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之星提供早餐吗: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出台内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53:47

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出台内幕

■(广东)余 娟2011年12月01日08:1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出台内幕--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赫鲁晓夫(前中)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秘密报告

  《红广角》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956年2月,在有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及代表参加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不顾党内阻力,做了批判斯大林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报告内容全盘否定斯大林,在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引起强烈反响,它的教训及深远影响至今依然存在着。这份报告究竟为何产生呢?

  斯大林时期的消极影响让苏联喘不过气来

  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不仅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且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军事、经济实力都得到了加强,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斯大林执政下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也暴露出严重的弊端。国内过分强调重工业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使得人民日常生活没有保障,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国际上,盛行大国沙文主义作风,盲目压制别国改革,使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

  国民经济生活中照搬苏联模式,忽视客观规律,造成国内经济水平严重滞后,人们对政府日益不满。另一方面,斯大林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动的大清洗和肃反扩大化使得数以千万的人无辜入狱,七千多万人受到牵连,甚至很多党政军高级干部的家人也不能幸免,影响极为恶劣,社会各界对于纠正这一错误的政治行为呼声甚高;斯大林晚年发动大规模个人崇拜也造成国家政治文化生活极不正常,各个领域都受到不切实际的教条束缚,以吹嘘领导人为己任,忽视了自身建设,没有发挥正常的社会作用。

  基于种种的不利影响,苏联国家机器遭遇了自上而下的诸多压力。这些都使新任领导人意识到清除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导向是有必要的,虽然苏共中央在采取何种方式上并没有达成共识,但秘密报告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的必然。

  国际社会给苏联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就开始尝试改革,对内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对外则主张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相处。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除了做出秘密报告以外,也提出了众所周知的“三和”观点,也就是“两个体系和平共处”、“当代防止战争的可能性”、“不同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和平过渡)”,说明他与斯大林时期浓重敌对色彩的外交方针有了巨大的不同,但是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响应,尤其是中国,各国普遍认为这是与列宁斯大林时期“阶级斗争”观点背道而驰的。为了消除各国的质疑,苏共中央尝试要对斯大林时期的方针政策重新解读,这也推动了赫鲁晓夫下决心清算斯大林时期的政治遗产,树立自己的威信。

  其实,从1953年起苏共中央就已经开始谨慎地、有选择地为被镇压的共产党员平反,后来还成立了一个由莫洛托夫领导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解决斯大林大镇压、大清洗留下来的恶果,在斯大林诞辰纪念日上也仅仅只以广播形式予以祝贺。但是这种改革也是有局限的,那就是不能触动斯大林。这样的改革力度显然不让人满意,1955年,赫鲁晓夫率团访问南斯拉夫,希望缓和与南斯拉夫的关系,虽然之后苏联《真理报》发表社论,指出苏南“双方已经表示它们愿意坚决抛弃旧嫌并消除妨碍两国关系正常化和两国人民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一切障碍”,但是赫鲁晓夫遭遇铁托的讽刺和不礼貌待遇也是事实,因此,他明白仅仅将过错归咎于贝利亚等人是不行的,必须要使改革更彻底。那么,秘密报告的出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赫鲁晓夫的个人性格和政治目的矛盾突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