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甲级2003沱茶:东西方冷战的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59:07

课程名称
课程目录
导言

学习提示
第一节 二战对战后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第二节 资本主义体系的重组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四节 东西方冷战的开始
本章练习

学习提示
第一节 战后技术革命的背景
第二节 战后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第三节 战后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本章练习

学习提示
第一节 美国
第二节 西欧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问题
本章练习

学习提示
第一节 战后苏联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东欧国家的曲折道路
第三节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本章练习

学习提示
第一节 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第三节 南北矛盾与发展难题
本章练习

学习提示
第一节 两大阵营的分化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美苏争霸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终结
本章练习
结束语
参考书目



第四节 东西方冷战的开始
一、美国的遏制战略和杜鲁门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尽管美苏两国对战时利益和战后安排各有打算,但它们仍服从打败和消灭法西斯这一共同的、首要的战略目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盟友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已被打倒,战时共同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随之而来的却是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的根本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二战尚未结束时,罗斯福就曾构思战后世界蓝图,其主要的战略构想是大国合作,特别是美苏合作,共同安排战后世界,共同维持战后世界秩序,但是必须由美国充当老大,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凭藉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
战后初期,苏联的战略总目标是确保苏联的头等大国地位和势力范围,发展壮大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推进世界革命。斯大林的主要战略构想是,维持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制,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的国力,扩大苏联的影响,推进并领导世界革命。战后初期,苏联的战略利益包括确保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争取意识形态的胜利等等,但当时被视为最重要的战略利益是苏联的安全利益。
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允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美国要使东欧变成所谓的“自由世界”,而苏联决不允许美国插足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关心和扩展它的经济利益,而苏联要担心和保障它的安全利益。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包括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以自己的模式为样板的社会主义。美国是战后头号强国,苏联是战后头等强国,它们的一个共识是,在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必须避免美苏直接交战。但是,它们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于是,冷战就不可避免了。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

杜鲁门主义的军事战略计划
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则是冷战的直接起因。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乃至各方面的全面对峙和对抗,但不诉诸直接交战。
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所作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苏联的基本政策,其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世界各种力量的冲突,战后这种根源依然存在,苏联必须增强国力,以防不测。美国国务院就此向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征询意见。美国驻苏使馆临时代办乔治·凯南回复了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即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第511号电报,后来被称为“八千字电报”。这份电报分为5个部分:(1)苏联对战后问题看法的基本特点。(2)苏联的这些看法形成的背景。(3)对苏联官方一级实际政策的估计。(4)对苏联非官方一级的估计。(5)从美国政策的角度作出的实际推论。不久,乔治?凯南被召回美国担任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任。之后,他又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的文章,因作者署名为“X”,因此这篇文章后来被称为“X先生文章”。
乔治·凯南在“八千字电报”和“X先生文章”中提出了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主要内容是:
(1)苏联从来没有放弃消灭资本主义的信念,它与资本主义不可能持久地和平共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作对手,而不是伙伴。(2)苏联正千方百计地增强自己在世界上的相对实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张苏联势力。(3)苏联“坚定不移地按既定的方向和途径前进,只有遇到无法对付的力量时才能停下来”,“它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衷,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4)因此,美国必须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准备使用武力,那就可以不致于真的使用武力而“遏制”住苏联。(5)美国的对外政策必须是一种对苏联扩张趋势长期而耐心的、坚定而警觉的遏制,在苏联可能危害西方国家利益的任何地方,坚决与之对抗,最后促使苏联政权崩溃。
1946年9月,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拉克·克利福德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长达50页的报告,题为《美国与苏联的关系》。这份报告认为,“采纳与苏联合作的政策必将驱使美国为美苏关系作出牺牲,结果只会造成苏联扩张的欲望和要求与日俱增”,“美国应该明白,苏联为实现其双重目标——扩张共产主义控制的领土,并削弱潜在的资本主义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争”。报告主张,美国应“准备与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努力缔造我们自己的世界”;一切反抗苏联的斗争,均应得到美国“慷慨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
乔治·凯南和克利福德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发出了冷战的第一个信号。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声称:“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 如果还有止境的话”,“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至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在远离俄国边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里,共产党第五纵队已经建立。它绝对服从来自共产主义中心的指令,……到处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现在需要的是作出解决问题的安排。拖得越久,就越困难,对我们的危险也就越大”。他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一方建立特殊的关系”。他反对公开原子弹制造秘密,鼓吹加强实力,“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反对所谓的“铁幕”后的国家。“铁幕”后来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名词。富尔顿演说亦被称为“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斯大林对富尔顿演说作出了明确的反应。他在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中指出,丘吉尔的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布纠纷的种子”, 是在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苏联《真理报》还发表了题为《丘吉尔玩弄刀枪挑起反苏战争》的社论。
1947年2月,英国政府照会美国政府,表示英国无力继续提供对希腊和土耳其政府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了防止苏联势力乘机渗入希腊和土耳其,希望美国提供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填补真空。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与地中海交通咽喉,苏联一直想拥有地中海通道,并对土耳其施加压力。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阵线,通过反法西斯的武装斗争,在二战末期解放了全国部分领土。但英国军队接着开进希腊,帮助希腊流亡政府和前国王乔治恢复政权,镇压民族解放阵线,导致希腊内战。在英国呼吁美国干预希土危机之后,美国国务院近东非洲司司长亨德森起草了一份题为《危机和即将倒台的可能性》的备忘录,副国务卿艾奇逊则提出苹果“烂一个就烂一筐”的理论,建议美国政府介入。

