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恒诚电子有限公司:加强学风建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07:13

学风建设:难点如何突破?

 

【导语】论文抄袭,成果造假,考试作弊……学风问题为何频频曝光?标本兼治,靠自律还是他律?敬请关注《中国教育报道·热点聚焦》——学风建设:难点如何突破?

【主持人】近年来国内不良学术行为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闭幕之际,教育部在京召开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那么,目前国内学风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治理,将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首先认识一下我们请到的两位嘉宾。

【嘉宾简介】

杨玉圣: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问题学创始人

【主持人】欢迎两位的到来。说到学风问题,我们最近在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曝光的新闻,“学术腐败、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这样的字眼频频出现。那么,近年来这些现象具体有哪些表现,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主持人】

1、刚才这四个案例应该说都是非常典型的学术造假行为,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那么是不是说现在的这种学术造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了?严重到什么程度?

胡星斗:目前在一些地方,可以说,学术腐败出现了集体化、制度化的趋势。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存在着很多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比如伪造、篡改数据、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论文质量降低、利用科研经费出一些低水平的论文。

现在某些学会、研究会、学术团体基本说都忙于编撰各种杂志、出版各种书籍,杂志、书籍的论文基本上都是花钱出,许多没有学术含金量,没有价值,是垃圾文章。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存在着严重的学术低水平重复生产的问题,与我们的工业生产是一样的低水平重复,平庸之作非常多,泡沫文章非常多,垃圾文章是非常多。

现在的在校研究生、大学生从网上下载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据新华社武汉2009年4月4日电,一所高校出题的论文,783篇论文中,涉嫌抄袭者过半,全文抄袭的161篇,占20%多;段落抄袭的256篇,占33%多。抄袭的伴生物是作弊,在学生中作弊的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当然这种作弊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的不良的考试制度——过多的、应试的、频繁的、死记硬背的考试。应试教育的伴生物就是严重的作弊。

2、除了抄袭,不良的学术现象还有哪些比较常见?

胡星斗:存在着许多的学术原则的腐败,也就是学术与权力的挂钩、学术与金钱的挂钩,假学术、伪学术的泛滥。学术腐败在某些地方有公开化的趋势。比如,许多单位为了争取被选上院士,用大量的金钱去公关,甚至有些学校要花几百万元公关,以争取取得院士的突破。某些学校为了博士点,也是公开开展公关的活动。

科学是不应当有权威的,院士更不应当是权威。院士就应当是在理论上或者实践上有突破贡献的,而不应当是官员,我建议官员要一律退出院士的评选。目前中国在科研体制方面官本位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比如北大物理系培养的22位院士,不带官职的只有4位。51级入学的4位院士中3位是部长。

现在一些官员不须经过考试,或者由秘书代考获得博士学位,也不少见。也有人利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干扰正常的学术讨论。学术权力屈服于行政领导,屈服于社会时尚的状况也经常可以看到。像美国的哈佛大学可以拒绝给当时的里根总统授予名誉博士学位,英国剑桥大学拒绝授予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名誉博士学位、撤回对布莱尔的名誉博士学位,就是体现了大学独立、高尚的精神。而我国的一些大学,争相授予一些官员博士、教授之衔,以获得行政庇护为荣,这是一个很大的腐败。

3、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是不是一回事?

胡星斗:学术腐败是更严重的学术不端。学术不端的表现,如学术评奖也多是聘请熟人来评奖。评奖人往往都是熟人,都是认识的,互相串通的,有时评奖人不去认真地评判,而是根据他的印象和关系,给某某打分,相互捧场。

报纸报道,中国60%的科研经费没有用在科研上。某些学术的研究和课题只是一味地不断申请经费,然后找一批博士生、研究生把它做完,把钱匆匆花完,然后出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一两篇其实是低水平的论文,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就算使用完了,做完了以后,课题到底发挥没发挥应有的作用,似乎就没有人管,最多发表几篇论文也就万事大吉了,发表了论文,可能有的人就提教授,提博导了。然后接着又申请课题,申请完了,又是让几个研究生去做,想方设法把钱花完,花完了又接着申请,基本上是这样的体制。不大注重效果,而注重的是教授有多少科研经费,以科研经费的多少来衡量他的成果。所以事实上,科研经费存在着很大的浪费现象。这样的一些学者与其说是在搞学术,不如说是在搞产业,是在赚钱。

【主持人】关于不良学术行为,大家都有哪些看法,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主持人】

4、看来大家对不良学术行为是深恶痛绝的,那么两位觉得这些行为会对我们的学校、社会、国家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胡星斗:学术腐败影响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损害了学术机构的公信力;影响社会风气,如社会上假证书、假文凭满天飞;企业造假,如毒奶粉事件;影响到国家的科技进步。学术造假——企业造假——社会造假形成连环。

同时,社会与学术相互影响。学术失范是整个社会失范的表现。学术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反映。学术失范(抄袭、剽窃)——社会失范(造假)——学术失范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5、学术腐败以及学术不端造成的危害是否已经有明显的表现?

