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哪里有阿玛尼专柜:提高文字综合能力是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1:05:52

提高文字综合能力是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

(2010-05-01 19:34:56) 标签:

杂谈

分类: 办公室文秘 (团省委书记王磊同志在机关部门负责人月度例会上关于提高文字综合能力的讲话摘要)
        文字综合是机关实施组织领导、沟通各方情况、指导全局工作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衡量团省委机关的工作水平,也是团省委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治水平的直接体现。对于机关干部个人而言,文字综合能力是干部立身之本,是干部素质的主要体现,尤其是作为省级领导机关的干部,办文能力比办事能力更为重要。目前,团省委机关干部在文字工作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功欠缺。不注重学习思考,理论功底不扎实,对业务工作研究不透、思考不深、把握不准;文章立意不高、逻辑不清,喜欢讲大话、讲套话,文章空洞、言之无物;不熟悉行文规范,文不对题,词不达意。二是态度不端正。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态浮躁,不愿扑下身子、静下心来学,满足于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存在畏难抵触情绪,眼高手低,得过且过,自我欣赏;责任心不强,粗枝大叶,流于应付,喜欢照抄照搬。三是氛围不浓。有些同志脱离基层、脱离实际,不调研、不研讨,习惯坐在机关苦思冥想,闭门造车;有些部门不压担子、不提要求,存在“重活动、轻文字”的现象,不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干部的文字水平。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要提高悟性
        悟性是对事物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善于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融会贯通的思考。现在的机关年轻干部,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为什么工作后有的文字水平提高得快,有的则停滞不前,有的对工作把握得准、看得透,有的则没思路、毫无头绪?我认为,关键是看你悟性强不强。悟性不完全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我们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一是要多学多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加强理论学习,多学习中央、省里的政策、文件,特别是多学习《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党报党刊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以及基层的工作汇报和典型材料,注意积累,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要善于调研,掌握实情,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多动脑、多磨练。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只有这样,看问题、写文章的深度才能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二是要多写多练。“常看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常言说,读十篇不如写一篇。你文章读得再多,如果不动手去写,写作的方法就不熟练。所以,机关干部要敢动笔、常动笔。三是要多思多问。没有思考的学习是没用的。要善学习、勤思考,多用脑子去看、去学。要多对事情提出质疑。禅宗所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要提高悟性就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能人云亦云,照抄照搬,更不能迷信、盲从。

    二、要培养觉悟
        文字工作是硬功夫,也是苦差事,甚至是“委屈活”。突出的表现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往往是“幕后”工作。从时间要求上来说,什么时间来了任务什么时间干,经常加班加点,一年到头闲不住。从标准上讲,由于领导的风格不一样,对一篇材料的评价也就有差异。既然文字工作是一个苦差事,那么要想做好文字工作就要有很高的觉悟。一要有吃苦精神。俗话讲,文字工作是“好汉子不愿干,懒汉子干不了”。说到底,就是喜欢逃避困难,不想吃苦。机关干部要过文字关,就必须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敢吃苦、能吃苦、肯吃苦。二要爱岗敬业。有的同志认为有些材料写不好是因为对相关工作不了解、不熟悉。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常讲,团干部要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团省委机关干部如果对团的整体工作都不熟悉,就谈不上是个称职的干部。三要甘于奉献。文字工作不像搞文学创作,没有个人署名,更谈不上什么报酬,更多的是工作责任和奉献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甘做“幕后英雄”。

