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欧美gv男星排行:1949-1959建国60周年汽车发展史——长城网汽车频道国庆特别奉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57:17
“凤凰” 献礼国庆10周年 www.hebei.com.cn  长城网   2009-09-23 18:10 #TRS_AUTOADD_1253863565812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53863565812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53863565812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53863565812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53863565812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凤凰”轿车名称的由来 龙凤成祥

  旧上海,是世界各国汽车的展览场所,但满街上跑的车,没有一辆是中国造的。不过,客观的需要,使得旧上海汽车修理和零配件的制造业在国内发展较早,形成了一定基础。新中国建国伊始,在苏联的帮助下,国内于“一五”期间,在长春选址奠基建立了一汽,主要生产解放牌卡车。上海作为国家主要的老工业基地,也开始动作起来。 

  1958年“大跃进”时期,由“弄堂小厂”合并组建起来的上海汽车装配厂的干部职工敢想敢干,土法上马,在试制吉普车成功的基础上,仿波兰“华沙牌”和“顺风”牌轿车,试制成功了第一辆轿车,因为当时长春一汽也试制成了一辆“东风”轿车,车头装了一条龙,我们这边就在车头装了一只凤,起名叫“凤凰”。1959年1月,该厂在公司(上海汽车拖拉机公司的前身,当时叫市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支持下又试制出仿苏联“吉姆”牌轿车的第二辆轿车档次稍高的轿车。当时的翼子板和车顶都是工人用榔头敲出来的,工人们敲得胳膊都肿得抬不起来。“凤凰”的出世,在中国汽车业界,也可算是一件大事了。不但向市委、市政报喜,还送到北京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周恩来总理坐上车在中南海转了一圈,慰勉大家继续努力试制改进。回来以后大家继续试制改进,1960年投入批量试生产,全年一共生产了12辆凤凰牌轿车,这是上海轿车工业,也是中国轿车工业起步时的实际情况。

  第一辆"凤凰"轿车 后来改名"上海 " 

  以后上海集全市之力,以德国1956年产奔驰220S为试制样板,几经曲折,几经努力,实现了“上海牌”(1964年由凤凰牌改名)轿车的定型。到1976年,年产达到2500辆,1980年产量突破5000辆,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装备力量。车身能冲压成型了,六缸发动机也试制成功,有了几条自己制造的流水线。这一时期,上海还多次向全局出发,按国家指令,以“包建”或“内迁”的形式,集中人员、设备成龙配套,优先支援国家二汽和“三线”汽车拖拉机行业建设,总人数超过2000人次。那时,轿车在中国是配给品,通常一个局级机关才配备一辆上海牌轿车。从1956年到1982年的26年间,国家对上海汽车工业的投入一共只有8000多万元,还不及后来一个零部件企业投入得多。在国家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上海轿车业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已属不易,确实是上海工人阶级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上海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奋斗出来的成果,虽与同时期世界汽车制造业的先进水平相比有着巨大差距,但这是一个重要基础。也正因为有这个基础,才有后来上海汽拖公司率先与德国大众合资生产轿车的机遇。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允许引进技术,扩大出口,搞补偿贸易。当时国内真正形成千辆级轿车批量生产能力并有装配线的只有上海,故拟将这个项目放在上海。以后经机械工业部主管汽车的副部长饶斌等同志建议,又经邓小平同志批准可以搞合营,这才有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第一个引进技术中外合资的项目。 

  这也给了上海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当时上海市及汽车(机电)行业的领导人立即敏锐迅捷地紧紧抓住并用好了这个机遇。

  上海牌轿车容易“烂屁股”

   曾有一批日本人到上海汽车厂来参观考察,临出门时说了一句:“怎么汽车厂里到处是榔头声?”的确,那时我们的汽车制造工业,还没有真正脱离手工作坊式的阶段。上海牌汽车一年6000辆的产量,只抵得上日本人一个大厂干几天。批量小,性能差,工艺水平低。那时我们装配汽车,车门总是封闭不严,不是这头缝宽,就是那头缝窄,所以车间里到处都有榔头声。这说明我们的模具精度和工艺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太大。上海牌轿车还有个毛病,就是容易“烂屁股”,车漆下面的那层涂料里有酸离子,和尾气中的氧原子一化合就成水,两年一过,车屁股就烂了,总也解决不了。那时一汽的红旗轿车质量问题也很多,经常在关键时刻抛锚,后来关键部件都换成了进口件,才好一些。实际上这不是这一家或那一家企业的问题,当时中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就这么个水平。当时任汽车公司领导的蒋涛、仇克等同志,具有长远的战略思路,作了全世界的汽车工业考察,也有不少国外汽车公司前来考察,外方认为以中国人那时的技术条件,离制造先进轿车还差得远。德国大众还比较有眼光,看好我们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素质,更看好中国未来广阔的轿车市场,所以才有了上海大众的诞生。

