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燕儿岛路7号:中日两军损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00:21:44

中日两军损失
抗日战争损失:

中国
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发布了国民革命军在1937年7月至抗战结束期间的伤亡数字。

陆军:阵亡1319950人

失踪130126人

负伤1761335人

空军:阵亡(可能也包括失踪)4321人

负伤347人

以上国民政府正规军事力量(不包括海军)总损失为3216079人。其中:


 


阵亡1324271人
失踪130126人
负伤1761682人


 


国民革命军的以上损失数据按时间划分如下:
1937年7月7日-12月,447114人
1938年1月-5月,342526人
1938年6月-11月,2251000人
1938年11月-1940年2月,404653人
1940年3月-1941年11月,972851人
1941年12月-1945年9月,789646人
合计3211418人(与上述数字略有出入)

空军伤亡按时间区分如下:
1937年

阵亡270人
负伤90人

由于资料的缺失和混乱,我们无从判断上述数字的具体统计范围。但其中陆军的损失,很有可能仅指战斗伤亡。 (空军例外,其战斗损失为:阵亡军官241人,伤243人,失踪14人,其他人员伤亡304人),而且阵亡人数中可能也不含死在后方的伤员。抗战期间国军的非战斗损失情况没有太全面的统计,按照一些西方人的说法,当时国府的军政机关,常将非战斗损失人员的资料当成垃圾丢弃。目前仅知道,从1938年-1944年,国民革命军各级医院一共收容了病员1378526名(同时收容的伤员仅有665353人),其中因病死亡的人数不详。根据各种资料估测,同时考虑到战时医疗条件的极端恶劣,中国军队在8年抗日战争期间的全部死亡人数(包括中共军队、伤死和病死人员),可能在200万左右,其中不含尚未送到军队便已冻饿而死的壮丁和各种非正规武装力量的损失。
除各种作战和非作战损失外,还需考虑到抗战期间大量投敌叛国的部队。按建国后文史部门的估计,在1937-1944年,国民党方面共有党政要员62人,高级将领67人,军队50余万人(其中部分可能与国府失踪人员统计重跌)叛国投敌,而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也提出过类似的数字。这部分损失显然不包括在国民政府所统计的失踪人数当中。
对于上述统计资料的精确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怀疑。由于当时军队私人化现象严重,因此各部队实有人数和损失情况往往无法为中央统计部门所切实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部队长也就可以基于自己的利益随意隐瞒或者夸大损失。对于隐瞒损失大家或许还可以理解,而夸大自身损失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此种情况却也是存在的,其目的主要由有两个方面。一种是部队主官为了夸耀部属的英勇顽强而故意对伤亡情况过甚此词。如汤恩伯在担任第十三军军长期间,曾宣称所属第89师一个团自团长以下全部战死。但据知情人回忆,该团长并未战死,所属官兵也有存活。夸大己方损失的另一原因是为了隐瞒部队缺额严重的事实。贪污缺额人员粮饷自清代以来中国军队的一大恶习,甚至连所谓国军精锐也不例外。如杜聿铭担任师长时的第200师,一个连编制人数为148人,但实有却只有112人(符合当时通行的75%的实编率)。而有些缺额过于严重的部队主官,为了免除责任,就将那些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员作为战损处理。当然,出于同样的动机,一些主官也会将已经死伤的人员继续留在饷册上捞钱。
尽管国府的统计数字水分甚大,但作为一份完整的官方数据,依然有其相当大的权威性。在相关军事和民事档案极度混乱匮乏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乐观而且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认为,国军报告中的夸大和隐瞒损失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抵消。比如那位曾经夸报损失的汤恩伯,在其关于1944年河南大败的报告中,却明显压缩了所属部队的损失。
­
除了国民政府军队外,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也遭受了相当的牺牲,其损失总数为584267人。其统计范围包围八路军、新四军和南方的一些游击队,似乎也没有包括众多的非正规武装。损失构成为:
阵亡160603人
失踪87208人
被俘45989人
负伤290467人

与国军数字相加,则总的数字为3800346人。这个数字也就是坊间常见的所谓“380万军人之死”的原始出处。当然其间并非全部都是战死者,其损失构成为:
阵亡1484874人
失踪、被俘263323人
负伤2052149

除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外,中国军队还付出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仅仅国军就损失了如下武器物资:
步枪858645枝
手提机枪2610挺
轻机枪52866挺


 



重机枪12233挺
火炮1451门
迫击炮5998门


 



枪掷弹筒27272枝
反坦克枪56枝
火箭筒29具
飞机925架(战斗损失):其中被击毁458架,重创467架

侵华日军的损失:

按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64年3月发表的统计资料,日本陆军从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4日的死亡人员,按照地区区分如下:
中国关内(包括香港,不包括东北和台湾):385200(海军另有19400人)
日本本土:58100

小笠原群岛:2700
冲绳诸岛:67600
台湾:27200
朝鲜:北部2700
南部8800
北方四岛:7900
中国东北:26000(1977年发表的新数据为245400,含停战后。海军另有500人)
太平洋以及东南亚各地:896100

以上总计1482300,其中关内侵华日军死亡人数占总数的26%。
另外,在1945年8月15日到日军基本遣返完毕这段时间内,日本陆军死亡者为164900人。其中在中国(包括香港,不包括东北和台湾)死亡50400人。则在华死亡的日本陆军人员总数为435600人,其中181000人死亡于1937年7月7日-1941年12月期间。
如果再算上海军人员,日军在关内死亡总数45.6万人。其中1937年7月7日-1941年12月为1917074人;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4日在华死亡总人数为40.46万。而日军在此期间陆海军死亡总数为1858811人,侵华日军死亡者占其中的22%。
上述死在中国关内的近46万日军中,既包括战斗损失,也包括非战斗损失,甚至还包括失踪未返人员。而根据近年的一些日本资料,其在华死亡人数中,非战斗死亡占了大约一半,约22-23万人,最主要的死因是营养不良。再加上受伤人员等,日军在中国关内的总军事损失据认为为133-138万人.


