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银行贷款:初中语文课堂导语(126篇)(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9:30

(一)

  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正式讲课文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发诱导的话。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承上启下。如果把整个教学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联接每个阶段、每一堂课的中间环节。它起着衔接、过渡或内容转换的作用。它"承上",就是把每堂课纳入整个教学内容的系列和教学行为系统,把这堂课看作是已经学过的内容的自然延伸,和已经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自然发展;它"启下",就是把学生引入新的内容、新的行为训练中,给学生的认知过程增加新的刺激、新的兴奋点,使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情境、新问题的吸引下,得到新的充实或调整。导语是联接教程和教程之间、阶段与阶段之间、课与课之间的桥梁,它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由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和教学过程的行为系列决定的。

  二、诱发兴趣。导语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首先,导语可以打破学生对新教材、新内容的陌生感、疏远感,往往采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见闻,尽量缩小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使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使疏远的变成亲近的,以增加学生对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和信心;其次,导语可以为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思维线索指航导向,这表现在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或悬念,有目的地提供或暗示思考的路线等,使学生的认知欲望处于跃跃欲试、非追根究底而不罢休的积极状态;再次,导语可以消除学生的延续思维和心理定势,使他不停留在上一课的回忆上,而是专注于新的内容、新的问题,养成敢于面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勇气,这样,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调动自己的内在因素,主动地充当学习角色,在新一课的学习中,去探索、去思考,从而获得精神的满足。

  三、创设情境。课堂教学除去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之外,还有课堂的具体情境也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情境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气氛、基调,它是由师生两个方面的情绪、精神状态等心理因素构成的。导语,往往是以饱含感情、形象生动的语言,为课堂定下基调,制造气氛。一堂课的导语究竟采取哪种基调,哪种感情色彩,从而制造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可因文而异,必须与教材的基本情调相一致。导语创设课堂情境的作用,是由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令人鼓舞、令人愉悦的内容;在庄重、肃穆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思想境界高尚、充满思辨色彩的内容;在悲痛、沉郁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怀念烈士、继承遗志的内容;在高涨、昂扬的气氛中,便于学习那些富有战斗精神的内容,等等。导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极力制造与内容相一致的情境气氛,就为学生设置了浓厚的心理氛围。在这种心理环境下,学生产生耳闻日睹、身临其境之感,情绪高涨起来,认知心理积极活跃起来。导语极力创设这种课堂数学的气氛和基调,实际上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精神基础和心理条件。

四、揭示主旨。课堂教学的导语往往开门见山、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课文的主旨,并以此来明确提出本堂课的新任务。或者从介绍背景谈起,或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片断或重要问题,以此为焦点和出发点,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每-环节,每一步骤。这种导语实际上起到了牵牛鼻子或者提纲挚领的作用。它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导到教学的重点上来,启示学生:入门进室就要抓住关键。这种导语既有启迪性,又有涵盖力,既引起思考,又能把握思考的趋向。因此有着胸怀全局、高屋建瓴的气魄。导语的这种揭示主旨的作用,是建立在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的,它不仅指示着教师的行为,而且规定着学生的行为。使整个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进行。

五、引出思路。导语作为一堂课发出的第一条信息,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和理智,目的是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它或者巧妙地确定思考点(即问题),或者由此及彼,为学生展开思考、联想提供某些线索或暗示。因此,导语不仅为一堂课的进展做好各种铺垫和埋伏,而且为学生的思考路线指明方向。它体现着教材的基本思路,包含着教师的教学意图,为学生发挥自己的智能敞开大门铺平道路。这种导语往往设置一个悬念或者一个谜语,诱使学生去揭示悬念和谜底。揭示的过程,当然需要教师的指点,但更重要的是必须靠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当然,导语的这些作用并不是分割的。在实践中,一堂课的导语,往往是多种作用综合于一体。而导语的共同作用就在于: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激发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诸如注意、兴趣、情感、思维等心理因素,形成综合的心理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好的导语犹如一首乐章的优美动人的序曲,一出戏剧的钩人心魄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堂课开始,教师如能设计一个好的导语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爱 莲 说

 

(其一)

  迎接贵宾,祝贺生日,慰问病人以及其他一些喜庆活动,常常要献花,这是为什么?是为了借献花表示一种敬意,奉献一分爱心。少年儿童,称为祖国的花朵;十六岁,称为花季;美好的团聚或是新婚志喜,说是花好月圆;形容春光明媚,说是鸟语花香……,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总喜欢用花来形容、赞誉,可见花是非常圣洁、华贵的。人们不只是用花来装点世界,美化生活,还赋予花以一定的性格品质。如梅花以"傲"为美,她冒风霜,战冰雪,总是第一个迎接春天的到来。但"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谦逊无私的精神世界。就说落花吧,也是极为可敬可爱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她不贪恋枝头,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化为肥料,滋养哺育百花开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人们爱什么花,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态。本文是周敦颐写的,他为什么特别喜爱莲花呢?他是怎样描写莲花,寄托自己的心志的呢?让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吧。

(其二)

  我们曾学过杨朔的《荔枝蜜》和贾平凹的《我的小桃树》,这两篇文章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两篇文章各托什么物?各言什么志?(学生讨论明确答案之后,教师继续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爱莲说》,也是一篇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文章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又是什么?

(其三)

  

  同学们,我们这个世界是如此可爱,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欣赏、歌咏、赞美。我们学过的散文《荔枝蜜》,作者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赞蜜蜂,热情讴歌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人民和我们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作者愿意像小蜜蜂一样忘我劳动。在古人的文章中,也有不少这类值得传诵的名篇,作者所托之物虽小,但所言之志却不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优美的颂莲言志的散文。此文篇幅不长,见解独到,耐人寻味。这就是《爱莲说》。(板书课题)

 

《白毛女》选场

 

(其一)

   1995年5月下旬,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北京公演了复排的歌剧《白毛女》之后,某公司的一位职员给北京市委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他在信中说"好多年轻人不知杨白劳、喜儿为何人。而知道者却说:'杨白劳欠债还钱,理所应当;喜儿替父顶债,无可非议。'"他在信中指出:"这些年经济搞活了,但对青少年的教育却没跟上。好多青年人讲吃、讲穿、讲消费,对旧社会一无所知,对革命传统嗤之以鼻。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今天学习课文《<白毛女>选场》,可以教育我们青年人不要忘却历史,帮助我们青年人辩证地、历史地看待过去,从而进一步认识旧社会的罪恶,体会新社会的美好。

(其二)

  教师先录制了有音乐的喜儿和杨白劳所唱的录音带。在课堂上,让学生伴随着乐曲分角色朗读,但凡唱段以录音替代。那带有音乐的读读、唱唱,那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哭诉,创设了满天风雪的凄惨、悲哀的情境。朗读的学生认真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其他同学都面带感情,犹如身临其境,有的还落下了眼泪。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转入对戏剧的分析。学生们发言踊跃,连平时不爱发言的也站了起来,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分析了剧情,而且还进行了评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景我们看到了。

  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我们明白了。

  对旧中国吃人的社会现实我们理解了。

  杨白劳真是白劳一生,连自己的女儿也保护不了。

  黄世仁,人面兽心,假"仁人",世间罕见。

  穆仁智,见了东家就烧香,见了穷人就放枪。

  这真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白杨礼赞

 

(其一)

  本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1937年,伟大的抗日战争开始。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国民党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多次发动反共高潮,并使日本帝国主义得以集中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疯狂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一心救中国'',成为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坚力量。正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歌所唱的那样,"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了抗战八年多,她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现了民主好处多。"作家茅盾曾在革命圣地延安生活了半年左右,对根据地有着深刻的了解,在回重庆后不久,饱含激情写了《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借白杨作象征,纵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

(其二)

  某种抽象的事物或思想感情,常常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这往往被人们称为象征,例如——

  红色象征革命;

  太阳象征中国共产党;

  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

  灯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海燕象征勇敢的革命者;

  慈母手中线象征伟大的母爱;

  ……(以上可通过讨论明确)

  今天,我们学习《白杨礼赞》一文,这篇文章中的白杨也是一种象征,那么,它是象征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题的注释和全文,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其三)

  (首先板书课题)解释:"礼赞"包含着尊敬、崇敬的意思;"白杨礼赞"意思为"崇敬和赞美白杨树",或"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那么,一、白杨树有什么值得我们崇敬和赞美的呢?二、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崇敬和赞美白杨树吗?(可将问题用幻灯放映)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课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皎洁、明丽、飞动、飘逸,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墨客通过对白雪的描绘,表达他们特有的思想感情。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以夸张的手法显示了他对北国雪花之大的惊讶。毛泽东同志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展现了一幅北国壮丽的雪景图,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那么,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又是怎样描写雪景的呢?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呢?