艾奇逊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咨文,公然宣称:今日世界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是“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自由制度”,另一种是“以强加于大多数人的少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极权政体”,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奴役阴谋”。他强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伟大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上”。他说,希腊正受到“武装共产党分子”的威胁,这将对土耳其乃至中东、欧洲和整个“自由世界”产生影响,要求国会授权,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军事人员前往。事后,杜鲁门把这篇咨文称作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

杜鲁门号召援助希腊、土耳其
杜鲁门这篇咨文的发表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这是美国第一个具有全球战略性质的对外战略和安全战略,突破了美国历史上“孤立主义”战略构想、战略目标的框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转折。由此,美国确立了以冷战方式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遏制战略”。杜鲁门主义实质上就是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盟友关系的公开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二、杜鲁门主义的推行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美苏冷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因此对欧政策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方面。1947年5月,以乔治·凯南为首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美国援助欧洲的政策》的报告,提出美国要帮助“恢复欧洲社会的元气和经济健全”,“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歇尔计划。 他在演说中描述了欧洲经济的困境,强调欧洲必须向“饥饿、 贫穷、 绝望和混乱”作斗争,“必须获得大量的额外援助,不然就得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马歇尔表示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美国政府要“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不过,“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美国将就“能力所及,予以全力支持”。

马歇尔
1947年6月27日,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响应马歇尔计划的问题。因意见分岐,7月2日,苏联退出会议。7月12日,美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瑞士、瑞典、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土耳其在巴黎召开经济会议。苏联、东欧国家和芬兰抵制了这次会议。结果英、法等16国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9月,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总报告,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224亿美元援助。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援助达131.5亿美元,其中90%是无偿赠予,10%是贷款。

