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电子厂最新招聘:中国航母海试惊人一幕:歼15重型舰载机腾空而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5:44
        这个问题已经是媒体多次问我的话题了!包括很多媒体都在说,这次海试将有惊人的一幕出现,那就是歼-15腾空而起,象征着中国航母的真正出现。          我本人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相信这一天也会很快到来。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毕竟“瓦良格”经过万里之遥从乌克兰拉到了大连这一期间全都是依靠驳船动力,“瓦良格”丧失了自我前行的能力。对于这样一艘巨舰,不解决动力问题,让它不能稳定可靠的走起来,跑起来,那其它都是虚言!因此,相信在第一次海试阶段,刚刚改装动力系统的“瓦良格”不会一帆风顺,暴露出一些技术问题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第二次海试阶段,围绕第一次海试解决实际问题或许是重中之重的大问题。这一步走稳了,下面也就稳定了!   第二步就是各类子系统、分系统的开机测试、联调、电磁兼容、抗干扰能力测试等等,主要包括舰载机通讯系统、着舰拦阻系统、动力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火控系统、升降机系统、消防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之间尽管“单机”测试都合格,但一旦集成起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海水的腐蚀也会带来实验室意想不到的诸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后,才能确保舰载机系统能开始工作,否则一旦其他系统异常或信号干扰导致舰载机控制失常将是十分危险的重大事故!至少从目前来看,其他系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现在就谈及“舰载机试飞”似乎就显得为时尚早!舰载机系统是航母的核心和关键系统,也是全舰站在最高端的技术系统之一,没有下层金字塔系统的集中铺垫,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舰载机系统”也就不会稳定。   中国毕竟从没有发展过航母,加之国外的大力封锁,让我们不得不自己摸索,自己学习,这样一来时间就会长点,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足为奇!

        中国真给力:新型装备有效确保中国航母安全   据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11月22日载文称,中国陕飞日前推出了一款以运-8运输机为基础的新型反潜机。有消息称,这种被称作“G-6”的新型装备上利用了部分获取自美国EP-3E电子侦察机的探测技术。   中国开始了自己的航母计划,而这个计划在八十年代曾被热烈讨论,就是跟中国的潜艇计划相比较,当时由于中国财力有限,只能选择一种,最后结果就是选择了隐蔽性攻击性能较好的潜艇,而且资金投入不用太高。但时过境迁,中国又开始了这个计划被搁置的部分,航母计划当时搁置,不是说我国不需要,而是当时条件有限,就是太穷,加上邓公的先经济后军事的布局,只能忍痛割爱。

        中国自从有了航母计划,一系列的大工程都要上马,所以数万套设备都将被研发,或引进。据最新媒体报道,中国新型号J-16战机已经研发成功,准备装载航母,中国第一艘瓦良格已经成功试航,但有消息报道中国在建造首艘航空母舰的过程中遭遇了新的麻烦——从乌克兰购进的“瓦良格”号未安装舰载机着陆拦阻装置,而中方几乎不大可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到这类装备。汉和报道称俄罗斯已经拒绝中国出售。这对中国来说是不是一个难题,从欧美国家很难买到,或者不可能买到。当然中国已经购买过此类产品,相信中国也一定在研发。至于需要多久就要看进程。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还不是问题的难点,因为早晚都会研发出来,笔者相信从中国研发能力来看,不会需要太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最难的问题是中国有了航母该怎么进行防护,中国有大量常规潜艇和核动力潜艇,性能都十分先进,也十分不易探测,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同样,中国该如何探测别国的潜艇,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潜艇对海面目标威胁太大。二战时期,众多海上舰艇都被潜艇击毁。   因此中国需要加快研发自己的深海探测系统。中国在2001年4月曾经发生中美撞击事件,美国军方的一架EP-3E电子侦察机与中国的一架歼-8II歼击机在海南岛附近空域相撞。两个月后,遭拆解的EP-3E侦察机被返还美方。这架飞机后来被修复并重返美国海军。这种电子侦察机性能十分先进,对海洋探测有着独特优势。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方面从这架受损侦察机上获取了大量先进技术和有价值的数据。EP-3E以P-3C“猎户座”反潜机为基础研制,同时还安装了部分与后者相同的设备。