 

北京立交桥

 

(其一)

  提到"桥",人们都会说,那是架在河面上,把两岸接通的建筑物。可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北京立交桥》,这篇通讯中所介绍的桥,却与通常所说的桥不同,它是架在陆地上的。这种桥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北京立交桥的形式有哪些呢?这些情况,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其二)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句富有哲理的话:"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桥",是通向光明、胜利的桥。

 

  今天,人们在总结脱贫致富的经验时,从心底由衷地讲出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修路要是遇到水就要架桥,在发展经济的大路上,这"桥"是通向小康的金桥(板书:"桥")。所修之路如果横穿过铁路、公路,还不停车让道,该怎么办呢?对,修立交桥(板书:在"桥"字前面加写"立交"二字)。同学们一定见到过各种美丽壮观的立交桥,不知是否见到过北京的立交桥(板书:在"立交桥"前加写"北京"二字)。我想还是没见过北京立交桥的同学多。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北京立交桥的文章:《北京立交桥》,初步了解有关北京立交桥的一些情况,来弥补没见过北京立交桥的遗憾。

 

贝壳

 

 

  宇宙万物,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有机展开联想,都可以悟出许多深刻的道理。不要说参天的白杨,挺拔的松树,就是一个小小的蜜蜂,春蚕,蚂蚁,火柴,蜡烛,都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可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启迪),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枚小小的贝壳吧!

 

背影

 

 

(其一)

 

  同学们,母爱是纯洁的,伟大的,而父爱却是深沉的,崇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父爱的散文——《背影》,看看作者朱自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的。

 

(其二)

 

  同学们,我们很熟悉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孟郊描写了慈母对游子的爱抚之情,也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真是母子情深哪!可是,你们知道"父子之情大如天"这句俗语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者又是怎么样表达父子之情的呢?

 

(其三)

 

  同学们,有人请你们给他照张像,大家觉得应该摄下他的正面、侧面还是背面呢?(学生回答:当然是照正面了!)大家的想法为众多摄影师所认同,并经常采用。其实,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这样常作正面描写。可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朱自清先生在给父爱"定格"时,却别具匠心地"摄下"了他父亲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那是作者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背影呢?作者又是怎样描画这个背影的呢?让我们在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过程中去解答这些问题吧!

 

(其四)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确,慈母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其实,父亲又何尝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充满了父亲亲子之爱的作品——《背影》。

 

(其五)

 

  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只要你们稍微想一想,就会感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父母的爱。如果要你写出来,你该从哪里落笔呢?你准备从哪一个角度去表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看看朱自清先生是从什么角度表现父亲对自己深厚、真挚的爱的。

 

(其六)

 

  教师先静静地在讲台前站了一会儿,随后用很平稳的语调说:"1991年,香港人举行唐诗评选,最喜爱的10首依次是: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清明》、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颧鹊楼》、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的《悯农》、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10首诗,同学们多数都学过,有的早在三四年级时就会背了,但列于榜首的《游子吟》却大多没有读过。作者孟郊,在唐代也算不上是个大诗人,为什么在香港人的心目中,这首诗受到如此之钟爱呢?它到底写的是什么,我们不妨看看。"教师熟练地在黑板上默写出全诗,解释道:"儿子要远游他乡去了,年迈的母亲拿着针线,正细心地为他缝补衣衫,为什么要密密呢?担心的是儿子可能很迟很迟才能归来,独自漂泊在外,风餐露宿,衣衫破了,有谁来给他补呢?谁说一棵小小的春草,能报答阳光无私的沐浴之恩呢?诗表现的正是这种永恒的母爱。"稍停,又接着说:"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母亲'——'妈妈',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那么,我们的父亲如何呢?'严父慈母',根据中国的这句老话,仿佛做父亲的一定非常之严厉。其实,我总觉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慈父是很多很多的。我的父亲,就是非常慈祥的一个。还是让我举个例子来说吧——我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现在已经78岁了,耳有点聋了,眼有点花了,背也有些驼了。他住在农村,离我们城厢镇足足有50多里路,可是父亲每月总要来一二次看看我们。骑着那辆60年代的破车子,每次总要带些青菜、萝卜、嫩毛豆之类的东西来。我同他讲过多次,不要送了,这些东西我们买得起,你这么大的年纪,又走那么远的路,我不放心。你要来,就乘汽车。可父亲却说,市场上卖的菜,说不定刚打过药水,我自己种自己知道的。直至现在,他还是继续不断地给我送,往往是一吃中饭就走,无论怎么留都留不住他;有时家里没人,他就把青菜之类往门口一放,饭不吃就走了……"

 

  说到这里,教师的眼睛湿润了。停了一会儿,又说:"同学们,你们的父亲呢?我可以肯定,你们的父亲也一定是位令人可敬的慈父。下面请大家想想,然后具体地说一说。"

 

  三五分钟后,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他说:"我父亲烟瘾很大,因房子小,他一抽烟,有时我就咳嗽。这样,每当我在家时,父亲就悄悄站在屋外抽,过了瘾后,再回到屋里,待会儿瘾上来了,他就又出去。天热倒还可以,天冷就不好办了。后来,我对父亲说,你就在屋里抽吧,我现在大了,不会咳嗽了。他说:'在屋里抽,我直接受害,你们间接受害,也不行。看来,只好戒掉了。'后来父亲真的戒了。看他戒烟时的难过样,我真想哭。"

 

  另一位同学接着说,他父亲是收鸡毛、鸭毛的,以前都是骑着车子,骑车既方便又快,毛也收得多。自从他进城厢镇读中学,父亲把自行车让给了他,而自己挑着担步行收购。

 

  接着,另一个女同学讲了她父亲生前、特别是在病重时如何关心她的事,她讲着讲着,泣不成声了,同学们听了个个都动了情。

 

  至此,教师总结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都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今天我们要学的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说完,按下了按键,师生屏声敛气,一边盯着课文,一边听着录音,整个教室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

 

(其七)

 

  

  每个人都有双亲,当提到父爱或母爱之时,你的脑海里是否闪现出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是否能描画出来?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里诗人选取了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母爱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是耸立在人们心目中慈母的不朽雕塑。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质朴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位在逆境中仍爱心拳拳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蹒跚而伟岸、笨拙但坚韧的顶天立地的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同学们,面对挚爱着自己的父母,怎样去为他们唱一首爱的赞歌?画一幅爱的画卷?雕一座爱的塑像?《背影》会告诉我们许多许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扁鹊见蔡桓公

 

 

(其一)

 

  同学们,听说过神医扁鹊吗?他名叫秦越人,因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用我国上古时代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有一次扁鹊行医到虢(gu6)国,虢国的太子病死了,正准备下葬。扁鹊问明了太子的病情后,断定并没有死,还能救治。这使虢国的国君大为惊喜。扁鹊先用针刺疗法,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接着又用药物炒热,敷在太子的胁下,一会儿,太子就站了起来。最后他又配汤药给太子喝,仅服了二十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这简直是起死回生啊!但是对这位名医的医术也有不相信的,蔡国的国君蔡桓公就是这样。他起初只有一点小毛病,但不信扁鹊的诊断,不肯就医,结果病情逐渐加重导致最后死亡。我们课本中收了这则故事,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其二)

 

  中国有句古话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说:能治病的良药味道是苦的,但是对治病有好处,正像真诚的批评听起来刺耳,但有利于改正错误或指导今后的行动。有没有怕药苦而不想治病的人呢?有的,《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蔡桓公就有点像。明明生了病,却硬说没病,结果病情恶化,最后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从中可以引出些什么有益的教训来。

 

变色龙

 

 

(其一)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的是曾经有两个人一同行路,其中大个子突然惊呼:"有蛇!"小个子则附和说:"我也听见柴草呼呼地响。"他们定下神来注视那地方,并用一块石子扔过去,仍不见动静,大个子自言自语说:"是死蛇吧!'小个子则正经他说:"难怪我闻到臭味了!"后来他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根草蝇。小个子又自作聪明地说:"这地方哪有什么蛇嘛。"你们说,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讽刺了小个子见风使舵。")对!作为市井小民,见风使舵只不过成为人们的笑料而已。但作为国家机关的警官,在处理问题时也这样见风使舵,就说明这个国家已经是很黑暗了。19世纪末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就有这样一位警官,作者把他称为"变色龙"。(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课题——"变色龙")

 

(其二)

 

  1881年,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一方面竭力强化警察统治,加强警察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4年,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创作了短篇小说《变色龙》。作者通过对警官奥楚蔑洛夫人物形象的塑造,把矛头直指黑暗腐败的沙皇专制统治,同时也为世界文学画廊增添了"变色龙"这样一个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变色龙》这篇小说。

 

(其三)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里曾经学过一篇课文——《万卡》。那一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板书:契诃夫)契诃夫是19世纪末叶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戏剧革新家。他生活在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到第一次革命的过渡时期。通过学习《万卡》,我们了解到当时人民在沙皇专制统治下过着异常痛苦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另一篇小说——《变色龙》;到了高中,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变色龙》(板书课题)。

