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速收费2017招聘:唯适之方能释之--与狄仁杰对话人才的自存之道(下)(与古人对话之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2:09:48

与古人对话对话之七:唯适之方能释之--与狄仁杰对话人才的自存之道(下)

本章继续介绍人才的自存之道,特别阐述了权变的道德底线,死节与苟活的三个原则,特别提醒人才要忍辱、含混。要言之,君子期于有成,不问所由;论于大体,不守小节。

 

王二:你好先生!欢迎您再次光临。

狄仁杰:王二先生好。各位观众好。

王二:这两天上哪儿游览了?

狄仁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两个工厂。还看了一场篮球赛。

王二:观感如何?

狄仁杰:当然是叹为观止了。不过那个篮球赛我看不大明白,十个小伙子满场乱跑,只为了抢一个球。为什么不发给他们一人一个球呢?

王二:妙哉!我一定负责把您的意见转达给有司。上次咱们就人才的自存之道谈了一半,今天继续接着谈。先生请。

狄仁杰:上次说到第四点“谨慎”,今天说第五点“权变”。

王二:就是“变通”吧?

狄仁杰:也可以这样说。我可以举一个我的例子,来说明权变。

武后革命、改国号为周的第二年,来俊臣诬告时任宰相的我、任知古、裴行本、司农卿裴宜礼、前文昌左丞张卢献、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七个人谋反,于是我们几个都被捕入狱了。来俊臣先奏请太后同意,一审问即承认谋反的可以不判死刑。在审问我的时候,俊臣以此诱之,我就说:“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因反罪已被诛戳的不少了。我也是唐室旧臣,如此说来,也是反吧!”来俊臣就对我没用刑。

 

狄仁杰为求活命屈认罪名

 

我承认谋反后,只等着判刑了,那些狱头狱卒们管理得也不太严了。我悄悄地撕开棉被,在棉布上书写冤状,置棉衣中,对判官说:“天时方热,请将此衣授家中人去其棉。”判官许之。我的儿子光远得书,持之向太后告状,得召见。太后览之,以问来俊臣。来俊臣对曰:“仁杰等下狱,我根本没有刑讯逼供,甚至连他的穿戴都没动,住的也挺好的。如果没有事实,狄仁杰安肯承认谋反!”

太后就派通事舍人周綝来监狱视察。周来前来俊臣暂时给我们穿戴打扮好,一排站立在监狱西边,让周綝视之;周綝不敢往西视,头只朝向东看,嘴角里唯唯诺诺而已。来俊臣又伪造了我们的谢死表,使周带给太后。

这时,幸亏前不久被来俊臣诬陷置死的大臣乐思晦有一个儿子,未满十岁,没入司农家为奴。他上书称冤,得太后召见。太后问他的冤状,这小儿对曰:“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叹惜陛下的法律为来俊臣等人所玩弄。陛下不信臣言,我请求选择一个朝臣,他是公认的忠臣清臣,又是陛下所信任的,然后故意找人说他谋反,交给来俊臣审问,您看审问结果吧,必定是果真谋反。”

太后听这小儿的话,有点明白了,召见我,问:“你为什么承认谋反呢?”我说:“不承认,则已死于酷刑之下啦!”太后又问:“为何作谢死表?”我回答:“没有。”太后出表示之,乃知其诈。于是从监狱中放出被囚的七个人。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算是过了这一关。

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承认谋反,马上被拷打致死。只有先承认了,再想办法,或等待时机,事情也许还能有转圜。在官场上这种形势严峻、硬挺必亡的关头是有的,当此之时,与其逆之以刚正,不如顺之以违真。主要是为了保存自己,再作今后计议。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也就是说:君子讲大信,不讲小信。

王二:为政为人,都是有经有权,有坚持有变通。但我有一事不明,这种权变,是策略上的妥协呢,还是原则上的出卖呢?就是说,有没有一个度呢?

