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中秋是什么意思:张旭楷书《严仁墓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15:43
张旭楷书《严仁墓志》

   唐。张旭楷书张旭,字伯高,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先任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唐代书法家虞世南的外孙女。张旭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且为人洒脱,豁达大度。他与李白、贺知章关系很好,杜甫将他们三人列入“饮中八仙”。

  张旭是“狂草”的开山鼻祖,史称“草圣”。因他常常喝得大醉,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如今,常熟城内还保留有“醉尉街”。后来,唐代书法家怀素继承和发展张旭的笔法,也以草书得名,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张旭还作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全部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如醉如痴。相传他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用心观察、联想,以此来启发自己的书法创作。有一次,他看到挑夫在人群中行走,便领悟到书法布局要讲究“避让”的道理。他曾因观看公孙大娘舞剑,而从舞者纯熟和充满节奏韵律的舞姿中,得草书之神韵。

  后人常将张旭与“诗仙”李白相提并论。从生活经历上看,张旭与李白不仅是意趣相投的朋友,而且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极其相仿。同李白一样,张旭志向远大但又仕途坎坷,一生只做过常熟尉、金吾长史等小官。而且张旭同李白一样,不拘小节,喜欢豪饮,并常常借酒兴从事书法创作。唐代诗人李颀曾对张旭有过这样的描述:“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酒素壁,挥笔如流行……”

  张旭传世草书墨迹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今人看张旭狂草的线条,很容易联想到李白那惊心动魄而又潇洒旷达的诗歌。

  有人认为,正是张旭和李白相似的性格与精神面貌,才形成二人相近的美学趣味。如果说李白的意义,是借助近体诗的格律功底而将古体诗的自由奔放发展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境界;那么,张旭的价值是借助于楷书的笔法功力将草书的随意挥洒发展到了一个“后无来者”的水平。张旭的传世墨迹多为草书,严仁墓志的出土,恰恰为人们了解张旭的楷书功力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资料。

  严仁墓志是张旭为唐绛州龙门县尉严仁书写的墓志,字体为楷书。墓志记载,严仁,字明,馀杭(今杭州)郡人,曾任洪州达昌尉和绛州龙门县尉等官职。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严仁卒于洛阳福善里的家中,时年53岁。墓志最后注明,此墓志为“前邓州内乡县令吴郡张万顷撰,吴郡张旭书”。

  专家研究认为,严仁墓志书于天宝元年,正是张旭活动时期,张旭曾到过洛阳,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曾特意从长安赶到洛阳,向张旭请教书法笔意。严仁是馀杭人,而馀杭、吴郡两地相邻,一定意义上严仁和张万顷、张旭是同乡,严仁又卒于洛阳。因此,请张旭这样一位书法名家书写墓志,既合情合理,又有客观上的便利条件。

  严仁墓志上的楷书方正饱满,结体宽绰,端庄平稳,显示出张旭楷书的深厚功底。也许正是有着极为老到的楷书功夫,才使张旭那看似尽情挥洒、任性而发的狂草达到“法无定法”的境界。张旭的墨迹虽有传世,但确切记载为张旭所书的不多。严仁墓志经科学发掘出土,并标明为张旭所书,格外难得,定为“国宝”当之无愧。

《严仁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