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沉着怎样治疗:介绍当代文学的著作,便于查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9:20:41

 

《“火凤凰”文库》1995年。

《“火凤凰”新批评文丛》1994年。

《阿诗玛》,《云南日报》1954年1月3日,1954年5月。

《把革命样板戏推向全国去》,《人民日报》1967年6月18日。

《北岛诗选》1986年12月。

《创业》1975年10月,《解放军文艺》1975年10月。

《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1958年4月。

《大家都来编写工厂史》1958年7月15日。

《邓小平论文艺》1989年10月。

《关于〈三家村〉和〈燕山夜话〉的批判材料》,《北京日报》1966年4月16日。

《海港》1972年1月。

《红灯记》1970年5月,《红旗》1970年第5期。

《虹南作战史》1972年2月。

《坚决地处理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人民日报》1955年7月27日。

《江青讲话编选》1968年。

《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周扬同志答文汇报记者问》,《文艺报》1957年4月9日。

《决裂》1976年5月。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流沙河诗集》1982年。

《龙江颂》1972年3月。

《论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姚文元)1958年。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1951年8月。

《奇袭白虎团》1972年9月。

《蚯蚓与羽毛》1986年。

《沙家浜》,《文汇报》1970年5月31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二集)1959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一集)1958年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年。

《为保卫社会主义文艺路线而斗争》(上、下)1957年。

《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1979年4月。

《西沙儿女——奇志篇》1974年12月。

《杂忆与杂写——杨绛散文》1994年。

《这是为什么?》,《人民日报》1957年6月8日。

《峥嵘岁月》1973年6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萧军问题的决议》1949年4月2日,《东北日报》1949年4月2日。

《重放的鲜花》1979年5月。

阿城《孩子王》1985年2月3日,《人民文学》1985年第2期。

阿城《棋王》1984年7月5日,《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阿垅《论倾向性》1950年2月,天津《文艺学习》创刊号。

艾青《归来的歌》1980年。

艾青《海岬上》1957年

艾芜《百炼成钢》1957年7月。

艾芜《南行记续篇》1964年。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1953年2月。

巴金《随想录》(五卷)1986年。

巴人《论人情》,《新港》1957年第1期。

巴人《文学论稿》1954年6月。

白桦、彭宁《苦恋》1979年8月。

白桦《孔雀》1957年

北村《施洗的河》1993年。

北岛《白日梦》1986年8月,《人民文学》1986年第8期。

毕方、钟涛《千重浪》1975年2月。

冰心《小桔灯》,《中国少年报》1957年1月9日。

冰心《樱花赞》1961年6月。

蔡其矫《生活的歌》1982年。

蔡仪《中国新文学史讲话》1952年10月。

残雪《苍老的浮云》1986年5月,《中国》1986年第5期。

残雪《山上的小屋》1985年,《人民文学》1985年第6期。

曹禺《胆剑篇》1961年7月。

曹禺《明朗的天》1954年。

草明《乘风破浪》1959年8月。

草明《原动力》1954年。

曾卓《老水手的歌》1984年。

曾卓《悬崖边的树》1981年。

昌耀《命运之书》1994年8月。

陈村《死》1986年9月,《上海文学》1986年第9期。

陈登科《风雷》1964年。

陈登科《活人塘》1954年。

陈敬容《老去的是时间》1983年。

陈其通、陈亚丁、马寒冰、鲁勒《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

陈其通《万水千山》1954年。

陈其通《万水千山》1955年。

陈染《私人生活》1996年3月,《花城》1996年第2期。

陈翔鹤《广陵散》1962年10月,《人民文学》1962年第10期。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1961年11月。

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6月。

陈忠实《白鹿原》1993年。

谌容《人到中年》1980年1月。

谌容《万年青》1975年9月。

池莉《烦恼人生》1987年8月,《上海文学》1987年第8期。

初澜《京剧革命十年》1974年10月,《红旗》1974年第7期。

初澜《在矛盾冲突中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评长篇小说〈艳阳天〉》,《人民日报》1974年5月5日。

初澜《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谈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1974年1月,《红旗》1974年第1期。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1979年2月,《收获》1979年第2期。

从维熙《雪落黄河静无声》1984年1月,《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

从维熙《走向混沌——反右回忆录》1989年1月,《海南纪实》1989年创刊号。

丛深《祝你健康》(《千万不要忘记》)1962年10月,《剧本》1962年第10—11合辑。

戴厚英《人啊,人!》1980年11月。

邓友梅《烟壶》1984年1月,《收获》1984年第1期。

邓友梅《在悬崖上》1956年9月。

杜鹏程《保卫延安》1954年6月。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1957年8月,《延河》1957年第8期。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1958年

方之《内奸》1979年3月,《北京文艺》1979年第3期。

丰村《美丽》1957年,《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冯骥才《三寸金莲》1986年5月,《收获》1986年第3期。

冯雪峰《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1951年6月20日。

冯雪峰《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廊》,《文艺报》1952年5月。

冯至《诗与遗产》1962年。

冯至《西郊集》1958年

冯志《敌后武工队》1958年

傅天琳《音乐岛》1985年。

高行健、刘会远《绝对信号》1982年9月,《十月》1982年第5期。

高行健《野人》1985年11月,《十月》1985年第6期。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1980年2月20日,《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1979年7月,《雨花》1979年第7期。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1958年3月,《红岩》1958年第3期。

