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题材的手绘画:红颜陈圆圆不是“祸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9:27
红颜陈圆圆不是“祸水”
2011年05月08日 星期日 23:14
红颜陈圆圆不是“祸水”

▲ “陈圆圆”成扇

▲ 陈圆圆

▲ 陈圆圆中年道装

▲ 圆圆小像

▲ 传说中的陈圆圆墓
中国古代有一些美女曾致君王废政弛事而亡国失身,如周幽纵褒姒、商纣迷妲己、夫差宠西施、石崇恋绿珠、玄宗醉玉环、孟昶惑花蕊等,遂成“红颜祸水”之谶。但明末清初却有一位才艺俱佳的绝色女子,虽然被认为由于她的原因而“改变”了中国267年历史,但她却并不是“祸水”,这位女子便是陈圆圆。
奔牛镇走出的绝色美女
陈圆圆出生于明朝晚期,即天启末或崇祯初,大致在1625年至1628年间,她是常州奔牛镇人。
奔牛为江南著名古镇,久远历史,产生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传春秋时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即发生于此,1958年我考入奔牛高级中学就读,母校东围墙外仍有小河沟及石桥,我常去该处散步,镇民称此即“伯牙渎”和“子期桥”,河沟中有一种小鱼称“琴鱼”。此外,奔牛镇还有孙权建的射虎亭、梁武帝的遗迹传说,陆游为奔牛闸所赋诗篇及能仁寺、金牛山、奔牛八景、乾隆驻跸叶家码头等掌故。
据《奔牛镇志》叙述:陈圆圆老家在离镇东北方约八里的陈巷村,此地处于大运河北面。圆圆家世代务农,3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陈玉郎收养。陈玉郎是位穿村走巷的生意“货郎”,他生一子,名叫陈士进,比陈圆圆小2岁,陈圆圆无兄弟,故与堂弟陈士进情同亲姐弟。
圆圆自小肌肤凝脂如玉,五官端正,身材姣巧,且伶俐可人,颇得叔父珍爱。她8岁时江南大水,禾稼绝收,陈玉郎带全家逃荒至昆山圆圆姑母处。姑父邢阿山在油坊当厨师,生计无愁,夫妇俩膝下无后,见圆圆漂亮可爱,遂将她留下为养女,从姑父姓改称邢婉芬,教授其女红刺绣、裁剪缝衣技能。一日,县衙要陈圆圆等去缝制衣服,知县杨永言夫人喜欢上这个来自常州的寒女,遂将其留在衙中给女儿伴读,陈圆圆凭聪慧天姿也学得很快,不仅知书识字,还会作诗填词。时昆山拍曲之风普及,杨知县附庸风雅,常传艺人至衙署唱昆曲助兴,圆圆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学会唱曲,又兼嗓音圆润,天生丽质,备受杨知县青睐,他让曲家为圆圆教习指点,使她技艺日精,名声逐步传出。
时有太仓籍榜眼吴伟业(梅村)赴京莅任途经昆山,特拜访杨知县,于座中为陈圆圆所倾倒,欲收为妾。15岁的圆圆不为心动,为“雅拒”纠缠,便以昆山城中酒坊桥、通河桥、无不利桥出题为上联“酒坊通河无不利”,称若能对出,便愿嫁为小妾。吴伟业虽对昆山景物熟悉,但一时却无法对出极工的下联,大诗人竟被难住,遂无颜再提纳陈圆圆为妾。10年后,吴伟业依旧思念陈圆圆,写下长诗名篇《圆圆曲》,记述陈圆圆命运,内有“金牛道上车千乘”句,指陈圆圆出自奔牛。此时,吴伟业再赴昆山,见城中有果老弄、管家弄、东太平弄,恍然大悟,遂对下联云:“果老管家东太平”,但此刻圆圆早被吴三桂所占,昔日才子佳人美梦已断。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段传说是附会,吴伟业认识陈圆圆应在崇祯帝宠妃田氏家的宴席上,《圆圆曲》中有“相见初经田窦家”之句可为证。
