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班级logo设计说明:中国皇宫建筑的溯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18:08
   


  中国皇宫建筑的溯源     中国的皇帝以国为家,奄有四海,但他们的主要生活空间却是高墙围起的皇宫。若想了解帝王的生活,首先要从皇宫说起。    皇宫是帝王的居处所在,帝王的住所在其全部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帝王不是普通人,是被赋予并且自诩为具有神格的人,皇宫便起着把帝王和普通人分隔开来的作用。宫殿雄壮、华丽、肃穆,门禁森严,有着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象征帝王的神圣、威严和神秘莫测。
    宫廷苑囿既是帝王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帝王活动的产物。历代帝王,包括创业和守成的,都把营建宫室作为其生活中的重要活动。特别是开国君主,卸身戎马之后,便要立即营建宫室,这是他坐天下的必要工作。
    由于不断的改朝换代,两千年来中国古代的帝都分布在六、七个城市中,每一座帝都,都建立了形制、规模相近的皇宫。然而今天人们能够看到的完整的宫殿,只有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和清入关以前的沈阳故宫。中国古代木质结构的宫殿很难保持数百年。这些宫殿最大的天敌就是火,有时一座宫殿刚刚盖成,第二年便被火烧掉了。这些火,或者是由于平日不小心烧起来的、或者是雷电引起的;战争发生时,人为的纵火焚烧宫殿是最为严重的,它标志着居住在宫城里的一姓王朝的失败。
    宫,有两个意思,一个指的是单一的一座宫殿;一个指的是由几个或众多宫殿及其附属物组成的宫区、宫殿群。
    供皇帝生活听政的宫殿群用高大的城墙包围着,称为宫城。坐北朝南是其一贯的方位。宫城以南北为纵向分为外廷和内廷。外廷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处理政事的地方。外廷由若干个大型宫殿组成,其中最大的一座一般称为“前殿”,是皇帝举行即位、大赦、节庆等大典的地主。外廷的东西两侧是官员办公的低矮房屋。内廷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日常生活的地方。内廷的东侧是皇太子生活、读书的地方,称为东宫;西侧是皇后、皇太后、妃子们的居住区。古人认为,东象征春天,属阳性,故为太子宫;西象征秋天,属阴性,故为后妃宫。但事实上并非每个朝代都这样严格布置。宫城南北贯穿着一条轴线,两侧排列的宫殿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表现出古人观念中的均衡秩序。明清两代宫城之外,又有一圈包围着它的供王公贵族、高级官员居住的城区,叫做皇城。 
  

   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 
    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令工匠仿照该国的宫室式样,再造于咸阳。将虏获的各国美女、钟鼓,纳入其内。还将收缴的各国兵器销还为铜,铸成各重一千斤的十二个铜人,置于宫中。各宫殿之间用复道相连。
    复道是封闭的走廊,秦始皇行踪诡秘,一是为保性命安全,再是听信方士的建议匿居深宫,不令外人知晓,冀与仙人往来。
    秦始皇构建的宫室,史称遍及咸阳内外二百里,共二百七十座,复道相连。是否确实,不可详考。但阿房宫无疑是最大的宫殿群。建造工程浩大的阿房宫,是秦朝盛极而衰以至灭亡的转折点。阿房宫的建造构想来自于秦始皇炫耀威德的狂热心态。秦始皇在灭亡六国后的第九年,忽觉得咸阳宫太子,无法容纳成千上万的各国旧贵族的朝见,更无以显示新王朝的气魄,遂决定在渭水之南营建朝宫。朝宫规模壮观,阿房宫是整个朝宫的前殿。阿房宫并不是这座宫殿的名字,当时名称未定,因前殿东西北三面以高墙为屏障,当时俗呼为阿城,阿房宫后来便成为这个宫殿群的称谓。阿房宫建筑在高大的台基上,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下两层,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树五丈旗,四周为阁道。以南山为阙(阙即宫之大门)。北阙门为磁石门,此门以磁石构筑,以防止藏甲怀刀的人进入门内。
    自咸阳到阿房宫,宫殿一脉相连,中间横渡渭水,如同星象中阁道绝汉抵营室(绝,横渡之意。汉,即银河。营室,星宿名)。这是秦始皇有意为之的。中国古人认为,天国高于人间并和人间一一对应,天帝也有自己的宫殿。星象中的许多星宿,是以宫殿的意义命名的。于是,中国历代宫殿的形制和命名往往与星象有关系。譬如,天上有被认为是天帝寝宫的紫微星宿,那么人间便有紫禁城。
    秦宫中,有供皇帝游乐的各种设施,史书记载不详,但也可从中略见一斑。长安宫中有酒池、鱼池。酒池上设有平台,上有肉炙树;鱼池引渭水流柱,可以行船。苑囿中设兽圈、虎圈,供皇帝赏玩。咸阳宫中有一支精巧的机械人乐队,不知是哪位巧夺天工的艺匠制成的。这支乐队有十二枚铜人,列坐在一个筵席上,坐高约三、五尺,分别手执琴、筑、竽、笙,身披色彩缤纷的丝缎,宛如生人。席下有铜管,高数尺,其中一个是空管,管中贯有一条绳子,旁边立两人,一人吹管,一人扭绳,则琴筑竽笙并作。其效果几乎与真人演奏无异。
    秦朝虽然因为大兴土木、滥用民力而灭亡,但秦朝的宫室并不是历史上最为华丽、壮美的,这与当时建筑技术、工艺水平及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关系。     
  

   西汉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秦朝二世而亡,项羽的一把毁灭性大火在咸阳连烧了三个月,当年雄视一切的王朝在大火中消亡,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宫室也被焚毁殆尽。数年之后江山易手刘氏,汉代的开国君主刘邦住进了尚称完好的秦兴乐宫。之后,刘邦开始建筑自己的宫城——长乐宫与未央宫。长乐宫位于长安城的东南角,未央宫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后建的未央宫规模壮丽。当时,刘邦从外还京,见丞相萧何正指挥营建未央宫,刘邦抬眼见工程相当浩大,不禁怒火中烧,质问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回答:“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今后世有以加也”。刘邦听后默然,点头称是。萧何道出了宫室之壮丽对于皇帝的意义。    西汉初年的宫廷苑囿,比较而言尚不算奢侈,因而它无法满足好大喜功的汉武帝的需要。于是他大兴土木,增修了明光宫、建章宫,并修缮、扩充原有的宫室。至汉武帝时代,汉代宫室在精美、舒适方面已经超过了秦代,规模较之秦代也不为逊色。
    长乐宫,周迴二十余里,有鸿台、临华殿、温室殿及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长乐宫的前身是秦兴乐宫,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居于此宫。惠帝以后的汉帝居未央宫。 
    未央宫,周廻二十八里。利用龙首山的地势为台殿,高出长安城。前殿东西五十丈,周围台殿四十三座、宫十三座,池一个。武帝修缮后的未央宫,以香木为栋檬,以杏木作梁柱,门扉上有金色的花纹,门面有玉饰,椽端上以璧为柱,窗为青色,殿阶为红色。殿前左为斜坡,以乘车上,右为台阶,供人拾级。黄金制作的壁带,间以珍奇的玉石,清风袭来,发出玲珑的声响。
    未央宫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钓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二,包括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温室、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等。又有天禄阁、朱雀堂、画堂、甲观等。
    宣室,为未央宫正堂,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汉文帝曾在这里召见一代名士贾谊,二人盘坐于席上,谈至深夜。作为一名外臣,能在皇帝的居处被召见,实是难遇的恩宠。
    温室殿,在未央宫殿北,皇帝冬天取其温暖居于此殿。温室以椒涂壁,再饰一层文绣,以香柱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地上铺以毛织地毯。
    清凉殿,也在未央宫殿北,皇帝夏居之殿。清凉殿以画石为床,设紫瑶帐,殿内盛夏时仍清凉无比,如同含霜。
    桂宫,也是皇帝日常居住的地方,位于未央宫北,用紫房复道与未央宫相连。桂宫内有武帝所喜好的四件宝物:七宝床、杂宝案、厕宝屏风、列宝帐。所以桂宫又叫四宝宫。
    后宫,在武帝时有八殿,后又增修了十几个殿,有的殿名颇为雅致,如兰林、飞翔、茞若、椒风、蕙草等。除后宫区以外,还有其它藏娇纳艳的地方,如月影台、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开襟阁、临池观。
    建章宫本是武帝为求仙所造的,后来也成了选养美女的地方。武帝命将燕、赵地区二十以下、十五以上的美女纳入此宫中,年满三十的出嫁,亡者递补。
    建章宫位于长安城外,在未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两宫相通,皇帝乘辇往来于两宫中间。建章宫据史书上说有高二十余丈的阙,阙上有铜凤,高大的阙门,迎风而立的铜凤表达着汉武帝要与仙人相见的意愿。宫内建有造仙昂贵的玉堂,阶陛皆为玉造,似乎是准备迎见仙人的场所。 
    真仙行踪杳然,但铜铸的仙人却每天为武帝服务。建章宫的神明台,高五丈,上有承露盘,一位铜仙人手把铜盘玉盃,以承云表之露。汉武帝以此露和玉屑服之,冀求长生。
    除宫室外,帝王的游乐之所——池、台、观、榭也比比皆是。其中著名的有:
    池太液池,在未央宫的西南,建章宫之北。池中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池中筑起三山,象征传说中仙人所居的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
    长乐宫中的酒池原为秦始皇建造。史书中未有对秦始皇在酒池戏谑的记载,却见有汉武帝作乐场面的记载。汉武帝命三千人在酒池牛饮,他在池北的平台上观赏。这三千人,每人用一铁盃饮酒,盃重举不过两次,酒量相当于牛饮水的量。汉武帝看着怪态百出的三千人,品味着作皇帝的威福。
    汉昭帝时建淋池。汉昭帝曾在淋池流连忘返,池中生长着一种荷花,一茎四叶,形如骈盖,日光照射时叶片低首,当时称为低光荷。荷花的果实如佛珠,可以佩带,花叶咀之令人口气常香,宫女十分喜爱。每当游宴时,宫女都口含花叶,或折枝蔽日,楚辞称为折芰荷以为衣。昭帝以文梓为舟,木兰为浆,船首刻飞鸾翔鹢。昭帝与宫人终日忘归,乃至通夜。昭帝命宫人歌唱,宫人唱道:“离秋素景泛洪波,谁云好手折芰荷。凉风凄凄揭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为多?” 台柏梁台,以香柏为梁。汉武帝曾在此置酒,召君臣和诗,能作出七言诗者才能登台。后来形成一种诗体,叫做柏梁体。汉武帝曾召上至大司马下至上林令众官,以各自的职事为内容赋诗。柏梁台诗体共二十六句,一人一句,至倒数第二句时,一位郭舍人赋成“啮妃女唇甘如饴”,出口后方觉得此句涉于猥亵,正不知所措,机智的东方朔马上接一句诙谐的“迫窘诘屈几穷哉”。
    一首柏梁台诗遂作成,武帝也未介意。
 

   柏梁台上筑有一个史称高三十丈的铜柱,柱顶立一铜铸的仙人,掌托玉盘,离长安二百里犹可望见这一高耸入云的建筑。如史载无误,真是一个奇观。不久,柏梁台遭受火灾,显然是雷电引起的。汉武帝决定重建此台,便召来方士,问如何能避免火灾,方士禀称以水克火,在建筑上安装兴水的象征物螭吻、鸱尾。螭是传说中兴云雨、出入水中的灵物,或说是没有角的龙。

    鸱是一种鸟,海中有种鱼的尾部似鸱,可以喷浪降雨。从此历代宫廷建筑顶部都设有这两种东西,但火灾仍然不能避免
   灵台,为观天象之所
    秦汉皇宫中,台是很多的。最初台是用来远望,后来宫殿建筑也以台为基。汉代的各种台,有的台上有殿,如渐台、钩弋台;有的便是一种游乐的场所,如斗鸡台、走狗台。   观观是一种楼台。汉代著名的飞廉观,是用飞廉这种神鸟命名的。据说飞廉能引来风气,铜铸的飞廉在高高的台柱上迎风展翅。可以肯定,飞廉观是汉武帝常常流连的地方。
    宫殿既是皇帝享乐的场所,便有贪于享乐的皇帝去发明别出心裁的宫殿
   汉成帝想追求一种神秘的、梦幻般的又无人知晓的游乐意境,于是在太液池边筑起了一座宵游宫,宫内所有物品都涂以黑色,以利于暗中行动。成帝所喜幸的宫女皆服黑色衣,全身罩上木兰纱绡,进入霄游宫中。宫中灯烛如豆,筵席中、氈毹上,成帝与美人如醉如痴。一番欢娱之后,已夜静更深,美人散去,步不扬尘,一切悄无声息。    汉成帝的另一项发明是飞行殿。汉时轿子还没有问世,出门一般都乘车马。汉成帝设计的飞行殿,结构同于宫殿,长宽各一丈,选禁中卫士肩扛疾行,汉成帝坐在“殿”中,只觉风声灌耳,可知飞行殿移动速度之快。
    能够与汉成帝飞行殿比美的是隋炀帝的观风行殿。观风行殿开间为三间,除皇帝外还可容纳侍者数百人,房间可开可合。殿脚设轮轴,但不知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推移,据史书称,速度极快,“有若神功”。     
 