 


上述数据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准确的。以死亡人员的推算方法为例,主要是将前后派遣至各战区的人员减去战争结束后存留的人员总数得出,大体没有什么问题。据大陆80年代出版的《军事历史》杂志,蒋经国曾经派遣人员通过关系在日本防卫厅核实其损失情况,得出的结论也基本认同了日方的数据。
虽然日本方面对于整个侵化战争的军事损失估计大致准确,但其关于局部战役的材料,由于多数都是些战斗中的简要报告,其准确性则要低得多。另外,日本史料中,对中国东北地区日军伤亡的统计则也来得相当混乱。估计可能是由于在战争结束后,苏联方面带走了日本关东军的绝大部分人员和几乎全部档案资料,其中包括日军覆灭前夕,关东军还来不及向日本本土报告的对苏作战期间的各种统计资料,而日苏双方对于被带走的关东军人数在统计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准确估计出其武装力量在这一地区的损失。以诺门坎之战为例,现存的日本官方材料显示其损失不到2万人(具体数字有多种版本),但也有些日本学者在《原田日记》和美国驻奉天(沈阳)领事的报告中,发现了30000-35000人的数字。但这些材料至今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核实。
直到1977年,日本厚生省援护局才确定关东军死亡总数为245400人。其中除在苏联死亡的约7万余俘虏外,余下的大部分都是在对苏作战(包括诺门坎、张鼓峰等历次边境冲突和1945年的苏日战争)中损失。按苏联方面的统计,仅在1945年短暂的苏日战争期间,就有83700人被击毙(含部分伪满军)。苏方的依据主要是日方高级将领的口供和缴获的文件。以对日本陆军第五军的统计为例,该军军长清水规矩中将在接受苏方审问时承认在战斗中损失四万余人,而该军所属的六万多作战部队在停战后仅有二万二千余人向苏方投降,其医院仅有少量伤员(关东军全部伤员只有二万多人)。根据上述情况,苏方再综合其他材料,估计第五军被击毙者约三万人。另外,日军在九一八事件后到1937年全面侵华以前,在中国东北地区还死亡了17174人。上海“128”事变,日军(含海军陆战队)的损失为2995人(部分参战单位未包括),其中死亡738人。在1937年“77”事变前,日军死伤总数为172000人。一些中国史料中所谓日军在华损失150万,就是将这个数字与8年战争期间的数字相加得来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不仅在本土抗击侵华日军,而且还派出约三十万兵力至缅甸地区对日作战。按日本厚生省援护局1952年的统计,日军在缅甸先后使用兵力303501人,最后得以回国者为118352人,死亡失踪者为185149人。其中不仅包括在中国云南、印度以及在运输过程中因船只沉没而死亡者,而且包括在缅甸作过战的日军部队在其他战区的死亡者。1964年,厚生省援护局最终确定的缅甸以及印度日军死亡总数为160400人(不含运输中死亡)。日方没有统计其中因中国军队所造成的损失。而根据中国方面的资料,我国军队在缅甸三年期间消灭日军约六万人,如果按死一伤三的比例折算,其中死亡者估计约一万五千到两万人。
日军被俘虏情况在相关统计中显得也很混乱。可以肯定的是,截至1946年5月,被国府释放的日本俘虏总数为1358人(含中共转交者),其中陆军1212人,海军40人,平民106人。中国共产党另外发布了一套日军俘虏资料,并且在50年代从苏联人手中接受了一些关东军战俘。这方面的相关资料还有待整理,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抗日战争损失的一个小补充:奇怪的现象
由于研究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关系,接触过不少日本的战史资料,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日本人似乎没有对其在华战果进行阶段性统计的习惯。

通常在日方战史中,多数只会提到部分战斗和战役后,中国军队丢弃尸体的数量(此种数字一般过于夸张。按照公认观点,中日两军正规部队接战,战损比通常是3:1左右,而日方数字往往夸大到几十对一的惊人程度),战俘数字,缴获数量(这个数字更有价值些)。但却几乎没有对在华作战的某个战略阶段中,其消灭的中国军队总数进行过汇总估计。甚至像淞沪会战这样的大战役,日方也没有一个全面的战果统计。至于整个中日战争,中国军队的损失情况,日本更没有做出过估计。
相形之下,无论国府,还是中共。都曾经提出过非常系统的对日战果统计。这些数据虽然不一定都非常准确,但和日后确定下来的日军损失相比,还有一定参考价值,并按照年度和阶段加以区分。
对上述现象,笔者有如下估计:1、可能是日本高层知道下级部队夸报战果成性(这是日军中公开的秘密),其数据毫无参考价值可言,因此没有汇总的兴趣。2、考虑到中国人力的巨大优势,对其兵力的杀伤价值不大。3、公认日本的战时文件烧毁丢失的非常厉害,以至于日本的军事类杂志还动不动会宣布找到了什么“烧却处理资料”。相关的对华战果档案存底可能已经没有了。4、可能是对中国军队的藐视情绪所致。日本战史明显有重太平洋,轻大陆的倾向。其对华战记,即使是一些他们取得了重大胜利的大战役,也往往匆忙带过,不愿付诸更大的笔墨。
以上只是一种推测。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核实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