高云览《小城春秋》1956年12月。

格非《边缘》1992年11月,《收获》1992年第6期。

格非《敌人》1993年。

格非《褐色鸟群》1988年3月,《钟山》1988年第2期。

格非《迷舟》1987年。

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1956年5月,《人民文学》第5期。

公刘《离离原上草》1980年

公刘《仙人掌》1980年。

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1980年1月5日,《文艺报》1980年第1期。

公刘《在北方》1957年

古华《芙蓉镇》1981年2月20日,《当代》1981年第1期。

谷峪《新事新办》195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1950年3月12日。

顾城《黑眼睛》1986年。

顾城《抒情诗十首》1980年3月,《星星》1980年第3期。

顾城《英儿》1993年11月,《花城》1993年第6期。

关仁山《大雪无乡》1996年3月,《中国作家》1996年第2期。

郭澄清《大刀记》(第一部)1975年9月。

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青春之歌〉》1959年2月。

郭沫若、周扬《红旗歌谣》1959年8月。

郭沫若《蔡文姬》1959年。

郭沫若《蔡文姬》1959年5月。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1972年4月。

郭沫若《武则天》1960年5月。

郭沫若《月下集》1959年。

郭先红《征途》1973年6月。

郭小川《青纱帐——甘蔗林》1962年7月,1962年7月。

郭小川《深深的山谷》,《诗刊》1957年第4期。

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1955年10月8日。

郭小川《望星空》1959年11月。

郭小川《雪与山谷》1958年

郭小川《致大海》,《诗刊》1957年第2期。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1957年

韩东《母狗》1992年。

韩东《有关大雁塔》1986年7月,《中国》1986年第7期。

韩起祥《刘巧团圆》1949年。

韩少功《爸爸爸》1985年6月3日,《人民文学》1985年第6期。

韩少功《归去来》1985年6月,《上海文学》1985年第6期。

韩少功《马桥词典》1996年8月。

韩少功《文学的根》1985年。

浩然《金光大道》第二部1974年5月。

浩然《金光大道》第一部1972年5月。

浩然《西沙儿女——正气篇》1974年6月。

浩然《艳阳天》1964年1月22日,《收获》1964年第1期。

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文艺报》1953年第3号。

何其芳《夜歌》1949年11月。

何申《年前年后》1995年6月,《人民文学》1995年第6期。

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1956年9月

贺敬之《放歌集》1961年12月。

贺敬之《放声歌唱》,《北京日报》1956年7月1日。

贺敬之《雷锋之歌》1962年,《中国青年报》1962年4月11日。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1964年1月22日,《人民日报》1964年1月22日。

贺敬之《中国的十月》1976年11月,《诗刊》1976年第11期。

贺敬之等《白毛女》1949年。

洪峰《瀚海》1987年3月,《中国作家》1987年第2期。

洪峰《重返家园》1993年。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1954年7月。

胡风《我的自我批判》,《人民日报》1955年5月13日。

胡可《槐树庄》1959年。

胡可《槐树庄》1959年8月。

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民日报》1984年1月27日。

胡万春《特殊性格的人》1959年。

黄安思《向前看呵!文艺》1979年4月15日。

黄秋耘《苔花集》1957年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985年5月,《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黄宗英《小丫扛大旗》1964年6月,《人民文学》1964年第6期。

灰娃《山鬼故家》1987年11月,《人民文学》1987年第11期。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1988年。

贾平凹《抱散集》1994年。

贾平凹《废都》1993年6月。

贾平凹《浮躁》1987年1月,《收获》1987年第1期。

贾平凹《商州初录》1983年9月,《钟山》1983年第5期。

江河《从这里开始》1986年。

江青《谈京剧革命》1967年,《红旗》1967年第6期。

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1976年1月。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1979年7月,《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金敬迈《欧阳海之歌》1965年。

靳凡《公开的情书》1980年1月,《十月》1980年第1期。

峻青《胶东纪事》1959年。

峻青《黎明的河边》1955年2月。

柯蓝《早霞短笛》1958年

孔捷生《大林莽》1984年11月,《十月》1984年第6期。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1949年9月。

老鬼《血色黄昏》1987年。

老舍《茶馆》1957年7月。

老舍《龙须沟》1950年9月,《北京文艺》创刊号。

老舍《正红旗下》1980年6月。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1979年8月10日。

黎汝清《海岛女民兵》1972年4月。

黎汝清《万山红遍》(上卷)1976年1月。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1980年1月,《当代》1980年第1期。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1982年11月,《十月》1982年第6期。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1981年5月。

李国文《改选》1957年7月,《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李国文《月食》1980年3月3日,《人民文学》1980年第3期。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1985年。

李杭育《沙灶遗风》1983年5月,《北京文学》1983年第5期。

李何林《十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上的一个小问题》1960年1月11日。

李季《石油歌》1964年3月,《中国青年》1964年第5期。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1949年。

李季《五月端阳》1959年。

李季《玉门诗抄》1955年。

李建彤《刘志丹》,《工人日报》1962年7月28日—8月4日。

李建彤《刘志丹》1979年10月。

李剑《“歌德”与“缺德”》1979年6月。

李劼人《大波》修改本(第一部)1958年3月。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1957年。

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史哲》1954年9月。

李晓《继续操练》1986年7月,《上海文学》1986年第7期。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年11月。

李瑛《红花满山》1973年1月。

李瑛《枣林村集》1972年4月。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1972年4月。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1953年11月20日,《河南日报》1953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1954年1月26日。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1955年。

李准《李双双小传》1960年3月,《人民文学》1960年第3期。

梁壁辉《“有鬼无害”论》,《文汇报》1962年5月6日。

梁斌《播火记》1960年7月。

梁斌《红旗谱》1957年11月。

梁南《野百合》1981年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982年8月,《北方文学》1982年第8期。

廖沫沙《我的〈有鬼无害论〉是错误的》,《北京日报》1965年2月18日。

廖沫沙《有鬼无害论》1961年8月31日,《北京晚报》1961年8月31日。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1994年3月,《花城》1994年第2期。

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3年第2号

林希《无名河》1983年。

林子《给他》1985年。

刘白羽《红玛瑙集》1962年5月。

刘白羽《长江三日》1961年3月

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1956年6月,《人民文学》第6期。

刘宾雁《人妖之间》1979年8月。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1956年4月。

刘恒《白涡》1988年1月,《中国作家》1988年第1期。

刘恒《苍河白日梦》1993年8月。

刘恒《伏羲伏羲》1988年3月,《北京文学》1988年第3期。

刘恒《狗日的粮食》1986年9月,《中国》1986年第9期。

刘克《飞天》1979年8月,《十月》1979年第3期。

刘流《烈火金刚》1958年9月。

刘绍棠《蒲柳人家》1980年5月。

刘绍棠《田野落霞》,《新港》1957年第3期。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稿》1956年4月。

刘澍德《归家》1962年2月,《边疆文艺》1962年第2期。

刘澍德《桥》1958年9月。

刘索拉《蓝天绿海》1985年。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1985年3月3日,《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刘西鸿《你不可改变我》9月,《人民文学》1986年第9期。

刘心武《5·19长镜头》1985年7月,《人民文学》1985年第7期。

刘心武《风过耳》1992年6月

刘心武《如意》1980年5月,《十月》1980年第3期。

刘心武《钟鼓楼》1984年。

刘醒龙《分享艰难》1996年1月,《上海文学》1996年第1期。

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1984年6月,《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1985年11月,《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刘真《长长的流水》1962年。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1993年。

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1993年。

刘震云《一地鸡毛》1991年1月,《小说界》1991年第1期。

流沙河《草木篇》1957年1月。

柳青《创业史》1960年。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下卷)1979年8月。

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2年第8期。

柳青《铜墙铁壁》1951年9月。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1979年7月。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

陆文夫《美食家》1983年1月,《收获》1983年第1期。

陆文夫《小巷深处》1956年10月。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人民文学》1954年3月。

