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路桥集团昌保高速:杂文选萃——人与禽兽比优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07:09
杂文选萃
编辑制作:林夕梦



[《杂文选刊》杯第三届全国校园杂文大赛作品选登]
人与禽兽比优劣
许家祥
人与禽兽同为动物,同住“地球村”。不同的是,人是高级动物,禽兽是低级动物。但高与低是相对的,比较起来,人和禽兽各有所短,各有所长。现在,咱们单说人不如禽兽之处:走路不如马,犁田不如牛,捉鼠不如猫,推磨不如驴……禽兽风餐露宿,生活成本低,但贡献很大。它们不用煤、不用电、不穿衣服,既节俭又低碳。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猪吃的是糠,贡献的是肉;鸡吃的是虫和谷,下的是蛋。而人的生活成本较高,衣食住行等向大自然索取太多,对环境破坏太大。人驱使禽兽,压迫禽兽,还要吃禽兽的肉,扒禽兽的皮,对禽兽作恶甚多。
有些人的道德品质也不如禽兽。禽兽大都诚实、纯真。它们忘情于山水,留爱在天地。禽兽之乐,浑然天成;禽兽之爱,相濡以沫;禽兽之恨,怒发冲冠。禽兽的爱恨情仇,没有虚情假意,十分畅快淋漓。冯仑先生认为,人比不过禽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会撒谎,动物不撒谎。个别动物只在保护自己时释放错误信息,比如变色龙,完全是为了自卫,没有害人的意思。人就不同了,人不断地释放出各种信息,其中有很多假信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复杂多变、不确定和争斗的重要原因。二是人大多不守规则,动物是守规则的。比如羚羊的规则就是公的决斗,胜的去交配,败的站在一起,谁也不会犯规。人就不行,人要争风吃醋了,说不定拿刀拿硫酸就扑过去了。三是动物不会把本能上升为美德,而人大多是厚颜无耻的动物。动物母亲照顾孩子,只照顾不索取,人照顾了还要索取,还说是美德。(冯仑著《风马牛:冯仑和他的快意人生》)人太狡猾、太可怕。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有的恶人不配称之为人,甚至称之为禽兽也过高了。
有个故事,一只食肉畜生和儿子外出寻食,躲藏在草丛里等猎物。一位瘦子走过来,小畜生问:“爸!这个如何?”老畜生答:“太瘦,吃起来不爽。”一会儿,一位胖子经过,小畜生又问:“这个呢?”“太肥,吃了胆固醇会升高。”又一会儿,一美女经过,小畜生再问:“这美女如何?”老畜生兴奋起来:“哇噻!好极了!我们把美女捉回家,把你妈煮了吃。”这个故事是人杜撰的,说的是畜生,其实是人的自画像。有了美女就不要“孩儿她娘”的事只有人才做得出来。
有人认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是人穿衣服,禽兽不穿衣服。此话有一定道理,但这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性的区别。愚以为实质性区别在“精神层面”上。人的本能,即社会属性是动物性的,但在精神文化方面,其社会属性是非动物性的,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就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差的那一点是什么?孟子的意思是,人如果“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就“近于禽兽”。这个“教”就是教育、教养,没有教养的人,表面上是人,实质上是禽兽。
世界上很多事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人与禽兽也是如此。猿进化以后变成了人,人如果不控制贪欲,就会变为禽兽。尽管多数禽兽变不了人,但有些人可能变禽兽。正如曾国藩所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学习禽兽之长不是坏事,人类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禽兽那里学来的。人向鸟学习造出了飞机,向鱼学习造出了轮船和潜艇。如果人再学一学禽兽的“精神文明”,学习它们的诚实去治理假冒伪劣现象,学习它们的规则意识去加强法制建设,学习它们低碳的生活方式来保护生态环境,岂不是美事一桩,何乐而不为呢?相反,人如果放任自己的“兽性”,就会失去“人性”,有的禽兽不如,有的等同于禽兽,有的比禽兽还禽兽。
渐远的“高尚”与渐近的“卑鄙”
田东宽
近年来感动类节目频频上演,每年都不缺少感动。感动中国,感动省城,感动县城……一直“感动”到乏味,但民众的素质却没见有多大的提高。最后才认清,这只是一个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感动,似镜中花水中月,虚无的存在,不可触及。
相反,各种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事却在人群中不断上演,各类荒诞的行为不断见诸媒体,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误导着人们的行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高尚渐渐变得遥不可及,卑鄙却时时在生活中浮现。
有些人十数年或数十年默默无闻,却在一夜间忽然变成了神,其过程被三言两语概括,也许会给人带来几分不会持久的感动与震撼。感动常伴随着高尚,但当感动随着时间泯灭后,高尚是否也会随之入土为安,只留下一块块巨大的冰凉的丰碑供我们去瞻仰、膜拜?到那时,我们是否有勇气去触及丰碑背后的东西?
