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永元电机怎么样:细览页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36:06
第五节 名特药材
名特药材,一般指品质优良,稀有名贵和功能独特,驰名中外,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药材。如安徽白芍、茯苓、菊花、牡丹皮四大名药及桔梗、半夏、前胡、山茱萸、板兰根、宣木瓜断血流、霍山石斛、安徽贝母、蜈蚣、蕲蛇、秋石等地道品种。以下记载16 例:
一、白芍
白芍,又名芍药,以去皮的根入药,味酸苦,性微寒。具有平肝阳,益血敛阴,柔肝止痛等功效,兼有镇静、止痉、通经、利尿等作用,特别是妇科病处方中,白芍是四物汤(川芎、当归、白芍、生地)中的主药之一,使用范围很广。白芍是驰名中外的安徽四大栽培名药之一主产于横贯亳县的涡阳的涡河两岸。涡阳古称雉河集,属亳州管辖,故亳州、涡阳所产白芍统称亳白芍。
安徽省栽培芍药历史悠久。据《诗经》(公元前11~6 世纪中期)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亳州男女订亲就互赠几株当地的芍药花为信物,三国时期,魏文帝(其父曹操,亳州人在《皇览》一书中曾对白芍作过专门论述,清代诗人刘开路过亳州时,看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植白芍,赋诗“小黄(亳州)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可见当时白芍生产已很兴旺。据资料记载:民国9 年(1920 年)亳白芍平均年产量为900 吨,抗日战争后,因交通梗塞,不能外销,芍价惨跌,产量锐减,民国31 年仅产350 吨,较战前减产60%,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芍农尤其困难因白芍从栽植到收获需要3~5 年,药农废芍种粮,致产量锐减,民国36 年仅产150 吨。建国后,产地各级人民政府对白芍生产十分重视,多次提高收购价格,促进生产的发展。50 年代到60 年代中期,全省年均种植2000 亩,年收购量达1000 吨左右,产需基本平衡。“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种“忠”字芍的口号影响下,由每年几千亩上升到几万亩,1974年收购量高达8200 吨,创历史最高记录。1978 年底,全省库存积压白芍近25000 吨,产大于销,商品长期积压,部分发生霉烂变质,于1983 年报废处理2097.7 吨,给国家造成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安徽省医药管理局成立后,用了三年时间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压缩白芍生产面积,把种植面积控制在每年500~700 亩,使白芍产销趋于平衡。1984 年,安徽省收购白芍1295 吨,占全国43% ,居全国之首。
芍药为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肥,圆柱形或呈纺锤形;茎直立,叶互生,茎下部的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春季开白色,红色、粉红色或紫黄色花,多为重瓣,花大色艳,十分悦目。
芍药喜湿润气候,疏松肥沃土壤,耐严寒,耐旱,怕涝。宜选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或砂质土壤栽种。多采用根茎繁殖法,在收获时选取粗壮、无空心,无病害的芽头,切成块,每块带2~3 个芽头作种苗,在处署至白露之间栽种,按行株距65~ 50 厘米,穴深1厘米左右,每穴放入芍芽1 个,芍芽向上,放平,然后覆土盖严。为提高芍根的产量,出现花蕾应及时摘除。芍药一般在栽后的3~5 年进行收获,通常在夏至后5~10 天将根挖出,截去头尾及支根,粗细分开,分别倒入沸水中煮至竹签能穿透时,立即捞出放冷水中浸泡,然后用竹片或非金属器具刮去拴皮、晾晒至半干,再用刀削去头尾,暴晒后分级出售。近年来发现生晒芍有效成分含量超过加工过的白芍,故一些外商要求采购我省生晒芍(不需浸煮,直接刮皮晒干)。
据资料记载,亳州、涡阳不仅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而且当地药农已掌握了栽培加工技术,加工出来的芍药,色白如玉,粉性足,质量好。对血虚肝旺引起头晕、头痛、胸胁疼痛、腹痛、痢疾等多种病症皆有良效,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疗效尤佳。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等单位对白芍的提取物白芍总甙,进行综合研究发现,白芍总甙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和增力强身功能,对老年病人、肝炎病人和运动员训练都有显著效果。
二、凤丹