 

(其四)

 

  有位老师这样导入:

 

  上课时教师首先出示蜥蜴的标本。这时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老师手中的蜥蜴标本上,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你们看,这个蜥蜴有四只脚,一条长长的尾巴,有点像什么?(学生回答:龙)同学们都学过生物,蜥蜴有什么特性?(学生回答:蜥蜴身体的颜色,能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蜥蜴变色,因此,人们又把蜥蜴叫做什么?(学生回答:变色龙)这里的"龙"和我们常说的"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的"龙"感情色彩是否一样呢?(学生回答:不一样,含贬义)我们今天不是上生物课,而是要学习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变色龙》。(板书课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把警官奥楚蔑洛夫比作"变色龙",为什么呢?请看课文,注意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看看这个人物是怎样"变"的。

 

(其五)

 

  首先说:今天我们学习《变色龙》。变色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让学生议论,接着又问:这篇课文就是写这种动物的吧?学生回答:不是,是写人的。老师又说:既是写人的,为什么要用虫命名呢?这个名字真令人费解!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师明知故问,极大限度地刺激了学生大脑的兴奋点,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习。

 

(其六)

  上课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俄国的小幽默:沙皇时代,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慎掉在河里,他大喊:"救命!救命!"有两个警察正好从河边走过,对呼救者无动于衷。这时,掉在河里的人急中生智,高呼:"打倒沙皇!"这两个警察飞快地跑来,"扑通"跳进河里,把这个快要淹死的人拉上来,投进监狱。(学生笑)教师问:同学们,在你感到两个警察可笑的同时,还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可憎!可恨!教师说: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佳作——《变色龙》。作品中的警察和幽默中的警察正处于同一时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作品中的警官又是如何表演的。

 

(其七)

 

  

 

  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中有一句常用语:"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这话一点不假。甭说别的,单说自然界中的各类动物的生存方式,就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奥妙无穷。一般的动物,它的皮肤和毛发的颜色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有一种小动物,它的皮下有许多色素块,能够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如果它潜伏在葡萄架上,身体就呈现绿色;一会儿爬到灰色墙壁上,身体就呈现灰色。这种小动物就叫"变色龙"。俄国作家契诃夫写了一篇小说,主人公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小说的题目是《变色龙》。那么,奥楚蔑洛夫与变色龙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以"变色龙"来给小说命名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小说《变色龙》(板书课题)。

 

标点符号用法

 

 

  有的同学可能会想,书面语言主要用文字表达,何必要用标点符号呢?古人写文章,不是也不用标点符号吗?

 

  人们说话,是不可能一口气说下去,中间需要停顿。书面语言,阅读时,也不可能一口气读下去;书写时,总得一句一句地写,一层意思一层意思的表达。书面语言中的停顿,就是用标点符号来表示的。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作者准确地表达文意,帮助读者明白地了解文意。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是阅读和写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符号,但是古人也有表示停顿的方法。例如采用句子间空开一二字时,用"、"")""0"等表示句子、语词间的停顿。即使有这些简单的符号,但到底给今人阅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现在整理出版古籍,首先要加上标点符号。这也说明,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流传交流中是不可缺少的。使用标点符号是一大进步。1919年钱玄同、马裕藻、胡适等联名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年由当时的教育部正式颁行。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提出标点符号作用上的混乱,"往往有害文意的正式表达",要求"切实消灭乱打标点符号及其他文字混乱现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3月修订发布《标点符号用法》。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更为充实、严密、准确、全面、标准化了。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标点符号用法(节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而且还可以学习规章条例类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

 

 

驳"实惠"论

 

 

 

  30多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同志为一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雷锋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榜样。共和国的历史掀过了一页又一页,随着政治的需要,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推出一批英雄,但这些英雄人物有的昙花一现,有的泥牛入海,唯有雷锋,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他的形象都未受到丝毫的损害,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人们更加认识到了这位英雄的价值。历史的结论再明白不过:雷锋是不朽的。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涌来的今天,有人认为"学雷锋,不实惠"。学雷锋,果真不实惠吗?魏巍同志在这篇文章中,解答了这一问题。

 

捕蛇者说

 

 

(其一)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那时封建朝廷苛征重赋,人民不堪负担。有些地方因为皇帝下令在该地征收一种剧毒的蛇制药,捕得者可免除当年赋税,竟然出现人们争着去干这冒死的危险差使的局面。在贫苦百姓的心目中,沉重的赋税竟比毒蛇还要可怕。这种情形,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中就有具体的叙述。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其二)

 

  上课伊始,教师先向学生诵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然后,教师问学生:谁能说出这首小令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听后,议论纷纷.很快,就有学生回答: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接着,教师就势追问:你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状况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捕蛇者说",大家将对这种痛苦生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曹刿论战

 

 

(其一)

 

  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于公元前684年,齐国和鲁国进行了一次战争,史称"长勺之战"(板书)。经过二千五百多年后,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光辉军事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还曾提到这一有名的战例。他根据《左传》的记载,从军事科学角度分析了这次战争,肯定它是"中国战史上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对鲁国在作战中采取的作战方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长勺之战"中鲁国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记述这次战争的一篇课文——《曹刿论战》(板书)。

 

(其二)

 

  《曹刿论战》(板书),全文寥寥二百来字,然而却是言约而意足,写得纵横开阔、波澜曲折。或叙事,有条不紊;或议论,别有境界。于叙事中夹有议论,于议论中简明叙事。"叙事"、"议论"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文。

 

(其三)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文章记述了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在长勺发生的一次战役。当时,齐国是大国,在现在山东省中部,鲁国是小国,在现在的山东省南部,两国相邻。长勺之战发生的原因是这样的: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等恐怕被连累,想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有个名叫鲍叔牙的辅佐公子小白出奔莒国。这一年,齐国的大臣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变乱发生后,有个名叫管夷吾的辅佐公子纠出奔鲁国。公元前686年,齐国大臣又杀死齐君公孙无知。这时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齐国做国君。小白从莒国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称齐桓公。鲁国派兵送公子纠回齐国,没有成功。后来,鲁国虽然杀死了公子纠,但是齐桓公还是以此为口实,出兵攻打鲁国,因此,就发生了长勺之战。齐国进攻鲁国,是强国欺凌弱国。曹刿看到当时的情势十分危急,于是挺身而出,帮助鲁庄公选择有利战机,终于击败了齐国。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次战争经过的情况。

 

(其四)

 

  

  教师走向讲台,学生起立行礼后坐下。教师在讲台上巡视学生,严肃而略显忧郁地说:"当今世界,仍有不安宁的因素,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悲剧,还在一些地方上演。跟我们这里的社会稳定,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稍作停顿,继续说,"但我们也不能对战争掉以轻心,仍需加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研究战争的规律以巩固国防。在研究战争的规律方面,我们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料。其中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板书:长勺之战)就是一个弱国战胜强国进犯的典型战例,很有可资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因而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个战例的历史资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曹刿论战〉。"(板书课题)

 

(其五)

 

  

 

  在讲课之前,先不告诉学生讲什么,而是故意反问:大家爱听故事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爱听。"好吧,那么我今天就讲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的春秋时期,大家都学过历史,谁能说出春秋五霸第一霸是谁?"——齐桓公。"对,是齐桓公。那么齐桓公是怎样登上王位的?于是教师把齐桓公公子小白当年与兄长公子纠争夺王位的历史绘声绘色讲了一遍(这是长勺之战的起因,虽然课文中没有齐桓公这个人物,但事件与之有关)。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教师话锋一转:齐桓公做了国君之后,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公子纠,出兵鲁国,发动了战争。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但是,鲁国却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同学们,你们知道鲁国是怎样战胜齐国的吗?有一个关键人物叫曹刿,就是他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才取得胜利的。那么曹刿是怎样为鲁庄公出谋划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刿论战》。

 

草地晚餐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记叙文,记的是一顿晚餐。然而这又不是一顿普通的晚餐,这是我们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过草地时的一顿不平常的晚餐。那么,这顿晚餐吃的是什么呢?文章表现谁呢?表现了他怎样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可用幻灯投影出这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草地晚餐》一课吧。

 

茶花赋

 

 

(其一)

 

  散文作家杨朔是我们所熟知的,可以说每个学期我们都和他见一次面,他不仅奉献给我们北京的"香山红叶",还请我们品尝了广东甜香的"荔枝蜜",今天他又捧给我们春城昆明的一丛鲜艳的"茶花"(板书课题:茶花赋)。

 

(其二)

 

  祖国,伟大的祖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都是著称于世的。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写诗讴歌她,多少画家泼墨挥彩描绘她。那么,在著名作家杨朔的笔下,又是如何歌颂、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呢!请看课文——《茶花赋》。

 

(其三)

 

