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开元名都:教育名言与断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58:49

·本站辑录与断想·
本页访问人次
序号
古今中外教育名言选
断    想
1.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教学的艺术是什么?第斯多惠作了言简意赅、简洁明了的阐述。“激励、唤醒、鼓舞”——这是教学艺术的根本啊!而“唤醒”什么?其含义又是极其丰富的……而在“抓高考就是要抓出血来”的应试教育中,这些原则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是,一个教师如果真正理解并牢牢记住左边第1至3则名言的核心,而不是盲目地被花里胡哨的或自己还不大理解的东西牵引着乱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抓住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教学艺术”在这一基础上一定会不断长进。
2.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 皮亚杰:《教育科学
与儿童心理 》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
版第161页
3.
“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 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
“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
——《魏书生文选·第一卷》P.7(漓江出版社)
4.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第4则)简直是对学科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乃是教育教学的最大成功,因为这一良好的素质将保证学生在毕业以后乃至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则名言对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不也是极有启发的吗?如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是每个教师始终要研究的问题,甚至是终身要为之努力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教学方法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教育教学的创新在这里最有用武之地,而且没有穷尽。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改”的精神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就有教育家在倡导了 !
而第6、7则名言 则道出了学生认知过程中一条客观的不可忽视的心理规律。因此它给小学乃至初中的教学在微观教法设计上有诸多启迪——其实即使成人,当他们在某种带有游戏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时,其效果也是会非常好的。游戏不仅仅是小孩子的专利。
5.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
——《柏拉图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年版第42页
6.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
——英国教育家 洛 克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同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 ·雍也》
7.
“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
——中国 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1956年版
从实际出发,有识之士早就看到了分数是个不大靠得住的东西——至少不能以此作为衡量学习效果、衡量 各具个性之学生的才华学识的唯一依据或追求的终极目标。可是现在?甚至还有人说它“最公平、公正”……
8.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第8、9则名言揭示了不枯竭的兴趣之源。同时这 也是另一种带根本性的“体验”教育。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知识在不断“渊博”起来,感到自己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在不断进步、壮大起来,感到探求知识的过程是何等有乐趣——这就是兴趣的不竭之源。
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能非常注意到这一点呢?只是对学生不断地批评乃至贬损(尤其对后进生),使他们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和兴趣。牢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一点吧,只要实现了这一点,学生的进步将是肯定的,这是屡试不爽的。
同时,这 还给我们现在的教学设计敲响的警钟——现在有些时候确实比较注意学生的兴趣问题了,但那往往非常肤浅而表面:发一点小红花,画一点五角星、小红旗之类,戴戴小动物的头饰、假面之类 ,还有廉价的夸赞……这些本是不错的,但如果只是在这些方面考虑激发兴趣,教师难免有一天会黔驴技穷。
【相关链接】《人民日报》载文:世界名校“让每个女孩都快乐”的背后
9.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10.
“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家再次强调心理情感、情绪因素——即所谓“情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为那是“动力”。魏书生把人的大脑分为“工作部分”和“动力部分”——动力,这就是情绪和情感。动力系统一旦失灵,机器怎么会转动?这是多么形象而富有启发性的比喻啊——列宁也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真可谓至理名言!
11.
“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有些学校,先生板了脸孔,学生都畏惧他,那是难免有逃学的事了。”
——《陶行知全集》卷一P.314--315
“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
——《陶行知全集》卷一 P.270
“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陶行知全集》卷一 P.44
从第一则名言一直看到这里,便会发现:三千年前的中国教育家孔子和三千年后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现代中国教育先驱之一陶行知以及世界上的很多教育家,他们的研究结果和论述竟是这样的不谋而合——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的欲望是第一位的——这就是规律——共同发现的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去做,当然只有受规律惩罚的份儿。
而这里左边的这几则名言,陶行知说得太好了,他道出了“乐学”与“苦学”的辩证关系。我们强调“乐学”并不是只能让学生轻轻松松、没有任何负担。学习不付出一些精力、不付出一些代价那是骗人的。我们所说的“乐学”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愿意学、想学、思维亢奋地学。陈景润、张海迪、在新疆“流放”时的王蒙……他们是“乐学”还是“苦学”?其实都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之“乐学”。“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是辩证的统一。
12.
“在我们学校的课程里,有两门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是学会怎样学习,一门是学会怎样思考,而恰恰在我们的课表里却没有这两门课。”
——《学习的革命》
对《学习的革命》一书尽管有些争议,但书中的这一段论述还是颇令人警醒的。
因为“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都不是完全天赋的本能,是需要后天习得的。我们不否认在各门课程里都有学习这两方面内容的因素,但教师是否有意而为并想方设法落实,其效
果是大不相同的。有的老师除了在平时教学中着意这两方面的渗透,但在刻意给学生做过几次“思维方法趣谈”的讲座或有关类似练习以后,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这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而后面的一些名言,也会给我们在这方面诸多启发。
13.