      东汉南北宫


    东汉的都城位于洛阳,皇宫分南宫和北宫,分别位于洛阳城南北,中间距离为七里,用复道将两宫连接起来。复道中,皇帝走中道,护从夹护左右,十步一卫。     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纳万人。殿周围有池水环绕,玉阶朱梁,坛用纹石作成,墙壁饰以彩画,金柱镂以美女图形。
    德阳殿高大雄伟,据称离洛阳四十三里的偃师城,可望见德阳殿及朱雀阙郁郁与天相连。    洛阳城外,散布着众多的供皇帝游乐的苑、观。苑有西苑、显阳苑、显明苑、灵昆苑等。其中西苑为最大,游乐设施最俱全。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二月的一天,皇都洛阳的南宫起火。这场大火烧了半个月,烧掉了灵台、乐成等四座宫殿。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洛阳的皇宫说:“两宫遥相望,双阕百余尺。”两宫相距七里而可以遥遥相望,门前的两座望楼竟有百尺之高,由此可以推想皇宫的规模和巨额耗资。皇宫的这场大火搅乱了帝国的财政预算。皇上要给自己家盖新房,这笔额外开支从哪里出?
    这时,太监张让和赵忠给28岁的汉灵帝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建议皇上发出命令,大小田每亩要交十钱。此外,各级官员升官上任,也要先交一笔钱,用于修建宫室。汉灵帝欣然采纳了这二位太监的建议。于是,帝国官员上任之前,一概要到一个叫西园的地方问价交钱。这种勾当看起来很像卖官鬻爵,后来也确实发展成为赤裸裸的卖官鬻爵。
    钜鹿太守司马直是个有名的正派人,他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命,上任前也要交钱。因为名声清廉,对他特别优惠,交300万即可上任。公平地说,这个要价确实不高。在公元188年之前,各郡的太守就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地位近似现在的省委书记兼省长。这个级别的官员的俸禄是每年2000石,按照当时的行情,买这种高官要花上2000万钱,而人家向司马直要的钱还不足时价的二成。但是话又说回来,太守每月的正式工资才多少?折成铜钱,不过13000枚。皇上要的300万,相当于司马直19年的工资。如果不打折,按原价交足2000万,更相当于太守们128年的工资。若不搜刮百姓,这笔巨款从何而来?如何填补?
    《后汉书》说,司马直接到诏书,怅然道:“为民父母的,反而要割剥百姓,以满足现在的苛求,我不忍心呀。”于是上书,说自己身体不好,请求辞去任命。上边不批准,司马直只得上路。走到孟津,快到洛阳门口了,司马直也做出了最后决定。他给皇上写了一封信,极力陈说当时政策的失误,讲古今祸败的教训,写完后服毒自杀。汉灵帝看到他遗书之后,一时良心发现,暂时停收修宫钱。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不久皇上的良心又不见了。
    耽于淫乐的汉灵帝,在西苑筑起裸游馆十间,馆前台阶以绿苔为被,馆之四周引渠水环绕。汉灵帝挑选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美女在裸游馆长夜饮宴。白日,汉灵帝乘小舟在绕馆的渠水中游荡,选宫女肤白体轻者为其划浆,时值盛夏,汉灵帝故意将小舟捣翻,宫女纷纷落水,他在一旁嬉笑着观赏宫女们水中的玉色肌肤。
   汉灵帝在西苑中的游乐项中层出不穷。一度想以骑驴为乐,便将四条白驴御为一驾车,汉灵帝一人操辔、驾驭着四驴车奔驰周旋,在车上乐不可支。
       东汉洛阳城大体作南北长方形,长宽之比,约如古人所说的“九六城”。东西北三面城垣都有几处曲折,保存较好;南面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已无遗迹可寻。如果把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全城周长约14345米,相当于西晋里三十三里。从这个数字中减去晋金墉城突出于大城外部分的长度,所得大城周长约为西晋里三十里,与《续汉书·郡国志》引《帝王世纪》,又引《元康地道记》所载的里数基本相符。

      西北东三面城垣,共探出城门十座:西垣五座,北垣二座,东垣三座。现存城门遗址中,以北垣西起第一门为最大,此门即东汉的夏门,魏晋北魏的大夏门。城门缺口宽约31米,缺口中发现夯土墙两堵,说明原有三个门洞。其他各门只有一个门洞。在东西垣一些城门外还发现有夯筑双阙遗址,确如《洛阳伽蓝记》所载,东汉魏晋建都洛阳时,“城有十二门,门皆双阙”。自曹魏至北魏,洛阳城城垣仍沿东汉旧制,绝大多数城门的位置相沿而不改。

      东汉洛阳城内的宫殿,主要是南宫和北宫。因未经发掘,遗址至今未被揭露。目前只能根据已探明的城门和街道的分布,大体标出它们的所在方位。

      城南的辟雍、太学、明堂和灵台等大型建筑遗址,已先后发掘。辟雍、明堂、太学分立,建筑形式各有不同。辟雍遗址位于开阳门外大道东侧,由主体建筑、围墙、圜水沟三部分组成。围墙平面呈方形,边长约170米,围墙外周绕圜水沟。辟雍的主体建筑建于围墙内正中,已毁没,现仅存方形夯土台基。每边长45米。公元1930年曾在这台基的南边发现著名的晋武帝三临辟雍碑,近年又在这里发现了它的碑座。确证魏晋重建辟雍系利用东汉辟雍旧址。

      太学遗址在辟雍遗址东北边,四周夯筑围墙,平面略呈南北长方形,长220米、宽150米。围墙内布列一座座平房,长数十米,颇规整。历年收集的汉魏石经残块,大部分在这里出土。

      明堂遗址位于平城门外大道东侧,与辟雍遗址东西相望。围墙平面亦呈方形,北面围墙已毁,东南西三面围墙尚有遗迹可寻。按衔接线复原,东西约386米,南北约400米。围墙内正中的主体建筑亦早已毁没,现存圆形夯土台基,直径62米。

      灵台遗址位于平城门外大道西侧,与明堂隔道相望。四周筑夯土围墙,平面呈方形,每边长约220米。围墙内正中是灵台主体建筑。方形高台,全部夯土筑成。台基每边长约50米。台体四周有上下两层平台。两层平台上都有回廊式建筑,并有坡道互通。台顶已遭到严重破坏,每边残长31—41米,残高8米。从出土的迹象观察,原来应是“上平无屋”的形制。

         千年名城吸引刘秀          公元25年6月,刘秀在黄河之北称帝。一个月后,他派建威大将军耿  (yǎn)率强弩将军陈俊屯驻巩义北边的五社津,切断洛阳与东方的联系;又派遣大司马吴汉率建义大将军朱祐及廷尉岑彭、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等十一位将军围攻洛阳。
  这个阵容,是当时刘秀拿得出来的最强组合。对于刚坐上皇帝宝座的刘秀来说,洛阳志在必得。

  洛阳一带自古为形胜之地。这里群山环抱,“河山控戴”,四面都有险可据;更为重要的是,洛阳盆地自古有“土中”美誉,西接秦陇,北通幽燕,南达江淮,东至黄河中下游平原,为“天下中枢”。这样的地理条件,进可攻,退可守,既有天然的屏障,又便于控制全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而洛阳城号称“九六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规模宏大,宫阙完好,当时已是有近千年历史的名城。如今这座城址被称为“汉魏洛阳城”,但其实它始建于西周,东周时期曾是周王都城。西汉初年,刘邦也曾定都于此。当时仍是群雄逐鹿之时,对于刘秀来说,拿下此城,无疑能奠定帝业根基,对于争取人心,讨平群雄,克定天下,都大有好处。
  两度增扩造就大城
  汉魏洛阳城号称“九六城”,南北九里,东西六里。近些年的考古发掘表明,汉魏洛阳城有可能始建于西周初年,至少不晚于西周中晚期,后来曾两度增扩,其规模在战国晚期就形成了。这座城的增扩,缘于春秋末年周王室的一次政变。
  春秋末年,周景王突然驾崩,临终没有安排好接班人。为争夺王位,他的儿子们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王子朝纠集一帮失去官位的旧官,煽动百工、兵卒发动叛乱,占领了王城,是为“王子朝之乱”;大臣们拥立的周敬王匆匆逃出王城,被迫出居狄泉。

  三年后,周敬王联合晋国部队攻入王城,王子朝抵挡不住,带着周的大批典籍“奔楚”。晋国部队随即撤走,因王城内王子朝的余党甚多,敬王担心安全问题,于是迁居成周城(汉魏洛阳城的前身)。
  关于成周城的来历,史学界、考古学界都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周公营造洛邑时,造的是两座城,一是王城,作为都城;一为成周,为下都,安排参与武庚叛乱的“殷顽民”居住。

  敬王迁居后,由于此城狭小“不敷王都之需”,希望各国诸侯为其筑城,《国语·周语》对此有明确记载:“敬王十年,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为之告晋。”周王虽然早没了权威,但毕竟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这点号召力还是有的。公元前509年正月,晋国的魏舒召集齐、宋、卫、郑、曹、薛、杞等大小诸侯国的大夫,开始增筑成周城,“三旬而毕”。此后,历代周王都以成周为王都,共历11王,205年。
  公元前249年,秦灭周王,封丞相吕不韦为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这是吕不韦的鼎盛时期。他下令再次扩修此城,使其达到“九六城”规模。
  近些年的考古发掘表明,这座城确曾两次增扩,不同时代的夯土,彼此之间结合紧密,晚期夯土或打破、叠压早期夯土,或贴附于早期夯土侧壁,表明较晚的城垣,都曾以前代为基础,经修整加工后进行增筑。曾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洛阳城考古队队长的段鹏琦先生介绍说,发掘资料表明,这座城中部筑建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末年,即周敬王时从北增扩,战国末期吕不韦向南增扩。两次增修,与史书记载相吻合。

  有这样的故事做背景,在秦朝时,洛阳就成了一座恢弘大城。不但城大,城内还有宫殿,并且颇具规模,分为南宫、北宫。这座城秦代不过是三川郡郡治,怎么会有宫殿?史书没有明载。有人推测,大约秦代仿效周代,以洛阳为实际的东都,所以才建有宫殿。
  这样一座城,自然极具魅力。西汉初年,刘邦也被深深吸引,定都于此。
  刘邦曾欲“长都洛阳”

  按照《史记》记载,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在“汜水之阳”称帝,随即西行“都洛阳”,并且是准备“长都洛阳”。

  对于刘邦来说,定都洛阳是不难做出的选择。他从汉中打到关中,又从关中打到“山东”(崤山以东),在荥阳一带的鸿沟与项羽对峙,洛阳是他的后方要地。洛阳城宏大的规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过曲逆(位于今河北顺平)县, “上其城,望室屋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可见,在此之前,洛阳是他走遍天下所见的最壮观的城。

  称帝后,刘邦很快“西都洛阳”,在这座城内享受初得天下的兴奋。他“置酒南宫”,大宴群臣,让大家别有顾忌,敞开心怀,说说为什么他得了天下,而项羽失去了天下。
  高起、王陵等回答道,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攻占的地方就给予别人,能与人同享利益;项羽嫉贤妒能,忌妒有功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得了土地,不能给人奖励。因此他失去了天下。

  刘邦接下来的话很经典,广为流传:“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洛阳宫中的刘邦很安适,但他却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在酝酿中。当时功勋卓著的大功臣已封了20多人,其余的将领相互争功,不好平衡,没有及时分封。刘邦在南宫与北宫间的复道上,望见诸将常常坐在地上,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不由心里犯了嘀咕,皱着眉头问:“那些个人在说个什么?”
  跟在他身边的张良接口道:“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谋反啊。”刘邦有点不相信:“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啥要谋反?”
  张良说,陛下从普通老百姓起家,靠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贵为天子,已分封赏赐的,都是萧何、曹参等故旧好友,杀的都是生平怨恨仇视的人。如今这么多人有功,天下地方有限,因此既担心陛下不能尽封功臣,又担心因以前的过错被杀,所以相聚谋反。
  刘邦这才发现问题很严重,忧心忡忡地拿出了他招牌式的问话:“为之奈何?”
  张良说,“您平生最憎恶的,大家都知道的,是谁?”刘邦脱口而答:“雍齿跟我是老熟人,多次窘辱我,我很想杀了他,但因为他功劳多,不忍心下手。”
  张良说道,那就以最快速度封雍齿,大家一看,人人心安。于是刘邦又摆起了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紧急催促丞相、御史议定各人功劳,尽快分封行赏。
  这是当年在洛阳喝得最开心的一场酒。喝完酒,大家全都很放松、很高兴:“雍齿尚且为侯,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一场难以预测的祸患,被智者张良消弭于无形。张良在功成之后的清醒和敏锐,使他在刘邦心目中更为重要。
  在洛阳城内安顿下来,刘邦和他的大臣、将军们都很安适,“长都洛阳”是预想中的事,如果没有意外,洛阳自然而然就会是西汉的首都。但一个戍卒的意外出现,改变了刘邦的念头,也改变了洛阳、长安两座城市的命运。