路遥《平凡的世界》1986年12月,《收获》1986年第6期。

路遥《人生》1982年5月,《收获》1982年第3期。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961年11月。

吕新《抚摸》1993年。

吕新《夜晚的秩序》1993年。

绿原《人之诗》1983年。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1949年10月。

马烽《结婚》,《中国青年》1951年7月,《人民日报》1951年7月。

马烽《三年早知道》1958年1月1日,《火花》1958年第1期。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1959年。

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1987年7月,《人民文学》1987年第1—2合期。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1985年2月5日,《上海文学》1985年第2期。

马原《死亡的诗意》1988年11月,《收获》1988年第6期。

马原《虚构》1993年。

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1954年10月16日。

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茅盾《创作问题漫谈》1959年2月。

茅盾《读书杂记》1962年。

茅盾《鼓吹集》1959年。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1961年10月。

茅盾《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1958年。

莫言《丰乳肥臀》1995年9月,《大家》1995年第5、6期。

莫言《红高粱》1986年3月,《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莫言《红高粱家族》1987年。

莫言《金发婴儿》1993年。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

莫应丰《将军吟》1980年6月。

南哨《牛田洋》1972年2月。

牛汉《沉默的悬岩》1986年。

牛汉《温泉》1984年。

欧阳江河《茨维塔耶娃》1993年。

欧阳江河《悬棺》1986年10月,《中国》1986年第10期。

欧阳山《苦斗》1962年。

欧阳山《三家港》1960年1月11日。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7年第5期。

秦牧《艺海拾贝》1962年。

曲波《林海雪原》1957年9月。

权延赤《红墙内外》1988年。

茹志鹃《百合花》1958年3月,《延河》1958年第3期。

上海革命写作小组《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驳周扬吹捧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批判现实主义”的反动理论》1970年4月,《红旗》1970年第4期。

邵荃麟《门外谈诗》1958年4月,《诗刊》1958年等4期。

邵燕祥《到远方去》1955年。

邵燕祥《献给历史的情歌》1980年。

沈从文《过节和观灯》,《人民文学》1962年第4期。

沈西蒙、漠雁、吕兴臣《霓虹灯下的哨兵》1962年,《解放军文艺》1962年第3期上。

史铁生《毒药》1986年。

史铁生《命若琴弦》1985年2月,《现代人》1985年第2期。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983年1月,《青年文学》1983年第1期。

史铁生《务虚笔记》1996年1月,《收获》1996年第1期。

史铁生《原罪》1988年1月,《钟山》1988年第1期。

舒婷《双桅船》1982年。

舒芜《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长江日报》1952年5月25日,《人民日报》1952年6月8日。

舒芜《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人民日报》1955年5月13日。

苏童《1934年的逃亡》1987年。

苏童《刺青时代》1993年。

苏童《红粉》1991年。

苏童《妻妾成群》1989年11月,《收获》1989年第6期。

苏童《我的帝王生涯》1993年。

苏童《罂粟之家》1988年11月。

苏童《园艺》1992年。

孙甘露《访问梦境》1993年。

孙甘露《呼吸》1993年。

孙甘露《请女人猜谜》1988年11月。

孙甘露《信使之函》1987年9月,《收获》1987年第5期。

孙甘露《忆秦娥》1992年。

孙犁《白洋淀纪事》1958年

孙犁《风云初记》1950年9月22日,《天津日报》1950年9月22日。

孙犁《荷花淀》1949年8月。

孙犁《铁木前传》1957年。

孙犁《文学短论》1962年。

孙犁《嘱咐》1949年3月24日,《进步日报》1949年3月24日。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3月,《诗刊》1981年第3期。

谈歌《大厂》1996年1月,《人民文学》1996年第1期。

唐浩明《曾国藩》1992年4月。

唐克新《沙桂英》1962年2月

唐因、唐达成《论〈苦恋〉的错误倾向》1981年10月7日,《文艺报》1981年19期。

田汉《文成公主》1960年5月。

田间《赶车传》(上卷)1959年8月

田间《赶车传》下卷1961年。

铁凝《麦秸垛》1986年9月,《收获》1986年第5期。

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1983年3月,《十月》1983年第2期。

铁凝《玫瑰门》1988年9月,《文学四季》1988年创刊号。

铁凝《棉花垛》1989年3月,《人民文学》1989年第2期。

铁凝《哦,香雪》1982年5月,《青年文学》1982年第2期。

汪曾祺《蒲桥集》1994年。

汪曾祺《受戒》1980年10月,《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1981年10月,《上海文学》1981年第10期。

王安忆《弟兄们》1989年5月,《收获》1989年第3期。

王安忆《岗上的世纪》1989年1月,《钟山》1989年第1期。

王安忆《荒山之恋》1986年7月,《十月》1986年第4期。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1993年3月,《收获》1993年第2期。

王安忆《锦绣谷之恋》1987年1月,《钟山》1987年第1期。

王安忆《神圣祭坛》1989年3月,《北京文学》1989年第3期。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1990年11月,《收获》1990年第6期。

王安忆《乌托邦诗篇》1991年9月,《钟山》1991年第5期。

王安忆《小鲍庄》1985年4月,《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王安忆《小城之恋》1986年8月,《上海文学》1986年第8期。

王靖《在社会的档案里》1979年10月。

王蒙《春之声》1980年5月,《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

王蒙《活动变人形》1986年3月。

王蒙《坚硬的稀粥》1989年3月,《中国作家》1989年第2期。

王蒙《来劲》1987年1月。

王蒙《恋爱的季节》1993年4月。

王蒙《失恋的季节》1994年5月,《小说》1994年第3期。

王蒙《夜的眼》,《光明日报》1979年10月21日。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956年9月。

王朔《动物凶猛》1991年11月,《收获》1991年第6期。

王朔《玩的就心跳》1988年。

王朔《顽主》1987年11月,《收获》1987年第6期。

王汶石《风雪之夜》1956年2月。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1958年11月,《延河》1958年第11期。

王西彦《关于悲剧》1961年1月31日。

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1996年2月。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卷)1951年9月。

王愿坚《党费》,《解放军文艺》1954年12月。

韦君宜《露沙的路》1994年4月,《当代》1994年第2期。

韦君宜《洗礼》1982年2月,《当代》1982年第1期。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人民日报》1951年4月。

闻捷《复仇的火焰》1959年。

闻捷《天山牧歌》1956年9月。

闻捷《吐鲁番情歌》1955年3月。

吴伯箫《菜园小记》1961年6月。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1961年4月,《人民文学》1961年第4期。