我们需要精神偶像,但更需要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以及具体做些什么,而不是时常去瞻仰一些与生活无关的丰碑,致使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的隔阂。高尚渐行渐远,最后真的成了高尚者的墓志铭。
然而,与之相对的卑鄙却渐渐地迫近众人的身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向我们的生活发起猛烈的进攻。
诸多报纸杂志为了吸引读者而施展各种神通,刊登各类稀奇古怪的“新闻”,诸如耗子在夜总会强奸当“三陪”的花猫,人跟狗打了一架,最后咬下了狗的一只耳朵……如此种种,给人一种生活在异世的错觉,原本熟悉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陌生。
与此同时,电视、网络等媒体也在毫不忌讳地,甚至变本加厉地播放各种犯罪与病态的视频,并深入地剖析人类的各种病态心理,总试图为罪恶找一个出口。不管受众是成人还是儿童,不管你可不可以接受,这些海量的信息都会灌输到你的脑子里,甚至会与你现有的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冲突。
如白纸一般的儿童会在心中种下灰色的种子,而曾经有过劣迹的青年也会在各类罪恶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小巫见大巫的自我安慰,不再似先前那样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卑鄙与罪恶就这样向我们悄然逼近,最后卑鄙真的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
其实我们大可以反其道而行,将高尚平凡化,深入研究各种友爱行为的最初动机,让高尚行为变得切实可行,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用臂膀挽留渐行渐远的高尚。另外,我们还应该将卑鄙神秘化,将它变成一种梦魇,变成一种不可触及的陷阱,而不是怀着仁慈之心去为它寻找出口,这样我们才能将卑鄙从我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
扬长避短与舍长补短
陈玉杰
我们像一群兔子,最擅长的是学习奔跑,最喜欢的也是学习奔跑。有的兔子经过后天拔高跑得更快,然而有些兔子在学习奔跑的同时,还要学习不擅长的游泳,于是出现这么几种情况:有的游泳没学好,又把奔跑耽误了;有的游泳学好了,也把奔跑耽误了,但是兔子本来就不擅长游泳,自然比不过青蛙;有的淹死了,有的两者都学会了,出类拔萃,但是这种兔子极少。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这只兔子,会预测天气,这一优势好比奔跑,他在一个夜晚跑着跑着(抬头看着星空,预测天气),结果掉进坑里去了,被一路人救起后,对路人说明日将要下雨。路人就把此事当笑话传开。第二天果然下雨了,有人对他准确的预测很佩服,也有人不以为然,说他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
还有一只兔子,叫福尔摩斯。好友华生曾得知他精通法律、化学、侦破技术,却不知道太阳与地球是谁绕着谁转,不禁生起气来,认为福尔摩斯不关心天文学实在不应该。
“二斯”这两只兔子,都是发挥“奔跑”这一优势而不学“游泳”这一劣势。一个是“科学和哲学之祖”,另一个更是少得如大熊猫一样的神探。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劣势则抛弃,不给自己增加累赘,这就是学习中的扬长避短。
而今日我们这些中国教育下的兔子们,不仅要“被”学游泳,甚至还要“被”学飞天……总之,要学的很多。只为了一个分数,就不得不舍长补短,因此更顾不上奔跑了;不去让擅长的至善至美,反而对不擅长的补了又补。最悲剧的是补了也白补,连奔跑都荒废了,不仅游不过小小的青蛙,甚至在陆地上也被青蛙落下!结果只能是泯然众人矣,甚至是才能不及中人。
优势好比是一把锐利的刀,且很长;劣势好比是粗糙的刀柄,且很短。但是刀锋的光芒可以直接掩盖那刀柄的粗糙。所以说,即使有劣势,也可以通过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用心专一地掩盖不足。即使要弥补劣势,也无需太过费心。兔子生来擅长奔跑,有一定的基础,好比正在建造的大厦的地基,后天努力深造,自然会使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哪个兔子不希望跑过刘翔?这可是兔子们的梦想。优势创造梦想,梦想引导优势,扬长避短去追梦是何等的乐事?因为我们对优势充满了信心与兴趣,即使失败也少有灰心丧气。而为了劣势去舍长补短,也许会丢失梦想。看着梦想以这样的方式破灭,内心怎能不难过?扬长避短是一种学习智慧,它可以增长人的专业知识,提升个性,对人一生的成长、成熟之功无穷!