牡丹皮,又名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味苦、辛、性微寒、有清血热、散瘀血的功能,用于热入营分、发斑、惊瘤、吐血丑、便血、经闭、癜、肠痈、疮痈、以及劳热骨蒸等症。汉代名医华佗的弟子吴普说:“凡牡丹皮人食之,轻身益寿。牡丹花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丹皮主产铜陵、南陵、青阳、泾县等地,以铜陵和南陵两县交界的凤凰山,产量最大,质量最佳,誉称“凤丹”,为安徽四大名药之一。
安徽栽培牡丹历史悠久。据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版《铜陵县志》卷九记载,北宋铜陵人尚书员外郎盛度得皇帝赏赐陕西名贵牡丹一株,种在本乡,“一开数百朵,世世培植不替”,按此,铜陵栽培牡丹已近千年历史。明代凤丹生产已具规模,清代被列为铜陵主要减退,1950 年,铜陵产100 吨,南陵产60 吨。从1953 年开始,牡丹皮被列为国家统一购销的二类药材,价格稳定,生产有所发展,1968年,铜陵产118.05 吨,南陵产142.45 吨,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加拿大以及港澳地区。“文化大革命”期间,丹皮生产计划失控,产区超计划种植,产量急剧上升,1976 年,铜陵产601.2 吨南陵产523.8 吨,比1968 年产量增加四点三倍,为历史最高记录。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省、区纷纷引种,丹皮种植由原来的4 省有产,增加到20 个省,生产过剩,造成全国积压长期贮存,商品霉烂变质。1983 年仅铜陵县报废丹皮513.6 吨,损失金额达56.96 万元后经调整,恢复产销平衡。1985 年,铜陵产113.9 吨,南陵产117.8 吨。
牡丹为落叶小灌木,高1~2 米;茎分枝短而粗壮;叶互生,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花单生枝顶,紫红色或黄、白色、重瓣、形大,被誉为“花王”。牡丹喜温暖气候,忌炎热多湿,怕狂风,烈日和涝渍。从种到收4~5 年,每年2 月份开始萌动生长3 月中旬现蕾,4~5 月上旬开花,8 月种子成熟后,植株开始枯死,9 月中旬开始休眠,休眠期约5 个月,家种牡丹一般宜选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海拔50~400 米的丘陵地带,以有机质含量较高,肥沃疏松,通透性好的紫色麻砂土为宜。忌连作,前茬以芝麻、花生、黄豆为佳,一般采用种子繁殖,8~9 月份采种,立即进行条播。播种前,将土地深耕细耙,开浅沟,深3~5 厘米,播种后约3 厘米,施足基肥,每亩用种约5 公斤,二年后,于春秋两季,按行距60×60 厘米移栽到大田,每穴两株。
安徽铜陵、南陵两县交界的凤凰山一带,光、热、水等自然条件优越,土壤通透性好,大雨不涝,大旱有潮,种植牡丹生长年限短,产量高,质量好。所产凤丹,不仅丹皮酚含量最高,而且条干圆直粗壮,皮细肉厚,抽出木心,缝口紧闭;外皮土黑色,亮星多,有铜色光泽内色白持久不变,断面粉性足;蒸汤乳白色,如奶汁,即使在霉雨季节久置不发霉变色,气味芳香依然如故,以品质绝佳驰名中外。
三、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药用干燥菌核。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脾虚食少,便溏泄氵写,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茯苓氵写中有补,久服而不伤阻,乃“除湿之圣药”,“仙药之上品”,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它既为常用中药材,又为六味地黄丸等成药和保健食品的原料之一。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岳西、金寨、霍山、潜山等县。因培植方法独特,加工考究,质量精优,被誉为“安苓”,为安徽四大名药之一。
安徽茯苓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霍山县志》记载:“相传道咸以前,潜人来霍兴种,独擅其利,每百斤值钱十千、二十千不等(时银)”,“茯苓一物畅行海内,几与芽茶齐名然皆人力兴种??”抗日战争前年产高达2775 吨,抗日战争后,销路受阻,民国34 年,(1945 年)产量减少到1000 吨,1950 年仅产425 吨。岳西茯苓建国前就远销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地区。建国后,安徽省茯苓生产恢复发展较快,1957 年产量上升到640 吨。1969 年达2600 吨,1985 年,种植1.2 万亩,全省收购茯苓1390 吨,居全国第二位,出口265 吨,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调往省外644 吨,成为全国茯苓重点生产基地。
茯苓菌核鲜时表皮淡褐色,略皱缩,较软。形状大小不定,有球形、长园形及不规则形干后表面呈深褐色,明显皱缩,质坚硬,断面颗粒状,嚼之粘牙。野生茯苓大多寄生在马尾松等松树的根部,人工栽培,在伐下的松木段上也可生长,是一种兼性腐生真菌,其菌体好气,因此,茯苓窖不能积水,土质要求是砂多泥少,含水量25~ 30%,酸碱度为中性偏微酸,排水良好,不可连作。适生温度范围是12~39℃,以24~30℃生长最好。接菌后,3~4 个月结茯苓,8 个月(菌引)至12 个月(肉引或木引),即可采挖。