16个欧洲“受援国”在巴黎签署《欧洲经济合作公约》
马歇尔计划确实帮助了西欧的复兴,美国把躺在战争废墟上的虚弱无力的西欧抉了起来,帮助它恢复了元气。西欧即以此为转机,逐步走向复兴、联合和富强。无疑,马歇尔计划对于西欧经济的复兴、西欧人民生活的改善、西欧社会的逐步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马歇尔计划具有两重性,它既要复兴西欧,又要控制西欧。其实质是在西欧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使西欧成为听从美国旨意的“恢复元气”的伙伴,与美国一起对付苏联和东欧。接受马歇尔计划是有条件的,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废除关税壁垒,放宽外汇限制,建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购买美国货,保障美国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等等。通过马歇尔计划,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经济干预和政治控制,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实力。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杜鲁门所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核桃的两半”。
在经济上援助西欧的同时,美国还积极筹划将西欧国家纳入自己主导的军事联盟体系。1948年7月6日至9月9日,美国、加拿大与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国举行关于集体安全问题的会谈,通过了“华盛顿文件”,为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确定了基本原则。
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冰、葡、意12国外长在华盛顿举行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正式生效。北约作为以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手的军事集团,设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即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和各分司令部,历任最高司令一职均由美国人担任。北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各成员国的外交、国防和财政部长组成,常设行政机构是秘书处,设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北约的成立,是美国完成以欧洲为重心的全球战略部署的重要标志,也是冷战进入高潮的反映。

北约签约仪式
为了加强冷战的力度,1949年11月,由美国发起的“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即“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成立。成员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和日本等,总部设在巴黎。这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和战略物资禁运的机构。
此外,杜鲁门还在1949年抛出了一个“第四点计划”,即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计划。1950年秋,美国成立“国际开发咨询委员会”和“技术合作署”,负责实施“第四点计划”。至1953年,美国向亚、非、拉35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2400多名技术人员,并拨款3亿多美元。“第四点计划”实质上是亚非拉版本的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把它作为“对共产主义最强烈的消毒剂”,并造成受援国对美国的依附,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服务。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中,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是构筑对社会主义阵营包围圈和稳定自己后院的两个重要地区,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与这两个地区的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协定,组成了“美洲国家组织”、“东南亚集体防务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等地区性军事政治集团,并通过“共同防御条约”,把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纳入到全球军事联盟体系中。
面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和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击措施。
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
1947年9月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苏联从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协调各国间的内外政策,以对抗美国和西方阵营的冷战攻势的重要措施。在情报局的活动中,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表现得十分明显,它对南斯拉夫和其它东欧国家内政的粗暴干涉产生了恶劣影响。
1949年1月,苏联、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 , 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2月,阿尔巴尼亚也决定加入。4月,经济互助委员会正式成立并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次年9月,民主德国亦加入经互会。经互会宣布的宗旨是,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行经济互助、技术合作、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于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由“莫洛托夫计划”的双边关系,发展为“经互会”的多边合作机制。与此同时,
斯大林还提出了“两个平行而对立的世界市场”的理论。他把世界市场划分为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两个平行而对立的市场,并认为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的趋势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将日益狭小和萎缩。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力图通过经互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世界市场,并以此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相对抗。
在军事上,苏联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5月,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使北约的锋线推进到东西方对峙的最前沿。这种形势对苏联构成巨大的威胁。苏联立即作出反应,5月14日,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华沙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华约组织是一个军事同盟,设有统一的武装部队司令部,华约部队总司令由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任。华约的建立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两大阵营的对峙也具有了更强烈的军事对抗色彩。

