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金盛达庄志勇:中国幼教遭遇的四大陷阱——奉献我的智慧 成就祖国未来 - 孙一魁 - 孙一魁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45:04
中国幼教遭遇的四大陷阱——奉献我的智慧 成就祖国未来 [原创 2010-03-06 10:11:33]    字号:大 中 小  

中国幼教遭遇的四大陷阱

 

这里的“陷阱”不是指中国幼教遭到的故意的欺诈,而是指她被动地被似是而非的说法引入误区的遭遇。

 

首先是“物质第一性”的陷阱。这是包括中国幼教在内的整个中国教育的陷阱。中国教育从这个至关重大的理念上堕入迷途,从而引起中国教育从整体上、从品性上陷于出力不讨好的境地。

教育的本质是心力能量的传递。真正明白教育的大家都承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秉持“物质第一”思想观念的教育体系,不会承认人有“天赋”——天生的秉赋这类的观念,当然就更难理解和接受爱在教育中拥有无上地位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就很难自觉地从生命的本质——人的素质(天赋)的本源着手实施对内在心灵的干预。在“物质第一”的思想观念支配下,教育把设施、手段等物质条件置于观念、理念、爱心等精神因素之上,必然会颠倒教育的主次与轻重,同时必然会颠倒技能(外在的、可见的)与素质(内在的、隐性的)的本末与先后。如果勉强地学舌——进行“素质”教育,往往就会造成口是心非的结果——不知道素质为何物,不承认素质的决定性意义,怎么可能自觉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可以进行“实事求是”的素质教育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素质教育喊来喊去,越喊越乱,是必然的,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与工厂制作产品的道理一致,一款教育,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设计;有什么样的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计划;有什么样的计划,就有什么样的采购;有什么样的采购,就有什么样的加工操作;有什么样的加工操作,就出什么样的产品。也就是说,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决定我们的产品。我们设计生产的是拖拉机,怎么可能出厂汽车呢?尤其对于教育,在理念上差之毫厘,在操作上就会谬以千里。中国教育物质主义的理念决定了中国教育的品性只会是倾向于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操作层面,即形而下的设施、手段,最多不过技术、方法等等方面,而不会在意教育理念,即形而上层面的东西。再加上功利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污染,中国教育很难摆脱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脚决定脑”的教育就会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必然要做偏心运动。因此这样的素质教育离素质这个中心就会渐行渐远。造成中国素质教育徒有其词的深层次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物质第一的观念干扰和破坏了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设施比理念更具有物质性;分数比素质更有物质性……这是物质第一理念的必然行为结果。我们不要只苦恼或者抱怨现在素质教育流传的结果,而忘记、忽略或者不承认、找不着素质教育流产的原因。缘木求鱼,怎么能有出头之日?!

当今的中国教育,在形而下的任何一个方面基本上都不能说是落后的。在教育设施、手段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的教师(除了大学)、家长、学生在世界上也是公认的最肯吃苦的;而中国人的智商在地球人中更是居于领先水平的。楞是凭着这样的教育硬件(物质)条件以及由中国人天生具备的望子成龙的民族文化及其衍生的巨大的需求拉力和“市场”环境,中国教育在近百年来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在思想、理论、发现、发明、创新等动真本事的方面乏善可陈。这不就是说明中国的教育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但用起来无功、吃起来没有营养——并不增长人的素质吗?

当然,教育离不开物质——孔子还需要12斤腊肉呢。但物质是为教育精神服务的,是必须承载教育精神的。而且教育的物质——教育的设施、手段并不需要奢华,但需要美。事实上,我们中国教育目前缺乏的不是物质(而且物质的东西好办,因为物质完全可以通过资金买到),而是缺乏能够驾驭和运用教育物质的理念和精神。苏霍姆林斯基不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坚信:“经营教育就是经营理念”!

理念决定性质,理念决定境界,理念决定档次,理念决定质量。理念一错,全盘皆输!