  《茶花赋》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一提起祖国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以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每当提到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可是,这种感情要我们加以表达时,往往又会感到难以下笔。也许同学们会问,祖国这么大,怎样才能表达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茶花赋》,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超越死亡的对话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魏巍同志深情地提出并回答了一个问题:"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的确,"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如今,我们又可以激动地说,他们一样经得起和平时期的考验,经得起几十年岁月的洗礼,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在松骨峰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十三名烈士中,李玉安、井玉琢两人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们在战胜了死神之后,不要国家的任何特别照顾,回到家乡当起了普通的工人农民;他们自我"掩埋"四十年,在荣誉面前不失英雄本色,在各自的岗位上一次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他们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无愧党的培养和人民的尊敬。读一读《超越死亡的对话》,你会由衷地感到,他们活下来是个奇迹,他们不灭的英雄光辉更是我们永久的骄傲和自豪。

 

陈涉世家

 

 

(其一)

 

  "斩木为兵"这个成语典故,是用来描写秦朝末年农民,不堪忍受朝廷的残酷剥削和严刑苛法,在陈涉、吴广领导下,在大泽乡举行起义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揭开了推翻秦王朝革命战争的序幕。这一场农民起义是怎样爆发的?陈涉、吴广是怎样谋划和组织领导的?星星之火又怎样成为燎原之势?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生动记载了这场农民起义情况的课文——《陈涉世家》(板书课题)。

 

(其二)

 

  我们学习过两个成语:"焚书坑儒"和"指鹿为马"。这两个成语反映了发生于秦王朝两代皇帝在位时的两个历史事件。秦王赢政统一天正后自称始皇帝,妄图"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仅仅传到二世,只存在了十五年的秦王朝就垮台了。900名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在陈胜、吴广领导下,用被统治阶级视为贫贱的手,折木为兵,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结束了"焚书坑儒""指鹿为马"的残暴时代。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其经过如何?起义以后发展的形势怎样?我们学习《陈涉世家》这篇课文后,就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陈毅市长》选场

 

 

(其一)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深化改革,进一步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学习课文《<陈毅市长>选场》,可以提高我们对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会激励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勤奋读书。

 

(其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即尽一切可能,用极大力量,从事人民经济事业的恢复和发展。致力于发展经济,必然重视科学技术,重视科技人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竭诚争取知识分子,夜访化学家齐仰之的一场戏。

 

(其三)

 

  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向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最近,中国打下了美制U一2型高空侦察机,请问使用的是什么武器?是导弹吗?"陈毅凭着自己的机敏和睿智从容作答:"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这一妙答,既保守了国家的机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之类,简单呆板的推托之辞,从而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陈毅语言艺术的无穷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陈毅市长>选场》,就是通过极富个性化的语言,体现了陈毅的机敏、风趣、豪爽和睿智。陈毅靠连珠的妙语和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终于扣开了固执、清高、孤傲、倔强的齐仰之先生封闭多年的思想大门,使他愉快地答应了陈毅市长的请求,决定立即出马,主持筹建新中国的第一家盘尼西林药厂。那么,陈毅市长究竟向齐仰之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是否准确体现了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当时的心情。

 

成功的秘诀

 

 

(其一)

 

   古往今来,有多少事业成功的形象活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些值得崇敬的成功者吗?你们知道他们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原因吗?(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两分钟,再作小结)对,大家说得很对,我们崇敬成功者,不能只羡慕他们取得了多少光辉的成就,更要推知他们取得成功的内在原因。成功的原因也许很多,但我想,最重要的是聚精会神,认真钻研,潜心于事业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成功者的"成功的秘诀"。好,我们来读一篇课文,看看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

 

(其二)

 

  

 

  曾经在青年中风靡一时的诗人汪国真有一首诗,叫《美好的愿望》。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我要用一生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即便那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走向远方,/又是远方。"

 

  短短的几句诗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实现美好的愿望,至少要付出足以打动人的真诚。理想和现实之间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却需要我们用生命的真诚去跨越!每个人都渴求获得成功,都羡慕成功。那么,获得成功有没有秘诀呢?奥地利著名作家、评论家斯蒂芬·茨威格,目睹了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工作情形后,受到了空前绝后的感动,写下了他的传世名篇——《成功的秘诀》,此文给我们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敕勒歌

 

 

 

  同学们,大家看电视时,有谁经常留意广告节目?(学生带着疑惑不解的目光你看我,我看你。过了一会儿,学生甲举手。)老师问:你能不能记起伊利奶粉的广告词是什么?生甲(略思考一下,即兴奋地大声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草原,乳飘香,伊利奶粉美名扬!老师说:大家觉得这个广告词写得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好!老师评说:那么这个广告词为什么好呢?因为它的前半部分用非常简练的句子,为我们描绘出了大草原青苍蔚蓝的天空,茫茫无际的原野,绿色海洋般的牧草。这么美好的语句是不是广告创意者自己写出来的呢?不是的,它出自我国古代北方的一首民歌——《敕勒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民歌。

 

出师表

 

 

(其一)

 

  "表"是我国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请求和愿望的一种文书样式,又称"奏章"或"奏疏"。"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一种奏章。诸葛亮的这篇表文是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公元227年),准备出师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刘禅昏庸无能,平时国家政事无论大小,都取决于诸葛亮。现在诸葛亮正准备率师北伐,远离国都,在这关键时刻,他不能不有后顾之忧,他上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清明,后方稳定,使他"北伐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对后主谆谆叮瞩,情词十分恳切,极为感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其二)

 

  同学们,我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学生听了都很兴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谜面就是——凿壁偷光(打一三国人名)。学生略一思索,马上就有"小机灵"猜破了——"孔明,孔明!也就是诸葛亮!"教师顺势引导说:很对,那么大家对诸葛亮有多少了解呢?(这时气氛更活跃了)学生迫不及待地回答,有的说"草船借箭",有的说"三顾茅庐",还有的说,"摆空城计"等等。老师笑着总结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呀!众所周知,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是忠臣的典范。三国鼎立时,他辅佐刘备、刘禅二主,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赢得了后世的敬仰。(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老师略顿一下,接着说:公元227年,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准备出师伐魏。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表,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宋代大诗人陆游曾写诗赞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说《出师表》真不愧是世上的不朽之作,千百年来有谁能与它相提并论?听到这里,也许有的同学会问:《出师表》到底是一道怎么样的表呢?它为什么会折射出如此巨大的情感魅力呢?又为什么会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呢?(紧扣学生心弦,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下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吧!(水到渠成,板书课题)

 

 

 

(其一)

 

  同学们,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出一派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用自己的彩笔来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杜甫的绝句(《绝句四首》之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春天的?(鸟,柳树)我们还学过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大家再一起来背一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又是通过什么景物来描绘春天的?(春风)其中哪一个字用得特别好?(绿)绝句只有四句,它往往只能从一个或两个角度,也就是选取一、两种景物来描绘春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绘春天的。

 

(其二)

 

 

 

  老师与学生同唱一曲《春天在哪里》,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地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老师由学生们都熟悉的《春晓》这首诗入手,由诗的内容引出"朱自清又是怎样描绘春天的"问题,从而进入新课的讲授。

 

  老师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开讲,然后让学生说出形容春天的词语。几个学生回答以后教师作总结:"这么多的词怎么能说完呢?"由此而引入对《春》一课的学习。

 

  "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峦雄伟的高山,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喷薄而出的红日,那姿态万千的彩云……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而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生机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让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美吧!"这一段充满感情的导语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春蚕到死丝方尽

 

 

(其一)

 

  我们知道,蚕是一种有益的昆虫,有不少同学还养过家蚕,每当看到一条条蚕宝宝"上山"吐丝,转而变成洁白可爱的蚕茧时,心里的高兴就甭提了。那么,我想问一下,蚕吐丝结茧的知识你们都很清楚了吗?(引导学生讨论,着重拎出"蚕为什么要'眠'"、"蚕为什么会吃进桑叶吐出细丝"、"蚕丝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等问题),这些反映蚕体内部生理机制的问题,光靠肉眼观察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答案的,必须借助于科学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关于蚕的这些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其二)

 

  我们已经在《动物学》课本中学过关于蚕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互相介绍你所知道的蚕。(提示:可介绍蚕的类群:蚕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蚕的用途,蚕的形态,蚕的发育)好,这些知识写进《动物学》课本,其实就是说明——请注意,不要说成"说明文",而应说成"说明性文字"!如果把这些知识写成一篇文章,那就成了说明文。如果想让这篇说明文引人入胜,你们说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引出生动说明)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是怎样写得引人入胜的。

 

(其三)

 

  同学们,你们养过蚕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蚕的生长过程和吐丝结茧的情况吗?(有两个可能:一是有些学生看过课文或养过蚕,能简要答出这个问题,但说不清楚;一是全班默然)。教师因势利导,指出:今天所学的这篇《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课文,它将告诉我们许多关于蚕和蚕丝的知识。这是一篇科学说明文。现在请大家看课文。