“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虽然他并没有努力去记住材料,而材料却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存在记忆里。”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再次印证了孔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信死记硬背者是否该好好考虑一下了?尤其在“应试教育”中笃信“标准答案”的政治、历史等学科……
14.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这可以视为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通俗表述。
其实教师的功夫应下在两个方面:一是怎样使学生能够愿意“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二是怎样点拨学习方法和疑难,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15.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凡是没有被悟性彻底领会的事项,都不可用熟记的方法去学习。”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很多教师认为, 如左边那几则名言所言,在为“应试”获取功名的教育中是行不通的,因为这太不“保险”。甚至将学生自己理解教材以后用自己的语言所回答的政治、历史等学科的问答题统统打回要求绝对按教材和“标准答案”重新抄一遍, 这种现象在国内的中学里很普遍。这哪是在搞教育呀!这是在训练机器人。
那种为应试获取功名而“死记硬背”的教学行为,我们付出的代价是让学生越学越蠢,越学越不爱学——中考高考后学生含恨或含笑烧毁或卖掉教科书以及资料,是对现行为应试的教育绝好的嘲讽,也是教育最根本的失败。
16.
“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这种辅导性的教学方法,除了许多其他优点之外,还有一个主要优点,就是这种方法在使学生习惯于脑力劳动时,还使他能习惯于克服这种劳动的艰苦性,并体验到这种劳动所给予的那种快乐。对人来说,脑力劳动几乎是最艰苦的劳动。幻想是容易的,愉快的,但是思考就困难了。”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
《劳动的心理和教育意义》
我们今天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其实并不“新”啊!半个多世纪以前教育家就这么说、这么 实践了呀!
新一轮课改的反对者认为新课改理念是对国外教育理论的“翻译”和“组装”,真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在下面的名言中我们还会看到叶圣陶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
新课改在实践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可以想见的。因为教学的转型,教育理念的转变,这些同社会改革一样,不经过“阵痛”是不可能的。课改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但是如果因为课改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善的地方,于是就彻底否认课改的理念,这与倒洗澡水时连同盆里的小孩也一并泼出去没什么两样。——只是某些新课改的反对者其实大约醉翁之意不在酒。
另可参阅本站《也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兼与王本陆同志商榷》一文。
17.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陶行知:《教学合一》
18.
“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 洛克(1632——1704):
《教育漫话》
教学之根本,一在使学生“乐学”——乐于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第一和首要的,是前提;二在使学生“会学”,其中应包括会思考、会运用恰当的或是巧妙的学习方法学习。这是教师创造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也是教师施展才华的“平台”。
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的诸多理念并非“新鲜”,而恰恰是教育的返璞归真而已,是从教育的“原点”再出发。为什么中国可以接受马克思并将其奉为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却不能接受或借鉴国外别的思想和理论?而这些理论仅仅是对客观规律的概括而已,且中国本土的大大小小教育家和学者们也有诸多类似的论述。至今还有人质疑新课改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而极少有人具体去论述新课改的理念有哪些谬误。这实乃咄咄怪事。
19.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思想家 卢梭(1712——1778):
《爱弥尔》
20.
“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国教育家 杜威(1859——1952):
《民主主义与教育》
21.
“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
——德国教育家 第斯多惠(1790--1866):
《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跨越时空的中外教育家的论述不约而同,如出一辙,与现在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也有相似之处——即新知的建构必须在学习者的主动状态中才可完成,被动的学习是很难建构新知的。
学习是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光是“认真听讲”那不是完整的学习。即使阅读,也是应该动笔的,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带有学习性质的阅读,应该在书中“圈点划批”,这一习惯应当从小学开始培养。
从现在提倡“实践能力”来看,第斯多惠的“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说得也很通俗明了。
22.
“……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做教师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中国教育家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23.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1820--1903):
《教育论》
填鸭式的死记硬灌的害处,斯宾塞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而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越到高年级越讨厌学习?各级学校盛行(甚至大学中有的学科)的“硬塞知识”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重要原因。
24.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中国教育家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怎样的教师才是“善教者”?怎样的教学应该获得嘉奖?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具体了。
什么 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叶圣陶先生也说得很明白了,这是很符合规律的,就看我们怎样达到这一点了。达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在这个本质途径上下功夫,值! 这是教学的“牛鼻子”。
25.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
——(同 上)
26.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在教学过程中,“人的天性”是指什么?其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起码,这是教学“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同时,“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客观规律。毫无疑问,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27.
“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同上)
在具体的一份教材中,什么内容是“最本质、最主要的东西”,这就看教师的理解、分析和把握了!而这非常重要。“教学目标”中“重点”的设置应当与这一点是对应的。
28.
“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陶行知毕竟是杜威的学生,他深得理论之精要, 并结合中国本土实际加以改造,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响亮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来也并不是什
么新理念,只是教育自身的返璞归真,是对某种已经存在的教育规律和理论的认可而已,亦即“从教育的原点再出发”。(朱永新语)
而“习惯”在此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这就是一种“素质”的培养。其实这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习惯,它也是创新的前提之一。
一些“新课改”的反对者批评课改照搬“……”,其实无所谓“照搬”与否,而是要看理论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果新课改的反对者能对杜威的这段话给予有力的批判,那倒是很有力的表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