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劳动和社会保障网:认识陶瓷中的“黑天鹅”——定窑黑瓷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3:38:39
认识陶瓷中的“黑天鹅”——定窑黑瓷2011-11-19 16:10:27 来源: .content img{max-width:640px;max-width:640px;}/* 这是清除浮动的代码 */.clearfix:after{content:".";clear:both;height:0;visibility:hidden;display:block;} .clearfix{display:inline-block;} * html .clearfix{height:1%;} .clearfix{display:block;}/* 清除浮动代码结束 */ /* 这是分享部分的样式代码 */.share{padding:15px 0;border-bottom:1px solid #cccccc;}.share span{float:left;margin:0 15px 0 0;}.share span.txt{margin:0;}.share a{background:url("images/icon.gif") no-repeat 0 0;display:block;padding:0 0 0 18px;height:16px;line-height:16px;color:#0066CC;overflow:hidden;margin:2px 0 0;text-decoration:none;}.share a:hover{color:#E05C23;}.share .twitter{background-position:0 -16px;}.share .renren{background-position:0 -32px;}.share .qzone{background-position:0 -48px;}.share .t_qq{background-position:0 -64px;}/* 分享部分样式代码结束 */    黑釉瓷创始于东汉。东汉时期的工商业已渐发达,城邑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生产更加集中和专业化。这个时期的青瓷生产,已转向经济实用,日常生活需要的器皿逐渐增加。在长期的烧瓷实践中,古代窑工逐渐摸索出胎、釉原料中的奥妙,他们有意识地增加或减少胎、釉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并有效地控制窑焰以掌握还原程度。如:釉料中Fe2O3含量3%以下可以烧出青瓷;若将Fe2O3含量增中至8%以上,便可以烧出黑瓷;若减少胎和釉中Fe2O3含量,使之降至1%以下,则可以烧出白瓷,白瓷在我国始于北朝时期,烧制得较成熟则在隋代。
  进入唐代,黑釉瓷的烧制技术有初步的提高,试举两例。定窑双系短流贴花执壶(图1):器高17厘米,足径8.5厘米。平底,足心微凹,胎质较粗黄。壶身釉色不够均匀,呈色亦欠稳定。由于釉料中加入植物炭灰,氧化钙含量较高,所以釉在高温中粘度降低而流动性大,有较好的透明度,底部出现明显的蜡痕聚釉现象。其贴花艺术是从唐长沙窑借鉴而来,这说明早在唐代,我国的交通和商业交换即已十分发达。

  盘口执壶(图2):为晚唐至五代时期。器高20.3厘米,足径6.9厘米。玉璧状底,胎质较前纯净洁白,说明那时窑工已重视瓷土的淘洗和净化程序。釉色较唐中早期已有明显提高。但壶身釉色黑中偏褐,施釉仍不均匀,釉面棕眼较多,表明烧制时的窑温控制技术尚不成熟。由于石灰釉中的钙含量较高,近底部有明显的蜡痕聚釉现象。
  进入宋代,上层社会饮茶与斗茶风盛行。斗茶用半发酵的茶饼,置茶碾中碾成细末,放入碗中,以初沸之水点注。水面随即浮起一层白沫。用黑盏盛茶,便于观察白色茶沫。斗茶之法,首观其色,次观其汤。以清白胜黄白,观色品评高低,视汤华分输赢。蔡襄《茶录·茶器》载:“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宋徽宗赵佶也颇爱与群臣斗茶,他写的《大观茶论》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由于帝王的喜好,上行下效,斗茶成风,风靡全国。黑釉瓷以它独具的色泽魅力,庄重肃穆的气派,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同时,黑釉瓷还是地地道道的大众百姓瓷,社会的需求大大促进了黑釉瓷的发展。
  位于河曲阳涧磁村的定窑,以其优质的瓷土资源,先进的生产工艺,在黑瓷的生产中独领风骚。定窑创烧于唐代时期,在硝烟战火中熄于元代,烧造历史长达700余年,它是以烧制白瓷为主的北方重要窑口。白定的烧制,工艺要求较高,其胎质必细白,釉色必莹透,这也为烧制黑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北宋早期即已烧出闻名遐迩的黑定斗笠碗(图3):口径12厘米,高4.3厘米,足径3.2厘米。造型工整,胎质洁白,釉色如玉似脂,口沿釉薄处,色泽由浅黄渐趋中黄,器身为黑色,而内壁均匀地呈现出一缕缕青红相间放射状的釉色,类同建窑兔毫盏纹饰。近底釉厚处则乌黑发亮,光可鉴人。黑釉深层,又暗藏红色,在阳光下观看,异彩纷呈,莹光四射。
