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山海湾二期:2011年无锡市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4:19:35
2011年全市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来源:无锡市教育局      日期:2011年3月30日  已经有2174位读者读过此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无锡教育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启程之年、首战之年。随着国家、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优先发展教育各项措施和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等法定要求的进一步落实,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保障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教育改革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图景。全市教育系统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以全面实施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为主题,以抓落实、提质量、促满意为工作导向,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惠民强市的工作方针,着力在教育工作急需加强的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急需助推的方面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无锡教育科学发展水平。
今年,要重点在五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围绕事业发展重点狠抓落实
加快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突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一体、规范优质”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积极稳妥推进学前教育分级分段管理改革,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完善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优化学前教育布局,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幸福农村建设的部署,认真制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五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目标任务。全面启动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制定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指标体系,年内按照省、市优质园标准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30所以上,力争在省、市优质园就读的幼儿比例提高到85%以上。加强幼儿园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和安全管理,加大对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力度,积极推动建立服务区制度,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着力推进高等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阴),加快建设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宜兴新校区,加快推动江南大学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支持江南大学加快建设国内知名、若干优势学科有较大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支持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基地扩大办学规模。加快无锡太湖学院各项建设,推进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加快筹建无锡大学。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完善终身教育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终身教育的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终身教育组织框架和工作体系。健全终身教育网络体系,依托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施教机构建设继续教育基地,提高继续教育参与率;广泛开展社区教育,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争创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支持办好各级老年大学;支持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力拓展实用技术培训。加强终身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无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无锡开放大学,为市民提供统一开放、内容丰富、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终身教育服务。全面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围绕建成15所左右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研究制定高中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高水平示范性高中的创建工作。全市所有四星级高中都要积极参与争创高水平示范性高中,通过加强课程基地、特色学科、校园文化等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办学影响力。加快促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特殊教育发展的各项要求,着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全市各市(县)区特殊教育学校应有尽有、应有尽优。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融合,不断提升特殊教育服务质量。
二、围绕改革创新项目狠抓落实
深入创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我市是国家和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责任地区。今年是我市示范区创建对照标准、查找差距、检验成果的重要一年。根据《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正在研究制定以市(县)区为单位的示范区建设评估办法,下半年将组织开展贯标预评工作。各地要围绕创建规划、指标体系和时间节点,落实重点项目和关键措施,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改造提升相对薄弱学校,凡两轨以上村小都要纳入工作计划,确保到2012年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实现全覆盖。要坚持按照两个“不低于15%”的比例实施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到2012年,确保各市(县)区全部建成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确保我市推进国家、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试点项目走在前列,真正成为全国、全省的示范区。积极实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围绕推进国家“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进建设区域性职教中心。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建立合作招生、合作培养机制,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衔接,积极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围绕产业发展调整优化专业和课程体系,深入实施专业、课程、师资、技能“四项提升工程”。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企业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管理、技术骨干兼职职业院校教师的制度。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加快无锡职教园专家支持、资源共享、管理协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功能。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扩大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中考中招改革意义重大,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必须精心组织、稳妥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组织专门班子,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了《无锡市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现已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实施。各地各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坚持方向、创新突破、平稳衔接”的原则,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工作责任感,认真做好中考中招相关各项工作,务求改革顺利平稳推进,实现预定目标。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捐资办学的意见》,大力推动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服务与指导,支持促进民办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形成特色品牌。完善“督、管、办”分离的教育管理体制,优化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支持和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精心组织实施国家和省重点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继续拓展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等地的教育交流,办好第三届“无锡—新加坡中小学校长论坛”。加强中外校际交流,推动全市三星级以上高中、职业学校以及有条件的初中、小学与海外学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校长、教师海外培训,学习借鉴国际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引进国外优秀师资、课程、教材,办好高中国际课程班,深化双语教育实验,促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涉外教育服务水平,完善涉外教育服务相关政策,支持国际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建立与国际学校、外企协会、外籍人士代表等定期交流的制度,做好在锡外籍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就读工作。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支持友好城市建设孔子学院。