 

权变的道德底线是不诬陷他人

 

狄仁杰:孟子曰:“嫂溺,援之以手,权也。”你说伸手拉嫂,是策略的妥协呢,还是原则的出卖呢?“子见南子”,孔子到了卫国,为了推销自己的理论,主动去拜见生活放荡淫乱、声名狼藉的皇后南子,子路对他意见很大,认为孔子言行不一。你说孔子是策略的妥协还是原则的出卖呢?再说你们周恩来先生在文革中的表现吧,他附合毛泽东,搞文化大革命,是策略的妥协呢,还是原则的出卖呢?我只告诉你我坚守的底线在哪:绝不出卖他人。当时在狱中,判官王德寿对我说:“宰相您是定减死罪了。我王德寿受人驱使,不过是想往上提拔提拔。请您为我提供个机会,交代出宰相杨执柔参与谋反,可乎?”我长叹:“老天啊!你怎么让狄仁杰遭遇如此事!”然后以头撞柱,当时血流满头,王德寿惧怕万分,向我道歉。这就是我的底线,可以自己论罪,绝不出卖别人。自诬为权变,陷人为小人矣。

王二:但是同入狱的七人中,也有宁死不屈的。如魏元忠。你看《资治通鉴》同时写侯思止审问魏元忠,元忠辞气不屈,思止怒,命倒挂于梁。元忠曰:“我薄命,譬如坠驴,足挂于镫,为所挂耳。”思止愈怒,更曳之。元忠曰:“侯思止,汝若须魏元忠头则截取,何必让我承认谋反也!”这就与您的不打自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狄仁杰:小子之意吾明矣!你是想说魏元忠表现得比我好。我承认元忠的气节比我强。但是如果没有我的权变,吾七人及其家属死无葬身之地矣!你是共产党员吧?

王二:惭愧,忝列我党。

狄仁杰:共产党历史上六十一个叛徒的公案,你可曾清楚?抗日战争初期,为了保存和使用党的干部,贵党中央指示六十二个被国民党关押的干部写自首书出狱。六十一个写了,出来了,只有一个不写,结果多坐十年大牢。你说是六十一个表现好呢,还是一个表现好呢?

王二:我都糊涂了。都好。

 

决定死节与苟活的三个原则

 

狄仁杰:到底是死节还是苟活,有三个原则:一是你与此人此事的关系如何。如在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的关口,谏之必死,但褚遂良必须谏,他是三朝老臣,又是托孤大臣,他为了对太宗负责,必须死谏。而我等就不必死谏,因为我们那时都还是小官,对先皇没有那么多的道义责任。这一点,孔子也说过。春秋时郑穆公的女儿夏姬,后世称她为“一代妖姬”,是当时的名女人。陈、郑等好几个国家都亡在她手里。据说她好几十岁了,还不显老,许多诸侯都被她迷住了。最初她嫁给陈国的大夫御叔,丈夫死后,她和陈灵公及朝中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搞得朝廷乌烟瘴气。陈国的大夫泄冶看不下去,就向他们提出规谏。陈灵公自知理亏,就派一个刺客,把泄冶杀了。就此事子贡问孔子:“陈灵公君臣宣淫于朝,泄冶谏而杀之,是与比干同也,可谓仁乎?”孔子说:“不能这样说。因为比干对于纣王来说,从私人关系方面讲,他们是皇亲,比干是纣王的叔父;从公的方面讲,比干是纣王的老师。泄冶就不同了,他只不过是一个下大夫,也并没有血缘上的亲密关系。在陈国这样一个政乱君昏的国家,正人君子本应挂冠而去,可泄冶没这样做,他以如此低微的地位,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想用区区一身,来纠正国家领导人的淫乱昏庸,死了也是白死,一点用处也没有。像他这种死法,爱国之心还是有的,至于说到忠、仁,却毫不相干。”二是你所侍奉的君主是什么样的人。齐庄公被逆臣崔抒杀死,晏子不殉节,他只是伏庄公尸体痛哭,然后行礼而去。崔抒问他:“你为什么不死?”他说得好:“君主为社稷死,臣子就一块死;君主为社稷逃亡,臣子就一块逃亡。如果君主是为自己私利而死,而逃亡,那么如果不是君主的私情很好的臣子,就不应陪伴他。况且我已经退隐很长时间了,祸始,我不在,祸终,我不知;我为什么死?”三是你权变甚至出卖原则是为了什么。写《后汉书》的范晔说:“古人在生与义发生冲突时,取舍的标准是这样:假如死了比活着更有价值,就舍生取义;假如生存下来可以扭转局面,干一番更大的事业,虽然是苟且偷生,但比死更有价值,那就舍义求生。” 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王位,公子纠的部下管仲差点一箭将公子小白射死,但公子纠失败后,管仲不为自己的主人公子纠赴死,却投靠了小白,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管仲说:“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理;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申于诸侯。”我虽然被贬至彭泽令,不是以后又东山再起了么!“是故期于有成,不问所由;论于大体,不守小节。”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王二:话说得有点远了,说“权变”,怎么跑到死节不死节上了。好了,这一点我们就讨论至此。下一点是什么呢?