  首都使命推迟两百年
  那个戍卒叫娄敬,齐国人,被派往陇西戍边,正好在此时经过洛阳。他找到同乡虞将军,请他带自己见刘邦。虞将军见他穿了件破羊皮袄,要给他找套体面衣服换上,但娄敬很洒脱地说:“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见了刘邦,娄敬直言道,洛阳位于天下之中,交通方便,如果得到天下支持,容易成王;但如果得不到支持,很容易灭亡。周公经营洛阳时,已是成康盛世,如今天下凋敝,不稳定因素很多,怎么能仿效成康盛世之时经营洛阳呢?不如定都关中,关中地腴民富,且被山带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秦曾赖以强盛。定都关中,就获得了扼天下之喉、压服天下之背的优势。
  刘邦觉得娄敬所言有理,就征求群臣意见。左右大臣都是山东(崤山以东)人,都认为应该以洛阳为首都:“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背河,向伊、洛,其固亦足恃。”
  刘邦踌躇不定,又问计于张良。张良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
  于是,刘邦下定了决心。他是个很干脆的人,谋不多却善断,“即日起驾,西都关中”。由此,洛阳错失了成为帝都的历史机遇,终西汉之世,都只是“河南郡洛阳县”,对这座城而言,无疑极为遗憾。
  200多年后,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兵临洛阳城下。他的祖辈只是这座大城的过客,刘秀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面对洛阳城,刘邦、刘秀态度为何迥然不同?         刘邦、刘秀有一个共同点:都在称帝一个月内,把目光投向了洛阳。所不同的是,当时刘邦已打败项羽,“天下大定”,顺利进入洛阳;而刘秀当时群雄并立,混战不已,洛阳尚有重兵把守,而守城大将,是更始帝刘玄的大司马、刘秀的杀兄仇人朱鲔。
  刘邦在天下大定之时,尚且觉得洛阳是四战之地,作首都不太安全;刘秀在天下混战之时,要拿下洛阳作首都,这是明智的选择吗?
  “两汉之际,出现‘人心思汉’的思潮。其建国形势与西汉大为不同。”洛阳师院吴涛、曾谦、郭炳洁三位博士观点十分一致。
  刘邦虽得天下,但天下尚未“口服心服”。七国旧贵族复国之心不死,仍各有号召力,随时可能举兵复国;而在楚汉战争中功勋卓著的韩信、英布、彭越等被分封为王,他们骁勇善战,拥兵在外,与刘邦之间绝对不是铁板一块,君臣相互猜疑,谁也不放心谁。因此,如娄敬、张良所言,应该定都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在对大汉王朝的忠诚感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定都天下之中的洛阳确实不是上上之策。
  而刘秀称帝后,虽然仍对手众多,却已获得极高的认可。人心思汉,是两汉之际普遍的社会心理。如史家所论,王莽篡汉后,政令苛刻,尤其是复古改制失败后,工商俱废,经济萧条,社会动乱,失去天下人心。而西汉自初年以来与民休息,深仁厚泽,植于人心,受到苛政及战乱祸害的人们,对于西汉-,自然兴起怀念的感情。刘秀以光复汉室为号召,赢得了较为广泛的支持。
  吴涛博士介绍说,以当时的情形,定都洛阳比定都关中条件更成熟。西汉末年,河南、河内、河东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已经远超关中,“当时河南尹是中两千石的级别,河南县、洛阳县的县令都是千石令,远超同级官员,说明这地方经济总量很大,具备定都的经济基础。”并且在那段时间的战乱中,关中遭受严重的破坏,而洛阳没有遭受大规模的破坏,经过刘秀的努力,洛阳是“和平解放”的。
  “西汉要靠武力,东汉则靠文化心理认同。所以西汉要定都关中,凭险扼控全国;东汉则须定都洛阳,在天下之中凝聚天下人心,据中原而天下兴。”吴博士总结说。
  洛阳“和平解放”
  刘秀没有出现在攻打洛阳城的前线,但他移驾河内(今焦作),隔着黄河,始终关注着大城内外的一切。
  对这座大城,他并不陌生。两年前,王莽被义军斩首,短命的新朝覆灭。更始帝刘玄很是兴奋,议定从南阳迁都洛阳,任命刘秀为司隶校尉,先行去修复洛阳宫阙。不久,刘秀的哥哥刘縯被刘玄、朱鲔设计杀害,为了避免刘玄加害自己全家,刘秀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为哥哥发丧,不接受亲友的吊唁,终于消除了刘玄对他的疑虑,获得了这个差事。刘秀很快修复了洛阳的宫殿和官署,并整修了武库、粮仓。
  刘玄顺利迁都洛阳,看到宫阙宏大,整修一新,大为高兴,不久就派刘秀经略河北。这下子刘秀虎入深山、龙上九霄,很快收复不少州县,击灭在邯郸称帝的王朗,打败并收编“铜马”起义军,拥有数十万之众。他随即摆脱更始帝控制,别树一帜,应众将之请,在河北鄗城称帝,旋即派军进攻洛阳。
  在此一年前,更始帝刘玄走了汉高祖刘邦的老路,选择了迁都长安,留守洛阳的是他的大司马朱鲔。此人曾参与谋害刘秀长兄刘縯,如今看到刘秀势大,只得硬起头皮拼死抵抗。洛阳城池高大,刘秀主力围攻两个多月,仍难以破城。
  这时候,绿林军发生内乱,更始帝刘玄与部下反目,军力大为削弱,赤眉军乘机攻入长安,刘玄逃奔不知去向。这时刘秀表现出了君王应有的恢弘气度,他下诏说:“更始破败,弃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冗道路。朕甚愍之。今封更始为淮阳王。吏人敢有贼害者,罪同大逆。”但没过多久,刘玄还是被勒死在长安城外。
  洛阳城内的朱鲔失去了效忠的对象,刘秀派人前去说降,以黄河之水起誓,如果朱鲔不损兵卒、百姓,自动投降的话,绝不追究旧怨。
  于是“朱鲔举城降”。洛阳“和平解放”,城阙完好无缺,刘秀“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遂定都焉”。按照五行观念,汉尚火德,忌水,改洛阳为雒阳。
  刘秀信守诺言,从来没向朱鲔寻仇,还封他为扶沟侯,后来朱家“传封累代”,安享富贵。
  刘秀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他是一位仁者。他被认为是“最会打仗的皇帝”,但他并不过分依仗武力,他曾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不逞一己之心,不求快意一时,而希望以“柔术”重建秩序,以宽厚之心收拢人心。因为这样的胸怀和气度,在当时兴兵的诸刘中,以刘秀最得人心。
  诸刘中一“刘”独秀
  由于人心思汉,当时群雄蜂起,都要找个姓刘的做“老大”,高扬复汉大旗,以此争取人心。
  到这时候,刘邦的后代已有十多万人,找个皇家后代并不难,于是绿林军立刘玄为帝,赤眉军立放牛娃刘盆子为帝,连在河北自立为帝的王朗,也冒充姓刘的,自称“刘子舆”。此外,宗师真定王刘杨、梁王刘永等也都拥兵自重,形成诸刘纷争格局。
  诸刘之中,刘玄无德无能,仅靠宗室身份坐上皇帝宝座,无力控制臣下,朝政混乱,军纪不整,最终被臣下整死;刘盆子更是赤眉诸将的傀儡,在军中几乎毫无发言权;刘杨、刘永等也缺乏雄才大略,难有大作为。
  在这种背景下,刘秀逐渐脱颖而出,在诸刘中逐渐“一枝独秀”,成为刘汉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刘秀崭露头角,是在昆阳之战中。面对王莽新朝主力,刘秀智谋超群,勇猛绝伦,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赢得了极高知名度。此后,刘秀的形象越来越引人注目。为更始帝刘玄修整洛阳宫阙时,他的部下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一切采用汉的制度和礼仪。很多前来投奔更始政权的西汉老官吏看到他的僚属,感动得流泪:“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经营河北时,所至州郡,慰抚百姓及地方官吏,除王莽苛政,把王莽改得乱七八糟的官名都改回来,赢得百姓、官吏广泛好感。
  定都洛阳后,刘秀善待朱鲔,刘玄的三个儿子“东归洛阳”后,刘秀也分别给予分封,以延续刘玄香火。随后,更始帝很多将领带兵投归洛阳。
  刘秀从小性格宽厚,即便做了一方领袖,乃至做了皇帝,他待人仍“开心见诚,无所隐伏”,“推赤心置人腹中”。迫降铜马军后,刘秀分封其大首领们为列侯,但他们“犹不自安”,刘秀摸准了他们心思,令他们各自还带自己的部队,然后轻车简从到各军视察。“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收服人心后,刘秀挑选铜马军精壮士兵,分配给诸将,“众遂数十万”。
  因为这种性格,刘秀得到了众多贤才的倾心相助。后来为东汉南征北战,声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马援,原本是割据陇西的隗嚣的部下,为隗嚣所敬重,先后受命到成都和洛阳,拜见公孙述和刘秀这两个称帝的牛人。他与公孙述从小是邻居,一块儿玩泥长大的,以为公孙述见他会“握手欢如平生”,但公孙述却“盛陈陛卫”,大端架子,戒备森严,一副冷面孔。马援不由对人慨叹:“天下雌雄未定,公孙述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令马援意外的是,与他“握手欢如平生”的,却是素昧平生的刘秀。刘秀穿着便衣,在洛阳宣德殿与马援见面,马援大吃一惊:陛下怎么知道臣不是刺客奸人?刘秀笑道:你不是刺客,大概是说客吧。马援当即折服:“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回到陇西后,马援对刘秀大加赞扬,说在洛阳与刘秀相见数十次,“每接宴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劝说隗嚣归顺刘秀。
  隗嚣十分信任马援,即派他的长子隗恂“入质”洛阳,马援带着自己的家人随隗恂一起再到洛阳。过了一段时间,隗嚣心怀两端,欲长期割据陇西,马援即去信责备,隗嚣认为马援背叛了自己,为之大怒,两人自此绝交。
  刘秀的推心置腹,得到了马援一生的忠诚。
  在刘秀与隗嚣交战中,马援出谋划策,功勋卓著。后来,马援为刘秀北御匈奴,南平交阯叛乱,62岁时还请求出征平叛。
  刘秀的宽宏,不仅赢得了天下英才之心,也赢得了普通百姓之心。自西汉后期开始,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农民沦为奴婢、刑徒的日益增多,社会矛盾因此十分尖锐。刘秀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规定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判决为奴婢的,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奴婢的,都要释放,否则按律治罪,并规定虐待杀伤奴婢的都要治罪。
  这些诏令缓解了社会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发展,也瓦解了各方割据势力。当时群雄的军队中,有大量的奴婢、刑徒,刘秀的诏令,令他们对洛阳心向往之。          定都雒阳两个月后,刘秀就开始了城市建设:“起高庙,建社稷于雒阳,立郊兆于城南。”“高庙”是供奉汉高祖刘邦灵位的宗庙,“社稷”是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所在,而“郊兆”则是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坛。据记载,郊兆“圜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乡”。兴修这些建筑的同时,刘秀还通过复杂的论证,确定东汉为“火德,色尚赤”,将“洛”去三点水加“雒(造字,去掉左边)”,改洛阳为雒阳,东汉因此后来被称为“炎汉”。三年后,刘秀下令在城南再兴土木,建造太学校舍。  刘秀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那时候他要忙活的事情可是太多了。他虽然称帝,天下却远未太平,关中的赤眉军势力强大,蜀地的公孙述、睢阳的刘永先后称帝,割据陇西的隗嚣也不是善茬儿,此外,“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琅邪,董宪起东海,延岑起汉中,田戎起夷陵。”这么多对手,看看名字都眼晕,要一个一个地拾掇,想不忙活都不行。
  但刘秀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搞这些建筑,自然有他的道理。“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与那些割据政权占据的成都、睢阳、陇西等相比,洛阳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优势。刘秀所兴修的建筑,是摆出了承续正统的姿态,从而强化了自己的政治优势和心理优势。
  当然,要搞定那么多割据政权,只靠政治优势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讨平群雄,一统天下,复兴汉室,刘秀派兵遣将,四处出击,自己则坐镇洛阳,策应四方。
  “夏四月,(刘秀)大破邓奉于小长安,斩之。冯异与延岑战于上林,破之。吴汉率七将军与刘永将苏茂战于广乐(今虞城西),大破之。虎牙大将军盖延围刘永于睢阳。”《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的战事,多得难以计数,上述战事,都是建武三年四月一个月内发生的  刘秀被称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善用人”的皇帝,为了对付众多的对手,他起用大批将领,在四方征战的过程中,很多将领成长起来,后来云台图绘的,就有二十八将之多,这还不包括马援、来歙等功勋卓著的大将。
  “兵者,国之大事也”。割据政权中,不乏能人异士,并不好对付。刘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以致统一天下后,他就偃武修文,不到万不得已,“不复言军旅事”。# P/ k& n& C# W+ A: i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刘秀定都雒阳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荡平群雄、克定天下,使得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唐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作为统治着唐朝的帝王,宫廷苑囿当然也是辉煌的。    唐代在长安有三个宫殿区,即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这三个宫城不是同时建造的,也不是同时作为帝王生活的中心。  
    太极宫兴建于隋代,当时称为大兴宫。唐初的两位皇帝主要居住在太极宫。大明宫原是一座避署用的宫殿,唐高宗中年因患风痹病害怕潮湿,便移住到凉爽干燥的大明宫内,扩建后的大明宫从此成为唐帝王的主要居处。兴庆宫的前身是唐玄宗即位以前的邸宅,唐玄宗即位后,将此地扩建,形成又一个宫殿区。兴庆宫的规模不及太极宫、大明宫,但装修极为华丽。玄宗时成为皇帝听政与生活的中心。
    安史之乱中,兴庆宫遭到严重破坏。唐代后朝皇帝一般不居住在这里。
    太极宫兴建最早,被认定为正式的宫城。太极宫的正门为承天门,太极宫的前殿为太极殿。每逢元旦、冬至、大赦天下等重大节庆日及外国使臣来会,皇帝便登承天门主持盛典,其间设宴奏乐。太极殿是皇帝朝见群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太极殿北门叫玄武门。玄武代表北方,按星象来说,玄武是由北方七个星宿组成的星象。在神话中,玄神是北方之神,是一种龟蛇合体的水神。唐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李世民夺嫡事件——玄武门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在唐代,皇宫的内外朝有了明确的区分。太极殿以北、包括两仪殿在内的数十座宫殿构成内朝,是皇帝、太子、后妃们生活的地方。内朝又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称为东宫,是太子居住和读书的地方。西路为掖庭宫,是皇帝与后妃们的居住处所。两仪殿是内朝的主殿,居中轴线上,皇帝日常听政也常在这里进行,唐中叶以后,多在这里举办帝、后的丧事。两仪殿之北的甘露殿、神龙殿,是唐中期皇帝常住的宫殿。唐代皇帝的寝殿都叫做长生殿,取其吉祥意义。《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是皇帝在华清宫的寝殿。
    太极宫内有三泓水池,即东海池、北海池、南海池,为帝王、后妃们泛舟之所。据史书上说,玄武门事件发生时,唐高祖李渊正在池中泛舟。可见唐太极宫的规模很大,在宫北部的海池内,竟然听不到玄武门的动静。
    大明宫在太极宫之东,所以又叫东内。大明宫原是太极宫后苑,靠近龙首山,较太极宫地势为高。龙首山在渭水之滨折向东,山头高二十丈,山尾部高六、七十丈。汉代未央宫踞龙首山折东高处,故未央宫高于长安城。唐大明宫又在未央宫之东,地基更高。
    大明宫扩建后比太极宫规制更大,又依山而建,雄伟壮丽。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台基上,整个殿高于平地四丈。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高大雄浑,慑人心魄。皇帝在含元殿听政,可俯视脚下的长安城。殿前有三条“龙尾道”,是地面升入大殿的阶梯。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有青石扶栏,上层扶栏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莲花图案,这两个水的象征物是用来祛火的。
 

