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遵守规则和制度:开发自己:情感逻辑的养成之道(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58:58
开发自己:情感逻辑的养成之道从"功夫熊猫"说到IQ的开发
《功夫熊猫》中的熊猫阿宝本是一家面馆的学徒,他的家庭三代都是煮面大师,但是他却梦想成为武林高手,能闯荡江湖,打遍天下无敌手。命运之神果真眷顾了他。熊猫阿宝意外地被选为身负拯救武林重任的"龙战士",将承担保护整个山谷的重任,对抗天下第一高手雪豹。   熊猫阿宝既没有武术基础,又没有武术天赋,而且满身肥肉,吃个不停,这让负责训练阿宝的功夫大师一筹莫展,甚至差点失去信心。就在功夫大师苦于找不到训练阿宝的有效方法时,突然发现吃东西才是阿宝的最大动力。于是,功夫大师因势利导,利用与之争夺食物来训练阿宝,并向他灌输"只要相信自己是神龙大侠,你就是神龙大侠"的思想。最终,阿宝果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龙战士",保卫了山谷,拯救了武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又胖又笨的阿宝能够成功,说明"因势利导"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只要拿到了这把钥匙,"人人都可以成天才"。但是,生活中的人们虽然愿意花钱买票去为《功夫熊猫》捧场,虽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功夫熊猫的成长发出惬意的笑声,却不愿意更没有打算在教育学生或培养子女方面,打破固有的观念。他们依然企图用千篇一律的模式,培养出与众不同的学生(孩子)。家长(教师)们更乐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学生)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严肃"知识(语文、数学、英语等)上。当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稍一投入精力,家长马上会说:怎么又"玩"上啦!有的家长还会说:你看人家×××,整天就知道学习,你就不能学着点?许多家长们可以毫不心疼地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无比虔诚地"奉献"给五花八门的"提高班"的教师,持续不断地"转送"给书店里的销售员,可就是不肯让孩子们顺应自己的天性去成长。他们看着极不情愿,而且经常疲惫不堪的孩子,有时也会心疼。但他们总能找到"将错误坚持到底"的客观理由:人家都这样学,咱不学怎么行?唉,没办法呀!   对他们来说,艺术仅仅是艺术,是不能当真的。当孩子们提出抗议的时候,学校会搬出"传统"(它并不总是美的,许多时候是个怪物,的确怪吓人的),家长们会脱口举出一两个例子(许多时候并不具有说服力,不过是以大压小罢了,其实自己可能就是这个"例子"的反证)。当然,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老师、家长都是一片好心。问题是,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并不少见,在孩子的培养方面则更为常见。越是"望子成龙"心切,越容易犯类似的错误。事实上,事与愿违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不管怎么说,家长的"道理"还是有道理的。大多数家长们都去做的事情,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涉及到了制度层面的问题。这个根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教愚",诲人不倦也就在无意间变成了"毁"人不倦。想想看,目前这种以往孩子大脑里"填充"知识(而且许多还不能算做知识,只是些信息而已,而且这些信息要么是已经"过期"的,要么是"有效期"极短的)为主的教育,大致相当于毫无秩序地往仓库里存放物品,存放越满,仓库的使用效率越低,等你把仓库堆满了,这个仓库也就没法用了。再者,我们天天教育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数理化),小小年纪眼睛就"废"了,等长大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身体和精神就"废"齐了。
 但是,又是但是,尽管有人说最怕中国人说"但是",但是我们还是得再绕回来。因为,在制度问题上,我们可以表达改革的愿望,却没有能力作出决定。即使有了决定,也需要我们自身有一些相应的转变,如此"决定"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古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自己的幸福只有他自己才能体察到,成人不能以自己的幸福为子女的幸福,更不可把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子女的身上,让子女背负太多的东西,影响其身体的发育和心智的成长。从理论与情感上讲,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是真心希望子女们好,希望他们健康幸福。问题在于,如果这种期望不切实际,期望就走向了期望的反面;如果方法并不得当,方法就会背离了目的。"子不教,父之过",但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也应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好。"一个中心"就是以孩子的幸福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是良知,一个是有用。良知是人生幸福的根本保证,有用是人生幸福的基本手段。没有良知,就不在人的范畴了,何谈幸福?"有用"可大可小,强求反成了苦恼;"有用"体现在方方面面,顺其天性才能成其大用。   自然当中,鱼有鱼之欢,龙有龙之乐;草有草的趣,树有树的歌。"道法自然"才是个人智能开发的正确道路。或许我们应该听听心理学家加德纳是怎么说的。他指出:"我们应该顺应孩子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所属性向领域发展,孩子能进入神驰的状态表示该活动是适合他的。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能贯彻下去,孩子在学校会吵闹,多半是因为对学校的活动感到无聊,或是功课超过其能力。孩子必须从事他喜欢而又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才能有最佳的表现。"   是燕雀就教他枝头欢唱,是鸿鹄就教他遨游太空。假如我们在孩子的智能开发上可以做到因势利导的话,对社会、对个人都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从幼儿身上学习"学习方法"(1)  幼儿是自我智能开发的冠军。   前面谈到的五类智能的开发技巧,都是侧重于儿童的。由于儿童尚没有自我意识,大家会觉得这似乎与"开发自己"的主题相去甚远。其实不然,因为,一则,儿童阶段是奠定智能基础的关键时期,虽说此时他还不能自主,却不能忽略、无法忽略。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在培育下一代时少留遗憾,新一代也才有系统完整地开发自己之可能。二则幼儿学习的自然精神和方法,有许多是被成人丢失与忽视的,正是成人需要学习、借鉴或发扬下去的。自然的东西有许多都是最可贵的,正如今天的食品一样,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添加剂的才是绿色的、金贵的。幼儿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成人思考和学习的,老子就经常拿婴儿作比喻,来说明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幼儿不仅身体发育快得惊人,他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也都是不同寻常的,或许是人一生当中最棒的时期。   说句或许不是玩笑的话,幼儿身上许多宝贵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正是被成年人以教育孩子学习的名义给"排挤"掉了。幼儿的学习本是一件自然的、有趣的、快乐的事情,硬是被成年人给"变异"成为强迫的、功利的、枯燥的劳作。既扼杀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又葬送了儿童童年的幸福。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对一个成人来说,你可能既是错误的制造者,又是错误的受害者。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自己进行彻底的总结与反思,不再以长者自居,很好地向幼儿学习,重拾儿时的学习精神与方法,则必定会在自我的智力开发上保持与时俱进。   我们说,开发幼儿智能的许多方法,对成年人也是有益的。我们对这些方法已经做了简单的介绍,你剩下要做的,就是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合理地加以利用。在下面的文字里,我们还需要对幼儿的一些学习精神,做一点回顾和强调。因为这些精神似乎比那些一般方法,更宝贵、更重要一些。   专注。幼儿没有功利心,受外在的干扰少,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够自然地对他要做的事情保持专注。当孩子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对家长(或其他人)的话往往"置若罔闻",尤其是当你叫他吃饭的时候,经常喊上几遍他都不会答应。因此,有的家长往往会说自己的孩子"没长耳朵"。这时候,一般需要用强制力才能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出来。幼儿的特点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全神贯注。所以,幼儿学什么都学得快、记得牢,智能发展也很迅速。而成年人就容易受各种诱惑的干扰,心智经常偏离正常的轨道,或是"一心多用",使大脑的"生产秩序"产生混乱,"生产效能"降低。似乎学习时间也不少,最后什么也没记住。一旦要用的时候,就像找一件物品一样,明明记得就是放在某个地方了,可就是找不出来。因为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斯蒂文森说过:"一个人应当摈弃那些令人心颤的杂念,全神贯注地走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所以,成年人需要向幼儿学习"专注"的本事,进而在做事的时候消除杂念,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朝一个目标迈进。   静定则智慧生。"专注"是幼儿开发大脑潜能、提高大脑使用效率的第一大秘笈。   好奇心。好奇心似乎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刚来到人间,就用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探寻着缤纷多彩的世界。继而,他不仅用眼睛观察、嘴巴品尝,还急着用耳朵听、小手摸、鼻子嗅,咿呀学语,手忙脚乱。不过一年的工夫,他就会辨识亲人,并蹒跚着小脚丫满地"飞奔",让奶奶都撵不上了。  好奇心其实是人类的天性。上帝赐予了每一个人同样的诗人气质与科学家的头脑。有这样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一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它像什么。结果,幼儿园的孩子给出了几十种答案,小学生给出了十几种答案,中学生给出了三四种,到大学生那里就只剩下一种答案:它是一个圆。人们在儿时都能执著于果盒里五彩缤纷的糖果、草丛间半开的雏菊及玩具外壳里面的"世界",随时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用老一辈的话说,小孩喜欢"刨根问底","老鼠窟里都要掏三把"。正是因为好奇,才有了幼儿智能飞一样的发展。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把它丢失了,只有少数人把它保留了下来。丢失较少的人,就成了所谓成功人士;而极少丢失的人,则有幸步入了天才的行列。   想一想,我们眼里的世界曾经有过那么多美丽的颜色,有过那么多奇妙的事物,有过那么多奇怪的问题,如今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找回儿时的好奇心,热爱未知,对未知满怀热情和兴致,是提升大脑效能的又一个秘笈。   "不知羞耻"。幼儿没有羞耻之心,他可以"不耻乱问",更可以"不耻失败"。幼儿时时刻刻都在经历失败,但他从不会因耻于失败而停止探索,直到成功。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的问题有什么幼稚,从不会因为跌倒而不再学步。从某种程度上说,幼儿是在失败中增长智慧的,没有失败就没有智能可言;失败越多,智能程度也就越高。儿童慢慢长大,有了羞耻之心。这个羞耻之心,却是一柄"双刃剑",可以"兴邦",也可能"误国"。有人知耻而后勇,也有人知耻而后怯。比如,有位叶天士,他曾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这位算得上知耻而后勇的典型了。还有一位叫孔圉,孔子称赞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李生论善学》中说:"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翼闻道也。"可惜,这一类人在生活中并不多,大多数人往往因自己羞于失败而停止学习的"脚步",对他人的失败也缺少应有的宽容。   