雷特里亚驶去。眼看战争迫在眉睫,埃雷特里亚人决定奋起抵抗,守卫自己城市和家园,为此,他们向雅典派出使者请求援助,雅典人同意了。雅典人在组织军队的同时,也派了使者前往斯巴达和普拉蒂亚请求支援,斯巴达和普拉蒂亚都表示同意,普拉蒂亚人立刻准备了一支约为1 000 人的队伍。但斯巴达人由于受卡里亚节(类似宗教性质的活动) 的限制,他们必须在9 月中旬满月期过后才能出兵。
  前往埃雷特里亚的波斯军此时兵分两路,由阿尔塔费尼斯率领的大约1 万兵力围攻埃雷特里亚,而大流士则率领约1.5 万兵力按计划在马拉松湾登陆。雅典援助埃雷特里亚的军队组织完毕后,在总司令卡利马科斯指挥下出城向北,朝埃雷特里亚进发。
  得悉波斯人已在马拉松湾登陆的消息,卡利马科斯急忙命令军队右转,进入环山的阿弗龙纳谷地驻军,并在那里与普拉蒂亚人的队伍会合。波斯人的军队此时驻扎在大沼地,与雅典人的驻地之间隔着卡拉德拉河,相距约6 英里。两军对持了数日没有动作,这主要是因为雅典人的阵地易守难攻。照常理,雅典人应该坚守阵地以待斯巴达援军的到来,在人数上与波斯军队达成一致后再展开战斗。但此时突然传来埃雷特里亚已经被攻陷的消息,这就意味着那部分本来攻击埃雷特里亚的兵力已经腾出了空儿,随时可能赶赴马拉松平原的战场,也可能转战围攻正值城中空虚的雅典。埃雷特里亚的陷落打破了马拉松平原上的僵局,雅典人不得不决定要么在此一战,将波斯人赶回去;要么全体撤军回雅典,守城防御。将军之一的米太亚德主张迎战,而另几位将军则主张回雅典,最后通过投票决定,最终达成一致,决定战争。
  轮值的将军米太亚德提出了主要的进攻策略,他表示雅典方面在兵力上不敌波斯(雅典约1.1 万人,波斯约1.5 万人)。为了以防波斯军在战斗中包围雅典军,米太亚德计划加重两翼及边缘的兵力布置。战争爆发(日期可能为9 月21 日左右),雅典军与波斯军各自在卡拉德拉河与小沼地间的马拉松平原上摆出阵形。按照当时的常规,两军在相隔不到1 英里的地方横列了两排长长的方阵。不同的是,雅典的方阵是中部减为四排,两翼则维持为五排;而波斯的方阵则从左到右都维持为五排。如此一来,兵力布置不均等的雅典军方阵在受到波斯军的均等攻击后,方阵就自然而然地出现这么一种情况:相对于两翼,方阵中部的进攻速度显得迟缓,并且很快就开始呈现溃散之势,而使波斯军能够长驱直入。深入雅典军方阵的波斯军的两翼开始收缩,就像倾倒的沙漏一般陷入雅典军的包围中。两军原本横列的阵形开始向纵向发展。雅典军中部方阵后退的兵力补充在两翼上,使两翼向前的进攻速度更快,并在波斯军的尾部向中心收拢,形成了两面包围的局面。
  被迫挤在雅典军当中的波斯军,受到雅典军左右两面的夹击,阵形大乱,无法进行有效地攻击。恐慌的波斯士兵最后放弃了战斗,转身往岸边的波斯战舰奔去。而雅典军此时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到此时,这场战役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了,波斯军的败局已经无可挽回。在海岸边,来不及逃亡的波斯军不得不与追来的雅典军再次战斗,已经毫无招架能力的波斯军败得惨不忍睹。在损失了四成兵力和7 艘船后,大流士终于带着残兵逃到海上。另一方面,攻陷埃雷特里亚的那部分波斯军正在阿尔塔费尼斯的率领下准备从法里龙登陆进攻雅典城。因此,马拉松平原上的雅典军刻不容缓,整军赶回雅典。眼看失了先机的阿尔塔费尼斯终于放弃了进攻的计划,撤军回海上,与大流士会合后一同撤回亚洲。至此,马拉松战役结束。
  据说,在马拉松大战获胜后,一位名叫斐力庇第斯的士兵跑回雅典报捷,但因为他极速地跑了40 公里,途中从未停顿,所以在报捷后便倒地身亡,而这亦是马拉松长跑的来源。为了纪念他,希腊人于1896 年在雅典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置了一个新的径赛项目,这就是马拉松长跑。运动员从马拉松起跑,大致沿着当年斐力庇第斯经过的路线,终点是雅典,全程为四十公里。1924 年,这段距离又被进行了仔细测量,确定为42.195 公里。这就是今天世界各国通用的马拉松长跑的距离。
  马拉松战役可以说是雅典,也可以说是整个希腊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击退波斯的一场会战,对于希腊文明在此之后三个世纪中所达到的光辉无比的成就而言,马拉松战役无疑是这一成就的最初的台阶。然而,对于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而言,马拉松战役的胜败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希波战争又持续了很多年以后才结束。
  希波战争的落幕公元前480 年,接任波斯王的泽克西斯一世亲率陆军30 万及战舰1 000 艘再度进兵希腊。雅典面对波斯大军的再度压境,全城立即进入备战状态,准备迎战。这次波斯号称百万大军压境,全希腊各城邦均有生死存亡系于一线的感觉,因此结盟起来,共抗波斯,连斯巴达人也参与了对抗波斯的行动。其中的著名战役如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湾海战等都是被人们常常提起的经典战例。
  温泉关战役。斯巴达王李奥尼达以其本国精兵300 人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他城邦的7 000 人负责防守希腊的第一道防线—— 温泉关。李奥尼达及其士兵与百万波斯陆军拼命厮杀,使波斯军队在头两天不得寸进,并且死伤惨重。
  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的叛徒引导波斯军队抄小路进攻李奥尼达的后方,李奥尼达无法抵御,只得下令让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军队先撤,并以自己的三百精兵死守温泉关。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斯巴达人全军覆灭,但其英勇的事迹却留传后世,为后人所景仰。
  空城计。斯巴达王及其士兵的牺牲为雅典军主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波斯军虽然在其后迅速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土地。但在攻至雅典时,却发现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结果波斯军只得放火烧了雅典城。
  萨拉米湾海战。公元前480 年9 月,雅典300多艘战舰在萨拉米湾集结,并派人假装逃兵,向波斯王谎报雅典舰队内讧,应及时出兵。结果成功引诱波斯王下令全军600 多艘巨型战舰驶进海湾。萨拉米湾甚为狭窄,波斯的巨型战舰不能自由行驶;而雅典的战舰小巧迅速,并以船头的撞角来撞击波斯舰只的侧面,结果波斯舰队乱成一团,最后被雅典海军大败,波斯军队只得撤退。
  公元前479 年,波斯王派大将统率五万大军再度进攻希腊,这次雅典军主帅再次使用空城计,移师海面。而斯巴达人则率领伯罗奔尼撒半岛联军共三万人与波斯陆军在普拉提亚进行决战,并击毙了波斯大将。结果波斯军大败,只得再次撤回东方。
  该年,以雅典为首的希腊海军反攻波斯,攻进小亚细亚,使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脱离波斯的统治。公元前478 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和黑海地区。
  希腊在波希战争中取胜,使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而且希腊的胜利亦确保了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及安全,使希腊继续称霸东地中海数百年。
  波斯在这场战争中战败,其对外扩张的气焰受挫,并逐渐走向衰落,最后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所灭。正所谓成于领土扩张,败于领土扩张,亡于领土扩张。
  ● 成吉思汗西征:最大的中国版图的发端.
  在我国战争史上,人们一般都肯定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统一中国北方的斗争,但一提到西征,不少人往往予以基本的否定。西方的史学家与政治家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是两种意见,有人将成吉思汗西征看作是一场天灾、一场浩劫,一场来自东方野蛮人的黄祸;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成吉思汗西征打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缩短了地球的距离,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人们对于成吉思汗西征的评价至今还没有定论。
  是否三次西征要想知道成吉思汗是否进行了三次西征,首先要知道他为什么要进行西征。蒙古族原是一个游牧民族,进行大规模西征,是当时国内和国外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要知道蒙古民族对外征战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蒙古国内的情况。
  蒙古帝国是新兴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君主国家。在成吉思汗统治下,开国功臣得到崇高的政治地位,人民亦得到富裕的生活。蒙古已不只是纯朴的游牧民族,他们拥有强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他们有先天的草原人的领土扩张的野心,所以对外征战成为了最终结果。
  另一方面,蒙古人信奉萨满教,认为“长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长生天的意志”安排,成吉思汗被看作“长生天的代表”,平民都十分听从他的命令。成吉思汗认为,统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长生天的意志”,所以蒙古便展开一系列对外的战争。强大的军力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当时,成吉思汗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所以士兵都忠心爱国,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
  蒙古帝国有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政府制度,促成他们有对外征战的野心。然而,真正引发三次西征的原因却是三件不同的事。
  第一件事情是与花刺子模帝国的决裂促成了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本来想和花刺子模帝国建立经济和外贸关系,但是派去谈判的使臣却被当做间谍杀害,这是对蒙古人的一种不尊重。俗话说,两国交战不杀来使,何况现在还没有打仗,只是一次建交的谈判活动,使臣却被杀害,这给了成吉思汗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
  第二件事情是领土扩张欲望的驱使。蒙古军打败花剌子模国后,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后再进兵中亚细亚,想使这一带国家成为蒙古的外藩,称为蒙古的属地,这样,每年蒙古可以获得数量不菲的朝贡。这是个纯粹的扩张意图,于是为了这个目的,蒙古军队开始了第二次西征。
  第三件事情是位于里海之南的木剌夷国既不肯对蒙古称臣,也不肯朝贡,这些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扬威地中海的蒙古帝国是极不尊敬的。你不尊敬我,我就要打你,这是当时国与国之间发动战争的一种最简单的理由。于是,蒙古军队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西征。
  成吉思汗到底参加三次西征了吗?为什么三次西征都叫做成吉思汗西征呢?
  第一次西征(公元1219 年—公元1225 年) 公元1219 年,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便借口花剌子模杀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打败花剌子模后,成吉思汗于公元1225 年返回。
  第二次西征(公元1235 年—公元1244 年) 公元1227 年,成吉思汗在灭西夏前不久死去,后来其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公元1235 年派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
  第三次西征(公元1253 年—公元1260 年) 公元1251 年,蒙哥即大汗位后,命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
  成吉思汗只完整地参加了第一次西征,第二次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所以,成吉思汗并没有领导三次西征。至于后人称三次西征都为成吉思汗西征,应该说是由成吉思汗的地位和威望决定的。成吉思汗发动了第一次西征,他是蒙古人的英雄,虽然没有完成三次西征,但后两次西征都是其后代来完成的,都是以成吉思汗为起点进行的,是为了完成成吉思汗称霸世界的遗愿。所以,后世都把这三次西城称为成吉思汗西征。
  扫平西域,进攻欧洲成吉思汗第一次、第二次西征目的都是为了扫平西域,扩张蒙古在西域的领土,其间发生了数十次大规模的战役,如占领花剌子模河中大战役,撒马尔罕和乌尔根奇攻城记的战争都发生得十分惨烈。战争的残酷程度到今天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
  蒙古大军到达花剌子模边堡讹答剌城后,兵分四路:察合台、窝阔台率师围攻讹答剌;术赤率师进攻毡的、养吉干诸城;塔孩率5 000 骑兵征战忽毡(今纳巴德) 等城;成吉思汗与托雷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布哈拉城。公元1220年3 月,术赤等三路军马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成吉思汗的中路军也占领了伊斯兰教的文化中心布哈拉城,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城市) 和旧都乌尔根奇(今土库曼尼亚城市) 之间的交通。
  公元1220 年5 月,蒙古四路大军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经过6 天的苦战,才得以攻克撒马尔罕城。当时撒马尔罕城守军约11 万,城破之前,花剌子模沙(国王) 已从城内逃跑,成吉思汗遂命耶律阿海留守城内,哲别、速不台率3 万骑兵追击阿拉乌定·摩诃末;窝阔台率术赤、察合台进攻兀龙格赤;成吉思汗和托雷向阿富汗推进,进攻巴里黑(今阿富汗马札里沙夫西)、塔里寒(今阿富汗塔利甘) 等地。
  公元1220 年7 月,窝阔台率领的5 万兵马攻打乌尔根奇。城内守将是忽马尔,统帅着11 万大军,日夜坚守。该城防卫工事十分坚固。
  蒙古军在城周围安营扎寨,一面遣使召谕居民投降,一面忙于做攻城前的准备。待攻城的器械齐备之后,蒙古军立即向城内发动了全面进攻。于当日破城,进入街区后,士兵到处烧杀,由于居民的顽强抵抗,蒙古军不得不转入巷战。袭击阿姆河桥的3000 蒙古兵无一生存。经过7 天的激烈战斗,才占领了全城。根据记载,乌尔根奇的11 万守军全部阵亡。工匠和妇女、儿童成为俘虏,运送到蒙古。乌尔根奇的失守,使河中地区全部被蒙古军占领。
  后来,成吉思汗又指挥军队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了他。公元1225 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 年发动第二次西征,在灭西夏前不久死去,他的儿子于公元1235 年率50 万大军再度西征。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了花剌子模。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
  公元1241 年,北路蒙古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古军的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并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可汗驾崩,于是蒙古军队急速撤回。蒙古军队在这两次西征的过程中,扫平了西域,占领了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如果蒙古军队不撤回的话,恐怕整个欧洲都是蒙古的天下了,那今天的世界就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了。
  攻占西南亚公元1253 年,蒙古军队开始了第三次西征,这次西征历时7年,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这也是一次血腥的战斗。此次西征的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
  公元1257 年,蒙古军荡平木剌夷,并挥师继续西进,灭亡了历时500 余年的黑衣大食。此后蒙古军队又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本来蒙古军还要进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可汗伐宋阵亡的消息,便率主力撤回。蒙古军队此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一个西北宗藩国—— 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后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三次西征的影响三次西征开疆拓土,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这四大汗国为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奠定了基础。元朝的版图之大,在地图的西、北两个方向几乎难以描绘,远远胜过汉唐二朝。
  三次西征给被侵略的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畜牧业为生的蒙古人对农业和城市的破坏和摧毁是毫不留情的。花刺子模的多处城池被蒙古军决堤灌城。成吉思汗更因一个孙子战死在范延城下,便愤怒地下令将该城彻底毁灭,变成一堆瓦砾,这些都使西域人一谈起蒙古军就为之色变。
  然而,蒙古西征给被侵略的国家带来极大灾难的同时,亦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使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此东、西方开始频繁交往,距离逐渐缩短,中国的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也因蒙古西征而传入欧洲;西方的天文、医药传入中国,促进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和文化交流,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不但是火药的发明国,更是最早制造各类火器、火炮的国家。十世纪初,中国用于城市攻坚战中的“飞火”,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火药和火器在中国发明后,又迅速西传。蒙古人在南下中原地区时,掌握了这种科技,并挟之以西征。火药的西传,使欧洲中世纪王公贵族的城堡在掌握了火器武器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同时使欧洲殖民主义者更容易对亚洲、非洲等广大地区进行征服及掠夺;另一方面,火药的出现,摧毁了欧洲封建贵族的堡垒,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使欧洲出现了民族国家。
  有蒙古史学家认为“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子嗣的西征行动,将我国的三大发明逐渐传到西方,间接地影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这一份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揭开现代世界的序幕,其功绩绝非亚力山大可以比拟。”
  由此可见,蒙古西征确实对中国史有极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历史的前进亦起了推动作用。西征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汲取的。
  ●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苏军为什么会在被动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呢?透过扑朔迷离的战争,后人又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希特勒为什么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的一次会战,这次战役历时160 天,苏德双方投入战斗的兵力达200 万人以上,战役以德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希特勒为什么要攻打斯大林格勒呢?不可一世的希特勒为什么会犯致命性的错误呢?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 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 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的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转运站。
  公元1942 年夏末,是希特勒最不可一世的时候。在位于乌克兰维尼察附近的“狼穴”大本营里,希特勒面对着摊在面前的大比例尺地图,露出一丝狞笑。的确,从地图上看,地中海已经成为轴心国家的内湖,德国和意大利拥有北岸从西班牙直到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区,在南岸拥有从突尼斯到离尼罗河97 公里的广大地区。事实上,德国部队现在守卫着北起北冰洋上的挪威的北角、南到埃及、西自大西洋上的布列斯特、东至中亚细亚边缘的伏尔加河南岸这一片广大地区。希特勒所占领的地区,是相当惊人的。