 

词义

 

 

  先讲一个故事:阿凡提当了理发师,当地主持伊斯兰教仪的大阿訇经常去理发,但从不付钱。有一天,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头,刮脸时问:你眉毛要不要,"当然要"。阿凡提哗哗两刀把眉毛剃了说:给你。大阿訇气得说不出话来。阿凡提又问:你胡子要不要?大阿訇有一部漂亮的大胡子,忙说:"不要!不要!"哗哗又是两刀。这时大阿訇用镜子一照,见自己像个剥光了的鸡蛋似的,就暴跳如雷,气势汹汹,他责问阿凡提。阿凡提却从容地说:"我是遵照你的吩咐做的呀"。同学们,阿凡提究竟玩了什么花样,让那个大阿訇上当的呢?原来,阿凡提在"要"这个词的词义上玩了花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其中的奥妙一一词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同学们,当你们度过了金色的童年以后,现在回想起来,一定会感到童年生活充满了无穷的乐趣。不过,你们可曾想过,在封建社会,小朋友们是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的呢,他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二)

 

  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里学过《少年闰土》的课文,那里面写到"我和闰土一起雪地捕鸟"的趣事,那一篇课文的作者是谁?(鲁迅)当然那是一篇小说的节选。不过,鲁迅童年时代冬天确实在自已家里屋后的百草园里用竹筛捕过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其三)

 

  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小时候在私塾学校念书,有一次他和同学们一道逃出去偷摘桃子吃,此事被私塾老师发觉了,老师罚他们对对联,说谁能对出下联就免打板子。老师的上联为:"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同学们听了老师的出句,不知如何应对,机灵的郭沫若稍作思考就巧妙地对出了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塾师听了郭沫若的对句很有文采,很有气派,就不再追查此事了。其实鲁迅先生小时候也在私塾里读过书,而且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他回忆童年读书时代的一篇充满情趣的散文。

 

(其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文章选自《朝花夕拾》,这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抬》,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其一)

 

  我这里有一则谜语,看哪位同学能先猜出来:"层层宝库打开来,黑宝纵横一排排,能记诸般悠悠事,不分古今和中外。"(提示:打一记载文字、交流思想的工具)好,×××很聪明,第一个猜出这是"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专门介绍书的知识的说明文。介绍书的知识,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写。例如,介绍书的功用,介绍图书的分类,介绍工具书及其检索方法,介绍各种材料不同的书,介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等等,那么,《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这篇课文是从哪个角度来介绍书的知识的呢?请看课文。

 

(其二)

 

  我们已经预习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这篇课文,知道它是按时间顺序来介绍书籍演变发展过程的。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看哪位同学读书最细心。好,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思考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在说明书的产生及其演变、发展过程时,介绍了我国的哪几个世界之最?(学生往往能答出纸和印刷术的发明,而不容易说出另外的三个"最早的文字之一——甲骨文"、"最早的写在绸子上面的书——帛书"以及"现存最早的雕版书籍——唐朝咸通九年的《金刚经》"。据最新资料,在韩国又发现比《金刚经》早得多的雕版书籍,这一点不必在此时讲,只需强调《金刚经》被掠至国外,现藏英国博物馆。教师以此调动学生细心读书的积极性,萌生其爱国主义激情,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

 

(其三)

 

  你知道"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吗?它说的是春秋时施惠家藏书很多,可以整整装满五大车。这个成语是用来赞誉那些有丰富学识的人的。其实施惠五大车书的文字总量,还不及初二学生几年来读过的课本内的文字总量呢!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关系到我国乃至整个人类书籍发展演变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这篇说明文,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这一个发展的原因及其过程。

 

(其四)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册"字,然后问学生:这个字采用了什么造字法?有学生回答说:象形。教师接着问:为什么说"册"是象形字呢?学生通过热烈讨论后,说:它像几片竹片中间穿上一条绳索的样子。老师趁势总结说:对,这个"册"就像在几片竹片或木片中间穿上一条绳索的样子,不过这竹片或木片上有文字,是古代书籍的一种,人们叫它"简"或"牍",可见,古代的书和我们手中的书迥然不同,那么,书籍到底是怎样演变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

 

(其五)

 

  

 

  师:同学们还记得寓言《东郭先生和狼》吧?

 

  生:记得。

 

  师:有谁能说说东郭先生用来装狼的布袋里原先装的是什么吗?

 

  生:书。

 

  师:不错,是书,而且是用竹简编成的书。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现在的教科书要都是竹简的话,我们每天上学要用多少个布袋装书,又要几头驴子来驮呢?

 

  生:(大笑)。

 

  师:当然,这无非是个笑话。社会在前进,东郭先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所处的是高科技时代,不要说几本书,就是一个图书馆也可以装在口袋里,不信请看——《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板书)。

 

  (其六)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吕叔湘先生的《人类的语言》。大家知道,世界上任何其他动物都不可能像人类这样,用变化无穷的语言来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据统计,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有五千六百五十一种,那么,这几千种语言是不是都有相应的文字呢?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占全世界四分之三强的语言仍然没有文字。事实说明,语言的产生先于文字,文字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出现的。现在请大家回答两个问题:(1)什么是我国最早的文字?(2)为了把表达一定意义的文字记载下来,以便交流思想,就产生了一种工具,有人为这种工具编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谜语:"层层宝库打开来,黑宝纵横一排排,能记诸般悠悠事,不分古今和中外。"你们猜是啥?

 

  学生答出这两个问题以后,教师设疑:甲骨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字?书又是怎样产生并演变发展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这篇课文。

 

从三到万

 

 

(其一)

 

  (教师先板书成语:循序渐进、谦虚谨慎、师严道尊)同学们,前两个成语的意思,你们大概都懂,"师严道尊"的意思是:老师受到尊敬,所传授的道理才能被尊重。"严"作"尊敬"讲。我在黑板上写的这三个成语,都是我们在学习上必须明确的基本道理。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从三到万》(板书:从三到万邓拓),通过对"从三到万"这个故事的分析,生动而透辟地阐述了以上三个成语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道理。好,下面我们先请几个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

 

(其二)

 

  

 

  师:同学们,我们常用"上下五千年"来形容中华文化的渊远流长。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中,文化唯一没有断代的就是中国。大家想一想,我们优秀的文化是靠什么保存下来的?

 

  生:书、文字。

 

  师:对,是汉字。前面我们学习过哪几种造字方法?

 

  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师:"三"这个字,用三横来表示数字,"三"属于哪种造字方法呢?

 

  生:指事。

 

  师:大家推断一下,如果用这种指事造字法,我们现在讲的数字"万",应该用多少横来表示,这个字有多少画?

 

  生:一万横,"万"字应写一万画。

 

  师:如果真的这样造字,那么我们写字、识字有多么困难!聪明的古人用了另一种造字方法,"万"字在小篆里写得像一条多足的虫。这个字本指虫,后来借它表示数字,简化后为"万"。这种造字方法叫假借。师:从"三"到"万",造字方法由易到难,造字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正如我们学习的过程一样。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是借"从三到万"这个故事,向我们阐明了学习的道理。下面大家一起看课文,看看作者讲述的是什么道理。

 

从宜宾到重庆

 

 

(其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这样一种说明性文体:校史陈列、图书展览、标本说明、图片介绍、画廊提要、影视解说等等,都要配以语言文字的说明,这种与实物或图像相配合的说明性文体叫做解说词。同学们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神州风采》等节目,那精采纷呈的画面、引人入胜的解说词,给我们以新的感知、真的追求、爱的熏陶、美的享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解说词的第八回——《从宜宾到重庆》,来领略长江上游从宜宾到重庆的绮丽风光,品味这篇解说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到之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其二)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从宜宾到重庆》,它的体裁是解说词。我想请一位同学说说看,这种文体以前我们有没有接触过?(一般都会说"没有接触过")依我看,这话是又对又不对。说"对",是以前从课本上学过的课文中没有明确提到这种文体;说"不对",是以前同学们在实际上练习写过这种文体。(一些同学可能会面露惊讶的神情)是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二上学期你们有没有写过以"我们的校园"为题的说明文?初二下学期有没有口头向别人介绍过怎样制作一件科技小作品?其中就有解说性的文字,只是当时没有配以相应的图像,也没有在阅读课上专门研究解说词的写法罢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宜宾到重庆》这篇课文,看看解说词究竟有哪些特点。

 

  (其三)

 

 

 

  老师:喜欢看电视《动物世界》吗?

 

  学生:喜欢极了,特别是听赵忠祥的解说。

 

  老师:是的,我也很喜欢听赵老师的解说,你们说他的解说好在哪?