茯苓在头年冬季至翌年1~2 月间备料,将松树砍倒,去掉树枝,顺着树干削皮,削时每两方的交接处要留下2.7 厘米宽的树皮作引种的传引路线,待树身全干后,截成80~90 厘米长的树段,按井字形堆码晒干,视树段两端断面有裂缝即可下窖作接种用。接种分为肉引、木引和菌引三种,以菌引最好。接种后立即复土,切记“深挖浅种”,即盖上一般~7 厘米,不松不紧,平复于穴,防水渗入苓穴。结苓期,3 月份下种,5、6 月份进入结苓期7、8 月份下种,9、10 月份结苓,苓块生长迅速,致使地面龟裂,应及时培土填缝,防止苓块烂掉。茯苓成熟后,段木变成深褐色,一搓就碎,或苓块黄褐色(白色为太嫩,黑褐色为太老),苓蒂与段木松脱,应立即起窖采收,起窖后,洗去砂土,晾干,将茯苓倒于铺上稻草的房内,并复盖稻草或草袋发汗5~ 8 天(需隔2~3 天翻动一次,并摊开风干),反复3~5次,直到茯苓表面皱缩成暗褐色即可加工。商品药材名称因部位、色泽、加工不同而异。如表面剥下的黑皮为“苓皮”;皮下褐色的为“赤苓”。加工赤片、赤块;茯苓内白色、细密紧实的为“云苓”,云苓内带松木的为“茯神”,加工白片、白块、神方。安徽所产茯苓以“白如雪薄如纸,面如镜,纹如云”而闻名,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已成为大别山区的重要农产品。
四、菊花
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头状花序入药。味甘、性微寒,具有疏风散热,降火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头痛、目赤、头眩、耳鸣、疔疮肿毒等症。安徽产三种菊花,各有特长。亳菊,以疏风散热,明目养肝见长;滁菊偏于祛风润燥;而贡菊则解暑除烦,清肝明目,多宜做饮料。菊花是安徽四大名药之一,驰名中外。
〔贡菊〕
相传,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流行红眼病,皇帝下旨,遍访名医灵药,徽州知府将歙县金竹岭的菊花献到京都,很快治好了眼疾,名扬京城。从此,徽菊规定为贡品,故称“贡菊”。贡菊的特点是花小,花蕊黄色,花瓣肥厚,色白如玉,总包片丰满凸出,色翠绿经久不变,气幽香而味甘,开水泡之,犹如鲜花开放,蒸气萦绕盘旋,饮之芳香可口,沁人心脾。具有祛暑提神、明目、清心、精气倍增之功。煎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据赵保康(歙县人)民国33 年(1944 年)编著的《歙县之白菊花》记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徽商从浙江德清县引进白菊花种歙县大洲源,民国元年(1912 年)发展到金竹岭等地,年产约千担,民国24 年(1935 年)产量达3000 担,抗战后,交通梗塞,粮价昂贵,花农毁菊种粮,民国33 年产量下降到500 担。建国前,贡菊仅产于歙县金竹岭、高山两处,年产约10 吨,徽商以“金竹贡菊”的招牌,运销沪、汉等地药店和茶庄。建国后,每年出口约50 吨,销往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地区。国际市场的扩大,促进了贡菊生产,产区不仅由歙县的金竹岭、高山两处扩展到北岸、呈村降、杞梓里等地。邻近的绩溪、旌德、黟县、休宁等县也引种贡菊。1985 年,歙县种植贡菊3500 多亩,年产量达200 余吨,产值达130 多万元,为当地一项重要的致富门路。
〔滁菊〕
相传始于17 世纪栽于淮南丘陵地区,谓淮南菊,又因云集定远县池河镇,作山茶菊供应市场,故有池菊或池茶菊之称,继后移栽滁县大柳和来安县(现嘉山县三界)一带,又称之甘菊,扩大到滁县琅琊山陈桥一带,逐渐发展并多以滁州为集散地,故谓滁菊。滁菊是一种小朵的菊花,花瓣白,细长而浓密,蕊黄、叶绿、性温和、香气清雅,芬芳独异,被誉为“金心玉瓣、翠蒂名香”,亦为菊中之珍品。滁菊味甘,性微寒,是著名的清凉镇静药,清《滁州志》记载:“甘菊产大柳者?? 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现代实用中药》载:“安徽滁州产者最清凉,不苦不甜,白菊中以此为最良”。用菊泡茶,其茶汁碧青微黄,似朵朵盛开的的小菊花飘悬浮荡其间,美而不艳,柔而不俗。具有清热、解暑、平肝、明目之效。滁菊花还可以做成枕芯,用其枕头,芳香清冽,医治头疾,并明目。《本草纲目拾遗》中曰:“用滁菊枕,可利血脉,治心烦;胸膈壅闷,头痛等症”。建国前,滁菊花产量不大,且不稳定。1950 年仅产吨。1960 年代年均产量为112.3 吨,70 年代,年均产量为82 吨。“六五”期间,年均52.5吨。1980 年,滁州制药厂利用滁菊花作原料,研制成“滁州菊花晶”,为常用饮料佳品,销往全国20 多个省、市。
〔亳菊〕
安徽亳州,涡阳所产菊花质优量大,历史悠久,誉称:“亳菊”,亳菊花朵大色白,花瓣长而细密,气味浓郁香,水煎后不散瓣。味甘、微苦、以散热疏风,明目养肝见长,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痈肝毒疮、目赤肿痛等症。它的加工方法独特,是一种自然阴干品,因而保留了气清味香的特色,被誉为菊中珍品。《中药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药材学》亦云:“亳菊,主产安徽亳县,本品为白菊花中最好者”。