  黑定也称墨定。其特点是胎白体薄,釉黑如漆,光可鉴人。古陶瓷专家叶民先生研究发现: “在窑内烧造时,越是不完全熔融,其所出的黑色越好,若完全熔融,便带褐色,但如铁份过剩,往往会因燃料中所含硫磺的作用而使所谓油滴的银星斑现于釉面。”(叶民:《隋唐宋元陶瓷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3月)这说明此时的黑釉呈色尚不稳定,在烧造时常常会出现“窑变”现象,有的釉面产生黄褐色或银白色的斑点;有的出现较为均匀的“油滴”或“兔毫”,视为“珍品”,恍如天赐;而出现黑不黑、褐非褐的颜色,则为次品。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中所载:“有紫定色紫,墨定色黑如漆,光可鉴人,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黑定”应该是指北宋定窑生产的釉色精美的高档白胎黑釉瓷。由于其烧制技术性强,难度较高,釉色素雅独具,所以才有“其价高于白定”一说,难怪已故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以“黑天鹅”来形容黑定的珍贵。
  鸡心形小水注(图4):为北宋中早期黑定,系文房用具。高6.2厘米,足径2.9厘米。其造型精巧,胎质洁白细腻。口沿及手柄处,釉薄呈玉白色,釉色莹润如玉,乌黑发亮,光可鉴人。釉色深处,暗含红色,极有灵气,令人爱不释手,余韵深长。
  小蟾盂(图5):为北宋中早期黑定,文房用具。身长4厘米,高3.5厘米。造型十分乖巧,胎质洁白细腻。烧造时巧妙地利用四足支钉垫烧,除支钉处,余皆满釉。不难看出,它借鉴了宋代汝窑的烧造工艺。器形虽小,制作却十分讲究。双目圆睁,阔嘴丰腹,工匠巧妙地利用蟾口、眼及体表腺体挂釉稀薄而呈现出的白色斑点,十分生动地表现了金蟾憨态可掬的神韵,令人玩味无穷。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祖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熟练掌握了仿生捏雕技巧。    为适应当时社会斗茶之风的需要,定窑烧制了一种专供斗茶之用的“茶盏”(图6):盏口径5.7厘米,盏托外径8厘米,总高4.8厘米。歙口,折肩,圆弧腹,盏内施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造型古朴典雅,风韵盎然。釉色处理颇具匠心,口沿及盏托边沿呈羊脂白色,弧腹处呈棕黄色,余皆乌黑。色泽蕴润如玉。整器釉色,层次丰富。歙口、阔腹,以保持茶温不易散发,造型设计很有科学道理。观其特点,朴实无华,看似简单,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盏口、弧腹、托口、托沿、底各为一环,五环叠加,含意深沉。真可谓“雕琢处见艺术,于无声处听惊雷”。其深厚的文化风韵,非有一定阅历、才智、学识,很难玄揽心悟。可见,此时定窑黑瓷的烧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莲花型熏香炉(图7):为北宋中早期。高12.5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约10厘米。小直口,折肩,圆弧腹,束腰,喇叭形双阶式高足。炉体外周,贴有一圈八瓣仰莲花瓣饰。莲瓣圆肥丰满,整个炉体,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此器应为佛前或祭祀用品。

  这件黑定莲花炉最具艺术魅力的莫属其色泽。通体宝光内含,如脂似玉,口沿及莲瓣莲缘及高足双阶处,由于釉薄,其颜色由玉白渐趋蜡黄至深棕色。莲瓣外缘及高足弦纹处,带有一缕缕青色,通体满釉乌黑而蕴润,色似黑玉。釉层深处,呈血红色。能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呈现白、青、黑、红、黄五种颜色,恰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可谓神奇巧合,意境深邃,令人不得不折服我国古代匠师们的聪明智慧和精湛工艺。通过大量实物标本印证,这种神奇颜色,并非偶然而成,而是当时匠师们已熟练掌握了釉色在高温下的演变技术。
  双系水注(图8):为北宋中晚期。器高8.2厘米,足径7.5厘米。直口、短颈、鼓腹,下为平底,有圈足,肩部有对称关系,前有短流,后有手柄,造型端庄,丰满稳重,器形小而大度。胎质洁白,修胎工整,胎薄体轻,制作精良。釉色乌黑如金,气韵深穆。看得出是匠师们有意减少釉料中钙的含量,使得器身釉色十分稳重,不见流淌痕迹,且施釉均匀,器底除洁白的圈足外,作皆满釉。其造型、釉色、工艺、比例,恰到好处,彰显古朴典雅,为文人雅士文房用具之精美作品。 我们不能不叹服古代匠师们的审美之高雅,制作工艺之精湛。
  乾隆皇帝曾有诗云:“抵论越州与汝州,朴无矩度有神道。恰似高士倪黄画,不以工求以韵求。”这首诗原本是借越窑、汝窑之风韵咏官窑两耳壶的,但对宋代诸窑精品名瓷,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的评价。宋代名瓷,朴元矩度,以造型秀美、釉色独特而取胜。它是凝固的音乐,无言的歌。如同千古皓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名瓷,给人的感受,是无限的美,富含文化韵味的美,柴、越、汝、官、哥、钧、定,莫不如此。
  定窑原系民窑,后被北宋宫廷看中垄断为官窑,一跃成为五大名窑之列,个中原因便毋需多述。本文虽然只介绍了几件作品,但见一斑而知全貌。在品味古代文化精美之余,谁又能不为我们伟大民族的文明历史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感到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