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奥斯迪沈长虹: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12:53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真题解析
     ML分之一的机缘,您来到了九龙门,登高远眺,海阔天空……
   随我来,一起重温《论语》中的经典“二叹”: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论语·子罕第九》 (成功=天生我材+勤奋刻苦+潜沉蓄势+竭尽全力。)2、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回:“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2006年全国Ⅰ·1)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一季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谷旁边,稻子已经铺平摊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也染上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哲学。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闻到什么没有?”

“我闻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个大学生,暑假偶尔帮忙,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谷边,漫无边际地谈起了阳光的香味,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原因。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释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谷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注] ①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整体阅读,理解文章。

林清玄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在他笔下,自然万物都具有生命和感情。《阳光的香味》就展现了他的这一风格。“阳光”就是作者感悟之根。

作者在第一段就称自己所到的南方小镇为“阳光小镇”,接着,在第二段末进一步写到“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直接表明了自己对南方小镇的态度——久居都市的“我”走进自然,享受阳光,感受纯自然的春的气息,弥补了都市生活的缺憾。第三段作者说农夫晒谷简直是一种“阴阳哲学”,这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晒谷时,晒了外面的,还要翻晒里面的,让稻谷里外都晒着远比推平晒好,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善于顾及整体,讲究效率。其实正是这一发现,让作者真正理解了“农夫”“下决心留在家乡”的选择。文章表面上是农夫在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真正的原因是多彩多姿的都市失去农村所富有的适合人性的自然风味。

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内容是理解文中词语及表现手法。应先对词语所在的句子作整体把握,“想着”支配的对象是“植物突破土地、成长的声音”,本来声音只能“听”,可是植物成长的声音人是不可能听到的。联系上下文,“真是人间非常幸福的感觉”是对上文的总结,其中“非常幸福”是一种亲近自然、品味自然时的主观感受。作者选择“想”这个词既合实际,又能表达出“思考”“品味”等等意思,用词贴切,富有表现力,从而更加突出文章的重点“阳光”。(领悟特定词语的深层含义、特定含义。)

【参考答案】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2、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②“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③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待等内容前后呼应。(主题内容结构)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做题时可从内容(句子)和结构方面(全文)进行分析。内容上,“稻埕……光泽”一句表明,这是劳动收获时的美景;“农夫……铜色”一句展示出农夫的形态美,“强悍”一词表现出阳刚之气。在结构上,引出了下文有关的描写。(解读三·显示文章结构思路的句子)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解析〗题所考语句是人物的一句话。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并且限定了一定的范围。做题时应从句子内容和限定的范围方面去考虑。句子内容方面:夜来香、昙花在夜间开放,这是生活常识,故句阴香;“没有壮怀”陈述的对象是花,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同时也否定阴香,肯定了阳光的生活。限定范围方面:农夫大学毕业后留在家乡的壮举,缘于“阳光香味”的诱惑,与“没有壮怀的”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答题是要注意题干中“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这一要求。

【参考答案】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4、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解析〗这道题是对文意的理解。概括主旨时,应准确、全面、明确文体,注意格式。这是一篇散文,格式上可为“通过……,表现了(赞美了)……,抒发了……”,内容上要对人物的行为作出评价并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这篇文章主要写“我”与一位在稻埕上劳动的农夫的对话,而这位农夫就是因为“发现了阳光的香味”才“下决心留在家乡”务农的。文章把阳光的香味与劳动、与农村、与自然联系起来,又将阳光的香味与夜来香、昙花的“阴香”作对比,将农民的嗅觉与都市人退化了的嗅觉对比。把握了这些内容,就不难明白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17分)

印花布的花样年华

陶方宣

在洪水一样泛滥的菜花丛里,在云朵一样飘浮的芦花丛中,总梦见一个民间艺人挑着细蔑箩筐从颤颤悠悠的板桥上走过,走进乡愁弥漫的村落,然后轻轻吆喝一声:扎青——染蓝!一千年过去了,这样的吆喝渐行渐远。却并没有消失,现在不用吆喝,那片蓝印花土布浸透江南的阳光和雨露,像一面蓝色的旗帜,正在越来越多的古镇老街上升起——在昆山和杭州,在乌镇和周庄,蓝印花布染坊就像雨后乡间的蓝草,一丛丛萌发,生生不息。是蓝草,不是兰草,比兰草青嫩,也比兰草芬芳,那是一种乡土芬芳,古人早就嗅出,不然不会写出这样的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走过一家又一家蓝印花布染坊,我都会伸手抚摸,一抹最温情最中国的情感会从心头掠过,蓝底清纯,白花朴素,质朴的手感,自然的纹饰,这不是在表演与装点,这是乡居农耕生活里必不可缺的物品,与男婚女嫁乡风民俗联系在一起——窗帘、头巾、包袱、帐幔、兜肚、围嘴,每一件都巧夺天工,每一件都浑然天成,纹理就像篱上千年金银花藤蔓一样缠绵,纹饰就像屋后小叶白栀子花瓣一样简洁,离不了廊檐下的花花草草,也离不开传说中的才子佳人。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只能用手轻轻抚摸——印花布其实是一种容易旧的棉织品,总会发现一些小小的磨损与线头,但我还是爱极了这份旧,怀旧的旧,返朴归真的旧,爱它的温和与沉静、暧昧与抒情,还有洗净铅华之后的质朴和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揉起来贴在脸上,一种特别的安慰与温馨,像听一首温暖老歌,看一部温情老碟片,感动并且想家——想故乡老屋竹篱笆、粗麻绳、梨花椅子青花坛。它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调、时尚感觉与文化气息,让都市中隔膜的人走得更亲近一些,有品位的男子好像也更容易爱上那些穿蓝印花布衫的古典女孩。