亳州种菊花有300 多年的历史,清《亳州志》专列药材类,载“甜菊花”和“苦菊花”两种。当时亳菊产量低,产地集中在亳州的沙土、大杨、十九里和涡阳的姬典庄,周营、陶庙一带,以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民国初年已成为安徽主产药材之一。建国后,亳菊生产不断发展。1959 年种植1760 亩,年产47.5 吨;1965 年种植3068 亩,年产126.2 吨。后因生产计划失控,价格波动较大,紧缺和积压现象交替出现。1983~1984 年,市场紧俏,价格上涨刺激花农扩大种植。到1985 年,产大于销,各地积压,价格下浮至原价的三分之一,降为最低水平,有些地方停止收购,花农损失严重。
五、宣木瓜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木瓜(皱皮木瓜)和同属植物木瓜(光皮木瓜),以成熟果实入药。味酸、涩、性温。具有舒筋活络,平肝和胃,祛湿热之功效。历代医家都用于治疗霍乱吐氵写和腰膝酸软等症。世传“虎骨木瓜酒”十分著名,“木瓜丸”是常用中成药。木瓜还可以加工成蜜饯、果脯等保健食品。主产于安徽、四川、湖北、浙江等地,以安徽宣城产品质地最佳。故有宣木瓜之称。《本草纲目》记载:“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
宣木瓜栽培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时已把宣州产木瓜作为贡品上奉朝廷。明嘉靖《宁国府志》记载:“宣城县岁贡木瓜上等一千个,中等五百个,下等二百个,又干瓜十斤,俱解礼部”,并指定要霜降后一日摘取,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苏颂和李时珍,对木瓜均有很高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 年版)规定:“宣木瓜为正品”,明确指出宣木瓜质量上乘。建国前,宣木瓜因生产周期长,产量少,市场供应紧缺;建国后,医药部门对宣木瓜加强管理,扶持生产,使产量逐年上升。1957 年收购0.82 吨,1967 年收购1.5 吨,1982 年收购19.65 吨,比1957 年增长三十六点二倍,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产区群众砍木瓜树,改种它物,产量急剧下降。1985 年收购量为20.8 吨。
宣木瓜为落叶灌木,高2~3 杂,技条外展,外表有长刺,单叶互生,有叶柄,叶片长椭圆形式椭状倒披针形,边缘有尖锐锯齿,易脱落,宣木瓜先花蕾,后长叶,一般是2 月中旬现蕾,三月上旬盛花,2~3 朵,簇生于老枝旁,绯红色,淡红色或白色,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开始展叶,9~10 月果实成熟。果实长卵形,黄绿色。木瓜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不论土壤肥瘦或山地、庭院均可栽培。但以向阳、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岗丘地为最适宜。用分株、扦插和种子均可繁殖,以分株法和扦插法简便易活,采用较多。分株繁殖:木瓜根部分蘖力强,每年从根部抽出许多幼株,在春分前后,将幼株从根部掘起,带须根移栽。扦插繁殖:于春季发芽前,剪取长7~8 寸长枝条,斜插于砂床中,生根后,待苗高0.3~0.6 米,可移栽大田。移栽后3~5 年,即可开花结果,霜降前后,木瓜外皮呈青黄色即可采收。将采下的宣木瓜置沸水中烫5~10 分钟捞出,晒1~2 天,待外皮稍有皱纹即可用刀直剖成两瓣,再让其日晒夜露至色泽赤褐为宜。
宣木瓜主要品种有三:一为罗汉脐,果形长椭圆形至长筒形,果顶突起如罗汉肚脐而得名;二为芝麻点,果形卵形或椭圆形,果顶不突起,果皮色斑明显,形如芝麻敷布其上而得名;三为苹果型,果形扁圆至形,果顶凹陷,酷似苹果而得名。这三个品种,以罗汉脐、芝麻点为优,苹果型次之。前者性状优良(果大、肉厚、质地坚实),水浸出物含量高,PH 值较低;后者果小,肉薄,质地疏松,PH 值较高,水浸出物含量低。为发展农副业生产,各级医药部门提倡和鼓励群众在宅旁栽培木瓜,既不占耕地,又便于管理,促进了宣木瓜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六、桔梗
桔梗,又名苦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干燥根。性平、味苦、辛,有宣肺解表、祛痰止咳、消肿排脓等功效。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等症,为常用中药材。安徽主产于滁县、六安、安庆、巢湖、宣城等地,以量大质优成为全国桔梗重点产区。