  尽管3 个月前,莫斯科战役使希特勒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粉碎了他闪击速胜的企图,但是,希特勒仍没有把苏联人放在眼里,而是把那场战役的失败归咎于“上帝之手”的帮助—— 严寒的突然降临。莫斯科战役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但还没有严重到削弱希特勒野心的程度。在他看来,只受了些皮外伤的纳粹德军,仍有足够的力量对付苏联这个他眼中所谓的劣等民族。同时,莫斯科战役之后,轴心国进展顺利的军事行动更是让希特勒信心十足。几个月来,德国的潜水艇平均每个月在大西洋击沉70 万吨的英美船只,美国、加拿大和苏格兰的造船厂就是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也弥补不上这个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希特勒为了早日结束在苏联的战事,大大削减西线的兵力,英美部队也不能在英吉利海峡进行哪怕是小规模的登陆。
  更让希特勒高兴的是,德国情报部门的一份报告说:苏联在整个前线的后备力量都已经消耗殆尽。希特勒对这份报告的准确性深信不疑,觉得苏联在他眼中已经是一个“不怕封锁的生存空间”,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迫使英美达到“可以谈和的程度了”。于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做出了一个狂妄的决定,下达了陆军第45 号指示,要求德军同时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产油区。
  事后的历史证明,这个犯了兵家大忌的两线作战的决定,最终导致了德国军队有史以来最为丢脸的失败。许多将领对这一决定持反对意见,认为德国缺乏人力、枪炮、坦克、飞机和运输机等等各种资源。一意孤行的希特勒没有听进去下属的意见,他认为,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流域,靠近伏尔加河与顿河交界处,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和工业中心,斯大林格勒是防御它后面顿河盆地重要煤矿的关键所在。打击苏联的工业心脏,使这个国家的工业生产停滞,苏军的坦克就再也不能开动起来,那时,德军就所向披靡,最终征服整个苏联。于是,为推行他的强硬计划,希特勒撤了参谋总长哈尔德和陆军元帅李斯特的职。负责主攻斯大林格勒的是德国“B”集团军群,其主力是第6 集团军和第4 装甲集团军。
  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非常突出,伏尔加河和连接苏联南北的铁路穿城而过,占领了它,就切断了苏联南方宝贵的战争资源运向北方的动脉。德军则可以进而夺取巴库的油田、乌克兰的小麦和顿巴斯的煤矿,然后向北可以包抄莫斯科,向南可以进军波斯湾。这可能就是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只可惜事不遂人愿。
  二战的转折点之血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始于公元1942 年7 月17 日,终于公元1943年2 月2 日,战争过程中,苏军实施了一系列攻防战略,共分为战略防御和战略反攻两个阶段。其中,战略防御阶段从公元1942年7 月17 日开始,到11 月18 日结束,包括远接近地防御、近接近地防御和市区防御的战斗。
  远接近地防御:7 月17 日,德军发起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 集团军、第64 集团军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英勇抗击德军六昼夜,迫使德军第6 集团军分散了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对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23 日,德军开始争夺第62 集团军、第64 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企图对顿河大弯曲部的苏军两翼实施包围突击,进至卡拉奇地域,从西面突向斯大林格勒。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 集团军、第64 集团军的顽强防御和第1、第4 坦克集团军各兵团的反突击,粉碎了德军的企图。至8 月10日,苏军退至顿河东岸,在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占领防御阵地,阻止德军前进。
  早在7 月31 日,德军统帅部就将第4 装甲集团军从高加索方向调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其先头部队于8 月2 日进逼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今科捷利尼科沃市),形成从西南突向斯大林格勒的直接威胁。为防守这一方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分兵力于7日组建东南方面军,9 日至10 日实施反突击,迫使德军第4 装甲集团军暂时转入防御。至17 日,该部德军被阻于外层防御围廓。
  近接近地防御:8 月19 日,德军再度发起进攻,从西面和西南面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实施突击。23 日,德军第6 集团军第14装甲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突至伏尔加河,企图从北面沿伏尔加河实施突击并夺取该市。苏军统帅部从预备队中抽调第24 集团军、第66 集团军,会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北面对德军侧翼实施反突击,牵制德军第6 集团军部分兵力,阻敌于西北市郊。德军统帅部继续增加兵力,并将主力转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力图在最短期限内攻占斯大林格勒。
  市区防御战斗:苏军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 集团军和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 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9 月13 日,德军攻入市区,次日攻占市中心的马马耶夫岗。巷战中,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苏军近卫第1 集团军和第24 集团军、第66 集团军9 月份在该市以北几乎不停顿地实施反突击,有力地支援了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保卫战。在斯大林格勒以南发动局部进攻战役的苏军第57 集团军、第51 集团军也牵制了德军的重兵集团。28 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9 月底,德军指挥部命令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西北方向投入战斗。此时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B”集团军群编成内作战的兵力已达80 多个师。
  10 月15 日,德军在一个狭小地段突至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及其附近的伏尔加河地域。11 月11 日,他们最后一次企图攻占该市,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伏尔加河岸,但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18 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防御阶段结束。这一阶段,德军死伤约70 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 000 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 000 余辆、作战飞机和运输机1 400 余架。德军统帅部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宣告破产。
  战略反攻阶段:公元1942 年11 月19 日开始到公元1943 年2 月2 日结束。苏军统帅部在防御阶段就制订了反攻计划,其意图是从谢拉菲莫维奇、克列茨卡亚两地域的顿河登陆场和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分别实施突击,粉碎德军各突击集团两翼的掩护军队,并沿卡拉奇、苏维埃茨基向中心方向发动进攻,围歼在斯大林格勒附近作战的德军主力。
  反攻开始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开的兵力有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总计110.6 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 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 463 辆、作战飞机1 350 架。苏军正面之敌是德军“B”集团军群所属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德军第6 集团军和第4 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 集团军,总计101.1 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29 万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 辆、作战飞机1 216 架。双方兵力对比,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0%,火炮和迫击炮多5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2 倍,作战飞机多10%。
  11 月19 日,苏军开始合围德军第6 集团军和第4 装甲集团军一部,西南方面军及顿河方面军之第65 集团军从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地域实施突击,揭开了反攻序幕。至日终前,西南方面军前进25~35 公里;第65 集团军因遭敌人猛烈抵抗,仅前进3~5 公里。20 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 集团军、第51集团军及第64 集团军左翼各兵团从萨尔帕湖至巴尔曼察克湖地域开始反攻,突破德军防御,保障快速兵团进入突破口。上述两个方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向卡拉奇、苏维埃茨基方向迅猛对进,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合围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一部(23日投降);近卫第1 集团军、第5 坦克集团军、第51 集团军则向西南面和南面发动反攻,对整个德军斯大林格勒集团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
  23 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卡地域会师,合围德军第6 集团军全部和第4 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 个师另160 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 万人。苏军步兵兵团到达后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30日前,苏军压缩合围圈,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从行进间分割和歼灭德军集团。与此同时,向西南和南面进攻的苏军沿克里瓦亚河、奇尔河、顿河、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以北一线构成了500 余公里的合围对外正面。
  粉碎德军救援集团:12 月12 日,德军统帅部集中第57 装甲军另四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从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镇地域实施突击,以解救其被围军队。苏军随即发起科捷利尼科夫斯基战役,将这股援军全部击溃。顿河中游的苏军为发动反攻,于16 日发起顿河中游战役,歼灭五个意大利师另三个旅,击溃五个罗马尼亚师和一个德军师,重创德军四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至12 月底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合围对外正面击溃了支援之敌,并将其残部击退150~200 公里,从而为歼灭被围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歼灭德军被围集团:公元1943 年1 月10 日,顿河方面军经过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后转入进攻,开始歼灭被围德军。第65 集团军从西面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炮兵在苏德战争中首次以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12 日,苏军逼近德军位于罗索什卡河的第二防御地带。为突破该地带,第65 集团军转移到第21 集团军地带。苏方面军各兵团于15 日重新开始进攻,17 日前到达沃罗波诺沃、大罗索什卡一线,遇到德军的顽强抵抗。经22—25 日的激烈战斗,苏军粉碎了德军在该地的抵抗。26 日晚,第21 集团军在马马耶夫岗西北坡与从斯大林格勒迎面进攻的第62 集团军会师。德军集团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31 日,德军第6 集团军南方军队停止抵抗,德军元帅被俘。2 月2 日,北方军队投降。
  在这次大会战中, 德军第6 集团军和第4 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第4 集团军,意大利第8 集团军被歼灭。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 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苏军从此基本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
  硝烟散尽,历史流芳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显示了苏军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和较高的军事学术水平,苏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在防御阶段,构筑大纵深防御体系,适时占领防御阵地,及时前调预备队,组建新的方面军,不断实施反突击和反冲击,大量消耗敌人的兵力,阻止了德军的进攻,为尔后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反攻开始前,最高统帅部适时制订周密的反攻计划,隐蔽实施反攻准备,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确定反攻时间。反攻中,三个方面军先后在七个地段上实施突破,使德军不能判明苏军主要的突击方向和集中使用其预备队,各方面军和集团军之间密切协同,并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快速集群,迅速地构成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并在对外正面发动反攻。
  此次战争首次充分运用炮兵进攻这一形式和单层徐进弹幕射击支援步兵和坦克冲击的方法;航空兵第一次采取进攻样式,并协同高射炮兵成功地实施了对被围德军集团的空中封锁等,从而保证了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失败,其军事上的主要原因是战略企图与实力相脱节,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兵力部署分散,不能形成进攻重点,后勤供应困难等。
  斯大林格勒之战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战后,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如此评述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狂轰滥炸:“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屠杀平民,摧毁苏军士气,散布恐慌气氛。”一名德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炉灶……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来计算,而是用尸体来计算。”
  苏军指挥官崔可夫回忆说:“我们的部队在这里经受了从残酷到顽强程度来说都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恶战。”
  在这场战役中,斯大林格勒守军和居民表现出“一步也不后退”的大无畏精神,将一场惨绝人寰的灾难演变成一部波澜壮阔的反侵略史诗。斯大林格勒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楼房、每一个地下室,都成为守军和居民同德国法西斯军队厮杀的战场。公元1942 年10 月11日,斯大林格勒进入巷战后的第28 天,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发消息说:“德国人28 天内占领了波兰,在斯大林格勒却只夺取了几座楼房;他们28 天内占领了法国,在斯大林格勒却只越过了几条街。”公元1943 年初,最后一股顽抗的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城中缴械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取得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军事意义。这次胜利,对争得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同时它鼓舞了各国人民同法西斯进行更加坚决的斗争。盟军远征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公元1942 年底登陆北非后说:“俄国人顽强的反击保证了盟军能够自由地选择发动决定性攻击的地点、时间和人数。”公元1944 年5 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斯大林格勒战役“遏制了侵略的势头,成为同盟力量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德国上将蒂佩尔斯基希在二战回忆录中写道:“虽然从整个战争来看,北非的战事似乎比斯大林格勒战役显得更加抢眼,但斯大林格勒城下的溃败对德军和德国人的打击更大,因为这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结局……”
  如今,走进这座掩映在绿树红花中的美丽城市,看着城边静静流淌的伏尔加河,你很难将它们与60 多年前那场空前惨烈的城市战联系起来。硝烟已散,斯大林格勒战役历史流芳。
  第八章  意见纷争的前前后后
  说话间的正误之争,说大了就可以引发绵延的战火。说对了,说错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呢?非得打仗吗?
  ● 英国红白玫瑰家族脸面之争.
  英国的玫瑰战争始于公元1455 年,结束于公元1487 年,也称蔷薇战争,是指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之间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进行的断续内战。两个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 皇族的分支,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玫瑰战争不是当时所用的名字,它来源于两个皇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这场历时三十多年的战争是为了争夺王权,也是一场对王位继承权解释的战争,谁是真,谁是假,在残酷的战场上见分晓。
  两大家族人物谱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三十多年,涉及了四个王朝、两个家族、九个皇帝以及数十位关键人物,这么多历史人物参与其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双方的势力对比和人物关系,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所经历的四个王朝、涉及的九个皇帝如下:一是从金雀花王朝开始,涉及到爱德华三世、理查二世两个皇帝;二是兰开斯特王朝,涉及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三个皇帝;三是约克王朝,涉及爱德华四世、爱德华五世、理查三世三个皇帝;四是到都铎王朝时,涉及亨利七世一个皇帝。
  所涉及的两大家族中的主要人物如下:一是约克家族,主要人物有约克第三公爵理查·金雀花、沃里克第十六伯爵理查·奈维尔(“国王制造者”)、萨尔斯堡第五伯爵理查·奈维尔、第一伯爵约翰·奈维尔、肯特第一伯爵威廉·奈维尔等人。
  二是兰开斯特家族,主要人物有诺桑博兰第二伯爵亨利·波西爵士、诺桑博兰第三伯爵亨利·波西、索摩塞特第二公爵埃德蒙·蒲福、索摩塞特第三公爵亨利·蒲福、沃里克第十六伯爵理查·奈维尔(后来改变阵营)、彭布鲁克伯爵贾斯帕·都铎、克里福德勋爵。
  家族内部的意识形态纠纷两大家族在谁有皇位继承权上,争执不休,也算是各自对法定皇位继承权的自我解释,但是毕竟涉及到了国家的利益,所以在争论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诉诸于武力,这一打就是三十多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啊!