蓝草在民间遍地生长,是哪一个爱美的女子第一个在这青青嫩草中发现了蓝?采下枝叶浸泡入缸,再洒上石灰沤烂,就制成印蓝布的染料,那些走村串乡的民间染布艺人,一双手是蓝色的,像传说中的神仙,蓝衫上常年飘散着烟一样的气息,那就是蓝色的气息。若印花,仅仅有靛蓝还不够,还需要驴皮拓版、桑树皮漆版,或者枣木夹版,最美丽的印花土布就在最简陋的手工作坊里染出。在农耕岁月深处,它装饰着婚嫁与生育、乡风与民谣、五月端阳与正月元宵,在这里你会看到最吉祥的中国图案:喜鹊跳上梅花枝头啼叫(喜上眉梢),花瓶内插上一朵盛开的牡丹(富贵平安)——这样的农耕祈愿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却并没有消失,越来越多的蓝印花布馆掩藏在都市深处小巷拐角,在高楼大厦之间,飘摇的印花布更显出它的质朴与沉静。在浙江苍南,我参观过一家蓝花布染坊,它是真正遗留下来的一家仍在生产的蓝印花布染坊,主人叫薛勋郎,他一边染布一边吟唱着祖传民谣:我有一棵草,染得蓝如宝,穿得化化烂,颜色依然好。蓝,一个最古典最温情的汉字;蓝,一种最迷人最诗意的颜色

(节选自《黄河文学》2007年第2期,略有删改)

『阅读提示』如何阅读文本?①读题目,明确阅读重点,划出相关的语句。《印花布的花样年华》中表现的对象是“印花布”,阅读时要注意画出跟印花有关的内容(从哪些方面表现、有什么特征);“花样年华”饱含对印花布的历史文化等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要从文中画出表达这一情感的语句。②尽量弄清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注意把握关键语句。)边读边画,注意速度。

1、请说说你对文中划横线句子含意的理解。(9分)

(1)这样的吆喝渐行渐远,却并没有消失。(3分)

『解题指导』分析句子特点、画出句中的重要信息,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转换(根据内容换一种说法)。

本句中的重要信息是“吆喝”“并没有消失”。联系上文,找出“吆喝”的内容是“扎青——染蓝!”,即“印花布”,转换后的意思是:现在再也听不到卖布的吆喝声了,印花布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联系下文,可知“并没有消失”是指“蓝印花布染坊就像雨后乡间的蓝草,一丛丛萌发,生生不息”,转换后的意思是:蓝印花布不但没有在现代生活中消失,相反,它得到很好的传承。

『答案示例(1)』(3分)指蓝色印花布虽然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1分),但并没有消失(依然存在)(1分),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1分)。(意思对即可)

考场抽样解析

(1)存在问题:①审题不清,把对“句子的含意理解”误答为写作技巧的“铺垫”、“伏笔”等作用。

②不能揭示含意,停留于解释字面句子:“因为越来越多的蓝印花布店,不用再吆喝叫卖”。

③或缺主语,或指代不明。如没写明主语“蓝色印花布”或主语对象有误(误为:“吆喝声”或“染房”或“民间艺术”或“传统文化”范围扩大化)等得O分。

④不少考生不能在理解基础上整合概括,而照抄文中原句:“蓝印花布染坊就象雨后乡间的蓝草,一丛丛萌发,生生不息。”不能还原揭示比喻的含意,只给1分。

              

(2)蓝,一个最古典最温情的汉字;蓝,一种最迷人最诗意的颜色。(6分)

『解题指导』分析句子特点:比喻句。注意分析喻体的表情表意特点,然后转换成喻体的特点。本题中前半句的重要信息是“汉字”,后半句的重要信息是“最迷人最诗意”。“汉字”有什么特点呢?“最迷人最诗意”指什么,文中有很多关键语句,不难转换。

『答案示例(2)』(6分)用蓝染制的印花布犹如汉字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3分)蓝色印花布的颜色、纹饰、图案具有古典美,渗透着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3分)(意思对即可)

考场抽样解析

□存在问题:①没有对原文的词语进行整合和概括;大部分同学照抄原文的“返朴归真”、“温和与沉静”,“还有洗净铅华之后的质朴和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有一种“特别的安慰和温馨”有着“怀旧情调,时尚感觉与文化气息。”   ②答题只抓住“最温情”大做文章,而“最古典”“最迷人最诗意”缺乏分析;

③对“蓝”所代表的具体事物不了解,只针对“蓝”来理解;   ④学生根本无法答到“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这一道共有6分,但大部分同学只能得1-2分,得3分的很少。

                                                 

2、本文抒发的是怀旧情绪吗?请简要阐述你的看法。(4分)

『解题指导』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再紧紧结合文本内容,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示例(2)』是。作者强调印花布易旧,并写了故乡的老屋、旧器物等,文中反复出现“旧”的字眼,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绪;再者,对传统文化的留恋本身也带有怀旧情绪。(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1)、回答“不是”:①出现以下关键得2分:“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古老文化”、“民族文化”、“民俗”;②写出作者的情感得1分;③语言表达得1分。

(2)、回答“是”。能列举文中典型的、能体现怀旧的语句得2分。涉及文化体现“怀旧”者得1分,语言表达得1分。

(3)、只回答“是”或“不是”不得分,没有具体写出“是”或“不是”或者其它明确判断者扣1分。

(4)、分析不到位,只是简单摘录原文语句得1分。

(5)、书写不清楚,错别字酌情扣分。

□存在问题:①审题不清,不理解命题意图,本题考察对文中作者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的提炼概括。许多学生不理解这一点,只是泛泛地在文中摘抄关键句,凑答案。  ②对作者在文中主要的情感概括出现偏差。本文表达的情感主要有两点,一是怀旧,一是对文化传统的喜爱。许多学生无法把握此要点,把文中的情感概括为“思乡”、“乡愁”,甚至是对“现实的思考”、“具有现实意”、“爱国情感”,也有学生不理解文章,认为作者是对“蓝”的喜爱与向往。   ③一部分学生答题方向出现偏差。本应答情感与观点,但一部分学生却回答表现手法。   ④不善于结合文章作要切分析,只是简单要不观点或简单地撰事实,没有作深入分析。   ⑤答题的语言表达也影响了得分。大部分学生不注意答题的条理性与内在逻辑性,也有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答案示例(1)』不是。文章写了对蓝色印花布的留恋,有怀旧的成分,但作者写蓝色印花布主要还是在于揭示蓝色印花布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气息,借此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赞美)之情。

                           