陈圆圆为奔牛镇人,还有两大硬证,一是清道光年间修《武进县志》,内中点名陈圆圆为本邑奔牛乡人;二是清代光绪间武进籍进士钱名山曾作《摸鱼儿》词:“君知否?乡里风流掌故,金牛曾有神女。红掌一代关兴波,曾有梅村乐府。”
红颜注定选择要“被薄命”
美丽而多才多艺的陈圆圆,注定了是红颜薄命。
16岁时,适值苏州城里的玉峰昆曲班到昆山招伶人,陈圆圆心仪演剧,遂经姑父母同意,正式加入昆班学艺,因其天赋不凡,很快技压群芳,且有倾国之色,一时成吴地名伶。时值崇祯帝田贵妃之父田弘遇奉周皇后父周奎(封嘉定伯)命赴苏州选美,闻陈圆圆之名,立即召见,惊艳之下,以高价将陈圆圆买下带回北京,打算献给崇祯帝(朱由检)。但此时大明帝国风雨飘摇,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造反大军蜂起南北,关外有新崛起之满清势力虎视耽耽随时准备来夺取江山,内忧外患之下,崇祯帝无心思于女色,退回了田弘遇送去的陈圆圆,这样,陈圆圆便落入田弘遇之手。
据《明史·后妃传》,田弘遇获得陈圆圆这样的美女,自然心满意足,于是在权贵聚宴间令陈圆圆侑酒,以示夸耀。崇祯末,李自成农民军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宁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入卫。吴三桂所率宁远部号称50万众,他检阅步骑入京,因兵强马壮,势焰熏天,权贵争相向他献媚。田弘遇见危机迫近,急欲结交一位武将使自己能获庇护,吴三桂为扬州附近的高邮人,两家亦堪称小同乡,田弘遇邀吴三桂至家,盛宴招待。陈圆圆率歌伎在宴会上表演,歌喉婉丽的江南绝色佳人,怎不让吴三桂销魂夺魄?而陈圆圆见了吴三桂,也以为遇见“英雄”,国难当头,知田弘遇乃不足倚靠的冰山,她期盼能托身于吴三桂这样的武将,而且她在苏州时就闻过吴三桂之名,今日见了,亦颇动心,席间频频以目顾盼吴三桂,两人都寄情于对方。田弘遇之子田畹问吴三桂:“寇至,将若何?”吴三桂答道:“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话一旦挑明,田家亦无奈,听凭吴三桂立马将陈圆圆带去。从此,陈圆圆的命运便与吴三桂结合在一起。不久,宁远前线吃紧,朝廷饬吴三桂出军御敌,吴三桂只得将陈圆圆留在家中托父亲吴襄(原锦州总兵)照顾,自己赶赴宁远。
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李自成军围攻北京,吴三桂闻警回师救援,大军刚行至丰润县境内,李自成已攻破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混乱中众大臣投降,其中包括吴襄。李自成派降将唐通、白广恩进攻滦州,被吴三桂击破,吴三桂驻兵山海关待机。
李自成入北京后军纪紊乱,轰轰烈烈的“起义”顷刻成为“打劫”,将校们肆意抢掠国库及降臣财物、人口,毫无纪律约束,“汝侯”刘宗敏一边掳掠明室勋臣的金玉珠宝,一边渔猎美色,他得知陈圆圆乃国色,遂率人强闯吴府,将圆圆抢去,又转献于李自成。
李自成将吴襄一家软禁,让他招降吴三桂,许以官位利禄,吴襄写信给吴三桂要他投降。为保父、妾身家性命,吴三桂决定投降,刚走到滦州,吴府家人吴元冒死从京城逃出见吴三桂,说出陈圆圆失陷“贼军”消息,吴三桂十分震惊,愤而立誓:“闯贼,我与你誓不两立,不把圆圆夺回,何以为人!”他立即回军,击破李自成派去接替他守山海关的大顺军,重占山海关。此时的吴三桂,视陈圆圆为其性命所在,但凭他这么点人马,想进攻进北京夺回陈圆圆是不可能的,怎么办?他想到借助关外强悍的清军,于是便派副将杨坤、游击将军郭云龙持亲笔降书去见清军统帅睿亲王多尔衮,请求“合军讨贼”。清廷正欲攻打山海关,大军行近宁远,接到吴三桂降书,遂日夜兼程赶赴山海关城下受降。