  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在公元1399 年被他表兄、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亨利·博林布鲁克) 推翻。作为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的儿子,博林布鲁克对王位有不是很强的继承权。
  根据先例,王位应该传给爱德华三世的次子—— 安特卫普的莱昂纳尔的男性后裔,事实上,理查二世立了莱昂纳尔的孙子罗杰·莫提梅为王位继承人。
  但是,博林布鲁克加冕为亨利四世,因为理查二世的统治不得人心,所以博林布鲁克暂时得到了承认。博林布鲁克在公元1413 年死去,他的儿子成为继承人。亨利五世是个杰出的军人,他在对法兰西的百年战争中的军事胜利为他赢得了很大的支持度,使他得以强化兰开斯特的统治权。亨利五世的短暂统治经历了一次由埃德蒙之子剑桥伯爵理查所领导的政治阴谋。剑桥因在导致阿金库战役的战斗开始时叛国而在公元1415 年被处决。剑桥的妻子安妮·莫提梅也对王位有一定的继承权,因为她是罗杰·莫提梅的女儿,也是安特卫普的莱昂纳尔的后裔。亨利五世死于公元1422 年,而剑桥伯爵和安妮·莫提梅的儿子约克公爵理查将对懦弱的亨利六世的王位发起挑战。
  兰开斯特家族方面的英王亨利六世被不受欢迎的摄政和谋士所包围,其中最有名的是埃德蒙·蒲福和威廉·德拉波罗,他们被指责管理政府无能并且在继续对法兰西的百年战争中指挥不利。在亨利六世统治之下,几乎所有在法国的英国据点,包括亨利五世所赢得的领地丧失殆尽。亨利六世开始被视为无能昏庸的国王,而且,他还受到令人尴尬的间发性精神疾病的困扰。到公元1450 年,很多人认为亨利不适合他的角色。兰开斯特短暂的王朝已经被合法性的问题所困扰,而约克家族相信他们对王位有更强的继承权。不断增加的民众不满,众多的封建贵族的私人军队和亨利六世朝廷的腐败,使得反动内战的政治气候已经成熟。
  当国王亨利在公元1453 年开始遭受第一次精神疾病时,摄政理事会建立了,由强大和受欢迎的约克家族的首领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任摄政王。理查很快就大胆地显现出他对王位的要求,他囚禁了蒲福,并在和亨利的支持者(如诺森伯兰公爵) 的一系列小冲突中给予他的同盟者(萨尔斯堡和沃里克) 以支持。而亨利在公元1455 年的痊愈挫败了理查的野心,亨利的王后玛格利特很快将理查赶出了朝廷。由于亨利是个无用的领袖,所以强力和上进的玛格利特王后成了兰开斯特派系的实际领袖。玛格利特王后建立了针对理查的同盟,并和其他贵族密谋削弱他的影响力。遭受到更多挫败的理查最终诉诸武力,三十多年的红白玫瑰战争爆发了。
  三十多年的家族战争战争持续了三十多年,两家都有伤亡,都曾在战争中得到过自己想要的权位,当然,有所得,必有所失,失去的是多少无辜的生命。公元1455 年5 月22 日,约克公爵理查率领一支小部队前往伦敦,在伦敦北面的圣艾班斯碰到赶来的亨利六世的部队。相对规模较小的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是内战的第一次公开冲突。理查表面上的目的是从亨利国王身边清除“奸臣”。结果兰开斯特方面吃了败仗,他们失去了很多领袖,包括埃德蒙·蒲福;约克和他的同盟重新获得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时间两边似乎都为真正进行会战所震惊并尽力妥协。当亨利再次遭受精神疾病时,约克重新任摄政王,玛格利特受他保护,使她在理事会的决策中遭到排挤。
  在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之后,公元1455 年的妥协获得了一些成功,甚至在亨利康复后约克在理事会仍保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导致冲突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特别是关于亨利和玛格利特的孩子惠斯敏斯特的爱德华还是约克公爵应该继承王位的问题。玛格利特王后拒绝接受任何剥夺她儿子继承权的方案,而情况变得很明显:只要约克公爵和他的同盟保持军事优势,她只能忍受这种情形。
  亨利在公元1456 年出巡前往中英格兰,玛格利特不允许他返回,因为国王和王后在中英格兰受欢迎而在伦敦变得不受欢迎,伦敦的商人因为贸易的衰退和四处混乱而恼怒。那时,新的萨摩塞特公爵亨利·蒲福接了他父亲的班,成为朝廷的宠臣。玛格利特也说服亨利解除约克作为摄政王的职位,而约克被迫返回在爱尔兰的据点。首都的动乱和南海岸线的海盗活动加剧了,而国王和王后仍然致力于保护他们的地位,王后为此第一次在英格兰引入了征兵制。同时,约克的同盟,沃里克伯爵(绰号“国王制造者”),在伦敦作为商人阶级的卫士越来越受欢迎。
  公元1459 年9 月23 日,随着约克从爱尔兰归来,冲突开始继续,在斯塔福德郡发生的布洛希思战役中,一支兰开斯特家族的大部队没能阻止萨尔斯堡勋爵理查·奈维尔带领下的一支约克家族的部队从约克郡的米德勒姆城堡出发,并在鲁德娄城堡和约克会师。兰开斯特家族在取得路孚德桥战役胜利之后,伯爵爱德华(约克的长子,后来成为爱德华四世)、萨尔斯堡和沃里克逃往加莱。兰开斯特家族恢复了完全的控制,萨摩塞特被任命为加莱的总督。他驱除沃里克的企图被轻易挫败了,约克家族甚至开始在公元1459 年—公元1460 年从加莱发起对英格兰海岸的几次突袭,加剧了混乱和动荡的局势。
  到公元1460 年,沃里克等人准备好发起对英格兰的入侵,并很快在肯特和伦敦建立据点,在那里他们有广泛的支持。公元1460 年7 月10 日的北安普敦战役对于兰开斯特家族是灾难性的。沃里克伯爵理查·奈维尔带领的约克军队,在兰开斯特家族的叛军的帮助下,抓住了亨利国王并作为俘虏带往伦敦。
  随着军事上的胜利,约克提出了对王位的要求,基于兰开斯特家族的非法性,在北威尔士登陆后,他和妻子西西里·奈维尔以君王独有的仪式进入伦敦。国会召开了,当约克进入时直接走向王座,他可能认为贵族会鼓励他占据王位就像他们在公元1399年对待亨利四世那样。但是,人们从震惊到沉默。他宣布了对王位的要求,但贵族们,包括沃里克和萨尔斯堡被他的傲慢所震惊,他们在这个阶段没有推翻亨利国王的企图,他们的野心还是仅限于清君侧。
  后来,约克拿出了详细的家谱来支持他的要求,基于他是安特卫普的莱昂纳尔的后裔,于是获得了更多的谅解。国会同意给予考虑并同意约克的继承权更强;但是,在投票中他们以五票的多数决定了亨利继续为国王。公元1460 年10 月的调解法案达成妥协,它认定约克为亨利的王位继任者,剥夺了亨利6 岁的儿子爱德华王子的继承权。约克只能将此调解法案作为最好的条件接受;它给了他所想要的大部分,特别是他被任命为摄政王,可以以亨利之名统治。玛格利特和爱德华王子被逐出伦敦。调解法案对和玛格利特结盟的兰开斯特家族是不能接受的,他们在北方组织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兰开斯特家族开始了反击。
  公元1460 年圣诞,理查在韦克菲尔德附近的山德尔城堡与玛格利特的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玛格利特军队的人数是理查军队的两倍以上,又因为理查指挥不当,他的军队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惨败。理查在战斗中被杀,而萨尔斯堡和理查17 岁的儿子瑞伦伯爵埃德蒙被捕并被砍头。玛格利特下令将三个人的头挂在约克的城门。
  根据调解法案,韦克菲尔德事件使得伯爵爱德华,即约克的长子成为约克公爵和王位的继承人。萨尔斯堡的死亡同时使他的继承人沃里克成为英格兰最大的土地所有者。玛格利特北上到苏格兰继续寻求苏格兰的帮助。在圣艾班斯第二次战役中,玛格利特王后赢得了兰开斯特家族最有决定性的胜利。
  后来,约克家族又组织军队进行了反击,在约克附近的陶顿进行的一场战役是玫瑰战争中最大的战役。两边都同意问题将在那天得到解决,没有任何妥协。估计4 万人到8 万人参加了战斗,其中超过2 万人在战役中(或之后) 被杀,这在当时是个巨大的数字,是在英格兰土地上单日死亡人数的最高纪录。新国王和他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兰开斯特家族遭到毁灭性打击,其大多数首领被杀。玛格利特在得知战况后逃跑。很多幸存的兰开斯特贵族加入了爱德华国王的阵营,其余未叛变的被赶到北部边界地区和威尔士的一些城堡中。
  爱德华四世的正式加冕仪式于公元1461 年6 月在伦敦举行,他作为英格兰的新国王受到他的支持者的热烈欢迎。爱德华得以平安统治十年。
  公元1467 年至公元1470 年间,国王爱德华和他曾经的良师益友,权利强大的沃里克伯爵奈维尔—— —“国王制造者”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这其中有几个原因,但都主要源于爱德华在公元1464 年决定秘密和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结婚。后来爱德华宣布关于他结婚的事既成事实,这使得沃里克极为尴尬,因为他曾商议爱德华和一位法国新娘的联姻,他认为英国有和法国结盟的必要。当伍德维尔家族在朝廷上比奈维尔家族受宠时,尴尬转成了苦涩。其他因素和沃里克的幻想破灭交织在一起:爱德华倾向于和勃艮第(而不是法兰西) 结盟,以及爱德华不愿他的兄弟分别娶沃里克的女儿为妻。而且,爱德华的受欢迎程度在此期间也处于减退状态,因为高昂的税率和法律与秩序的经常性中断,使得他不得民心。
  到公元1469 年,沃里克和爱德华的弟弟—— 嫉妒而善变的乔治结成了同盟。他们组织了一支军队在一次荒原战役中击败国王,并扣留了爱德华。爱德华后来被援军解救,沃里克被宣布为叛国者并逃往法兰西,与玛格利特建立联盟。但是,双方无疑同床异梦:沃里克需要一个傀儡国王亨利或是他年轻的儿子;玛格利特要重新获得她家族的领域。
  沃里克于公元1470 年秋侵入英格兰。这次轮到爱德华四世被迫逃离,10 月,亨利六世在伦敦的街上作为复位的国王游行,而爱德华和理查被宣布为叛国者。但沃里克的成功是短暂的,受到路易国王许诺的在尼德兰的领土的诱惑,他过度扩张了他的计划并随法兰西国王侵入勃艮第,这导致勃艮第的查尔斯支持爱德华。在公元1471 年,查尔斯提供资金和军队发动对英格兰的入侵。同年爱德华在战役中击败沃里克。兰开斯特的其余部队在一次战役中被灭,兰开斯特的王位继承人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王子被杀。亨利六世于公元1471 年5 月14 日被谋杀,约克家族强化了对王位的占有。
  公元1471 年,爱德华四世的复位被视为玫瑰战争的结束。在爱德华其余的统治时期和平恢复了,但是在公元1483 年他突然死去之后,政治和王朝的混乱又爆发了。
  爱德华四世统治下,王后的亲戚—— 第二伯爵安东尼·伍德维尔和第一侯爵托马斯·格雷憎恨伍德维尔在朝廷上新取得的地位,并视他为渴望权力的暴发户,于是与之形成了派系斗争。当时,爱德华四世过早地死去,他的继承人爱德华五世当时才12 岁。后来,这个可怜的国王失踪了,也可能被谋杀了,被谁谋杀以及谁下的命令,现在依然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
  公元1485 年,亨利·都铎的军队在一次战役中击败了约克家族的军队,亨利·都铎成了国王亨利七世。随后亨利通过娶爱德华四世的女儿,约克家族最佳的继承人约克·伊丽莎白为妻来巩固他的统治。这样,他重新统一了两个王族,把红玫瑰和白玫瑰这两个对立的符号合并到红白都铎玫瑰的徽章中。之后,亨利利用各种机会处决其他可能的王位继承人来确保自己的地位,其子亨利八世继续了这个策略。
  很多史学家以亨利七世继位为玫瑰战争结束的标志。其他人则认为玫瑰战争直到公元1487 年的斯托克战役之后才结束。在这场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
  另外,这场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战争,最后以两大家族意见的和解而告终,冤家宜解不宜结。意见有分歧,可以通过商量、争论、谈判来解决,而不是战争,这也许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 巴尔干半岛上的意见纷争.
  巴尔干战争是四个教派(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和天主教派) 之间的拼争,也是意识形态的拼争,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真的,谁是假的,直到现在历史还没有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四教派争半岛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历史上无数次的战争创伤。20 世纪初,腐朽的奥斯曼帝国仍控制着巴尔干国家的大片领土,四百年以来一直顽强斗争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还没有取得独立;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族人民在马其顿、色雷斯一带还受着土耳其人的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
  巴尔干战争长期处在四种教派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的争夺中,因为各教派之间的意识形态有巨大的差异,所以在长期的争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战争。半岛上的宗教历史由来已久,而且相互渗透,情况十分复杂。于是,四教派争夺半岛的斗争一直持续着,剪不断,理还乱,让人感叹。
  早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巴尔干半岛上许多的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自从奥斯曼帝国入侵后,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是穆斯林,阿尔巴尼亚的其他主要宗教包括东正教和天主教。
  88%的人口信奉保加利亚东正教,约10% 信奉伊斯兰教;约85%的人口属保加利亚人,约10%属土耳其人。
  波黑48%为波斯尼亚族(即穆斯林),37.1%为塞尔维亚族,14.3%为克罗地亚族,其中绝大多数波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塞族人信奉东正教,绝大多数克族人信奉天主教。
  大多数希腊人(98%) 信奉国教东正教。东正教会受国家保护,并有自治权,但受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元老院的精神指导。除此之外,还有1.3%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也是唯一受官方承认的除东正教之外的宗教。
  因此,半岛的战争纠纷基本都来自四个教派之间的意见纷争,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干预,巴尔干半岛成了一个反复爆炸的火药桶。
  反复爆炸的火药桶20 世纪初,欧洲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公元1912 年终于爆发了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控制和压制的战争。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的利益之争,它们干预这场战争又成为必然。对战争的干预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接上了导火线。
  公元1912 年3 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5 月,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门的内哥罗也在8 月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的反土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土战争。但欧洲列强不甘心巴尔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各自怀着侵略扩张的野心进行干涉。
  公元1912 年10 月8 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土耳其宣战,保、塞、希也相继在17 日、18 日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给予土耳其统治下的各民族以自治权,要求土军撤出巴尔干。土耳其政府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土宣战的直接口实。18 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土采取军事行动。
  巴尔干各同盟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质量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胜过土耳其军。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保加利亚军队在伊斯坦布尔方向以三个集团军组成主要集团。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三个集团军) 的任务是对付土耳其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的军队。希腊海军准备对土耳其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门的内哥罗军队的任务则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军形成了包围态势,准备在土耳其援军到达之前击溃敌军。
  10 月22 日,门的内哥罗军队与为数两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色雷斯北部和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土军进攻,保军越过保土边界向南推进。位于保军集团右翼的第二集团军击退了土军。在左翼作战的保军第一、三集团军,在多次击退土军后,于10 月22—24 日在基尔克—基利塞(洛泽格拉德) 附近击溃土军第三军,开始向南推进。10 月29 日至11 月3 日,在卢累布尔加兹发生激烈的交战,土军第四军被击溃,土军仓促退却。10 月24 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军发起总攻,马其顿的土军集团被击溃。在马其顿南部,希军于11 月1、2 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 日投降。希海军封锁了土海军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11 月28 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俄国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保军进抵伊斯坦布尔不利于自己解决黑海海峡问题。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站在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反而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公元1912 年12 月,土耳其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公元1913 年1 月23 日,土耳其发生政变,新政府(青年土耳其党) 拒不接受和约条件。2月3 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对土开战。土耳其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 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公元1913 年5 月签订《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土耳其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土耳其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这场战争客观上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列宁指出:“巴尔干战争是标志着亚洲和东欧中世纪社会崩溃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环。”
  公元1913 年6 月29 日至8 月10 日,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也希望牺牲保加利亚(当时保加利亚已收回大部分土地) 以扩大自己的领土。罗马尼亚向保加利亚提出对多布罗加的领土要求。
  在奥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6 月29 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的阵地。战斗持续到7 月6 日,保军被迫撤退。10 日,罗马尼亚对保开战,未遇到什么抵抗。21 日,土耳其撕毁了公元1913 年《伦敦和约》,与保军作战,占领埃迪尔内。保加利亚在面临全面溃败的不利形势下,于29 日宣告投降。
  根据公元1913 年《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不仅失去了已收回的大部分领土,而且还丧失了多布罗加的南部。公元1913年,保加利亚、土耳其签订的《君士坦丁堡和约》又迫使保加利亚将埃迪尔内归还土耳其。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巴尔干半岛的力量又重新洗牌:罗马尼亚脱离公元1882 年三国同盟,而与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土耳其因失去领土而力量被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像扎进奥地利身边的一根刺,几乎把领土扩大了一倍。
  公元1913 年夏季,奥地利秘密地向盟国建议,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塞尔维亚。可是,德国和意大利拒绝采取行动,这些都成了公元1914 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帝国主义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埋下了导火线。
  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军备竞赛,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40 亿马克,协约国的军事预算也达47.6 亿马克。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德国总参谋长毛奇曾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飞机除进行空中侦察外,还用以实施轰炸;加上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的大量使用,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加明显,这些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无法统一的意识形态两次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纳人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但是它们之间的宗教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被别的国家所利用。
  当时,俄国出于侵略目的,对这些国家的合并要求予以支持。奥匈帝国则坚决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大,还力图吞并塞尔维亚,这得到了德国的支持。而奥塞两国的冲突又势必引起奥俄冲突乃至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冲突。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巴尔干角逐争斗,使其成为欧洲的火药库。《布加勒斯特和约》签订不到一年,规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巴尔干问题而突然爆发。
  20 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既证实了巴尔干是火药桶的论点,同时又否定了这一论点。巴尔干土地上的战争并不是由于巴尔干各民族好战所致,更非巴尔干的政治形势所致,而是与它们之间的意识形态、欧洲国家的干预乃至世界形势密切相关,欧洲大国几乎无一例外都插手巴尔干局势。巴尔干国家因为自己意识形态的不统一而成为大国政治棋盘上的小卒,结果是自己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意识形态的严重分歧,还会使巴尔干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并最终导致新的矛盾和冲突。后来的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个例子。
  ● 朝鲜半岛为何被“三八线”分成两半.
  一场卷入了18 个国家的朝鲜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了惨重的一笔,直到今天,人们在谈论这场战争的时候,还心有余悸。
  一个本来完整的半岛,被“三八线”分成南北两个国家,两种意识形态还处在对抗状态之中,朝鲜半岛的局势在东北亚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观察这场战争,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索呢?