 

二,“孩子中心说”的陷阱。与“物质第一性”的陷阱不同的是,“孩子中心说”对于否定和纠正教育的专制,提倡民主、平等、博爱的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之所以成为陷阱,其实往往就是因为它们有用、有些正确的成分存在,然而如果真的按照这些学说的指示深入前进的时候却往往误入歧途。

孩子作为天然的受教育者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理应占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教育的“重心”,但不可作为“中心”。教育者——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受教育者——孩子或其它学生,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真善美”。孩子有问题,家长和教师有权纠正,纠正的依据、标准在哪里?家长和教师的问题要得到纠正,其判别的依据在哪里?当然都在一个相同的中心——真善美这里。只不过,在实际教育中,成年人比起幼儿往往更远离真善美。所以,幼儿的本真天性往往成为成人的教师。也就是说,孩子离教育的中心更近。问题的另一面是,出生后的孩子是由善恶两面组成一体的。所以,负责任的教育者就不应当放纵孩子的不好的一面的展开。比如,在餐桌上,一家六口——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吃饭。按照孩子中心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爸爸妈妈都积极地为孩子夹菜,孩子的确是中心了,但这样的中心却远离了真善美的大道之中心——天地之道在人类社会的伦理——人的五伦之道:对上孝、对下慈、兄弟悌、朋友信、君臣忠的真道的要求。类似这样的情形,以“孩子中心说”的观念很容易把人导入歧途。等到每个家庭都培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飞扬跋扈的、唯我独尊的小皇帝的时候,就应当是“孩子中心说”后悔的时候了。“中心”与“重心”的一字之差,会让孩子的教育产生云壤之别的差距,我们不可不慎!

 

三,“快乐目的说”的陷阱。这个陷阱是由中国教育的不人性引起的痛苦、僵硬、死板的教学而成就的。中国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强调并习惯于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求和塑造所有的孩子。因为它不承认人有天赋及素质的不同。这样的教育本着“为****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着力把所有学生变成一个学生,把所有瓜类变成一种瓜——要把茭瓜变成西瓜、把黄瓜变成西瓜、把冬瓜也变成西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者能为教育本身负责就不错了,到哪里能找到为受教育者负责的教育呢?“快乐目的说”着力为受教育者提供快乐,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受教育者负责的,在当今唯物主义盛行的教育环境中已经难能可贵了。

“快乐目的说”的麻烦出在从外部赋予快乐、给予孩子娱乐这样的错误概念以及把快乐本身作为目的的教育观念上。人生的目的是幸福而不是快乐。我们可以说人类生存的目的是追求幸福,而不可以说人类生存的目的是追求快乐。

尤其容易把我们的幼教引入误区的是,这种学说引导幼教以游戏、娱乐为主,真的会错误地把幼教视同“儿戏”。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幼年是人生最最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即三岁关大,七岁关老的时期,是各种潜能生发的敏感时期,错过了这段时期,孩子的人生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就会遗憾终身。所以,在这个最关键的时期,我们的幼儿教育是应当把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交给孩子、影响和熏陶给孩子的,而绝对不应当是引导孩子娱乐、玩耍、快乐的。其实,愉悦是存于孩子内心的本能情感,由内而外的愉悦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只要我们的教育符合孩子天性的展开和生发规律,孩子不愉悦是不可能的。成年人浮浅的游戏、娱乐等玩乐方式会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更会给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心理的误会和动力障碍。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可以不付出辛苦就可以得到的快乐。况且,我们的教育总是着意引导孩子玩乐,积习成性了,等成人觉得需要孩子学习(读书)了、劳动、工作了的时候再逼着孩子学习、劳动,孩子就必定会感觉很不习惯、很是痛苦、很难接受了。