桔梗为安徽传统的地道药材,以色白、枝大、味苦、质优而著称。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历年都有一定数量出口,抗日战争前,皖南年产约250 吨,皖北年产约150 吨,1950 年,皖南年产约150 吨,皖北年产约90 吨。建国后,桔梗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难以满足供应,1958 年开始改野生为家种。70 年代末,全国桔梗货源奇缺,身价特高,为保证国内市场和出口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1981 年野生改家种试种成功,1982、1983 年大面积推广生产,1984 年全国出现逾量,价格一跌再跌,生产积极性受挫。1985 年全省产量为80吨,居全国前列。
桔梗根肉质,呈圆锥形,淡黄色;茎直立,高约60~70 厘米、分枝、光滑无毛;茎下部的叶对生或3~4 片轮生,叶片卵形,边缘有锯齿,无柄或近于无柄;花单生茎顶,总状花序花冠钟状,兰紫色,花期6~9 月,果期7~10 月。桔梗性强健,较耐寒、喜温和、湿润、向阳家种宜选背风向阳的地方。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较疏松的砂质土为宜用种子繁殖,冬春两季均可播种,春播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按行距20~30 厘米开沟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盖严,稍后浇水,再盖些稻草或麦杆,防止干燥,出苗后,去掉稻草或麦杆,待苗高5~6 厘米,即可间苗。冬播在11 月初,翌年早春出苗。桔梗喜肥,第一 年要勤施薄肥,冬季植株枯萎后还要施一次越冬,以腐熟的人畜粪和杂肥为主。第二年出苗后,再施几次肥。为使根部增粗,还可适当增加施磷肥、钾肥。现蕾后,选晴天剪除部分花枝,以利提高产量,并培土壅根,防止倒伏。桔梗怕积水,雨季要注意排水。多在春、秋两季采收,以秋季产者体重质实,质量较佳,且当年不虫蛀,将根挖出后,去掉苗棵,洗净泥土,用竹刀或瓷片刮去外皮,晒干即得。
七、半夏
半夏,又名麻芋头,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产于五月,时值半夏,故得此名。半夏以干燥的块茎入药。未炮制的块茎称“生半夏”,有毒,不可内服,外敷可消肿散结;经过炮制的块茎称“制半夏”,味辛、性温,有毒。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宽中消痞,下气散结等功效。用于痰饮咳喘,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等症。安徽省各地均有野生,主产于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巢湖、安庆、宣城等地。尤以阜南、颍上县产“颍半夏”、宿县产“宿半夏”和县姥桥产“姥半夏”、舒城产“舒半夏”、贵池殷汇产“殷半夏”著名,为半夏中之佳品,内销  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外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安徽产半夏,历史悠久。宋时《颍州志》(阜阳古代称颍州)已有“颍半夏”的记载。“颍半夏”以阜南焦坡集产“焦半夏”为佳,个大、质坚、粉足、色白、棕眼明显,为医家称道,古时曾以贡品献入宫中。“焦半夏”出口称“圆珠半夏”。1950 年皖北年产80 吨增担,皖南产37.5 吨。建国后,由于农业生产推广合理密植和旱地改水田的影响,半夏产量有波动1974 年开始野生改家种后,基本保持供求平衡。1985 年收购量为50.5 吨。
半夏高15~30 厘米,无明显的地上茎,只在块茎上生1~2 叶,幼苗生1 单叶,老株的叶为三出掌状复叶。花单性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雌花着生在花序的下部,绿色。果期6~9 月,浆果熟时红色。半夏喜温暖潮湿气候,耐荫蔽。多生长于房前屋后或与其它作物间作,尤其与小麦间作为常见。每年出苗和倒禾均出现二次。第一次出苗约在月上旬,5 月珠芽渐渐长大,6 月下旬落地,7 月第一次倒苗;第二次出苗约在9 月,10~1月第二次倒苗。用种子、块茎和珠芽均可繁殖。生产上常用小块茎和珠芽作种,在当年或第二年即可收获。种子繁殖需3~4 年才能收获。夏秋两季均可起挖,选择晴天,挖起块茎用清水洗净泥土,搓去外面粗皮,放至席上于阳光下暴晒,不时翻动,晒干即可。生半夏有毒,操作时,手上应搽姜汁或菜油,以免中毒。加工后的半夏,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最佳,目前,半夏年年供不应求,应教育人们对野生半夏加强资源保护,发展人工种植,做到合理采挖,永续利用。
八、前胡
前胡,为伞形科前胡属的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安徽省习用白花前胡,药用其根。前胡性微寒,味苦、辛。有发散风热,降气祛痰止咳等功效。主治感冒咳嗽、气管炎、无名肿毒等症。前胡为安徽省大宗地道药材,江淮丘陵、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均有分布,尤以皖南歙县、宁国、绩溪等县产前胡条粗壮、肉质厚、香气浓而历来畅销省内外。自1950 年起,一直选取条长体粗,除去须根细尾加工成前胡条,出口港澳等地。