吴晗《海瑞罢官》1961年1月,《北京文艺》1961年第1期。

吴强《红日》1957年3月。

西戎《赖大嫂》1962年7月,《人民文学》第7期。

夏衔《考验》1954年。

萧军《五月的矿山》1954年。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1950年1月,《人民文学》第1卷第3期

小靳庄《十二级台风刮不倒》1976年4月。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谢璞《二月兰》1962年。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1980年1月,《长江文艺》1980年第1期。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1982年1月,《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1957年10月。

徐怀中《西线铁事》1980年1月,《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1983年1月,《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徐敬亚《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自我批评》1984年3月5日,《人民日报》1984年3月5日。

雪克《战火中的青春》1958年9月。

严家炎《关于梁生宝》1962年6月,《文学评论》1962年第3期。

杨绛《干校六记》1981年7月。

杨绛《将饮茶》1987年。

杨绛《洗澡》1988年。

杨炼《房间里的风景》1988年3月,《人民文学》1988年第3期。

杨炼《荒魂》1986年。

杨炼《诺日朗》1983年5月,《上海文学》1983年第5期。

杨炼《自在者说》1986年7月,《中国》1986年第7期。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剧本》1957年第1期。

杨沫《青春之歌》1958年1月。

杨朔《茶花赋》1961年3月,《人民文学》1961年第3期。

杨朔《东风第一枝》1961年12月。

杨朔《荔枝蜜》1961年7月23日。

杨朔《三千里江山》1952年10月,《人民文学》10月。

杨争光《黑风景》1993年。

姚文元《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解放日报》1966年5月10日。

姚文元《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1967年1月,《红旗》1967年第1期。

姚雪垠《李自成》第3卷1981年6月。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1976年12月。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1962年7月。

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1980年8月,《芙蓉》1980年第3期。

叶文福《将军,不能这样做》1979年8月10日。

叶兆言《半边营》1990年5月,《收获》1990年第3期。

叶兆言《艳歌》1989年3月,《上海文学》1989年第2期。

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1996年9月,《收获》1996年第5期。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1988年3月,《收获》1988年第2期。

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1987年。

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于坚《0档案》1994年1月。

于坚《感谢父亲》1989年1月,《诗刊》1989年第1期。

余华《呼喊与细雨》,《收获》1992年第5期。

余华《活着》1992年。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1987年1月,《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

余华《现实一种》1988年1月,《北京文学》1988年第1期。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1995年12月,《收获》1995年第6期。

余华《一九八六年》1987年6月,《收获》1987年等6期。

余秋雨《文化苦旅》1992年3月。

余秋雨《文明的碎片》1994年。

俞天白《大上海的沉没》1988年。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1980年9月,《当代》1980年第3期。

臧克家《忆向阳》1976年2月,《人民文学》1976年第2期。

扎西达娃《西藏隐秘岁月》1993年。

翟永明《女人》9月,《诗刊》1986年第9期。

张承志《北方的河》1984年1月,《十月》1984年第1期。

张承志《黑骏马》1993年。

张承志《金牧场》1987年3月,《收获》1987年第2期。

张承志《绿风土》1994年。

张承志《西省暗杀考》1989年6月,《文汇月刊》1989年第6期。

张承志《心灵史》1992年。

张光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着、发展着》,《文艺报》1956年第24期。

张光年《题材问题》1961年3月26日。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1979年11月,《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

张洁《沉重的翅膀》1981年7月。

张洁《方舟》1982年3月25日,《收获》1982年第2期。

张洁《他有什么病》1986年7月,《钟山》1986年第4期。

张洁《祖母绿》1984年3月,《花城》1984年第2期。

张炜《古船》1986年9月,《当代》1986年第5期。

张炜《九月寓言》1993年。

张贤亮《烦恼就是智慧》(上)1994年3月,《小说界》1994年第2期。

张贤亮《灵与肉》1980年9月,《朔方》1980年第9期。

张贤亮《绿化树》1984年3月,《十月》1984年第2期。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1985年9月,《收获》1985年第5期。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0年1月,《上海文学》1980年第1期。

张辛欣、桑晔《北京人》1985年1月,《收获》1985年第1期。

张辛欣《我在哪里错过了你?》1980年9月,《收获》1980年第5期。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1981年,《收获》1981年第6期。

张欣《绝非偶然》1991年9月,《小说界》1991年第5期。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1979年5月10日,《诗刊》1979年第5期。

张扬《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1980年1月,《收获》1980年第1期。

张永枚《西沙之战》,《光明日报》1974年3月15日。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年8月,《诗刊》1980年第8期。

赵树理《“锻炼锻炼”》1958年8月,《火花》1958年第8期。

赵树理《登记》1950年6月,《说说唱唱》1950年6月。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1949年。

赵树理《卖烟叶》1964年1月,《人民文学》第1期至第3期。

赵树理《三里湾》1955年。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1961年4月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1959年11月。

赵树理《下乡集》1962年。

赵树理《杨老太爷》1962年2月

赵树理《也算经验》1949年6月21日,《人民日报》1949年6月21日。

赵振开《波动》1981年1月,《长江》1981年第1期。

郑季翘《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的批判》1966年4月,《红旗》1966年第5期。

郑敏《诗人之死》1994年1月,《人民文学》1994年第1期。

郑敏《心象》1991年。

郑敏《心象组诗》1986年10月,《诗刊》1986年第10期。

郑万隆《我的根》1985年。

郑义《枫》,《文汇报》1979年2月11日。

知侠《铁道游击队》1954年1月。

钟惦棐《电影的锣鼓》1956年11月。

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长江文艺》1956年第12期。

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片段》1949年。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1958年5月。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年12月,《红岩》1979年第2期。

周立波《山乡巨变》1958年6月。

周立波《山乡巨变》续篇1960年4月。

周立波《铁水奔流》1955年。

周涛《游牧长城》1992年6月,《人民文学》1992年第6期。

周涛诗集《神山》1984年。

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人民日报》1951年8月8日。

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1979年11月16日。

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1951年5月12日,《光明日报》1951年5月17日。

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1956年2月27日。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苏联文学杂志《旗帜》1952年12月号,《人民日报》1953年1月11日。

周扬《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1962年5月23日。

周扬《文艺战钱上的一场大辩论》1958年2月28日。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7月。

朱定《关连长》1950年1月,《人民文学》第1卷第3期。

宗璞《红豆》1957年,《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宗璞《三生石》1980年5月。

 

 