狄仁杰:那就是善退了。能上能下,可进可退。

我们看我朝李世勣即李勣的故事。唐太宗去世前一个月,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余,然你与他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他马上就走,俟我死,你再提拔他担任仆射,要亲密他、信任他;若他徘徊顾望,你就马上把他杀了。”太宗于是把享受宰相待遇的大将李世勣贬为叠州都督。李世勣接到这一贬职命令,连家都不回直接赴任了。太宗一死,高宗就提升了他的职务。

 

李责力以退保身

 

王二:读史每至此,我都有点提心吊胆。倘若李勣当时稍有犹豫,岂不是人头落地?主要是死的太冤枉。

狄仁杰:太宗晚年,猜忌之心很重。大臣们已经有所感觉。所以李勣能忍辱逃难。连唐太宗这样的君尚且不能不猜忌忠臣,何况他君乎!我们再来举我朝名将郭子仪的例子。在安史之乱中扶危济倾、使唐王朝延续的大功臣,是郭子仪。唐肃宗亲口对他说:“国家再造,卿之力也。”但肃宗和他的儿子代宗,都忌其功高权重,屡有罢免,只是情形危急了,不得已才又请他出山。他一生中五上五下。每一次都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不尤人。朝廷需要他时,一接到命令,马上出发。上面怀疑他,罢免他时,也是不顾一切,马上就回家吃老米饭。

善退,有主动地退,被动地退。主动地退,比如说张良,帮刘邦打下天下后,一意退隐,刘邦执意挽留,张良无法,就接受了一个候的封赏,就叫“留候”。还如中唐的李泌,身经四朝,三朝为相,郭子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配合与支持。但他无论是在成功时,还是在奸臣进谗时,都能主动地要求退出官场。被动地退,也就是降职,这在封建时代的官场上就太多了。

王二:本时代也不少。如邓小平,一生三上三下。我党所有的领袖人物,其革命生涯中几乎都有降职甚至罢官的经历。

狄仁杰:说到善退,不能不说说知足。凡在官者,当知荣与辱相倚伏,得与失相胜负,成与败相循环。古今未有荣而无辱、得而无失、成而无败的道理。宦海沉浮,是浮不必喜,沉不必悲的。尤其在顺境时,能预料到逆境,有充分的应付突变情况的思想准备。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富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也。老子曰: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者无辱,知止者不殆。退一步可避祸,可长久。

 

不愿退休者可耻之极

 

王二:清朝官场有一个《四留铭》,说: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狄仁杰:特别是年龄大了,到了退休之时了,若恋栈不去,为可耻之极。人臣之义,七十致仕,这在《礼经》上就有明训。古之从仕也,为国为民,有其任斯有其责,有其责斯有其忧。所以到了年龄,就休官致政,如释重负,如脱羁囚。今之为官也,为己为家,将当官看成是荣华富贵之道,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御服之华,玩好之饰,广仆从以耀闾里,置阡陌以遗子孙,贪墨相尚,唯恐私囊之不充,民财之不罄。到了退休之时,一点没有羞恶之心,驽马恋栈豆,驰末景于桑榆,负厚颜于钟漏,不知其过,自以为得。其实正是取祸之道。

王二:到点儿不退您那时就有了?

狄仁杰:说得多了,下面说到第七点:忍辱

王二:这一点好理解。“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头”嘛。

狄仁杰:不在矮檐下,亦要低着头。前面讲到娄师德的例子,他说唾面自干的话,正是在当宰相的时候。当了宰相,还知忍辱如此,真正是懂得官场自存之道啊。再如蔺相如,官虽然比廉颇大,但在廉颇不服气、宣称“我见相如,必辱之”后,处处躲着廉颇,临朝称病,路遇避车,不肯与廉颇会面。这当然是因为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识见,但也是因为他有胸怀肚量。