 

  学生:(七嘴八舌)有条有理、幽默风趣、亲切自然……

 

  老师:赵忠祥之所以能解说得这么好,除了他本身较好的素质外,解说词写得好更重要。

 

  (板书解说词的特点:亲切自然,口语化,配合实物、图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写得相当好的解说词——《从宜宾到重庆》。

 

答记者问

 

 

 

 

  同学们,以前大家学过一篇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你们可曾记得,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盛赞法国语言,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为什么语言有这样大的力量呢?因为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语言是作战的武器。在人与人和国与国的交往中,语言还是友谊的桥梁。不可设想,假如没有了语言,世界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心灵的呼唤还能互相听得到吗?信息还能传递吗?团结作战还能互相联络吗?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友谊的桥梁还能相通吗?不能,统统不能了。可是,绝非只有法国语言才是世界上是最美的语言,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出于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事实上,各民族语言都是很美的,我们的汉语也一样。它不但非常明白、精确,而且丰富多采,它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它的使用人数,在世界上是最多的;它的生存时间,在世界上是最长的,早在六千多年前,汉语就有了文字;它的使用范围,也是非常广大的。因此,如果说,法国语言的明白和精确曾经使韩麦尔先生为之骄傲的话,那么,汉语的这些伟大之处就更值得我们骄傲了。可是,恐怕有些同学使用汉语的情况是并不那么令人满意的,有的说话含胡不清,有的说话罗哩罗嗦,词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待祖国语言的这种现象能够容忍吗?不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提高认识入手。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一次答记者问中深刻阐明了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影响,和汉语在现代化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学了之后,会对同学们有很大帮助。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答记者问》。

 

《打渔杀家》选场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希腊悲剧和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戏曲。戏曲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以及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现在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古今剧目,数以万计。而其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便是京剧。京剧在表现中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性格和品质,以及表现他们为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状态而进行的各种正义斗争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一直流传至今。《打渔杀家》便是其中之一。

 

大自然的语言

 

 

(其一)

 

  科学小品是一种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传播科学知识的文体。在"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伟大进军中,它将发挥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广大小读者,它常常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奇特的想象,唤起青少年对自然界的早期觉醒,在初垦的土壤里播下爱科学的种子。本课作者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是我国地理学、气象学的创始人,是研究我国物候学的倡导者,也是一位热心科学普及工作的辛勤耕耘者。他在八十多高龄的晚年,还不失赤子之心,努力写作科学小品,创造了上百篇科普文章,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本文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科学小品文,作者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一形象的比喻,来代替抽象难懂的"物候"作为题目,新颖别致,引起了我们每个读者强烈的兴趣。下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以浅显生动的语言揭开物候学奥秘的。

 

(其二)

 

  (教者板书"语言"二字)什么是语言?让我们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看它是怎样解释的。词典上说: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既然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那大自然怎么也有语言呢?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在"语言"前再板书"大自然的")告诉我们,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用这个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愿意学习关于物候学方面的科学知识。

 

(其三)

 

  大自然会说话吗?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会帮助我们回答这两个问题的。

 

(其四)

 

  我们古代的诗人,观察事物是十分细致的。同是春天,描写也很不相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初春小雨》。草色似有若无,正是初春季节所特有的田园风光。诗人捕捉住这一处于荫芽状态的景物特征,与暮春时节满城浓烟翠柳的明丽景象相比较,歌颂了新生的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

 

  杜甫《漫兴》所描写的春天就不一样了:"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散落在小路上的杨花,像铺开的片片白毡点缀在溪上的初生荷叶,像青钱似的一个叠着一个。从笋根旁冒出地面的嫩笋,不易被人看见;刚孵出的小水鸭,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睡眠。这看似漫步中信手拈来的景物,却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暮春的景象。

 

  而宋代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写的已是春的尾声、夏的前奏了:"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艺术家把花比喻成春天的足迹,她一路走过去,早春的梅花,新春的海棠,晚春的荼蘼,等到草莓结果、酸枣树探出丝丝叶片时,春天就已经走过去了。这些足迹美化了大地,也美化了人的心灵,在艺术家的心中勾起了诗情画意。我们可知道,在艺术家们忘情地欣赏、倾情地讴歌时,科学家们却在冷静地细心观察、记录,他们在这些花草树木上读到的,却是大自然留下的宝贵信息——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大自然警号长鸣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提出环境保护吗?(让学生议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是的,地球本来是美丽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但由于人类的不断破坏,现在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了。所以,大自然向我们鸣响了警号!(板书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一)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吧,该剧情节波澜起伏,斗争惊心动魄。想一想:魏、蜀、吴三国各以什么优势称霸天下,形成鼎立局面的?(让学生讨论后,明确: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以此形成鼎足之势。再进一步分析归纳)

 

  这就是说,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中,刘备依靠人和制胜,说明"得民心者,民心向之;失民心者,民心叛之"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解这个道理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二)

 

  同学们一定已经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成语了,可是,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吗?原来,这个成语出自《孟子》这部书。千百年来,人们用它来歌颂争取独立、民主、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鞭挞残酷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反动统治者。它的意义太深刻、太丰富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看孟子是怎样阐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成语的道理,论证它的真理性的。

 

地球是圆的吗

 

 

  南朝有个文人叫徐陵,他写过一篇《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面无由,但以情企。"所谓"天涯地角"实际上是古人对地球的一种认识。因为上古时代谁也不曾看出地球是个球体,因此古人就把他们能直接看到的一小片地面当作地球的真面目。他们望见了天地相连的地平线,就以为这是大地的边缘,所以相信天和地是有尽头的。这个尽头处,便是徐陵说的"藐藐天涯,悠悠地角"。人类后来才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球体,至此,人类才把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称为"地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的。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同学们,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语文教科书,看看是哪一家印刷厂印刷的。(让学生稍作议论)

 

  一般说来,印刷所是在地面上的,而斯大林的故乡第比利斯有个印刷所却是在地下的(板书课题)。为什么会在地下呢?"地下"有两个含义:一是印刷所设在地面之下,二是比喻义,指秘密的、不公开的。地下印刷所是当时的革命者同沙皇统治者作斗争而创设的秘密机构。

 

 

第二次考试

 

 

(其一)

 

  

 

  师:听说大家在早自习已经把课文读了一遍,有问题吗?

 

  生:(杂说)没有,没问题。

 

  师:我想,大家是说课文意思看得懂,也没难字、难词,是吗?我想起古人说过"学则须疑",如果请你就课文提出一个"疑",也就是一个值得怀疑、值得研究的问题,大家会吗?

 

  生:(众摇头)不会。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学这个本领,学会向课文提问。例子就用《第二次考试》(板书)。现在请大家大声读书。(生大声读)

 

(其二)

 

 

  我们上语文课是不是就只是读课文?今天我们来研究如何读课文中的资料问题。主攻方向就是:在一篇课文里,如何读"自读提示",如何利用课文"提示"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读课文的"自读提示",试就课文"提示"提问——方法就是:把"自读提示"的句子加上"吗"变成问句。(然后教师示范,学生学习提问,自结小组,自选问题,自解问题。)

 

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电子计算机(电脑)日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设计灵巧的计算器,形形色色的电子游戏机,家庭里的电脑学习机,工厂里的电脑主控台……这些,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迷人魅力。专家们估计,电脑的普及程度到二十一世纪将会超过电视和电话。

 

  电子计算机属于边缘科学,它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可以说,巨型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实力;中小型、微型电子计算机的生产数量和应用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电子计算机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我们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应该了解并逐步掌握这个重要工具。

 

钓胜于鱼

 

 

(其一)

 

 

  今天,由我和大家一块来学习一篇文章。其实,确切地说是一起讨论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价值,明确了它,我们就会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大家都将受益终生。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有)请注意:既是讨论,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你必须好好地听我说,你必须积极、主动、大胆地发言(插入:语文课上犯不了政治错误)。并且,我建议对说得好的同学,给予掌声的鼓励,好不好?(好!)那么请看题目(板书):钓鱼。(学生因惊奇而议论)不是"钓鱼",而是"钓胜于鱼"。我们今天不讨论如何钓鱼,只讨论如何认识"钓",如何认识"鱼"。我先提个问题,同学们可讨论回答:在"钓鱼"这项活动中,你认为重要的是"钓"还是"鱼"?(学生讨论)回答:

 

  (一类代表):是鱼,钓鱼就是为得到鱼,鱼是钓的目的,钓不到鱼就失去了钓的意义。(一类代表):是钓,没有钓就得不到鱼,钓是前提条件。教师接口道:也就是说,想得到鱼,你必须首先得学会钓,并且必须去钓。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讲,钓——胜于鱼(板书:钓胜于鱼)。那么,这一道理,是否只存在于"钓鱼"这件事情上,我们能不能赋予它以全新的内涵,赋予它更深广的意义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的(趁机展示目标)。

 

(其二)

 

  (亲切地、娓娓而谈)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至少见过钓鱼吧!那些闲适的"钓翁"们,或于春日设钓驾舟于烟雨迷蒙的湖上,或于夏季垂钓于河湾小溪港汊,那份热心,那份专心,那份恒心真能令人油然生敬慕之情。特别是当"钓翁"们钓得一尾或数尾大鱼时,在河畔岸边熊熊的篝火之上烧羹,品尝美味之时,那份满足,那份兴奋,那份惬意就简直令人心为之动,神为之往了。可见钓鱼实在是一项既富意义更富乐趣的很有益的活动,而且不乏雅性和韵致。垂钧者的乐趣自是在鱼,垂钓的目的自是在鱼,这似乎是没有疑义的事情。然而于古今中外的众多"钓翁"之中,亦不乏见"奏不和谐之音者",甚而至于还有唱反调者,称云:"我是为钓,不是为鱼",非但如此,还进一步将此"钓胜于鱼"的思想精神推广应用至工作、学习、事业及生活的诸般领域里,竟至钓上了"巨鲲大鱼",成就了一番辉煌的事业。"钓胜于鱼"这句通俗而平直的话语,却涵蕴着深厚精湛的人生哲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事理的散文——《钓胜于鱼》。(板书题目)

 

(其三)

 

  

 

  同学们,钓鱼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人可能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为了鱼呀!然而是不是所有钓鱼的人都是为了鱼呢?