泰勒斯这只兔子掉入坑里的事被传了两千年后,黑格尔说了一句:“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叹息今日之中国教育,不顾我们这些兔子最擅长奔跑,反而迫使我们舍长补短。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坑会告诉我们:你会跌得很惨,甚至不会有路人救你!而我们如果舍长补短,会掉入精神上的坑,即使考上了大学,没有掉入前途迷惘的坑,也会泯然众人矣。退一步说,即使允许扬长,“标准答案”也会让每个人大脑里想的是一样的东西,这还叫扬长吗?有人说舍长补短是发展全才,为什么所谓中国的“全才”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不是老外比我们聪明,而是老外这群兔子一直在扬长避短地关注天空,而我们这群兔子却在精神的大坑中舍长补短,自以为掉不进坑里。未来在何方?
钱钟书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而被清华破格录取的日子几乎一去不复返。时代总要进步的,而我们如今还在舍长补短。当今有几只兔子敢拿高考成绩做赌注而扬长避短?
有了先进理念之后
可奇
同事老刘决定在班级搞一次民主试验,由学生自主票选班长。当然,这是符合课程改革大方向的,现在上上下下不是都在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吗?只是,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漂亮的词语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人会付诸实施的。而且,凭老刘的个性,他也未必真的会放手让学生民主自理。所以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要是学生选出的班长不合你的意,怎么办?”老刘胸有成竹地答道:“那倒不会,我也有投票权的。”我以为他指的是一票否决权,没想到他却接着说道:“首先,我可以代表全体科任老师投上十票;如果还不行,我就代表全班七十六名学生的家长投上七十六票。”
听了这话,我当时心里就很不爽:你凭什么代表我们全体科任老师?又凭什么代表七十六名学生的家长?就因为你是班主任?可这班主任不过是一种分工安排,既不是全体科任老师推举的,也不是家长选出来的,现在轻而易举地就说自己代表了这代表了那,是不是感觉太良好了?
当然,选班长不过是个小游戏,可是这小游戏却折射出一部分人的心态。我们一些人,总喜欢以天地万物间的代表自居,却从来不曾问过被代表者是否同意,仿佛那代表权是与生俱来的。流风所及,连普通人也深受濡染。偏偏这些“代表”们的所作所为,又往往不能让被代表者满意,有时甚至还会伤害被代表者的心灵。
至于代表家长,那就更荒谬了。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与学校产生契约关系;学校委托老刘当班主任,与老刘产生契约关系。那么,家长与老刘顶多也就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且还没有直接的授受环节。如果一定要界定家长与班主任的关系,那顶多只能拿“公仆”来类比。现在,“公仆”不经主人同意,就宣称自己是“代表”,岂不唐突得很?可惜,这种“唐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醒意识到的,所以才会有层出不穷的“天然代表”,以至于连亚洲、地球也给“代表”了。
最后选出谁当班长,我已毫无兴趣。老刘却很得意,认为自己成功地接受了教育新理念并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是一次成功的民主尝试——既体现了生生平等,又体现了师生平等。民主,平等,两个多么耀眼的词!据说老刘在班级做竞选动员时,就是这么打的开场锣鼓。只可惜老刘拿来了一些新理念,却抽去了实质内容,等于是把人愚弄了一遍。我不知学生们的感想如何,按常理,学生应该是多有不服而又不敢公开显露出来。说到底,学生们毕竟是被管理者,有求于老师的地方多着呢。
真正倒霉的,也许只有“诚信”二字吧。
小草正在生长,切勿打扰
崔朝阳
你喜欢现代剧种吗?如果喜欢,你可以到一些中学去,在放学的时候,立在大门旁观看。你会看到黑压压的人群向你涌来,让你莫名其妙感到窒息。你会惊诧这些人为什么如此相像:他们的脸上漂浮着麻木的表情,眼睛里流露出疲惫无神的目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他们僵硬地走出来,像极了轰鸣的机器里成排送出的零件,泛着冷灰色的光。
你有没有看出一点《等待戈多》的味道?荒凉、恐怖。
有时,我在想古代的学生们从太学里走出来,是否也同样面无表情?我国历史悠久,这种机器般的教育是否也早已有之?