   含元殿前有翔鸾、棲凤二阁,阁前有钟楼、鼓楼。每当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在监察御史的监审下,立于钟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朝会进行之际,监察御史和谏议大夫立于龙尾道上层扶栏两侧。

大明宫与其地基龙首山似乎构成一幅龙图,龙首山为头,含元殿座镇尾腹,驾驭着巨龙,殿前的龙尾道,阶梯麟麟,形似龙尾。
    含元殿后的宣政殿,是皇帝日常朝见群臣、听政的地方。宣政殿东西两廊有门,东为日华门,西为月华门,门外是政府办公机关和史馆、书院。含元殿之后的紫宸殿,是皇帝的便殿。皇帝可以在便殿接见重要或亲近的臣属,办理政务。在便殿办公可以免去在宣政殿办公的很多礼节。紫宸殿之后,为大片散落的宫殿群,皇帝可以随意游玩、居住。
    大明宫中规模最大的宫殿是麟德殿,它由前、中、后三座殿宇组成,当时又称为“三殿”,面积相当于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宫中盛大的宴会,多在麟德殿举行。
    大明宫内,中轴绕北部为太液池的所在。唐太液池与汉太液池同名,但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城外。唐太液池供帝后荡舟、赏月。池中有凉亭,池的周围建有回廊、殿宇,皇帝也经常在太液池大宴群臣。
    唐朝三座宫城之外,又有三座大型苑囿,分别为西内苑、东内苑、禁苑。
    西内苑在太极宫之北,苑内有宫殿若干,其中弘义官是李世民为秦王时居住的地方,即位后改名为大安宫。贞观四年,退居太上皇的高祖李渊搬迁到大安宫,贞观九年,李渊病逝于大安宫之垂拱殿。东内苑在大明宫的东南角上。
    苑内殿有承晖殿、龙首殿,看乐殿、毬场亭子殿;院有灵符应圣院,唐僖宗崩于此处;池有龙首池,引龙首渠水注入,后又将池填平,改建为鞠场。坊有小儿坊、内教坊、御马坊。
    三苑之中,禁苑的规模最大。东、西两苑只有方圆一两里,而禁苑地处唐都长安西北部的大片地区,北枕渭水,向西包揽了汉长安城,南接宫城,周廻一百二十里。禁苑中有柳园、桃园、葡萄园、梨园,充满生机。数十座闲雅的小亭散布于苑中,在各个景点附近建有宫殿,供帝后们设宴观景并休息之用。在汉宫阙的遗址上,重建了著名的未央宫和数座亭台。禁苑中还饲养着多种禽兽,皇帝兴之所至,便前来游畋。                   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讲解词  

       史籍上没有明确记载丹凤门的被毁年代,推测应与大明宫的最后废弃时间一致。(2005一2006年的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丹凤门毁于大火。) 大明宫的丹凤门是至今为止所发现规模最为宏大的唐代城门建筑遗址。它是我国古代最壮丽的城门,代表着我国唐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最高境界,丹凤门与其北面诸门、诸殿所反映出的“天子五门”的思想,共同构筑了唐大明宫的整体格局,展示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唐朝的伟大创举。丹凤门城门形制是唐以来可查宫城城门形制中最早的实物源头,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在我国都城建设史、建筑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丹凤门遗址博物馆的序厅,大家可以看看地面上,这是整个唐大明宫实测平面图和各宫城门位置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大明宫四周城墙先后开有城门11座。南面开五门,北城开三门,西城开二门,东城开一门。南垣有丹凤门、建福门、兴安门、望仙门、延政门等5座城门;北垣有玄武门、青霄门、银汉门等3座城门以及北夹城正中的重玄门;西垣有右银台门、九仙门;东垣有左银台门。从实测图中看到,宣政、紫宸二殿基本上在一南北轴线上,但其前的含元殿、丹凤门都要向西偏移。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这是由地形决定的。自含元殿起,其北诸殿都建在高地上,主殿含元、宣政、紫宸三殿又建在地形最高之处,而含元殿又必须和大雁塔相对。为顺应地形并满足南对大雁塔的要求,这三殿只好不建在一条正南北轴线上。

      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是大规模扩建大明宫时,在大明宫南墙即长安城郭城的北城墙东段上新修建的。丹凤门的形制属于古代城门中最高等级的五门道制。残存门址由墩台、门道、隔墙、马道、城墙等部分组成,均为夯土结构,但破坏比较严重。门道地面、隔墙上多发现有火烧痕迹,堆积中还出土了许多烧流的砖瓦结块,表明丹凤门应毁于唐代晚期的一场大火。该遗址中发现的墩台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同时,丹凤门也是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城门,它的尺度规模、建造水平均达到了无以伦比的高度。

      由于唐长安城大明宫与太极宫性质相同,与东都洛阳的洛阳宫性质一致,因此对我们比展示选择大明宫丹凤门、洛阳宫的应天门(则天门)进行比较。应天门遗址平面呈“凹”字型,由门楼、垛楼、阙楼组成,下部台基的范围东西达一百二十米以上,南北达六十米,城门进深二十五米,在这样的台基上建起一百二十尺(合今35米)的城门。早期门址约当盛唐时期,残存遗迹主要有墩台、门道、隔墙、东西飞廊、东西垛楼、东西两阙。除了墩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51米,南北残宽23米,台体残高0.3-0.5米。晚期城门约当晚唐五代北宋这个时期,即文献所载的五凤楼遗址。门址直接坐在早期门址之上,残存遗迹有墩台、门道、东西飞廊、东西朵楼、东西两阙以及东西马道,除此之外,在东阙的东西两侧还发现有宋代的建筑基址。

      大明宫北宫墙正门,位于北宫墙中部略偏西。考古发掘表明,玄武门基座东西长34.2米,南北进深16.4米,开一个门道,宽约5米,道中横置一个石门槛,石槛上凿出两个相距1.36米的车辙沟槽,反映了唐时车制的两轮之距。一般情况下,丹凤门是关闭的,唐时丹凤门只为皇帝车骑出宫时才使用,大臣上朝走的应是丹凤门左右的建福、望仙二门。

    明德门唐长安外郭城的正南门,与皇城之“朱雀门”和宫城之“承天门”同处于唐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明德门初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唐代沿用。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重修。唐末韩建缩建“新城”后,明德门所在地成为郊野。

      延平门唐长安城外郭城西城垣最南端的一个城门,也是唐长安城重要的城门之一,距正西门金光门2300米,南距郭城南城垣约2000米。考古发掘表明,延平门南北长约43米,东西进深20米,面积800余平方米。在延平门基址上发现了三个门道,每处门道宽约4.8米,在门道两边没有发现础石。连接城墙的南门墩、北门墩与中间两个门墩相比,向城外延长了4.5米。另外,遗址内还出土了少量的建筑残件,有筒瓦、板瓦、莲花瓦当等。) C! @8 h7 ]/ o- |4 v2 |

      含光门是唐长安城皇城南墙偏西一处城门,最早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较为完好的隋唐长安城遗址的一处门址。其夯土保存达8米以上,三个门道的尺寸清晰,东、西两门道的宽度分别为5.3米,中间门道宽度为5.5米,含光门进深处长度为19.6米。考古发现证明,含光门内两侧都有砌砖,有过梁式门道,门上有门楼。含光门内有上门楼的马道,在门西侧,紧贴城墙。7 A3 ]' W$ f/ ^# f* H1 I) J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其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五门道形制的宫门,虽然采用了隋唐长安城城门——明德门的五门道制,但丹凤门基要比明德门大很多。自唐以后,五门道的宫门形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宫门正门的基本定式。丹凤门开创了五门道宫城城门的先河。自唐以后,五门道的“五凤楼”形制的宫门与“五门道”形制城门相结合,形成了宫城正门的基本定式,历代因袭大略未变。宋代宣德门、元代崇天门、明清故宫午门、宫城第一道门天安门等,从其位置、性质、形制分析都与丹凤门有深刻渊源。, |2 s  H' W4 K
$ H. a( h$ ]1 J5 Q3 E3 g6 [1 DK4 `9 i% h2 {1 W* L* y6 `
; Q4 z+ M; E, |/ w; X' q* d
         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讲解词 % j5 w& E4 S1 @
      丹凤门建成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作为唐大明宫的正南门,丹凤门既是长安城的主要标志建筑,也是唐时代门阙建筑的代表作品。丹凤门遗址保存相对完整,结构关系清楚,历史信息蕴含丰富。作为唐长安城遗留至今的重要建筑遗址,不仅是研究唐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更是印证今天西安市形成与发展进程的一处历史地理标志。! y1 y: [2 d) X
- }9 g: \" K$ [0 z  W4 l2 l
      丹凤门的名称有过两次改动,初创时称“显道门”,高宗龙朔二年改名为“丹凤门”。城楼对应称为“丹凤楼”。至德二年(757年)唐军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长安,肃宗返回长安不久,于至德3年(758年)将丹凤门改称明凤门,大约4年后的宝应元年(762年),代宗即位不久又恢复“丹凤”旧称,直至唐末。丹凤门的名字取自“丹凤朝阳”。相传青色者为鸾,赤色者为凤,丹凤朝阳意思是指凤凰向着一轮红日鸣叫,意为稀有的吉兆。
$ d0 ?, ~4 k! ?# }" w
      丹凤门是唐时皇帝进出宫城的主要通道,沿用时间长达240余年。在唐朝末年,经历数次战乱之后,丹凤门最终毁于一场战火。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并非是按照唐时丹凤门的原貌复原的建筑。它是由张锦秋女士担纲设计的。张锦秋女士是梁思成的闭门弟子。她在西安的代表作还有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和大唐芙蓉园。现在的丹凤门遗址展示工程分上下两层,一层是以本体保护展示为陈列主题,通过高科技手段,融合了多种元素而形成的国际化一流博物馆。二层为贵宾接待厅。
& [8 D( S. e! F5 Z3 S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丹凤门遗址。2005年考古发掘查明:+ p0 L( [* x' l5 F! t2 B4 h1 {. e& \
! S8 `/ M1 M6 U3 A2 e
      1.    丹凤门遗址由门道,隔墙,马道,东西墩台以及城墙等遗迹组成。门址基座为黄土夯筑而成,外表砌有砖壁。东西长74.5米,南北宽33米,占地约2460平方米。

