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再三迫人国语:价逾百万的中国钱币稀世珍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19:49
 价逾百万的中国钱币稀世珍品   

 

2009年己丑(牛年)10公斤生肖金币

估价人民币320万-380万元

  此币发行量18枚,此枚证书编号为第10号,带精美原盒,极为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10公斤黄金极其昂贵。

1900年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样币(LM6)

估价人民币160万-200万元。

     此币极为珍罕,为此币品相中已知最美者,带原光,完全未使用,极为难得。 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1900年)清政府北京银圆局成立开始铸造银币,当时委由英国皇家铸币厂雕制铸币钢模,币面图样正中光绪元宝满、汉文四字,左右年份“庚子”上端为铸造机关“京局制造”四字,下端计重“库平七钱二分”,背面图样中为一大清龙图,上、下端分别为英文“PEKING”和重量。当钢模送抵北京银圆局不久,适遭逢拳匪之变,又被八国联军劫掠,铸币厂房被毁,北京银圆局仍胎死腹中,仅留存少量银币存世。过数年,清政府才改立造币总厂于天津。京局制造的银币背面龙图为一张牙舞爪的正式大清龙图,和我国其他各省的龙图银圆大相径庭,其云龙图样常见于清正式龙袍,锦缎文书,陶瓷器,形象威武,有大国风范,历来为钱币收藏界所珍视、喜爱,加上只试铸数枚,又遭匪乱,传世甚少,为我国银币爱好者珍若供璧、名贵非凡。 京局制造的银币共分五种面值,分别为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和三分六厘。是第一套清中央政府正式铸造的银币,意义不凡,每种面值传世仅数枚,尤以壹圆银币最为少见,也最珍罕,国内只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套。 此枚京局制造库平七钱二分壹圆主币品相全美,银光闪亮,版底没有丝毫损伤,币边齿锐利,打铸深峻,留存百年,还保持如此的完美,难能可贵,是存世京局制造壹圆银币数枚中品相最好的一枚,征集自海外资深藏家,国宝回归,至堪宝贵。此币为首次出现于国内各大钱币拍卖会。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船洋壹圆、中圆银币样币各一枚(LM113、114)

估价人民币120万-150万元,成交价134.4万元。

2枚币均为凹槽边,极为珍罕,淡五彩银光,完全未使用,难得。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银币大字版

估价人民币260万-350万元。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银币大字版,直径32mm,此枚珍币原为马定祥旧藏,目前所见均为小字版,大字版为仅见,该币当年共有二种设计样币,初次为大字版,是参照金本位半圆图案设计、因此水波纹、帆船、壹圆等图样几乎近似,第二次为小字版是依照二十四年中元银币图案设计,该大字版是上海中央造币厂留存下来的唯一实物,是研究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而应对金融改革的宝贵历料。 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壹圆银币,是中国上海中央造币厂制造的最后一次银本位制的银质货币,其中某种款式据传美国造币厂代制,它的孕生正值法币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已经开始用法币(一种法定的纸币)的发放来稳定当时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考虑民众已经多年来对银质货币接受的习惯,故而以备法币推行的不测,同时根据银价暴涨的趋势,设计试制减重的银质货币,新款银币的重量只是原来银币重量的一半左右,壹圆面值银币重量约十三克,然而减重的银币终究跟不上银价上涨的幅度而取消制作计划,当然更重要的因素仍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法币的发放,政府最后决定白银一律收归国有,所以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银币在这样的特殊年代,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特殊试制货币,因而特别稀少珍贵也不足为怪。 从尚且留存下来的民国二十五年壹圆银币计版式四种,其中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帆船,分别有壹圆大字版和壹圆小字版二种。其二,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分别有直径32毫米小型版和直径35毫米大型版二种。其三,有民国二十六年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一种,总共壹圆有五种版式,存世均为极少,尤其民国二十五年小型布图壹圆银币仅见2至3枚。民国二十五年壹圆大字版帆船目前仍为孤品。

