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转让或出售:北京风入松书店:清风入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0:44
北京风入松书店:清风入松作者:雨果书店 提交日期:2007-4-21 12:52:00 | 分类:书店风景 | 访问量:414
 清风入松
  
  摘自北京日报
  
  京城设有茶座的书店,据我所知只有“风入松”一家,书香品茗和踏雪赏梅同属文人学士的雅事,只是寸土寸金的中关村何以会飘起这面文化的风帆?
  在路人的指引下,我来到了坐落于地下室的“风入松”书店。与喧嚣的街面相比,这里算得上清寂,但并不清淡。进来的人们在洁净的楼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只是没有喧哗,倒把清寂衬托的有几个肃穆了。走进挂满油画的折廊,门楣上贴着海德格尔的名句:“人,诗意的栖民”。与这“诗意”相伴的是一派扑面而来盎然的绿:绿色的铺地砖,绿色的盆栽,连油画的基调也是绿的。这层层叠叠的绿,沉稳中却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律动,待跨入“风入松”的店堂,我才明白,在那林林总总的书架中摩肩接踵的读书人正是这律动的中枢。
  如今书市的萧条众所周知,就是书商“挥泪狂甩”的特价展销有时也落个赔本赚吆喝,可是这里却学子如云,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放眼“风入松”850平方米的店堂,二万多品种的各色书籍井然有序的码放在书架上,军事、外交、政治、法律与计算机等九大书区在这里错落有致地东西分开,远至古先贤的思想精粹,近有最前卫的新锐论著。在到学者名人的煌煌巨著,小到怡情养性的尺牍小品。即使别处难觅芳容的“孤文善本”在这里也自有它的一席之地。在澳特豪斯“甜蜜的政瑰”旁是此期“风入松”荐书榜:“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100年精选)”、“中国第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可谓横贯南北球,上下五千年。
  难得的是书海中又有茶香,在书店东北角点缀着四五张茶桌,一旁的吧台上一字儿摆开数套紫砂茶壶,在这里你南可品到西湖龙井,北可尝及信息毛尖,添水自然是免费的。这里的小姐经过正宗茶道的培训,斟茶时,“凤凰三点头”很地道的真功夫。书店品茶还是离不了书,品茗者几乎人手一册,古色古香的茶具和吧台后摆放的金石篆刻交映成趣,虽没有“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的韵致,倒添了“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适,更觉茶香悠远。
  “风入松”的书架旁,都设一长条木几,既可坐而捧卷,又可伏案疾书。眼下不少专家乐于研究食物的消化方式,还有人提出站着吃比坐着吃有益,却没有人分神过问精神食粮的消化方式。其实谁都知识坐着看书比站着看受用,倘有所得,便要国笔疾书。偏偏开书店的只有“风入松”一家想到了读书人的癖好,无他,盖因卖书者也文化人矣!无怪乎以北大为首的莘莘学子趋之若鹜,谓之:“我们的第二图书馆”
  建店以来,他们举办了多场书评会、讲座、热点讨论。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书店的决策层始终把握住文化市场的命脉,投其所好连续推出了《濒临失恒的地球》、《走向MBA》等热点丛书,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潮。
  没有底蕴的时髦,亮相频率和死亡速度成正比,而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的时尚才能独领风骚。使“风入松”这面旗帜在图书市场猎猎作响的,“非风动,非幡动,乃仁者心动”。
  现如今“吧者”流行,“吧”的原意也就是小酒辅的意思,如此以“风入松”850平方米的店堂喻为书吧确实委屈了它,但是就“吧”的闲适惬意而言,“风入松”则绰绰有余。从我进书店起,就有一长发青年背倚书架席地而坐看书,书店人员唯恐打扰了他的凝神静读,经过时都是抬脚从他的腿间轻轻迈过,这份自 到哪里去找?他就是在“吧”呵。抬首再看门楣上那行娟秀的小字:“人,诗意的栖居”,那么,在书香中栖居的人也就是一首惬意的诗?
  


#日志日期:2007-4-21 星期六(Saturday)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