      2.    丹凤门共开5个门道,为中国古代宫门制度中的最高等级。但目前只有中部和西部两条门道保存较为完整。门址东侧由于解放初市政道路修建以及被一个较大的农贸市场叠压,东边的两条门道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在仅能看到其中半条门道遗迹。五条门道均宽8.5米,门道之间有厚3.8米的隔墙,门道中部横设门限(即门槛)。门限由固定的门枕石和可移动木槛组合而成。门槛仅存灰烬。门道两壁架构壁柱,柱下置石础。壁柱间有包砖。我们现在看到的门道两侧排列紧密的方形土坑就是原来放置柱础的柱洞。
0 W' c7 k, P- U' g; I+ A' I5 v& q  q9 M
      3.    门道地面较平整,可见均匀而密集的圆形小夯窝,但未发现路面有铺砖的遗迹。因坑内地面有火烧土痕迹,所以有专家推测,路面原先可能是由木板或红毯所铺就的。

      4.    门址基座东西两边各与城墙相接,实测此处城墙的城基宽10.3米,城墙根部宽9.8米,未砌砖壁。
5 Q' E# B' A! R7 H4 b4 t
      5.    门址基座两边的城墙内侧各筑有一条宽3.5米,长54米的马道。用以登达城楼。马道外侧立面砌砖壁,内侧与城墙连成一体。

      6.    门址基座东西的城墙外侧,仍保存一段宽约7米,东西长约40米的唐代地面。此处门基的包砖和散水尚有残留。由于门址基座的南边、北边、东边均损失较多,外延关系已无法查明。因此,此处的唐地面、散水、砌砖等遗迹尤显珍贵。. o; V5 d+ D$ ?( J
7 U0 L+ N: U* b9 Q* V! r
      7.    丹凤门遗址出土遗物以建筑构建为主,尤其以长方形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纹瓦当居多。也有少量的绿釉琉璃瓦、鸱尾、铁泡钉和石构件残块。部分砖瓦上戳印有纪年文字,还有一件白瓷碗底部刻有“官”字款尤为珍贵。5 X# u2 V& ?, y2 a

      可以看出丹凤门与大明宫其他宫门乃至都城各城门一样,都属夯土基台与木梁架混合结构的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丹凤门遗址墩台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因此在考古界享有“盛唐第一门”之美誉。" t) r/ S7 Y+ O3 P2 N) ^

      对于丹凤门的形制,史料中也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对其形制的描绘,最有代表性的是宋代吕大防的石刻《唐长安城图》中的大明宫部分,图中将丹凤门描绘为五个门道。早在1950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对丹凤门遗址进行过初步的考古勘探。当时的考古勘探是在丹凤门遗址周边建筑夹隙的有限范围进行的,勘探结果表明丹凤门为三个门道。由此对于丹凤门究竟是三个门道还是五个门道众说不一。在2007年的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在对遗址东部进行清理的时候发现了新的红烧土面,经过仔细确认,这正是一处新的门道路面遗迹。随着这一突破性的考古发现,丹凤门的发掘面积也随之扩大,将东侧市政沥青道路、建筑混凝路面等清除后,考古人员经过近一个月左右艰辛细致的探寻、对比、分析、解剖,终于将丹凤门五个门道全部揭露出来,还其真容于天下。

      至此,丹凤门门道数目的学术之争画上了句号。证明史籍中“凤门五开”(唐李庚《两都赋》)、“十扇开闭”(唐 李华《含元殿赋》)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也确定了大明宫前朝区中轴线的准确位置。, d! B  r+ X& v* ^0 U7 r, T

      丹凤门的地位与太极宫的承天门相同,都属宫城正门,门道同宽8.5米,但承天门设置三个门道,等级稍低。都城的正南门明德门虽然也是五门道制式,但门道仅宽5米,且门基座东西长52.5米,南北进深16.5米,占地面积仅有约870平方米,制度和规模远不及丹凤门崇高厚重。7 `  
 

   宋汴京宫室——临安宫室

   
    北宋的都城是汴梁,即今开封,当时称为东京。把汴梁作为帝王皇宫所在地,是从五代的梁开始的,唐、晋继之。北宋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的模式,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    宫城周廻五里。皇宫的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殿之南,是中央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北宋皇宫内的殿宇并不很多,后宫的规制也不很大。 
    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住的是福宁宫,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宋初,皇帝为了表明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在皇宫中设观稼殿和亲蚕宫。在后苑的观稼殿,皇帝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延福宫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宋徽宗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延福宫扩建以后,幽雅舒适,宋徽宗大部分时间是在这座宫苑中度过的。
    延福宫殿、台、亭、阁众多,名称非常雅致,富于诗意,当然是富于艺术修养的宋徽宗所取的。宫的东门为晨晖,西门称丽泽。大殿有延福、蕊珠。    东旁的殿有移清、会宁、成平、叡谟、凝和、崑玉、群玉。阁有蕙馥、报琼、蟠桃、春锦、叠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保、铅英、云锦、兰薰、摘玉。西侧的阁有繁英、雪香、披芳、铅华、琼华、文绮、绛萼、琼华、绿绮、瑶碧、清荫、秋香、从玉、扶玉、绛云。在会宁殿之北,有一座用石头叠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为翠微殿、云归亭、层亭。
    在凝和殿附近,有两座小阁,名曰玉英、玉涧。背靠城墙处,筑有一个小土坡,上植杏树,名为杏岗,旁列茅亭、修竹,别有野趣。宫有右侧为宴春阁,旁有一个小圆池,架石为亭,名为飞华。又有一个凿开泉眼扩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于堤上架一道粱入于湖水,粱上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由此到丽泽门一带,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    艮嶽是宋徽宗时建造的又一奇艳的宫苑,可以说巧夺天工、宛若仙境。    艮嶽周围十余里,以浙江的凤凰山为蓝本建造,人工堆土叠山,主山万岁山(艮山)设数十个大洞,洞中藏雄黄和卢甘石,雄黄据说可以驱避蛇虫,卢甘石则能发散阴气、聚集云雾,使空气濛郁如深山幽谷。艮嶽中有将太湖石积叠成的各式各样的人造山。苑的中部有景物如药尞、西庄、巢云亭、白龙沂、跃龙峡、蟠秀亭、练光亭、跨云亭、罗汉岩。再西有万松岭,岭畔立一倚翠楼,楼旁平地开凿了两处弯形的水池,东边的叫做芦渚,设浮阳亭;西旁的叫做梅渚,设雪浪亭。池水向东流为雁池,向西流为凤池。池周围有馆、阁、亭数座。万岁山脚下设登道直达山上最高处的介亭,介亭左右各有二亭,左为极目、萧森,右为丽云、半山。从山顶向北可俯瞰景龙江,江水的上流引一支注入山涧。苑的西侧有漱琼轩,山石间错落着炼丹观、凝直观、圜山亭,从这里可以望见景龙江旁的高阳酒肆及清澌阁,江之北岸,小亭楚楚,江水支流流向山庄,称为回溪...    艮岳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政和到清康间十余年,各地花竹奇石,都聚于此。其中宣和五年,为运载一具高数丈的山石,动用了上千人,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的时间才运到汴京。艮嶽中的楼台亭馆,除上述记载外,月增日益,难以数计。徽宗晚年,耽于建造苑囿,以致国力不支。不几年,金人打来,围攻汴京,宋钦宗命取山禽水鸟十余万,尽投之于汴河,拆屋烧火,凿石为炮,伐竹为篦篱,又将苑中数以百千计的大鹿尽杀,作为鼓励士兵的食物。至此,艮嶽已不复当年面目了。
    南宋建都于临安,即今杭州。临安的宫城,早在北宋时就开始经营了,当时以临安为南京。南宋的宫室最初较为简易,认为汴京之制侈而不可为训。
    偏安日久,南宋南王日渐耽于歌舞升平的生活,遂不断修葺、增建宫室。    南宋皇宫的正门为丽正门,丽正门装饰华丽,门为朱红色,缀以金钉,屋顶为铜瓦,镌镂龙凤天马图案,远望光耀夺目。丽正门的城楼,是皇帝举行大赦的地方。宫中正殿为大庆殿,又名崇政殿,是举行大典、大朝会之所。
    大庆殿东西两侧设朵殿,是皇帝举行仪式前休息之所,后改为延和殿,供皇帝便坐视事,即为便殿。规制简朴,陛阶且一级,小如常人所居。垂拱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紫宸殿用作皇帝祝寿的场所。集英殿则是策试进士的地方。    内朝宫殿有十余座。勤政殿、福宁殿是皇帝的寝殿。慈宁殿、慈明殿是皇太后起居的殿宇,仁明殿、慈元殿等数座宫殿为皇后、嫔妃所居。太子的东宫为了节省,没有另外修筑,而是和帝、后的宫室连为一片。    内朝除宫殿外,堂、阁、斋、楼、台、轩、观、亭,星罗棋布。这是南宋的特点,帝王居处的奢华不表现在宫殿上,而多表现在苑囿上。南宋朝廷借助于临安的山灵水秀,建造了大量的供帝、后闲适生活的场所。后宫及后苑的堂有三十余座,如观赏牡丹的钟美堂,观赏海棠的灿美堂,四周环水的澄碧堂,玛瑙石砌成的会景堂,四周遍植日本罗木建古松的翠寒堂。楼有博雅书楼,观德、万景、清暑等楼。阁有二十余座,其中有源自北宋的龙图、宝文、天章等阁。轩有晚清轩。观有云涛观。台有钦天、舒啸等台。亭有八十座,其中赏梅的有春信亭、香玉亭;桃花丛中有锦浪亭;竹林中有凌寒、此君亭;海棠花旁有照妆亭;梨花掩映下有缀琼亭;水旁有垂纶亭、鱼乐亭、喷雪亭、流芳亭、泛羽亭;山顶有凌穹亭。后苑有各成一景的小园,其中有梅花千树组成的梅冈,有杏坞,有小桃园,等等。禁中还仿照杭州名胜西湖和飞来峰,建造了大龙池和万岁山。    此外,南宋还有许多独立于宫城的皇家苑囿。如聚景园、玉津园、富景园、屏山园、玉壶园、琼华园、小隐园、集芳园、延祥园等。南宋的御园较北宋晚期数量更多、更加兴盛。南宋偏安的一百多年中,各朝帝后游玩、享乐,极尽荣华富贵,过着人间仙境的生活。有诗为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龙亭  
 