3、文中多次提到民间染布艺人,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示例2』①文中民间艺人的活动和蓝色印花布紧密联系,起到线索的作用;②民间艺人们的身上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起到暗示文章主旨的作用;③染坊主人吟唱的祖传民谣体现了老百姓质朴的生活态度,起到了深化主旨的作用。(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不细心,如:未紧扣“作用”回答或未紧扣“多次提到”回答,答非所问。  ②未能联系文本内容回答,只简单笼统地答什么作用。   ③语言表达不准确,病句不少。④答案不简明,过于啰嗦。

□评分标准补充要点:以下几种情况各得1分(只答1点得1分,答2点得2分,答3点得3分)

(1)起到线索的作用         (2)起到暗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3)起到了深化主旨的用     (4)强调民间艺人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5)蓝色印花布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民间艺人的活动不无关系。

□□另设一题:“它透露出浓浓的怀旧情调、时尚感觉与文化气息……”既是“怀旧”,又说有“时尚感觉”?是否有矛盾?请说明理由。(“怀旧情调”好理解,“时尚感觉”该怎样理解?『①印花布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即时尚。②与现代人的着装形成对比,具有“新奇”与众不同的特点,新也是时尚的要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006年山东省)(21 分)

文赤壁   

朱增
   文赤壁在黄州,
 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 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 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 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 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 、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
 
   
当年,苏轼重游赤壁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是给他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 ,真是阴差阳错。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 

   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 。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 ,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 不平, 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 “而今安在哉”?于是, “苏子愀然” ,扣舷而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 ,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间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 
   
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 ,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改动)

1、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4 分) 
⑴第 1 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⑵第 5 自然段: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它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作用”一是对文章写法技巧的理解,二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以从“突出、强调”“承上启下”“铺垫渲染”“对比衬托”“点题明旨”“伏笔照应”等方面切入。可以从“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句可推出作者对苏轼的景仰、爱慕之情。

【答案】 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2、第 6 自然段中,作者说: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4 分)
【解析】此题目要求根据文意说明具体含义,就应该从文章中寻找有效信息点,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主观情绪”主要从个人的思想感情入手搜寻,“客观环境”主要从自然和历史的两个方面入手。题干中的“反而”一词暗示了“主观情绪”要从两方面回答:一是无辜获罪被贬的失意、郁闷、愤慨,一是在浩瀚的宇宙时空下豁达开朗的胸襟。概括“客观环境”
 ,从“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容易找到答案,而“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参考答案】主观情绪: 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客观环境: “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 “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3、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7 分) 
⑴第 7 自然段中,作者说: “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 间。 ”“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⑵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轼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具体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提取有效信息和归纳概括能力,应从全文把握。⑵此题重在筛选文章中的有效信息。锁定文章的倒数第2自然段中“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不必太在意”“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大名声”“苏东坡赤壁怀古……更流传不到今天”,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再从全文角度整合。

(3)从六七两段可归纳出 ABCD 四条,从三九两段可提取 EF 两点。 
(4)八九两段是提炼答案的答题区间。 这显然应抓住相应文段中的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来 
概括,如第八段中“大起大落……却艰难玉成”“悲愤之中更见其旷达情怀” ,第九段中“信笔纵情写华章”   

□参照文章主旨,快速化解诸多疑难
    阅读文章后,我们应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参照主旨,很多问题能迎刃而解。
    例如2006年高考山东卷第16题第(1)小题:第 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作用好处”类题目,从内容上考虑一般都要联系文章主旨,2006年高考全国卷的两套试题更是把主旨题直接设出,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文本后一定要注意总结全文主旨。
     阅读《文赤壁》全文后,我们很容易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苏轼或赞扬或热爱或钦敬等。接下来,考虑到强调的作用并参照主旨,答案为: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A
 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  B 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C
 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  D 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 
E
 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  F 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4、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 字左右。(6 分) 

【解题指津】苏东坡作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词人,是人们所熟知的,可以结合文学常识、历史知识以及文章《文赤壁》所提供的信息,写出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重点要有认识,有评价。此类题型大致有两类:一是单一型,偏重于赏析某一点或侧面;二是综合赏析。实则以单一型为主。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选好切入角度,应“小”“巧”;二,要有针对性,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三,赏析短文模式应清晰,先叙后议,有叙有议;四,要有自己独到见解,有“个性”色彩;五,“题目”即“观点”,层次清晰;答题格式为“观点(标题)+总括(概述)+具体例子(先叙后议,有点有面)+总结(结论)”。

【答案示例(1)】苏东坡一生是政治不得志的一生,是文辞满怀的一生,是在不屈中旷达,在逆境中逍遥的一生,纵然抱负无处施展,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日小,水落石出”的惊世毕竟也可填补这份空白了,这种达观尚远的人生境界,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值得晚辈学习。

【答案示例(2)】苏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赋、散文、文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以理入诗,写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哲理诗;他扩大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以雄壮豪迈而见长,开创了北宋的豪放词派。《题西林壁》《赤壁怀古》《赤壁赋》《石钟山记》等作品是古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为民传颂,尤其是在险恶的仕途上他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旷达的对待一切,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答案示例(3)】苏东坡一生大起大落,连遭大灾大难,但他超拔豁达,最终艰难玉成,留下了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他的诗词在悲愤中表现出旷达情绪,洒脱满怀,宋词的天空因你而更加精彩,超拔豁达,文学的殿堂缘你而金碧辉煌。(5分)
【答案示例(4)】苏轼拥有渊博的学识与高远的志向和豁达的情怀、高贵的气质。他不安于现状,不相信命运,心中坦荡,问心无愧。面对挫折,他毫不惧怕,勇敢面对,并创造出传世名篇。他的精神将光耀千古,他的美名将流芳百世。(5分)

【评析】这种“探究”,是某个“角度”,某个“侧面”。评分标准规定“可从为人、为文、为官等方面去认识评价(三方面或一方面均可)”,“认识阐释合理、评价有个人观点、语言表达流畅,三方面各2分”、“不联系原文、出现常识性错误,适当扣分”。没有标准答案。(注意“语言流畅”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法]都德