王二:忍辱的一个典型,是司马迁。他不过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竟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样一个奇耻大辱,甚至超过了将他处死。司马迁“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以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耳。”“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但他坚持活下来,在太史公也就是国史馆馆长这个位置上,发愤著书,终于写下了千载留传的《史记》。

 

忍辱不易,释疑更难

 

狄仁杰:忍辱中包括忍疑。以忠见疑,是官场常有的事。君主是特别多疑的。以汉高祖那样的雄才大略和陈平那样的足智多谋,有人毁谤陈平时,汉高祖就疏远了他;而有人赞誉陈平时,汉高祖又亲近信任了他。以汉文帝那样的英明和云中太守魏尚那样的忠诚,只不过由于呈报战绩时,多报了几颗首级,便被绳之以法,就地免职。经冯唐在文帝面前为他辩解,又被法外施恩,重新重用,建立了大功。

秦武王派甘茂联合魏国,攻打韩国,甘茂对秦王说:“魏已经同意与我们共同出战了,但是希望大王不要伐韩。”秦王问其故。甘茂说:“攻打韩国要奔波千里,冒着数倍危险,难以攻下。过去鲁国有一个与曾参姓名相同的人杀了人,有人报告曾参的母亲,曾参的母亲神色自若地织布。等到接连三个人都来告诉她的时候,曾母立刻丢下梭子,走下织机,翻过墙逃跑了。臣自认为臣之贤比不上曾参,大王对臣的信任又不如曾母对儿子,可是怀疑臣的人不止三人,我怕大王也会因怀疑而投下梭子啊。从前魏文侯令乐羊率军攻打中山,三年之后才攻下。乐羊回国后论功行赏,文侯出示了一箱子毁谤他的信件给乐羊看。乐羊不断叩头说:‘攻取中山不是臣之功劳,而是国君的力量啊!’现在我只是一个羁旅的臣子,樗里子、公孙奭挟制韩国而非议我,大王必定听信,如此,大王不但欺骗了魏王,而我也会遭受韩国的仇恨啊。”秦王说:“我绝不听他们的话,我与你盟誓!”于是在息壤立盟。甘茂帅师攻打韩国宜阳。五个月没有攻下,樗里子、公孙奭果然向秦王说甘茂的坏话。秦王召回甘茂,欲罢兵。甘茂说:“息壤就在那边。”秦王说:“有这么回事。”于是出大军辅助甘茂。斩杀敌人六万,攻下宜阳。

王二:但是,甘茂二年后还是因惧怕被疑而出走齐国了。

 

英俊之才特别要忍辱

 

狄仁杰:说到忍辱,这一点是特别要提醒人才的,凡庸之辈忍辱是容易的,英俊、人才往往恃才而傲物,遇到挫折,不肯弯腰,抱着“士可杀而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条,又经常打不过奸臣,不得君主的赏识,加辱必多,“佼佼者易折”,岂无由乎!此为君子大累!人杰者,骤然临之而不惊易,此乃胆也;无故加之而不怒难,此乃大识大勇也。古语曰:柔生刚死,舌存齿亡。

王二:对于忍辱,我想我们共产党的许多老干部也是切身的经验体会的。

狄仁杰:至于释疑,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了。迄无良方。

王二:忠诚如周恩来,毛泽东还是要怀疑。周如不死,必被打倒。

狄仁杰:下面说到第八点:含混。

王二:什么是“含混”呢?

狄仁杰:就是和光同尘吧。官场上丑恶的事很多。同流合污,君子不为也,但也不能太与之格格不入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史书上记载了屈原与渔父的一段著名的对话。屈原流放,被发行吟江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了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跑这儿来了?”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世人皆醉而我独醒。因为这个被放逐了。”渔父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怀瑾握瑜,自己导致了被流放?”屈原说:“我听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我怎么能以自己干干净净的身子,受那不干净的东西的玷污呢!我宁可投入这流水,葬身于鱼腹,也不愿以皓皓如白玉般的品质蒙受世俗的尘埃啊!”

王先生,您看是屈原的观点对呢,还是渔父的观点对呢?