不耻于失败,而耻于不敢面对失败,耻于不尊重敢于面对失败的人,这是提升智能水平的第三个秘笈。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智能受遗传基因与后天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大脑智能的发育有临界阶段,越是在生命的早期,大脑智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越大。儿童尤其是幼儿的大脑有着较强的可塑性(有扩建的条件,具备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这个时期,其智能的开发是以"外延式发展"为主的,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而成年人的大脑在"硬件"上基本已经失去了可塑性(几乎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了),其智能的发展将转变为以"内涵式发展"为主,或者说以"软件"的开发升级为主。这就意味着成年人的智能开发,应该在保持和发扬儿童的学习精神和某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些新方法、新技巧和新途径。   "发现学习法"。这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个方法虽然主要是针对学生和教师的,但我认为它对于指导成年人的学习同样是非常有益的。布鲁纳认为,学习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他指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他强调说:"人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一样,是尽力探索情景的机会。"   什么是发现学习呢?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包括了对未知世界的发现和对人类知识的"再发现"。单从智能开发的角度说,更重要的是个人要学会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加工"。实质上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找正确结构和意义"。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引导人们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   怎么样实践"发现学习法"呢?布鲁纳也研究给出了几条途径:一是积极思考和探索。发现学习强调自我是学习的能动主体,所以要经常对自己说:"让我运用自己的头脑想想看"、"让我设身处地试试"。这样,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能力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或态度。
二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发现学习要求人们能够认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学科知识结构,使知识成为自己的。布鲁纳强调说:"得到与已确定的知识领域相联系的一些新知识,使得新知识在需要的时候能帮助重新获得那些可能适合于它的东西。"   三是掌握运用假设、对照的技能。布鲁纳认为,通过假设和对照,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他说:"在讨论过程中,学习怎样构造假说多于学习怎样检验假说,这就前进了一大步。"他指出,通过探索对照物,有利于帮助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组织自己的知识,可以帮助自己在需要发现的特别情境中有所发现。   "金质"记忆术。记忆术是一种促进记忆过程中信息储存、编码和回忆的方法。心理学中有一种被称为"裹着糖衣的金质记忆"。研究发现,一种微妙的有助于记忆的葡萄糖,能使事件以多种方式与其他牢固的,甚至是情绪性的记忆联贯起来,因此你就会牢牢记住这件事情。在生活中,那些令人兴奋的、与自我有关的,甚至是创伤性的体验远比诸如复杂的政治理论更能成为永不消失的记忆。动物研究表明,当出现兴奋事件时,肾上腺髓质会加速向血流中分泌肾上腺素,后者被证明能促进记忆的牢固。肾上腺素能使糖原转化为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水平,为大脑提供养分。这说明,只要你把待记忆的项目与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关联起来,就有利于提高记忆水平。这与冯·雷斯托夫效应的原理是相通的。即:任何不寻常、颜色鲜艳或幽默的事物都要比平凡的、枯燥的事物更容易被记住,也就更容易在大脑中唤起回忆。   自古至今,人们都在极力寻找提高记忆的方法,有许多策略被证明是有益的。一是定位记忆法。就是在想象中把待回忆的项目放在熟悉的地标上。基本步骤是:首先确定自己熟悉的并且连续排列的地点,然后创设待回忆项目的表象使其与地点发生关联,最后在脑子里把地点按顺序"重新走一遍",每一个地点就成了待回忆项目的提示物。二是挂钩词记忆法。就是把新词或新的概念与自己熟悉的一系列词语联系起来。基本步骤是:先选择一组词作为"挂钩",再把需要记忆的项目挂在这些词上。就像衣架上的挂钩,外套、衬衣等都可以挂在上面。三是关键词记忆法。就是根据发音在新词与熟悉的词之间搭建一座交互作用的桥。这其实是挂钩词记忆法的"变种",对学习外语最有意义。四是组织化图式。就是根据语义分类来组织信息,或基于时间、地点、发音等分类来组织信息,然后把分类作为回忆的提示线索。其原理是知识是以某种系统化的方式建构起来的。五是重复记忆。人的大脑是按照经济原则运行的,它接收的外部刺激,大部分先走入短时记忆的"临时仓库",只有小部分进入长时记忆,而重复可以使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这种方法看上去很笨,却实用有效。用如下的步骤重复记忆其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学习一小时后,一天以后,三天以后,一周以后,一月以后,半年以后。   记忆术还有很多,但其基本原理不外乎这么两个:一个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新旧知识建立某种形象化的关联,就可以提升记忆力;另一个是由于知识是具有某种有意义关系的结构,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就可以提升记忆力。那些能力非凡的人也许并不知道记忆术,但他们都是更有效地组织自身知识的高手。
 奖励你自己。也许你已经习惯了组织的奖励,并从中获得激励。其实,自己奖励自己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一是"大吃大喝"。人的大脑需要四种"食品":氧气、营养、知识、情感。大脑需要新鲜的食品,充足的营养,以奠定大脑智能的物质基础。大脑同样需要新鲜知识、真挚情感的营养滋润,所以,奖励你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持续给大脑供应新鲜的知识。从理论上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尽的,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在专门的领域里才是符合经济学原则的。而事实上,过分的"专一"会降低你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你可以穿插着看一点闲书,看一些经典大片,听一听戏曲音乐,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养成"学习型休闲"的习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在读"正书"读累了的时候便看闲书。老先生仅闲书就读了不下十万卷,没误了他成为世界级的大师。让自己的大脑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大餐,即使是"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一些也无妨。   二是打造"娱乐场"。在物理学上,"场"是一个重要概念。许多能量的转换都是借助"场"来实现的。智能开发,有一个"场",效果也会更好。开发大脑的智能,类似于农民种地,收获是快乐的,而耕作的过程并不总是舒心愉悦。因此,你要尽可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智能开发的舒适度和愉悦性,也算是对自己辛勤耕耘的一种奖励。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把你的书房打理得更优雅一些。比如: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整洁的书桌,再加上悦耳的音乐。这应该是不算太高的标准。或许你的客厅可以再小一点,衣服可以再少几件,挤出一些空间给书房吧,不是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大脑"吗!把你的书房建设成一个心智的"娱乐场",让它成为一个诱惑你的地方,即使"腐败"一点也无妨。
从刘备说到EQ 人的情绪犹如深邃的大海,时而惊涛骇浪,时而轻吟浅唱,时而狂躁似魔鬼,时而温柔如天使。它建设的能量与毁灭的力量似乎都是深不可测的。   人的情绪好比钟摆,情绪体验的两极都是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无所谓优劣好坏,关键是要有合理适度的摆动。   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调节和享受自己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情绪,能够与他人合作并同情他人,这个人就是情绪智能优秀的高人。   神经生物科学、心理学、脑成像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更清楚地认知他人的情绪,管理自我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情绪智能成为可能。   对情绪判断的标准,是其对人生创造与幸福的贡献。不断提升自我的情绪智能,其核心是培养谨慎、均衡而智慧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绪反应,使自我能够在情绪的世界里生活得更好。   从刘备说到EQ   老百姓说,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   这正是对情绪智商最朴实、最生动、最形象的说明。   大家知道,在三国时代,曹操号称一代奸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魏书·武帝纪》篇末是这样点评曹操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孙权聪明睿达、仁和而善断。陈寿对其有这样的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毛泽东曾慨叹:"当今惜无孙仲谋!"而刘备给人的感觉似乎除了会哭之外一无所长。但是,奸诈的曹操、明达的孙权却只能和会哭的刘备三分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再看刘备的手下,诸葛亮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关羽"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张飞当阳桥头一声断喝,使三军后退,河水倒流。可以说个个都是盖世英雄,却都心甘情愿地追随刘备,终生无悔,又是为什么呢?   也许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我觉得老百姓给出的答案最准确,那就是:因为刘备会哭。这可不是开玩笑,尽管人类天生就会哭,但要适时、适当、适对象的哭,或者说要哭的是地方、是时候、是火候,却不是人人都会的,而这就是情绪智商的差异。   我们来看看刘备的情绪智能是如何在其成就霸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首先,我们看刘备的情绪智能在增强自身凝聚力上的作用。先说武将赵云。赵云原是公孙瓒的人。公孙瓒兵败袁绍,在逃亡途中,遇上赵云,赵云救了公孙瓒,从此成为公孙瓒手下一员猛将。刘备北海救孔融时,向公孙瓒借兵,遂与赵云初次相遇。刘备惜其勇,临别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最后"泪洒而别"。徐州救陶谦后,赵云辞行,刘备又是"执手挥泪而别"。这时,刘备与赵云并无深交,"垂泪"、"洒泪"才恰到好处,如若大哭显然就是做秀了。刘备的这两番恰如其分的哭别,深深打动了赵云的心,为赵云后来毅然投到刘备的麾下,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再说谋士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可诸葛亮却一再表示,乐于做"卧龙先生",不愿出山。刘备则"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见"其意甚诚",终于表示"愿效犬马之劳"。此时,刘备虽泪如断线之珍珠,却并不出声,方显求贤之诚、爱才之深。后来,赵云的"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不验证刘备情绪智能的威力。
