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餐饮公司:关于“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讨 2 席 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20:56

历 史 专 题

中国发生“文革”的特殊历史条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左”倾理论和“左”倾实践的恶性循环;第二,集权体制和个人崇拜的恶性循环;第三,毛泽东晚年的政治思考。这三方面的因素是互相联系的,而毛泽东晚年的政治思考,起着贯串的作用。由于“文革”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对于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革”这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就不能绕开,需要进行探索。否则,“文革”的起因是弄不清楚的。本文也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左”倾理论和“左”倾实践的恶性循环
这里所说的“左”倾理论和“左”倾实践,主要是指195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日益发展的错误。这是“文革”发生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报刊已经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理论界的看法大体上是一致的,本文只作一简略概括。
1957年发生的反右派运动是一场错误的实践,却被认为是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是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这场所谓的阶级斗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在同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新断定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反右派运动严重扩大化在理论上的反映。对错误的实践进行概括,抽引出错误的理论观点,据以指导实践,再进行理论概括,使错误理论一步一步升级,又据以指导实践。这种恶性循环,始自反右派运动。
在“左”的观点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使党内外各种矛盾激化。毛泽东对持不同看法的彭德怀等同志发动批判,并从理论上概括为“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从而把阶级斗争直接引申到党内。这种“党内阶级斗争”的理论基础,显然同样是来自1958年毛泽东提出的按政治思想区分阶级的错误观点。此后,毛泽东对于阶级斗争的注意力,越来越转向党内,这已经包含着发生“文革”的基因。
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的反对“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实际上也是在党内开展“阶级斗争”,而且斗争的矛头开始对着党的领导机关。毛泽东再次肯定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长期的,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要求人们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一切、分析一切。通过倾盆大雨式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一整套“左”的理论,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的观点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社会思潮。
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号召下,在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地区和单位中,一抓就抓出许多所谓的阶级敌人,揭露出许多所谓的阶级斗争现象。以这种错误的实践为依据,党中央和毛泽东进行了理论概括,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毛泽东规定“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就进一步为把“阶级斗争”的重点转移到党内和党的领导机关,进行“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政策的依据。走向“文革”的道路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