  朝鲜与韩国的意识形态纷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鲜被以北纬38 度线为界划分为两个部分。由意识形态不同的苏联、美国分别驻军,一方是社会主义阵营,另一方是资本主义的龙头老大。双方的本意是解除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武装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殖民统治,但是却使一个完整的朝鲜半岛分成了两半,造成了今天仍旧没有愈合的创伤。
  当时,美苏双方曾经将朝鲜问题提交给联合国,联合国决定在美苏管辖区同时举行选举,然后美苏军队撤出朝鲜半岛,由朝鲜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国家。这种出发点十分正确,但是却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与其本意有着天壤之别。由于半岛北部的金日成作为抗日英雄而获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本应该取得朝鲜半岛的领导权,但与美国的意识形态不相容,所以,美国否决了该决议,这也成为朝鲜战争爆发的伏笔。
  公元1948 年5 月,南朝鲜(今天的韩国) 举行了总统大选,亲西方的李承晚当选为总统,公元1948 年8 月大韩民国宣布建国。公元1948 年9 月,朝鲜北部建立了信仰共产主义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为领导人。朝鲜半岛形成了两个意识形态上不同的政权。但根据历次大韩民国宪法以及历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南北朝鲜双方都认为朝鲜半岛上只存在一个国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之中,国家统一是双方努力追求的目标。
  这两个政权的领导人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背景呢?他们在朝鲜战争中担任了怎样的角色呢?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公元1912 年4 月15 日诞生于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今平壤市万景台)。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公元1925 年随父金亨稷移居中国东北,先后就读于抚松第一小学、吉林毓文中学。
  公元1926 年10 月17 日,他建立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又因参加反日斗争,公元1929 年被捕,囚于吉林监狱。次年获释。公元1930 年7 月3 日,他在卡伦建立了以青年共产主义者为主的最初的党组织,这个最初的党组织成为朝鲜劳动党的雏形,并成为后来建立党组织的基础。
  公元1930 年7 月,他组建了朝鲜革命军。朝鲜革命军是朝鲜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武装组织和为准备抗日武装斗争的政治及军事组织。公元1932 年4 月25 日,他创建了朝鲜人民革命军,担任司令官。公元1934 年5 月,组建并领导了能够统一掌握和领导朝鲜人民革命军党组织和地方党组织的朝鲜人民革命军党委员会。公元1936 年5 月5 日, 创建了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祖国光复会,被推选为会长。公元1945 年8 月15 日,金日成领导的以武装斗争为中心的抗日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实现了祖国光复的伟业。
  公元1945 年10 月10 日,他建立了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完成了共产党的组建,紧接着组建了朝鲜劳动组合总联盟等各种大众团体,把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公元1946年2 月8 日,建立了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被推选为该委员会委员长。公元1946 年朝鲜共产党同新民党合并为劳动党。同年,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成立,金日成任委员长。公元1947 年2 月,建立了朝鲜第一个无产阶级独立政权—— 朝鲜人民委员会,被推选为委员长。
  公元1948 年9 月9 日,根据全体朝鲜人民的意志,创建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被推选为内阁首相。公元1949 年,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金日成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公元1950年6 月25 日朝鲜战争爆发,金日成时任朝鲜人民军司令官。公元1953 年2 月,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首称号。
  公元1970 年11 月,在朝鲜劳动党第五届会议上,为加快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全胜利,金日成提出了关于深化思想、技术、文化三大革命的课题,将彻底建立党的单一思想体制规定为党的工作的总任务。公元1972 年,他提出了自主、和平、统一为基本内容的祖国统一“三大原则”,在朝鲜劳动党第六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创立高丽民族联邦共和国的统一方案。
  公元1966 年起金日成任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公元1972 年、公元1977 年第五届、第六届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上,他当选为共和国主席、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公元1994 年7 月8 日凌晨2 时因心脏病突发在平壤逝世。曾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称号,三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在金日成的领导下,朝鲜走上了具有朝鲜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公元1956 年赫鲁晓夫提出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之后,金日成一方面指责苏联是“灰色分子”、“社会主义背信者”,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体思想,其中结合了他自己的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他发表的文章和讲话被编辑成38 册“金日成著作”。朝鲜在公元1998 年9 月修改宪法,在修改后的宪法中,金日成成为“永远的国家主席”,从此以后,朝鲜不再设立国家主席一职,废除了象征国家元首的国家主席制度。金日成的遗体现被永久保存于平壤的锦绣山议事堂(现已改名为锦绣山纪念堂)。由此,我们可见金日成在朝鲜的地位。
  相比而言,大韩民国的总统李承晚则是地道的美国派,他从公元1948 年至公元1960 年担任了第一至第三任总统。公元1875年他出生在朝鲜黄海道,公元1905 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士学位,公元1910 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政治博士学位,这种美国留学的背景为其以后建立大韩民国打下了理论基础。公元1919 年他任朝鲜流亡临时政府(上海) 国务总理,同年受任临时流亡政府总统。公元1921 年卸任后赴美鼓吹朝鲜独立。公元1945 年归国任民主议院议长。公元1948 年任大韩民国制宪国会议长,同年当选总统。公元1951 年创立自由党,自任总裁。公元1952 年及公元1956 年连续两届总统连任。公元1960 年第四次当选总统,同年因“4·19”运动被迫下野,后来到美国夏威夷避难,公元1965 年去世。李承晚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学到的是美国的意识形态理论,掌握的是资本主义的一套价值体系和理念,所以在与金日成对垒的过程中,不可必免地要发生冲突,这也是朝鲜战争的主要诱因。
  抗美援朝之谜不同的国家对朝鲜战争都有不同的称谓,韩国称朝鲜战争为“韩国战争”或“6·25 事变”,朝鲜称之为“祖国解放战争”,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这是一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国家统一之战。而美国、苏联与中国三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于公元1950 年6月25 日朝鲜军队突袭韩国开始,公元1953 年7 月27 日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由于没有签订和平协议,“技术上讲”这场战争仍然没有结束,朝鲜和联合国军依然处于战争状态。这场战争涉及了18 个国家,主要的参战者除了“南、北朝鲜”外,还包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5 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的决议派出的小规模部队参战,苏联空军的航空兵部队与高炮部队参加了朝鲜战争的防空作战。到底中国为什么会参加这场战争呢?抗美援朝的故事又因何流传至今呢?
  中国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将第四野战军的朝鲜族部队以师为单位按金日成的要求转交给朝鲜,构成朝鲜人民军步兵主力。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7 月13 日即成立东北边防军,抽调4 个军及炮兵部队,积极备战。
  “ 仁川登陆” 后,朝鲜局势逆转,中国政府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中国虽然作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大部分倾向于不参战。因为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卷入这场战争对国家的发展不利。前苏联解密档案表明,斯大林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脑指示中国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 月初,中国政府仍然未能对参战与否作出最后的决定。此后,周恩来赶赴莫斯科跟苏方讨论参战问题。10 月4 日,中国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奉命抵达北京商讨朝鲜问题,10 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才最终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直接原因是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中国的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如被占领,将会更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十分顾虑麦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朝鲜战争胜利后继续向北进军,威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 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陷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美军进入台湾海峡,迫使中国政府中止了解放台湾的渡海战役,这让中国政府领导直接感受到了美国的威胁。基于这些理由,最终决定出兵朝鲜,抗击美国。
  10 月7 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部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进入朝鲜境内作战开始积极准备。当时,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10 月19 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 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县) 渡鸭绿江入朝作战,拉开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序幕。
  麦克阿瑟曾经保证不会侵略中国,并且自信地表示中国“无意参加这场战争”。“当今是我们强大而中国软弱的时代,若中国部队渡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受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屠杀。”他同时还认为战事将在感恩节前结束,称要让美国的官兵回家过这个美国的传统节日。
  当然此时麦克阿瑟是有理由对战事感到乐观的。10 月11 日韩国国防军占领元山,10 月19 日(同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不过当时美军还不知道具体情况) 美军就已经占领了平壤,朝鲜政府迁往江界市。韩国国防军陆军第六师的部队已进抵鸭绿江畔楚山郡,美国空军飞机多次进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市附近的机场与交通线,胜利似乎就在眼前。
  中国人民军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公元1950 年10 月25 日打响。当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 军第118 师在北镇突然对敌军发起攻击,用了一个多小时便占领了温井,歼灭了3.5 万名联合国军士兵。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国“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中国政府将这场战争称为“为援助危难的友好邻邦和保家卫国而战”。
  虽然第一次战役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坚持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但同时他也承认有“联合国军全部被歼的危险”,因此建议应该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但是美国的杜鲁门政府显然意识到在二战刚刚结束后立即与中国交战将有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认为应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而中国的参战,令杜鲁门政府再度改变政策,称朝鲜半岛的统一可以“日后再谈判”,显然抛弃了之前要一鼓作气统一朝鲜的策略。
  11 月24 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中朝军队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中国人民志愿军先示形于敌,诱敌军进入战役发起线后,于11 月25 日发动第二次战役,在西线战场用志愿军第38 军、第42 军从左翼突击美军第8集团军纵深。美韩军被迫全线突围南撤至“三八线”,12 月5 日弃守平壤。公元1950 年12 月31 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 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占领。
  麦克阿瑟在朝鲜的很多行动都未得到杜鲁门政府的首肯,有些行动甚至违背了政府的决策。麦克阿瑟不顾政治目标,而仅仅追求军事上的利益,这种行为其实会使任何一场冲突升级为世界大战,而这在核武器时代是非常危险的行为。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蒋介石军队参战等,但都被杜鲁门一一驳回。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这项命令迅速通过无线电广播使全世界知晓,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
  此时的美国已经发现自己陷入了朝鲜战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个陌生的战场打一场前途未卜的战争。因此美国在公元1951 年1 月13 日提出停战建议,7 月10 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经典战役,黄继光舍命堵枪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场战役中。上甘岭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五圣山南麓,紧靠“三八线”。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附近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约3.7 平方公里) 为主的阵地上,依托坑道工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进攻的一次成功的坚守防御战役。
  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先后投入美第7 师,伪第2 师、第9 师及美空降第187 团等部共6 万余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我参战兵力为志愿军第15 军第45 师、第29 师,第12 军第31 师及第34师第102 团和炮兵、高射炮兵等共4.2 万余人。战斗自公元1952年10 月14 日至11 月25 日历时43 天。我军经过反复激烈地争夺,阵地多次失而复得,终于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歼敌2.5 余万人,击毁、击伤敌机300 架,击毁敌大口径火炮61 门、坦克14 辆的重大胜利。
  上甘岭战役,不仅是一二个伟人的胜利,也不仅是几十个将军的胜利,这是一场意识形态之间的经典战役,是朝鲜战争的一个缩影。
  公元1953 年7 月双方签署停火协议,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三八线”附近以公元1953 年7 月27 日22 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两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直到50 多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50 多年了,灵与肉都化为了清风明月,希望人们能看清意识形态引发战争的危害性,在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多一点儿理解,少一点儿战争。
  
 第九章  边界争夺战的谜团
  好邻居为了“地边子”而发生争斗,变成了敌人。是“地边子”之争,还是面子之争,从古至今,折磨着无数的人,对此,好像没有人能够能解释得清楚。
  ● “地边子”上的争端.
  南亚的印度与巴基斯坦为了“地边子”—— 克什米尔发生了三次战争,并且局部的冲突还在继续,硝烟一直在克什米尔上空弥漫,阴影笼罩在这个地区,印巴战争的由来让人浮想联翩。
  克什米尔的归属之争克什米尔问题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的简称,包括克什米尔谷和查谟平地。这本来是两个独立的邦国,查谟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居民却基本上信奉伊斯兰教。公元1846 年,查谟首领从英国人手中买下了被占领的克什米尔,而克什米尔人口数倍于查谟,这就种下了后来争端的根源。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总面积为19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00 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克什米尔包括6 个部分: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其中克什米尔谷地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查谟则是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
  克什米尔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境内的山脉平均海拔1 500 米以上,整个地区几乎是群山环绕,山峰耸立,闻名于世的喀喇昆仑山脉沿克什米尔的西北边缘而立,奇伟的喃咖峰高耸入云。克什米尔的高山之巅多是常年积雪,为克什米尔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克什米尔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多从山谷穿过,湖泊常傍依于高山。
  克什米尔是一个天然的旅游圣地,曾享有“东方的瑞士”之美誉。克什米尔夏季凉爽、空气清新,高入云霄的雪景、低深的河流、汹涌的小川、平静的湖泽和奇异的花果引得无数游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克什米尔地区以农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等;刺绣、地毯、石刻等手工制品也颇负盛名。
  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克什米尔争端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公元1947 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独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英属印度包括11 个省,而在这些省中间,夹杂着大约550 个土邦,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据公元1947 年6 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土邦地区归属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
  “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公元1947 年6 月由英国驻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路易斯·蒙巴顿提出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主义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强大压力,提出“分而治之”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居民宗教信仰,英属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构成;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个方案为当时的主要政党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所接受。公元1947 年8 月15 日,英国把在印度的政权分别移交给印度国大党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未受影响。而印度独立法规定的内容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在这里不起作用。因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归入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三次印巴战争印巴之间在克什米尔地区一共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后人称之为三次印巴战争,三次战争分别是怎样爆发的呢?
  第一次印巴战争发生在公元1947 年10 月到公元1949 年1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的严重不满。公元1947 年10 月27 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印度参战部队有2 个师及若干土邦部队约4 000 余人,从东、南和西南三个方向巴军发起进攻。巴基斯坦参战的多为部落武装,约5 万人,从西、西南和北三面进军克什米尔。印、巴军队经过1 年多的争夺战,双方伤亡惨重,胜负难分,后在联合国的干预下于公元1949 年1 月停火。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2/3 的土地与3/4 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 的土地与1/4 人口。这次停火奠定了后来双方对克什米尔控制的范围。
  另外,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最终必须由公民投票来决定。但是,双方后来在是否举行、如何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通过一步步的行动,印度到60 年代初期已经完全接管了克什米尔。
  第二次印巴战争发生在公元1965 年8 月到公元1966 年1 月。公元1965 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 月14 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 月6 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随后,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迫使印、巴双方于9 月23 日正式停火。公元1966 年1 月,双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声称双方将恢复两国间的正常关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但是在关键的克什米尔问题上, 《宣言》仅仅表明双方陈述的各自的立场,至于如何公民投票、如何界定军事人员的活动范围等关键问题均未提及。
  第三次印巴战争发生在公元1971 年11 月到公元1972 年3月。公元1971 年3 月,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公元1972 年1 月正式成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政府派兵镇压,大批东巴难民逃往印度。印度支持东巴独立,并准备入侵东巴。11 月21 日,印军侵入东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是一次海、陆、空三军作战的立体化战争,然而,战争究竟从哪天算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各执一词。印度方面认为,公元1971 年12 月3 日天一黑,巴基斯坦军队就对印度西部的军用机场发动了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因此,战争应该从这天开始算起。然而,巴基斯坦方面认为,印度军队早在11 月21 日就向杰索尔的巴军阵地发动了袭击,因此,第三次印巴战争应从11 月21 日算起。
  公元1971 年11 月21 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23 日,巴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
  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的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在东部方向,印军以三个师及八个营加强部队的兵力,分三路发动攻势行动,至12 月9 日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三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
  在西部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一路遇到巴军的顽强抵抗,但由于印军占有兵力优势,至12 月14 日,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一路印军则几度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要城镇波格拉,但未能向北发展进攻,因而没有完全实现作战企图。
  在北部方向,双方在贾马尔普尔、米门辛格与坦盖尔进行攻防作战,结果,巴军未能守住阵地,丢失了贾马尔普尔,退守到坦盖尔地区,建立新的防御体系。
  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第50 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70 公里的西北部重镇坦盖尔和距达卡30 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
  12 月15 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 月16 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印军凭借其空军力量的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机动和集结,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作战力量,阻止或限制印空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交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
  在空中较量的同时,双方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两军各有攻势行动,其中印军从多路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 600 平方公里的领土。此时,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了胜利,因此印度于12 月17 日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
  公元1972 年3 月15 日,印度从孟加拉国撤军。公元1971 年至公元1972 年第三次印巴冲突后,签署了《西姆拉协议》,要求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边界纷争硝烟未了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
  公元1989 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公元2002 年5 月18 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军警和极端分子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亡。与此同时,印度方面暗示其可能加大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打击力度。在18 日的暴力冲突中,印巴之间展开了枪战,还相互发射迫击炮弹,这也是公元2002 年以来最激烈的边境交火。在此之前,巴一民兵组织对一个克什米尔印度军营发动了袭击,造成了34 名印度人死亡。这时,很多军事分析家担心是否会爆发第四次印巴战争。印控克什米尔官员5 月31 日表示,当局已经为当地平民制定了应急战争计划,以防备印巴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幸运的是,这只是边界的局部冲突,但是,这个地区的普通群众却时刻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公元2003 年11 月23 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 日) 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24 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 日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军方25 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 (印方称为“ 实际地面位置线”) 一带实现停火。双方同时表示, 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
  公元2005 年4 月7 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六十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它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公元2005 年10 月29 日上午至10 月30 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上的五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战后救援行动。
  印巴双方的这些良性的努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局势,但局部的暴力冲突事件还是接二连三地发生,硝烟何时能够散去,“地边子”问题何时才能得到最终解决,该地区的群众什么时候才能有幸福的生活,人们将在此后密切地关注这里的一切。
  ● 中东地区的边界纠纷与土地归属.
