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之处即为家:1957年毛泽东访苏未公开的照片揭秘(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08:53

1957年毛泽东访苏未公开的照片揭秘(组图)

2011-12-06 转载自 zhlh1964  

1957年中共中央做出决定:由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和世界各国共产党莫斯科会议。这是毛泽东第二次访苏,第一次是在1949年12月的中下旬。
  1957年11月2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许,毛泽东登上了苏联派来的专机“图104”。

  飞行中,空中小姐们包围了毛泽东,争抢着握手,而且握住不肯放,热烈地问候,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崇敬热爱之情。
  “好了好了,可爱的姑娘们。”
  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走过来为毛泽东解围。
  空中小姐们频频回头地退出去了。毛泽东没有休息,先去看望同机出发的宋庆龄。
  毛泽东对宋庆龄非常尊敬和关心,到她的客舱中问候:“怎么样,还适应吧;”
  “感觉还好。”宋庆龄微笑点头。
  “路途还长,到了莫斯科后估计还不能马上休息,在飞机上倒是轻松了。趁这个机会你要休息好。”
  “主席,您事情多,更要抓住时机休息好。”
  毛泽东此次访苏,同行的有宋庆龄、邓小平、彭德怀、杨尚昆、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莫斯科时间下午3点左右,“图104”飞抵莫斯科。这天莫斯科天气晴朗,“图104”徐徐降落在伏努克机场,经滑行道停在候机楼前。
  舷梯下是红地毯铺就的一条路。毛泽东的身影在舱门一出现,机场上立刻响起一片掌声。赫鲁晓夫等苏联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满面笑容地向舷梯走来。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也来了,站在赫鲁晓夫身边。
  毛泽东缓步下梯,剩最后三级阶梯时,抬起头望着赫鲁晓夫向他伸出一只手。
  他们在舷梯下拥抱、亲颊、互致问候。
  毛泽东和胡志明主席拥抱在一起,尤为亲切。“身体好吧;”胡志明讲中国话。“很好。你怎么样;”“比上次见面还要好些。”“上次是在家里,这次是在莫斯科。”毛泽东说的“家里”是指中南海的勤政殿,夏天胡志明曾在勤政殿与毛泽东长谈。天气闷热,毛泽东请胡志明赤裸了上身,并说:“这是在家里么,尽管随便,就像走亲戚一样。”
毛泽东同到机场来迎接的苏联党、政、军高级领导人一一握手,赫鲁晓夫跟随一旁做介绍。之后,苏联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过来引导,请毛泽东检阅仪仗队。
  毛泽东走到三军仪仗队前。他立住脚,将头上的礼帽摘下来交翻译李越然拿着,面对仪仗队的陆海空士兵,用激昂高亢的湖南腔,大声问候:“同志们好;”“乌拉;乌拉;乌拉;”仪仗队虎威虎势,发出震耳的三声欢呼。

1957年访苏时的邓小平

  仪式完毕,赫鲁晓夫陪同毛泽东上了第一辆“吉斯”车。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坐后排。
  赫鲁晓夫扳动手指介绍已经到来的共产党领袖。介绍到陶里亚蒂和多列士时,毛泽东对这两位来自西欧的意大利和法国的共产党领袖很感兴趣:“他们住在哪里;”
  “安排在市郊别墅了。”赫鲁晓夫说到这里,有意补充介绍,“我们只把您安排在克里姆林宫里,驻地离会议厅很近,有条走廊与会场乔治大厅相通,很方便。”
  毛泽东对这种特殊友好表示似乎并不在意,身体仰靠沙发,头侧扭着望着赫鲁晓夫说:“我们这次来的还有宋庆龄和郭沫若,而且,宋庆龄是副团长。虽然是共产党开会,他们不是共产党,但是他们参加对我们有好处。希望你们对他们像对我一样……”
  “宋庆龄也安排在克里姆林宫,中国代表团的主要成员都安排在克里姆林宫。我们为宋庆龄选派了专门的卫士长,有专用餐厅。”
  毛泽东点头:“谢谢,谢谢你们的热情和细心。”