王二:屈原先生的观点太偏激,渔父先生的观点太阿俗。我取一种调和:泉水清,可以濯我缨;泉水浊,可以濯我足。

狄仁杰:善哉!此即如晏子,“国有道,即顺命;国无道,即衡命。”也就是说,国家有道,就好好干;国家无道,就根据形势,掂量成败,可行则行,不可行则罢。再举郭子仪的例子。郭子仪功劳军权太大,唐肃宗为了驾驭他,就派了太监鱼朝恩为监军,来制约他。这个鱼朝恩,啥也不懂,却代表皇帝,处处对郭子仪的指挥加以阻挠、掣肘,造成了王师虽众却无统率,军事上十分被动。而且,鱼朝恩这个人忌恨郭子仪的功劳和为人,在郭子仪失势的时候,竟然派人暗地挖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但不久郭子仪又被朝廷起用。大家都以为郭子仪要为这事与鱼朝恩大干一场,连唐代宗也为了这件事,特别地吊唁慰问。郭子仪却哭着说:“我在外面带兵打仗,士兵们破坏别人的坟墓,也无法完全照顾得到,现在我父亲的坟墓被人挖了,这是报应,不必怪人。”鱼朝恩为了向郭子仪表示友好,邀请他同游章敬寺。这时的宰相元载,一个不太高尚的人,害怕鱼朝恩拉拢郭子仪,对自己不利,就秘密通知郭子仪,说鱼朝恩想谋杀他。郭子仪的部下,主张要带一批武装卫队去赴约。郭子仪却毅然决定不听这些谣传,只带几个家僮,很轻松地去赴约会。鱼朝恩注意到郭的家僮们紧张的神色,就非常奇怪地问怎么回事。郭子仪很坦然地将谣言告诉了他,并说如果真有其事,我只带了八个老家僮,免得你动手时,还要费事。鱼朝恩感动地流下眼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你看,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郭子仪却能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是多么不容易。这和他能容忍各种坏人和坏事,是分不开的。一个贤者走上官场,特别要注意: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部下,都不一定是令你满意的,往往是有很多缺点毛病的,甚至有很大的道德缺陷,或曰丑恶;上级的政策、法令和指示,也往往有许多问题。在这样一个混浊的政治环境里,要么你不做官,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要么你就应当适应这个环境,

 

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挠

 

为汉高祖刘邦制定礼仪制度的叔孙通,在秦二世时,经常拍二世的马屁。有人对叔孙通的为人提出疑问。司马迁却认为,叔孙通考较做君主的是不是英明,以便决定自己的行止。这个原则是前代哲人所认可的。他为了继承文化道统,期待着太平盛世的来临,好做一番事业,所以在秦始皇和二世时,只好迁就当时的时代环境,行韬光养晦之计,以最强的应变能力达到最终目的,最后终于成了汉王朝的儒学宗师。古代的君子,挺拔有如大树,但是大树太挺拔了也有危险,容易折断,所以虽然直立,但却柔韧,否则在那样的乱世是很难生存的。不来点随波逐流,显得与众不同,太特别了,也是要吃亏的,只好迁就世俗。但完全同流合污也不行,必须曲而不挠,心中始终坚持一贯的思想原则。所以在乱世中行直道的人,就有种大直若诎的样子,看上去好像不会说话,畏畏缩缩,曲里拐弯的。但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王二:为宦与小人同处,是必然的。先哲云:不得已而与小人居,须要外和吾色,内平吾心,决无苟且之理。又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如果不是这样,对小人过于嫉恶愤恨,非但无益于事,反而致彼怨恨仇毒,受其害巨矣。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决不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狄仁杰:其实,与小人交,如果不动于色,不形于言,其中也有无穷意味,无限受用。

王二:夫子何言?还有无限受用?

狄仁杰:与小人相处,受用无穷哩。哪些受用?一曰进德之资也。小人欺侮愈甚,我忍愈坚,且修身谨行,品益高,过益寡。《诗》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二曰不遇小人,不足以验我之量。可避则避之,可下则下之。《书》曰:“有容,德乃大。”三曰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小人之行,我自付之不辩,事久公论自明,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四曰外宁必有内忧,思危而安。小人侵陵,我惧患防危,不敢侈然有肆心,则百祸潜消。孟子曰:“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王二:先生说得好啊!我过去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理解不深,今日听夫子言,更深悟一层: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磨,必磨不成,须是得石,方磨得出。石者,小人也。君子与君子交,可以淳化我节操,君子与小人交,可以深厚我德行。

狄仁杰:小子可教也!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与小人相处,就得担当、襟度、涵养、识见四者皆看了。兹事体大,君子切莫小视。

王二:总结起来就是说:君子直而不挺,屈而不挠,大直若诎,道同委蛇,进退与时变化,事上恭而不谀,处众和而不流。

狄仁杰:有时不光要含混,甚至要“自污”。

王二:自污?我听不大明白。

狄仁杰:自己往自自己身上倒污水。明白了吧?