 

  学生答:不是的。

 

  教师问:从学过的历史或看过的小说、电视剧中能举出一个钓鱼的目的不是为了鱼的人物吗?

 

  学生答:《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

 

  教师问:不错,那么姜子牙是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钓鱼呢?

 

  学生答:姜子牙是在陕西的渭水之滨钓鱼,他钓鱼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别人的钓钩是弯的,他的钓钩是直的;别人的钓钩上挂有鱼儿爱吃的香饵,他的钓钩上什么东西也没挂。

 

  教师问:像姜子牙这样用直钩空钓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呀?(学生笑)如果他的神经没有毛病,那其中必有原因。后来周文王听说姜子牙胸怀文武韬略,是一位神人谋士,亲到渭水之滨请他出任丞相,就充分证明姜子牙隐居于渭水之滨钓鱼的目的不在鱼,而在于借此修身养性,等待明君造访。

 

  同学们,像姜子牙这样大智若愚的人现在世界上还有没有呢?他们值得不值得我们学习呢?请看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钓胜于鱼》。

 

读后感两篇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一些叙议结合的文章,也写过一些叙议结合的作文。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读过的文章中,在你的习作中,叙和议的比重是否都一样?为什么有些文章"叙"的比例较大?为什么有的文章"议"的成分较多?为什么有的文章"叙"和"议"的分量差不多?"叙"和"议"的比例的多少到底由什么来决定呢?好,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读后感两篇》,体会两位作者的感情,从两位作者的写作中,明白一点决定文章中"叙"和"议"比例大小的道理。(板书:读后感两篇)

 

读孟尝君传

 

 

 

  提问:同学们,有个成语叫"鸡鸣狗盗",大家听说过吗?谁能说说它的意思?

 

 

  (学生讨论,请两名回答)

 

  总结:成语"鸡鸣狗盗",是指微不足道的技能。关于"鸡鸣狗盗"有一个典故,请同学们参看课本第265页的注释③,这是"鸡鸣狗盗"一词的出处。典故是通过孟尝君依赖善鸡鸣、狗盗之技的士的帮助得以脱险的故事,来表明孟尝君善于养士,而且是"食客数千人,无贵贱"。孟尝君广罗贤能,食客三千是史实,连司马迁也说:"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但历史上竟有人认为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的首领,根本谈不上养士的资格,也就无士可养。这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是谁呢?他就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读孟尝君传》,看看他是如何驳倒世人观点的(板书课题、作者)。

 

短文两篇

 

 

 

  (《散步》《金黄的大斗笠》)

  同学们对家庭生活是那么熟悉,身边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比如在家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亲人之间肯定有很多事情,也会产生很多亲切的感受,你们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短文两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家庭生活的。(板书课题:短文两篇)

 

 

多收了三五斗

 

 

 

(其一)

  本文是一篇反映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小说,既然是要反映农民的悲惨命运,那么课题为什么不用"少收了三五斗"呢?

 

(其二)

 

  教师板书课题后讲:农民成年累月的劳动,图个什么?学生回答:有个好收成。教师讲:的确,多收了三五斗,本是农民一件快乐事情,可是,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农民在丰收之后,境遇如何呢?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后讲:叶圣陶的本篇文章便可解答这个问题。

 

 

二六七号牢房

 

 

  同学们,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可以看到,在血雨纷飞的战场上,他们舍生杀敌。那么在敌人的监狱里呢?还记得陈然烈士生前在狱中写的《我的"自白"书》吗?让我们一齐朗诵——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二六七号牢房》这篇课文,表现的是国外的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不屈形象,他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作家、杰出的反法西斯战士尤利乌斯·伏契克。为了反对法西斯德国入侵和奴役捷克斯洛伐克的罪恶行径,伏契克参加并坚持了地下党中央的工作。1942年4月,他在布拉格被捕。1943年9月8日壮烈牺牲。在法西斯监狱中,他秘密写下了优秀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二六七号牢房》就是该书的第三章。

 

发问的精神

 

 

(其一)

 

 

  (教师展开写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字幅后说)同学们,这两句名言大家都非常熟悉,有许多同学还常常以这两句话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刻苦学习的座右铭。试想,人类所取得的哪一项新的发明,新的创造不是凝结了许多人辛勤劳动的汗水?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发愤读书、刻苦学习的感人故事。比如:汉朝一个人,名叫孙敬,每天晚上读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住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一打盹,头一低,绳子就会把头发揪疼,精神就又振作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头悬梁"的故事。孙敬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成一门学问,或者要干出一番事业,不刻苦学习、勤奋努力是根本不行的。

 

  但是,同学们是否想过,我们要探得知识的宝藏,洞悉事物的奥秘,是不是只要具备"勤"与"苦"的精神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说,蜘蛛网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但迪卡尔却把它当成问题研究,结果建立了"直角平面坐标系";苹果落地,在普通人看来也是极平常的事,但牛顿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不可,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支配了人类思想。他们之所以能从一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惊人的"东西",除了他们的"勤"与"苦"外,还有另一种极其可贵的精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好!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发问的精神》这篇课文,之后,大家便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其二)

 

 

  同学们,据我了解,我们这个班的同学思维很活跃,课上课下总要向老师提出问题,直到把老师问住了还不罢休。(学生得意地窃笑)但是同学们是否对"发问"这种行为本身作过深入的思考?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发问的精神》一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反对自由主义

 

 

  (其一)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但是,这并不是说党内就没有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社会上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党内也存在着种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需要不断的整顿,需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这种情况在今天也很突出。毛泽东同志1937年写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就是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光辉著作。

 

(其二)

 

  一般人往往把自由主义单纯理解为组织松弛,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实际上,自由主义也表现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任何一个方面的自由主义都应该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板书课题),看看毛泽东同志是如何论述这一问题的。

 

范进中举

 

 

(其一)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就会平步青云。科举制度使读书人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利禄。孔乙己一生热衷功名,但他没有考中,而又好喝懒做,迂腐可笑,以致穷困不堪,被人们当作笑料,最后因偷书而遭毒打,孤零零地死去,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乃至封建制度的罪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也有一位读书人,虽也经历坎坷,从20岁起就屡试不第,但到了54岁终于考中了举人,并且一举改变了窘迫的处境。这是不是科举制度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好处呢?

 

(其二)

 

  我们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范进中举》(板书),都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但两篇作品的主人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他们的结局也迥然不同,并且作品各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从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将两篇作品作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

 

(其三)

 

  老师上课前先板书如下一副对联:"昔日饥荒,柴米无依靠,来到十字街头,借不得赊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谁肯雪中送炭;今科侥幸,衣禄有指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无论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上课伊始,教师请一位学生朗读此联,然后问学生,这副对联主要写了什么?(学生情绪激昂,议论纷纷)一学生说:写的是旧社会科举制度下,读书人一悲一喜的命运。老师接着说:说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举制度下的"幸运儿"——《范进中举》。(板书课题)看看本文是怎样通过范进未中举前和中举后人们对他迥然不同的态度,以及前后生活的不同变化来揭露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罪恶的。

 

(其四)

 

 

  先把《范进中举》改编成一幕课本剧。上课前两天,教师秘密物色的几个"戏子"在课外活动时排练两次,然后选中一部分同学,指导他们,自创自改剧本,自筹道具。结果把范进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酸儒形象,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形象,张乡绅攀附上司、结交新贵的"变色龙"形象,都活灵活现的"演"出来,博得听课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用课本剧导入,大约只用了8分钟时间,在学生高涨的学习激情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五)

 