毛主席同中国留学生苏红(中)、沈宁(右一)亲切交谈。

  11月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开幕。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活动中,毛泽东在列宁山向集会群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盛赞十月革命的普遍意义,盛赞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为世界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他用美好的语言祝贺了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会议期间,赫鲁晓夫本人在不同场合多次与毛泽东交谈,其中内容:
  一是关于如何对待铁托。抵达莫斯科后不久,赫鲁晓夫到克里姆林宫看望毛泽东。
  赫鲁晓夫说:“这次我们也给铁托发了请帖,他可能不来。”又说:“他不来是他自己失礼,如果来了,正好可以批他……”
  毛泽东不赞成这样做。他说:“铁托不来了,要理解他们。斯大林整了人家,情报局把人家赶跑了,肚子里能没有气吗;”
  毛泽东微微一笑,又问:“铁托不来,别人来不来;”
  “来,是卡德尔。”赫鲁晓夫介绍说,“他是一个笔杆子,南共的重要文件多半出自他的手。”
  “那好啊。”毛泽东兴致高涨:“我倒很想会会他,听听他有什么见解;”
  赫鲁晓夫表示赞成。
  二是关于会议文件;指宣言草案 ,赫鲁晓夫说:“苏中是两个大党,大家都在看着我们,文件要早些搞出来好,兄弟党都在等着。”
  毛泽东着重讲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过渡问题的看法。
  当天夜间,毛泽东把翻译李越然叫到他的房间里。他口述,要李越然写。李写完后,他一看说:“不是要你写中文,是写俄文……”接着,毛泽东又重新给李一个信封,这回李越然写成了俄文,内容是:
赫鲁晓夫同志:
  我已经睡了。关于和平过渡的问题,由邓小平同志和你们谈,我们俩不谈了,好吗;
  毛泽东待翻译李越然写完,他就在这个信封上签上了毛泽东3个字。
  第二天,邓小平和苏斯洛夫会谈,并正式提出了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书面提纲。
  三是关于现代战争和物质生活。在拜会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的时候,毛泽东讲过这样的观点:“我们对现代战争一是反对,二是不怕……”又说:“古时候打仗没有原子弹和火箭,刀、枪、剑、戟打起来,死人不见得比现在少。”
  赫鲁晓夫不表态。布尔加宁很欣赏,说:“这是很有意思的分析。”