  “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在这个横跨三大洲的地区,爆发了近代以来的五次大规模战争,边界的纠纷、土地的归属,再加上纷繁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宗教冲突,使这里成了一个流血不断的地区。“人体炸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在人群中爆炸,战乱何时结束?对此,人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无奈的表情。
  旷日持久的历史争端中东,这个名称的来源据说是16 世纪至17 世纪欧洲殖民者向东殖民时,把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按远近划分成了近东、中东和远东。
  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有明显的区别:一是中东不包括阿富汗;二是中东包括非洲国家埃及;三是中东包括了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中东是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 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所谓“中东战争”是指公元1948 年至公元1982 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阿拉伯国家是指阿拉伯民族占大多数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北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犹太人建立的国家。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争端由来已久。历史上,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位于地中海、死海、约旦河之间) 建立过国家。公元前30 世纪,原在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迁至巴勒斯坦沿海和平原地区定居。公元前13 世纪,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征服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来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先后被波斯帝国、希腊、罗马和土耳其等外来民族征服,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
  19 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为主的国家。公元1917 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当时这个地区有阿拉伯人66 万,犹太人仅9 万,但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运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他们的策划下,已经在世界各地定居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从此,阿、以两个民族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不断发生流血事件。公元1947 年11 月29 日,在英美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阿拉伯世界广泛反对这个决议,没有建立阿拉伯国家,也坚决反对犹太人建国。
  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建国后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死伤无数。回顾这段历史,还是让人有点儿不可思议。
  公元1949 年5 月14 日,犹太人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5 月15 日,阿拉伯国家就同以色列发生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 000 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 500 人、叙利亚5 000 人、伊拉克1 万人、黎巴嫩2 000 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 万余人,合计4 万多人。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 架,舰船12 艘,坦克装甲车240 辆,各种野战炮140 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 400 人,各类飞机33 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
  但是,阿拉伯国家在数量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最后的胜利,相反的是,以色列抓住了几次有利的战机,利用正确的战略,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阿拉伯国家军队伤亡约1.5 万人,以军伤亡6 000 人。公元1949 年2 月至7 月埃、黎、约、叙分别同以色列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区外,均被以军占领,近百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沦为难民。战争结束后,遗留下许多问题,并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英、法、以侵埃或苏伊士运河战争。公元1956 年10 月20 日,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向埃及发动进攻,侵入西奈半岛。10 月31 日,英、法联合出兵干涉,11 月5 日在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实施空降和登陆。在埃及军民奋起抵抗和世界人民的声援下,英、法被迫于11 月7日撤离加沙和西奈半岛。埃及军队伤亡1 600 余人,损失飞机210 余架;英、法、以军伤亡200 余人,损失飞机约20 架。英、法军于12 月撤离。从此,美国开始插手中东事务,以军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人继续在加沙地带进行反以色列的斗争。公元1959 年,其中一部分人秘密组织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法塔赫主张,通过武装斗争解放全部巴勒斯坦的领土问题,建立一个“进步的、民主的、不分宗教信仰的和没有种族主义的”巴勒斯坦国。公元1964 年5 月,得到阿拉伯联盟各国支持的巴勒斯坦代表在耶路撒冷召开巴勒斯坦人国民大会,产生了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大会决定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随后,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8 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提出建立巴勒斯坦解放军的建议。公元1965 年2 月,法塔赫组成了“暴风”突击队,成为巴勒斯坦解放军中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美、苏之间争霸造成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加紧了在中东地区的争夺,这使得该地区的矛盾日趋激化。
  公元1967 年5 月,为了将埃及拖入战争,以色列故意泄露了关于以色列已经在叙、以边境集结兵力并准备在5 月17 日这一天向叙利亚发动进攻的情报。苏联得到此消息后,未加分析就传达给了埃及,埃及信以为真,派出两个师的兵力进驻西奈半岛,并发布了动员令。5 月19 日,以色列下达局部总动员令,向西奈半岛集结兵力。第二天,埃及封锁了亚喀巴湾,于是美国和以色列指责埃及的行动是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声称要采取军事行动。苏联一面利用埃及抗击美国和以色列,一面又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与美国秘密接触。5 月26 日,以色列故意通报美国,说埃及准备袭击以色列。美国立即将这一消息转告了苏联,苏联立即要求埃及不要主动开火,要保持克制,埃及于是保证,决不开第一枪。
  公元1967 年6 月5 日凌晨,以色列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到傍晚时,以色列共对阿拉伯国家发动了四次空袭,在开始实施空袭后的半小时,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开始向阿拉伯国家大举进攻。不久,以军占领了加沙地带,并进入了西奈半岛的阿里什、阿布奥格拉等地。6月8 日,以军全歼了在西奈半岛上的埃及军队,又将自己的军队推进到苏伊士运河东岸,西奈半岛被以军全部占领。在对埃及开展袭击后不久,以军又向约旦发动了进攻。截至6 月7 日,以军占领了杰宁、纳布卢斯、耶路撒冷东区和约旦河西岸约旦管辖的全部地区。6 月9 日,以色列又向叙利亚发动大规模进攻;6 月10 日,以军占领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并夺取了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道。6 月11 日,叙利亚和以色列签署停火协议。至此,第三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损失惨重,不但伤亡了几万人,而且加沙地带、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均被以色列占领,100 万阿拉伯人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埃及、叙利亚为收复被占土地和摆脱美、英造成的不战不和的局面,于公元1973 年10 月6日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进攻。战争初期以方损失惨重,后实施快速行动,采取重点用兵,先北后西的作战方针,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至10 月24 日,双方按照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停战。埃及、叙利亚同以色列分别于公元1974 年1 月和5 月签署第一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及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 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了战略目的(公元1982 年4 月,根据公元1979 年3 月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公元1967 年停火线以西。此战,埃、叙两国共出动坦克4 100 辆,作战飞机1 040 架,舰艇140 艘,兵员52 万人~54 万人;损失坦克2 200 辆,作战飞机450 架,舰艇10 艘,人员伤亡8 500 人。以方共出动坦克1 700 辆,作战飞机360 架,舰艇40艘;损失坦克850 辆,作战飞机110 架,舰艇1 艘,人员伤亡约2 800 人。经过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公元1970 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总部迁入了黎巴嫩境内。公元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经常在以色列后方、戈兰高地和加沙地带等地区展开游击战,袭击以色列军营,摧毁以军的雷达设施和军火库,以色列对其恨之入骨,希望发动一场战争其目的在于消灭在黎巴嫩境内活动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武装力量。公元1982 年,根据公元1973 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中东战争就地停火》协议,以军完成了从西奈半岛的撤军,开始全力准备对黎巴嫩采取行动。公元1982 年4 月,马岛战争爆发,世界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而两伊战争正在进行中,整个阿拉伯世界也正陷于四分五裂,加上黎巴嫩国内存在派系之争,埃及于公元1979 年3 月同以色列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双方达成和解,也很有可能不参加对以色列的战争。这都为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战争创造了客观条件。公元1982 年6 月初,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激进派成员在伦敦将以色列驻英国的大使刺成了重伤,以色列以此为借口,向黎巴嫩发动了大规模入侵,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6 月6 日,以色列出动陆、海、空三军两万多人,从三个方向对黎巴嫩发动了突然袭击,与驻守贝鲁特西区的巴勒斯坦解放部队展开激战。6 月7 日,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从黎巴嫩撤军。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条件,要求以色列军队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 公里;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军事单位;在贝鲁特保留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政治机构。以军拒绝了这三个条件,并要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必须向黎巴嫩军队缴械,全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撤离黎巴嫩,否则将血洗贝鲁特。
  6 月9 日,以军形成了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包围,设在贝鲁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电台、通讯人员和守卫士兵被以军切断了退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向苏联、叙利亚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紧急求援,但他们反应冷淡。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被迫同意撤出贝鲁特。
  从8 月21 日到9 月1 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及其武装力量1.2 万多人,在美、法、意派遣的多国部队的监督下,先后从贝鲁特西区撤出。9 月13 日,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力量安全撤出后,负责监督撤军的多国部队撤出黎巴嫩。但是,以色列军队拒绝撤军,仍旧占领着黎巴嫩1/4的领土,并于9 月15 日占领了贝鲁特西区。随后,在美国的调停下,经过5 个月的谈判,黎、以双方就以军撤出黎巴嫩的问题达成《黎以撤军协议》,以色列基本上达到了入侵黎巴嫩的目的。
  第六次中东战争之说公元2006 年7 月12 日,黎巴嫩真主党在以色列北部绑架了两名以军士兵,这引发了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大规模入侵。在人质危机爆发两周以后,由于激进组织黎巴嫩真主党的卷入,使以巴矛盾持续升级的同时,开始向以阿矛盾转化。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元1991 年马德里和会以来的整个中东和平进程,将可能面临根本性逆转。以军再次入侵黎巴嫩,使公元1991 年马德里和会后的以阿和平进程几乎被完全颠覆。以巴危机的“扩大化”不能不令阿拉伯世界回忆起历历在目的“ 六五战争”、“ 十月战争”。叙利亚的一名官员对此表示,现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已经苏醒;叙利亚副总统沙拉拉则强调,“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才是这场危机的根源。”俄罗斯《生意人报》发出了忧心忡忡的警告,声称以军入侵黎巴嫩标志着阿以战争,也就是中东战争事实上的爆发。
  第五次中东战争的战火虽然已经熄灭了二十多年,但那场战争带给黎巴嫩人民乃至中东地区平民的苦难,却一直延续至今。或许正是这些难以抹去的惨痛记忆,让人们不愿意再次看到战争的到来。
  在这样一种僵局下,除了以阿双方必须保持克制之外,国际社会尤其是主要大国应负起挽救中东和平进程的责任。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从来都不是中东国家自己的事,在中东和平进程陷于僵局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的作用对于局势如何发展举足轻重。
  ● 中苏关系破裂的战争记录.
  中苏两国本是一家兄弟,后来由于在对待社会主义认识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原来的友谊也演变成了敌对。两国的边界原是友谊的桥梁,但由于分歧越来越大,终于在边界问题上发生了摩擦、冲突。有人说,珍宝岛战役就是这场分歧的历史见证;也有人说,珍宝岛真的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岛,苏联早就对此虎视眈眈。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呢?
  珍宝岛争端的缘由珍宝岛位于黑龙江虎林县境内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 平方公里,因为它两头尖、中间宽,形似中国古代的元宝,故名珍宝岛。该岛西端曾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于公元1915 年形成小岛,至今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人们可徒步上岛。岛东与苏联隔江相望,相距100 余米,每年冬季,江面冰厚达两米以上,可以通行各种车辆。岛西是宽不过百米的江汊,从未通航。珍宝岛四周林木环绕,岛中的水泡与乌苏里江相连,是鱼类的天然繁殖场所和栖息地。当地的中国居民祖祖辈辈在那里进行生产和捕鱼等活动。20 世纪初,由于中国渔民张盖等几位老人相继上岛建房、捕鱼和种菜,因此珍宝岛曾先后被当地人称为“张盖岛”和“渔翁岛”。在中苏关系友好时,珍宝岛的主权并不是问题,但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以后,苏军逐渐开始在这一带制造摩擦事件。
  公元1968 年12 月27 日,苏军75 名士兵越过江面登岛,拦截并殴打我方17 人巡逻队,打伤8 人,抢走冲锋枪2 支。公元1969 年1 月4 日,苏军再次殴打中国军队巡逻队,打伤20 多人,抢走6 支冲锋枪、3 支半自动步枪和数百发子弹。类似情况在2月又发生了5 起。
  为了遏制这种势头的发展,公元1969 年1 月24 日,黑龙江省军区根据上级相关指示提出了“珍宝岛地区反干涉斗争方案”,并在边防站成立了前敌指挥所,计划将可能发生的战斗控制在营级规模。
  2 月25 日后,为了防止再度发生冲突,中方暂停了在珍宝岛的巡逻,苏联方面却在大肆宣传“中国退出达曼斯基岛”的消息,而且公开声称,如果中国部队再度上岛,就要采用武力。为了拆穿苏联宣布的谎言,中方决定,在3 月2 日恢复巡逻。由于此次苏军很有可能开火,3 月1 日,前敌指挥所召开了作战会议,决定在3 月2 日的凌晨,先派出一个侦察分队上岛担任掩护任务,上午再派出2 支巡逻队,从岛两侧行进,遇到苏军开火就坚决反击。
  3 月2 日8 时40 分,中国军队两个巡逻分队出发,刚抵近岛岸时,苏军从苏联境内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边防站,派出若干装甲车、军用卡车和指挥车与士兵,抢先赶到珍宝岛的东侧,挡住了中国第一巡逻队的去路。而且与平时不同,苏军士兵全部持枪,一下车就摆开了战斗的队形。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第一巡逻队一边向苏军发出警告,一边向岛的西面撤去。但苏军紧追不舍,并派出两个分队,分别迂回到第一巡逻队的两侧。其中苏军的左侧分队,与中方第二巡逻队在岛的另一侧遭遇后对峙。
  就在第一巡逻队退到岛边时,苏军士兵突然开枪,当场打死打伤第一巡逻队数人,中方被迫开始反击,岛上潜伏部队也随即开火。
  苏军开火后,江面上的苏军装甲车开始冲击我军,除了提供正面支援以外,还有一辆装甲车一直迂回到岛的北侧,试图从侧后攻击中国军队。中方潜伏分队位置原本距离该车不远,但由于火箭筒手经验不足,发射数发火箭弹也未能击中该车。后来该车最终被越来越近的火箭弹吓跑,苏军失去了迂回方向的火力支援。之后的时间里,双方人员在岛上形成了混战的局面,形势逐渐向不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中国军队步兵的基本技战术和灵活性都在苏军之上,苏军士兵之间的配合过于拘泥条令,单兵间的距离、小组间的距离以及配置等过于老化,不能根据地形、敌情和隐蔽物等情况灵活掌握,而其固有的重型火力优势在岛上的地形中也无法发挥,伤亡明显高于中方。因此,一小时之后,苏军放弃了进攻,乘车返回其境内。
  在第一巡逻队和苏军交火的同时,另一个方向上,第二巡逻队战士在听到枪声后先敌开火,将对方迂回分队士兵全部歼灭。这一天,中方共毙伤苏军六十余人(其中击毙38 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和卡车各一辆。中方牺牲、重伤、轻伤、失踪共五十余人。
  3 月2 日之后,苏军先后于4 日、5 日、7 日、10 日、11 日、12 日6 次侵入珍宝岛及其西侧的中国河道。根据情报,苏军在几天内又有新的增援,增加了大量坦克、火炮及装甲车,地面部队增至一万多人,寻机大规模报复的迹象十分明显。中方也紧张准备,既要准备小打,也要准备大打,既要准备边界冲突,也要准备大举入侵,因此,中方也动员了部分军队,准备应对可能的大规模的冲突甚至是战争。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边防军又在中苏边界西段不断挑起事端。6 月10 日,数十名全副武装的苏联边防军先后侵入新疆裕民县的塔斯提地区,强行驱赶中国牧民的羊群,野蛮殴打、捆绑中国牧民,并开枪打死一名怀孕女牧工。中国边防部队在对其发出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自卫还击。随后,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侵入中国境内,企图挑起更大的武装冲突。8 月13 日,苏联边防军出动了一些直升机、坦克、装甲车和步兵力量,悍然侵入中国新疆铁列克提地区,突然袭击中国边防巡逻分队。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忍无可忍,奋起还击。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 人,打伤前往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 人。
  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中国政府关于与苏联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主张,对苏联边防军不断制造的武装挑衅事件采取了顾全大局的态度,坚持自卫原则,据理斗争,尽量避免事态的扩大。9月11 日,中国总理周恩来趁苏联总理柯西金途经中国的机会,在北京机场与他进行了坦率的会谈。在中国的提议下,达成了缓和边界冲突的临时措施。从此,苏联边防军逐渐停止了对中国境内的袭击活动。
  核世界大战未爆发之谜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公元1969 年8 月20 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的意见。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中美关系当时也很尖锐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动手,让美国至少保持中立。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时,核污染会直接威胁驻亚洲25 万美军的安危。最可怕的是,一旦让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到那时,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
  经过磋商,美国认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但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美中30 年来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我们在玩弄什么花招。最后美国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
  8 月28 日, 《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 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当即表达了中方的决心,那就是不怕苏联的核导弹,准备迎战。
  当中苏两国已进入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领导人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到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突然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9 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向同时去吊唁的中国党政代表团提出要在回国途中途经北京同中国总理会谈。经反复考虑,毛主席同意了这一要求。9 月11 日,双方在机场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会谈。这次会谈的结果是中苏关系略有缓和,核战争终究没有爆发,因此也就少了一场人间惨剧。
  中美复交的源头珍宝岛事件对中美复交起到了推动作用,无论在中苏关系史上,还是在中美关系史上,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美国出于全球战略利益和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考虑,在尼克松召集紧急国防会议后认为:“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当然应当阻止。如果他们执意要打,那是他们的事情。”为此,美国实施了三步曲:一是由于中美政府之间没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级官员会晤,要费很多周折,时间也来不及,可以把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捡起来,华沙会谈延续了十五年,现在已经中断了两年,此时恢复意义自然非比寻常。可以安排驻波兰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马上去办。这就出现了斯托塞尔尾追中国驻波大使的戏剧性事件。二是要利用齐奥塞斯库和叶海亚与中国的亲密关系,频频传递美国期望和解的诚意。三是为了远水解近渴,立竿见影,美国亮出了公元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尚保留未及动用的一张牌—— —“用苏联已被破译的密码,发出向苏联本土134 个城市、军事要点、交通枢纽、重工业基地进行准备核打击的总统指令”。
  苏联方面得知美国的做法后,坐立不安,不敢轻举妄动,也在紧张地分析着局势。
  公元1969 年9 月23 日和29 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 周年前夕,中国先后进行了当量为2 万~2.5 万吨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和轰炸机空投当量约300 万吨的氢弹热核爆炸。美国地震监测站、苏联地震监测中心,以及两国的卫星几乎同时收到了能量巨大的爆炸信号,尤其是苏联,十分清楚中国核爆炸的含意。
  美联社播发的一篇评论颇具代表性:“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了获取某项成果,而是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10 月20 日,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由珍宝岛事件引发的紧张对峙局势开始缓和,20 世纪中国最后一次核危机随之灰飞烟灭。
  在此次核战争危机中,美国出于战略考虑,发挥了比较正确的作用,中国也在时此恢复了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公元1971年10 月25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 (XXVI) 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中美之间的关系由此有了一个良好的“引子”,这就为后来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中美建交奠定了一个基础。
  第十章  经济危机转嫁的玄奥
  战争和经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偏偏有人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一旦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往往采取发动战争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做法。那么,为什么战争能够缓解经济危机?又是谁最先想到用战争转嫁危机的?
  ● 鸦片战争背后的隐情.
  英国在公元1825 年和公元1837 年爆发了两次经济危机,为了迅速扔掉这个“包袱”,英国选择了对外倾销产品,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经济危机的转嫁,也是导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说,战争可以迅速摆脱经济危机,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还是发生了多次经济危机,所以战争并不一定就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好方法。战争与经济危机之间有何关系呢?