而刘备对与"桃园三结义"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的感情表达方式则与初识的赵云、诸葛亮有所不同。例如:张飞酒后误事,让吕布偷袭徐州得手,刘备的二位夫人被陷在城内。张飞在遭到关羽的训斥后,深感对不起大哥,想自杀谢罪。刘备将其紧紧抱住(而对赵云是执手洒泪),边哭边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等兄弟"情话",使"关、张俱感泣"。兄弟犯了错误自责伤心,刘备则是心疼地大哭。而在刘备闻关羽遇害后,则是"哭倒于地"。见到关兴,回忆起自己与关、张的手足之情后"又哭",甚至"以头顿地而哭","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并亲自为关羽招魂祭奠,"号哭终日"。刘备闻张飞死后,"放声大哭,昏绝于地","哀痛至甚,饮食不进"。   刘备正是通过因情而发的适时适度的哭,树立了仁义之君的形象,赢得了英雄豪杰们的拥戴。   其次,我们来看刘备的情绪智能在外交关系中的作用。刘备和东吴联姻后,面对着三番五次前来索要荆州的东吴使者鲁肃,刘备本是假装"掩面大哭",且"哭声不绝",可是当他想到一旦还了荆州将无安身之地时,"真个捶胸顿足,放声大哭"。这一番哭,哭醒了鲁肃的宽仁之心,此时的鲁大夫情绪已经完全操控了理性,于是荆州便暂时不用还了。要知道,鲁肃要讨回的可是战略要地,对东吴及蜀国都是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大事,所以,假哭不行,一般的哭,也不足以打动鲁肃的心,刘备用发自内心深处的哭,加上"捶胸顿足"的度的把握,达到了不战而胜的效果。   刘备的情绪智能在外交上的成功还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在得知西川使者张松被曹操乱棒打出后,刘备早早地就派赵云等候迎接,然后又亲自设宴盛情款待,态度谦恭。他一连宴请了张松三天,却缄口不提川中之事。张松临走,刘备又举杯送行,"潸然泪下"(此处无声胜有声)。在曹操那里受到了几番冷遇和一阵毒打,在刘备这里却得到了热情款待和无比尊敬,张松感动之余,西川重要军事地图也就自然而然地拱手奉上。   最后,我们来看刘备的情绪智能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不还,孙权和周瑜则使用美人计,把刘备骗到江东来,企图以此要挟刘备就范。甘露寺相亲,孙权埋伏下刀斧手准备取其性命。刘备知道后,忙跪在对自己很满意的国太面前,"泣而告之",依靠国太保全了性命。刘备和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成了亲,却被孙权软禁在东吴,脱不了身。这时,刘备先是"暗暗垂泪",赢得了孙夫人的同情;再"泪如雨下",坚定了孙夫人与其同回荆州的决心。她为了刘备,没有正面别母辞兄,却假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别。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紧要关头,刘备又一次"泣告"孙夫人,使"有男子之胸襟"的孙夫人大怒并骂退了追兵,刘备再次化险为夷,毫发无损地回到了荆州。这是一个刘备用情绪智能化险为夷的例子。   下面两个刘备化解人事危机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在情绪智能面前,一切阴谋与威权都是那么相形见绌,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化境。   第一个是曹操计骗谋士徐庶的事件。徐庶谋略过人,被曹操用计,不得不到许昌。这是一个关键岗位的人才流失,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刘备则运用其超强的情绪智能轻松化解。刘备是怎么处理的呢?刘备"闻言大哭",临行前"二人相对而泣"。刘备既不强留,也不劝留,体现了仁义之心;由"闻言大哭"到临别"相对而泣",流露了真情实感。不但感动得徐庶临别前为他极力推荐了诸葛亮,还让"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第二个是白帝城托孤。刘备已病入膏肓,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可是这时候接班人刘禅并不在身边,他依然运用娴熟的情绪智能顺利完成了政权的交接。刘备抚诸葛亮之背,曰:"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泪流满面",接着,刘备又"一手掩泪",一只手抓着诸葛亮的手,让其自立为成都之主,吓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叩头流血。刘备死后,诸葛亮殚精竭虑辅佐后主刘禅,力保蜀国江山延续了数十年。
哭,可以化险为夷,可以赢得疆土,可以凝聚人心,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智能呢!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会哭算是情绪智能,是不是优秀的演员都是高情商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些演员在戏中可以从容控制情绪,未必能在生活中调控好自己的情感。而刘备的哭之所以说是情绪智能的体现,有这样几个理由:第一,刘备的哭是情绪使然,不是演出来的。正如陈寿所言:"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弘毅宽厚是刘备情感产生的源头。离开了真情,情绪智能则无从谈起。假的情绪表现是阴谋和欺骗,而非情商。第二,刘备的哭是建立在对他人情绪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诸葛亮和刘备了解鲁肃的仁厚,刘备才可能以哭实现与鲁肃的沟通互动。因为,什么样的眼泪都是打动不了"毒蛇"的。第三,刘备的情绪宣泄是有一定控制的。刘备的哭固然是真情实感,但大多数情况下,他是有所操控的,并非任意宣泄。当然,刘备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比如关羽死后,为兄弟报仇的一些错误决策,就是情绪失控的恶果。不过,这也正符合他弘毅宽厚的人格逻辑。   戈尔曼认为:"婚姻、家庭关系,尤其是职业生涯,凡此种种人生大事的成功与否,均取决于情感商数的高低。"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绪智能呢?情绪智能又称为情感智力、情感智慧或情绪智力,也有人称为情绪智商,简称情商。严格意义上说,情绪智能与情商并不完全相同。情绪智能是英文"EmotionalIntelligence"的缩写,意指识别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激励的能力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调控情绪的能力。而情商是英文"EmotionalQuotient"的缩写,是相对智商而提出的具体度量情绪智能水平高低的指标。情商的叫法,更容易让人理解。以此与情绪智能混用,也无大碍。   情绪智能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依尔(Mayer)首先提出的,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智能包含五大要素:一是认识自身情绪。某种感觉一旦产生,就能够觉察到。二是妥善管理情绪。情绪激动时,能够加以自制,保持冷静。三是激发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建立明确目标,激励自己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四是认知他人情绪。觉察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具有同理心。五是人际关系管理。善解人意,与人相处良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帮助自己成功。有人以此为基础,概括为五种情绪智能,即自我意识智能、自我调节智能、激励智能、共情智能、社交智能。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情绪智能依然有着不同的认识,并为情绪智能作了若干不同的定义。个人认为,情绪智能就是一个人认识自己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情绪,进而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合作并同情他人,享受自己的情绪,体验情感本身丰富价值的能力。   情商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人只是表面上看似理性的动物,真实的生活中理性常常要接受感性的引导,甚至是被无可救药地牵着鼻子走。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理解得越少,他就越容易沦为自己情感的奴隶。一个人对别人的情感、反应以及行为理解得越少,他就越容易和他人发生错误的相互作用,也就不能在较大范围的群体中确保自己恰当的位置。
认识自己的情绪和了解他人的情绪是情绪智能的前提和基础,调节自己的情绪是技术与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与他人互动合作、同情他人和享受自己的情绪。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情绪智能的三个方面的目的是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的。与他人的互动合作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需要,也是人生幸福的需要;同情他人,具有同理心,一个人的内心才能和谐,也才能有人际关系的和谐;享受自己的情绪,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这一条往往被功利化的情绪智能研究者所忽视。事实上,不会享受自己情绪的人,其所谓的情绪智能是可疑的,或者说,他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情绪智能。   有情绪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征。生命如果没有激情,人生就成为荒原,失去生命本身的丰富价值。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重要的是情感要适度,适时适所。情感太平淡,生命将枯燥无味,太极端又会造成伤害。不断提升自我的情绪智能,其核心是培养谨慎、平衡而智慧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绪反应,使自我成为生活的主宰。   从玩过山车体会情绪与情绪分类   过山车沿着轨道上下翻滚,风驰电掣,呼啸而行,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游戏,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为什么越是年轻人越是喜欢玩过山车?因为过山车刺激。怎么刺激呢?因为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人经受平衡、加速、失重、超重和离心等的强烈感觉,由此带来由兴奋、焦虑、紧张、恐惧,到快乐、放松的种种极端的情绪体验。这些体验有许多是少年儿童没有深刻体验过的,所以会感到新鲜刺激。而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已经饱尝了人生百味,自然对这些情绪体验失去了兴趣(当然老年人也有身体承受能力方面的因素)。   由情绪而发展出的情绪智能的概念是由西方学者在上世纪首先提出来的,但情绪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东方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儒家、佛家及中医的许多理论都蕴含着情绪管理的思想及方法,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所谓"七情六欲"的探讨之中。什么是"七情"呢?在《礼记·礼运》中有这样的说法:"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在《佛学大词典》中,把"七情"概括为"喜、怒、忧、惧、爱、憎、欲"。而中医理论则稍有变化,其"七情"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并强调这七种情绪压抑或宣泄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没有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何谓"六欲"呢?在《吕氏春秋·贵生》中就出现了"六欲"的说法:"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后来有人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在佛家的《大智度论》中,"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可见,尽管表述上并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都没有脱离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方面的生理需要。   其实,人的感情是极其细腻、微妙的,即便同一种感情,也有深与浅、厚与薄、刚与柔的区别;而同一件事情,同样的外部刺激,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引起完全不同的情感变化。因此,各民族语言中用于描述感情的词汇都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可以把"七情六欲"理解为一种泛指,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量。