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伞兵突击车:中國外儲投資出現重大戰略轉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5:25
中國外儲投資出現重大戰略轉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07 07:52:09  

  歐洲債務危機、美國增長緩慢,苦苦掙扎的世界將找錢的希望都放在了中國身上。而對於中國來說,正可謂“錢多了燙手”。儘管三季度外儲增長放緩,但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已經達到32017億美元。央行行長周小川承認,當前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這麼大一筆資金如何去?如何實現保值增值,都是令人無限頭疼的事情。

  過去,包括美債在內的美元資產是最主要的資產存在形式。這樣的思路一方面與中美貿易結構有關,不借錢給美國,美國人拿什麼消費?另一方面,也與美聯儲“全球央行”的超然地位有關。儘管相對深陷債務危機的歐元、長期萎靡不振的日元來說,美元有其相對的優勢,最近的外匯市場也反映了這一特點,但長期以往,中國外匯資產縮水不可避免。美國現在是“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逼急了,無非就是讓美元貶值稀釋債務。如果歐債問題繼續向全球蔓延,QE3可能很快會到來,實際上,美聯儲攜手五央行聯合救市,向金融系統提供流動性的做法就有這個意思。

  歷史上,債務危機後債權人基本上都是受傷害的對象。所以,必須給中國外儲尋找到一條出路。目前,一個有代表性的思路是盡量將外匯資產換成實物,包括戰略資源、優質項目等等。證監會新任主席郭樹清首次公開面對媒體時談的不是證券市場,而是外儲投資。他認為,“如果把每年外匯儲備的1/4或1/2用來做直接投資,對中國、對世界都有好處。”不過,直接投資也分為很多類型,可以是公司股權,也可以是自然資源或基礎設施。而有跡象顯示,歐美基礎設施可能成為中國外儲的未來調整方向。

  11月28日,中國投資公司(CIC)董事長樓繼偉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表示,旗下資產達到4100億美元的中投,“殷切希望與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或通過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作為股權投資者參與英國的基礎設施行業”。樓繼偉最近剛剛訪問過英國。訪英期間,他探討了中方對英國基礎設施潛在投資的細節。據樓繼偉介紹,“傳統上,中方僅作為承包商參與海外基建項目。現在中國投資者也認識到,有必要投資、開發和運營此類項目。”而此時,英國正希望找到300億英鎊(合460億美元)資金,以升級改造英國的公路、鐵路、港口和公屋,提振萎靡的英國經濟。樓繼偉稱,中投已“在英國市場建立了可觀的頭寸”。

  數天後,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中美商會組織的晚宴上更表示,中國更願意將持有的大額美國國債轉投向美國的公路和地鐵修整建設。他指出,“我們希望與美國在基礎建設方面達成合作。”

  在我們看來,上述兩位重量級人物的類似表態不是偶然的,必定隱含著重要的戰略調整。而在投資方向和時機上,現在的確是投資歐美基礎設施的好時機。近年來,美國電力設施、堤壩、橋梁、地鐵等基礎設施發生問題的報道頻頻現於報章。在美國,許多基礎設施都已有半個世紀以上歷史,年久失修,隱患重重。早在1999年,《今日美國》就發表長篇調查性報道《崩潰的美國基礎設施》,披露美國基礎設施存在的種種問題。然而,10多年後的今天,由於資金缺乏、疏於管理等原因,美國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依然步履維艱。2009年,美國土木工程協會(ASCE)對全美的15個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評估,總體得分為D。同為發達地區的歐洲也不例外,今年年初,在倫敦的一個關於歐洲“統一市場”之未來的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歐洲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是“統一市場”發展的必要物質基礎,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大部分國家都面臨著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

  實際上,掌握超過4000億外儲的中投在去年11月就表達過願意投資美國基礎設施的想法。中投資產配置與戰略研究部主管周元當時表示,美國應該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來刺激經濟。根據中投的計算,全美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未來3-5年可能會達到1萬億美元。很可能其中有2/3是以債券方式融資,剩下的以股權方式融資。周元也承認,向美國政府和民眾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中投希望參與到公私合營投資美國基礎設施股權的項目中。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將外儲投資轉向歐美基礎設施市場,也是發揮自己特長的一種選擇。這種轉變可能不同於過去單純做個承包商的一貫模式,而將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商、資產持有者,畢竟中國是要出錢的。但從李嘉誠對英國電力資產的青睞來看,這種資產是穩定和長期的,應該符合外儲管理的根本目標。

  最終分析結論:

  不過,在肯定這種戰略轉變相對合理的同時,也必須承認,拿中國人的“血汗錢”幫助富裕國家修橋修路包含著深深的苦澀,究其原因,還是內需沒有起來、產業結構沒有起來、技術創新沒有起來的結果!中國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必須在上述三個方面真正地“硬起來”!

  來源:《財經》  作者:安邦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