李自成闻听吴三桂欲降清,便亲率20万大军来进攻,还将吴襄逮捕,挟持于军前,逼吴三桂选择,但吴三桂此时只要爱妾,对父亲死活亦毫不在意,率兵与李自成军激战;多尔衮大军赶到,两家夹击大顺军,李自成大败,退回北京后杀死吴襄,又要杀陈圆圆。此时,陈圆圆误认吴三桂借清兵是为恢复明室,不知他已是死心塌地的汉奸,痴情盼吴三桂救她,便对李自成说:“吴将军卷甲归来矣,徒以妾故,又复兴兵,杀妾何足惜,恐其为王死敌,不利也。”此番话说服了李自成,并以机智保得一命。李自成见北京存身不住,便于三月二十九日在武英殿匆匆“登基”,过了把大顺朝皇帝瘾,第二天一早,传令焚毁宫殿及九门城楼,带着“皇后”、“太子”南下,还欲挟持陈圆圆离京。圆圆决心在北京等待心中的“英雄”来“救美”,便诓骗李自成云:“妾既事大王矣,岂不欲从大王行?恐吴将军故,而穷追不已也!王请度之:王能敌吴将军,妾即蹇裳,跨征骑为王前驱。”李自成沉吟不语,陈圆圆又说:“妾为大王计,不姑留妾缓敌,当说彼不追,以报王之恩遇也。”李自成为摆脱吴三桂大军纠缠,只得将陈圆圆留下。
果然,一路追杀李自成的吴三桂军,至望都县即停止,原来他急于返北京去找陈圆圆。陈圆圆见吴三桂已剃发留瓣,一副满人装束,更无心恢复明朝社稷,她惊呆了,昔日心仪的“英雄”已为“降虏”,但自己落入吴三桂之手,已无处可去,只得忍辱偷生,留在平西王府供他蹂躏。后来,她曾悄悄地劝吴三桂弃清复明,尽忠义之道,但此时吴三桂认贼作父,只愿为清廷效忠,他协助清廷扫灭了诸反清势力,建藩于云南当上平西王,还要请朝廷册封陈圆圆为王妃。圆圆觉得因自己的缘故,而使吴三桂背叛民族,两人都已成千古罪人,无颜安享富贵,坚辞拒绝。这时的吴三桂,府中也不乏美女新欢,于是逐渐疏远陈圆圆。
数百年还不清吴三桂“孽债”
陈圆圆虽在平西王府栖身,但却无时不记挂家乡的堂弟陈士进,日久郁积成疾。吴三桂知自己行为有愧于陈圆圆期盼,于是派人到常州奔牛找到陈士进,将他接到昆明王府。陈圆圆见到家乡亲人,心里稍稍感到宽慰,她也不去管吴三桂的事,更不想再邀宠于吴三桂,天天吃斋念佛以资赎罪,常与堂弟叙旧,满足粗茶淡饭生活。
清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吴三桂起兵叛清,陈圆圆闻变大惊,知道吴家已临灭族大祸,私下对陈士进说:三十年前,我因错把三桂当“英雄”,没想到他引狼入室,我也背负骂名。如今成为叛逆,又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因此他必败无疑,定要株连九族,你赶快回家,到常州后也不要再回奔牛陈家村,可另觅他地,变换姓名隐居避祸。我也将离开王府去修行。说罢,便将自己积蓄悉数交给陈士进,陈士进走后,她即削发,改法名为寂净,入庵为尼。陈士进潜行至常州,在南门外六十里处蒋湾桥陈家村买宅避居,他盼望姐姐圆圆平安归来,就出钱建“望姑庵”,并于五里外之周徐两家村间另建“迎姑亭”一座。
康熙十七年(1678)八月,吴三桂病死,三年后,清廷剿灭了叛军。关于陈圆圆的结局,至今未有统一的说法,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说法,称吴三桂起兵叛清,与清军作战时,陈圆圆亦随侍在吴三桂身边。据印鸾章著《清鉴》卷四记载:时吴三桂称帝并攻陷郴州,其婿胡国柱见朝廷军势浩大,密谋降清,部将马宝急“驰告三桂。值中秋节,三桂方拥歌姬,与所嬖陈圆圆临轩玩月,闻变大呼曰‘吾事去矣!’即气噎仆地,遽绝不复苏。三桂既死,马宝等即与诸将迎三桂孙世璠于云南至衡阳立之,改元洪化,始发丧、拥柩归云南”。此说吴三桂病死时,陈圆圆亦在身边,说明她仍受吴三桂宠爱,后来可能随马宝一同扶吴三桂灵柩回昆明,后出府另居,吃斋念佛。当地传称清军攻破昆明后,她知难免株连,先自沉湖而亡,死后未留下葬处。