正是缘于情感的这种多样性与丰富性,才有了社会万象和人生百态。就如我们看到的过山车里的一车"乘客",他们在同一环境、同一时刻经受着同样的经历,各自的情绪却有着很多的差异。同时,在短短的一分多钟的时间里,每个个体的情绪变化也是十分丰富的。 "七情六欲"是个体内在的东西,在未表现出来之时,是隐秘的,不容易被发现的。平常人们所说喜、怒、哀、乐之情,实际上是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才被发现的。那么,什么是情绪呢?心理学上说,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的精神和身体反应,或者说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傅佩荣先生是这样解释的:情绪(Emotion)是指感觉及其相关的身心状态和行为倾向。"感觉"尚未到达行为的层面,因此只能说是行为倾向。情绪是从感觉开始,刺激自主神经系统,使身体迅速产生显著变化。比如,在你玩过山车时会心律加快、肌肉紧张、口干或神经质地发抖等。而情绪对身心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可能会促使行动产生。比如,有的人在玩过山车时会因兴奋而长啸,有的人会因紧张而尖叫,有的人会因恐惧而哭喊,有的人会因快乐而有了继续尝试的欲望,有的人则会因过度恐惧而从此拒绝接触此类游戏,等等。   傅佩荣先生采用《情绪智能》一书中的分类方式,将人的情绪分为八大类:愤怒、悲伤、恐惧、快乐、爱、惊讶、厌恶、羞耻。以下简单介绍这八种情绪的分类:   1.愤怒:不平则鸣,从委屈、生气、敌意到憎恨。愤怒是一种很普遍的情感,因为人难免会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比如你正排队买玩过山车游戏的门票,有人在前面夹塞,你就会生气,甚至会愤怒,也可能导致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或许山不转水转,不知哪一天你们成了同事,你就会在一段时间内对那个人有些敌意或者憎恨。   2.悲伤:顾影自怜,从沮丧、抑郁、绝望到痛苦。造成悲伤的原因非常多,无论是亲人、朋友间的生离死别,或者是心爱的东西不见了,都有可能让一个人伤心很久。比如,你和恋人打算一起玩过山车,这个约定已经让你期待许久了。可是,这一天你们刚刚到达游乐场,你的恋人却由于工作等原因,在没有对你进行任何安慰的情况下就毅然离开,你独自看着一对对结伴而游的亲密恋人,可能会有些沮丧、郁闷,有点顾影自怜的感觉。   3.恐惧:束手无策,从紧张、担心、迷惑到慌乱。恐惧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情绪,小孩忽然离开成人就会害怕,学生面临期末大考可能会紧张,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有些担心,头一遭去见公婆不免有些慌乱,遇到了难处理的问题一时会感到束手无策,一个人夜晚在宿舍里看恐怖片会感到恐惧,等等。当你和异性一起玩过山车游戏的时候,恐惧可能会让彼此的手不知不觉地握在了一起,却没有任何杂念产生。   4.快乐:如释重负,从轻松、满足、得意到兴奋。身体小病初愈,会感到周身轻松。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了,会有一种满足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可能稍稍有些得意;获得了大赛冠军,不免会异常兴奋;与你闹别扭许久没见面的恋人终于答应周末和你一起玩过山车游戏,你会产生如释重负的感觉。当快乐的情绪出现时,会让一个人觉得,好像长久以来的压力与包袱都卸下了。   5.爱:柔情万种,从友善、信赖、亲密到痴心。爱的内容是很复杂的,而这里所谈的只是爱的初步动向,也就是一种情绪。所谓"柔情万种",是指每个人都有各式各样的情感,而表达出来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6.惊讶:意想不到,从好奇、有趣、震惊到骇异。这种情绪通常来自于突然发生的状况。比如玩过山车游戏时,与多年不见的小学时期的同桌偶然相遇,而且这位同学的容貌形态与你印象中的模样大相径庭,你一般会有惊讶的表情产生。   7.厌恶:芒刺在背,从不悦、排拒、轻蔑到弃绝。感觉到好像背上有刺、眼中有钉一般,这便是厌恶的情绪。比如,你和自己心爱的人一同玩过山车游戏,看到身边有人举止不雅或行为不端,心中会油生厌恶,本能地把爱人拽到自己的身后。如果不幸你的爱人恰好和那人坐在一起,你可能会感到如芒刺在背。   8.羞耻:自惭形秽,从懊恼、难堪、自怜到愧疚。你和恋人及一帮好朋友一起玩过山车游戏,而你由于过分恐惧不敢参与。恋人几番鼓励,最终依然没有勇气加入。你的恋人可能会有些难堪或懊恼。而当你看到朋友们开心地玩耍,而你的恋人写满了一脸的失望时,你可能会愧疚、懊恼,会自惭形秽。 从林黛玉来认识性格与情绪的关系"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情态和形态。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林黛玉的性格属于变态心理学所讲的情感型人格异常。这种病态性格表现为某种情绪在患者一生中占主导或优势。   的确,提起《红楼梦》,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个整日悲悲切切,手把花锄感叹"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红楼佳人林黛玉。这是一个见月伤心、看花落泪,多愁善感、郁郁寡欢的人物。她可以因为贾宝玉一句笑话而难过伤心数日,也会由落英缤纷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处境而泪水涟涟。多愁善感、孤傲尖刻构成了林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   那么,在这种性格特征的下面包含着什么呢?   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却又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这是一个为那一时代不少人羡慕不已的"清贵之家"。她的具有传统思想的官僚父亲,为"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把这个独生女儿当作一个男孩子来抚养,从小便教她颂读诗书经文,爱之如"掌上明珠"。诗书的滋养与父爱的滋润,使这个本来就智力超凡的小女孩变得越发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史书诗词、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她有着一段比较娇惯的、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受到了较好的家庭文化的熏陶。但是,由于母亲的早丧,再加上先天的体质纤弱,使她在童年生活中,就遭遇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悲伤"的击打。她童年享受的爱的"营养成分并不科学合理"。   真是世事难料,这个清贵的官僚家庭,只给黛玉的终身留下了一个空洞而温暖的回忆,还没有对她进行更全面的教育,也没有把那一时代给女人所规定的一切,带给她以渐进体验的机会,就让她向世俗社会迈出了第一步。为了"减轻父亲的内顾之忧",她来到了正是"花柳繁华"的荣国府。   然而,命运仿佛仍在恶意地戏弄着她。不久,她的父亲又死去了。当她回家料理完丧事,再回到荣国府时,她已经不是来此做客的巡盐御史林如海林老爷的小姐,而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因无家可归,前来投靠亲戚的孤儿了。失去双亲的悲伤,无家可归的悲伤,缠绕着这个才智很高却心智不全的小女孩,这种沉痛且持续的悲伤内化为她的一种驱之不散的忧郁的心情。忧郁易引发悲伤,而悲伤又加重了忧郁。于是,她害上了无药可医的忧郁症。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别人生活的笑语温情,乃至自然界的花开花落、柳长絮飞、秋风细雨等等,无一不成为她悲伤情绪反应的诱因。整个世界在她的面前,仿佛都不过是制造眼泪与忧愁的材料,其他一无所用。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童年的生活孕育了黛玉骨子里的自尊,而荣国府里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黛玉又时时感到自卑。似乎在这个少女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让人觉得她的气量是如此的狭小。这一切,都源于在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个解不开的隐痛,那就是由失去亲人而带来的寄人篱下的命运。她不安于这种命运,但又无力摆脱这种命运。这种矛盾,经常扭曲着她的心理,左右着她的情感,形成自尊而又自卑的矛盾心态,从此内心永远不能平静,并且招惹着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她多疑地注视着周围,唯恐有人对她怀有歧视和轻蔑。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她首先注意的不是它的"维妙新巧",而是是否是"别人不挑剩下的"。元春归省时,大家赋诗行乐,她本可以随着众人做一番歌颂,她却一心想着"大展奇才,好将众人压倒",后因不能"违谕多做",便"胡乱做一首五言律应命"。贾母为薛宝钗庆祝生辰,她心里感到不快,这原是不宜流于言表的,但她偏偏露出"不忿之意"。史湘云说她像戏台上的小旦,众人都觉得如此,她本来也是可以一笑了之的,她却敏感地觉得,这样的拿她和"戏子"相比,是一种带有轻蔑意味的"取笑",因此大为不满,禁不住怒形于色。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这纯粹是个误会,竟然严重地挫伤了她的自尊心。她的心里立刻就产生了"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怄气,也觉没趣"的感觉。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创作出了那篇有名的《葬花词》。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发了自己的哀愁和悲愤。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失去亲人,进而完全失去了家庭是黛玉悲伤情绪的诱因。黛玉童稚的心灵在失去至亲的打击下,无法正确及时地发泄、排解悲伤的情绪,导致了忧郁的心情;忧郁的心情进一步"扩展",与童年书香门第的滋育相交汇,由此形成了既自尊而又自卑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的心态让她凡事过于敏感,也就必然进一步导致她为人处事失当失序,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从而表现出了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性格特征。
从林黛玉性格特征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情绪是一个核心,此核心的外围是心情。心情是比情绪更为持久的情感状态。情绪是当下立即的反应,心情则会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半天或一天。忧伤、兴奋、快乐、恐惧诸如此类的感觉,可以是一件事引发的情绪反应,也可以是一个阶段的心情状态。心情的外围则是心态。一个人被某种情绪强烈刺激,或长期为某种心情所影响,就会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到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的感觉。心态再向外扩展,则构成性格的一部分。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说,性格包括心态,心态包含心情,心情包含情绪。可见,情绪智能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对命运起着基础作用的是一个人的情绪智能。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情绪决定心情,心情决定心态,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从杂技运动看情绪诱因   杂技艺术不仅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也激发着文人墨客们的雅兴。《列子·说符》中就有民间掷投五剑、七剑表演的记载。汉朝张衡在《西宗赋》里生动地描写了跳剑丸、走绳索、爬高竿表演的情景。白居易的《新乐府·五部伎》中有"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的句子,元稹亦有"前头百戏竟撩乱,丸剑跳掷霜雪浮"的吟咏。唐高宗时期的刑部侍郎张楚金在《楼下观绳技赋》中生动地描绘了绳技艺人高超而优美的表演技艺:"掖庭美女,和欢丽人,身轻体弱,绝代殊伦。被罗谷与珠翠,铺琼筵与锦茵。其彩练也,横亘百尺,高悬数丈,下曲如钩,中平似掌。初绰约而斜进,竟盘姗而直上,或徐或疾,乍俯乍仰。"不少有名的乐舞如《破阵乐》、《圣寿乐》等,都与杂技有关。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指导大臣排练的《秦王破阵乐》是唐代极有名的乐舞,声名远播海外。   杂技艺术可以突破语言、文化背景的限制,以其奇、惊、险、绝引人入胜。欣赏杂技艺术的人,不论是文人雅士、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白领小资;也不论是黄种人、红种人,还是白种人、黑种人;更不论是花甲老翁、翩翩少年,还是花季少女、白发老妪,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情绪都会随着杂技演员的表演而发生着相同的变化。