   元宫城——隆福宫——兴圣宫


     气吞欧亚的蒙古帝国,最终选中了燕京作为首都,定名为大都。燕京作为帝王之都,这不是第一次,在蒙古军队打败金人之前,燕京已是全国的首府。战争中,金国的宫室变成废墟,蒙古帝国重又兴建本朝的宫室。经二十余年的兴建,元宫的规制与华美又胜于金代一等。    元代的皇宫以太液池为中心,分三个部分,即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    大内是正式的宫城,宫城呈长方形,长有六、七里,周廻二十里,四隅各有一个角楼。宫城的正门为崇天门,自中南海引出的水渠从崇天门前流过。    宫的正殿为大明殿,是举行重大节庆、大朝会的场所。殿内设皇帝与皇后的宝座,元代制度规定,帝、后并坐临朝,大明殿后有寝殿,作为皇帝休息或暂时居住之所。大明殿是整个宫殿中规制最大的一座,装修也最华丽。大明殿的东西分别有文思殿、紫檀殿,后有宝云殿,宝云殿两旁分设钟楼、鼓楼。    大明殿内有两样精巧的东西值得一提。一为灯漏,漏是古代计时用的器具。元宫灯漏用机械控制,上设十二个小木偶人,捧十二个时辰标志,每当时辰交替时,下一个小偶人便从小门中出来,捧着时辰牌,立于御床对面。    郭守敬进献给元世祖的七宝灯漏,朝会时陈设于殿中,灯漏中的钟鼓能应时自鸣。另一样精巧的东西是机械控制的笙,笙又与一个机械控制的孔雀相连,笙一鸣则孔雀相应起舞。宴会时此笙又是乐队的首席,笙鸣则众乐齐作,笙止则众乐亦止。
    以延春阁为主的后宫区,结构与前廷相似。延春阁为后宫的正殿,阁后有柱廊,柱廊后为七间寝殿。寝宫当时俗称为拿头殿。朱红镶金的窗棂,用玉板明花没纸糊窗,间缀双金花,外罩一层黄油绢幕,油浸过的纸、绢可以透光。冬天则用油皮罩在窗外。殿内遍铺红黄色的厚地毯,寝处屏幢帷幄几重,床上茵褥重叠,上盖纳失失(一种皮褥),纳失失上贴以金花,再熏以异香。后廷的东西两庑有一百七十二间,供嫔妃居住,寝殿与长庑相通。此外,后廷还分布着许多小型的殿阁。    宫城的北门叫厚载门。厚载门建有高阁,四周建旋梯,称为飞桥,舞台与飞桥连接。元顺帝最爱观看十六天魔女的舞姿,每临幸厚载门的高阁时,便命天魔舞女歌舞于旋台上,前面由吹奏乐队导引,自飞桥而升。厚载门外的市民可隐隐听见、望见那里的歌舞景象,宛若仙境。    史载元世祖忽必烈曾命令将塞外的青草植于大内丹墀之前,谓之“誓俭草”,提示子孙勿忘创业艰难,但后世君主却忽视了这些青草,忙于追金逐玉。    太液池的西部,为隆福宫和兴圣宫两个宫区。隆福宫主要供太后居住,兴圣宫主要供太后、皇后、嫔妃居住。嫔妃能够到这里来住,算是宠遇。女性在蒙古族中的地位高于汉族,皇后可与皇帝并坐临朝,后妃可单独占据一两个宫区,而不象汉族皇宫那样,后妃的住所位于遮拦密匝、无人窥视的后宫深处,不与外人相通。而元代的兴圣宫却有文士往来其间,兴圣宫内有奎章阁,选文翰才俊在奎章阁中任学士兼经筵讲官。    太液池水源自京西的玉泉山,太液池俗称海子。池中有小岛名琼华岛,该岛以玲珑石砌为山,元时称为万岁山。据说这些石头取自于宋代的艮嶽。    该岛岩洞窈窅,林木郁郁,岛上建有广寒、玉虹等殿。广寒殿是元帝观景、饮宴的佳处。此殿装璜华丽,窗为朱红色,镶以金线,窗楹镂刻云龙图案,上铺一层黄金。殿内设间玉金花玲珑屏台床,四周排列金红连椅,殿中设一黑玉酒瓮,可贮酒二十余石。殿后有两个石笋,为龙首形状,太液池中的水被抽上来,又从龙嘴中喷出。殿的窗外有露台伸出,旁有一个数丈长的铁杆,上置三个金葫芦,以镇岛下的龙潭。皇帝在琼华岛凭栏四望,视野空阔,前面是瀛洲桥,太液池东西宫殿金碧流辉,回望西山云气,与高大的城阙相接,天宇显得低沉可就,人在一片清虚之中...
   太液池中,皇帝与嫔妃泛舟娱乐,中秋之夜泛舟于池上更是美妙无比。
    元武宗时,中秋太液池上,皇帝与嫔妃乘船赏月,令宫女编为两队,左为凤队,右为鹤团,驾彩帛装饰的采菱、采莲之舟,往来如飞。武帝仰望中天一轮圆月,彩云四合,乃开宴张乐,令宫女们上前起舞,歌一曲“贺新凉”。
    随后又令两队宫女用水激战,宫女们在各自的船上摆开战场,交战的水柱在月光下如剑戟的寒光。最后,武帝携众女乐们在“龙归洞”歌声中归去。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工于匠作,曾亲自设计龙舟式样。制成的龙舟,上有穿廊、暖阁、殿楼,全部用五彩金妆。舟身落在龙背上。龙舟在太液池中行进时,龙的头、眼、口、爪、尾皆动。虽然驾船的动力来自水手的篙杆,但远望金光闪跃的巨龙在水上行进,足以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 元大都遗址公园 
 

      明清紫禁城


    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至今仍保存完好。从构建的技术、艺术水平上讲,紫禁城遥居于历代宫室之上,尽管它的占地面积并不很大。    紫禁城位于都城的正中央,中轴线穿过皇宫的正中,也即是穿过正殿太和殿的正中。紫禁城体现着古代的中央集权观念和均衡意识。它的高大、庄严、肃穆更体现着皇权至上。
    天安门(明代叫做承天门)是皇城的大门,雄伟壮丽。进入天安门后,迎面而来的是端门,端门处于皇城的大门与宫城的大门之间,起一种缓冲作用。端门之北,高大的午门矗立着,雄浑凝重。午门是宫城的正门,是宫城中最高大的门座,重大仪式如大赦、献俘在此举行。紫禁城的北门为神武门,东西各为东华门、西华门。
    进入午门,建筑物渐趋紧凑。由午门跨过内金水桥,入太和门,抬头便可仰望太和殿。殿前广场空阔,可容纳万人。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登基和大节庆(包括元旦、冬至、万寿节等)仪式的地方。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中和殿后的保和殿,是策试进士的场所,皇帝也常在此接见大臣,举行宴会。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前朝位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在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武英两殿。文华殿在东侧,是进行文事活动的地方,明代文华殿正堂按期举行经筵,由翰林院学士向皇帝进讲经史;文华殿的廊庑,是太子读书的地方。清代废除预立太子制度,文华殿除经筵进讲外,还贮藏书籍。清代重建了文渊阁,贮藏四库全书。太和门右侧的武英殿,也主要作为宫廷文化活动的场所,清廷在武英殿用当时先进的铜活字印刷书籍,称为“武英殿本”,该殿附近有南熏殿,收藏历代帝王与名贤画像。
    从保和殿北的乾清门迤北,便进入内朝。乾清宫是内朝的正殿,是明代和清初皇帝的寝殿。乾清宫堂中有一个匾额,上有“正大光明”四个字。清雍正皇帝创立秘密建储法,将预先写好的皇位继承人名字装入密匣,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待皇帝临终时才开匣验看。
    乾清宫之北,是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乾以配天,坤以配地。乾清、坤宁分别为帝后的寝殿,象征着天人合一的秩序,也表明皇宫在人间的崇高地位。    坤宁宫的东暖阁,是清代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婚期时在这里居住几天,然后皇帝再回到乾清宫。在乾清与坤宁两宫之间,还有一个殿,名曰交泰殿,取天地交泰之意。交泰殿是皇后受贺和举行亲蚕礼的地方。乾隆以后,在这里存放了二十五颗宝玺。
    内朝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十二宫,东六宫,西六宫。分别由太后、嫔妃、太子居住。每个宫又是各自独立的单位。    除上述主要宫殿的组成的大致格局以外,紫禁城内还有难以一一尽数的殿、阁、门,分布有序。    然而紫禁城并不是皇帝唯一居住、生活的地方,尤其对于清代皇帝而言。
    离宫、苑囿是任何一朝都不可或缺的,明清两代在这方面不逊于任何一代,特别是清代皇帝对苑囿的“需要”更大。清代皇帝每年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住在离宫。    明清的离宫苑囿有圆明园、避暑山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颐和园。这当中,只有三海明代已有,其他均为清代所建。这些离宫苑囿今人能够亲眼目睹、亲身游历,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了。           中国古都        一个国家的都城,不管是中国,是希腊,是罗马,还是非洲的埃及,以及像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这些世界几大文明的国家,它的最主要探讨国家历史的渊源,国家历史的起源,也就是文明的起源,往往是从都城开始的。中国古代都城从历史文献记载,从夏代开始以来,大约有217座。我统计过一个数,但是呢绝对不只217个王朝。统一的王朝没有,有的就是分裂王朝。 

   其中包括边疆地区。比如包括像黑龙江和吉林交界的渤海国,在公元七到九世纪的渤海七八九世纪的渤海国。还有像我们云南的南诏、大理这些国家,还有新疆地区地方性的,当时也叫国。其实“国”的概念不一样,可能到现在我们把“国”理解为非常严肃的东西。我们现在“国”就跟地图上画的这个一样,是公鸡。其实在最早的时候,就比这个相当于中心地区就中原和现在华北、华中北部、华东的北部、西北的东部这一带,据历史记载,当时有万国,万邦万国。当时那个“国”实际比现在县还小,几乎相当于一个乡。那时候实际还不是我们现在理解意义的国、国家。真正我们从历史上理解为已经进入国家的这个时期的都城,已经有217座。既包括传统的大一统帝国的内地的这些都城,也包括周边地区的一些地方政权的都城。 

   根据建都时间长短,现在一般认为建都时间最长的,在中国这217座都城里,最长的就是西安,现在的西安。我们总说古都西安,北京的一条街,最主要的一条街长安街。实际就是以西安的古名命名的,它建都大约在一千年以上。 

   其次就是接近于西安的建都在九百年以上就是北京,这是建都时间第二长的。第三个就是洛阳,洛阳建都也在八百多年以上。再以下其他一些都城时间都比较短了,从第三名到第四名一下差了一倍,剩下都是三四百年或者一二百年,有的是几年。应该说中国的最主要的都城,建都最长的千年以上的西安,九百年以上的北京,八百年以上的是洛阳。     根据建都时间的长短,现在从20世纪初,中国提出了一个叫“五大古都”。“五大古都”呢,我们知道就是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和开封。就是传统所说的“五大古都”。“五大古都”一直流传了很长时间,大约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学术界流行,在群众中也开始宣传。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有了“六大古都”之说。“六大古都”加了个谁呢?加了个“杭州”。杭州就是现在南宋时期的临安。到了八十年代,又加了一个叫“安阳”,河南的安阳。它是安阳殷墟,我们说殷墟的首都,建都一百多年。当然后来曹操它的附近,有个三台叫铜雀台。曹操的都城实际也属于安阳附近,但那不是统一帝国的首都。这也就形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家在市场上经常看到的一本书上写的“中国七大古都”。 

   在“七大古都”里头,占统一王朝都城的王朝年代里头,最多的也是西安、洛阳和北京。大家有时间你们可以查一查中国的历史年表。你算一算统一王朝年代一共多少?作为都城的年代多少?作为都城就是王朝那个年代是多少?比如西汉王朝从它建立到它灭亡也就是都城的存在时期,这样的话你可以计算出来它所占的百分比。应该说“七大古都”里有三大古都在中国历史上又具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也就是我们多年来历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为什么对西安、洛阳、北京,当然也包括我们早期从事研究的安阳,这些古都特别重视的原因。工作开展应该说也是比较多的。 

   中国古代都城应该说有了国家就有都城,这样的话中国第一个都城也就是第一个王朝的首都。第一个王朝是夏王朝,根据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年表,夏王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据现在应该说是4702年,确切数。但实际上“2070”也不确切,是个约数,也就是说距现在四千一百年左右。它的都城现在夏代都城,一开始应该说比较多。在这个地方建都几年,由于可能国内的政治形势、军事形势又迁都到另一个地方,直到它统治比较稳定的时候。大约到夏王朝的中期,也就是公元前19世纪才在现在的河南郑州西部偃师市一个村庄附近,叫二里头这个村子名字,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它的首都。二里头遗址作为首都,一是考古发掘在这儿发现了宫殿,古代的宫殿。通过发掘的宫殿里的建筑物和宫殿附近的墓葬,考古工作者根据墓葬出土的器物,判定这个地区的墓葬和宫殿建筑的时代距今大约是公元前17到18世纪。也就是夏王朝的中期以后开始建立这个都城。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都城。可能有机会你们旅游参观的时候,到了这个村子附近,有一个题词叫“天下第一都”,现在这个名字应该说现在还没有谁能够代替它。当然随着我们考古工作的开展,也许比它更早的都城我们还会发现。 

   大家看到这个图片,这是在上个世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个地区发掘的一个宫殿遗址的复原模型。当时这个宫殿应该这个样子的,面积大约是一万平方米,108米乘100米,约一万平方米。大家看到周围是个围墙,南面是个大门,北边是个大殿,是个宫殿。这时候还没有瓦,盖房子还用茅草,但是长方形的大宫殿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周围是廊。这个都城遗址呢要比我们后代的都城小得多。根据现在的初步调查,大约有四平方公里。它的宫殿呢,宫殿建筑基本在现在我们所了解的都城范围的中间,中央部位。这个夏代都城的确立,应该说在中国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古代的历史被国际学术界承认,应该说二里头遗址是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我们的文明史呢也就向前大大推进。   