《“火凤凰”文库》1995年。

《“火凤凰”新批评文丛》1994年。

《阿诗玛》,《云南日报》1954年1月3日,1954年5月。

《把革命样板戏推向全国去》,《人民日报》1967年6月18日。

《北岛诗选》1986年12月。

《创业》1975年10月,《解放军文艺》1975年10月。

《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1958年4月。

《大家都来编写工厂史》1958年7月15日。

《邓小平论文艺》1989年10月。

《关于〈三家村〉和〈燕山夜话〉的批判材料》,《北京日报》1966年4月16日。

《海港》1972年1月。

《红灯记》1970年5月,《红旗》1970年第5期。

《虹南作战史》1972年2月。

《坚决地处理反动、淫秽、荒诞的图书》,《人民日报》1955年7月27日。

《江青讲话编选》1968年。

《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问题周扬同志答文汇报记者问》,《文艺报》1957年4月9日。

《决裂》1976年5月。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流沙河诗集》1982年。

《龙江颂》1972年3月。

《论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姚文元)1958年。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1951年8月。

《奇袭白虎团》1972年9月。

《蚯蚓与羽毛》1986年。

《沙家浜》,《文汇报》1970年5月31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二集)1959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文集》(第一集)1958年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年。

《为保卫社会主义文艺路线而斗争》(上、下)1957年。

《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1979年4月。

《西沙儿女——奇志篇》1974年12月。

《杂忆与杂写——杨绛散文》1994年。

《这是为什么?》,《人民日报》1957年6月8日。

《峥嵘岁月》1973年6月。

《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萧军问题的决议》1949年4月2日,《东北日报》1949年4月2日。

《重放的鲜花》1979年5月。

阿城《孩子王》1985年2月3日,《人民文学》1985年第2期。

阿城《棋王》1984年7月5日,《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阿垅《论倾向性》1950年2月,天津《文艺学习》创刊号。

艾青《归来的歌》1980年。

艾青《海岬上》1957年

艾芜《百炼成钢》1957年7月。

艾芜《南行记续篇》1964年。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1953年2月。

巴金《随想录》(五卷)1986年。

巴人《论人情》,《新港》1957年第1期。

巴人《文学论稿》1954年6月。

白桦、彭宁《苦恋》1979年8月。

白桦《孔雀》1957年

北村《施洗的河》1993年。

北岛《白日梦》1986年8月,《人民文学》1986年第8期。

毕方、钟涛《千重浪》1975年2月。

冰心《小桔灯》,《中国少年报》1957年1月9日。

冰心《樱花赞》1961年6月。

蔡其矫《生活的歌》1982年。

蔡仪《中国新文学史讲话》1952年10月。

残雪《苍老的浮云》1986年5月,《中国》1986年第5期。

残雪《山上的小屋》1985年,《人民文学》1985年第6期。

曹禺《胆剑篇》1961年7月。

曹禺《明朗的天》1954年。

草明《乘风破浪》1959年8月。

草明《原动力》1954年。

曾卓《老水手的歌》1984年。

曾卓《悬崖边的树》1981年。

昌耀《命运之书》1994年8月。

陈村《死》1986年9月,《上海文学》1986年第9期。

陈登科《风雷》1964年。

陈登科《活人塘》1954年。

陈敬容《老去的是时间》1983年。

陈其通、陈亚丁、马寒冰、鲁勒《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

陈其通《万水千山》1954年。

陈其通《万水千山》1955年。

陈染《私人生活》1996年3月,《花城》1996年第2期。

陈翔鹤《广陵散》1962年10月,《人民文学》1962年第10期。

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1961年11月。

陈涌《萧也牧创作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1年6月。

陈忠实《白鹿原》1993年。

谌容《人到中年》1980年1月。

谌容《万年青》1975年9月。

池莉《烦恼人生》1987年8月,《上海文学》1987年第8期。

初澜《京剧革命十年》1974年10月,《红旗》1974年第7期。

初澜《在矛盾冲突中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评长篇小说〈艳阳天〉》,《人民日报》1974年5月5日。

初澜《中国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谈革命样板戏的成就和意义》1974年1月,《红旗》1974年第1期。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1979年2月,《收获》1979年第2期。

从维熙《雪落黄河静无声》1984年1月,《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

从维熙《走向混沌——反右回忆录》1989年1月,《海南纪实》1989年创刊号。

丛深《祝你健康》(《千万不要忘记》)1962年10月,《剧本》1962年第10—11合辑。

戴厚英《人啊,人!》1980年11月。

邓友梅《烟壶》1984年1月,《收获》1984年第1期。

邓友梅《在悬崖上》1956年9月。

杜鹏程《保卫延安》1954年6月。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1957年8月,《延河》1957年第8期。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1958年

方之《内奸》1979年3月,《北京文艺》1979年第3期。

丰村《美丽》1957年,《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冯骥才《三寸金莲》1986年5月,《收获》1986年第3期。

冯雪峰《反对玩弄人民的态度,反对新的低级趣味》,《文艺报》1951年6月20日。

冯雪峰《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廊》,《文艺报》1952年5月。

冯至《诗与遗产》1962年。

冯至《西郊集》1958年

冯志《敌后武工队》1958年

傅天琳《音乐岛》1985年。

高行健、刘会远《绝对信号》1982年9月,《十月》1982年第5期。

高行健《野人》1985年11月,《十月》1985年第6期。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1980年2月20日,《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1979年7月,《雨花》1979年第7期。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1958年3月,《红岩》1958年第3期。