或惊讶、或担心、或紧张、或恐惧、或轻松、或兴奋,没有指挥,却比交响乐队还默契;或凝神静气、或掌声雷动、或失声惊呼、或会心一笑,没有组织训练,却如战士的军姿一样整齐划一。   人类为什么会有情绪?又为什么会有许多共同的情绪反应?这与人类的进化史有关。情绪是人类在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让一个人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以化解危机,可以让一个人专注地处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让一个人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当一个人感觉到(无论正确与否)影响自己生活的重大事件(不论好坏)正在或即将发生,这时情绪就出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对某种情绪反应的形成发挥了主要作用,同样,进化过程对引发情绪的共通性主题也有着决定意义。对后人来说,这些主题是与生俱来,而不是后天形成的。或者说,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则形成了今天引发人类情绪的共通性主题。比如,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的人们,看见蛇都会有紧张、恐惧的情绪反应,而对现代枪炮的紧张与恐惧与之相比显然要低得多。而事实上这些人更清楚枪炮对生命的吞噬,而并不清楚蛇是如何夺去人的生命的。这是因为在人类的早期,蛇对古人类构成了巨大的生命威胁,人们在第一次碰到它的时候并不害怕,后来,那些遭遇蛇时生理和情绪有紧张、恐惧的反应,并迅速采取行动(或逃跑或反击)的人存活下来,由此形成了恐惧的情绪诱因。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能对人类构成生命威胁就是引发恐惧情绪的主题。再比如,远古人类并不懂得爱情,喜欢用武力来争夺配偶,那些表现愤怒的人往往获得胜利,也就可能有更多的子孙,由此人们产生了愤怒的情绪诱因。因此,"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被人占有了妻子,依然是令人愤怒的共通性主题,而不论责任在谁。正是因为情绪为人们做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任何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或者说,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独特的、下意识的反应,当人们感觉、发现某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正要、正在发生时,就会迅速而自然地产生一系列生理的和情绪的变化来适应这种情况,化解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绝大多数人在观看杂技表演时都会感同身受,出现大体相同的情绪反应。这些共同情绪反应的基础是人类祖先曾经有过许多相同的或类似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有过相同的关乎生死存亡的经历。
国际著名心理学家、识谎专家保罗·艾克曼认为:人类身上有一种自动评估体系,随时监控你周围的世界,随时发现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生命攸关的事件。每个人身上都有多种自动评估体系,保罗·艾克曼称之为自动评估体系群。我们可以举出一些自动评估体系发挥作用的例子。愤怒:准备对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作出改变的行动;痛苦:促使当事人避开危险;忧虑:让人把精力集中起来处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讨厌:迫使当事人摆脱或者改变;悲伤:让人从失去之中取得智慧,并去更珍惜尚且拥有的;后悔:找出一个得不到最好效果的做法中的意义;惭愧:一件表面完结的事尚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工作;紧张:还需要额外的能力或更多的努力去保证成功;踌躇:一些内心价值的定位或是否采取行动,怎样行动尚未清晰,需要谨慎而行;害怕:不甘愿付出自己以为可能要付出的。可见,每个人身上的"风险自动评估体系群"都是十分严密和强大的,就好似一套先进的电子安保系统,在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情况下,随时监控着周围各种情况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人类有着相同的情绪诱因,那么又如何解释杂技艺人的行为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我以为难、他以为易,我以为恐、他以为戏呢?这是因为情绪诱因与人类的进化史有关,也受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一个人的"风险自动评估体系群"所关注的不只是人类祖先在采集、狩猎时代曾经发生过的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还有对你个人的生活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事件。或者说,情绪既是人类"历史智慧"的反应,也是个体"时代智慧"的反应。因此,情绪诱因既有人类共有的,也有因人而异的。有些人的"风险自动评估体系群"对某些因素格外敏感,另外一些人的"风险评估体系群"可能对这些因素的态度是"蔑视它们的存在"。比如,小时候在黑暗的环境中受到过意外伤害的人,可能会形成对黑暗的恐惧,造成他必须亮着灯才能一个人安然入睡,而大多数人熄灯后才更容易入眠。还有这样一个更具典型意义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在犹太人集中营里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两个被关押者在相距一米远的地方面对面站着,将其中一个人的双眼蒙上,并把这个人的右手放在一个木桶上。然后用利刃割断他的右腕动脉,让鲜血"嘀嗒嘀嗒"地滴到小桶里。另外一个人就这样看着同伴的脸色因失血而越来越苍白,直到死去。第二天,同样的地方,同样两人相对,仍然是昨天的小桶,仍然是昨天的那把刀。不同的是昨天的看客被蒙上了眼睛。但这次德国人却是用刀背假装割了他一下,虽然很疼却连皮都没破。随后德国人就通过将水滴入小桶来模仿滴血的声音。那个人的脸色竟然像昨天那位失血者一样越来越苍白,直到死去。   情绪诱因还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比如,失去最重要的东西会引发悲伤的情绪,但什么是最重要的东西却因文化背景与个人经历的不同而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从夫妻吵架来理解情绪化行为
风雨中,高楼上突然飘下一张张百元钞票,20多人当街哄抢。6日下午,武汉汉口江汉路步行街长盛大厦门口出现如此一幕。   ……   记者随后来到大智街派出所。民警称,钱的主人已经来过派出所,是一名30多岁的妇女。她称,因家庭问题和丈夫发生纠纷,丈夫随后将大笔钱扔出窗外。因涉及家庭隐私,她不愿透露太多详情,钱的金额也不说。但据目击者估测,当时飘下来的现金有10多万元。   这是刊登在2008年11月8日《商旅报》第10版上的一则社会新闻。透过这则新闻,我们虽然不能知道这对夫妻吵架的原因,但已经清楚地知道丈夫扔钱是一种情绪失控的行为。其实,几乎人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一刻,情绪像失控的列车,自己完全丧失了驾驭的能力。心态平和时不可能说的话竟脱口而出,不可能动手的竟轻易出手,把本来有希望化解的问题搞得一团糟。像武汉那对夫妻往楼下扔钱的情况虽属个别,但夫妻恶言相向、同事唇枪舌剑的情况实在是屡见不鲜。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问一问,情绪化行为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情绪通常有一个不反应期。或者说,情绪是先于思考和理智的。在此期间,情绪会战胜知识,让你失去理性。在心平气和时人人都有的常识,此刻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旦被某种不合时宜的情绪牢牢控制住,你就会情绪化地判断周围发生的事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和判断他人行为的方式。此时,情绪成为思维的"过滤器",它不会或不愿意让不适合、不支持当前情绪的信息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时候的人往往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孬话好话都"拒绝收听"。所以,你要想说服一个情绪正处在不反应期的人将是徒劳的。   情绪的不反应期是人类进化的成果之一,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危机自动处理系统"。当一个人遭遇危机时,这套"危机自动处理系统"就会独立于他的意识之外,自主而迅速地采取最恰当的行动。如果没有这套"装置",一个人受到意外伤害的概率将会大大上升。比如,开车时,发现对面有车撞来,你自然地会紧急刹车,迅速打方向盘,无需进行思维判断。如此,你才可能避免灾难。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靠你的思维判断来处理,显然是来不及的,在你的大脑发出行动指令前,"致命接触"早已上演了。   当然,这种有益的不反应期必须是很短暂的,只要不超过一两秒钟,通常就会利大于弊。在那一瞬间,它用"内设程序"迅速地处理眼前的问题,使你摆脱困境或化险为夷。如果时间过长,几分钟甚至数小时,它一般就变成弊大于利了。情绪就会扭曲你对自己和外部关系的看法,出现不恰当的情绪化行为或其他更严重问题,甚至会酿成遗恨终生的事情。还是以驾车为例。当一辆车迎面撞来,恐惧的情绪使你迅速刹车或调整方向。危机化解了,你的情绪就会很快恢复正常。如果你一下子被吓破了胆,无法从恐惧中摆脱出来,你就不能够正常驾驶车辆,引发事故。同样,当一个人较长时间无法走出一种极端的情绪,说错话、办错事的情况就极有可能发生。常有人在做过了一件不恰当的事之后后悔地说:"我当时真是昏了头了!"这个"当时"就是过长的不反应期。
情绪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先于思考,未必准确。情绪反应在情绪诱因出现的瞬间产生,一般来不及思考,所以不一定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对的,会有错误的情绪产生。二是自然流露,不易控制。情绪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控制起来十分困难,所以有"情不自禁"、"情有可原"之类的说法。三是发展变化,不好预测。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发生,对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情绪的转换也很快,一个正在痛哭流涕的人,一旦知道引起悲痛的情绪诱因是假的,马上就会"破涕为笑"。《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中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情绪的多变性与不可预见性。当林黛玉发现宝玉看的是《会真记》后,就"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并且笑道:"果然有趣。"可当宝玉借机说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时,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生气地指着宝玉说:"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说到"欺负"时,"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黛玉刚刚还是春风满面,只一句话的工夫则立马"眼睛圈儿红了",这种情绪变化的方向和速度都是宝玉没有料到的。对于宝玉来说,本是想顺势而为,借机表达爱的情感。而对于黛玉来说,以这种方式示爱简直就是对爱情的亵渎,是"欺负"她,伤了她的自尊心,是难以接受的。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即使过了"不反应期",一个人也会有不恰当的情绪表现。这种不恰当的情绪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感觉与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对的,但表现的程度是不恰当的。当你的下属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到,给事业造成了损失,你自然会生气或愤怒,这种情绪是对的。但如果该情绪表现过了,下属则会觉得你小题大做,不近人情,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你的情绪表现欠了,下属则会认为你并不在意,从而我行我素,不利于纠正错误。二是情绪是正常的,但表达的方式不恰当。比如,运动员面对裁判明显不公正的判罚会有生气或愤怒的情绪反应,并由此提出抗议或申诉则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辱骂、推搡裁判,甚至罢赛,就不恰当了。三是情绪本身就是错误的,是不应有的。在异国他乡,"风险自动评估体系"往往不能适应,情绪反应经常会有失妥当,甚至是完全错误的。