因此此次事件相信对中国的电子侦察机有着重大贡献。毕竟中国已经可以亲自接触这种型号侦察机。   一旦中国拥有了对海洋侦测的电子战机,中国航母就可以更加安全了,毕竟航母需要全面防护。从新式反潜机的照片来看,其配备了4台涡桨发动机,机头前部安装有雷达系统,而加长的尾部可能装备了用于侦察潜艇的磁探测设备。该机的机体下方设置有用于储存武器和声纳设备的内置隔舱。如果目前有关它的用途能够得到证实,那么它将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大型反潜机。这种反潜机使得中国航母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加快了我国航母信息搜集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中国航母海上作战能力和防御能力。         俄媒披露:中国歼15战机已成功完成滑跃起飞   俄罗斯《潜望镜2》网站11月29日发文称,消息人士近日透露,中国自行研制的歼-15型舰载战斗机已于2010年在阎良完成了首次陆上模拟滑跃起飞。此外,教练-9型"山鹰"教练机也完成了滑跃起飞,不过其在起飞过程中险发意外--幸运的是,坐在后排的飞行员反应迅速,紧急操纵依靠飞机优异性能,成功避免事故发生。这是外界首次知晓歼-15舰载机在阎良完成滑跃起飞。   俄媒称,消息人士表示,歼-15仅是完成了滑跃起飞,之后则进行了常规训练飞行。从中国海军的角度来看,歼-15具备滑跃起飞的能力表明针对苏-33的仿制计划已经取得成功。   据悉,首批在阎良接受测试的歼-15舰载机均装备了俄制AL-31F发动机,而第二批则安装了中国国产的WS10A发动机。不过,目前还不清楚中方是否已经对安装了WS10A发动机的歼-15进行了滑跃起飞测试。歼-15目前正在进行密集飞行试验,预计各项测试将会在2012年左右结束。考虑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测试情况,歼-15的全面生产工作将会在稍晚些时候展开。据悉瓦良格已经开始第二次海试,在此次训练中将展开歼-15的真实海试起降训练。歼-15的投入生产测试速度之快还是令人瞠目结舌。   近期,加拿大《汉和亚洲防务》在分析了不久前拍摄的卫星照片后认为,至少在2010年8月6日前,在阎良并未发现安装舰载机降落拦阻装置,这再次证实了俄罗斯方面并未向中方提供过此类系统的消息。正因如此,歼-15现在或许只能采取常规方式降落。但类似的小技术难题丝毫挡不住中国人。   俄媒称,此前曾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歼-15虽然以前苏联时期的苏-33为基础研制,但却装备了更为完善的航电设备、着陆尾钩、尺寸较小的垂尾和更为强固的起落架。该机的单座设计可能意味着其装备了非常现代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机载设备(电子设备的水平可能与歼-11B的非常相似)。除此之外,不采用双座舱设计也是为了保证战机的拥有足够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不过,受制于滑跃起飞方式,歼-15的作战性能将会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作战半径,歼-15必须依靠陆基加油机。专家们认为,歼-15的机体结构会阻碍其携带大量的燃料。在采用滑跃方式起飞时,歼-15的作战半径可能在700千米左右。   "客观地说,与美国的F-18E/F、F-35C、法国的阵风M型等欧美发达国家的主力中型舰载机型号相比,J-15的综合技术性能并无绝对优势,但重型舰载机带来的攻击半径大、载弹量多、滞空巡逻时间长等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美国《防务新闻》资深编辑克里斯多夫·卡瓦斯今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更重要的是,克里斯多夫认为,J-15被直接设计为舰载机种,而非某些机型是被改装成为舰载机。这说明J-15在技术上完全能够胜任航母的要求,与美国的F-18一样,能将自身的战斗作用发挥到极致,这也使得J-15在全球同等战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克里斯多夫认为,舰载机作为航母作战系统的最重要一环,研发过程相当不易。中国从研发之初就直面高难度挑战,无论J-15的技术水平如何,对中国而言,它都是标志性的一款新型战机。   俄美对歼15评价截然相反   美国军事刊物对中国海军航母舰载机及其飞行员等事宜做了一番评论,文章说,在航母舰载机方面,中国勇敢而有决心,俄航空专家和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曾嘲笑歼-15,对其性能表示质疑,但是,中国人拥有大量“获取”国外技术的经验,歼-15或许会证明它是一款至少不会逊色于俄制苏-33的舰载战斗机。   文章首先说,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正在训练他们的战斗机飞行员,并训练他们在航母上操作的技能。过去,中国海军的战斗机飞行员到中国空军战斗机训练院校学习,之后转往海军飞行训练院校学习如何执行他们的特殊任务(在空旷的海域之上),如今,从航母上操作部署,执行航母战斗机飞行员执行的工作,已经添加到海军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课程之中。