在普鲁文斯省,当天气温暖起来时,把家畜送到阿尔卑斯山里去已经是习惯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个月,夜间便睡在露天底下高齐腰际的草里;随后,当秋天最初战栗的时候,他们又下山回到农庄上来,重在被迷迭香的花熏香了的灰色的小山上过着单调的牧羊生活……

昨天晚上羊群回来了。从早上起,大门便敞开地等待着;羊圈里铺了新鲜的干草。

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

近黄昏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大叫:“他们到那儿啦!”而在那边,在远处,我们看见羊群在尘土腾起的光辉里前进着。 

整个的路好像在跟羊群一起蠕动。老公羊走在最前边,角往前伸着,现出凶野的神气;在它们后边,是羊群的主要部分,有点疲倦了的母亲们,偎挤在腿间的乳儿,篮子里驮着新生的小羊羔、一边走一边摇晃着的、头上戴着红绒球的骡子;再后边,是全身浸在汗里、舌头伸到地上的狗;走在最后边的,是两个高大的裹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他们的外套像袈裟一样,一直拖到脚后跟。

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

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绢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着它们。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

在这样的骚扰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石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周围。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

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的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在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

而到这个时候,它们才仅仅同意进到群狗的窝里去。在那儿,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

1、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

『解析』解答本题应从文章结构入手,找出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看当时人和动物的反应,筛选信息概括作答。由文章第二段到第三段可知人们的感受是期盼、渴盼他们回家的;由羊群归家后,家禽的惊醒,狗们交谈,点出了生命之间的和谐相处。(如本文“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这一句中的“快乐”与“拥”就生动表达了羊群期盼回家的心情,传递出了作者对这种生活场景的喜爱,再结合家代表着“温暖、温馨“就可以概括出第一点答案。)

【答案】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②生命(动物和动物、人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2、“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看到人和动物见到羊群回来后的情景就可知这个小山的生活是单调的,乏味的,缺少生机的。并且文章开篇就写到了这个状况。所以经过梳理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3、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中的形象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塑造的形象的典型意义或社会意义;一是这种形象在文章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形象特征及它与周围形象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这种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理解形象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由文章倒数第二段可知,作为一条牧羊的狗,它是很忠诚的,同伴不理,吃食不理,一直到羊进栅栏门关上,牧羊人坐下后,它才算完成任务。可见是一条忠于职守的狗。作者写此的目的,就是突出中心。要做好这道题就要对文章主旨把握好。还有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答案】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其描写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描写的句子,然后归类,再结合全文来分析。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如:相对于整篇文章我们会想到象征,托物言志,抑扬、借物抒情等表现手法;而相对于语句我们则会想到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白描等手法。此题还应注意题干中是对描写语段的分析,相对于描写我们会马上想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等方面。最后注意做此题时不要泛论,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描写,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案】①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

②(拟人化的描写。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的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写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2007年山东卷)
                                       灯火的温情
                                         叶延滨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
     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
     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文章有删改)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章开头写法的好处。通常是引出文章所写的话题,或是为后文作铺垫,或是渲染气氛等等。解答时要明确命题者的目的:考查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是为了引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

『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2、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品味重要句子内涵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要结合上下文,找到句子的位置,结合上下文不难回答。根据原文中“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和“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第一个是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3、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品味重要句子和赏析作品深刻内涵的能力。阅读文章后半部分,明确作者的“怕”与“不怕”,结合对中心的理解就可以找到答题思路。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对“灯”的象征含意的准确理解,即“灯”象征着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和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4、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从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题目具有探究性,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中心、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原文中“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可知采取题目中所说的那些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再根据原文中“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应不难做出正确的回答。

『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2分)(2005年全国Ⅱ)

春天的梦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飘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北京

 1、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6分)
【解析】 本题如何回归原文、确切定位?题中并没有明确提示。怎么办?还需再审题。题中“冬天的雪花”与“春天的梦”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原来,文章第12段、第1段暗含着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时,回归原文即可确切定位。一方面,可从第12段中标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另一方面从第1节(含几行诗句)中可以标出,那“雪花”“多像梦的使者”“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

【答案】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2、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6分)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其实,这道题题干潜含着如下三个答题要求:①分条列述(“请简要概括”);②使用形容、描绘性质的词或短语(“是什么样的”);③找“家乡”“春天”的文字(“家乡的春天”)。可以整合下列这些信息,而得出答案:第2节中“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第3节中“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第5节中“可以看见绿色”“赋予世界以色彩”第6节中“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归纳整理第2至第6自然段的上述词和短语,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短促”、“寒冷”、“风沙漫天”、“充满生机”、“充满色彩”、“带来希望”,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五点即给6分)

【误答】春天的家乡,有淙淙的流水,摇曳的花,有着冬天的寒冷,但她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希望,积雪中伸出小草,枯枝上吐出嫩蕾,又挟着风沙。

                           

3、“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从写作时间(1981年2月3日春节前夕)和第8节“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可以推知这里的“吹开了故都的城门”的“春风”是解放的春风。“心灵上的迷雾”是原先对前途的迷茫。
 

【答案】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答对“故都的解放”给2分;答对“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给2分,意思对即可。)


                         

4、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解析】“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答案】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出“春天”和“梦”的关系,给4分;分析出“春天”与“梦”在一起的效果给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17分)

失语的石头  舒婷

①鼓浪屿最负盛名的是各种风格的建筑。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未免有些自夸,至少十几国领事馆,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②鸦片战争后,厦门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涌进鼓浪屿,除了领事馆,还有商行、公馆、别墅、教堂和学校,甚至有一个小小足球场。洋人记载:岛民穿人字拖鞋踢球,往往拖鞋先破门,球却飞了。因此得出中国足球不可惧的结论。姑且不论中国人是不是踢足球的料,起码这里的足球意识开发得比较早。岛上的中学生足球队十分骁勇,转战全省无敌手。现在的足球场,大铁门日夜紧锁,不准孩子们入内奔跑和操练。透过铁栅,可以看到茵茵绿地,像橱窗里摆设的绣花缎面,被自动洒水机精心熨烫着。据说正规的球场本来需要如此保养着。