1867年香港纹银壹两

估价人民币120万-200万元,成交价190.4万元。

    此币为香港银币中之大珍品,存世仅见四枚,向为藏家珍视,极为珍罕,由NGC打盒评定为PF50,极美品至近未使用,极难得。 公元1866年(同治五年)香港政府应英商之需,成立造币厂,专铸银币,便于与各国银元竞争,亦是专对中国阔大贸易之用,中国本是惯用银两,故港英政府于公元1867年(同治六年)试铸计重壹两银币,币面和普通香港壹圆银币相同,刻维多利亚女王头像,背书中文“纹银壹两”,英文“壹两 香港”围绕四周,年份“1867”置于下放,“银”字下有986三个数字,系指含银纯度,“纹”字下亦有TRIAL之英文小字,因造币厂开销过巨,且当时经济恶化已久,无法经营,只得关厂停铸,故未发行,后将整厂机器设备售予日本,连同雕模技师、管理人员一并被聘往日本,即后来成立的日本大阪造币厂,“纹银壹两”银质样币留存至今只有4枚,是香港特区政府发行的钱币中最珍稀贵重的一枚(美籍犹太收藏家“古德曼”旧藏一枚,于1996年在美拍卖,以约12万美元落槌,为全场最高价),此枚源于美国Stack’s 2001年12月4日钱币拍卖会,品相完美,黑漆包浆,镜面精铸,打铸压力深,立体感强,是不可多得之大珍品。

1929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壹圆样币

估价人民币180万-300万元

      1929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壹圆样币,大名誉品,极为罕见,五彩包浆,完全未使用。 

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

估价人民币200万-3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616万元

      民国十八年(1929年)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仅见品,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极难得。 民国十八年(1929)天津中央造币厂曾试铸正面孙中山西装像壹圆银币,背面分别为“地球”和“嘉禾”二种图案版式(注:孙中山像嘉禾版壹圆试样银币至今所知存世仅三枚,其中一枚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马定祥藏品拍卖专场以72.6万元成交,而此枚银币在中国嘉德2006年春季拍卖会上由当年拍入者委托重新拍卖时,又以143万元成交),此枚孙中山像嘉禾版壹圆金质呈祥试铸币是当年造币厂赠送主管部门——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呈样币,存世仅此一枚,国内外博物馆以及私人藏家均未见收藏,堪称顶级珍品。

1906年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制样币

估价人民币160万-25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79.2万元       

此币光边,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

光绪通宝山东壹文满穿红铜试样币

估价 120万-200万元(人民币)

      此种币存世均为黄铜,红铜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 完全未使用。

1926年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币壹圆银币红铜试样

估价人民币150万-25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68万元

      为目前仅见, 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

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样

估价100万-16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90.4万元(人民币)

此币为目前仅见,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无此银质试样币收藏,极其珍贵,完全未使用,非常难得。 我国使用金币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近年来,先后又出土多枚汉、唐时期的金质钱币,如五铢、开元通宝等,上述金钱和后朝代中所铸的一些金质钱,种类不多,它们大多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特意铸之,以作馈赠之用的赏赐钱,所以铸造数量均很有限。 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既有些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试铸了金币,该币面中间有楷书“大清金币”四字,上端有“光绪丙午年造”,下端有“库平一两”字样,背面蟠龙,四周绕以云纹,光边,次年造币厂又试铸了“光绪丁未年造”的金币,除正面的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异,现发现丁未大清银币有两种版别,并且均为齿纹边。“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藏金有限,最终未能实施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和丁未红铜试铸样币,均为仅见之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曾有一说,清廷当时曾拟定行铸金银铜三品,而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大清金币图案,因在币面上遗漏了大清王朝的满文,造成严重的失误,故此种试铸金币进呈御览时,引起不悦而遭否定。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

估价150万-2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76万元(人民币)

   此系恭呈朝廷御览之金质试样币,存世仅二枚,颇为珍贵(另一枚原为埃及法鲁克国王珍藏,1954年经苏士比公司拍卖才流落民间,后被台湾鸿禧美术馆从英国拍回。

      

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 二钱 一钱金币试铸样币各1枚

估价120万-14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32万元(人民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天津户部造币总厂铸有一套由日本大阪造币总厂制模的纪重银币,计有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共五枚,仅试铸未发行,与此同时,还采用镜面版底(proof)铸以极少量金质样币,七十年代后陆续在海外被发现,据资料记载,目前为止,仅发现库平一两金币10枚,2枚藏于中国台湾鸿禧美术馆;库平二钱金币4枚,2枚藏于台湾鸿禧美术馆;库平一钱金币4枚,台湾鸿禧美术馆亦藏有2枚,国内尚未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记录,3枚同时拍卖在海内外尚属首次,堪称稀世之品,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