高云览《小城春秋》1956年12月。

格非《边缘》1992年11月,《收获》1992年第6期。

格非《敌人》1993年。

格非《褐色鸟群》1988年3月,《钟山》1988年第2期。

格非《迷舟》1987年。

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1956年5月,《人民文学》第5期。

公刘《离离原上草》1980年

公刘《仙人掌》1980年。

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1980年1月5日,《文艺报》1980年第1期。

公刘《在北方》1957年

古华《芙蓉镇》1981年2月20日,《当代》1981年第1期。

谷峪《新事新办》1950年3月12日,《人民日报》1950年3月12日。

顾城《黑眼睛》1986年。

顾城《抒情诗十首》1980年3月,《星星》1980年第3期。

顾城《英儿》1993年11月,《花城》1993年第6期。

关仁山《大雪无乡》1996年3月,《中国作家》1996年第2期。

郭澄清《大刀记》(第一部)1975年9月。

郭开《略谈对林道静的描写中的缺点—评杨沫的〈青春之歌〉》1959年2月。

郭沫若、周扬《红旗歌谣》1959年8月。

郭沫若《蔡文姬》1959年。

郭沫若《蔡文姬》1959年5月。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1972年4月。

郭沫若《武则天》1960年5月。

郭沫若《月下集》1959年。

郭先红《征途》1973年6月。

郭小川《青纱帐——甘蔗林》1962年7月,1962年7月。

郭小川《深深的山谷》,《诗刊》1957年第4期。

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1955年10月8日。

郭小川《望星空》1959年11月。

郭小川《雪与山谷》1958年

郭小川《致大海》,《诗刊》1957年第2期。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1957年

韩东《母狗》1992年。

韩东《有关大雁塔》1986年7月,《中国》1986年第7期。

韩起祥《刘巧团圆》1949年。

韩少功《爸爸爸》1985年6月3日,《人民文学》1985年第6期。

韩少功《归去来》1985年6月,《上海文学》1985年第6期。

韩少功《马桥词典》1996年8月。

韩少功《文学的根》1985年。

浩然《金光大道》第二部1974年5月。

浩然《金光大道》第一部1972年5月。

浩然《西沙儿女——正气篇》1974年6月。

浩然《艳阳天》1964年1月22日,《收获》1964年第1期。

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文艺报》1953年第3号。

何其芳《夜歌》1949年11月。

何申《年前年后》1995年6月,《人民文学》1995年第6期。

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1956年9月

贺敬之《放歌集》1961年12月。

贺敬之《放声歌唱》,《北京日报》1956年7月1日。

贺敬之《雷锋之歌》1962年,《中国青年报》1962年4月11日。

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1964年1月22日,《人民日报》1964年1月22日。

贺敬之《中国的十月》1976年11月,《诗刊》1976年第11期。

贺敬之等《白毛女》1949年。

洪峰《瀚海》1987年3月,《中国作家》1987年第2期。

洪峰《重返家园》1993年。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1954年7月。

胡风《我的自我批判》,《人民日报》1955年5月13日。

胡可《槐树庄》1959年。

胡可《槐树庄》1959年8月。

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民日报》1984年1月27日。

胡万春《特殊性格的人》1959年。

黄安思《向前看呵!文艺》1979年4月15日。

黄秋耘《苔花集》1957年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985年5月,《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黄宗英《小丫扛大旗》1964年6月,《人民文学》1964年第6期。

灰娃《山鬼故家》1987年11月,《人民文学》1987年第11期。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1988年。

贾平凹《抱散集》1994年。

贾平凹《废都》1993年6月。

贾平凹《浮躁》1987年1月,《收获》1987年第1期。

贾平凹《商州初录》1983年9月,《钟山》1983年第5期。

江河《从这里开始》1986年。

江青《谈京剧革命》1967年,《红旗》1967年第6期。

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1976年1月。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1979年7月,《人民文学》1979年第7期。

金敬迈《欧阳海之歌》1965年。

靳凡《公开的情书》1980年1月,《十月》1980年第1期。

峻青《胶东纪事》1959年。

峻青《黎明的河边》1955年2月。

柯蓝《早霞短笛》1958年

孔捷生《大林莽》1984年11月,《十月》1984年第6期。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1949年9月。

老鬼《血色黄昏》1987年。

老舍《茶馆》1957年7月。

老舍《龙须沟》1950年9月,《北京文艺》创刊号。

老舍《正红旗下》1980年6月。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1979年8月10日。

黎汝清《海岛女民兵》1972年4月。

黎汝清《万山红遍》(上卷)1976年1月。

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1980年1月,《当代》1980年第1期。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1982年11月,《十月》1982年第6期。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1981年5月。

李国文《改选》1957年7月,《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李国文《月食》1980年3月3日,《人民文学》1980年第3期。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1985年。

李杭育《沙灶遗风》1983年5月,《北京文学》1983年第5期。

李何林《十年来文学理论和批评上的一个小问题》1960年1月11日。

李季《石油歌》1964年3月,《中国青年》1964年第5期。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1949年。

李季《五月端阳》1959年。

李季《玉门诗抄》1955年。

李建彤《刘志丹》,《工人日报》1962年7月28日—8月4日。

李建彤《刘志丹》1979年10月。

李剑《“歌德”与“缺德”》1979年6月。

李劼人《大波》修改本(第一部)1958年3月。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1957年。

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史哲》1954年9月。

李晓《继续操练》1986年7月,《上海文学》1986年第7期。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1958年11月。

李瑛《红花满山》1973年1月。

李瑛《枣林村集》1972年4月。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1972年4月。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1953年11月20日,《河南日报》1953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1954年1月26日。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1955年。

李准《李双双小传》1960年3月,《人民文学》1960年第3期。

梁壁辉《“有鬼无害”论》,《文汇报》1962年5月6日。

梁斌《播火记》1960年7月。

梁斌《红旗谱》1957年11月。

梁南《野百合》1981年

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982年8月,《北方文学》1982年第8期。

廖沫沙《我的〈有鬼无害论〉是错误的》,《北京日报》1965年2月18日。

廖沫沙《有鬼无害论》1961年8月31日,《北京晚报》1961年8月31日。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1994年3月,《花城》1994年第2期。

林默涵《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文艺报》1953年第2号

林希《无名河》1983年。

林子《给他》1985年。

刘白羽《红玛瑙集》1962年5月。

刘白羽《长江三日》1961年3月

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1956年6月,《人民文学》第6期。

刘宾雁《人妖之间》1979年8月。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1956年4月。

刘恒《白涡》1988年1月,《中国作家》1988年第1期。

刘恒《苍河白日梦》1993年8月。

刘恒《伏羲伏羲》1988年3月,《北京文学》1988年第3期。

刘恒《狗日的粮食》1986年9月,《中国》1986年第9期。

刘克《飞天》1979年8月,《十月》1979年第3期。

刘流《烈火金刚》1958年9月。

刘绍棠《蒲柳人家》1980年5月。

刘绍棠《田野落霞》,《新港》1957年第3期。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稿》1956年4月。

刘澍德《归家》1962年2月,《边疆文艺》1962年第2期。

刘澍德《桥》1958年9月。

刘索拉《蓝天绿海》1985年。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1985年3月3日,《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刘西鸿《你不可改变我》9月,《人民文学》1986年第9期。

刘心武《5·19长镜头》1985年7月,《人民文学》1985年第7期。

刘心武《风过耳》1992年6月

刘心武《如意》1980年5月,《十月》1980年第3期。

刘心武《钟鼓楼》1984年。

刘醒龙《分享艰难》1996年1月,《上海文学》1996年第1期。

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1984年6月,《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1985年11月,《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刘真《长长的流水》1962年。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1993年。

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1993年。

刘震云《一地鸡毛》1991年1月,《小说界》1991年第1期。

流沙河《草木篇》1957年1月。

柳青《创业史》1960年。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下卷)1979年8月。

柳青《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延河》1962年第8期。

柳青《铜墙铁壁》1951年9月。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1979年7月。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

陆文夫《美食家》1983年1月,《收获》1983年第1期。

陆文夫《小巷深处》1956年10月。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人民文学》1954年3月。