白花前胡,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羽状复叶。夏季开花,复伞形花序,白色,秋季结双悬果。根圆锥形,秋冬季采挖,山场承包到户以后,荒山草坡减少,前胡生长环境缩小,加上采挖无度,致产量与质量逐年下降,有关部门已引起注意,加强前胡资源保护工作,动员产区挖大留小,禁止采挖未成熟的种子,同时开发利用紫花前胡。1985 年收购量为31 吨。最高年产量为1976 年387.2 吨。
九、山茱萸
山茱萸,又名萸肉,枣皮,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药用除去果核后的干燥成熟果肉,性温,味酸、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等功效,主治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萎遗精,遗尿尿频,耳聋、自汗等症。又是生产“六味地黄丸”及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山茱萸是安徽省大宗地道药材,江淮丘陵、大别山和皖南山区有栽培。歙县金川乡和石台县七井乡为著名的枣皮之乡,所产枣皮颗粒大,肉厚、柔软、色红、油润而畅销省内外。1985 年收购量为32.2 吨。
山茱萸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4 米,单叶对生,夏季开黄色花,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核果熟时红色,歙县金川乡中村有一棵“枣皮王”。据该县1985 年测量,树高9 米,树干直径0.92 米,树冠14.1 米。树龄约有300 年,仍枝叶茂盛,年产鲜果150~200 公斤
十、板蓝根
板蓝根,又名大青根,为十字花科松蓝属植物松蓝。药用干燥根(板蓝根)和叶(大青叶)。板蓝根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乙型脑炎、脑脊髓膜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痛等症,煎服板蓝根水或将板蓝根配制成30%溶液外搽患处,可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松蓝为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夏季开黄色小花,总状花序,角果长圆形,扁平翅状,根圆锥形,秋季采挖,主产太和、界首、萧县、宿县、灵璧、怀远等县。是安徽省大宗地道药材之一,历来以条长、根粗、粉足、均匀、断面菊花形为优,行销省内外,由于板蓝根适应强,生产周期短(一般春种秋挖),产量高(亩产约150~200 公斤)经济效益较好,故药农乐意种植,往往产大于销,造成积压。应注意市场信息,切勿盲目种植。1985 年收购量为207 吨。
十一、蜈蚣
蜈蚣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其足多,又叫“百足虫”、“千足虫”、“金头蜈蚣”。安徽省产蜈蚣,为节肢动物门蜈蚣科的少棘蜈蚣。药用干燥全虫,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熄风镇痉、消肿解毒之功效,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疮疡肿毒等症。将10 条蜈蚣研成细粉,分七等份,装入胶囊,每日口服一份,可治慢性骨髓炎。蜈蚣是安徽大宗地道药材之一,主产于滁县、六安、巢湖等地,全省年产200 万条左右,历来畅销。
蜈蚣为夜行性肉食动物,多栖于山坳的乱石堆或树根,石块下潮湿阴暗处。一般在10月后,天气转冷时钻入泥土,蛰伏于离地面三、四寸处越冬,来年惊蛰后天气转暖,逐渐恢复活动与觅食。捕捉蜈蚣在立夏到小满期间,以谷雨前后10 天为最好季节,既容易捕捉又保证质量和不破坏资源。如何捕捉,在什么地方捕捉,滁县地区药农有一首顺口溜:“谷雨后把蜈蚣扒,用个布袋独齿耙,闷热气候喜活动,暴雨前后到处爬,背风山坡乱石下,蜈蚣藏身最好抓”。药农将捕捉在布袋里的活蜈蚣放入沸水中烫死,然后用长宽与蜈蚣相等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刺入其下腭,一端扎入尾部上端,撑好后晒干或烘干出售,称条装蜈蚣。医药公司收购条装蜈蚣分大条(从头到尾节长13 厘米以上,腰部宽1 厘米以上),中条(从头到尾节长10~ 13 厘米,腰部宽0.7~10 厘米),小条(从头到尾节长6.7~10 厘米,腰部宽0.5~0.7 厘米)三种规格,均要求身干,无虫蛀。然后分规格扎成50 条一把,方可贮藏或调出。
十二、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霍山、岳西、金寨等地,以其茎入药性微寒,味甘、淡,具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等功效。主治津伤烦渴、内热消渴,阴虚发热及肝虚肾亏所致的视物模糊,筋骨虚损等症。霍山石斛功效独特,其它石斛不能与之比拟。如《本草纲目拾遗》(1765 年)记述:(霍山石斛)清胃虚湿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功同参芪”。由于霍山石斛长于生津润喉,故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安徽演出时,曾购买此石斛代茶饮用,保护嗓音。