   第二个都城就是商代都城。商代首都呢,最早的现在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说在河南偃师我就说二里头这个旁边,有个村子叫塔庄,就是宝塔的“塔”。有的说呢在郑州,现在的郑州市。现在搞夏商周断代工程,我们总说怎么断定?比如夏代和商代之间的分水岭在哪儿?你总要给人家王朝有个断。比如说你现在是公元2070年成立的,什么时候灭亡的?比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什么时候成立的?1949年。它给那么个数字。现在比如考古上怎么断定这个?因为现在没有文献记载,大家知道我们的文献,当时的历史是后来文献追溯的,当然追溯的口头历史也是历史,不过这些历史的水分比较多。就需要经过学者更多的工作,但是呢就要求助于考古学。考古学如何解决一个王朝的变化呢?我们考虑来考虑去,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都城的变化。古代呢,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必须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都城。就是建都,定都在哪儿?现在是一样,我们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在西柏坡开会,首先要确立我们定都在哪儿?当然我们还是定都在北京,这个可以。比如古代它不会定都在原地方,古代往往是这样。很少大的王朝夏王朝灭亡以后,还在夏王朝首都。因为它灭亡以后,往往有一个政治和军事上的报复,就要摧毁它的建筑挖掘它的陵墓。包括它祖先陵墓的挖掘,这实际上是政治报复。我们过去也有这个事情,大家知道一旦干什么了,石碑给推倒了。比如秦始皇,秦王朝灭亡的时候,项羽到了当时的咸阳,他一把火先把阿房宫烧了,一烧烧了三个月。按道理他完全可以不烧的,象征什么?象征他把王朝推翻了。烧了它以后,所谓的先破后立,破了以后他得立。他要建立国家首都,他有个统治中心,他要建都。建立都城的时候,就应该是那个国家成立的时候。但这个年代很难定在哪一年,就在那个左右的时间。因此呢,我们后来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的附近发现了我说的偃师市的一个商代城址。而这个城址应该说保存非常完好的一个城址,它不是一个一般的城。因为那里头有宫殿,宫殿的大型建筑应该说非常雄伟。这个城建立得很规范。这样的话呢,就判定了这个城是商代的一个都城。而这个都城里的时代,经过测定和经过考古研究,恰恰又和夏代的二里头的灭亡时代相衔接。就是它这个城不用了,被毁坏了,那个城刚好建立,就是时代相接。也就是这个时候恰恰是夏王朝的灭亡和商王朝的建立,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商代的第一个王朝。 

   以后商代又在河南的郑州建立了更大规模的都城。再以后到了盘庚的时候,就是商代的国王又把首都迁徙到河南的安阳,在那里建都将近一百多年,直到商纣王荒淫无度,最后把国家给断送了。这就是刚才我谈到的商城,偃师商城。外面是一个大的城墙,一圈,靠里面还有一圈小的城墙,在最中间有小城,这个城就是所谓的宫城。偃师商城的宫城到偃师商城这个时代,应该说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对中国以后都城的影响包括我们现在,现在我们说北京城有故宫,故宫外头还有内城,外面还有大城。一圈套一圈,反正最中间是统治者的所在地,越往外头重要性越差。它的周围应该是官府,官府的周围是老百姓,老百姓的周围就成了墓地了,就这么一个规律。到了安阳殷墟大家看看,商代最晚一个都城,安阳殷墟。大家看看它这儿北边是商代中期的一个城址,两年刚刚发现的四平方公里,周长约八千米,这是目前发现最大的一个城址。继这个城址之后,在它的南部大家看看有一条河流。河流的拐弯的地方就是它的宫殿区。这是三十年代,当时国家的考古研究机构在这儿进行了发掘,发掘了将近五十多座宫殿。同时在这个宫殿的西北部,大家看到有一个绿色的东西,绿色的有一些褐色的东西,那地方叫西北岗,地名叫西北岗。这里发掘了13座大型墓葬,其中有近十座王陵,就是商代国王的墓葬。有了统治者的活动中心,有了死后的埋葬中心,那么作为都城它应该是最完整的。就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古代先秦都城里头这是最完整的都城。因为都城里边不能光有宫殿,国王死了还有埋的地方。就跟清朝一样,你不能光有故宫,清朝的王陵在哪儿呢?有东陵有西陵,东边在遵化,西边在易县。明朝皇帝也是一样,活着在北京,死了就搁昌平去了,当然昌平也归北京管。一个完整的都城既要有他生前的宫殿所在地,又要有死后的陵墓所在地,而安阳殷墟是我们目前所知道最完整的一处。 

   商代以后周武王消灭了商纣王,因为商纣王荒淫无度,就成立了西周王国。西周王国大家知道从西方来的,西方是指古代社会,不是现在,就是大西北,就从陕西过来的。可能老百姓都知道“姜子牙钓鱼”的那个姜子牙,“愿者上钩”。姜子牙就是辅佐他们一个有名的军师。就那个时代,他向东进攻,他的大本营在西部,现在陕西一带。然后取得政权以后,他就在现在的西安,建立了西安地区的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也叫丰镐遗址。丰京、镐京,丰是丰富的“丰”,镐是一个金字边一个高,这实际是一个水的名字,一个地方的名字。在建立自己都城,这个地方呢,有本书叫《封神演义》,讲到西周的历史,跟这个地方的关系很密切。这个都城现在发掘了大量的墓葬,有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也有发现了当时好多建筑的地基。因为房子都没了,中国跟希腊罗马不一样,跟埃及不一样。可能出国旅游过的先生,或者出国去过那些地方的先生,或者你们从电视上见到介绍知道,西方的都是石头建筑,中国都是土木建筑。改革开放以前包括农村全是土木建筑,现在改成砖了。土木建筑一个最大的不足,从保存价值来说不易保存,年代一久就塌了,只留下地基了。比如说阿房宫,那么有名的一个宫殿,杜牧在《阿房宫赋》里写到,阿房宫东西多少米,非常宏伟,应该说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它大殿东西一千五百米长,三里地,南北将近五百米,那都不得了,上面可以坐一万人,那就是万人大会堂了。但是它没保存下来,因为它是土木建筑,只保存台基。什么叫台基?就是打的地基。因为要这么大的建筑,承载量非常重,地基处理非常好。这样的话呢,地基打得非常深。我们知道夯土,群众打夯的土,夯土厚十几米,在丰镐这个遗址,周代都城保留了大量的建筑遗址。周代以后,到了东周就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的都城。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是一个政治上思想非常活跃的时代。因此都城正因为这样,它当时各地的王侯,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都是仿造国王去建造自己的统治中心。包括齐国的临淄;包括楚国的江陵,就现在的沙市;包括现在郑州附近的郑韩故城就是韩国;还有像燕下都,河北易县,北京附近;还有像河北邯郸赵邯郸王。他们纷纷效法当时的中央政权,效法他的都城建设自己的首府所在地。而他建造的方法呢,应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安阳殷墟


   比如说这个城皇帝的房子得多高,大臣的房子得多高,老百姓的房子要多高。我举个例子,像北京城。当然古代不是这样,最早的古代,明清时期。它可以用琉璃瓦,可以用黄瓦,老百姓的房子绝对不敢,要用那个做的话就要杀头的。建筑本身是个等级,就跟现在坐汽车一样,也是一个道理。不过这个不太严厉了,甚至有钱你什么都可以坐。但是只要你是公务员就得按规定办,过去公务员按规定办,老百姓也得按规定办。你盖什么房子?建什么样的庙?都按照规定走。但是到春秋战国这个时代,应该说正是一个百花齐放时代,百家争鸣的时代。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也造成了整个建筑上一种规划上的、归制上的一种社会形态上的丰富多彩。我想因为它涉及的都城非常多,我这里就不多谈了。 

   结束了春秋战国这个时代呢,是由秦始皇结束的。他所建立的城是秦咸阳城,秦咸阳城要根据历史记载,可不得了。东西二百七十里,到处都是宫殿。当然我想这是文学家的夸张,或者对秦始皇的一种不满,把他错误的张扬。但是不管怎么说,秦始皇建的都城,确实是非常大的。它的规模呢,应该说呢,像秦始皇陵一样,大家知道秦始皇陵是现在我们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当中最大的一座。他的都城如果包括他的离宫也应该是最大的一个。至今考古工作者还弄不清它范围到底比如东西是多少?弄不清楚主要是我们工作原因;再一个因为秦始皇得罪人得罪的太多了,对它的破坏太厉害了。当时农民起义军对他的宫殿、对他的各种设施破坏太厉害了。再有呢,秦始皇所建宫殿的所在地,又是中国历代周秦汉唐,尤其汉唐时代的政治中心。它重叠性的建筑,什么叫重叠性?原来我在这儿进行生活,后来人继续生活,这样的话把前代的建筑物就破坏了。因此对研究起来非常困难,但是我们知道秦咸阳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秦咸阳城呢虽然时间短,从战国中期公元前350年到秦代末年,被秦末农民起义军推翻秦王朝,项羽西入关中。秦咸阳成也被一把火烧得面目全非。我曾经在遗址上七十年代初进行发掘,本来是一个房子。因为发掘出来大家可能一看大吃一惊,就跟炼钢炉一样,出来都是炉渣了,搬不动。炉渣五光十色的,显然那个里头有金。比如有各种金属装饰物,不然的话不会出现那个现象。因此说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项羽火烧咸阳宫”看来是属实的,是被考古发掘所验证的。而且那个宫廷里相当富丽豪华,现在我们装饰一下房子很容易,他的宫殿都是壁画,走廊旁边都是壁画,壁画经过两千多年,颜色还非常鲜艳,刚发掘出来。秦咸阳城在中国古代的都城建设历史上,应该说创造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高峰。到了汉代,汉代汉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就在秦咸阳城。大家知道看到地图上,中间的地图上,有条河,东西向的河叫渭河、渭水。渭河北面是秦咸阳城,渭河南面在秦代的时候,曾经是秦代的离宫。大家知道“荆轲刺秦王”,或者“廉颇蔺相如”这出戏。 秦王就在渭河南边有个殿叫章台,这章台实际上是汉代的一个宫殿。汉刘邦的办公大殿,后来把它当作办公大殿,也叫做前殿。就是在这个地方,它的都城就建在这儿。 


 
   大家看到汉长安图,这张图呢,画着紫颜色的就是当时的建筑物,宫殿建筑和市场建筑和宗庙建筑。这个城,现在已经应该说做了将近五十多年的工作,情况基本搞清楚了。这个城对中国古代影响也比较大。大家看虽然它中间的一条浅颜色的线在里边,是道路。虽然不太整齐,但是已经形成中国古代所谓豆腐块型的城市结构,用道路一块一块切成豆腐块形式。而且在它南面有宗庙,方块里头有十一个小方块,那就是当时的宗庙。宗庙是什么呢?就是祭祖宗的,旁边有个小方块,在它的西南角下方那是社稷。社稷是什么?社稷就是祭天的,祈求农业丰收的。一是要祭祖,二是要祭天。祭祖是维持自己,要把自己政权好好地传下去;祭天呢是为了保持好的收成,创造一个好的年景。这是古代一个政治思想。一直对后代延续到明清北京城。大家知道现在明清北京城里也有太庙,也有社稷。不管它的位置,我后面还要讲到它的文化内涵,都能体现出这些特点。汉长安城已经筑了两万五千七百米的城墙。当时这个城墙是汉高祖的儿子,叫刘盈修筑的。这城墙一般高十米,底宽十六米,都是拿土打起来的,夯土。它硬到什么程度?大家如果有可能到西安旅游,你们看一看那个土一层一层和现在砖一样,硬度和现在砖一样。两千多年了还保存着,应该说呢,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的最早的一个城址之一。汉长安城里头最重要的核心地方,我们说一个城,讲都城是国家的缩影,都城里头什么是最主要的?就是宫城。什么叫宫城?就跟老北京一样,老北京什么最重要?重要地方当然多着了,但是作为一个首都来说,故宫最重要,因为皇上就在故宫里头。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故宫转的。明清时期应该在北京城里都是围绕故宫转的,包括过去什刹海呀,这些修的各种东西都是围绕它转的。如果这里没有故宫,也就没有了颐和园和圆明园。因此呢,我们说一个都城最主要的就是它的皇宫。汉王朝的皇宫就是未央宫,大家经常在听唱戏剧的时候,经常提到未央宫,就是看到图的中间这个方块。这个是边长两千二百米这么一个方形的一个皇宫,大约有四平方公里。在皇宫里的正中间有个绿色的,就是它的办公大殿,叫前殿,前是前后的“前”。中国古代管皇帝办公大殿在周朝叫路寝。路是道路的“路”,寝是寝殿的“寝”,是睡觉的那个“寝”。到了秦朝呢就叫前殿。因此秦始皇修阿房宫的时候呢,管阿房宫叫做阿房宫前殿。到汉朝继续继承这个。到了曹魏的时候,曹氏家族曹魏时候呢,就把皇上办公大殿改名叫太极殿。太极就是练太极拳的“太极”,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现在。日本人它们的古代都城也叫这个名字。当然后来我们就像在北京就叫“太和殿”,有的叫“大庆殿”,实际上在以前比较规范的叫前殿。这个殿呢,大家看到正好是在工程的中心,正好在方方正正工程的中心,这就叫择中而立。选择正中间,表示以它为中心,这就是不能多中心,就以前殿为中心。这个中心既包括东西集中,也基本南北集中。现在去过故宫的,大家可以看一看,你在它跟前不知道,只要你看一看图,太和殿是不是在东西居中就知道了。而且太和殿前头没有殿只有门,这个殿也是一样。太和殿前面都是门,不管是午门、天安门,前面再没有办公大殿了,更不允许有休息用的了,这是古代传下来的。比如未央宫的前殿一样,前殿之前再不允许有殿,都要在它两边或者在它的后边,前面不能挡着它,这是一种至高无上,一种就是所谓一个国君的一个尊严。通过建筑的安排,建筑物的所处地理位置,来体现出它一个思想。 