③福建沿海历史上,多有漂洋过海谋生求发展的传统。出于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二三十年代,不少华侨回鼓浪屿投资兴业,筑巢而居。他们既想保留闽南古风,又吸纳侨居国的建筑风采和技术。直接从国外自带设计图纸,进口高级建筑材料和家具,经中国风水先生的严格测试,因地制宜,依山望海,竟建成了一千多栋私人楼房。

④有纯欧陆式别墅。牵藤攀藓的廊柱和拱门,虽斑驳残缺,犹见考究的百合浮雕和古希腊宏伟气势。风轻摇松动的百叶窗,似乎可以窥见当年的壁炉、枝形烛光、细瓷银刀叉,以及踮在留声机上如痴如醉的白缎舞鞋。

⑤有庭院深深的大夫第和四落大厝。铜门环凹凸剥蚀,击一声绵长,再击一声悠远,声声清亮如磬。红砖铺砌的天井里,桂香一树,兰花数盆,月季两三朵。檐前滴水青石,长年累月,几被岁月滴穿。中堂的长轴山水,檀香案上的青瓷描金古瓶,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

⑥更有“穿西装戴斗笠”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主体是西洋式的,有地下隔潮层,卫生设施十分先进完备,但屋顶却是飞檐翘角,门楣装饰挂落、斗拱、垂桂花篮等,花园里既建喷水池,又造假山、八角亭等等。甚至有集清真寺、希腊神庙、罗马教堂和中国古典为一体的建筑,如“八卦楼”,即现在的厦门博物馆。

⑦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别墅的名字:杨家园、番婆楼、春草堂、观海别墅、西欧小筑、亦足山庄等等,听起来已出彩得很。名如其楼呀!在或富丽奢华或沧桑古朴的外貌下,掩藏着一部部真实的南洋华侨家族史,不知有多少“大宅门”锁锈路埋,讳莫如深,鲜有人知。

⑧它们成为许多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的场景。扛摄影机的人进进出出,名演员不戴墨镜随便徒步上街,讨价还价买烤鱼片和桂圆肉,见惯不惊的小店老板一样放血,决不手软。

⑨有一本书我百看不厌,胜过任何畅销小说,它是《鼓浪屿建筑丛谈》,作者是龚洁。我曾经很热切地要去认本家,因为在厦门,只要姓龚,大致都会有些瓜葛。不料龚洁虽在厦门工作多年,却是江西移民,连闽南话也不会的。显然我是高攀不上了。

⑩我的朋友,博物馆馆长何丙仲送我两本精美画册:《鼓浪屿建筑概览》和《鼓浪屿建筑艺术》。先生出身名门,热衷本地风俗人情,遂时常出入深宅大院,收集大量资料。他告诉我,春雨潇潇的一个黄昏里,他应约拜访巨富黄奕柱的女儿黄萱。八十九岁的黄老太太正襟危坐于幽暗大客厅,奋指叩击一架德国老钢琴。琴声逎劲激越,倾吐满腹沧海桑田,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

11每座幽深阴凉的老房子,既可以是一个家族盘根错节的宏大叙事,也可以缩写为攀缘在雕花窗台上,那几茎破碎的缠枝蔷薇。

12这个画面扯动了拴在家乡老藤上我的这颗跃跃欲试的蠢瓜,同时又惊退了笔力贫弱的我。虽然有几家出版社约我写老房子旧别墅的书,几本杂志约我同题专栏,但我不敢答应。我想我还没有准备好。即使通过家族渊源去恳求,去友情出演,去纠缠磨蹭,也许老人们愿意接纳我引领我?但是深入一座巨宅的内部,就像翻搅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那种伤筋动骨的痛,他们何以承受?想到我若是投身进去,必将日日煎熬其中,感同身受不能自拔,就不寒而栗。

13遂悲伤失语。(选自《人民文学》2006年第二期《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1、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3+3)

①第⑤段中“甚至洒扫庭院的布衣老人的肩头,似蒙着薄薄一层百年浮尘”这句话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11』①(3分)作者使用衬托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鼓浪屿建筑风格古典,(1分)且穿越了百年的历史。(1分)(艺术手法+目的+效果)

②第⑩段中“庭前茶树愈加落寞,竟泣红一地”一句的意思是       

②(3分)以树拟人(比喻、拟人),(1分)实指黄老太太等老人一生落寞、辛酸。(2分)

                      

2、鼓浪屿号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因为(5分)

(1)                      (2)                     

『参考答案12』(4分)有至少十几国领事馆,还有商行、公馆、别墅、教堂和学校。(2分)有数量众多、充分吸纳侨居国建筑风采和技术的华侨私人楼房。(2分)表述1分

                  

3、综观全文,概述“石头”为什么会“失语”。(6分)

『参考答案13』(6分)(1)时世沧桑,许多“大宅门”锁锈路埋,讳莫如深,鲜有人知。(2)健在的老人们一生坎坷,作者不愿勾起他们伤痛。(3)若是投身进去,必将日日煎熬其中,感同身受不能自拔。(答对一点给2分)

                                                                                                 

□□作品的谋篇布局

如2007年四川卷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常考的类型有(1)考查文章开头描写的作用。开头描写某事物一般作用为突出特征,为下文作铺垫。如2007年广东卷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其答案便为“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2)考查前后照应。前后照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主题或情感鲜明、突出。如2007年江苏卷16题“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干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其答案的核心内容便是“照应前文,呼应下文,突出麦天的累”。(3)考查伏笔。伏笔的作用是与下文相呼应,使文章更严谨;为下文的叙述张本。(4)考查悬念。设置悬念能制造文章波澜,吸引读者注意,增强文章的趣味。(5)考查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能使文章过渡自然,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如2007年江西卷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其答案便是“承上启下”。(6)考查写作顺序。顺序有从上到下、从古到今、从感性到理性、从虚到实等。如2007 年重庆卷16题“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其答案为“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按照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此外,还会考到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结尾等。如2006年全国二卷16题“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

                                                       

□□(2006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乡 村 的 瓦

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  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解析』抓住“底片”“冲洗”二词,“底片”即“记录”,“冲洗”即“回忆”。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2、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解析』由原文3段可提取出“神韵与魅力”概括出第1点;由原文4段可提取出“有对称之美”“团结”“体温”等概括出第2、3点;由原文5段可提取出“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概括出第4点。

