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驾校收费一览表:隋代書法鑒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00:33

隋代書法鑒賞  

2007-08-08 12:44:07|  分类: 十三少書法鑒賞 |  标签:书法  谈艺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隋代書法鑒賞    十三少鑒別整理

(此为十三少多年呕心沥血之作,请勿随意复制,引用请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浏览相关书法著作,相当不易。)

 

隋  《曹植墓碑》<(亦称《曹子建神道碑》、《曹子建庙碑》、《曹植庙碑》,碑主曹植,字子建,魏太祖武皇帝曹操之子,封陈王,缢思。世称陈思王。隋开皇十三年(539)刻立。圆首方座,碑身高2.57米,宽1.03米,厚0.21米。该碑系列利用北朝末制成的造像碑改制,因此碑首雕凿粗糙,碑阳首中凿一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面部残损。碑文阴刻,22行,行42至43字不等,共931个字,无撰文、书丹者姓名。书体为篆隶相杂,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文述曹植生平事迹、葬地及其11世孙曹永洛,于北齐皇建二年(561)奏请孝昭皇帝恩准,在鱼山建立曹植灵祠,雕镂真容,进行祭祀等情况及颂词。碑阴首有未雕凿完毕的螭龙,并有一额无题。该碑早年曾湮没在大清河(今黄河)中,至清朝初期由当地百姓捞出,重新立于曹植墓前,并建碑楼保护。正书,参杂篆隶,错综变化,浑为一体。书法遒劲而丰腴。杨守敬《平碑记》谓"褚河南(褚遂良)胎息于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誉此碑为"快刀斫阵,雄快峻劲",为诸隋碑之最。>

隋  《常丑奴墓志》 楷书<《常丑奴墓志》,正书,无撰书人姓名。凡27行,行27字,共存六百五十九字,系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常丑奴及夫人合葬志。上海博物馆藏拓本。常丑奴,扶风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志石於明代存陕西兴平崇宁寺壁间,后随崇宁寺这废,志亦佚去。志首称“隋都督荥泽县令故常府君墓志”此为明代拓本。此志清翁方纲评云:“结体遒整,无齐梁魏周之习,而开欧虞褚薛之派。”奉为唐楷之先导。册首有清金农题签,册后有清杨知、诸锦、陈章、高翔、姚玉珏、翁方纲等题跋。曾经曹溶,金农、陈骥德、吴大徵递相收藏。>

隋  《陈叔毅修孔庙碑》隶书碑刻<隋代主要隶书碑刻有《陈叔毅修孔庙碑》碑主陈叔毅,记载修葺孔子庙的经过。此碑虽为隋隶,去汉较远,有曹魏隶意,仍具古朴风格。点画紧凑严整,使整个字的结构十分匀整,在技术上可以说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只是有些拘谨,稍显方正刻板,失去活泼和洒脱之风韵,但仍不愧为一件有价值的作品。>

隋  《董美人墓志》楷书<全称《美人董氏墓志铭》。隋开皇十七年刻,清嘉庆道光年间在陕西西安出土。撰文者为蜀王杨秀,隋文帝第三子,董美人为其爱妃,病逝时年方十九,杨秀撰文以表哀悼,此墓志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布局平正疏朗,字体端严妍美,骨秀肌丰。>

隋  《董穆墓志》楷书<隋大业六年(610年)十一月刻,在河南洛阳出土。墓志书法端庄婉丽,结体疏朗,清秀劲健。唐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县公。人称“虞永兴”。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书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宣和书谱》:“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传世书作有《孔子庙宗碑》、《汝南公主墓志铭》等。张怀瑾评其书法:“得大令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在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三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臭味羊、薄,不亦宜手。”>