   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东汉洛阳,汉代的。到了东汉就刘秀的时候,就把首都迁到洛阳。农民战争,西汉末年农民战争起义以后,推翻了王莽政权,把首都建在了洛阳。洛阳城有一个特点,如果在前面我们看到了汉长安城情况的话,我们就看到洛阳城规划里头,南北各一个小方块,两个皇宫,不同时期使用的两个皇宫。早期用的南面这个叫南宫,晚期用的北边这个北宫。这个时期应该说又进入了一个中国古代都城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呢,到了洛阳城进入北魏时代,宫城所谓皇宫的宫城,有几个就变成了一个。原来都城里不是一个宫城,好多宫城。比如汉长安城里头有未央宫,还有长乐宫。为什么有未央宫和长乐宫呢?因为最开始皇帝当政的时候在未央宫,皇帝死了以后皇后还在,皇后的儿子当了皇帝还在未央宫,皇后上哪儿去呢?皇后变成皇太后了,皇太后就到了东边的长乐宫去了。因此汉代西汉时候,有“东宫”、“西宫”之称。东宫就是指太后之宫,西宫指皇帝办公的地方。而当时呢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呢,一个封建王朝往往需要外亲戚,外戚专政就是需要他娘家人来支持他。他对自己的兄弟不太相信,怕兄弟之间有时候不信任,互相残杀,这样外戚势力非常重。实际上,皇后的家族势力大部分在长乐宫。你们可能注意一下西汉的历史,西汉的皇帝都是短命的,西汉的皇后都是长命的,有十几个皇后当了皇太后,皇太后当了太太皇后,一直当多长时间,实际控制政治势力。多宫城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从多宫城变成单一宫城,是政治成熟化的一个表现,是皇权集中的表现。从皇帝为权力,依靠家族变成依靠亲戚,皇亲国戚,变成自己组织政治力量,这么一个过程。如果说在洛阳的北魏洛阳城,看不清楚的话,大家看看唐长安城。到了唐长安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唐代。绿色的呢是宫殿区,紫色的呢是它的一般的居住区和市场,绿色的南部是皇城,就各部位办公的地方,在中间的绿色的北部是宫城,宫城就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在东北角又一个,大家知道有个电视剧《大明宫词》,那就是大明宫,东北部那个角是个大明宫。就是从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就开始从宫城就把皇宫迁到这里来了,就在这个殿上叫含元殿上办公。这是从空中拍的,中间那是大台子,四周这是发掘时的现场。两面呢有两个很像我们北京城现在的午门,你们进了天安门以后,看到的午门两边,两边出来两个建筑物,中间是个门,最早中间是个殿,两面出来两个阙,阙楼。这样的话呢,应该说午门的历史从这儿可以找出渊源,当然渊源更早,不只是这儿。 

   从唐代长安城,中国古代的都城形成了自己的一条制度。什么制度呢?一个城市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在城市的正中央,然后它的正门,城的正门和皇城的正门和宫城的正门都在一条线上。然后他的老百姓都在皇宫的周围,皇宫和皇宫的周围。怎么住呢?安排的里坊,切成豆腐块一样的模式。大家看一块一块的,这样的格式。一个长方形的方块里头,现在我们叫胡同。到了元大都叫胡同,在元大都以前叫坊,一个土字边一个方。再早叫里,现在也有叫里的,什么什么里就是一里地两里地的“里”。汉代叫“里”,洛阳北魏时期叫“坊”,一直延续下来,到元大都就变成了胡同,这是我们中国居民区的变化。而且坊里头大家看到了它一般是长方形的,在长安城里头有十字路,十字路里头分成四块小的,每四块小的又有一个十字路。一条路逐渐由城里的路宽一些,比如城里的主干大道,唐长安城宽度到一百五十快到一百五十五米,可能比长安街还要宽,一百五十五米宽。比它小一级的路,另一等级路,可能一百米宽,或者一百米到一百二十米宽,通向城门的,还有更窄一些的路。比如环绕城墙的,可能就是三到五十米宽,在群众老百姓居住区坊里的路,主要的干道就十几米宽。如果坊里头再切成小路就五六米宽。大家我们知道可能你们有时候看到日本的一些文学作品,日本是町。丁是个田字,我们坊分成四分,一个坊有个十字分成四块,每个小的里头再分成四份,共十六份,日本叫十六丁。这个制度一直传到了日本,不过名称叫法稍微不太一样。这套制度一直延续下来,应该说对中国的古代都城制度延续到明清,基本上变化不大。到了辽金元清应该说从现在说我们少数民族作为国家统一国家的政权的统治者,但是他们也吸纳了中华民族这个先进的文化。在都城建设上,完全也是这套东西。尤其是辽金元,甚至比中国的汉族统治的皇帝还要规范化,还要复古,复什么古呢?复中华古文化之古,按中国古代有本书叫《周礼·考工记》,按《周礼·考工记》那套模式去仿造,去修建。当然到了明清时期,既延续吸收了辽、金、元北京城的特点,又结合中国历代都城特点,营建了北京城。北京城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都城一个集大成的作品。我想呢,北京城大家都很清楚,在座的各位,我就不多介绍了。如果呢,对古代都城最好的理解就是从北京城做出发点,由此做起点,去认识中国古代都城,好多东西就很容易地破解。 沈阳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 380年后的今天,国内一批知名学者为纪念沈阳故宫的创建,近日举行了学术研讨。由于史料缺失,沈阳故宫仍然有许多待解谜团。为此,专家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 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

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罕王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所以又称“沈阳”。

当然,传说似乎过于神奇,但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教授和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表示,历来建都建城,风水都是放首位的。沈阳在浑河之阳,上通辽河,辽河又通大海,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 但是两位专家同时又指出,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更主要的目的应该是出于战略进取上的考虑。首先,沈阳乃四通八达之处,其地理位置对当时的满族而言非常有利,北征蒙古,西征明朝,南征朝鲜,进退自如。其次,原先的都城辽阳满汉民族矛盾冲突严重,而沈阳当时还只是个中等城市,人口少,便于管理,这样可以避免满汉矛盾的激化。

由于史料没有任何明文记载,沈阳故宫究竟何年开始建造,一直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也是历史学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说,这可能是因为修建皇宫是件劳民伤财的举动,清代统治者认为不值得提倡,而且修建宫殿本身也就是为皇帝建个家,没必要将具体建造年份写进史书。然而几年前,鞍山市文物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当地发现了一本《侯氏宗谱》,其中关于修建辽阳东京城和沈阳盛京城的记载非常详细。

据《侯氏宗谱》记载,负责为沈阳故宫烧制琉璃瓦的侯振举家族是“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有专家据此推断,沈阳故宫应该是在天命九年,也就是1624年开始建造的。 2003年1月15日,沈阳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沈阳故宫到底建在哪一年?》的文章,经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清前史专家支运亭研究员多年研究,认定沈阳故宫的始建年代应为1624年(天命九年)。 但佟主任却不赞同这一说法,他认为,《侯氏宗谱》中所说的“天命九年”指的是侯振举一家迁居沈阳的时间,而不是说侯振举搬到沈阳后就立即开始建造故宫。佟悦认为,沈阳故宫应该是从1625年开始建造的,理由有二:首先,1624年,东京城还没有建好,许多贝勒、大臣都还在忙着建自己的住所,努尔哈赤在没有下达迁都命令之前,不可能在沈阳建造故宫;其次,努尔哈赤居住在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不是故宫里。如果沈阳故宫1624年就开始修建的话,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不住在故宫里反而要在故宫城旁居住?

这些清代宫殿建筑到底是谁设计的?又是由谁建造的?这一次,同样是《侯氏宗谱》掀开了冰山一角。 宗谱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文字:“大清高皇帝兴师吊伐以得辽阳,即建都东京,于天命七年修造八角金殿,需用琉璃龙砖彩瓦,即命余曾祖振举公董督其事,特授夫千总之职。后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又赐予壮丁六百余名以应运夫差役驱使之用也。余曾祖公竭力报效,大工于是乎兴。

选择一十七名匠役,皆竭力报效。……” 佟悦认为,这段文字说明,侯振举这个人与沈阳皇宫的营造关系很大。从以上文字可以判断,侯振举应该是建造故宫的负责人之一,但是考虑到沈阳故宫中有许多建筑是满蒙风格,侯振举作为一个汉人,不可能设计出来,所以除了侯振举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设计者和建造者。

对此,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专家认为,侯振举只是“烧制琉璃瓦的管窖人”,而不是沈阳故宫的“工程师”,因为侯振举是从海城迁至沈阳的,根据《海城县志》载:“城东南三十五里,在岩山山麓有黄瓦窖,制黄琉璃瓦。清时工部派五品官监制黄瓦。以备陵寝宫殿之用。”其卷2《民族》中有这样的记载:“侯氏,原籍山西明福县,后徙本境。清初隶汉军旗,世袭盛京五品官,监制黄瓦,族繁户众,世居城东南析木城。”该县志又在《重修缸窖岭伯灵庙碑记并序》中说:“清初修理陵寝宫殿,需用龙砖彩瓦,因赏侯振举盛京工部五品官……”

所以,究竟是几个人一同修筑了这座清代宫殿,还是由某位大师具体设计,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未解之谜。 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是否修建了部分故宫?这在史学界同样存在很大争议。李治亭教授认为,努尔哈赤在沈阳时一直都居住在故宫北门旁边,而不是居住在沈阳故宫里,这说明当时故宫肯定还没建完。 而且建造宫殿是一项耗资巨大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纷繁复杂,而努尔哈赤率部迁都沈阳18个月后便猝然离世。在这么短时间里,根本没有足够时间能将复杂的宫殿建造得如此之快。

而佟主任则认为,一年半时间也不算太短,在辽阳城建造宫殿时也只用了2年多时间,努尔哈赤在位期间完全有时间修建宫殿。而根据史料最早记载,1627年正月初一,皇太极在大政殿举行典礼仪式。按照沈阳的天气,说明大政殿在1626年10月之前就应该完工。也就是说,在努尔哈赤时期,大政殿和与之成组的建筑十王亭时应该已经建好。当然,关于沈阳故宫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但李教授强调,只要能从文化角度来分析解读故宫,那么这就是皇家宫殿留给后人最重要的一笔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都城我想讲一讲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文化特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也比较虚、比较大,我只能就我觉得的哪些方面和这个联系比较多的谈谈个人一些想法。首先呢,谈一下中国古代都城它的选址有什么特点?就是大家总要问既然中国古代都城这么多,从古至今,不管是统一的帝国王朝还是亡国王朝,或者说是地方割据的一个政权,大约二百多个都城。它们建都是受什么条件制约的?我想这个谈出来可能对大家认识古代都城、认识古代历史可能会有所启迪。 

   首先,古代都城选址对自然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所谓自然条件,第一就是山水条件。有一种说法叫选都城背山面水,也就是我们搞建筑。都城是一个建筑群体,跟盖房子一样。盖房子要采光、要朝阳。建都城呢,要选地形,要大的地形。背山面水的目的是什么呢?面水是为了生活需要,背山当然也有生活需要。背山既有生活需要,也有安全需要。因此地形对于都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都城它是政治中心。它要考虑政治的安全,考虑它经济的发展,或者正常的一个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运作。所以说不考虑基本的经济条件、基本的环境条件是不行的。 

   第二个还要考虑居中,天下居中。不管是夏王朝,还是商王朝,它尽量考虑它的都城要能够便于控制它的国家。但居中这个理念并不完全的就处于整个国土的中间。长期以来,我觉得中国首都,在我统计了,千年以上首都立都的是西安、九百年以上的北京、八百年以上的洛阳,基本都是在这个时期居中的地区,是居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