王二:我还是不大明白。您刚才说,要谨慎,不要被人抓住把柄,怎么现在又说自污?这不是授人以柄么?

狄仁杰:夫势有趋同而事异者,非事诡也,时之变耳。大臣功高盖主,或德高盖主,都容易引起君主的恐惧和忌恨。君疑臣危,在这种时候,大臣就要做点自污的事情,以让君主安心。

萧何追随刘邦打天下,是汉朝开国的第一功臣,而那些出生入死的武将,不过被刘邦认为是“功狗”。萧何可谓是刘邦的铁杆儿。建国后,萧为丞相,在位十数年,兢兢业业。可是,还是被刘邦怀疑。黥布造反,刘邦带兵出征平反,萧何动员百姓及粮草支援前方。但刘邦不放心,数次派人问萧何在干啥。有人对萧何说:“您被灭族不久啦。您功劳第一,位居相国,官不能再大了。但建国后,您得百姓心,十数年了,现在皇上在前方之所以数次问您干啥,实在是不放心您镇守关中哪!今天您为何不以贱价强买田地以自污呢?这样,皇上才会心安。”萧何从其计,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总之在官场上许多你看来是扭曲的行为,都有其深刻的道理。要之,这官场本身就是一个扭曲人格甚至戕灭人性的地方,君子贤人,能坚守志向和道德,但不能不在具体行为上向丑恶和肮脏妥协。

下面是第八点:不越职。考虑问题、做事不超越自己的职位规定的权责。

孔子是一个忧劳天下的人,周游列国,以求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但是,他又坚定地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但不谋其政,而且不越职施恩。他的学生子路在鲁国做官。有一次,鲁国国君搞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子路不能谏止,便让手下人为施工的工人送热水和饭食。孔子知道了,批评子路,认为子路的做法超越了职责,是滥恩,将君主的恩泽收在自己身上了。他认为这种做法不但不忠,而且很危险。

田单在齐国做宰相,有一次过淄水,看见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后冻得不能行走。田单就把自己的裘衣脱下来让老人穿上。齐襄王听说了十分反感,说:“田单这样施恩于人,是不是想取代我的位置呢?不早早计划对付他,恐怕以后会有事变啊!”你看,做好事也不是可以随意做的。

王二:但是也有越职行事的。汉武帝时有汲黯经常这样做。当时东越地方部族发生矛盾,互相攻打,武帝命令汲黯前往视察;汲黯出发,走到半道,到了吴这个地方,自己擅自回来了,报告说:“越人相攻,不过是他们的风俗,不足以惊动天子派出使节。”后来河内郡发生火灾,烧了千余家,武帝派汲黯前往视察;回来报告:“河内郡的火灾是因一家人失火,烧到了相连的屋子,不足忧也。但是臣经过河南郡,看到河南郡发生了水灾和旱灾,有一万余家贫穷的人受害,无以为生,甚至父子相食,我看到这个严重的情况,来不及请示,就假传圣旨,命令打开河南仓库将粮食振济贫民。现在我请求归还符节,并请陛下治我的矫制之罪。”武帝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表扬他,不追究他的擅职之过。

狄仁杰:这种特例当然有之。特别是第二件事,事有危急,得便宜行事。但是特例不能成为常规。

好了,我们就官场自保之道,已经说了八个方面的事项。我想无论是自逞还是自保,这些规则都是基本的信条,但是正如用兵,熟读兵法,并不表明你是一个成功的将领,能打胜仗,纸上谈兵不行的。岳飞说:对于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一心”,只能是靠个人自己的品悟了。

王二:狄先生,我们的对话是不是就到此?下面进行现场交流。

 

现场答问

 

我们来看观众的第一个问题。他问:对于君主的怀疑,大臣真是没有办法吗?