1957年访苏时的宋庆龄

  谈到物质生活时,毛泽东说:“人身上的热量是很有限度的,不能昼夜都吃,也不能同时穿10件皮大衣,享受也有自然的限度……”双方都认为,到了共产主义,享受也不是无止境的。
  四是关于苏联专家。在会议休息时,赫鲁晓夫说:“我们专家在中国没有什么事情做,是不是可以回来;”
  毛泽东表示:“事情是有得做的,不过不一定要那么多。我们的同志应该学会自己走路……”
  赫鲁晓夫对米高扬说:“你听见了没有,毛泽东同志同意专家回来。”米高扬表示:“想想再说。”
  五是关于核武器。毛泽东出于后发制人的观点,在会见场合问赫鲁晓夫:“敌人使用核武器,我们可不可以等一等再还击;”
  赫鲁晓夫说:“一秒钟也不能等,必须立即还击。”
  “你怎么能算得那么准,知道他什么时候放;”毛泽东问。
  “能知道。”接着,赫鲁晓夫又说:“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遭受帝国主义进攻,我们都将迅速回击。”
  “这种说法不对,每一个国家都是独立的,要看人家请你没有;”毛泽东不同意这一观点。
  六是对赫鲁晓夫的批评。在宴会席间,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忠告说:“你这个人脾气不好,很容易伤人。在兄弟国家之间有什么不同意见,让人家讲出来以后,慢慢谈,着急不行……”
  赫鲁晓夫没有完全听进去,他说:“你不了解,有些人拿了我们的东西,还骂娘,真使人生气。”
  七是关于以苏联为首。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阵营要以苏联为首。赫鲁晓夫说:“应以苏、中两家为首。”
  毛泽东说:“我们没有资格……”
  …………
  在莫斯科期间,毛泽东也接触了其他共产党的领袖们,多方面听取意见,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一天,毛泽东驱车来到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别墅,拜访波兰工人党领袖哥穆尔卡。
  哥穆尔卡出迎到院外,他细高个子,背稍驼,已经脱顶,鼻梁不高,但是鼻头却倔强地翘起,面带一种深沉的微笑,寒暄着将毛泽东让入客厅。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兄弟关系。”哥穆尔卡像老朋友一样,坐下后便用抱怨的语气向毛泽东发牢骚。
  “我不赞成‘以苏联为首’的提法,国家不分大小都是平等的么。”
  毛泽东当然明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难言之苦,他们国土上有苏联驻军。然而,还要顾大局,讲团结。
  “要不要有人为首,这不是我们单方面的事。”毛泽东将手划一道线,“帝国主义有个头,我们也有个头,一旦有了事,总得有个人来召集一下,就拿这次开会来说吧,苏联不出来,我们怎么办;”
  哥穆尔卡抿嘴耸肩,表示没办法。
  “苏联有多少力量,你我有多少力量;我们谁能代替苏联这个角色;”
  “嗯。”哥穆尔卡鼻子里哼一声,勉强喃喃,“这个道理还可以讲得通。”
  “当然,为首不是为尊,不能一家说了算,讨论问题必须是平等的,比如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我们就不同意。没有先例么。”
  哥穆尔卡对涉及苏共“二十大”路线的问题似乎不愿多谈。稍停片刻,他很直率地说:“毛主席,你是有很高威望的无产阶级领袖,但是你讲的‘纸老虎’这个观点我不同意。我认为这意味着对帝国主义的力量估计不足。”
  毛泽东也很坦率:“谢谢你对我的批评。不过你的批评还不够,对于帝国主义我不是什么估计不足的问题,而是根本就要把它踏在脚下。”
      …………
  在一次宴席间毛泽东用庄重的口气对赫鲁晓夫说:“我准备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了。”
  赫鲁晓夫并不感觉意外,因为半年前伏罗希洛夫已经带回了这个消息。他问:“有人接替吗;”
  “有。我们党里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条件。”毛泽东扳动手指,如数家珍:“第一是刘少奇。这个人在北京和保定参加了五四运动,后来到你们这里学习,1921年转入共产党,无论能力、经验还是声望,都完全具备条件了。他的长处是原则性很强,弱点是灵活性不够。”“第二是邓小平。”毛泽东扳一下指头,继续说:“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难得的人才。”
  赫鲁晓夫点头:“是啊,我也感觉到这个人很厉害。”;1956年匈牙利事件时,他与邓小平打过交道 毛泽东继续扳动第三个指头:“第三是周恩来,这个同志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他是非常精明强干的人,有弱点能自我批评,是个好人。”
  赫鲁晓夫点头说:“咱们都是60多岁的人了,我们这里将由柯西金任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米高扬原则性不够强,但他也是个好人。”讲到这里,赫鲁晓夫舔一下口唇,又情不自禁地补充说:“不过,大家还是希望由我来掌管全局。”
  毛泽东已经扳下第四个指头:“朱德同志年龄大了。他德高望重,但不能指望他主持工作了。年龄不饶人。总之,这些人不管谁到这里来,希望你们都像对我一样来对待他们,都看作是你们的朋友。”
  “那好,我们一定会这样做。”赫鲁晓夫晃动着右手说。
     席间还谈及莫洛托夫。毛泽东以中国共产党“八大”保留王明为例,问赫:“你们能不能把莫洛托夫选进中委,以示团结反对过自己的人……”
  赫说:“不能,这个人没有用,只有妨碍我们的事业……”
  11月14日,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终于在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开幕了。赫鲁晓夫陪同毛泽东向乔治大厅走去时,情绪很热烈。
  会议中,毛泽东的几次即席讲话,留给人们深刻印象……
  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于1957年11月14日至16日召开;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团又于16日至19日召开会议,会议最后通过了《莫斯科宣言》和《和平宣言》。
  对于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关于对待核武器“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重视”的思想,是赫鲁晓夫不能理解的。他在回忆录中对毛泽东所讲的“我们不应当害怕战争。我们不应当害怕原子弹和导弹。不管哪种战争——常规的或热核的——爆发,我们都将胜利。至于中国,如果帝国主义者对我们发动战争,我们可以丧失3亿多人。这又怎么样;战争不过是战争。一年又一年地过去,我们将会比以前生产出更多的小孩”,他认为毛泽东“讲话的内容是扰乱人心的”。
  毛泽东历来主张和平,但决不惧怕战争,但赫鲁晓夫却不能理解,按照赫鲁晓夫的看法:“除了毛以外,每个人都在考虑如何避免战争。我们的主要口号是‘继续为和平和和平共处而斗争’。可是这里忽然来了个毛泽东,说是我们不应当害怕战争。”
  11月20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林娜大厅为各国党的代表团举行隆重的送别宴会,气氛非常热烈。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主宾席正中并坐。
  毛泽东祝酒说:“谢谢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邀请。谢谢今天招待我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开了两个很好的会,大家要团结起来,这是历史的需要,是各国人民的需要。”
  毛泽东略一停顿,用诗词比喻了共产党人的团结,他说:“中国有首古诗:两个泥菩萨,一起都打碎。用水调和,再做两个。我身上有你,你身上有我。”
  宴会厅响起热烈掌声。赫鲁晓夫举起酒杯,一边喝彩,一边在毛泽东的酒杯上碰出清脆的一声响。  张树德

欢迎加入粉丝:http://tieba.baidu.com/i/75559738?fr=tb0_inv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