  经济危机前后的英国和中国公元1925 年开始,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多次生产过剩,史称“经济危机”或者“经济周期”。为什么称作经济危机呢?这是因为此前人类一直遭遇的经济现象是生产不足,“生产过剩”对人类来说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把它看成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象征,故称之为“经济危机”;有人把它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一种正常的经济循环,资本主义完全有办法死而复生,故称之为“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经济危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迅速走出危机,那么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就会选择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矛盾,把危机转嫁给别的国家或地区,与之“共享危机”,于是经济危机就和战争联系在了一起。
  英国在公元1825 年以前,特别是在18 世纪末和19 世纪初,虽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曾多次出现生产过剩的现象,但是当时机器大生产的发展还不够充分,所以这种现象仍局限于少数的工业部门和地区。只是到了19 世纪20 年代,这种局部性的和地方性的生产过剩,才转变成为周期性的和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公元1825 年以前,英国经历了一个短时期的工业高涨阶段。公元1825 年的工业产值比公元1820 年增长了大约1/3,反映当时生产水平的生铁量增加了58%,棉花消费量增长了39%。但是,国内外市场却没有随着工业高涨而相应扩大。当时拿破仑战争结束不久,遭到巨大破坏的欧洲大陆市场容量不大,再加上农业歉收,英国在欧洲市场的商品销售遇到了很大困难,出口额从公元1814 年的2 690 万英镑下降到公元1825 年的1 460 万英镑;对美国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也从公元1815 年的1 580 万英镑减少到1 340 万英镑。
  同时,国内市场由于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而受到极大限制。公元1824 年至公元1825 年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仅相当于公元1792 年的4/5 左右。生产和销售之间严重脱节,使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有3 549 家企业破产,80 家银行停止支付,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公元1824 年3 月的1 390 万英镑骤降为公元1825 年12 月的120 万英镑。棉花、羊毛和生丝的消费量减少了1/3 以上,煤的消费量也大幅度减少。
  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让英国的领导人十分烦恼,他们想了很多方法来增大销售,扩大海外市场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而遥远的中国正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原本强盛的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
  在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 世纪60 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不断地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产品开始过剩,经济危机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国家急需扩大产品销路,这就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19 世纪4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工业发展蒸蒸日上。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摆脱经济危机、侵略扩张的新对象。
  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生产迅速发展,生产的产品超过了人们的购买力,加上经济危机突然来临,使得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海外推销工业产品,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英国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这时候,中国处在十分有利的位置。英国怎么能甘心呢?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于是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 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国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利润,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中国从此掉入了一个巨大的、残酷的陷阱。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 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鸦片的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的精神和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造成了东南沿海地区工商业的萧条和衰落。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于公元1821 年—公元1834 年先后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公元1838 年12 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
  公元1839 年3 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林则徐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两万多箱鸦片。在他的主持下,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被全部销毁,在现场观看的广州城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给了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这时候的中国还在努力保持最后的颜面,中国人的骨气也让外国人见识了,只是当权者愚昧无知,后来才让堂堂中华大国的形象逐渐颜面扫地。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资产阶级发出狂妄的战争叫嚣,一场由英国挑起的侵略战争爆发了。对于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两国各执一词。中国坚持认为这是一场侵略战争,而英方却百般狡辩,声称这是为促进贸易而引起的争端,甚至有的人还说要感谢鸦片战争,因为它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到底鸦片战争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公元1840 年6 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遭到清军的抵抗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公元1841 年1 月7 日,英军攻击沙角、大角炮台。中国军队仓促抵抗,伤亡惨重,炮台失陷。英军进逼虎门,琦善妥协求和,英国单方面制定了《穿鼻草约》。
  琦善的卖国行径激起清廷上下的不满,道光皇帝决定对英宣战,以挽回朝廷的尊严。英军先发制人,再次进攻虎门。关天培亲自率军奋守炮台,以身殉国。公元1841 年5 月,英军又进攻广州,广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台相继失守,奕山等人失魂落魄,举白旗投降。5 月27 日,中英双方签订《广州和约》。
  8 月26 日,英军攻陷厦门。10 月1 日,英军再次攻陷定海。10 日,镇海陷落。13 日,宁波陷落。道光皇帝为挽回败局,决定第二次出兵,奕经率军到达前线后,贸然出兵,全军溃败。公元1842 年6 月,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吴淞口陷落;7 月,镇江陷落。8 月,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29 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闭关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打开。英国的坚兵利炮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状态,五千年来,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有人说中国的失败在于武器的落后,有人说中国的失败在于经济的落后,有人说中国的失败在于意识的落后。但鸦片战争终究让中国人重新阅读了一次中国的历史,重新审视了一下那个时代的中国——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用血换来的教训。从此,中国甚至被一些不知名的小国侵略、侮辱。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让外国的侵略者看到了中国的真面目,当时的中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些侵略者都在偷偷地嘲笑中国,都想趁机在中国捞些好处。于是,五花八门的战争借口就出现在中国这个病态凸现的国家。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就在这样的形势下爆发了。19 世纪50 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公元1854 年和公元1856 年,英、法、美曾两次以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随后,英法两国即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以武力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个简单的借口就可以从清政府那里得到想要的好处,那何乐而不为呢?法国以公元1856 年2 月法国神父马赖在广西西林从事非法活动被杀事件为侵华借口,英国则急不可耐地制造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 —“亚罗号”事件。10 月下旬,英军突然发动进攻,占领广州以南沿江各炮台,并一度冲进广州城内。由于力量不够,公元1857 年1 月英军从省河撤退,等待援军。
  公元1857 年9 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统率海陆军来到香港。10 月,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也率兵到达。12 月中旬,英法联军五千余人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29 日占领广州。
  公元1858 年4 月,英法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海面。5 月20 日,联军开始发动进攻,大沽炮台在经过顽强的抵抗后失陷。英法舰队随即溯白河(即海河) 而上,到达天津。在英法的威吓下,清朝于6 月下旬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卖国条约——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公元1859 年6 月25 日,英法军舰向大沽炮台发动进攻。经过整顿的大沽炮台守军奋起反击,击沉、击伤英法兵舰十余艘,击毙、击伤侵略军四五百人,英法联军狼狈撤出大沽口。
  公元1860 年4 月,英、法全权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大批军队再度开到中国。5 月下旬,英军占领大连湾。6 月初,法军占领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8 月1 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21 日攻陷大沽炮台,24 日占领天津。清军退守张家湾、通州(今通县) 一线。9 月9 日,联军向通州推进,21 日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次日,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10 月初,联军占领圆明园,在恣意抢劫破坏之后,又放火焚烧,一座世界上最瑰丽多姿的宫苑杰作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军之手。13 日,北京留守当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门,联军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北京城。10 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奕与英、法代表先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英法两国的目的达到,中国的肌体已经开始逐渐腐烂。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让中国的颜面扫地,中国的大国形象遭到颠覆性的破坏,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也是鸦片战争的延续。
  英国虽然在鸦片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并没有就此消灭经济危机。英国在公元1825 年经济危机之后,截至公元1937 年又相继发生了12 次经济危机,由此说明,战争并不能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战争和经济危机仍在继续,这是个矛盾,暂时无法解决。
  ● 危机推动下的美国南北战争.
  公元1861 年4 月至公元1865 年4 月的美国南北战争,又称为美国内战,对于战争爆发的原因,最为普遍的说法是,北方领导战争的是资产阶级,他们想统一全国,而南方的种植场奴隶主则想把奴隶制度扩大到全国。那么,公元1857 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与此次战争有何关系呢?
  公元1857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元1857 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故对美国铁路投资的破产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公元1847 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公元1850 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扩大:19 世纪50 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二十年提高了两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公元1848 年至公元1858 年,美国建成的铁路约达3.3 万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而英国在19 世纪40 年代的建设热潮中,所铺设的铁路却只有8 000 公里。美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按道理应会带动其冶金业的大发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而且,这一时期,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棉纺织业的增长速度也不快。与此同时,铁轨、生铁、机车、棉布和其他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英国产品充斥着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冶金业和棉纺织业等当时重要的工业部门的发展。
  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公元1857 年一年,就有近5 000 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与国内工业品的激烈竞争,促使美国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
  公元1857 年秋季,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美国的货币危机在10 月中旬达到了顶点,当时纽约63 家银行中有62 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股票市场行市则下跌了20%~50%,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幅达到80%以上。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公元1857 年经济危机波及面很广,南北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北部立足于全国统一,南部想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使两者在奴隶制度问题上产生的矛盾达到了顶点。
  南方的奴隶主企图从经济危机中尽快恢复,想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的全部领土,最终导致了约翰·布朗起义,这是一次以解放南部奴隶为最终目的的武装起义。约翰·布朗为了筹措起义资金及争取黑人尤其是著名黑人废奴主义者的合作,多次奔走于新英格兰各地,得到北方一些主张废除奴隶制度人士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持。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使南北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强。
  南北战争爆发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1860 年北部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民主党遭到惨败,这就成为南方奴隶主脱离联邦和发动叛乱的信号。
  南部蓄奴州南卡罗来纳首先脱离联邦,接着佐治亚、亚拉巴马、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诸州相继脱离,并于公元1861 年2 月宣布成立“南部同盟”,另立以J.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南方奴隶主之所以不惜铤而走险,分裂其前辈和北部同胞共同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联邦国家,显然是由于奴隶制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个误解,以为北部不会轻易动用武力。因为在当时,棉花是南部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并且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7%。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北部纺织工业就会立即停滞。
  事实上,林肯政府也确实作了退让,在就任演说中,林肯就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和克制。但这种态度,被南方视为委曲求全,所以他们于公元1861 年4 月12 日,对准联邦在南卡罗来纳的萨姆特要塞,打响了内战的第一炮。
  历史证明,南方分离势力低估了林肯为维护联邦完整而不惜一战的决心。面对南北分裂的现实,林肯决定用战争维护联邦的完整。林肯政府于1861 年4 月15 日发布讨伐令,内战爆发。不久,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田纳西、阿肯色四州退出联邦参加南部联盟。
  战争初期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北方有2 234 万人口,南方只有910 万,而且其中还有380 多万是黑奴;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几乎没有工业,铁路也很少。但南方作了充分的军事准备,拥有装备及训练都较精良的军队。而且,内战前夕J.戴维斯总统曾设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钱输送到南方去。林肯政府在内战初期进行战争的目的是恢复南北的统一,他担心触动奴隶制度会把一些边境奴隶州推向南方叛乱者一方,从而失掉边境诸州这个重要的战略地区。由于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隶,因此,在内战的第一阶段,北方在军事上连遭失败。在公元1861 年7 月马纳萨斯和公元1862 年夏的半岛战役中,北方军损失惨重。北方军虽然在西线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战果,从南方军手中夺取了几个重要战略据点,但是这些战果都被东线的惨败所抵消。
  在北方军队军事上屡次失败的情况下,共和党内部的激进派及社会上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人士提出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的主张。林肯也意识到解放奴隶的必要性。
  公元1862 年9 月22 日,林肯发表预备性的《解放宣言》,宣布:假如在公元1863 年1 月1 日以前南方叛乱者不放下武器,叛乱诸州的奴隶将从那一天起获得自由。消息传到南方后,成千上万的奴隶逃往北方。英国工人阶级也展开了支持林肯政府的运动,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原来的干涉计划。
  林肯政府还实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和政策:公元1862 年至公元1863 年实行武装黑人的政策,成千上万的黑人报名参加北方军队,其中主要的是南方的逃亡奴隶;公元1862 年5 月颁布的《宅地法》规定: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 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领取64.74 公顷的土地,在土地上耕种5 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此外,林肯政府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清洗军队中的南方代理人。
  公元1863 年开始实行征兵法,以代替募兵制,从而增强北方的兵力。同时,林肯调整了军事领导机构,实行统一指挥,任命有卓越军事才能的U.S.格兰特为全军统帅。格兰特和名将谢尔曼共同制定了“总体战略”,即不但消灭敌人的军队,还要摧毁敌人的经济基础和敌方居民的战斗意志。正如谢尔曼说的:“要使敌人今后几代也不敢发动战争,我们一定要清除和摧毁一切障碍,如有必要,就杀死每一个人,夺走每一寸土地,没收每一件财物。一句话,破坏我们认为应该破坏的一切东西……”北方军队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战术,从公元1863 年起,双方进行了三次大战,北方军从第二次战争起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从而为南北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公元1863 年,北方军在军事上出现转机。同年7 月1 日葛底斯堡大捷,歼灭南方军2.8 万人,成为内战的转折点,战场上的主动权转到北方军队手中。公元1864 年,北方最高统帅采用新的战略方针:在东、西两线同时展开强大攻势,在东线以消耗敌人的力量为主要目标;在西线用强大的兵力深入敌方腹地,切断“南部同盟”东北部与西南部的联系。
  公元1864 年9 月,W.T.谢尔曼将军麾下的北方军一举攻下亚特兰大,两个月后开始著名的“向海洋进军”战役,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各种军事设施,使南方经济陷于瘫痪。在东线,格兰特将军统率北方军把敌军驱逼到叛乱“首都”里士满附近。
  公元1865 年初,奴隶纷纷逃亡,种植场经济濒于瓦解。北方海军实行的海上封锁,几乎断绝了南方与欧洲的贸易。同时,在南方内部也出现了反对派,许多小农加入联邦派从事反战活动。南方逃兵与日俱增,粮食及日用品匮乏。公元1865 年4 月9日,R.E.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投降。
  美国内战终止,美国恢复了统一。
  领导此次战争的林肯是美国第16 任总统,他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但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南北战争的后话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双方战费消耗150 亿美元。北方联邦军伤亡63 万人,南方军队伤亡48 万人。
  战争显示了近代工业的威力,双方都装备了大量新式线膛武器,促进了散开队形、野战工事和步兵近距离作战的运用和发展。铁路和电报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在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装甲舰、地雷、水雷和潜水艇。
  美国南北战争,彻底埋葬了种植园奴隶制,既解放了南方的社会生产力,又加速了广大西部地区的开发,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必须适用生产力的发展。南北战争前夕,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南部种植园奴隶主把原料卖给英国,从英国等欧洲国家进口大量工业品,这样使得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在原料、工业品市场和自由劳动力等方面受到极大的影响。
  同时,随着美国领土向太平洋东岸的扩张,对于新增加的国土是作为种植园的“蓄奴州”,还是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自由州”,南北双方矛盾更加尖锐。为此,双方经过公元1861 年—公元1865 年的南北战争,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彻底废除了,为美国工业、农业发展扫清了障碍。恩格斯在公元1864 年11 月就曾经这样预言:“这种人民战争……它的结局无疑将决定整个美国几百年的命运。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奴隶制度一经粉碎,这一国家社会繁荣起来,在最短期间就会在世界历史上占据完全不同的地位。”
  种植园奴隶制废除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一是提高工业品进口税;二是进行金融制度的重大改革;三是实行优先发展铁路建设的政策。内战后,南方的一些州制定了法律,规定利润低于4%的工业企业,退还其缴纳的捐税,以促进其工业发展。在政府的扶持下,南方工业有了很大发展。
  另外,欧洲移民的大量涌入,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并带来了欧洲的生产技术和部分资本,极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公元1860 年,美国人口为3 100 万,公元1910 年达9 200 万,大批欧洲移民的涌入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实行鼓励移民政策。
  要发展经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美国从欧洲吸引了大量资金。公元1860 年欧洲流入美国的资金只有4 亿美元,公元1890年达30 亿美元,公元1908 年达64 亿美元。这些外资除投在工业和金融业外,半数以上是铁路投资。
  美国政府还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积极鼓励科技发明创造,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公元1867 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教育部,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并进行教育改革。美国政府十分重视本国科技活动的开展,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支持国内科研。内战后,美国建立了许多矿产公司,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大力开发矿藏,增加了矿产的种类和产量,降低了采矿成本,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原料。
  所以,美国能在南北战争后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一举摆脱公元1857 年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工业生产总值迅速跃居世界首位。到19 世纪末,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农业资本主义大国。黑人在内战后的重建时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和种植场主的剥削,但在政治上取得了公民权及选举权,从奴隶制枷锁下解放出来,因此,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发展中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正如列宁所指出,它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虽然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并没有因此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仍在继续,而战争也在继续,人们对此还是十分迷惑。
  ● 世界大战与世界经济危机结缘.