三、冷战初期的重大冲突
冷战初期,美苏之间、东西方之间发生了多起冲突,其中第一次柏林危机被普遍看作是“冷战的第一次高潮”,而朝鲜战争则是一场举世关注的国际性局部战争。
第一次柏林危机
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成为冷战的一个焦点。第一次柏林危机及德国的分裂接踵而至。
二战结束后,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因苏、美、英、法占领当局都只执行本国政府的对德政策、各自为政而形同虚设。1946年12月,根据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的建议,美英两国签订了《德国美占区和英占区经济合并协定》,简称“双占区协定”,该协定于1947年元旦正式生效,苏联视之为西方国家分裂德国的一个实际步骤。
1948年2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开始在伦敦举行会议,讨论德国问题。3月20日,苏联驻德最高军事长官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在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会议上,要求了解伦敦会议内容但未获满意回答,随即苏联退出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4月1日起,苏联对柏林进行为期10天的陆上交通管制,对通过苏占区前往柏林的西方人员的证件、车辆以及所有货运和私人行李以外的物品实施检查。
1948年6月7日,伦敦会议发表《伦敦议定书》,内含12个文件,主要内容是:美、英、法三占区合并成统一的德境“西占区”;1948年9月1日召开西占区制宪会议;1949年成立德国西占区临时政府(西德临时政府);美、英、法三国保留西占区占领制度并拥有最高权力;西占区接受马歇尔计划;鲁尔区由美、英、法、比、荷、卢六国和德国西占区临时政府共管;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其中最关键的是在德国西占区改革币制和筹建政府。
此期间,1948年4月21日~6月8日,美、英在德国占领区秘密召集经济专家和法律专家,研究并确定了货币改革的具体措施。6月18日,美、英、法占领当局颁布《货币法》和《货币发行法》,定于6月20日生效,规定废除旧马克,发行新货币,以及旧钞换新币的兑率,货币发行由德国州际银行操作,货币流通总额不超过100亿马克。接着又颁布了《兑换法》,定于6月27日生效,对新旧马克的兑换规定了更具体的办法。
1948年6月21日 , 西占区正式发行和流通新的德国马克(“B”记德国马克,一般称为西德马克)。这是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导火线。22日,东占区(即苏占区)也发行新货币(“D”记德国马克,一般称为东德马克)。23日,“B”记马克和“D”记马克同时在柏林流通,美、英、法占领当局即于当天宣布在柏林西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只流通“B”记马克,禁止“D”记马克流通。接着,苏联占领当局也决定东占区只流通“D”记马克。这样,美、英、法、苏四大国首先在金融方面造成了德国事实上的初步分裂。
1948年6月24日,苏联占领当局开始封锁柏林与西占区之间的交通,美、英、法三国对此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苏联占领当局先是封锁了柏林东占区与柏林西占区以及西占区其他地区之间的铁路交通,接着又封锁了公路和水路交通,但没有封锁西占区其他地区通往柏林西占区的宽约20公里的空中走廊。美、英、法三国一方面向有200多万居民的柏林西占区空运、空投物资,另一方面对柏林东占区实行反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美、英、法三国动用大批飞机,通过柏林与汉堡、法兰克福、汉诺威之间的空中走廊,向柏林西占区运送生活物资和其他物资约158万吨(至1949年底共234万余吨),日最高运输量为1.2万吨,飞行航次达19.5万架次(至1949年9月底达27.7万架次),飞机失事损毁24架,死亡61人,自1948年6月26日至1949年9月底空运总耗资2.25亿美元。与此同时,西占区对苏占区所需的钢、焦炭、电力等物资和能源实行封锁。

由于苏联关闭进出西柏林的所有道路和铁路,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空运向柏林提供补给品,
一度达到每天运送7000吨物资,柏林空运持续了一年之久。
第一次柏林危机使东西方关系和国际局势陡然紧张,但对峙双方都不愿开战。杜鲁门认为要继续留在柏林而又不致于冒全面战争的危险,“空运比陆路武装危险性较小”。美国不愿因“封锁”而被苏联赶出柏林,但也“不打算在任何情况下采用武力维护柏林的绝对立场”。斯大林强调“苏联当局采取限制性的措施并不想把盟国军队从柏林赶出去”。因此,尽管局势紧张,对峙双方并没有走到战争边缘。
1948年9月,美、英、法把柏林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10月,苏联对西方提案行使否决权。11月,柏林东占区成立“临时民主政府”;12月,柏林西占区成立“市政府”,于是柏林实际上正式分裂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两个城市实体。
封锁和反封锁给对峙双方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双方转而走向妥协。从2月15日开始,美、苏驻联合国代表按照本国政府指示,多次就柏林问题秘密接触。5月5日,在莫斯科、华盛顿、伦敦和巴黎同时发表了公报,宣布:苏、美、英、法四国政府已达成协议,苏联一方和美、英、法一方于5月12日同时取消柏林与德国东、西占领区之间的一切交通、运输、贸易的限制;解除封锁后10天,在巴黎召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有关德国的问题以及由于柏林形势而发生的诸问题,包括柏林货币问题在内”。
1949年5~6月,在巴黎举行了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会议除了肯定关于解除柏林封锁的协议外,没有达成其他协议。虽然1948年6月24日爆发的第一次柏林危机至1949年5月12日终告结束,但是接踵而来的却是德国的正式分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宣告成立。