    三、要强化责任
       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平,是机关人员履职尽责的关键,也是开展工作的基本途径。但要提高文字水平,增强胜任本职岗位的本领,同样要有很强的责任感。首先,要端正态度。对团干部来说,要怀着对共青团事业负责的态度,树立责任心,做到“文负其责”,尤其是不能犯错别字、病句、文体不符等低级错误。其次,要自我加压。水平往往是逼出来的、压出来的。要有提高文字水平的紧迫感,注意在平时工作中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不厌其烦,如琢如磨,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第三,要高标准、严要求。文字材料首先自己要满意,自己满意说明态度端正、下了功夫,体现的是自己的最高水平。自己不满意的材料,就要不断修改。文章不厌千遍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改一遍不行,就改两遍、三遍,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虽然自己有时尽了全力,领导对材料还是不满意,但毕竟自己经受了一次锻炼,肯定有所收获。
        这里,我还必须强调一下领导责任。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文字材料的第一责任人,起草前要组织大家共同研究思路,拉框架、教方法、提要求,在讨论交流中帮助干部开拓思路、提升水平。对于一些重要的材料,书记、分管书记也要靠上。初稿完成后,负责同志会同部门同志要认真审查把关,一同“会诊”,点评分析,指出优劣,使干部每锻炼一次就收获一分。

        各部门、各单位要多为干部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既要多压担子,又要多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文字水平。机关党委要利用名师讲坛、青年干部论坛等载体,为机关干部提升技能、学习经验创造条件,在机关大力营造“勤学善思、实干奉献”的浓厚氛围。

        总之,提高文字综合能力,做好文字综合工作,有利于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干部个人素质的提高,需要每一名同志切实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对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只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积累和探索,大家的文字综合水平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提高文字综合能力是机关干部的一项紧迫任务,做好文字综合工作能更加完善统计服务工作,为了确实提升青年干部的写作能力,戴陆寿总统计师从耳熟能详的诗句入手,从三方面指导年轻人如何写文章。

第一要遵循文章的结构。戴陆寿总统计师指出写文章讲究的是结构。有了完整的文章结构,虽然遣词造句有欠火候,思想认识水平不高,但通过有目的的学习,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如果不懂文章的结构,即使词藻华丽,材料丰富,但还如珍珠满地,不是饰品。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第二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戴陆寿总统计师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例,分别从破题、承题、小讲、出题、正文、结尾等几个部分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说明。戴总指出:“破题”看题目概括水平,“承题”看发挥能力,“小讲”看其后全文所要写的内容,“出题”看文章论点和随后论据、论证的相符程度,“正文”部分看考材料运用,“结尾”看概括能力。

第三要提高干部的写作悟性。要切实提高文字综合能力离不开悟性,悟性是对事物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也就是善于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实及虚、融会贯通的思考。一是要多学多看,二是要多写多练,三是要多思多问。