  公元1900 年至公元1939 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七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危机与世界大战结合在一起,不由得让人们产生深刻的思索,大危机与大战争的关系是什么,大战争能够解决大危机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20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市场问题的激化,帝国主义加强对殖民地、附属国的掠夺,并准备着争霸世界的战争,这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再生产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加频繁,各国的再生产周期明显地缩短,从过去的9~10 年,缩短为七八年。经济危机和一再爆发的战争,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公元1900 年,爆发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当时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俄国开始的。公元1899 年9月,彼得堡发生了严重的交易所危机,从而揭开了这次经济危机的序幕;接着是铁路建筑的大规模削减,钢铁进口急剧下降。紧随俄国之后爆发危机的是美国,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经历了两次工业生产下降。公元1900 年第一次下降,钢铁生产减少了30%,建筑业减少了1/3。此后,经历了短暂的回升。公元1903年至公元1904 年,工业生产第二次下降,钢铁生产削减了51%,铁路机车和货车的生产减少了33%~63%,造船吨位减少了32%。德国和法国也在此时发生了经济危机。当时,英国正在南部非洲进行侵略战争,战争使英国的一系列工业部门获得了巨额的军事订货,即便如此,也未能免遭经济危机的袭击。这次危机从公元1900 年一直持续到公元1904 年。在此期间,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如钢铁工业和造船工业) 的生产下降了15%~20%,失业人数增加了一倍。
  公元1900 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日本也开始发生了经济危机。明治维新加速了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19 世纪末,日本从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中攫取了两亿两白银的“赔款”,使日本经济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受欧美各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发生经济危机的条件成熟了。危机首先打击了日本的重工业,使生铁的产量下降了46%,造船业削减了27%,铁路建筑下降了约2/3。公元1900 年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从而起到巩固和加强各国垄断资本统治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在公元1904 年摆脱经济危机后,仅仅过了三年,就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这一次经济危机是从当时最强大的美国开始的。最早受到打击的是钢铁工业,接着是股票行市的猛烈下降。从公元1907 年1 月至11 月,美国的铁路股票价格下跌了34%,工业股票价格下跌了40%,大量的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破产。公元1907 年—公元1908 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有312家,破产的工商企业达2.74 多万家。在欧洲国家中,英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所受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指数的下降比公元1900年危机时扩大了2 倍,钢产量下降了19%,造船业减产48%。德国遭受的打击也不轻,钢产量下降了13%,建筑业下降了36%,造船业削减了近36%。这次危机对法国的打击较轻,因为在危机前法国的经济还没有形成高涨,重工业在法国还未充分发展,所以,危机期间法国的钢铁工业和其他工业的下降都比较轻微,整个工业的下降还不到2%,建筑业也只下降了不到5%。这次经济危机波及到俄国和日本,也影响到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危机的广度表明,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不仅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同步爆发,而且经济落后的殖民地、附属国也开始卷入到帝国主义国家再生产的周期过程之中。
  公元1907 年经济危机后,又经过了六年,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公元1913 年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爆发与帝国主义国家准备重新瓜分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
  战争准备推动了各国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而日益逼近的战争,却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股票行市的下跌。正当公元1913 年经济危机深入发展时,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公元1914 年8 月—公元1918 年11 月) 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公元1914 年至公元1918 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中大约有6 500 万人参战,1 000 万人失去了生命,2 000 万人负伤。世界经济危机的进程在公元1914 年被打断,没有充分展开,只有在远离欧洲战场的美国,经济危机一直延续到公元1915 年才结束。
  公元1920 年至公元1921 年的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不同的。美国和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刺激下迅速增长了,尤其是日本的增长更为显著。公元1919 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比公元1913 年增长了89%,其中钢铁生产增长近1.5 倍。德国和其他中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破坏。德国的钢铁生产比战前减少了50%,煤减少了33%,整个工业生产削减了57%。由于德国战败,割地赔款更加重了经济困难。法国经济也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但由于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暂时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萨尔,并从德国获得了大量的实物赔款,这些都有利于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英国在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的过程中虽曾出现过困难,但很快也都克服了。
  这样,在公元1919 年至公元1920 年,帝国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短暂的经济繁荣。物价猛涨、信用急剧膨胀,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的物价分别上涨了30%~90%。德国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更上涨了4 倍以上。
  各国的股票价格分别上涨了50%到几倍。生产的增长,物价和股票价格迅猛上涨,使再生产过程的矛盾急剧尖锐,很快就带来又一次经济危机。到公元1920 年年底,经济危机席卷了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
  受公元1920 年经济危机打击最重的是在战争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日本。在危机中,日本的工业总产值下降了48%,钢铁产量减少了1/2,造船业削减了88%,化学工业下降了34%。美国遭到的打击也不轻,工业生产下降了25%,钢铁产量减少了一半,汽车产量下降了28%,造船业削减了83%,基本建设规模缩小了1/3。这次危机不仅冲击了美国和日本以外的其他所有帝国主义国家,也波及到了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
  公元1929 年至公元1933 年的经济危机公元1920 年经济危机过去之后,帝国主义国家曾经经历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相对稳定时期的出现,并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和,而是各种矛盾积累的过程。正是由于在相对稳定时期所积累起来的尖锐矛盾,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即公元1929 年至公元1933 年经济危机。例如,发生在公元1929 年10 月的华尔街大崩盘是有史以来金融世界遭受过的最大灾难。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 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投机者大批涌入股市追求快速、大量的利润,一些主要工业股票的价格竟翻了一倍多。一段时间内,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0 万股。随着投资者将钱大把撒进股市,一些基金也急忙从利润较低的投资领域撤出转向股市。欧洲的资金也洪水般涌进美国,银行共贷款约80亿美元提供给证券商用以在纽约股票市场进行交易。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之后不久,曾试图拒绝借款给资助投机的银行来控制股市,但股价仍不断猛涨,到公元1929 年9 月3 日到达历史最高点。仅这一天的成交量便超过800 万股。
  同月,股市价格首次开始下挫,但专家和政府却向公众保证,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10 月24日,股市掉落到谷底。随后股市以平均每天18 点的速度狂泻,惊慌失措笼罩了华尔街。由于投机者们蜂拥着争取在股价跌得更低之前卖出手中的股票,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已跟不上股市迅速下跌的形势。仅10 月24 日一天,便发生了1 200 万笔交易,一个由银行组成的联盟迅速采取行动以控制局势,但这仅是暂时的拖延。股价不久便又开始了无情地下跌,到10 月29 日甚至骤然下跌了40 个百分点。随着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缩减超过2/3,在大崩溃的头一个月便有260 亿美元在股市中化为乌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但这仅仅是大萧条第一轮可怕的打击。
  过去,美国也曾经历过股市恐慌和金融萧条,但没有一次像这一次对美国普通市民的生活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紧接而来的大萧条将使大部分人身陷困难。连续四年的经济危机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诸如股票市场、金融业、工商业、农业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破坏性也相当大,全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失业、破产、市场萧条,而“大萧条”、“大危机”成为这次经济危机的代名词。这次的危机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公元1929 年的大危机过去后,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极度萧条,直到公元1936 年才稍有好转。但是,在公元1937 年又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因为早已把国民经济转到了军事化轨道而暂时幸免,但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打击却十分沉重。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公元1939 年全面爆发,危机才被中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强的全球性战争。一般认为战争从公元1939 年9 月1 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公元1945 年9 月2 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宣告结束。
  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 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 200 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 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 500 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近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 万亿美元。在亚洲,中国战场担负着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任务;在欧洲,苏德战场为主要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传奇的故事、深刻的真理以及许多耐人寻味的未解之谜。
  世界大战与世界经济危机交替发生,给世界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大战过后,经济危机还在继续,战争也在继续,为什么呢?人类是不是一定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呢?太多的问题留给后人去思考。
  
 第十一章  资源争夺背后的诡计
  我有资源, 我说话。我没有资源,抢了资源,再说话。历史的循环,流动的鲜血,形成了一首首血与火的悲情故事,让眼泪止不住地流。资源终究是要用完的,抢真的有用吗?
  ● 争夺“黄金出海口”的拉锯战.
  公元1700 年至公元1721 年,俄国为收复17 世纪初被瑞典占领的领土,打通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与瑞典进行了著名的北方战争,意在夺取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这场战争为什么会持续了21 年?多个国家参与了争端又得到些什么?两个国家的皇帝又在战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波罗的海的黄金出海口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介于瑞典、丹麦、德国、波兰、芬兰之间,是大西洋的属海,面积约38.6 万平方公里。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十分曲折,海中岛屿林立,有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等著名的海湾。它的周围分布着挪威、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波兰、德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家。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等都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名城。波罗的海是俄罗斯与欧洲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俄罗斯走上强国之路的战略必争之地。
  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靠近海岸的国家思想都比较先进,而内陆的国家往往比较落后。欧洲许多国家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一点。俄罗斯是内陆国家的代表,距离大海较远,思想文化和经济发展相对保守和落后于其他靠近海岸的欧洲国家,因此其社会进程也显得较为迟缓和沉重。
  俄罗斯的落后当然与它在历史发展道路上起步较晚有关。当西欧已进入封建社会中期时,莫斯科公国刚刚形成。当西欧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时,俄国的农奴制度才刚刚巩固下来;另一方面,它的落后也与地理位置的闭塞不无关系。虽然早在16 世纪,俄罗斯的国家疆域就已经抵达北冰洋了,但这对于它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南面的亚速海和黑海由土耳其控制着,使它无法进入地中海。而波罗的海的水路又被瑞典封锁着,使它无法进入大西洋。唯一能同外国通商的北方港口是于公元1584 年建立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但这里一年中有9 个月封冻,并且由此航行通往西欧,要比经由波罗的海的路程长一倍。所以,当时俄国同先进的西欧之间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联系很少。
  俄国要想由弱变强,要想与它西面的强邻相抗衡,就必须向西欧先进国家学习,必须加强同西方的贸易往来。而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夺取经过波罗的海和黑海通向西方的水路,这是俄国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兴商人阶级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讲,俄罗斯历任统治者为打通出海口所进行的战争均可视为商业战争。“俄国需要的是水域”是彼得大帝的座右铭,而他的先辈们早已为“水域”努力了,只是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
  俄罗斯一心想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但举步维艰,因为此时的瑞典已成为“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
  公元800 年,早期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以商人或海盗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进入了为期250 余年的“海盗时期”,也有人称之为“维京时代”。也就在这一时期,斯堪的纳维亚的三个王国开始分道扬镳。于是,瑞典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到后来它的疆域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公元1157 年,瑞典征服并占领了芬兰。公元1397 年,它成为受丹麦控制的卡耳马联邦成员(卡耳马联邦包括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公元1523 年,吕贝克起义成功,瑞典摆脱了卡耳马联邦的控制,古斯塔夫·瓦萨(即古斯塔夫一世) 被推举为国王,从此掀开了瑞典历史的新篇章。16世纪中叶的瑞典在瓦萨王朝的统治下,逐渐成为北欧的新兴强国,并将昔日的宗主国丹麦当做最大的障碍和对手。公元1560 年,古斯塔夫·瓦萨的儿子埃里克十四世即位,他使用“三顶王冠”作盾徽,以表示瑞典有权统治斯堪的纳维亚并成为丹麦和挪威的宗主国。接着,丹麦为夺取波罗的海霸权同瑞典再启战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年战争(公元1563 年—公元1570 年)。战争虽以丹麦取得胜利而结束,但它没有能力恢复其在波罗的海的霸权。
  公元1611 年,查理九世去世,17 岁的古斯塔夫·阿道夫登上瑞典国王的宝座。他就是被后人冠以“北方神狮”、“冰雪之王”、“铁血君主”和“现代战争之父”之名的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瑞典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它不仅统治着瑞典本身,而且还统治着波罗的海大部分国家以及德国的几个小省。瑞典从此成为“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
  当然,这位武士国王也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因为17 世纪初的瑞典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一方面,国家在东、西、南三面临敌。东面,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为了向西扩张,必然先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从而严重威胁瑞典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利益;西面,瑞典和丹麦之间为争夺卡耳马地区的战争旷日持久,而且在他登基时瑞典正处于劣势;南面,面临着波兰的威胁,波兰国王正在觊觎瑞典王位。另一方面,查理九世执政晚年,国内危机四伏,加之刚刚执政的古斯塔夫二世年纪尚轻,贵族乘机要求参政,使国内局势更加严峻。但困难只能战胜弱者,年轻的国王经受住了考验,通过与丹麦、波兰等国的一系列战争,瑞典逐渐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古斯塔夫的野心也在迅速膨胀。
  公元1630 年6 月,古斯塔夫二世统率大军在波美拉尼亚的乌泽多姆岛登陆。7 月,瑞军征服麦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控制了从丹麦到芬兰的整个波罗的海地区,把波罗的海变成了瑞典的“内湖”。
  古斯塔夫二世的继承者们继续维护着“波罗的海的绝对霸主”地位,直至公元1709 年与俄罗斯之间发生的波尔塔瓦战役才宣告结束。
  波尔塔瓦战役提到波尔塔瓦战役乃至整个北方战争,不能不讲交战双方的统帅——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者被称作“武士国王”,后者则被尊为“俄罗斯之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很多,而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都称得上是军事天才,因而,他们之间的鏖战备受世人瞩目。为了对整个战役有个全面的把握,还得从出海口问题谈起。
  彼得对出海口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已超出军事和贸易层面,这是他的祖先无法企及的。为了“让西风吹遍俄罗斯大地”,彼得首先对腐而不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了刀。公元1695 年3月,彼得率军直取亚速,但久攻不克,只得无功而返。翌年5月,再征亚速,守军很快败降。俄国船只从此可以出入亚速海,但仍无法进入黑海,因为俄国缺少一支能够与土耳其海军相匹敌的舰队。
  15 年后,由于军事上的失利,彼得又不得不将亚速还给了土耳其,这当然是后话了。可见,彼得打通黑海出海口的野心只能留给他的后代去实现了。由于此时的反土同盟行将瓦解,在完成欧洲考察并镇压射击军叛乱后,彼得开始在俄国进行全面改革。改革之后,俄国富强了,出海口问题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南方不行,彼得就把目光投向了北方。公元1699 年,彼得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同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正在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问题而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与萨克森、丹麦、波兰等国结成了“北方同盟”。另外,公元1700 年8 月8 日,彼得得到了关于同土耳其缔结30 年和约的报告,这使俄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到此,反瑞战争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而此时的瑞典也与英国、荷兰结盟,当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得知“北方同盟”国家准备对瑞作战之时,决定实施逐个击破的方针。公元1700 年2 月,奥古斯特二世(萨克森选帝侯,自公元1697 年起同时为波兰国王) 率领萨克森军队包围了里加,但徒劳而返;丹麦人于3 月以其主力侵入瑞典盟国好斯顿霍尔斯坦的领土。5 月8 日,在英荷联合舰队的积极支援下,查理十二率领43艘战舰、1.5 万名精兵出其不意地在哥本哈根登陆,丹麦国王菲特烈不战而降,被迫于8 月18 日签订《特拉温达和约》,废除与俄、波的盟约,退出了战争。毫不知情的彼得于8 月30 日对瑞典宣战,于是决定俄瑞两国命运的北方战争正式爆发了。
  当然, 北方战争的真正原因并非彼得在里加遭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事”,也不是俄国使臣们对瑞典人所声称的:沙皇承担了同丹麦联盟的义务,必须对丹麦国王的敌人—— 瑞典国王作战。战争的原因是彼得想收复位于涅瓦河沿岸的俄国故土,冲向波罗的海。他认为自己的意图是正义的,并以正义的名义亮出了宝剑。但事实证明,当时的俄罗斯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投入与瑞典这个强大而又善于应变的敌人的斗争的。公元1700 年11 月19 日,俄罗斯兵败纳尔瓦,这或许能够证实俄罗斯的弱势地位。
  纳尔瓦一战,使北欧政局立刻受到了影响,整个西欧的目光也开始集中于查理十二和瑞典身上了。接下来的瑞波战争(公元1701 年6 月至公元1706 年末) 使俄罗斯人获得了喘息机会,于是,彼得紧紧抓住这段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组建并装备他的新军队。从公元1701 到公元1704 年,在波罗的海战场,俄罗斯人通过一系列作战行动将瑞典人赶出了涅瓦河流域,占领了杰尔普特、纳尔瓦、诺特堡(奥列舍克),实际上夺回了17 世纪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失去的所有土地。公元1703 年5 月16 日,俄罗斯开始在涅瓦河口兴建圣彼得堡。从公元1705 到公元1708年,西北战场的行动相对消沉,而夺取圣彼得堡的尝试失败也最终表明,瑞典重新夺占波罗的海沿岸失地的愿望尚无法实现。
  公元1707 年,查理十二把自己的军队从萨克森调往波兰,一部分留在波兰支援斯坦尼斯拉夫,而他本人则直捣俄国力量的中心莫斯科—— 这种战略正是100 年后拿破仑所效法的战略。查理十二的企图是:击溃俄军,迫使俄国接受“萨克森式” (即接受彻底投降的条件) 的和约,最后夺取俄国的出海口。
  而此时的彼得失去了最后一个盟友,只能单独面对令人生畏的瑞典国王。彼得没打算进行什么总体战,也无意去冒险,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因为敌人余勇犹存。诚如他说过的那样,“整个国家的幸福和前途可以毁于某一次战役”。为此,他向查理十二提出了一个议和建议,但遭到了拒绝。可见,和谈毫无希望,战争不可避免。
  军事行动开始前,俄国武装力量在兵力(10万人) 上略比瑞军占优势。俄国统帅部为了准备击退瑞典的入侵,制订了“必要时,将在本土进行交战”的作战计划。
  查理十二于公元1707 年8 月6 日率军从萨克森出发直趋俄国。遵照彼得的命令,波兰境内的俄军迅速撤回俄国本土。公元1708 年1 月,查理十二率军抵达波兰东部的格罗德诺,彼得下令让守城俄军撤出,因为他不愿意把自己精心培养起来的这支俄国最强大的精锐部队投入到这场凶多吉少的战争中。
  公元1709 年4 月1 日,第一批瑞典军队出现在乌克兰的波尔塔瓦城下。紧接着,查理十二率领瑞军主力3.5 万人,火炮32 门,迅速抵达该城。领军主帅认为,攻占波尔塔瓦是使全体乌克兰人投降瑞典人的可靠保证。因为,波尔塔瓦城堡虽小,却是个战略要地,占领它,北可达俄国的造船中心和军事物资储备中心沃罗涅什,进而逼近莫斯科;南可通有可能成为瑞典盟邦的土耳其和克里木。
  波尔塔瓦守军(4 200 名士兵,约2 500 名武装市民,29 门火炮) 临危不惧,拒绝了瑞典军队提出的投降要求。因为早在公元1709 年1 月,克林上校和其他一些乌克兰要塞司令收到过彼得的一项命令:“一旦敌人进攻,务必坚守至最后一兵一卒,不得后退。倘若指挥官阵亡,左右军官应立刻接替,继续指挥,前仆后继,血战到底。”在慑而不服的情况下,查理十二决定攻城。由于缺乏弹药,瑞典军队试图以迅速果断的进攻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争夺城堡的战斗进行得残酷而激烈,有时瑞典军队进攻城堡围堤,这时乌克兰市民迅速前来支援守城部队。经过共同努力,他们打退了瑞典人的进攻。
  时至5 月5 日,彼得才从信使那里得知“瑞典企图攻占波尔塔瓦”。得到这一消息,他立刻预感到了此役在俄、瑞战争中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两种解围方案:或是声东击西,进攻奥波什纳,将查理十二的注意力从波尔塔瓦引开;或是在瑞典人对岸的沃尔斯克拉河畔固守,随时给被困部队补充军需品、生力军、武器和弹药。5 月7 日,彼得的部下指挥部队渡过沃尔斯克拉河,向驻扎在奥波什纳的瑞典军队发起进攻,以此迫使查理前往施援解围。声东击西的战术果然奏效,波尔塔瓦守军暂时得到喘息的机会,并能够组织进攻消灭城堡下的瑞典军队。
  6 月4 日,彼得亲临波尔塔瓦。而此时的瑞典人已从包围者变成了被包围者。他们的前面是彼得率领的俄罗斯主力部队,后面是斯科罗帕茨基和多戈鲁基指挥的俄罗斯—乌克兰军队。6 月16 日,彼得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与瑞军进行总决战。6 月20 日,俄军主力(4.2 万人、72 门火炮) 转移到沃尔斯克拉河右岸,准备发动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好战心理极为强烈的查理十二来说,只有胜利才能挽救自己。
  6 月21 至22 日,查理十二为占领波尔塔瓦进行了最后一次孤注一掷的尝试,但这次进攻仍被守城部队的英勇反击所击退。在进攻中,瑞典军队消耗尽了大部分弹药和几乎全部的大炮。遗憾的是,瑞典军队尽管耗尽了资源,但仍未能掌握战略主动权,俄罗斯人则赢得了准备进行总决战的必要时间。6 月25 日,彼得一世指挥部队进入雅可夫齐村(波尔塔瓦以北约5 公里处) 附近的阵地。许多阵地构成了一个筑垒兵营,兵营正面是一片宽约2.5 公里的开阔地,两翼有密林和灌木丛为屏障。开阔地上筑有10 个四角多面堡(横向6 个,纵向4 个) 构成的野战工程工事体系。多面堡相互之间的距离均在火枪的射程之内,保证了各堡之间能在战术上进行相互协同。多面堡内共配置两个营的士兵和掷弹兵;多面堡后面配置了17 个骑兵团,由缅希科夫指挥。彼得一世的企图是:先在前沿阵地(多面堡一线) 上消耗敌人的兵力,而后在开阔地战斗中将敌人歼灭。
  战斗爆发于6 月27 日的凌晨2 时,查理十二的代理军事长官率领约2 万人,配4 门火炮的瑞典4 个步兵纵队和6 个骑兵纵队向俄军阵地推进。晨6 时许,双方主力展开了交战,也就是大决战。在决战即将来临之际,彼得向士兵们发表了著名的战前动员,他说:“士兵们!决定祖国命运的时刻来到了。你们不是为彼得而战,而是为托付给彼得的国家、为自己的民族、为全体俄罗斯人民而战。你们要知道彼得,只要俄罗斯永久生存、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生命对于彼得并不珍贵!”