隋  《高昌任谦墓表》楷书<高昌延和十一年(公元612年)立。砖纵:四十厘米,横四十厘米,厚四厘米。《任谦墓表》由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在1928年和1930年两次到高昌古城遗址调查时发现的高昌墓表之一,出土於吐鲁番雅尔崖古墓。该墓表书写在砖上,为朱书有刻格。书写年代是延和十一年(隋大业八年、公元612 年)。高昌国出现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 460年),是西域的地方割据势力,共十四王。建都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其疆域在新疆不部,高昌国公元640 年被唐王朝消灭。延和是高昌国第十二代王 伯雅的年号。《北史》说高昌国“国有八域”,皆有华人”,可见该国汉人之多,因此文化必然深受汉族的影响。《任谦墓表》用汉字书写,墓主或为汉人,其书写墓表者,也似出自汉人之手。墓表书体为楷书,用笔厚重,转折自如。>

隋  《贺若谊碑》<开皇十六年(596)刻的《贺若谊碑》,书法峻严宏爽,《石墨镌华》卷一有称“是唐初诸人前茅”。《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卷六也谓其“字画精整,隋刻之佳者。”贺若谊碑,为国家级书法艺术名碑,碑阴为北宋徽宗御制大观圣作之碑,蔡京题额,碑文为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楷书,两面碑文楷法严谨、古朴、精美,均为上品。>

隋  《龙藏寺碑》楷书 隋代最卓越的著名碑刻<隋开皇六年(586)刻,楷书,30行,行12字,行50字。藏河北正定隆兴寺。无撰书人姓名。欧阳修《集古录》认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张公礼。此碑字形结构朴拙,用笔沉挚,表现了高穆典雅的风神。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龙藏寺碑》是一典型。故可看出北期至唐书法递嬗的轨迹。康有为对此给予很高评价,认为《龙藏》统合分隶,并《吊比干文》、《郑文公》、《敬史君》、《刘懿》、《李仲璇》诸派,荟萃为一;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杨守敬云:“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婉丽遒媚处似河南,亦无信本险峭之态。”由上评语,可以看出《龙藏寺碑》在书法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它对于后世书家的影响。>

隋  《孟显达碑》<碑主孟显达,字令遵,武威人。原碑在唐代被刻成韦顼石椁,因此碑阴刻成屋顶形,可见此碑早被埋在地下。出土初拓本字尚清晰,今字迹多磨灭不清。正书兼作隶笔意,书法端庄、秀丽,具有北朝书法的气息,又有南朝的风韵。近人方若《校碑随笔》谓"书法修整,开虞、褚先声,较《龙藏寺碑》尤严谨。">

隋  《启法寺碑》<周彪撰文,丁道护书丹。丁道护为为隋著名书家。明丰坊《书诀》列记钟、王以来善书者,隋四人,丁道护名在其三。米芾《海岳名言》视丁道护与唐之欧阳询、虞世南齐类。此碑正书,书法平正和美,与隋智永同一法嗣,蔡襄有"丁真永草"之称。蔡襄又评其曰:"此书兼后魏遗法……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此碑原石已佚,传世宋拓本仅临川李宗瀚所藏钤有贾似道"贾国公印",并有陆恭、何倬、翁方纲、李宗瀚等人题记。>

隋  《青州默曹残碑》隶书碑刻<隶法,杂见篆字。书法古逸险健,奇正相生,为隋碑别具一格者。>

隋  《青州舍利塔下铭》隶书<《青州舍利塔下铭》,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立,隶书,十二行,行十二字,铭额十二字,左有题名二列,列四行。原在山东益都广福寺。故宫博物院藏拓本。此铭隶书系承受北齐隶法传统,笔划多有楷意,用笔顿挫,颇具姿致。隋代隶书多属北朝隶书风格,与汉隶异趣,封唐隶有一定影响。>