【答案】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3、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解析』以瓦拟人是本文的突出特点,瓦本属乡村却走进城市是对乡村的背弃,在城市中又遭“拒绝”与“抛弃”,所以“迷路了”。告诫人们追求“新”之时不能忘本——过去美好的东西。

【答案】“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由原文7段8段分别可概括为“实写”与“虚写”两方面,然后归纳出“呼应”与“怀念”。至于“我”与“瓦”对语,实为借“对语”表述心志,点题。

【答案】示例:(1)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200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造    心

毕淑敏

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

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

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黑无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洁酷寒。有的心是用玻璃造的,晶莹脆薄。有的心是用木头造的,安稳麻木。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谎言造的,百孔千疮。

造心要有手艺。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一罐古朴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一枚机敏的心,感应快捷电光石火。一颗潦草的心,门可罗雀疏可是马。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杂乱无章。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一道半是细腻半是马虎的心,好似白蚁蛀咬的断堤。一朵绣花枕头内里虚空的心,是假冒伪劣心界的水货。

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没有一片乌云,可以覆盖心灵辽阔的疆域。没有哪次地震火山,可以彻底颠覆心灵的宏伟建筑。没有任何风暴,可以冻结心灵深处喷涌的温泉。没有某种天灾人祸,可以在秋天,让心的田野颗粒无收。

心的规模,也可能缩得很小很小,只能容纳一个家,一个人,一粒芝麻,一滴病毒。一丝雨,就把它淹没了。一缕风,就把它粉碎了。一句流言,就让它痛不欲生。一个阴谋,就置它万劫不复。

心可以很硬,超过人世间已知的任何一种金属。心可以很软,如泣如诉如绢如帛。心可以很韧,千百次的折损委曲,依旧平整如初。心可以很脆,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碎。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心灵,在暗夜狭路相逢。如果没有精心的特别设计,简陋的心,很易横遭伤害一蹶不振、也许从此破罐破摔,再无生机。没有自我康复本领的心灵,是不设防的大门。一汪小伤,便漏尽全身膏血。一星火药,烧毁绵延的城堡。

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造心当然免不了失败,也很可能会推倒重来。不必气馁,但也不可过于大意。因为心灵的本质,是一种缓慢而精细的物体,太多的揉搓,会破坏它的灵性与感动。

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当它下水远航时,蓝天在头上飘荡,海鸥在前面飞翔,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会有台风,会有巨涛。但一颗美好的心,即使巨轮沉没,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                                (选自《百年中国性灵散文》,有删节)

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四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1)第三段:

(2)第四段:

『解析』对段落意思的概括和理解,必须寻找语段的关键句。第三段的关键句是“造心先得有材料”,后面的意思是“有什么样的材料,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心”。第四段的关键句是“造心要有手艺”,这里的“手艺”就是指方法、态度,有什么样的手艺,就会有什么样的心。

【答案】示例:(1)材料不同,心有不同;造心应选好的材料。

示例:(2)方法、态度不同,造就不同的心;造心应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2、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解析』赏析句子,应当弄清句子表达的内容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从内容上看,“金箔”“宇宙”“日月”等物象,给人以光亮、阔大之感,使人受到感染;从表现形式上看,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夸张这两种修辞方法。

【答案】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3、文中说“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又说“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异同?

『解析』理解两个句子的异同,先寻找它们的相同点,比照两个句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有“心是由双手塑造而成”这一共性。再寻找两个句子的不同,第一个句子侧重于“不知不觉”,第二个句子侧重于“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对这些侧重的信息进行提炼,便可得到较好的答案。

【答案】两者都强调我手造我心。前者说,造心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后者说,造心应有正确目标且严肃认真。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开头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以蜜蜂造巢、蚂蚁造穴起兴,引出人类要塑造美好心灵的话题。

B、“心可以很硬”这一段运用了比喻、排比、借代、夸张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C、“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这里的“心”指人的精神世界,包含品格、智慧、情操等,在文中的意思是说人的精神决定人的成就。

D、结尾以船喻心,以下水远航象征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喻指美好的心灵可以使人直面困难,承受挫折,永葆生命的活力。

E、本文意象新奇、联想丰富、文笔灵动,是一篇优美的富有哲理的散文。

『解析』B项没有“夸张”这种修辞方法。C项“人的精神决定人的成就”说法太绝对、片面。

【答案】BC

                                                      

□□鉴赏表达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进行训练。

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去评价: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变换和选择;叙事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②从选材剪裁的角度去评价: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生动、真实、新颖。

③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评价: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

④从结构安排的角度去评价: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在文中是否有所运用;起承转合,是否曲折有致。

                      

高考散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赏析作品的主旨美、情趣美、意境美。虽然试题没有使用这些字眼,或不是直接考查这些要点,但归根到底,散文的阅读离不开这些要点。高考试卷中的散文往往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写景状物中另有一根情感的线索。设譬取喻,在形象的描绘中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构思精巧,在独特的章法中富有作者旨趣倾向。散文阅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表现技巧和语言风格的赏析和评说。在这方面,高考试题融入的鉴赏因素越来越多;由词语的解释、填空进而为词语的表达作用;由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辨识进而为评析其使用的原因或表达效果;由文中“怎样写”的确认到“为什么这样写”的评述。试题多为主观型。

基于此,散文阅读的方法大致有三个方面。

①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和导语的要求、导引和暗示,到原文中去理解作者的思路、意图、感受,体验作品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②要求考生答题时,一方面要倾心感受,另一方面还要精心提炼,通过反复阅读捕捉合乎试题要求的鉴赏点。

③要求考生带着考点回到文中去,从上下文梳理中,辨析考点怎样为表达内容服务,达到什么效果,然后结合头脑中原有的关于考点的文学知识和写作知识,加以理性和分析,筛选出答题要点,再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组织文字作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爱  晚  亭

谢婉莹

①萧索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呵!