  此时,瑞典国王也发表了讲话。但查理的讲话与彼得的讲话可谓大相径庭:彼得号召人们奋起抗敌,强调守土匹夫有责;而查理对手下的将士们以华宴美酒、莫斯科沙皇的帐篷相诱。“俄国沙皇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美味佳肴”,他这样说。在战斗开始前对自己的军人没能发出振奋士气的动员,实际上已经决定了瑞典军队今后的命运。瑞典军人此次面临的已不是“纳尔瓦快跑能手”,而是装备精良、在人数和气势上与瑞典军队相比均占优势的军队,这支军队已经作好了誓死保卫自己祖国的准备。
  上午9 时,瑞军开始进攻,他们冒着俄军的猛烈炮火,投入了白刃战。在激烈的格斗中,瑞军迫使俄军第一列中央部队后退。但是,洞察整个战局的彼得亲自率领一个营进行反击,将这股敌军逐回出发阵地。战斗中,一颗子弹击穿了彼得的帽子,另一颗子弹打到了他的马鞍上。此时的瑞军由于缺乏弹药,骑兵得不到步兵的有力援助。俄军步兵开始反击,当缅希科夫的骑兵从翼侧攻击瑞典步兵时,瑞典步兵招架不住匆忙撤退。查理十二试图阻止步兵退逃,但无济于事。11 时,瑞军全面撤退,随后变为溃逃。至此,瑞军死亡9 234 人,被俘2 874 余人,损失了32 门火炮和全部辎重;俄军死亡1 345 人,伤3 290 人。战役结束以后,彼得在庆祝这一历史性胜利的午宴上,举杯高呼:“为我们的教师瑞典人干杯!”
  “两个军事天才决战波尔塔瓦”的消息飞速传遍了欧洲。大势所趋,丹麦、萨克森恢复了同俄国的结盟,奥古斯特二世重登波兰王位,普鲁士和汉诺威也加入了北方同盟。这样一来,北方同盟由于俄军的胜利而恢复,甚至扩大了。
  波尔塔瓦战役胜利的最重要后果是巩固了波罗的海的俄国占领区,这时的瑞典军队已经无力威胁这个地区。用彼得的话说,瑞典军队失败后,“圣彼得堡的基石已经完全奠定了”。公元1710 年,俄军乘胜在波罗的海沿岸先后攻占里加、雷瓦尔、维堡、克克斯戈尔姆和厄塞尔岛等要地。
  波尔塔瓦战役的影响波尔塔瓦战役是俄、瑞战争中决定俄军胜利的一次最重要的战役。同时,这一战役的胜利也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因为,号称常胜将军的查理十二率领的全欧洲最强的陆军被俄国军队击溃了,这不能不使欧洲各国对俄国刮目相看,波兰和丹麦又同俄国结盟继续同瑞典作战,普鲁士也加入了这个同盟。从此,除了对土作战的插曲外,俄军继续对瑞典用兵,并且连连获胜,直到公元1721 年北方战争结束。简言之,波尔塔瓦战役决定着整个北方战争的总结局,它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威望,动摇了瑞典军事强国的地位,打破了查理十二不可战胜的神话。
  波尔塔瓦战役乃至整个北方战争的胜利确立了俄国及其沙皇的地位,一个半欧式的俄罗斯帝国从此诞生,它也标志着俄国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阶段。彼得通过连续多年的战争,终于实现了他的先辈们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野心:他为俄国夺得了波罗的海沿岸一些优良的出海口;使俄国的强大海军出现在波罗的海上;使俄国的西北边境向西推移了一大片,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从彼得开始,俄国终于从一个闭塞的、基本上是内陆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濒海强国。从这次战役以后,彼得把俄国的对外扩张政策从地域性蚕食体制转变为世界性侵略体制。这样,俄国不但打通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实现了沙皇俄国一个半世纪的梦想,而且为其进一步西进和南下形成了有利形势。从此,俄国走上了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 石油属于战争的胜利者吗.
  伊拉克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时至今日,伊拉克境内的战争还时有上演,只是战争的主体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次的争夺点是石油,而发起的国家竟是遥远的美国,谁是谁非,结局如何?
  “邪恶轴心国”之说“邪恶轴心国”一词是美国公元2001 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提出的,他将那些“支援恐怖分子的政权”形容为“邪恶轴心国”。布什认为世界上80%的“垃圾人口”分布在全球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垃圾人口”成为产生“无赖国家”的根源,是世界动荡和不安的发源地;一旦这些“无赖国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会成为反对20%“精英人口”的“邪恶轴心”。以“20 对80”理论为基础的“单极主义”确定了美国对敌人的定义:“任何持有或谋求对美联邦共和国具有威胁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都是敌人。”
  这个定义的潜台词是:只有美联邦共和国有权拥有和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他任何已拥有或谋求拥有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不论是现在的敌人,潜在的对手和目前的盟国,都是对美联邦共和国有潜在威胁力的“恐怖主义”和“邪恶轴心国”。“邪恶轴心国”理论是布什政府的外交和军事行动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之后, 布什又在公元2002 年1 月29 日发表国情咨文演说时,点名指责伊朗、伊拉克和朝鲜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邪恶轴心”。布什在首次国情咨文演说中声称:“通过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些政权构成日益增加的严重危险。”布什对参众两院表示:“他们可能会向恐怖分子提供这些武器,使他们拥有与其仇恨心理相匹配的手段。”
  布什接着说:“他们可能攻击我们的盟国,或者企图讹诈美国。在此情况下,坐视不管的态度都会付出沉痛的代价。”
  布什点名指责说,朝鲜“正在配备导弹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其人民正在忍饥挨饿”。伊朗“咄咄逼人地寻求这些武器并输出恐怖主义”。伊拉克则“继续向美国显示敌意,并且支持恐怖主义”。
  布什还表示:“美利坚合众国不会允许这些世界上最危险的政权利用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武器来威胁我们。”
  布什的话一经传出,不光引起上述三国的强烈反对,其他国家也备感不安,纷纷揣摩个中含义。
  伊拉克官方当时称,美国和以色列实际上是在利用打击恐怖主义的借口,来对付那些不愿意屈从于美国霸权主义的国家。布什的讲话是为美国再次攻击伊拉克作舆论准备。
  当前,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邪恶轴心”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当前,“邪恶轴心”论在国际社会应者寥寥,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明确表态,反对任意扩大反恐战争。那么,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硬要说它们是新的“邪恶轴心”,又为何故?按照布什的说法,这三个国家都“支持恐怖主义”和试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迄今为止,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中任何一国政府参与了2001 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而且伊朗在事件发生后就明确表示,支持反恐战争。
  至于是否发展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三国都已否认,但美国不相信。然而,即使它们有了此类武器,谁又敢冒灭顶之灾而将它们直接或假借恐怖分子之手间接使用于美国这个世界头号核大国呢?其实,这三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它们与美国的价值观和政策都不对路,与美国的关系都不和睦。
  因此,不少人怀疑,美国把伊朗、伊拉克和朝鲜装到“邪恶轴心”的套子里,是为了在反恐的大旗下对这些宿敌进行可能的打击作好舆论铺垫。而伊拉克这次则处在了风口浪尖上,遭受了美国最残酷的打击。抛开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一直让美国十分眼红,“邪恶轴心”理论已出,军事打击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了。
  伊拉克石油的诱惑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伊拉克及其丰富的石油资源。
  伊拉克是海湾地区的大国之一,面积44 万平方公里,人口有2 370 万。早在公元前3000 年,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亚述和巴比伦人已在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希特镇成功地采集到含有天然沥青的油苗,从而开始了后人寻觅和探索石油的历史过程。有的美国石油学者说,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工业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那里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最重要的是,迄今伊拉克仍是世界上石油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据《油气杂志》公元2001 年底统计,伊拉克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为154.11 亿吨,超过美国、独联体和欧洲国家和地区石油剩余可开采储量133.89 亿吨的总和,占世界石油总储量1 413.09 亿吨的10.9%,占海湾地区石油储量939.17 亿吨的16.4%。
  另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估计, 伊拉克除已探明的石油储量1 120 亿桶, 可能还蕴藏着2 220 亿桶, 仅在伊西部沙漠地区就可能蕴藏1 000亿桶石油。控制伊拉克,美国将获得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巨大影响,即“拧开伊拉克石油龙头将淹没世界石油市场,从而大大降低油价”;控制伊拉克,将为美国石油公司提供新的商机;伊拉克的政权更迭将给美国公司再次参与伊拉克石油业提供大好机会,美国对此充满了憧憬。
  美国计划在占领伊拉克后,采用三种方式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一是以直接战争赔款的方式。现在美国仅调兵遣将一项就花了20 多亿美元,每天军费开支惊人。战争中还有更大的开支,这些都是美国的战争成本,显然美国和英国不会承担这些风险。美国取胜后,可能会要求伊拉克赔偿战争损失,而伊拉克被打得一团糟,只剩下石油资源,只有让美国无偿开采石油资源来补偿,这实际是战争赔款。如果外界因素在道义上制约不住美国,那么其可能会直接采取战争赔款的方式,即对伊拉克实行军事管制。也可能采取其他某种形式,只不过比军事管制做得好看一点儿。但无论什么方式,实质都是战争赔款。
  二是借助国际机构的托管来间接控制。参与打击伊拉克的各个国家都在伊拉克石油利益上进行了博弈,大国之间的力量角逐,谁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插手进去,谁就能在伊拉克石油分配上分得一碗粥。法、德、俄等国都不敢直接对抗美国,他们对解决伊拉克问题并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异议,不同的只是时间和方式。如果大国的势力经过角逐能够插手到伊拉克的重建中,这种局面将导致美国利用国际机构托管的方式来接管伊拉克的石油资源,这当然也是由美国主导的。
  三是通过伊拉克未来政府对伊石油实行特许经营的办法,形式上给别的国家也分一点儿,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多给美国石油公司一些合同,这实际上也是使石油流向美国,只不过这样做显得相对文明一些罢了。
  这三种方式都有可能,主要看外部制约力量之间的博弈。战后,伊拉克在重建中如果完全缺乏制约,美国甚至可以违反国际法来无偿开采伊拉克的石油。可能在初期两三年里,美国要对伊拉克实行军事管制,然后通过某种协议,让伊拉克接受战争赔款。不管采取哪种办法,本质上都是美国想霸占伊拉克廉价的石油资源。
  美国对伊拉克石油如此眼红,而且已经想好了占领伊拉克以后控制其石油资源的各种利弊,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利远远大于弊,于是战争就拉开了序幕。
  石油出口格局重新洗牌公元2003 年3 月20 日,美英联军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向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此次战争共分为四个阶段:战争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3 月20 日(伊拉克时间) 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
  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 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 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战争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战争转折阶段。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对伊发起了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4 月8 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4 月9 日,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战争收尾阶段。美军4 月15 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5 月1 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伊主要战事结束。7 月13 日,成立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公元2003 年12 月13 日,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军抓获。公元2006 年12 月30 日,萨达姆被处以绞刑。
  萨达姆政权如此迅速地崩溃,自然有诸多复杂因素:从人口数量、经济实力、战场军力等方面来看,伊拉克都与美英联军有着悬殊的差距,无法与其平等对抗。
  伊拉克在被制裁的12 年里,经济全面崩溃,民不聊生,多数民众逐渐对萨达姆失去信心;战争爆发后,基本上不支持萨达姆政权。另外,萨达姆的军事策略和备战部署都有致命的缺陷,因此,造成了整个国家在短时期内的陷落。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伊拉克处于美军占领之下,国家主权旁落,伊拉克石油资源基本上不姓伊,而姓美。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之后,美国就直接控制了遭到战争毁坏的伊拉克油田的重建工作。
  布什政府对参与伊拉克战争的盟国“论功行赏”,即把伊拉克油田重建合同分配给美国以及英国等紧跟美国派兵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其他西方盟国的石油公司承包。
  现在美国又越俎代庖,一手主导制定伊拉克新的石油法案,使之主要为美国及亲美的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的利益服务。
  美国不但对伊实行长期军事占领,控制了伊的政治和军事权力,还通过制订伊新的石油法案,控制伊的经济命脉—— 石油资源。这样,布什政府将其发动的伊战定性为“解放”伊拉克人民的说法就不攻自破,其征服伊拉克、控制伊石油资源的原始动机暴露无遗。
  事实上,美国的如意算盘并不如意。如果说美国在伊战中取得了“胜利”的话,那么这种“胜利”就是比失败还要悲惨的“胜利”。
  迄今为止,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阵亡超过了3 200 人,受伤近3 万人,战争耗资近10 000 亿美元。且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伤亡名单越拉越长,战争拨款日益增多,美国道义形象一落千丈,外交上陷于孤立,软实力加速衰落,美国社会反战呼声越来越高涨,布什的民意支持率降到30%,为其当政以来的历史最低。
  伊战给伊拉克人民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惨祸,不但使其国家主权丧失,沦为美国的卫星国,而且造成65.5 万伊拉克人死亡,1/8 的伊拉克人沦为流离失所的难民,500 万儿童成为孤儿。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伊拉克战争都没有赢家。伊拉克固然是最大的受害者,美国和布什本人以及布什所属的共和党也是输家,这已成为国际社会和多数美国人的共识。
  单就美所炮制的伊新石油法案能否顺利实施、美国能否如愿控制伊石油来说,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该法案已遭到伊拉克人民的强烈反对,伊拉克多次爆发了有数万人参加的大规模反美示威游行。美国等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开发经营的伊油田更是伊拉克反美武装袭击的重点目标。可以预料,美国主导制定的伊拉克新石油法案势必长期引发伊拉克人民的反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