路遥《平凡的世界》1986年12月,《收获》1986年第6期。

路遥《人生》1982年5月,《收获》1982年第3期。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961年11月。

吕新《抚摸》1993年。

吕新《夜晚的秩序》1993年。

绿原《人之诗》1983年。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1949年10月。

马烽《结婚》,《中国青年》1951年7月,《人民日报》1951年7月。

马烽《三年早知道》1958年1月1日,《火花》1958年第1期。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1959年。

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1987年7月,《人民文学》1987年第1—2合期。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1985年2月5日,《上海文学》1985年第2期。

马原《死亡的诗意》1988年11月,《收获》1988年第6期。

马原《虚构》1993年。

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1954年10月16日。

毛泽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茅盾《创作问题漫谈》1959年2月。

茅盾《读书杂记》1962年。

茅盾《鼓吹集》1959年。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1961年10月。

茅盾《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他》1958年。

莫言《丰乳肥臀》1995年9月,《大家》1995年第5、6期。

莫言《红高粱》1986年3月,《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莫言《红高粱家族》1987年。

莫言《金发婴儿》1993年。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

莫应丰《将军吟》1980年6月。

南哨《牛田洋》1972年2月。

牛汉《沉默的悬岩》1986年。

牛汉《温泉》1984年。

欧阳江河《茨维塔耶娃》1993年。

欧阳江河《悬棺》1986年10月,《中国》1986年第10期。

欧阳山《苦斗》1962年。

欧阳山《三家港》1960年1月11日。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7年第5期。

秦牧《艺海拾贝》1962年。

曲波《林海雪原》1957年9月。

权延赤《红墙内外》1988年。

茹志鹃《百合花》1958年3月,《延河》1958年第3期。

上海革命写作小组《鼓吹资产阶级文艺就是复辟资本主义——驳周扬吹捧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批判现实主义”的反动理论》1970年4月,《红旗》1970年第4期。

邵荃麟《门外谈诗》1958年4月,《诗刊》1958年等4期。

邵燕祥《到远方去》1955年。

邵燕祥《献给历史的情歌》1980年。

沈从文《过节和观灯》,《人民文学》1962年第4期。

沈西蒙、漠雁、吕兴臣《霓虹灯下的哨兵》1962年,《解放军文艺》1962年第3期上。

史铁生《毒药》1986年。

史铁生《命若琴弦》1985年2月,《现代人》1985年第2期。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983年1月,《青年文学》1983年第1期。

史铁生《务虚笔记》1996年1月,《收获》1996年第1期。

史铁生《原罪》1988年1月,《钟山》1988年第1期。

舒婷《双桅船》1982年。

舒芜《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长江日报》1952年5月25日,《人民日报》1952年6月8日。

舒芜《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人民日报》1955年5月13日。

苏童《1934年的逃亡》1987年。

苏童《刺青时代》1993年。

苏童《红粉》1991年。

苏童《妻妾成群》1989年11月,《收获》1989年第6期。

苏童《我的帝王生涯》1993年。

苏童《罂粟之家》1988年11月。

苏童《园艺》1992年。

孙甘露《访问梦境》1993年。

孙甘露《呼吸》1993年。

孙甘露《请女人猜谜》1988年11月。

孙甘露《信使之函》1987年9月,《收获》1987年第5期。

孙甘露《忆秦娥》1992年。

孙犁《白洋淀纪事》1958年

孙犁《风云初记》1950年9月22日,《天津日报》1950年9月22日。

孙犁《荷花淀》1949年8月。

孙犁《铁木前传》1957年。

孙犁《文学短论》1962年。

孙犁《嘱咐》1949年3月24日,《进步日报》1949年3月24日。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1981年3月,《诗刊》1981年第3期。

谈歌《大厂》1996年1月,《人民文学》1996年第1期。

唐浩明《曾国藩》1992年4月。

唐克新《沙桂英》1962年2月

唐因、唐达成《论〈苦恋〉的错误倾向》1981年10月7日,《文艺报》1981年19期。

田汉《文成公主》1960年5月。

田间《赶车传》(上卷)1959年8月

田间《赶车传》下卷1961年。

铁凝《麦秸垛》1986年9月,《收获》1986年第5期。

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1983年3月,《十月》1983年第2期。

铁凝《玫瑰门》1988年9月,《文学四季》1988年创刊号。

铁凝《棉花垛》1989年3月,《人民文学》1989年第2期。

铁凝《哦,香雪》1982年5月,《青年文学》1982年第2期。

汪曾祺《蒲桥集》1994年。

汪曾祺《受戒》1980年10月,《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

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1981年10月,《上海文学》1981年第10期。

王安忆《弟兄们》1989年5月,《收获》1989年第3期。

王安忆《岗上的世纪》1989年1月,《钟山》1989年第1期。

王安忆《荒山之恋》1986年7月,《十月》1986年第4期。

王安忆《荒山之恋》1993年。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1993年3月,《收获》1993年第2期。

王安忆《锦绣谷之恋》1987年1月,《钟山》1987年第1期。

王安忆《神圣祭坛》1989年3月,《北京文学》1989年第3期。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1990年11月,《收获》1990年第6期。

王安忆《乌托邦诗篇》1991年9月,《钟山》1991年第5期。

王安忆《小鲍庄》1985年4月,《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王安忆《小城之恋》1986年8月,《上海文学》1986年第8期。

王靖《在社会的档案里》1979年10月。

王蒙《春之声》1980年5月,《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

王蒙《活动变人形》1986年3月。

王蒙《坚硬的稀粥》1989年3月,《中国作家》1989年第2期。

王蒙《来劲》1987年1月。

王蒙《恋爱的季节》1993年4月。

王蒙《失恋的季节》1994年5月,《小说》1994年第3期。

王蒙《夜的眼》,《光明日报》1979年10月21日。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956年9月。

王朔《动物凶猛》1991年11月,《收获》1991年第6期。

王朔《玩的就心跳》1988年。

王朔《顽主》1987年11月,《收获》1987年第6期。

王汶石《风雪之夜》1956年2月。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1958年11月,《延河》1958年第11期。

王西彦《关于悲剧》1961年1月31日。

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1996年2月。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卷)1951年9月。

王愿坚《党费》,《解放军文艺》1954年12月。

韦君宜《露沙的路》1994年4月,《当代》1994年第2期。

韦君宜《洗礼》1982年2月,《当代》1982年第1期。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4月,《人民日报》1951年4月。

闻捷《复仇的火焰》1959年。

闻捷《天山牧歌》1956年9月。

闻捷《吐鲁番情歌》1955年3月。

吴伯箫《菜园小记》1961年6月。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1961年4月,《人民文学》1961年第4期。