领导与下属之间、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误会、误解也会引发错误的情绪。   我们不妨依然以"宝黛"的爱情故事为例,对不恰当情绪表现做进一步的说明。在《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一节中,宝玉当着林黛玉的面对丫环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林黛玉听了,直气得"登时撂下脸来",还哭着说:"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账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哭着下床往外就走。宝玉怎么也不明白林黛玉为什么会有这样激烈的情绪表现。因为他进来时就明明听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之类,这不足以说明林黛玉心中对自己的爱恋是无限火热的吗?而且她自己口中说的不就是那些所谓的"混话"吗?其实,问题出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黛玉的情绪是错误的。宝玉虽然表达情感的方式不恰当,但对黛玉的感情却是真挚的,内心深处丝毫没有看轻黛玉的成分。黛玉对宝玉的情绪解读完全是一次"误判"。其次,宝玉的情绪表现方式是不恰当的。宝玉听了黛玉的"混话"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是正确的,本来宝玉的话所表达的内容、词语的实质是可以带给林黛玉爱情的喜悦的,但宝玉表达爱情的方式却伤了她的尊严,令她无法接受,说明宝玉没有掌握黛玉的性格特点。再次,黛玉情绪表现的程度是不恰当的。退一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黛玉的情绪反应来自她的高洁,是对尊严的维护,但其情绪表现的程度也过于强烈了,让宝玉难以理解并接受,完全把"事件"的发展引向了自己所期望的反面。   冲动的行为过后,就会后悔。冲动威胁最大的还是冲动者自己。
从特警看情绪诱因的削弱与改变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现在又流行一句话,叫"习惯决定出路"。自然而然地做事情,心里就舒服,也就是情绪好。情绪好才可能把事情做好。因为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更多的时候受情感的支配。情绪是无所谓好坏的,甚至也可以说,情绪通常对人的影响是正面的。它激励人去为当前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努力,它让人能够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它帮助人化解危机,但它也给人制造麻烦。同一种情绪,有时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有时又能够对突发情况做出最恰当的处理,甚至是挽救一个人生命。情绪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一种神奇的力量。   人类进化的过程对情绪反应的形成发挥了主要作用,同样,进化过程对引发情绪的共通性主题有着决定意义。这些主题是与生俱来,而不是后天形成的;只有变化和扩充这些主题才是后天习得的。   某种情绪诱因的强弱,受如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一是是否与主题接近。一个后天形成的诱因和主题越接近,想削弱它的作用就越困难。   二是出现某种诱因的情况与最初形成这种诱因时的情景有多相近。越是情景相近,诱因的作用就越大。   三是诱因是什么年龄形成的。诱因形成的越早,削弱其影响就越困难。   四是最初情绪的强烈程度。诱因初次形成时引发的情绪越强烈,其影响就越难被削弱。   五是某种情绪经历的密度。指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的情绪经历越多,其影响就越大。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人这该死的东西,什么都能习惯!"一个人的情绪诱因也是可以削弱或有所改变的。削弱和改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强迫它重复发生,从而建立起新情感触发器,逐渐使一种行为成为习惯。   电视连续剧《女子特警队》中沙学丽的原型敬晓玲,是特警学院女子特警队分队长,被称为新一代"中国霸王花"的领军人物。人们这样评价和称赞这位浑身充满英雄气概的女中尉:"饱经风霜雪雨,艰难险阻难以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因为她有着超人的毅力和勇气;死神常与她交手,却次次甘拜下风,因为她有着非凡的胆量和智慧。"那么,她超人的勇气和非凡的胆量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艰苦的重复训练中来。比如,擒敌训练,一要练胆量,二要练技术,难度大、强度高,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新兵来说,害怕、胆怯都属正常心理。开始的时候,一群女兵你望我、我看你,面面相觑。敬晓玲紧紧腰带,向前踢了一步,"报告教官,我上!"在高大结实的教练面前,敬晓玲使出浑身解数,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被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嗷嗷"叫着向教练发起冲锋。就这样,敬晓玲在一次又一次的摔倒与爬起中,胆怯、害怕的情绪诱因不断被削弱和改变。   当然,我们改变情绪诱因的途径并不一定与特警训练完全相同,但其道理却是相通的。用下面几种方法也可以起到削弱某种情绪诱因的效果:有某种情绪出现时,有意识地进行思考性评估;对过去的情绪经历进行回顾;想象、谈论过去的经验;体会别人的情绪;主动作出某种表情而产生相应的情绪。 从张飞来认识愤怒 愤怒是因极度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激动情绪。愤怒的感觉是有一个范围的,可以从轻微的生气、到中度的恼怒到疯狂的暴怒。这个区间内,不同的愤怒带来的感受也完全不同。愤慨是自以为是的愤怒,愠怒则是被动的愤怒,恼怒则是缘于一个人的忍耐力遭到了过分的考验,暴怒则是忍无可忍、完全失去理智。复仇则是由愤怒产生的报复行为。   愤怒时人的表情迅速变化:眉毛下沉并聚拢,眉头向鼻子的方向下沉,眼睛瞪大,嘴角上扬,牙关紧咬。《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关于张飞相貌的经典性描写:"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从医学上讲,胡须呈张开状、炸开长的,都属于生发过度之象,气太冲了。像这种人性格都比较粗犷、豪放,理性不足,比较容易产生情绪化行为。张飞"燕颔虎须",天然地具有"愤怒"的情绪特征,给人以不寒而栗的感觉。   什么是愤怒产生的诱因呢?   身体上的侵犯是愤怒的诱因,或者说侵犯是愤怒的主题。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身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当一个人的身体受到或感觉将要受到恶意侵犯时,愤怒的情绪迅速产生,此时,心跳加速,血液流向双手,为反击迅速做好了准备。可见,愤怒起初是人类自我保护的功能之一,是人的自我保护的一套预警机制。不过,也有人在身体受到或可能受到侵犯时,会产生恐惧的情绪。胆子大的人,较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采取反击的行动;胆子小的人,较可能产生恐惧的情绪,采取逃避的行动。   随着人类的发展,知识增加了,习俗形成了,价值观产生了,侵犯的主题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体。如挫败感、他人的愤怒、受到他人的威胁以及被他人拒绝都是侵犯主题的变体。   挫败感是侵犯主题的变体。艾靖凯认为,人们都有操纵其他事物的愿望。在开车时,通过对机械的操作能够满足人们这方面的成就感。但是这种掌控一旦遭到破坏,比如遇到红灯或堵车,就会引起另一种本能,即攻击心理。攻击性驾驶虽然不是蓄意为了撞车或伤亡而做,但是往往因为驾驶者对情况判断失误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任何原因的挫败感,哪怕是由没有生命的物体造成的,也会引发一个人的怒气。两个人下棋,屡次失败的一方会有些生气,有的人可能还会恼怒。想要做到的事情受到阻碍也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一旦你觉得这种阻碍是恶意的,愤怒就会升级。职位上的竞争,恋爱对象的竞争,失败的一方都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因此有"对手"、"情敌"之说。其实,竞争可以使本来就是好朋友的双方更为默契,也可以是两个陌生人相识合作的机缘,向何处发展,取决于双方的情绪智能。对某人的行为失望有可能使你愤怒,特别是当你对此人关爱有加的时候。最深爱的人会让你最愤怒,恰恰是他们才有可能让你产生最强烈的挫败感,最令你失望。父亲对孩子绝望时,往往以"我没有你这个儿子!"来发泄愤怒,而母亲对子女绝望时,则往往以哭来宣泄情绪,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出现。   他人的愤怒是侵犯主题的变体。愤怒会导致进一步的愤怒,并且这种循环会迅速升级,其速度是极其惊人的。几乎只有圣人才能不以自己的愤怒来回应他人的愤怒,尤其是当对方的怒气看来毫无根据、没有道理,并且十分自以为是的时候(愤怒大都是以自以为是为前提的)。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冲突发生并受到第三方的劝阻后,有一方会说,这件事(冲突的起因)倒无所谓,主要是他(对方)那态度实在是气人。成语中的"怒目相向"是一对一的情绪升级,而"同仇敌忾"则是群体性情绪升级的结果。
受到威胁是侵犯主题的变体。侵犯虽尚未形成,一旦感受到了威胁,愤怒就会产生。在开车的时候,有人在你的车前横穿马路,你紧急刹车,差点酿成大祸。这个人的行为无疑给你的安全带来了威胁,你必然会生气。当时的危险程度越高,你愤怒的等级也就越高。《三国演义》中,刘备任安喜县尉不到四个月,督邮前来巡视,索要贿赂不成,竟拷打县吏,逼其诬陷刘备。张飞得知后,抓住就是一顿痛打。督邮的行为严重威胁到了张飞结义大哥刘备的安全和前途,张飞怎能不怒!   被人拒绝是侵犯主题的变体。这种愤怒往往是毫无道理的,却又是多发易发的。有的人单相思,近乎痴迷,一旦遭到对方的拒绝,则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还有的会采取报复的行动,由此引发的悲剧和甜蜜的爱情故事一样从没有停止过"公演"。在生意场上有句老话,叫"生意不成仁义在"。事实上,谈判不成,反目成仇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无论是在情场,还是在商场,被拒绝的一方都较可能有愤怒的情绪反应。《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同样是遭到拒绝,张飞怒,云长忍,玄德恭,形象地反映了个体间情绪智能的差异。   利益受到伤害是侵犯主体的变体。利益受到伤害是现代社会生活中诱发愤怒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索马里海盗在过去五六年间,其总人数一直在100人以下。2008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100到1200人。全世界2008年给索马里海盗赎金达到1.2亿美金,而由此产生的间接损失还有海运保险费增加和航线变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利益受到极大的侵犯,由此引起了这些国家的极大愤怒,并迅速加大了打击力度。现在,在亚丁湾共聚集了来自欧盟、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多国军舰,共计20艘战舰。《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军阀董卓兵败时曾被刘关张所救,却知恩不报,嫌三人是"白身"而傲慢无礼。张飞为其忘恩负义而大怒道:"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之,难消我气。"提刀便要杀掉董卓。从道义上讲,你可以理解为这是英雄好汉对势利小人的正义之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也可以看作是董卓无视他人利益而自食其果。   尊严受到伤害是侵犯主体的变体。如果有人伤害你的心理,比如诋毁你的外貌、侮辱你的人格、贬低你的才能等,都会引起愤怒或恐惧。对于那些冒犯了你和你的信仰的人,你必然也会动怒,即使是素昧平生。有时候无需见到本人,仅仅是看到有关某人宣扬你所反对的行为和信仰的报道,你就会愤怒。比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转播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旧金山传递的实况时,节目主持人卡弗蒂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妄称"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暴民和匪徒",由此,激起了海内外华人的一致愤怒,人们纷纷用各种方式表示强烈愤慨和严正谴责,并要求CNN及卡弗蒂本人向全体中国人民道歉。有人在网上发起抵制CNN运动,认为现在是忍无可忍,不能再忍!还有人调侃CNN是"无耻霉体",组织"做人不能太CNN了"Flash设计大赛、歌曲创作比赛等等,表示对西方媒体不实报道的极大不满。"做人不能太CNN!"成为2008年网络第一流行语和民间最流行的"口头禅"。   