仅仅在一年前,中国宣布第一届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已经开始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Dalian Naval Academy)训练,这些海军飞行军官们经过了为期四年的教学训练,使他们转变为能够在航母上执行任务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俄罗斯向中国警告说,中国或许需要十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身有效操控航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中国勇敢而有决心,并正在奋力前行。   文章提到,五年多以来,中国已经在发展一款俄制苏-27的航母舰载机版,称为歼-15(J-15)。其实已经有了一款俄制版本,那就是苏-33,当俄罗斯意识到中国正在“非法”复制苏-27(歼-11)、并拒绝大批量订购苏-33(仅仅想得到两架作为“评估”使用)时,便拒绝向中国出售苏-33舰载机;中国最后从乌克兰获得了一架苏-33,在1991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从中继承了一些该型战机的遗产。首架歼-15舰载机的原型机已在两年前开始建造,而拒信,过去几个月来,该机已经进行了首飞,俄罗斯方面对该舰载机的发展并不感到愉快,俄航空专家曾公开嘲笑歼-15,对中国工程师能否“复制”苏-33真正的性能特色表示质疑,当中国在过去复制俄罗斯军事技术时,俄方的上述情形很常见,但是,中国人拥有大量“获取”国外技术的经验,歼-15或许会证明是至少不会逊色于苏-33舰载机(这款飞机由于体型太大和价格不菲,俄罗斯自身已经停止使用)。今年早些时候,谷歌地球显示出一个中国的空军基地内,正在搭造“施琅”号航母(前俄制“瓦良格”号)飞行甲板的模型,在这里,中国航母的舰载机飞行员们将开始训练大难度的降落航母任务技能。

        美媒接着说,与此同时,“施琅”号被入干船坞,看起来是要安装发动机以及其他重型设备,而仅仅在一年前,这艘俄制航母“瓦良格”号被重新命名为“施琅”号(源自中国的一位将军,他在1681年率军收复台湾,这是中国首次对该岛屿予以重视),并赋予舷号“83”。   美媒还介绍说,“瓦良格”号航母是“库兹涅佐夫”级(Kuznetsov)航母中的一艘,该级航母由苏(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没有人确切的知道中国人对于“施琅”号的计划,尽管对其进行的工作已经持续数年。如今,据信,该航母将最终用于训练中国航母的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和水兵,又或许不是这样,那些真正对“施琅”号计划真正有所了解的人却没有一个讲述出来。所有的都是观察(从一定的距离观察它,并出现大量的好照片)和推测。   美媒还说,“瓦良格”号航母从2002年开始出现中国大连的一个造船厂,但该舰处于护卫之下,只能从附近的一条高速公路附近观察它,从这处有利地形,当地的军事和海军爱好者们注意到了舰上所进行的工程,一些工作的明显迹象是可以见到的,例如新的喷漆工作,喷上中国海军使用的灰白色涂层,而正在进行的工作是上层建筑,尤其是飞行甲板旁边的岛式建筑;船上可以见到很多工人,有很多装修新材料被运到舰上,一些旧的材料则带离舰船,据报道,在这艘航母上的船厂工人采取更加严密的安全措施,并接到严格的指令不要透漏有关这艘航母正在进行的事情。   美媒文章最后说,起初,“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设计为90,000吨的排水量,采用类似于美国航母的核动力以及蒸汽弹射器,后来,由于高昂的成本,以及现代航母(美国式航母)的复杂性,苏(俄)被迫缩减了它们的计划,排水量定位在65,000吨级(满载),也没有安装蒸汽弹射器,而是采用了上翘滑跃式飞行甲板;核动力方案也被摒弃了,但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依然是一款可怕的设计,这款上千英尺长的航母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搭载12架海军版苏-27,也叫做苏-33,以及14架卡-27PL反潜直升机,两架电子战直升机和两架搜索救援直升机,该级航母最多可以搭载36架苏-33战斗机和16架直升机,该航母还携带有2,500吨燃料,使其能够支持500-1,000架次的固定翼和旋翼机飞行。“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船员规模是2,500人,最大飞机搭载数量时是3,000人,如今,该级航母只现存两艘,那就是最初的“库兹涅佐夫”号,它还在俄罗斯海军服役,另一艘就是“瓦良格”号。
        中国歼15舰载机技术战术性能已符合要求   出现直升机着舰迹象、甲板上划出舰载机起降区……中国航母平台11月29日第二次出海试验的新动作令网友、军迷议论纷纷。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媒体纷纷猜测“瓦良格”号的试航进展。一时间,中国航母话题再次火热。