霍山石斛茎生,深绿色。老茎无叶,仅1~2 年生茎上有2 片舌状叶,互生,五月开花黄白色,大多一朵,顶生或腋生,7~10 月结蒴果,三角状圆锥形,结果后老茎枯死。野生霍山石斛多生长在河间山谷旁峭壁上,大多与苔藓、石苇等植物附生在一起,喜阴凉湿润,通风多雾的小气候,忌高温、干燥、强光和长日照,由于野生霍山石斛对环境要求严格,加之药材名贵,采者众多,故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为了使稀有名贵的霍山石斛免遭灭绝,1983年霍山石斛种子试管苗在安徽农学院培养成功。每个蒴果含种子三万粒左右,基本上都能在试管里萌发出小苗,室外移栽小苗成活率达80%。这项试验的成功,为霍山石斛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种苗,同时,人工模拟野生环境种植霍山石斛,也在霍山县漫水河长冲药材场试种成功。霍山石斛野生改家种的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十三、安徽贝母
安徽贝母,习称山贝、尖贝,为百合科贝母属安徽贝母、鳞茎入药。主产于大别山区的霍山、金寨、六安、舒城、霍邱等县,民间作为川贝母药用历史悠久,如将鲜贝母3~6 克捣碎,用盐开水冲服或加少许蜂蜜冲服,一日二次,也可直接用安徽贝母干品2~3 克嚼碎吞服,治痰热咳嗽,肺虚久咳等症,效佳。1984 年经上海中医研究院、上海龙华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中医学院附院、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共304 例临床验证,疗效与川贝母相似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定喘之功效,主治痰热咳嗽、气逆哮喘等症。
安徽贝母植株较矮小,鳞茎由多个鳞片组成,卵球形,茎下部叶大多对生,茎上部叶轮生或散生。3~4 月开花,暗紫色带白色斑点或白色含有紫色斑点,5 月下旬果实成熟。该植物喜温凉湿润气候,耐旱耐寒,怕炎热忌渍水。由于长期过量采挖和生长环境遭到破坏野生安徽贝母已近枯竭。
为了解决贝母药材供应紧缺,1972 年霍山县首先开展安徽贝母野生改家种试验,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省中药材公司于1982 年10 月成立了安徽贝母科研协作组,科技人员和产区药农结合,对安徽贝母分类、植化、药理、临床、栽培育种以及野生改家种等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历经三年,安徽贝母生产面积由5 亩发展到250 亩,年产20 吨。从安徽贝母中分离出异贝母甲素为国内首次发现,分离出的安徽贝母甲素为安徽贝母特有成份。1985年5 月,这项系列成果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同年7 月,省卫生厅批准安徽贝母作贝母药材用于临床,定名为“皖贝母”,野生品、栽种品同等入药,配方时可作川贝母使用。
安徽贝母不仅质量好,疗效高,而且与其它贝母相比,具有适应性强,易繁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因此,当地药农种植积极性高,在不到三年内,已初步形成霍山县的漫水河、佛子岭、金寨县的长岭、洪冲,霍邱县的叶集,舒城县的江石等七个贝母生产区,种植农户有三千余。
安徽贝母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贝母生长习性,应选择半阴半阳,土层深厚,含腐殖质高,偏酸性砂质壤土的坡地;(2)繁殖方法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用鲜贝母鳞茎作繁殖材料(1~2 年就可收获)、有性繁殖即用种子繁殖(4~5 年方可收获);(3)主要虫害有蛴螬、地老虎、线虫、蠕虫等;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根腐病等,采用农业防治和综合治理措施,效果好。
十四、蕲蛇
蕲蛇,又名五步蛇、五步龙,为爬行纲蝰科动物的尖吻蝮。安徽省祁门县产量较大,祁与蕲同音,故习称祁蛇,药用全体。分布于长江以南皖南山区的黄山、池州和宣城等地,但以祁门、石台、休宁产量较大。蕲蛇全身都是宝(药),蕲蛇干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性温、味甘、咸,有小毒。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止痉、止痒攻毒等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筋络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小儿惊风、皮癣恶疮和麻疯病的要药;还是“大活络丹”、“再造丸”、“虎骨酒”、“蕲蛇酒”、“蛇蝎散”等中成药的原料。此外,蕲蛇胆(行气祛痰、明目益肝)、蕲蛇蜕(祛风、定惊、退 、止痒)、蕲蛇毒(镇痛、抗癌)等均可药用。