愤怒有积极意义吗?   愤怒一般被理解为一种负面的情绪,这是一种不全面的认识。自然赋予人类的东西,怎么会一无是处呢!   愤怒向别人发出了警告。适时适当地表现出愤怒,让对方知道自己应该有所收敛或适可而止了,可以避免事态出现进一步的恶化,或促进事情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足球比赛场上,对对手恶意挑衅、对裁判的不公正判罚表现出愤怒,会让其有所收敛,如果是群情激愤,效果就会更佳。当然,如果对方同样认为是你在挑衅,你的愤怒则会激发对方的愤怒,导致行为冲突。比如,如果裁判认为你是在挑衅的话,你可能不得不接受被红牌罚下的事实。  有这样一个关于愤怒的积极意义的例子:在中国就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与英国谈判的过程中,双方在关于中方是否在香港驻军的问题上争执不下。邓小平在1984年4月,审阅外交部《关于同英国外交大臣就香港问题会谈方案的请示》报告时,就关于驻军问题的一条下批示:"在港驻军一条必须坚持,不能让步。"表示出了强硬的态度。此后,双方陷入了僵滞状态。邓小平在一次公开接见香港各界人士的时候,香港记者照完了相,刚要离开,小平叫住他们,说你们先不要走,我要讲几句话。针对香港回归后可以不驻军的提法,小平愤怒地说,为什么英国在香港实行殖民统治时期可以驻军,我们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反而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天下有这个道理吗?驻军起码是主权的象征吧,连这点权力都没有,那还叫什么恢复行使主权呢?必须要驻军!小平同志震怒了。小平一生气、一发火,英国人才有所收敛,不敢再提了。   愤怒是对他人的威慑。愤怒是一种无形的威慑力,可以让对手未战先怯,甚至于不战而屈。孙子兵法云:"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堕。"楚霸王项羽英勇盖世,经常披甲持戟,冲锋陷阵。他只要一嗔目视之,敌人就"目不敢视,手不敢发",甚至"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愤怒可以起到在心理上震慑敌人的效果。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击溃刘备,追击至当阳长坂,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大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声如巨雷,吓得曹操回马而走,众将亦一起西奔,弃枪丢盔者不计其数。有诗云:"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遂成千古趣闻。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比赛也好、训练也好,总是双目圆睁、吼声贯耳、斗志昂扬,以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倒对手,并屡屡夺取胜利。   愤怒能给人力量,甚至是激昂的生命力。愤怒可以迅速调动起一个人身体的能量,也可能激发起昂扬的斗志。维新志士谭嗣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他为戊戌变法慷慨赴义的壮举感召日月。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及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的极端愤怒,正是激发他立志改造社会的直接动因。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深重的民族灾难,撕裂着谭嗣同这位有"剑胆琴心"雅号的侠士之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对清政府"竟忍以四百兆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妥协行径极为愤慨。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1897年夏秋间,写成重要著作《仁学》。《仁学》博采《论语》《礼记》、《庄子》、《史记》等众家改革之长,广纳西方民主、自由、人权等变革之道,提出"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被中国思想界誉为"骇俗之文"、"人权宣言"。他在这部著作中,愤怒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所造成的"惨祸烈毒"和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摧残压抑。指出,封建纲常礼义完全是那些独夫民贼用作统治的工具,特别是君臣一伦,更是"黑暗否塞、无复人理"。因此,对于那些昏暴的专制君主,不仅可以不为其尽忠死节,而且可以"人人得而戮之"。《仁学》之后,谭嗣同开始了变法的实践活动。光绪二十四年六月,谭嗣同受光绪帝召进京推行新政,慈禧盛怒。9月21日,慈禧囚光绪帝于瀛台,下令捕杀新党。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做最后一次反抗。谭嗣同把自己的书信、文稿交给梁启超,要他东渡日本避难,并慷慨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日本使馆曾派人与他联系,表示可以为他提供"保护",他毅然回绝,并对来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4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在狱中,意态从容,镇定自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他与其他五位志士英勇就义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当他们被杀时,刑场上观看者上万人。他神色不变,临终时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现了一位爱国志士舍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愤怒告诉你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其实并不尽然。生气可以提醒你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目前的状况。一次,一个公爵请贝多芬去做客,席间让贝多芬为客人们演奏一曲,由于公爵不尊重他,贝多芬勃然大怒,拂袖而去。为客人演奏曲子,为聚会助助兴,贝多芬是有准备的,况且这也不是第一次。愤怒让贝多芬做出了改变,促使他以离开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事后,他在写给公爵的一封信中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因为你偶然的出身;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因为我自己。公爵过去有的是,现在有的是,将来也会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贝多芬的性格魅力,使年轻貌美的勃仑施维小姐为他神魂颠倒,她的心"被他的歌声的目光渗透了,感到了生命的丰满"。
 愤怒的积极的意义固然不少,但愤怒仍然是一种最危险的情绪。一旦语言攻击的堤防被突破,愤怒就迅速升级,此时要想避免身体上的攻击是困难的,除非经武力来制服。在许多情况下,把愤怒表现出来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通常是无可挽回的。有时这个代价是巨大的,甚至是生命。   愤怒的言行常常会引起愤怒的报复。愤怒的言行大多会导致愤怒的报复,只是报复的时间、手段略有不同。《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中,张飞酒后痛打曹豹。曹豹回家后深恨张飞,连夜差人赍书一封,径投小沛见吕布,备说张飞无礼,且云:玄德已往淮南,今夜可乘飞醉,引兵来袭徐州,不可错此机会。吕布看见书信后,同陈宫商量。陈宫曰:"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吕布便应陈宫的计策,立即兵发徐州。张飞那时酒还未醒,不能力战吕布,只得从东门逃出,把徐州丢掉了。张飞随意在他人身上发泄愤怒,得到报复,失了徐州重镇。在第八十一回中,张飞在阆中,闻知关公被东吴所害,旦夕号泣,血泪衣襟。每日南望,切齿睁目怒恨。诸位将领以酒劝解,酒醉,怒气愈加。帐上帐下,只要士兵有过失就鞭笞之,以至于多有被鞭打至死的。有一天,张飞下令军中,限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诉张飞:"白旗白甲,一时无可措置,须宽限才可以。"张飞大怒,喝道:"我急着想报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贼之境,你们怎么敢违抗我作为将帅的命令!"就让武士把二人绑在树上,每人在背上鞭打五十下。打完之后,用手指着二人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果违了期限,就杀你们两个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二人回到营中商议。范疆说:"今日受了刑责,让我们怎么能够筹办?这个人性暴如火,如果明天置办不齐,你我都会被杀啊!"张达说:"比如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是没有办法走近他。"张达说:"我两个如果不应当死,那么他就醉在床上,如果应当死,那么他就不醉好了。"二人商议停当。张飞这天夜里又喝得大醉,卧在帐中。范、张二人探知消息,初更时分,各怀利刀密入帐中,就把张飞给杀了。当夜,拿着张飞的首级,逃到东吴去了。一个大将军,就因为不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竟被自己的下属割掉了脑袋,实在是可悲、可惜,值得每一个正在做及有志于做管理者的人深思!   愤怒会导致"认知的无能"。一个人被愤怒控制住了,就会完全失去理智,丧失辨别的能力。愤怒的人会高估自己,并贬低对手。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行动是违反常识、常理、常情的,所以后果肯定是招致更大的灾祸。因为愤怒有时不仅限于希望冒犯自己的人从眼前消失,还包括要伤害这个人的企图。   愤怒这种情绪也会成为权力和统治的一种象征。对于掌握权力或居于支配地位的人来说,愤怒往往是由目的激发的,并不见得就是他人的过错或冒犯。这样的人通常是些傲慢和高度敏感的人,他们不能忍受居人之下或与人平等,他们必须使自己高人一等,这样他们才会愉快。居于支配地位的人,其愤怒的目的一般是要迅速而有力地消除横亘在愤怒者道路上的每个障碍,并且带有必然的盲目性。
愤怒会对亲密关系造成极大破坏。愤怒成性的人很快就会完全处于和整个世界的矛盾冲突之中。愤怒有着两个特殊的"泄洪口":一个是对弱者,愤怒的发泄也有"专捡软柿子捏"的嗜好。当某个人激怒了你但你无法对他发泄时,那些好欺负的人就会成为牺牲品。像张飞鞭打下属本质上就属于此种情况。另一个是对亲近的人,越是面对亲近的人,愤怒的情绪越容易宣泄。夫妻间莫明其妙地吵架,被动的一方有时会说:"有本事你找某某说去,找我发火算什么本事!"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弱者发怒及亲近的人发怒比对强者发怒、对陌生人发怒来得相对安全。尽管如此,一旦你的愤怒超出了另一方的承受能力,对亲密关系的破坏有时是难以挽回的。只是,这种损害并不以对方愤怒或其他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致容易被忽视。这种情况在上下级之间、恋人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时常发生。尤其是在上下级之间,因一方对另一方有一定的支配权,被支配一方无端受"情绪虐待"的情况居多,对双方关系的危害也最大。由于这种危害有着较长的"潜伏期",因而不容易引起当事人的重视。   而许多离异的夫妻,多年之后回想当年的生活,其实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不过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引发的争吵,从而伤害了感情;而在当时,双方都已觉得对方实在是不可理喻,无法忍受。而恋人之间,如果一方习惯于发脾气,将会给以后的和谐相处埋下隐患。亲人朋友之间,此类的问题也不少见。《红楼梦》中就有典型的一幕。   在第二十二回里,贾母出资二十两给宝钗过生日,还特意安排了戏班子来热闹。到散场之时,凤姐指着一位戏子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宝玉都看出来了,都不敢言明。史湘云就当着众人的面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了个眼色。众人不过是玩笑,黛玉却觉得大家是拿她当"戏子"嬉耍。回房后,拿宝玉来撒气。宝玉冤得慌:"我又没比你,我又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厉害呢!""我恼她,与你何干?她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弄得宝玉回思无趣,赌气走了。回房躺在床上,"只是瞪瞪的","不觉泪下","不禁大哭起来"。宝玉对林黛玉还从没这样灰心过呢,每次林黛玉生气,他都会去哄她,而这次却看似例外了,是偶然为之,实质上恰恰是黛玉爱使小性儿积累下来的必然结果。   爱生气的人往往不受欢迎。有调查发现,爱生气的孩子得不到其他孩子的认可,而爱生气的成年人则缺乏社交魅力。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一个智商高而情商低的人。她动不动就耍小脾气儿,因此,得罪了周围好多人,在贾府很不得人缘。连心胸爽朗的史湘云都曾对宝玉说她是一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人。而与林黛玉毫无利害干系的赵姨娘在背后也发过牢骚:"要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丫环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说悄悄话,中了宝钗的"金蝉脱壳"计,误以为是林黛玉听见了,当时就紧张起来,小红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林黛玉甚至在贾母面前也逐渐失去了宠爱,明确表示不能将她许配给宝玉。王熙凤在贾母的态度明朗后,便使出了"偷梁换柱"之计,抽掉了她生活的精神支柱。最后正如她自己在《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词中所说的,陷入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难境地。林黛玉在绝望中一病不起,临终前在悲愤之中,焚烧了象征着她与宝玉纯洁爱情的诗帕和记载着她心声的诗稿。可见黛玉之死,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富兰克林说:"任何人发怒多是有理由的,只是很少是令人信服的理由。"不随意表露自己的愤怒或者尽量按照有益的方式行事,尽量不攻击、激怒他人,我们就能生活得更好。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在怒气过后再处理不满情绪会更好些。阿德勒说:"我们必须指出,所有性情暴躁的、愤怒的、尖刻的个体都是社会的敌人,也是生活的敌人。"   习惯于发泄愤怒的人,必然为愤怒所伤,这是一条重要的情绪发展规律。   从汶川地震来认识悲伤   这一刻   我们的泪眼朝着一个共同的地方   一个名叫汶川的地方   一阵大地剧烈的颤抖   撕裂了我们的胸膛   无法抑制的泪水   挂满了中国的脸庞   ……   -摘自《我们与你同在》