第二种说法,是陈圆圆故乡《奔牛镇志》的叙述,称陈士进回乡后的第15年,陈圆圆以尼姑身份回到常州,凭着“迎姑庵”、“望姑亭”,竟然找到陈士进,还在“迎姑庵”住了三天,手植2株银杏,将“迎姑庵”改名为“善庆庵”,“望姑亭”改为“小留凉亭”,此后,“小留凉亭”周边数村即称为小留村。陈圆圆还游了奔牛的三里庵、雨香庵,后来在其修行的尼庵圆寂,享年84岁。
第三种说法,是陈圆圆善终贵州岑巩说。1983年,岑巩县学者黄透松在调查中发现,该县水尾镇马家寨有“陈老太婆”墓,存阴镂“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石碑,落款为孝男吴启华等,“皇清雍正六年(1728)岁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墓碑除“聂”字外均为繁体。当地村民称:吴三桂死后,马宝知吴世璠必败,为保留吴氏一脉,遂秘密将陈圆圆和吴三桂庶子吴启华从衡阳护送至贵州,沿沅水、龙鳌河至岑巩木洞隐居下来,后以鳌山寺为基地,逐步在荒地上建马家寨,现该寨所居皆吴氏后人,称马家寨是为纪念马宝救护之恩。陈圆圆亦在此终老,“陈老太婆”墓实为陈圆圆墓,“吴门”代表墓主为江南人,“聂”字是专为她生造的,双“耳”喻指陈圆圆曾姓陈、姓邢的偏旁。
无论哪种结局,弱女陈圆圆都是悲剧人物,史书虽未斥她为褒姒、妲己,但对她亦无正面评价,其历史地位,与同是嫁降清丈夫的柳如是不可同日而语。陈圆圆被诟病,主要是吴三桂为她降清并打开了山海关,致使关内各族百姓被清朝统治267年,又由于髠发、文字狱等给汉族百姓带来灾难,故陈圆圆本人虽无罪,但她“存在即是罪”,尤其是诗人吴伟业在《圆圆曲》中“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句,明指吴三桂嬖爱陈圆圆才有降清之举,于是,陈圆圆遂不得不为吴三桂的罪孽担责,终被戴上“红颜祸水”的帽子。
陈圆圆真该为吴三桂降清并导致此后267年中原被满洲贵族统治的历史负责吗?非也。若从1644年的实际情势去考察,可知此说皆妄。当时,崇祯帝已死,有三股力量在进行夺天下的博弈,即李自成的大顺军、包括吴三桂在内的明朝军事势力和关外的清军。大顺军虽众,但进入北京后即腐败,已无战斗力,不可能建立稳固政权,失败指日可待。明朝残余军事势力虽地广兵众,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它们都不具备与清军抗衡的能力,更没有能站出来战胜李自成、张献忠和多尔衮的统帅人物,这是明朝长期腐败的用人制度的恶果。反观满洲贵族中却人才济济,不仅有多尔衮、多铎、豪格等这样智勇大帅,更有范文程、洪承畴这些汉族智士为谋士。还有,经李自成攻灭崇祯,京畿已残破,经济秩序已毁,吴三桂即使与李自成联手,也无力阻止清军入关。所以,纵没有陈圆圆,吴三桂也守不住山海关,他不是战死,便会投降,失败是必然的。历史已证明,吴三桂非史可法、张煌言式忠烈之士,他贪享乐、有野心,甘认贼作父,陈圆圆被掠,只是他的投降本性触动爆发点。
陈圆圆卷入1644年的国家剧变,完全是被动的、偶然的,个人根本无所作为,所以,她不应担负“失国”之责,也毋须为吴三桂降清和引狼入室罪衍负责。但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污水,还是使她百口莫辩,不得不背负着数百年也未还清的吴三桂“孽债”,实在是一个悲剧,这对她极不公平!
类别:军史-人物-军人-救灾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5) | 评论 (0)
上一篇:菲总统拒绝访华要开战:解放军南...
相关文章:
陈圆圆是红颜不是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