第一次柏林危机 西方盟国对柏林空中运输的行动计划表
朝鲜战争
美苏冷战导致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和半岛南北的对立。1948年12月和1949年6月,苏、美军队先后撤离朝鲜半岛,但是美、苏仍然控制和支撑着半岛南、北双方的对抗。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左右,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爆发战争。战争打响后不到24小时,在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在苏联代表缺席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尚未恢复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指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侵略者”。6月27日深夜,安理会又通过决议号召联合国会员国援助韩国。
6月27日,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空、海军直接介入这场原本是朝鲜人之间的战争,支援韩国军队。28日,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30日,杜鲁门下令美国陆军驻日本的地面部队开赴朝鲜半岛。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美国等7票赞成,南斯拉夫、印度、埃及3票弃权,通过成立“联合国军”的决议。后来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土耳其、泰国、荷兰、法国、希腊、加拿大、新西兰、比利时、卢森堡、阿比西尼亚(后改名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南非联邦共16国派兵组成。除美军外,派兵较多的是英军2.4万人,土军0.6万人,多数国家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部队。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已占据了半岛南部90%的土地,剩余的韩国军队和10万美军被压缩在洛东江以东釜山一隅约1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
为扭转战局,经过周密准备,9月15日,麦克阿瑟亲率7万余美军,在近500架飞机和260多艘舰艇配合下,实施了仁川登陆。16日,在釜山一线顽抗的美军和韩国军队开始反扑,与仁川登陆美军南北呼应,夹击人民军。28日,美军攻占汉城。战局发生了不利于人民军的逆转。

率领仁川登陆的麦克阿瑟

仁川登陆

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在下令美军出兵朝鲜的同时,还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28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严厉谴责美国的行为“乃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联合国宪章的破坏”。8月24日,中国政府向安理会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8月27日起,美国空军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侦察和轰炸。中国政府多次对美国发出警告。9月30日,周恩来再次严正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8日,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日,周恩来赴苏联与斯大林商谈由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和空军掩护的问题。当时,斯大林的既定决策是,避免苏联与美国交战,力促中国出兵援朝。周恩来提出,要中国出兵援朝,苏联必须提供空中掩护,而斯大林不愿马上提供有效的空中掩护。毛泽东权衡利弊,于13日指示周恩来:“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后来,斯大林只答应派苏联空军负责掩护志愿军的后方。尽管如此,中共中央在10月18日仍正式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
10月19日,美军占领平壤。当天晚上,彭德怀率志愿军首批部队26万人秘密渡过鸭绿江入朝。25日,志愿军与美军遭遇交战,揭开了志愿军入朝第一次战役的序幕。
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以运动战和夜间进攻为主要作战形式,实施战略反攻,连续发动了5次战役。首先扭转战局,继而挫败美军的反扑,收复了朝鲜北方领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与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进程和停战谈判的过程见教材第45—49页)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时间),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联合国军”方面代表团首席代表哈利逊在板门店代表交战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然后,签字文本分送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签署。协定分朝鲜文、中文和英文3种文本。协定第一条规定,以北纬三十八度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军队各由此线后退2公里,以建立非军事区。第二条规定,停止自朝鲜半岛外进入增援的军人和武器;成立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第三条规定,停战协定生效后60天内,双方应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其余战俘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第四条提出,在停战协定生效后3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半岛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第五条规定,协定签字后的12小时起(即朝鲜时间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全线停火,并且双方部队不得进入非军事区。同日22时(朝鲜时间),朝鲜战争交战双方在全线实现了停战。

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
朝鲜战争是战后初期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也是冷战背景下典型的有限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为参战各方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也进一步固定了亚洲地区的冷战格局,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有关各国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