最后,戴总鼓励年轻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和探索,大家的文字综合水平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随着全路铁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委办公室与行政办公室合署办公。党政办公室的文字综合工作,主要是把全局方方面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政策措施加以汇总、提炼和加工后,形成全面、翔实、系统、操作性强的综合文字材料,供领导参阅和部门、单位遵照执行,是办公室文字工作的司令部和总枢纽。党政办公室的文字综合水平是全局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全局执行政策、制定决策、落实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应地,这对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秘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能预见、善归纳;能分析、善综合;能比较、善鉴别;能抽象、善概括,因此,文字综合秘书应努力在提高综合能力上下功夫。
  一、在认识上提高知识力
  综合,是与分析相统一的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它是通过理性思维对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和认识。科学的综合与分析,是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抽象和概括,是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种高层次的复杂劳动。
  综合能力,从本质上说是知识力,诸如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预见力、判断力、表达力、分析力、归纳力、抽象力、概括力、应变力等等。这些知识力,对于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来说,不是固有的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经常“换力”的任务。所谓换力,就是将低级的知识力换为高级的知识力。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工作起来“吃力”,常有“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呢?说到底,是知识力不足了。因此,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换力应当是经常性的课题。情况在不断变化,要求在不断提高,如果我们不经常更新、补充知识,不随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就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二、在学习中提高知识力
  文字综合中的知识力,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力,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即一般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
  一般知识。既包括作为一个文字秘书所应具备的文化、科学、理论和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从事文字综合工作所必备的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不谙熟语法知识,语句结构不合乎语法;语言不简炼,词句不达意,文辞不精美;逻辑混乱,概念不清,关系颠倒,这些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严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路局决策的执行。所以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应真正掌握较过硬的文字方面的基本功。不然,就难以胜任工作。
  思想方法,是人们获得某种思想认识的方式和手段。思想方法正确,就能根据客观实际得出正确的认识;思想方法不对头,就难免使思想背离客观实际,也就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从文字综合的角度看,端正思想方法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有的文稿从字面上看也通顺,但却显得平平、一般化,读起来感到不解渴?其重要原因是思想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力度。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在文字上想办法,而应在提高认识能力上下苦功夫。唐代学者刘知几提出为史要有三长:才、学、识。才即基本素质;学即文字能力;识乃思想方法。只要观点正确,方法对头,定会想得深,看得透,分析事物也就鞭辟入里,写出来的东西才会简明扼要,收到“至言不饰,至乐不笑”的效果。
  技能技巧,对于文字综合工作来说,是将文字功夫与综合功夫统一于字里行间的技巧功夫。单纯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它是立意、谋篇、修改等过程的统一,要求扎实的文字基础,良好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修辞能力。规范的文字表述,解决的是文稿的准确性,针对性问题;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是文稿的理性、深刻性问题;娴熟的技能技巧,解决的是文稿的可读性、生动性问题。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和谐,在这方面自觉努力,在工作中善于进行深邃的辩证思维与严密的逻辑思维,看问题、写文章的深度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知识力
  知识力的增强与提高,要靠自己广见、博学、多积累。汉代恒宽说过要“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苏轼说过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清代唐甄说过“积多则神”。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文字综合工作中的知识力,首先要求具有“通才”素质。“偏工易就,尽善难求”。鉴于文字综合的工作性质所决定,虽然“难”,也要“求”。从事文字综合工作,对知识的需求是无限量的。所以,要增加知识的投入和积累。投入多,基本功扎实,才有希望获得产出,收功见效,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投入多未必产出多,这里有个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要使投入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能转化成为文字综合的能力,就要特别注意围绕应用去投入。
  端正思想方法,归根到底是要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这是帮助我们提高认识力的基本武器,只有真正把唯物辩证法变成自己手中的武器,才能在起草文稿中避免直观、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防止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去分析事物。所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话都这样说,但文章写出来,或者讲话发表了,深度、效果会各式各样。有的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大有入木三分之感;有的空泛、乏力,失之于浅薄。原因何在?不在于文笔、口才,而在于运用正确思想方法的能力上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认识能力的差异。因此,只有通过研究、提高自己的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各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靠把一般知识、思想方法、技能技巧融合贯通,变成自己的本领。只掌握一般知识,而不具备从事文字综合的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做别的工作可能,做文字综合工作,就未必能胜任。因此,必须设法寻求一般知识、思想方法与技能技巧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程度。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说的是知识量的扩展,主要靠积学;文稿深度的增强,主要靠酌理与研阅;实际运用能力上的提高,主要靠驯致。这些千古流传的警言,对于做好文字综合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只有做有心人,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多动脑、多磨炼,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把感想、体会升华为理性认识,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作为,有所发展。

