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定往返机票:丽江随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09:11

丽江随感

 

   丽江古城,没有墙,却有桥,桥下的涓涓细流清澈流淌了几百年,殊不知,这无数的小支流都是从城东北黑龙潭涌出的象山脚下的玉泉水。

 

 

 猫猫站在黑龙潭边,冬日里,风清云淡,远处的玉龙雪山清晰地倒映在水中,另一侧便是象山郁郁葱葱的森林地腹,水似乎很深,潭中央处还有些地方不停地冒着气泡,应该是不断涌出的地下水,湖东千万个泉眼从树根、岩缝、草间汩汩而出,昼夜不停,玉泉水流至城头双石桥下,分三股伸向东南沿街,走巷穿户,常年清澈,哺育着古城纳西人家,滋润着良田美畴。

 

 

  接下来朋友又开车带猫猫来到20公里处的拉市海湿地,在云南,高原盆地里的湖通常被称做海或海子,"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拉市海就是一个海拔2437米的湖,而且是一个神奇的季节湖,湖水水位随着雨季和旱季会有很大变化,这里也是鸟儿的天堂,这个季节刚好有不少越冬水鸟,现在来此越冬的鸟类已经达到60多种8万只左右了,其中珍稀濒危鸟类9种,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鹤等。

 

 


  此刻正值夕阳西下,我们把车子停在水边,湖面上不时起落一群群野鸭和野雁,在低空盘旋着,看来这个水草肥美、有着温暖冬季的地方在鸟儿中的口碑很不错。空旷的湖面上,一抹浓浓的秋色,宁静致远,于是放下相机,猫猫随意走在附近的湿地中,不小心惊动了芦苇深处的一对大雁,扑扇着翅膀从头顶掠过,望着它们自由自在的身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样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的感觉真好,这也是旅行最吸引猫猫的地方吧!

 

 


  丽江离不开水,沿用至今的水系统乃明代土司木增设计修建,木增被尊称“木老爷”,带着好奇猫猫来到96年丽江地震后新建的木府。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战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大地震后,政府向世界银行贷巨款重建木府,经3年重建,木府得以重新面世,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现在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11块,见证了木氏家族的兴衰历史。

 

 
 

 

  而木增时代是木府最辉煌的时期,坊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木增土司的神奇传说,然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文韬武略的云南王,却在巅峰时期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原来明未,从与中原学士的交往中,木增了解到中原的动荡局势,在婉叹明朝的衰败之余,提出退位,土司府的事务交由其子负责,自已于木府后山三清观修身养性,不久便沿道观前参天上树升天而去,传说他的身体化成了雪山,并留下预言:他所化的雪山将在四百年以后崩塌,又传木增升天时曾云:“若雪山崩塌、金沙江断流,便是我回来之时”。


 


  1996年,玉龙雪山崩塌下一块大石,阻断了金沙江河道,数日方畅,不久又发生的丽江大地震,唯一被震塌的正是木增所化的雪山。时间和当时木府历史上的记载相差刚好是四百年,震后,木府大门里那棵枯死百年的杨柳,竞枯木逢春,从干枯的躯干中伸出新技,种种迹象与传说不谋而合,当地人纷纷要求重建木府,于是一个神奇传说便促成了这座丽江“故宫”重现世间。


  (重建的木府恢复了往日的气派)


  (木府内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在丽江的日子里,虽然不喜大研古城艳俗的商业气氛,但猫猫还是尽可能地去发现美丽,寻找快乐,最后当然要提下丽江的美食了,不是在游客如织的地方寻得的,而是丽江当地人常去的街边小店,猫猫最爱是米线,也不是最常吃的那种蒙自过桥米线,而是当地的土鸡米线,就着油炸洋芋,加上辣酱和各种调料(和稀豆粉的调料类似),那个香。

 


 
  


  还有好喝的束河酸梅汤,一天猫猫在束河镇子上走累了,看到有酸梅汤的招牌,便推门而入,小院很幽静,酸梅汤好喝得很,于是喝完了还想打包一瓶带回去吃,好奇的猫跑到后面看主人如何从坛子里盛出腌制好的青梅,听她讲,每年6月中旬,青梅上市时,选半生、个大、汁多的青梅子,用清洗漂洗干净后,将每个梅子用刀片划上四道,用盐糖先渍上几次以后,洗净,装坛,用大号陶罐将梅子悉数放入,以一定比例加入糖,密封。过一段时间后,青梅就渍出汤汁来了,要喝时用勺取用一勺出来。呈金黄的琥珀色,颜色纯正漂亮。因为渍时没有用水,所以取出汁来用冰水稀释味道,难怪猫猫喝到嘴里,原汁原味,味道纯正,色泽金黄,绝对不会像用干乌梅子煮出来的那样,实在是太好喝了,这罐青梅带回来,冬日里泡在黄酒中正好,和朋友喝了一壶,果然不错。

 

 





    束河的柔软阳光晒得人懒洋洋的,走在磨了千年的五花石板桥上,看着桥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流水,路边悠闲地晒太阳的老人们恬淡的笑容,不禁感叹,丽江,真的是一个越来越需要用心去寻找去品味的地方。


  (束河的阳光下,老人们在石板桥上晒着太阳,唠着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