 "上海牌"轿车下线 

  我的一生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七岁是学汽车驾驶,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在八路军山东分区担任汽车运输队长。南京解放时,我被任命为南京汽车修理厂(后改为南京汽车厂)厂长。上海解放后,我被调到华东公路局任运务科长,后改任上海汽车修理厂(后改称上海汽车装配厂,即上海汽车厂的前身)厂长,从此走上了由开车到造车的道路。1956年,上海邮电局要求我们改装一批铁皮封闭式运送邮件的汽车。当时得知成都有一批旧美式吉普汽车,就将该批车买了回来,经过拆修整理,改装成了20辆封闭式车厢货运车,交付该局使用,很受欢迎。从该批改装车中我了解了吉普车的构造和技术要求,开始设想根据本厂技术条件和借助兄弟单位协作,自己制造汽车,1957年初,我将自己造车的打算,先与有经验的职工商量,得到他们积极支持,然后向外单位借了参考样车,着手自行造车。鉴于本厂技术设备落后,试制时采用“土”法上马的办法,在厂内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先自制了20台“背包”车床和一批落锤锻打设备,用于自制件制造,大件整机采用协作的方式解决。为了打响第一炮,事关重大,我是既挂帅又出征。汽车主机等协作件如发动机、大梁,我亲自到南京等地组织落实。经过全厂职工共同努力,日夜奋战,第一辆越野汽车于1957年9月16日试制成功。在造吉普车期间,室内燃机配件制造公司(上海汽车拖拉机公司前身,我厂的上级公司——以下均简称公司)经理王公道经常来参观,他对我们自造汽车极为关注。吉普车的试制成功,激发起我们试制轿车的念头。 

  草窝里飞出金凤凰 

  1958年5月,党中央发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进一步增强了我造轿车的信心和决心。我把要造轿车的想法同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傅们商量,取得他们的一致支持。于是我到锦江车队向他们借了华沙牌及顺风牌两辆轿车,成立了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参加的三结合试制小组,开始了第一辆轿车试制工作。车身参考顺风牌的样式,底盘采取华沙牌的无大梁结构,动力采用南京汽车厂生产的M20型4缸50马力发动机,底盘上的金属零件在一般机床上加工而成,车身四门二盖,前后翼子板都依靠手工敲制,一只车顶工人师傅用榔头敲了10万次才敲成形,敲得工人师傅手都抬不起来,由此可见,工人师傅对自造汽车积极性之高和敲工技术之高。在全厂职工不怕疲劳、不计报酬的共同努力下,第一辆轿车于同年9月28日试制成功。由于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所以大家都说这是“草窝里飞出金凤凰”。 

  当时,公司领导王公道讲:“我们一起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喜去!”,市委书记柯庆施接见我们,坐上轿车跑了一圈很高兴,勉励我们要再接再励。第一辆轿车造成功了,取一个什么名字呢?我们联想到长春一汽造的那辆轿车头上装的是一条龙,我们来个南北呼应,装一条凤,龙凤吉祥嘛,因此,定名为凤凰牌。这辆轿车经过道路试验,最高时速为105公里。当时我总感到华沙牌是一般轿车,让首长坐这种车与苏联吉姆牌轿车相比档次太低。经研究决定,试制第二辆类似吉姆档次的轿车,采用南京汽车厂的跃进牌嘎斯51型70马力发动机,后桥自己搞,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在试制过程中,王公道几次到厂看了试制情况,并听取我们汇报后,表示积极支持,并要求我们从关门搞试制走向开门搞试制。第二辆轿车于1959年1月初取得成功。当时我决定用试制成功的第二辆轿车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喜。1959年2月15日,第一辆轿车驶进中南海。上午九时多,周恩来总理在中央办公厅人员陪同下,检阅了轿车,并坐上轿车在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微笑着指出:“还是水平问题啊!”然后,总理和驾驶员及有关人员在轿车前合影留念。 总理的指示一针见血。其实去向中央领导报喜时的两辆轿车中的一辆开往中南海途中,在天安门前因发动机故障抛了锚,暴露了我们试制的轿车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上存在较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