你见过草坪机吗?宽阔的草地上,它“突突”地开过去,所过之处,原来参差不齐、各有特色的草儿立刻规矩起来。虽然草儿被这草坪机修理得规规矩矩,可草儿们失去了它们独特的魅力。草儿正因为形态各异而别有韵味,人们却仅仅为了看上去舒服而把它们修得整整齐齐。个性呢?
如果非要问教育最像哪种机器,我觉得最像这草坪机。有多少学子倒在这“草坪机”下啊!更可怜的是还有些顽固的草儿被斩草除根了。残忍——除了这个,我找不到别的形容词了。
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例子。不说别人,我们说自己,你们把手放在良心上,好好问一问:自己是否曾因学习成绩差而抬不起头来、而失去欢声笑语?是否曾因为自己的爱好、特长得不到发展而苦恼?难道这不就是“草坪机”拦腰折断“草儿”的证据么?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人在草坪机下都会变得一样,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自己的特长,完完全全是复制出来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出来制止、禁止草坪机的使用呢?难道人们都对这草坪机的“机器精神”麻木了吗?还是没有意识到草坪机的致命缺陷呢?有没有人敢站出来大声地说:“不! ”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可还有我们这些小草啊!
我想听到“沙沙”的小草成长声,却听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拦腰折断小草的“突突”声。在草坪机下的草儿怎能知道草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草有多美!
人们什么时候才能让学校变成“理草机”呢?让学校根据草儿的特点进行梳理,就像根雕大师根据树根的特点制作出相应的艺术品,“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有一则公益广告,非常经典:“小草正在生长,切勿打扰。”确实,我们就是小草,我们需要阳光、空气、露水,需要独立的姿态。我们都是美丽的,因为我们独具风韵、各有特色。园丁们,请把草坪机推走,把理草机推来,好吗?
小草正在生长,切勿打扰!
文   凭
吴志强
说来甚是惭愧,时至今日,我仍搞不清文凭中的全部秘密,这还仅仅是就国内文凭而言。
追溯我对文凭的最初认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身居偏僻的故乡农村,还是一个鼻涕横流的野孩子时,我经常听见已回乡在生产队里务农的姐姐们说起初小高小完小之类,觉得好奇,便歪着头追问。姐姐们笑眯眯地解释,初小就是小学四年级之前离校,高小就是小学读了至少四年但没毕业便离校,完小当然就是小学正式毕业。
待懵懵懂懂迈进了村里惟一的小学时,老师郑重地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后小学毕业时,争取被贫下中农推荐,到镇上念初中。小学三年级时,远在外省企业工作的父亲把我带到身边呆了几年。这下长了点见识,知道了初中高中是咋回事,也大致懂得了高中和中专的区别,并知晓了在此之上,另有身价颇高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初中二年级时,我返回老家就读,初中的后两年弄明白了中师和中专的异同。只是我在此期间一直以为专科比本科更高一个层次,不为别的,镇上开的好几家小医院,名字都叫专科医院,只不过前缀词分别是肠胃、口腔、妇科等词语。高中期间,总算了解到高校学制两至三年的是专科,四至五年的则是本科,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存在差异,研究生分硕士博士等级别。
以后,又陆续知道了委培和自费是咋回事,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的区别,攻读研究生原来也要参加统一考试且择分录取并且还有多种形式,博士和教授、研究生和研究员皆不是一回事。参加工作后,知晓了技校里的名堂,单位里的同事各自起劲追逐函授、电大、夜大、职大、自考、进修证书、专升本等等文凭……
逐渐地,又听说了党校文凭、在职研究生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专业硕士、MBA、EMBA、博士后、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随后出现民办学院、二级学院、独立院校、职教学院、成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职学院、网络文凭等等。一些高校还搞中外联合办学,颁发本校或国外大学的文凭。至于买卖假证的行径,更是随处可见。即便现今正式高校发放的文凭,有人揭发居然也有各种假证。
眼下,本科以上文凭持有者越来越多,也似乎越来越贬值,甚至曝出了假文凭比真文凭更牛气的笑话,社会却依旧不管不顾地大批量制造各种真真假假的文凭。当然,这样的一纸文凭价格不菲。各有所需,各有所图,因而目前尚能把文凭的游戏继续玩下去。不过,单有一张文凭就可行走天下的好日子,会延续多久?存疑。
文凭这东西,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今,它是一张纸?一个身份证?一件执业资格证?荣誉证?投资证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引黄入W项目建议书
朱文武
一、概况
项目名称:引黄入W。
建设性质:新建。