隋  《僧璨大士兵塔砖铭》楷书<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立,砖纵15.5厘米,横11.4厘米,厚3.6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1982年杭州市区出土,铭为阳文,原系阴刻於范上,模印而成。正面字行间作界格,文曰:“大隋开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隐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左侧铭云:“大隋开皇十二年作。”僧璨,隋之高僧,不言名氏,或曰徐州人,禅宗第三祖,著有《信心铭》六百言,唐玄宗时赐谥 “鉴智禅师”。道信,乃其高徒,为禅宗第四祖,世称“东山法门”,唐代宗时,追医禅师”。舒,即今安徽潜山县,唐始置州。皖公山即皖山,一史潜山在潜山县西,广二百三十里,周五百里通称山南为皖南,山北为皖北。此铭笔划精劲、犹存北碑遗风,且又蕴南书温雅之感。>

隋  《太平寺碑》隶书碑刻<开皇九年(589年)立石,或作元年者,误。隶书,书法方广挺劲,隶书体态宽厚,用笔方棱截齐,气势颇为雄壮。欧阳修《集古跋尾》,谓"此碑在隋,尤为文字浅陋者,疑其里巷庸人所为,然视其字画,又非常俗所能" 。原碑已裂。后修复。今存沈阳故宫博物院。>

隋  《元公夫人姬氏墓志》<二十七行,行二十七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书法清劲整饬,循规蹈距,极宜初学.建于隋大业十年(615年),而无书者姓名.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谓"字画隽密,词理高华,玩其笔势,断为率更无疑,"竟直指为欧阳询书.按出土未久即为武进陆氏载归江东,后遭兵燹,志石断裂,文多缺失.此为出土时最初拓本,即石尚在陕西时所拓.拓墨精善,毫发毕现。>

隋  《张通妻陶贵墓志》楷书<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立。志文楷书,十九行,行十九字。清末陕西咸宁出土,原石已佚。流行多为翻刻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为原刻。此志书法结构平正,并具有齐陈峻整绵丽的风格,於隋代墓志中属於秀丽一派的书风,与《苏孝慈墓志》端整的风格有所区别。>

隋  《张盈夫妇墓志》楷书<《张盈夫妇墓志》全称《隋故朝散大夫张府君墓志铭》。>

隋  《正解寺碑》隶书碑刻<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四月立,在河北定县开元寺,道光十八年移入崇恩寺。隶书,书法精整遒丽。碑阴有"寺僧洪升等造佛像记"。《正解寺碑》斷爲四截,殘泐不堪卒讀,然細繹文義,尚可推知開皇十六年詔七帝寺改爲正解寺,並追述北魏太和十六年以來直至隋開皇十六年建寺造像的歷史,《惠鬱造像記》所載定州贊治崔子石、前定州刺史昌平西元岩、後定州刺史南陳公豆盧通及惠郁弟子像主玄凝皆見於《正解寺碑》。>"。