 悲伤是由丧失而引发的伤心难过,是人类天性中的重要部分。无助、忧郁、沮丧、伤心、痛苦、悲痛等等都属于悲伤的范畴。痛苦中有抗议的成分,而悲伤更多的是无助和听天由命的无奈。痛苦可能会使人主动面对造成这种损失的原因,而悲伤则被动了许多。沮丧则是灰心绝望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偏负面的情绪反应。"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前唐后主李煜表达的就是一种无奈的悲伤。   悲伤时的情绪表现是:眉毛的里端抬高、眼睑下垂、嘴角向下;脸色苍白、呼吸缓慢、心率降低;胸部收缩、垂头丧气、软弱无力。在极端的情况下,四肢会发狂地挣扎,不由自主地来回摆动,痛哭,有时消极得一动也不愿动,呼吸不畅,抽泣不止。   失去亲人特别是失去爱子是造成悲伤和痛苦的共同原因,是诱发悲伤的主题。任何家庭都会有亲密关系的人离开人世的经历,活着的人便会落入一种失去亲人的无法克制的巨大伤痛之中。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引发如此极度的循环往复的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悲伤了。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厄勒克特拉》里,有一段女主人公厄勒克特拉回忆她弟弟被流放的场景,深刻地表达了悲伤的主题:   我放声哭叫   为我承受的苦难和折磨,也为对人生的仇恨……   对于父亲的悲叹,父亲呵   我对于在地下的你,   发出冥土的歌词,   这事我每天都做,   用指甲抓我的项颈,   手打那为了你的死而剪了发的头。   丧失、苦难或失落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悲伤,特别是失去爱人的痛苦会让人一时看不到未来的生活还有什么快乐,感到活着已经没有了意义。维多利亚女王因夫君阿尔伯特亲王的去世整整伤心了四十年。从亲王去世的1861年到女王升仙的1901年,她大都沉浸在忍耐和压抑的悲伤之中。她在给长女的信中,透露了自己无法"平复安慰受伤的心灵"。没有了夫君的陪伴,她为国家伤心,更为自己的遭遇伤心。   对于常人来说,很多失去都会引发痛苦或悲伤。被朋友或爱人拒绝,工作出现了失误或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或长者赞美,失去健康,遗失了非常重要的物品,职场或商场竞争中受到挫折等都是"丧失"主题的变体。失业、失恋、失误、失去一次职位晋升的机会、失去战友与伙伴等都可能诱发悲伤。在汶川地震后的搜救过程中,有一只搜救犬,救了32条人命。5月17号,这只军用搜救犬在映秀镇的一座废墟发现了一位老大爷,它就钻进里面。不幸的是废墟塌陷了。当战士们将其挖出的时候,发现搜救犬的内脏已经被砸烂。那只搜救犬的训导员,人们叫他李指导。他抱着搜救犬,就像抱着自己孩子一样,泪流满面,但是他没有哭出声来。后来,他用手卡住搜救犬的脖子,3分钟后,搜救犬不动了。晚上11点,人们听到李指导的哭声,那是像失去孩子的父亲般的痛哭。   "丧失"的,对一个人来说越重要或情感越深,引发的悲痛就越强烈。2003年3月22日12时50分,山西省孝义市孟南庄煤矿发生矿难。在距离孟南庄煤矿仅有几百米的燕家曲村,贫穷荒芜的土地让这个小山村的老百姓把在煤矿打工当成了唯一"赚钱"的途径,也是唯一生存的途径。这次矿难,使这个山村立刻陷入了极度悲伤的氛围之中。   "那儿都是我们村的青壮劳力呀,真是造孽!"
30岁的矿工孟繁毅被"瓦斯"吞噬了,一家人顿时掉进了痛苦的深渊。"我家老汉刚去世,本来我家繁毅也不想去矿上干活了,可是矿上还欠1500多元的工资,只好去了,出了这事,丢下我可咋活呢?"孟繁毅的母亲痛不欲生。已经三个晚上没睡觉的孟繁毅的哥哥孟繁中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一言不发。在另外一个死难矿工孟祥龙家里,他8岁的女儿倩文眼睛里充满了忧郁。从矿难发生后,倩文就再也不跟人说话了。   另外,回忆、他人的悲伤等也会诱发悲伤的情绪反应。用回忆诱发悲伤的情绪是演员们常用的方法。"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清冷的月夜,回忆曾经的悲伤,的确是让人不堪的事情。具有文人情怀的亡国之君有这样的感受,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军人郑强也不例外。郑强是四川省绵竹市游仙区武装部长、上校军官。北川地震中,他在北川的36位亲属,14人遇难,15位失踪,仅7人幸存。当噩耗从劫后余生的弟弟和妻妹那里传来时,失去亲人的悲痛,尤其是无力营救亲人的内疚,霎那间蒸发掉他体内所有的刚强意志。两天没有合眼、没有吃饭的他再也扛不住了,一下子瘫软在地上。事后,面对记者的采访,郑强不愿再继续回忆下去,对他来说,每接受一次采访,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这些痛苦就像我身上的伤疤,正在愈合又被揭开,疼痛总在。包括那天去央视做'爱的奉献'晚会,说实在的,我的心口一直在痛。晚会结束后,接受各大媒体的采访,包括海外的,那个时候我又必须表现出坚强,因为我代表的是中国军人。"   悲伤和痛苦的一个作用是使看到这种情绪表露的人产生关注并且愿意提供帮助。悲伤的情绪主要在传递这样的信息:"我很痛苦,请帮助我吧!"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对这种信息漠不关心的。善良的人对他人的痛苦都十分敏感。电视新闻报道一个惨剧,听一出悲情的戏曲,看到电视剧中某个人物的悲惨经历,大多数人都会感同身受,禁不住流下泪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社会和行为科学家艾伦·霍维兹与纽约大学精神病诊断专家杰罗姆·韦克菲尔德指出,人类感到悲伤的能力是经过进化后选择性遗留下的特点。婴儿会表现出伤心来引起他人的同情,这些反应表明悲伤这种情绪是遗传而来的,有助于让人得到社会的帮助,不受攻击者的伤害,告诉人们那些会让别人不高兴的行为是应该避免的。因此,有时候我们应该承受一些心理上的痛苦,好让自己作出更好的选择。   当你向别人倾诉并且看到了他人作出了相应的反应时,悲伤和痛苦就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一只流浪猫在墙角发出哀怨的叫声,会引起行人的关注,也有人会因此提供给它一些食物。孤儿悲伤的表情,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同情与怜悯,并可能产生帮助的行动。失学儿童那悲伤无助的眼神,唤醒了许多人的恻隐之心,因此就有了各种形式的救助失学儿童的活动。汶川地震后,人们通过各种媒介看到灾区那悲惨的场面,好像一下子打开了泪泉。灾区的一个画面、一个声音就让人止不住泪流满面。当然,与热泪一起奔涌而出的,还有大爱、无私、勇气、乐观和坚强。"中国加油!汶川加油!""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行动,行动起来我的同胞!有钱就出钱,有力就出力,鲜红的血在一条血管里奔突,生命的脉搏在一起跳跃!"由热泪汇成的互助互爱的洪流,温暖了灾区,也温暖了华夏神州,"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没有什么能比真挚的眼泪更有效地打通人们心灵的隔阂了。   在能同自己分担痛苦的人面前,这种情绪可能会有更充分的表达。一些人在陌生人面前会克制自己悲伤的情绪,这种克制更多的时候是无意识的。当面对亲人,或知己朋友的时候,悲伤的情绪反应会一下子强烈起来,抽泣、哭诉、放声大哭的情况相当普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经历悲伤和痛苦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有的人在痛苦中会对关怀他的人发出这样的请求:"让我单独呆一会好吗!"   悲伤和痛苦的另一种作用是使人们更透彻地认识到经历某种失去意味着什么。许多东西在拥有的时候并不清楚其存在的意义,只有失去之后才会发现它是多么宝贵。有的人,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父母,不是内心不孝,但总是不能"摆在重要日程上来"。突然一天老人去了,往往追悔莫及,甚至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有的人,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觉得"一心扑在工作上"是无比崇高的事情,直到自己动不了了,才明白健康的价值。有的人,觉得金钱就是"真理",可以不择手段地追求,一旦失去了人身自由,才懂得自由的价值。汶川地震后,几万个同胞生命的丧失,引发了人们的一系列反思,人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友情的珍贵,懂得了大爱的意义,明白了一起长大、一起经历就是缘分。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奇特地赋予了忧郁一些高贵的精神品质。悲伤和痛苦是那个时期文学界流行的风尚。相反,无忧无虑的人反而被看作是傻瓜。在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中,伤心、悲哀、痛苦这类的词语随处可见。其实,这并不是欧洲人的发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人早就给"忧虑"以积极的评价。恰当的忧虑是对悲伤的一种主动预防,这是情绪演变的规律之一。   过度表达悲伤可能造成他人的反感。夸大的悲伤是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敌对"态度。从本质上说,夸大地表达悲伤的人是在试图从软弱中谋求优势,通过示弱来谋取收益。众所周知,悲伤的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收益",是因为随之而来的他周围的环境对他的态度在"变暖"。悲伤的人会发现他的生活会变得更为轻松,大家愿意为他服务,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努力使他摆脱悲伤。如果一个人习惯于用悲伤来换取工作或生活的改善,迟早会造成他人的反感,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有的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往往会用这样的伎俩,就是用哭或沮丧的情绪来谋取正常情况下得不到的东西。这样的孩子成年后走向社会,毫无疑问地会是一个令人生厌的角色。   不合时宜的悲伤可能会破坏业已形成的人际关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也并不是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他人的悲伤抱以理解和同情。由于悲伤客观上成了把相关的义务加在悲伤者的亲人、朋友或近邻头上的一种无法反驳的理由,有的人会对此深感厌恶。再加上表达又不合时宜,更会让人心生怨愤。比如:你在别人高兴的时候,去表达自己的悲伤,不仅得不到同情,还可能遭到"白眼"。   长时间的忧郁则可能诱发精神异常及引发身体的疾病,甚至是自我毁灭。悲伤可能诱发悲观的情绪,并造成一个人长时间的抑郁。这是心病的一种较可怕的形式,它会导致内分泌的失调,引发生理性病变,形成恶性循环。抑郁的人不仅对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无助,而且时常会感到绝望,不相信情况会有好的转化。常常自怨自艾,自觉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内心经常会冒出自我毁灭的冲动,往往无法遏制。就如济慈在《夜莺》中所写的:"此时此刻死亡是如此迷人,就在午夜里没有痛苦地死去吧。"   愤怒是指向对手的,而悲伤则是自我精神层面的一种退缩。愤怒的情绪状态大都是短暂的,而悲伤是相对持久的。愤怒经过一段抗议性的痛苦之后,一般会转入悲伤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