投资总额:六千六百六十六亿元。
承建单位:子虚公司。
施工负责人:吴有。
二、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提出的背景
W县地处G省中部,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全县年均降水量四百至五百毫米,主要分布在7、8、9三个月。W县领导相时而动,敢叫旧貌换新颜,在全县惟一的J水库有水时,根据气象部门8月有大雨的预测,3月开闸放水,清除水库淤泥,以增大水库容量,更好地造福全县人民。该工程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人算不如天算,4月至年底竟滴雨未下,以致全县生活用水发生困难。鉴于这种靠天要水的方法不能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公司想领导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果断派出专业人员,经科学勘察,反复论证,提出“引黄入W”工程。
2、项目提出的依据
近日由于盛传“引渤入疆”工程进入论证阶段,全国有好多贫困县倾全县之力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同样作为贫困县,我县已落到兄弟县的后面。“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不发展”,只有超大项目,才有超大发展。W县这几年就没有一个全国叫得响的项目,从而制约了本县的发展。W县实施该项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传统,有敢为天下先的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如:农民种的麦苗,可以拔了而去种玉米;拆迁时可以使用现代先进机器和国家机器双管齐下的方法等等。二是位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在本县的西边,根据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只要在黄河靠本县的地方修渠就可以了。三是资源,本县原材料比较匮乏。就说沙子吧,据说黄河水含沙量是每立方米三十五千克,说明一百公斤水就有七斤沙子。可以先引一段,提取其中的沙子,用于修渠,而经过滤的水可以灌溉沿途的土地。这种边建造边发挥效益的工程,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接可与郑国渠、都江堰媲美。
三、项目建设的初步设想
本项目是一个国家级的大项目,拟创这样几个世界第一:在黄河岸边建直径N千米的蓄水塔一处,基本建成一个小型的人工湖,在水利工程中绝对没人敢这么做,那肯定是世界第一;水渠其实也可做成运河形式,两侧每隔六米植松一株,命名为×公松,以与左公柳对应。为了增加植被的总长度,提高可观赏性,取水口可选择稍远一点,以人的视觉不感到疲劳为宜;沿途经过村庄时采取绕道或架设渡槽的形式,以九曲连环和长虹卧波为主题,这样,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也不会因为拆迁而劳民伤财;在到达本县时再建人工湖一个,和取水口遥相呼应,形成两湖夹一渠的格局,增强其可观赏性,外国朋友在飞机上看到也一定会叹为观止的。
四、投资预算和经济效益评估
投资预算以计划部门的数据为准,经济效益以统计部门的数据为准。
五、其他(略)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首先能解决W县全县人民的生活和灌溉用水,为农民增收提供畅通的渠道;也能为地方财政注入极大的活力,同时为旅游活县提供一个坚实的支点。我们相信,到时候,一个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W县一定会让大家耳目一新。
东施与阿Q(四则)
张峰
东施效颦众人说
西施:东施侵犯了我的知识产权,我保留起诉她的权利。
东施:西施姐姐,俺要的就是这效应,告我吧,我求你了。
娱记:东施的“创举”,让我们的版面又有一阵子热闹可看了。
电视台:能吸引眼球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快请东施来参加我们的超女大赛吧。
评论家:东施效颦,芙蓉姐姐造型,手法不同,路子一样,眼球经济万岁!
阿Q议论诺贝尔奖
其一:妈妈的,什么破奖,不得就不得,老子还不稀罕呢!
其二:老子祖上的四大发明,可比他诺贝尔牛多了。
其三:妈妈的,等老子有了钱,设个阿Q奖,只发给中国人,气死那些洋鬼子。

人喂百灵,想听它清脆的歌声;
人喂鹦鹉,想听它学舌逗趣;
人喂狗,爱看它摇尾巴撒娇;
人喂鸡,指望它长肉下蛋;
人喂官员,人的期望比这一切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在人生的跑道上
有的人偶尔跑在了前面,就认为自己始终都应该在前面,即使实力不济,也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一旦有人超越,他就脚下使绊子;
有的人凭实力跑在前面,从此就不愿落后,即使体力早已透支,仍然咬紧牙关坚持,终于一头栽倒在地;
有的人一时落后,却并不自暴自弃,而是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终有一日一马当先;
有的人不怕落后,只要自己的身后还有别人,他照样笑得出声……
林夕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