②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的吧!翩翩的蝶儿已停止了它们的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唯有无数的蚊儿还在绕着树枝一去一来地乱飞。浅蓝的云里映出从东方刚射出来的半边新月,她好似在凝视着我,睁着眼睛紧紧地盯望着我——望着在这溪水之前,绿树之下,爱晚亭旁之我——我的狂态。

③我乘着风起时大声呼啸,有时也蓬头乱发地跳跃着。多么有趣哟!当我左手提着绸裙,右臂举起轻舞时,那一幅天真娇憨而又惹人笑的狂态完全照在清澄的水里。于是我对着溪水中舞着的影儿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厉害,她也越笑得起劲。于是我又望着她哭,她也皱着眉张开口向我哭。我真的流起泪来了,然而她也掉了泪。她的泪和我的泪竟一样多,一样地快慢掉在水里。

④有时我跟着蛤蟆跳,它跳入草里,我也跳入草里,它跳在石上蹲着,我也蹲在石的上面,可是它洞然一声跳进溪水里,我只得怅惘地痴望着它很自由地游行罢了。更有时鸟唱歌,我也唱歌;但是我的嗓子干了,声音嘶了。它还在很得意很快活似的唱着。最后,我这样用左手撑持着全身,两眼斜视着衬在蔚蓝的云里的那几片白絮似的柔云和向我微笑的淡月。

⑤我望久了,眼帘中像有无数的针刺着一般,我倦极了,倒在绿茸茸的嫩草上悠悠地睡了。和煦的春风,婉转的鸟声,一阵阵地,一声声地竟送我入了沉睡之乡。

⑥梦中看见了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祖母很和蔼地在微笑着抱住我亲吻,弟妹则牵着我的衣要求我讲《红毛野人的故事》,我似醒非醒地在觉伤心,叹了一声深长的冷气。

⑦清醒了,完全清醒了;打开眼睛,满眼春色,于是我又忘掉了刚才的梦。

⑧然而当我斜倚石栏,倾听枫声,睨视流水,回忆过去一切甜蜜而幸福的生活时,不觉又是“清泪斑斑襟上垂”了。

⑨但是,清风吹干了泪痕,散发罩住面庞的时候,我又抬起头来望着行云和流水,青山和飞鸟微微地苦笑了一声。

⑩哎!我愿以我这死灰、黯淡、枯燥、无聊的人生,换条欣欣向荣、生气蓬勃的新生命。我愿以我这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成和月姊那样恬淡,那样幽娴。我愿所有的过去和未来的泪珠,都付之流水!我愿将满腔的忧愤,诉之于春风!我愿将凄切的悲歌,给予林间鸣鸟!我愿以绵绵的情丝,挂之于树梢!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浮之于太空!我愿我所有的一切,都化归乌有,化归乌有呵!

淡淡的阳光,穿过丛密的树林,穿过天顶,渐渐地往西边的角上移去,归鸦掠过我的头顶,呜呀呜呀地叫了几声;蝉声也嘈杂起来,流水的声音似乎也洪大了,林间的晚风也开始了它们的工作,我忽而打了一个寒噤,觉得有些凉意了,站起来整理了衣裙,低头望望我坐着的青草,已被我蹂躏得烘热而稀软了。

“春风吹来,露珠润了之后,它该能恢复原状吧?”我很悲伤地叹息着说。

1、文中第②段说“我的狂态”,试分条列举出“狂态”的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有效阅读范围在第③④两段。

【答案】①乘风大声呼啸;②蓬头乱发跳跃;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2、这篇抒情散文的开头用了大段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回答才全面。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一般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理解时要注意这点。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忧伤哀思的情感。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婉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情绪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3、结合全文,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句不离段”的特点,结合上下文甚至是全文的中心、背景来理解。选文作者是现代文学史上早期作家之一,她文笔清新,感情细腻,多写自然与博爱的主题。当然,选文没有注明写作时间及背景,考生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相当的难度的。

【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说被我“蹂躏”的青草在春风里能够恢复生机与活力;实际上是作者希望通过年轻一代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改变不尽如人意的黯淡的现状,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一会儿写溪水“笑了”,写淡月向我“微笑”,一会儿又说“我”望着行云、流水、青山和飞鸟“微微地苦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第⑩段中连用了八个“我愿”,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题方法是:整体把握,语境分析。

【答案】(1)在对比、反衬中凸显作者(“我”)的郁闷与伤感之情。(2)表达了作者摆脱现实苦闷、渴望获得新生的急切心情和强烈愿望。

                                                     

□□恰当表述答案

大量考生在解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时都有这样的体会: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难度不大,都能读懂,题目答案的信息区域也能找到,但写出来的答案在阅卷中却得分寥寥。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考生未能掌握表述答案的有关技巧。

表述答案前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弄清楚题干是“怎么问”的;只有明确“怎么问”,才能准确地“怎么答”。近年来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加大了表述的力度,而且形式多样,除字数的限定外,还有“分点表述”、“仿写表述”、“开放表述”等形式。或要求把筛选出来的内容,分成若干条,组织表述,逐一作答;或要求仿照原文中的特定格式作答;甚至完全开放试题,让考生“自由发挥”。这便对表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述答案的第二步是“怎么答”。完成这一步最为关键,不仅要从形式上考虑,更要从内容上考虑。在内容上主要是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区别主次,权衡轻重,注意明示暗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然后用自己的话连缀组织答案,才能最大限度地“踩上得分点”,确保多得分,避免无谓失分。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在第二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说:“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了我们做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在原文中找答案。答案表述也离不开这条原则,要尽量用原文词句来表达,万不可离开原文,凭印象胡编乱造;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文”万里。

表述答案的技巧一般有摘取法、组合法、提炼法、概括法、归纳法、转换法、排除法(针对选择题)等,但就文学作品阅读而言,常用的且操作性较强的是摘取法和组合法。

表述答案的要求如下:

一是要点要齐全。一般说来,高考阅读题的答案都是要以文中的语句作为语言材料的。要做到要点全,首先要准确认定答案在文中的区间,把分散的语言材料集中起来作出归纳,形成要点;还要把那些含蓄的语言材料中隐含着的要点揭示出来。对于那些跨度大的试题或写得比较含蓄的文学作品,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不要让答案的要点有所遗漏。