蕲蛇长1.2~1.5 米,大者可达2 米以上。头大而扁平,呈三角形,与颈部可明显区分口宽大,口内有长管牙,似“龙头虎口”,吻鳞与鼻间均向背方翘起。故又名“褰鼻蛇”。生活时头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体背以棕褐色为主,稍带白花,两侧有“A ”形24 个棋盘格肚皮乳白色,并有“念珠”,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角质化程度较高,形成一角质刺,俗称“佛指甲”,全身颜色与落叶相似,不易被发现。
蕲蛇大多生活在海拔100~1000 米的山区、丘陵地带,尤多在海拔400~700 米的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栖息;菜园、农田、柴堆,也是其活动场所,还能进入农舍。夏季多在阴坡,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是阴凉通风,有树有水。秋季多在阳坡,并在乱石、倒树、草丛附近寻找适宜的洞穴越冬,冬眠期为大雪至惊蛰,约3 个月,蕲蛇以肉食为主,喜食蛙、鼠、蜥蜴、鸟类、昆虫及其它小型兽类,最喜食棘胸蛙(石鸡)。
蕲蛇是安徽稀有名贵药材,自1955 年开始收购以来,年平均收购量0.7 吨左右,由于蕲蛇栖息环境不断受到破坏,加之高价诱购、抢购,刺激药农捕杀,因此,野生资源逐年减少。1985 年,祁门县开始蕲蛇的野生改家养试验,国家有关部门亦将“蕲蛇的人工养殖”列入科研课题,产地药材部门还扶持专业户养殖,扩大蕲蛇的人工饲养。
十五、断血流
断血流,又名荫风轮、灯笼草、山霍香。为唇形科风轮菜植物多头风轮菜。全草入药味辛、性寒。具有凉血、止血、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各种出血(如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血、胃溃疡、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以及外伤出血等)、黄胆性肝炎、胆囊炎、感冒、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皮肤疮疡及蛇、犬咬伤。断血流发掘于民间秘方。自1970 年霍山县老药农刘西堂献出祖传四代的断血流止血秘方后,有关部门十分重视,1971 年在安徽省卫生厅主持下,成立了由医药、卫生、制药等单位参加的“断血流科研协作组”。经过四年研究和多家医院临床试验表明,断血流对妇产科及内出血有效率达87~ 94%,对单纯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有效率达100%;对机械性损伤出血、鼻出血等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止血消炎药物。1974 年通过省级鉴定,由霍山县制药厂独家生产的断血流片,1985年达60 万瓶(0.3×60 片)。产品行销省内外,并远销到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断血流为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先匍匐倾斜,然后斜上直立,四棱形,密被短毛。叶对生夏、秋季开淡粉红色小花,轮伞花序密集成短穗状,顶生及腋生。结坚果。全省丘陵、山区路旁,田埂和溪沟边多有分布,以霍山、岳西等地产量较大,目前仅用于霍山制药厂生产断血流制剂,资源利用率很低。
十六、秋石
秋石为食盐的加工品。因味咸,又名咸秋石。由于外形似盆,又称盆秋石。含氯化纳(食盐)98%,为清凉饮料,味咸、性寒。入肺、肾经。功能滋阴降火,清热解暑,明目清心,涩精利尿。治骨蒸劳势,虚劳咳嗽,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妇女赤白带下等症。还可作为水肿病人的食盐代用品。在暑天高温下作业,流汗过多、中暑、缺水心慌,用沸水化服,可解暑清热,强心安神。
秋石的加工过程为先制秋霜,后制秋石,首先将食盐火煅发泡成花后,加水溶解并滤去杂质,置锅内炼至析出洁白晶莹似雪霜的粉末结晶,叫做秋霜;再将秋霜分盛一个个的瓷碗内,置火炉上煅烧约4 小时(温度达到1000℃),待瓷碗内秋石霜完全溶化红透后,取出冷却,即为晶洁圆块状的秋石。
秋石是安徽省桐城县特产药材。《桐城县志》记载,早在明代嘉靖年间,该县“西门外(实为东门外)城郊就有手工业作坊生产秋石,年产约二、三百担。”据有关资料记载,桐城东门外有一沙溪,源于龙眠山。溪与一水塘相通,塘水清澈,谓加工秋石,非此水莫属。故代的韩悦来、朱又盛和张姓等数家秋石作坊均集中在东门城外,就塘而建,专用塘水生产秋石。据传,抗日战争前,一作坊高手与坊主不睦,被汉口药材行高薪聘去制作秋石,屡试未成,遂推说桐城的塘水独特。后作坊主请回这位师傅。桐城秋石也因此愈显神秘,在国内日益畅销。民国25 年(1936 年)全年可产150 吨。1983 年产量高达200 吨,销往上海南京、汉口等沿江口岸及华南一带,且有小量出口到东南亚。江苏省曾一年购进20 吨,主要作为晚期血吸虫病人的食盐代用品。1983 年市场放开以后,外地仿制品大量进入市场对桐城秋石有所冲击;加之桐城秋石加工工艺比较原始,外观形状欠佳,致使桐城秋石销路不畅,年产量下降到125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