胡星斗:由于学术腐败,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无法提高。比如我国的科研实力排名下降等。2002年,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以上,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三位。再加上接近国民经济总值4%的教育经费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高等教育界,中国的学术界近年来真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但是,伴随着国家资金的大量涌入,中国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几大令人不解的现象:博士越来越多,教授越来越多,院士越来越多,可是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反倒越来越低下。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连续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降至第31位。2002年,中国经济的成长竞争力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38位。到了2003年,中国的排名降到了第44位,排在波兰之前,南非和斯洛伐克之后。

中国目前的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居世界第五位,但真正属于科技发明的专利只占19.9%,大多是外型设计,包装之类的专利,而发达国家的专利86.6%都是发明专利。

【主持人】看来学术造假造成的危害后果的确非常严重,那么为什么近几年这类现象如此突出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主持人】

6、两位觉得现在学风不正的现象背后都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胡星斗:学术的腐败可以分为学术权力的腐败、学术原则的腐败、学术成果的腐败等。从学术成果的腐败来说,主要是由于我们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学术体制,以发表论文的多少来评价一个人的成果,而忽视论文的质量。也就是中国学术评估体系重数量,轻质量;现在每个教授每年要发表多少论文,都有严格的数量限制,这样就促使一些人发表垃圾作品,凑数量。即使核心期刊,也往往以行政级别高而成为核心期刊,并不代表核心期刊的论文一定水平高。这样的机制不改变,学术成果腐败的状况就很难改变。一个大的学术成果往往要坐上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冷板凳才能获得。可现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可能限定了这样的优秀学者的出现。如果像陈景润那样,多少年才出一篇成果,可能早被大学开除了。

现在科研课题的申报、评估、经费的分配体制、官学一体的制度、院士挂名兼职的做法、网络学术规范体系、网络版权制度没有建立,以及急功近利、学术行政化都是学风不正的深层原因。我们没有建立现代学术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没有建立政、校分开的制度,没有建立透明的开放性的学术规范体系、匿名评审、同行评审的制度,没有人格独立、学术独立,没有实行学校自治和教授治校,学术委员会也没有掌握最高学术权利。

另外,学术文化不正是重要的原因。中国没有形成讲道德、讲信用、重人格、重创新的学术环境。

【主持人】其实,不良学术行为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那么世界各国对此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主持人】

7、我们看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惩治学术腐败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有哪些办法?存在的不足是什么?应该怎样做?

胡星斗:我国已经有一些惩治学术腐败的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还有一些行业的标准以及各个单位、学校的学术标准。科技部、教育部等制定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现在规范很多,但难以落实,剽窃行为有时会受到单位的庇护。某些大学里,校长为了保护学校的名声,公开袒护某些教授、博导、院士们的剽窃行为。这个在西方做得非常严格,如果哪个教授进行了剽窃,一定会被开除。

以后我们应当制定内部治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措施;改善学术评估机制;限制院士挂名兼职;改善科研课题的申报、评审以及经费分配制度;破除官学一体,大学行政化的弊端;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惩治学术腐败的机构等等。

8、去年和今年的两会都有代表、委员建议对学术腐败要进行刑事立法,听说韩国已经这样做了,两位觉得我们是否也应该这样做?

胡星斗:通过落实著作权法,可以对剽窃进行起诉。学术腐败除了剽窃比较容易发现之外,其他的腐败很难发现,比较隐蔽,是隐性腐败。司法要介入,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于一些学术单位的所谓公关现象,其实是变相的贿赂,以公款来换取院士、博士点、硕士点的授权,这实际上是单位犯罪,可以适用刑法。

【主持人】谢谢两位。在科学面前我们来不得半点虚假,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关系着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科教兴国的长远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打击学术造假,整治学风一刻也不能松懈。感谢您收看本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