如何提高文字综合能力
政府办公室的文字综合工作,主要是把政府方方面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政策措施加以汇总、提炼和加工后,形成全面、翔实、系统、操作性强的综合文字材料,供领导参阅和部门、单位遵照执行,是政府文字工作的司令部和总枢纽。政府办公室的文字综合水平是该级政府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一级政府执行政策、制定决策、落实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应地,这对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秘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做到能预见、善归纳;能分析、善综合;能比较、善鉴别;能抽象、善概括,因此,文字综合秘书应努力在提高综合能力上下功夫。
  一、应注意经常“换力”
  综合,是与分析相统一的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它是通过理性思维对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从整体上进行考察和认识。科学的综合与分析,是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抽象和概括,是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一种高层次的复杂劳动。
  综合能力,从本质上说是知识力,诸如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预见力、判断力、表达力、分析力、归纳力、抽象力、概括力等等。这些知识力,对于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来说,不是固有的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经常“换力”的任务。所谓换力,就是将低级的知识力换为高级的知识力。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工作起来“吃力”,常有“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呢?说到底,是知识力不足了。因此,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换力应当是经常性的课题。情况在不断变化,要求在不断提高,如果我们不经常更新、补充知识,不随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就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二、应在三个层面上“换力”
  文字综合中的知识力,不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知识力,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即一般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
  一般知识。既包括作为一个文字秘书所应具备的文化、科学、理论和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从事文字综合工作所必备的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等。不谙熟语法知识,语句结构不合乎语法;语言不简炼,词句不达意,文辞不精美;逻辑混乱,概念不清,关系颠倒,这些不仅会闹出笑话,而且严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政府决策的执行。所以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秘书,应真正掌握较过硬的文字方面的基本功。不然,就难以胜任工作。
  思想方法,是人们获得某种思想认识的方式和手段。思想方法正确,就能根据客观实际得出正确的认识;思想方法不对头,就难免使思想背离客观实际,也就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从文字综合的角度看,端正思想方法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为什么有的文稿从字面上看也通顺,但却显得平平、一般化,读起来感到不解渴?其重要原因是思想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力度。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在文字上想办法,而应在提高认识能力上下苦功夫。唐代学者刘知几提出为史要有三长:才、学、识。才即基本素质;学崐即文字能力;识乃思想方法。只要观点正确,方法对头,定会想得深,看得透,分析事物也就鞭辟入里,写出来的东西才会简明扼要,收到“至言不饰,至乐不笑”的效果。
  技能技巧,对于文字综合工作来说,是将文字功夫与综合功夫统一于字里行间的技巧功夫。单纯从写文章的角度来说,它是立意、谋篇、修改等过程的统一,要求扎实的文字基础,良好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娴熟的修辞能力。规范的文字表述,解决的是文稿的准确性,针对性问题;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是文稿的理性、深刻崐性问题;娴熟的技能技巧,解决的是文稿的可读性、生动性问题。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和谐,在这方面自觉努力,在工作中善于进行深邃的辩证思维与严密的逻辑崐思维,看问题、写文章的深度就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三、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知识力
  知识力的增强与提高,要靠自己广见、博学、多积累。汉代恒宽说过要“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苏轼说过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清代唐甄说过“积多则神”。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文字综合工作中的知识力,首先要求具有“通才”素质。“偏工易就,尽善难求”。鉴于文字综合的工作性质所决定,虽然“难”,也要“求”。从事文字综合工作,对知识的需求是无限量的。所以,要增加知识的投入和积累。投入多,基本功扎实,才有希望获得产出,收功见效,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投入多未必产出多,这里有个方法是否科学的问题。要使投入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能转化成为文字综合的能力,就要特别注意围绕应用去投入。
  端正思想方法,归根到底是要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这是帮助我们提高认识力的基本武器,只有真正把唯物辩证法变成自己手中的武器,才能在起草文稿中避免直观、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现实,防止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去分析物事物。所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话都这样说,但文章写出来,或者讲话发表了,深度、效果会各式各样。有的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大有入木三分之感;有的空泛、乏力,失之于浅薄。原因何在?不在于文笔、崐口才,而在于运用正确思想方法的能力上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认识能力的差异。因此,只有通过研究、提高自己的思想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各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要靠把一般知识、思想方法、技能技巧融合贯通,变成自己的本领。只掌握一般知识,而不个备从事文字综合的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做别的工作可能,做文字综合工作,就未必能胜任。因此,必须设法寻求一般知识、思想方法与技能技巧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说的是知识量的扩展,主要靠积学;文稿深度的增强,主要靠酌理与研阅;实际运用能力上的提高,主要靠驯致。这些千古流传的警言,对于做好文字综合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只有做有心人,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多动脑、多磨炼,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把感想、体会升华为理性认识,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作为。

什么是观察­

想知道什么是观察,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知觉。­

人有着五种基本感觉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分别获得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人通过感官对事物的多种属性所进行的整体反映,叫做知觉。人对客观世界的知觉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之中,即使是睡着了,大脑休息,感官仍在工作。这使人们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对现实世界的最新反映。­