吴晗《海瑞罢官》1961年1月,《北京文艺》1961年第1期。

吴强《红日》1957年3月。

西戎《赖大嫂》1962年7月,《人民文学》第7期。

夏衔《考验》1954年。

萧军《五月的矿山》1954年。

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1950年1月,《人民文学》第1卷第3期

小靳庄《十二级台风刮不倒》1976年4月。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谢璞《二月兰》1962年。

熊召政《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1980年1月,《长江文艺》1980年第1期。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1982年1月,《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1957年10月。

徐怀中《西线铁事》1980年1月,《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1983年1月,《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徐敬亚《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自我批评》1984年3月5日,《人民日报》1984年3月5日。

雪克《战火中的青春》1958年9月。

严家炎《关于梁生宝》1962年6月,《文学评论》1962年第3期。

杨绛《干校六记》1981年7月。

杨绛《将饮茶》1987年。

杨绛《洗澡》1988年。

杨炼《房间里的风景》1988年3月,《人民文学》1988年第3期。

杨炼《荒魂》1986年。

杨炼《诺日朗》1983年5月,《上海文学》1983年第5期。

杨炼《自在者说》1986年7月,《中国》1986年第7期。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剧本》1957年第1期。

杨沫《青春之歌》1958年1月。

杨朔《茶花赋》1961年3月,《人民文学》1961年第3期。

杨朔《东风第一枝》1961年12月。

杨朔《荔枝蜜》1961年7月23日。

杨朔《三千里江山》1952年10月,《人民文学》10月。

杨争光《黑风景》1993年。

姚文元《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解放日报》1966年5月10日。

姚文元《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1967年1月,《红旗》1967年第1期。

姚雪垠《李自成》第3卷1981年6月。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1976年12月。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1962年7月。

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1980年8月,《芙蓉》1980年第3期。

叶文福《将军,不能这样做》1979年8月10日。

叶兆言《半边营》1990年5月,《收获》1990年第3期。

叶兆言《艳歌》1989年3月,《上海文学》1989年第2期。

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1996年9月,《收获》1996年第5期。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1988年3月,《收获》1988年第2期。

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1987年。

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8年5月23日。

于坚《0档案》1994年1月。

于坚《感谢父亲》1989年1月,《诗刊》1989年第1期。

余华《呼喊与细雨》,《收获》1992年第5期。

余华《活着》1992年。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1987年1月,《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

余华《现实一种》1988年1月,《北京文学》1988年第1期。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1995年12月,《收获》1995年第6期。

余华《一九八六年》1987年6月,《收获》1987年等6期。

余秋雨《文化苦旅》1992年3月。

余秋雨《文明的碎片》1994年。

俞天白《大上海的沉没》1988年。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1980年9月,《当代》1980年第3期。

臧克家《忆向阳》1976年2月,《人民文学》1976年第2期。

扎西达娃《西藏隐秘岁月》1993年。

翟永明《女人》9月,《诗刊》1986年第9期。

张承志《北方的河》1984年1月,《十月》1984年第1期。

张承志《黑骏马》1993年。

张承志《金牧场》1987年3月,《收获》1987年第2期。

张承志《绿风土》1994年。

张承志《西省暗杀考》1989年6月,《文汇月刊》1989年第6期。

张承志《心灵史》1992年。

张光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着、发展着》,《文艺报》1956年第24期。

张光年《题材问题》1961年3月26日。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1979年11月,《北京文艺》1979年第11期。

张洁《沉重的翅膀》1981年7月。

张洁《方舟》1982年3月25日,《收获》1982年第2期。

张洁《他有什么病》1986年7月,《钟山》1986年第4期。

张洁《祖母绿》1984年3月,《花城》1984年第2期。

张炜《古船》1986年9月,《当代》1986年第5期。

张炜《九月寓言》1993年。

张贤亮《烦恼就是智慧》(上)1994年3月,《小说界》1994年第2期。

张贤亮《灵与肉》1980年9月,《朔方》1980年第9期。

张贤亮《绿化树》1984年3月,《十月》1984年第2期。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1985年9月,《收获》1985年第5期。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0年1月,《上海文学》1980年第1期。

张辛欣、桑晔《北京人》1985年1月,《收获》1985年第1期。

张辛欣《我在哪里错过了你?》1980年9月,《收获》1980年第5期。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1981年,《收获》1981年第6期。

张欣《绝非偶然》1991年9月,《小说界》1991年第5期。

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1979年5月10日,《诗刊》1979年第5期。

张扬《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1980年1月,《收获》1980年第1期。

张永枚《西沙之战》,《光明日报》1974年3月15日。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1980年8月,《诗刊》1980年第8期。

赵树理《“锻炼锻炼”》1958年8月,《火花》1958年第8期。

赵树理《登记》1950年6月,《说说唱唱》1950年6月。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1949年。

赵树理《卖烟叶》1964年1月,《人民文学》第1期至第3期。

赵树理《三里湾》1955年。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1961年4月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1959年11月。

赵树理《下乡集》1962年。

赵树理《杨老太爷》1962年2月

赵树理《也算经验》1949年6月21日,《人民日报》1949年6月21日。

赵振开《波动》1981年1月,《长江》1981年第1期。

郑季翘《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的批判》1966年4月,《红旗》1966年第5期。

郑敏《诗人之死》1994年1月,《人民文学》1994年第1期。

郑敏《心象》1991年。

郑敏《心象组诗》1986年10月,《诗刊》1986年第10期。

郑万隆《我的根》1985年。

郑义《枫》,《文汇报》1979年2月11日。

知侠《铁道游击队》1954年1月。

钟惦棐《电影的锣鼓》1956年11月。

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长江文艺》1956年第12期。

周而复《诺尔曼·白求恩片段》1949年。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1958年5月。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年12月,《红岩》1979年第2期。

周立波《山乡巨变》1958年6月。

周立波《山乡巨变》续篇1960年4月。

周立波《铁水奔流》1955年。

周涛《游牧长城》1992年6月,《人民文学》1992年第6期。

周涛诗集《神山》1984年。

周扬《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人民日报》1951年8月8日。

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1979年11月16日。

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1951年5月12日,《光明日报》1951年5月17日。

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1956年2月27日。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苏联文学杂志《旗帜》1952年12月号,《人民日报》1953年1月11日。

周扬《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1962年5月23日。

周扬《文艺战钱上的一场大辩论》1958年2月28日。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60年7月。

朱定《关连长》1950年1月,《人民文学》第1卷第3期。

宗璞《红豆》1957年,《人民文学》1957年第7期。

宗璞《三生石》198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