三、围绕推进素质教育狠抓落实
全面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认真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抓好德育课程、队伍、阵地、品牌活动建设,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认真组织开展“学党史?唱赞歌?树美德”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等主题文化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外教育,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关工委工作组织的作用,成立全市学生校外教育活动指导委员会,广泛组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办好全市现代家庭教育论坛,促进家校合作育人。全面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积极创建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构建完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机制,深化“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创新实践,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开展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创建,全面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深入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强化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和教育,年内创建健康促进学校20所以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采用“市队、校办”的形式,组建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团队。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科技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积极实施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构建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知识、技能、素质并重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个学生实现最优发展。创新学校办学模式,积极扩大学校在招生方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加快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育人机制,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营造素质教育良好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要求,坚持“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招生,严格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控制作业量和考试次数、难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整体联动,有效落实学校、家庭、政府部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机制。
四、围绕加强队伍建设狠抓落实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关键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快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大力倡导爱生乐教、为人师表、奋发进取、淡泊名利的高尚师德,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成就学生。要严格师德考评制度,对搞有偿家教、收受家长财物、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行为,在绩效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践教育家办学,精心组织实施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启动无锡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开展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培训和岗位培训,加强校长专业发展研修指导;完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鼓励面向全国引进名校长,鼓励运用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优秀校长,努力锻造一支能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科学管理、组织提高队伍、打造办学特色、增进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校长队伍。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无锡市中小学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广泛设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开展德育、小学和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壮大由教育名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领衔的骨干教师队伍。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实施高中专任教师岗位培训、初中新课程教师网络培训、中小学教师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建立中小学教师“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落实“以县为主”教师管理体制。按照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逐步增加公办幼儿教师比例,促进幼儿教育管理、保教骨干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建立完善人员能进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
五、围绕提升作风形象狠抓落实
加强作风与效能建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履职能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成效。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实际遇到的新情况、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强化把握全局、依法行政、改革创新、优质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化解入好园难、上好学难、择校热、少数教师搞有偿家教、少数学校不规范收费等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大力促进优质资源建设,大力促进均衡公平,大力优化各项服务,加快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要认真落实市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在党员、干部、教师中广泛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和“无锡爱民模范”盛群同志学习活动,开展“学党史树理想信念、学典型树人生标杆”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校基层党组织努力争创凝心聚力先进党组织,党员教师人人争当教书育人优秀党员。扎实开展教育为民惠民服务。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明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教育系统要积极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行业)”主题实践活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已向社会作出了“创先争优,为民惠民”八项承诺。“八项承诺”主要包括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学有优教、切实强化规范管理、严格践行师德规范、努力优化教育服务等方面内容。为推动践行承诺,切实优化服务,我市将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整合教育政策咨询、举报投诉、学生资助、家校互动、校企合作等相关资源,成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开设惠民服务热线,推动教育部门工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部门,畅通与家长、社会的沟通渠道,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为民惠民的新气象。全面开展教育满意度专项评议。省、市《教育规划纲要》都把为民惠民、提供更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列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目标,我市“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学校对政府管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求2015年分别达到85%,2020年分别达到90%。“满意度”已成为衡量教育发展的硬性指标,成为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刚性标准。学生、家长对学校是否满意,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是否满意,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具体的单位,具体的事项。从今年起,要探索根据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不同职责、工作规律和服务特点,研究设计不同评价项目和要求,建立专门评议制度,组织开展“两个满意度”的专项评议。各地各校要围绕促进提升“两个满意度”,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载体,破解突出矛盾,有力促进提升人民群众对全市教育的整体满意度。切实维护教育安全稳定良好局面。要认真落实教育安全稳定工作制度,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舍安全工程和各类技防、物防设施建设,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认真受理群众信访,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要精心组织各级各类招生考试,确保实现平安高考、平安中考工作目标。要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创建工作,全面完成文明城市创建各项目标任务。要高度重视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宣传队伍和阵地建设,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强化主动宣传的意识,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形成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