隋  无名氏  《出师颂》<《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2003年7月突然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亮相,引起业界轩然大波。本幅无款。鉴藏印记有22方,计为:唐太平公主梵文印“三藐母驮”,唐邵王李约“约”和“邵约之印”,唐中书侍郎王涯“永存珍秘”(钤两处);宋高宗“绍”、“兴”(联珠印)、宋内府“书印”(半印)和“内府秘书之印”;明以前人之“蓑笠轩印”、“历代永宝”、“刘氏中守”、“刘完私印”、“安元忠印”及二印文不辨之印;清安岐“仪周珍藏”,清内府“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乐寿堂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诸玺。后纸宋米友仁跋:“右出师颂,隋贤书,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审定。”右下钤“监书画博士印”。左鉴藏印记6方,计有:“物”(半印)、“□轩”、“□□山牧”、“古希天子”、“寿”及一印文不辨印。右鉴藏印6方,为“安仪周家珍藏”、“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引首篆书“晋墨”两字及花押“伍”,押上钤“御府图书”,据押和印,前人定为宋高宗书,实为明人仿写。另有清内府鉴藏印“太上皇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左上乾隆癸巳(三十八年,1773年)御题一段。前隔水鉴藏印有:明王世懋“琅琊王敬美氏收藏图书”,清安岐“安”、“仪周鉴堂”,清内府“八徵耄念之宝”。后隔水乾隆戊辰(十三年,1748年)御题一段,下钤“乾”、“隆”印,另有清安岐鉴藏印“麓邨”。此本见于著录的有: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孙鑛《书画跋跋续》、清·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吴升《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阮元《石渠随笔》、孙岳颁《佩文斋书画谱》、倪涛《六艺之一录》等书。刻入《三希堂法帖》。根据著录书及鉴藏印记,此本称为“绍兴本”《出师颂》,据米友仁跋,多定为隋贤书,也有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写,乃至唐人作。流传情况大致是:唐代经太平公主、李约、王涯先后鉴藏;南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明归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携出宫外,1945年后散落匿于民间不彰60余年;2003年由拍卖公司征得,故宫博物院以巨资购回。《出师颂》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留存有两本,一为此“绍兴本”,一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内府,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及“宣和”瓢印,一般定为西晋索靖书,也有认为是梁·萧子云书,经北宋《宣和书谱》、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其流传情况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内府,明代似从严嵩家辗转入文彭手,后售于项元汴,入清后不存。“宣和本”曾刻入董其昌《戏鸿堂帖》,王肯堂《泼墨斋帖》亦曾摹刻,今仅存法帖拓本。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故定为隋人书是合宜的。《出师颂》释文:茫茫上天 降祚为汉 作基开业 人神攸赞 五曜宵映 素灵夜叹 皇运未授 万宝增焕 历纪十二 天命中易 西戎不顺 东夷构逆 乃命上将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将 实天所启 允文允武 明诗阅礼 宪章百揆 为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师尚父 素旄一麾 浑一区寓 苍生更始 移风变楚 荡伐猃狁 至於太原 诗人歌之 犹叹其艰 况 将军 穷域极边 鼓无停响 旗不踅(该字左上部为“车”)褰 浑御遐荒 功铭鼎宏(去盖右加金) 我出我师 於彼西疆 天子饯我 辂车乘黄 言念旧劳 恩深渭阳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勋 今我将军 启土上郡 传子传孙 显显令闻>

隋  无名氏  《苏慈墓志》楷书<《苏慈墓志》,正书,三十七行,行三十七字。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立。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在陕西蒲城县出土。《苏慈墓志》结构谨严,笔划劲利。清康有为说:“《苏慈碑》以光绪十三年出土,初入人间,辄得盛名,以其端整妍美,足为干禄之资而笔划完好,较屡翻之欧碑易学”(《广艺舟双楫》)。在隋代墓志中,《苏慈墓志》以书法精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此碑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由此可见,唐代的楷书在隋时已定下根基,风格和欧相近,章法整齐,结体平正。>

隋  智  永  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极,陈、隋间会稽人。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他早年出家当和尚,后来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就曾在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在这里,智永深居简出,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智永还在屋内备了数支容量为一石多的大簏子,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簏子里。日子久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簏。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家,称之为──退笔冢。后人讲“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智永的书法终于写得抵势飞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当时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后来,这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叫──铁门限。他晚年就曾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容,用真,草两体写了一千多本,从中挑选最满意的八百本,分送给浙东的各个寺院。直到如今,智永的《千文字》墨迹和刻本还被视为学习书法的范本。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千字文》清何绍基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

隋  智  永  《真草千字文》楷书草书  墨迹纸本<《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真草千字文》,北宋时宣和内府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 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墨迹只断烂了开首两行,其他都尚称完好;至于缺的部分,也已根据关中本补全。所谓“关中本”,是宋朝大观三年时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於大观已丑(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又称为「陜西本」,原刻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说是善本,但感觉和墨迹相比稍差一些。《真草千字文》是他晚年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容,用真,草两体写成四言文章,便于初学者诵读,识字。这类文章古代即有,而以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流传最广,名人书写而传世者很多。从书史发展来看,智永《真草千字文》卷的规范作用超过了传为东汉蔡邕书《熹平石经》的影响。《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茍, 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 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