幼儿教育之所以被称为是塑造人生的教育,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教育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和行为习惯——所谓“少成即天性,习惯成自然”。幼教的根本目的是使孩子最大程度地成为她的天赋所造就和承载的那种人才。孩子通过我们的教育所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东西应当是可能驱动他生命和谐展开并最优化发展的“情商元”,如仁义礼智信。或者由这些情商元而给人带来的真正幸福和愉悦。就导致“快乐”的方式方法而言,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和强调的是,孩子本来没有分别心。孩子的劳动是学习、工作是学习、玩耍是学习、游戏娱乐是学习,甚至连饮食起居都是学习。对孩子,尤其是0-7岁的孩子来说,好奇是他的本能,学习(感知这个世界)是他的天职。因此,真正的幼教应当强调的是孩子一切活动的学习性、教育性以及它们的愉悦性,而绝不是单纯的玩耍、游戏所产生的肤浅的快乐或者单纯的娱乐性!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或者引导孩子快乐地学习,也就是说,引导学习才是幼教的真正目的。

对孩子,快乐当然是需要的,但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目的。

 

四,“白纸说”的陷阱。这是个很大、很深的陷阱,不知把全世界多少代的人类蒙蔽和陷害在其中。因为据我所知,除了在《易经》、《圣经》、《佛经》、《老子》等流传数千年以上的伟大的书籍中,除了世界上伟大的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如弗洛伊德、荣格、七田真、蒙特梭利等人略有提及之外,没有谁为人类的Baby哪怕是模棱两可地说句公道话的。

如果说孩子是张白纸的话,我想告诉大家:这张白纸除了纯洁之外,它还包含宇宙所有的信息。在孩子心灵的白纸上,不仅包含人类的一切语言,还包括动物的语言。印度的狼孩的试验,说明了只要把人类的baby放到一个环境里,他就会自然、自动学会这个环境里的、他可以感受到的东西——因为“人类是上帝按照上帝的样子做的”(《圣经》创世纪第一章)——人类的灵魂与宇宙的信息具有全息对称的关系(如同我们的体细胞包含我们生命的所有信息一样)。这也是《佛经》中一粒沙是三千大世界的寓意——一个人就是整个宇宙。按照弗洛伊德、荣格、七田真等人的理论,人类的灵魂的信息应该是隐藏在“潜意识”或“先天脑”即右脑里头的。而当人类的大脑发育、显意识萌发的时候,潜意识或先天脑里的信息是在随即转移到显意识里因而隐退、消退以至于泯灭掉自己的。这样的过程,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到人类七岁左右(智齿发育为标志)就基本完成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有了蒙特梭利的三大发现:儿童的敏感期规律、吸收性心智规律、自然自我成长的规律。蒙氏发现的是事实,而导致产生这样的规律或者事实的后面的本因则是:孩子的心灵是“无所不包的白色底片”。

因为孩子的心灵无所不包,所以,幼教对孩子的作用其实不是教育,而是一种影响、熏染,是一种对天生信息的“保存”——就像电脑中保存信息的操作差不多——幼教的本质就是“将孩子心灵底片上的信息涂黑,然后按储藏键”这样一个操作过程。当我们成年人从外部研究孩子的心智发展状态的时候,就会认为孩子具有“吸收性心智”这样的特征。

“吸收性心智”其实又意味着没有“分别心”,没有难易、没有贵贱、没有好坏、没有多少或大小等等的分别——这从另外的角度印证了《佛经》的观点。所以,教给孩子《易经》、《老子》等等伟大的、终身致用的东西跟教给她“小猫跳、小狗叫……”等小儿歌是一样的。由于人类的吸收性心智是逐年降低的,而分别心是逐年增大的;敏感期是逐年减少并消失的,而外显的智力是逐年增加的。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难的”真的就会变成“难的”(“易的”真的就会变成“易的”),“坏的”真的就会变成“坏的”(“好的”真的就会变成“好的”)……这就是孩子这张白纸的真正性征,根本特点。不明白这个根本,我们的幼教就找不到北,就会陷入不知所措,迷茫和混乱的境地。

孩子的心灵是全知的无智状态,绝不是纯粹的无知状态;是一种没经显像的胶片,绝不是纯粹的白纸。前者将把幼教带入光明,后者会把幼教引进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