   给学生出示事先板书好的一副对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学生读对联,兴趣陡增。他们对对联描绘的人情世态,感叹不已。接着给学生作简要的提示和分析:这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位举人有感于他中举前后冷暖的人情、炎凉的世态而写的对联。这种人情世态,在封建社会并不是绝无仅有的,《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把这种丑恶的人情世态描绘得更加淋漓尽致。不信,我们就来读一读。

 

(其六)

 

 

  同学们,在刚学过的《孔乙己》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生追求功名却最终连个秀才也未考中的封建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揭示了他的悲剧命运。现在老师为孔乙己重新安排命运:孔乙己矢志不渝,终于在花甲之年意外中举。请大家展开想象,热衷于功名的孔乙己得到这个消息会怎样?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及时引导:同学们的想象都很丰富,也很在理,那么这样的人物形象在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笔下是如何刻画的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范进中举》一文。(板书课题)

 

防治近视眼常识问答

 

 

  有这么一幅漫画,曾在全国性漫画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画面的构图十分巧妙:几十张学生免冠 单人照,整整齐齐地纵横排成一个长方形,每个学生的鼻梁上都戴着一架近视眼镜。漫画题名为"毕业照"。这幅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近视现象已到了惊人的程度的现实。近视,严重地困扰着每一位中小学生和每一位家长,减少近视,除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还应注意用眼卫生。那么,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治近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防治近视眼常识问答》一文,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飞向太平洋

 

 

   我们学过《新闻两篇》,这是两则消息。它们分别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役和葛洲坝水利工程经受洪峰考验的事。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情节,对有些场景或情况作具体形象的描绘,那就可以写成通讯。例如,一位亲身参加渡江战役的人,对渡江场面作形象描写,对战况作具体叙述,那就写成一篇反映渡江战役的战地通讯。我们将要学习的《飞向太平洋》,就是一篇报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情况的通讯。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篇通讯是怎样写的。

分马

 

 

(其一)

  同学们,解放初期在没有农业机械的情况下,农民种地时靠什么耕田?(牲口)农民在斗倒了地主,分得了田地以后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牲口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东北地区翻身农民在分得土地以后,再分配牲口情况的课文——《分马》。

 

(其二)

 

  同学们,大家知道解放前农村的土地都集中在哪些人的手里?(地主、富农)那土地是怎样回到农民手中的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消灭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下,没收地主的一切土地和财产,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和财产,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反映东北地区翻身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分配胜利果实——分马情况的课文——《分马》(板书)。

 

(其三)

 

  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土地改革运动使三亿农民分得了约七亿亩土地,使农民每年不必再向地主交纳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提高了农民的觉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1946年到1948年,作家周立波同志在东北松江省尚志县(今属黑龙江省)参加土地改革工作。他亲身经历了这场中国农村的伟大变革,亲眼看到了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起来推翻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的,势如暴风骤雨的革命斗争和在这场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暴风骤雨》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分马》。

 

(其四)

 

让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课《宋定伯捉鬼》的内容,自己动脑动手,从人物、故事情节及主题等方面概括写成对联的形式,先写成上联(引导学生写出)。现在大家速读《分马》一课,再从人物、故事情节和主题出发,对出下联。(参考答案:宋定伯骗鬼捉鬼多谋足智,郭全海分马换马大公无私。)

 

(其五)

 

  同学们看过《暴风骤雨》吗?这部小说内容是描写东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真实地反映了党在土改中的领导作用,热请地歌颂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部长篇小说的节选。 

 

分马

 

 

(其一)

  同学们,解放初期在没有农业机械的情况下,农民种地时靠什么耕田?(牲口)农民在斗倒了地主,分得了田地以后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牲口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反映东北地区翻身农民在分得土地以后,再分配牲口情况的课文——《分马》。

 

(其二)

 

  同学们,大家知道解放前农村的土地都集中在哪些人的手里?(地主、富农)那土地是怎样回到农民手中的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消灭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下,没收地主的一切土地和财产,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和财产,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反映东北地区翻身农民在土地改革中分配胜利果实——分马情况的课文——《分马》(板书)。

 

(其三)

 

  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土地改革运动使三亿农民分得了约七亿亩土地,使农民每年不必再向地主交纳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提高了农民的觉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确立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优势。1946年到1948年,作家周立波同志在东北松江省尚志县(今属黑龙江省)参加土地改革工作。他亲身经历了这场中国农村的伟大变革,亲眼看到了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起来推翻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的,势如暴风骤雨的革命斗争和在这场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暴风骤雨》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分马》。

 

(其四)

 

让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课《宋定伯捉鬼》的内容,自己动脑动手,从人物、故事情节及主题等方面概括写成对联的形式,先写成上联(引导学生写出)。现在大家速读《分马》一课,再从人物、故事情节和主题出发,对出下联。(参考答案:宋定伯骗鬼捉鬼多谋足智,郭全海分马换马大公无私。)

 

(其五)

 

  同学们看过《暴风骤雨》吗?这部小说内容是描写东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真实地反映了党在土改中的领导作用,热请地歌颂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部长篇小说的节选。 

 冯婉贞

 

 

  教师问:我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是富于革命传统的人民。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是低下的,但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还是不乏其人,大家熟悉的有哪些?

  学生答: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杨门女将等。

 

  教师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肆意践踏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时一位少女不畏强暴,率领群众,勇敢和机智地打败了英军,保卫了家乡,她,也算一个了不起的女英雄,她名叫冯婉贞(板书课题)。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其一)

  有一个星期天,在一位大名人家里,陆续来了一批"名人"。这些"名人"各具神采。有一位作家拿着笔和纸在一角用文字给每位到来者画"速写",真是精彩纷呈!他就像摄影师,及时而又准确地捕捉住每一个人独特的形象特征……今天,我们就来研读这篇"速写"妙文。请同学们抓住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词句。

 

(其二)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茨威格的介绍,结识了大名鼎鼎的雕刻艺术大师罗丹,了解了成功的秘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同学们都知道这四位大作家是谁吗?(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副刊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份报纸。(展示《扬子晚报》"繁星"、《光明日报》"周末文荟"、《文汇报》"中外文摘"、《新华日报》"新潮"等副刊版面)这几个版面的报头都有一个既美又雅的刊名,有的报头上还标有"副刊"二字。这些告诉我们,这几个版面的内容是报纸的副刊。(板书"副刊")

 

  什么是报纸的副刊呢?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一下《副刊》一文,你就会明白了。

 

个人与集体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在数学课上学过许多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解答了许多数学难题,它是人类研究抽象思维的智慧结晶。如果有人说语文课中也有公式,你一定会哑然失笑,因为语文课中是没有公式的。但是,在我们将要学习的《个人与集体》这篇课文中,确实有一个很"妙"的公式。这个公式是什么?它能帮助我们解答语文难题吗?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将会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工作的大小

 

 

  同学们,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国家有一位影响很大的政论家、出版家,一位进步的革命知识分子,他的名字叫邹韬奋(板书),"韬"是胸有韬略的"韬","奋"是奋发有为的"奋"。这位可敬的知识分子在30年代以爱国救亡为主旋律的激荡风云中,把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大众和中国共产党身上,把追求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作一生历史的总结。他主办的进步刊物《生活周刊》、《大众生活》销售国内外达20多万份,为当时中国出版界空前的数字。作为伟大爱国者,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深受广大读者的爱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30年代写作的一篇思想评论《工作的大小》(板书),看一看我们从中能受到什么启发和教益。 

 

 

古代英雄的石像

 

 

  读了《伊索寓言二则》,同学们都为赫耳墨斯和那个有过同狮子作战的光荣经历,却死在一个小小的蜘蛛手里的蚊子感到可笑和可悲。赫耳墨斯和那个蚊子之所以可笑和可悲,就在于他们缺乏自知之明,骄傲自满,自以为了不起。这二则伊索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已被无数事实所证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代英雄的石像》也讲了这样的道理。这篇作品所描写的形象比《伊索寓言二则》中的形象更细腻,含义也深刻得多。

 

古代诗词曲五首

 

 

  (《水调歌头》《天净沙·秋思》等)

 

  150年前,一位曾经以他的伟大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犹太人,在评价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时这样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发展的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位睿智的学者就是马克思,他所评价的三大发明都来自于我们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上,我们还有同这三大发明构成双子星座的另外三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它们同样以其独特的体系,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当今世界,仍然显示出巨大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来自唐诗、宋词、元曲。

 

故宫博物院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压榨,把搜刮的民脂民膏用于大肆挥霍,奢侈浪费,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尤其是最高统治者,他们的衣食住行如何呢?请看明清两代皇宫——故宫博物院(板书课题)。

 

故事两则

 

 

  (《两小儿辩日》《乐羊子妻》)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大家都很爱读。那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奇妙的夸张和深刻的心理描写,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人读了爱不释手。我国古代典籍中也保存了很多故事,如《两小儿辩日》、《乐羊子妻》(板书),它们除了形象生动,含义深刻以外,还有语言简约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