二是角度要准确。这首先是指问什么,要我们答什么,用什么形式作答要理解准确;其次是指答案的切入点、归结点要同试题一致。譬如,问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或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你就应该直截了当地写道:“原因是”……“根据是……”。

三是表述要简明。这里是就答案的语言组织说的。换言之,答案的语言既要正确表达答案的要点,又要自身符合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以及字数限制。

总之,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忌“隐”、“晦”、“曲”,忌“片面”、“笼统”、“繁琐”,切不可出现语病。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绵 绵 土

牛汉

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的。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轻的梦都是甜的。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血缘关系似的向往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词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润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的仙园老姑姑那双大而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秘。

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子绵绵土回来!”“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

“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扑棱棱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故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1988年10月

1、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形象)的含义、对事物特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绵绵土”既是本文的题目,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关键词,更是贯穿本文始终的中心形象。既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寄托物。对它的理解关系到对本文寓意的把握,值得仔细研究。

文中描写的是“绵绵土”,所找答案多在一些描述性的语句上,并多为修饰成分。仔细阅读原文不难发现,文中先后出现 “极细柔的”(第5段),“暖呼呼的”、“金黄的”、“闪着晶亮的光芒”(第6段),“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第9、12段)等描述性短语,只要将它们找出来,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了答案。

失分警示:①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答什么。如有的同学会把“厚”“圣洁”等词找出答上,但这些词是表现绵绵土的薄厚程度和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的,它们不是绵绵土的特点。②注意答案要找全,只要是说其特点的就要找出,并尽量用文中词语。

【答案】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2、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句子的含意)的筛选和整合,以及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做此题我们首先要审题干,看问点,找落点,确定答题区间。尤其是要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重逢”两字。综观全文,则可知答案①在文中第12、13两段,答案②在文中的第2段。

本题题干还有“从全文看”四个字,这不仅提醒学生答题要照看全文,而且要把握文章的布局,体会作者为文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要点作出恰当的概括。 “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一句出自本文第4段,这一段是作者对沙漠的抒写的高潮,同时也是一个总结。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什么作者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呢?本文第2段说,“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第3段也说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为什么作者会有一个“沙漠梦”呢?作者告诉我们他“是诞生在沙土上的”(第2段),而这种“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第5段)。这样,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和作者有一个“沙漠梦”,就成为本题答案重要的两点。那么,这两点之间有什么关联呢?本文倒数第3段给出了理由:“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把这些内容总合起来,就成为本题的完整答案。
  本题答案其实还应有第3个要点,即:绵绵土有如生命的故乡(母体),而大沙漠又是绵绵土的故乡(母体)。这是本文题中应有之意,是在隐喻的意义上讲的,只是这层意思较为隐蔽,学生作答难度较大,因此不作要求而已。

【答案】①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

②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3、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的把握,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能力层级为D。 做此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启示,并抓住沙漠和绵绵土的关系,结合主旨的把握,得出相应的答案。本文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的文章结构是显而易见的,它其实是对文章所写内容的概括:本文从作者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所见、所思、所感写起,然后转向对故乡生孩子习俗的回忆以及对“绵绵土”所承载的精神、情感的表现,最后再归总回到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所代表的意义的抒写上。除了这一写作学意义上的明线,本文还有一条暗线,这就是在隐喻层面上写作者对生命的诞生以及对为精神母体的“绵绵土”和故乡的深深眷恋。:游子无论怎样远行,无论年轻时怎样渴望走出故乡,去迫寻“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追寻种种“陌生的境界”,在经历了生活的万千磨砺后,他一定会再回到生命的源头重新发现,这种情感像“血缘关系”一般难以割断。在集中描绘作者“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生孩子的习俗的第5段,作者满怀深情地抒写自己生命的降生之地——“绵绵土”:它“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有着“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无论人间多冷,一经触到它,新生的“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这些词语,其实就是体现本文这一隐性结构线索的关键词。在本文的结尾部分,这些关键词语再一次重复出现,如倒数第2段,“我久久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故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已经像是在点题了。

【答案】母体——绵绵土——故乡

                            

4、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重点是评价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这也涉及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要评价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观点、态度,就要关注文中的写作对象,因为这往往是作者情感观点和态度之所在。本文是一篇散文,借物抒情,回答此题我们不仅要关注文章内容,还要找出绵绵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两者之间的联系。文章重点描写绵绵土,并用了大量的笔墨叙写婴孩诞生在温暖的绵绵土炕上,但为什么开篇却要写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后又回到沙漠上,理解了这一点,全文主旨也就了然于胸,作者的情感也就明了了。
  从所写内容看,本文分两部分:一是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一是对作者故乡“绵绵土”习俗的回忆,前者是因为与后者的关系才有了意义,后者则在全文具有中心地位,是全文的“文心”之所在。要答出本题,首先需要对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对其中心意思进行概括。对绵绵土习俗的回忆,作者一开始就充满感情地把这一习俗说成是“谁也不敢亵渎”的“圣洁的领域”,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然后以自己尤其是弟弟的出生为例,具体描写这一习俗及其所蕴含的生命与母体的精神情感联系。在这种具体描写中,“绵绵土”不仅被作者等同为生命的母体,而且成为了故乡的象征和代名词,具有了精神意义。说这一部分“寄托子作者对故乡及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该是题中应有之意。对塔克拉玛于沙漠的抒写,虽然其意义多从“沙漠梦”而来,但它仍然是转承“绵绵土”(母体、故乡)的喻意所致,其中贯穿的,仍然是“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在本文结尾部分,作者点明自己的“游子”身份,表达“对故乡绵绵土的恋情”,使本文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更加突显了。

【答案】①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②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③讲述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08年全国卷1)

阳关古道苍凉美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岌岌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裘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 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这道题可以筛选并整合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信息作答。

【参考答案】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l)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需要结合句子和前后文分析解答。第(1)句要抓住戈壁滩中的“绿色海洋”,第(2)句要联系前文的“阳关砚”,第(3)句要扣住“将军和士兵”。

【参考答案】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
【参考答案】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
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
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需要抓住全文内容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感情,解答第二问时,要抓住结尾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
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以上练习由海天九龙整理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