狄仁杰:虽然有一些应对的办法,但是没有规律。比如,我们说到开国功臣的“兔死狗烹”现象,或臣子在功高不赏时,为避免君主的猜忌,功臣们可以自污、交权来自保。如萧何、郭子仪,又如汉光武帝时对功臣的只给爵位而不给实权。但是,这样做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同样是自污,汉宣帝时的大臣杨恽,即使是在免职后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也被人告发,以骄奢不悔过的罪名被宣帝处死了。如果不能惴摩透君主的个性特点,自污也许正是为磨刀者提供了杀你的口实。

王二:柏杨先生说:君主对臣子的怀疑,是一种天性。吴起何负于鲁国?被疑逃亡;何负于魏国?又被疑逃亡。何负于楚国?更遭杀身之祸。即使如唐太宗之明,到了晚期,也不免胡乱猜疑,如对李勣的猜疑。直到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仍陷在个人依附的思想里,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秩序。政治的运转,不靠对国家的尽责和制度的先进,而靠对个人的驯服。偏偏对个人的驯服,最不可靠,所以每一个君主和领导都充满猜忌。

狄仁杰:对付这种猜疑,臣子没什么好办法,无非是瓜田李下,处处小心罢了。但小心过分,又不能干事。大臣之患,在两罪与两难之间: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罪也;尽忠直之道,则必矫上而拂下,罪也;举止言行不恭敬谨慎,难也;奉事过于曲谨,至事无功,亦难也。总之,君子能少见疑,而不能必无见疑。君主必先疑也,然后小人之谗口至。我们看历史,一般说来越是与君主当年有过亲密友谊和巨大贡献的臣子,其下场越不好。

但是,疑与被疑,有一个势的问题。当主弱臣强的时候,不妨猜疑任他猜疑,大权我自揽之。这似乎才是全身的唯一办法。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虽被猜疑,就是抓住兵权不放。

王二: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有观众问:魏元忠后来变成了一个毫无原则、与时俯仰,徇利贪荣的人。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狄仁杰:魏元忠英雄一世,晚年大节不保,附合武三思,在节愍太子起兵诛武三思及韦后时,他骑墙观望,致太子失败。后人评他:“行非纯一,识昧存亡,徇利贪荣,有始无卒,不得其死”。魏元忠的变化,有深刻的意义。元忠一生,四起四落,他都忠贞不悔。太后有一次问他:“你老是被人诬陷,是何缘故呢?”元忠回答:“我就象一只鹿,那些诬陷专家想要我的肉做汤喝,我怎么能避得开呢!”但是到了晚年,元忠这只老鹿可能是太疲惫了,跑不动了,也不愿再为理想甘做鹿汤了。魏元忠是官场火炉烧出来的一个必然的产品啊!我觉得我们不要过多地去指责魏元忠的有始无终,而是深刻反思中国官场数千年来这种逼良为娼、将君子改造为小人的环境。连魏元忠这样的忠诚之士、百炼之钢都是这样的结果,又何论不如魏的人呢!官场性质和文化不改,魏元忠其多矣哉!

王二:第三个观众的问题,他说:看了你们的节目,好几次都说到人才要“忍”。但是刘邦不能忍受只当汉中王,非要跟项羽干,结果当了皇上。韩信之死不是不能忍,他当年连胯下之辱都能忍,为什么最后还被逼迫得要造反呢?问题难道只在能忍与不能忍吗?

狄仁杰:问得好。我们说君子明哲保身,只是在这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不得不如此。我们所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是放在一定的条件与环境下的。我们要注意,官场上的君子,只能按照官场规则行事,君子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试问:在专制制度下,不忍,又能怎么样呢。

王二:柏杨先生说:中国数千年来,强调“明哲保身”,其负面作用就是中国社会越来越缺乏正义感和道德勇气。在明哲保身哲学引导下,中国人养成一种神经质的恐惧,唯恐惹祸上身,以致连自己应有的权利,都不敢挺身保护,中华民族逐渐变成一个畏葸的民族,使人痛心。鲁迅先生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是改变中华民族这种奴才的劣根性,其实是与政治的进步相联系的。亦即说,政治不改变,个人无能为力。我倒是很理解狄仁杰先生的观点,换句话说,即使到了专制制度瓦解的时期,对民族劣根性的改造和官场规则的调整,也是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事。这话又说得远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至此为止。谢谢狄先生两次作客本栏目,传授他的经验,让我们深受教诲。对了,我们还有一个想法,先生,您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破案高手。我们将来还可以在一些破案的节目中合作。

狄仁杰:可以。再见。

王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