观察,就是人对某些事物有选择、有目的、有计划的,伴随着理性思维所进行的知觉过程。 ­

观察与一般知觉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受意识控制的。观察对象的选择,观察目的的确立,观察的发动、制动及其质和量的控制,都在观察者的意识控制之下进行。而且,在观察的同时,观察者要对知觉信息进行分析、鉴别、综合、归类,确认各种知觉信息的价值。因此,我们说观察是伴随着理性思维的知觉。­

虽然观察的能力人人都有,但是,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观察结果,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鲁迅先生曾把观察能力视为文学创作的基本能力,他说:“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鲁迅:《给董永舒》。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教莫泊桑时曾要求他经过观察后“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后的五十匹是不一样的。”《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8 0年版,第396页。当然,这些都是文学创作中的观察,讲究细节化和形象性,公文的观察是科学性的观察,与之有所不同。但是,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中获得写作材料,这一点对任何文章和写作来说都是适用的。­

(二)观察的方法­

在观察中,可以对事物的整体进行把握,这称为总体观察;可以对事物的某一局部和细节进行审视,这称为细节观察;可以在观察时有意识地将同类事物进行同中求异的比较,或者将异类事物进行异中求同的比较,这称为比较观察;可以仔细辨析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叫做进程观察。­

不管是何种观察,都不会满足于对事物外部形态的感知,都期望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现状认识发展规律。因此,观察都有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入过程。­

找寻心灵的平静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猕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最后猕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却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不剩。

  年轻时,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往往缺乏智能判断,而只是一味地投入,这不也像故事中的猕猴只顾及掉落的一颗豆子吗?等到老来,身体衰耄,亲人不再时,终将发现所损失的,竟是所有的豆子!想想,我们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追求掉落的一颗!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现实中,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荒废了正当的工作;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驶往彼岸时不致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让我们从猴子的悲剧中吸取一个教训:该松手时就松手。

  02心处静境自然清

  佛云:身心绝烦恼,曰"静";使心造作,曰"思",心处静境,而进入思维,曰"静思"。今吾之静之思,非藏喜怒于无形之矜持,亦非含而不露之城府,是所谓心清则静,心执着即思也--风清月白,心清佛现。

  但凡慈悲者,必怀恻隐之心;但凡慈善者,必行和善之举。佛曰:慈即是爱,一种清净之爱。窃以为:那些日日烧香拜佛之人却并非一心向善之徒,唯清心在,爱才清净。朱光潜尝言:当年的佛祖正是以一种出世的精神来成就这番入世之事业的。只是太多的人正在反其道而行之,更把那"慈悲"一词当作了一句口号来喊。

  信仰或者是信念,本该是人一生的事业之所在。人,就是这个信仰的载体,是这个信念的物化,没有信仰的人也许就像是一条空的无人撑舵的船。人皆有佛性,只是有的人尚未知觉罢了,要知道,真正的菩萨绝非庙里的泥塑之像,唯能救人者,才堪称真正的菩萨。佛曰:心即是佛!佛又曰:直接体证!但,大多的人拜佛只是为脱己孽。

  我们总是喜欢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其实那都只不过是以己之私心去度佛陀之胸腹罢了,最终自是难越重重尘障。佛陀说:无我,亦即无我之物。那么又何来这一"争"之说呢?只是这"无我无物"一如无法想象的宇宙之无限,实非吾等凡俗者们心力所能及也。然而,至少我知道了"四大皆空"并非只是教人做一个空心人。

  人时常地要说"我迷失了自己",于是,便去寻找那个自我。殊不知,这个寻找的行为已即与佛相背道而驰了。不要以为念上几句经文即可消除今生之罪孽,念经最多只能使人静下心来看清自己人生的方向罢了。心怀功德,那本就是一种错失,凡有所得必先要肯舍,身无所有,心才能无所求,放下执着之心,才得现祥和之怀。

  能舍才能得,这一句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唯舍得烦恼,才得拥有快乐;唯舍得贪婪,才能拥有福德。在我们苦叹人生无常的时候,不要忘了"万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世间万物皆是生灭随缘,那么,死生亦是缘。勿以缘喜,勿以缘悲。唯超越了悲喜,超越了善恶,方能净身清心。若想使心无所束缚,唯有跳出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