        舰载机何时能上舰   继今年8月份首次海试取得成功后,正在接受改造的“瓦良格”号近日再次出航。网上披露的航拍照片显示,航母甲板上规划出了明显的舰载机起降线路和直升机着舰点,这些表面变化为外界猜测本次航母试验科目提供了想象空间。考虑到“瓦良格”号航母主要凭借其舰载战斗机执行舰队防空、制海攻击这两大任务,外界认为航母第二次出海很可能进行与舰载机有关的测试。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12月刊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配备中国海军的歼-15舰载机早在2010年就完成地面滑越起飞试验,技术战术性能已经符合要求。另外,舰载教练机也已完成了类似起飞训练。   根据西方媒体此前的报道,有望登上航母的卡-31预警直升机和卡-27/28反潜直升机早已装备解放军海军,在航母上应用不会存在技术障碍。对于改进后的“瓦良格”号航母而言,从平台到舰载机都已经接近成熟,并有望在短期内形成合力。   媒体和军迷关注舰载机何时上航母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舰载机数量和性能原本就是衡量一艘航母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中国自行研发的歼-15舰载机自然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以色列《防务动态》杂志此前曾认为,歼-15舰载机集成了其他中国造战斗机的优势技术,可装备空对空导弹和空射反舰导弹。因此,中国自行研发建造歼-15型也被西方媒体称为可媲美俄制苏-33、美制“超级大黄蜂”的先进舰载机。   西方媒体猜测,在减少燃油装载量和武器载荷的前提下,采用滑跃模式起飞,并在加油机的保障下,歼-15的作战半径可达700公里;加之歼-15可挂装“霹雳”-12型空对空导弹,航母编队的防空火力打击范围有望进一步延伸100公里。显然,主力舰载机——歼-15何时上舰是决定“瓦良格”什么时候成为一艘真正航母的关键。考虑到“瓦良格”8月份才进行首航,至今也只不过出海两次,与舰载机起降配套的系统可能还需进一步接受测试,因此歼-15不大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上舰。   着舰系统是短板?   另据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近日报道,中国在建造首艘航空母舰的过程中遭遇了新的麻烦——从乌克兰购进的“瓦良格”号未安装舰载机着陆拦阻装置,而中方几乎不大可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到这类装备。   报道称,中国曾成功从乌克兰获得了用于装备舰载机、舰载教练机的着舰挂钩,但未能从俄罗斯购买到着舰拦阻索。报道称,俄国防产品出口公司的发言人不久前也证实,俄并未向中国出售着舰拦阻装置。俄罗斯将航空母舰、核潜艇、核武器生产技术列为战略性质,“相关武器系统都禁止向中国出口”。也有猜测认为,俄方是因不满中国仿制苏-33舰载机才做出的禁售决定。

        据俄罗斯消息人员透露,着舰拦阻装置的设计和生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目前仅有俄美两国具备这种能力。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乌克兰手中也有数套老式着舰拦阻装置,可能会出售给中国。   有分析指出,“瓦良格”号航母刚刚抵达中国时只是一个具备航母骨架的空壳子,不仅缺少配套的动力、指挥控制及电子系统,甲板上也是空空如也,自然没有配备用于保障舰载机着舰的阻拦系统。如今的“瓦良格”号已经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舰载武器、雷达、电子系统也都焕然一新,基本恢复了战斗力。   另外,西方媒体猜测中国在陆地上修建了完善的舰载机起降训练设施,因此也不能排除同时在陆地上试验舰载机阻拦系统的可能性。这样看来,中国在动手改造之初不可能不考虑到舰载机的保障和配套系统缺失问题,因此随着航母平台逐渐成熟,阻拦索等辅降装备应该能在舰载机上舰之前到位。   “瓦良格”舰载机与美航母差距大   随着“瓦良格”号的未来走向逐步明晰,其作战能力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以同级别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参考,“瓦良格”号长约302米,宽近70。5米,满载排水量约为6。7万吨,舰载战斗机、反潜直升机和预警直升机的总数量应该不会超过50架。   与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以及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大型平直甲板的设计不同,“瓦良格”号仍保留着采用一定仰角的滑跃式甲板。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等媒体此前猜测,未来中国自行研发的舰载教练机和舰载机以及购自俄罗斯的卡-31预警直升机可能会先后装备“瓦良格”号。虽然此类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起码从侧面说明,中国航母已拥有与其配套使用的多型舰载机。   一位曾在中国空军部队服役的军事专家曾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表示,“核动力航母可多年不用补充燃料,能长时间在海上作战,而常规动力中型航母需要时常补充油料,续航时间较短。”在舰载机出勤频率和舰载机载弹量方面,采用滑越甲板的“瓦良格”号也弱于装备弹射器的美欧大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