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蜂蜜:太极拳肢体练和心脑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51:18
太极拳肢体练和心脑练(一)     导语:无论是科学、艺术、哲学、武术,只有少数人可以窥到它的门径。一般武术家所看重的自然只是他们个人的某些方面的成功,而一流的武术家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完成一个宏大的志愿--肯为亿万万人的身心健康打算。杨禄禅没有一点踌躇,就把古老神秘的太极拳术送到国人面前,只要你肯练,我肯练,便可以享受它的利益,“太极拳好”也就好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健康,而健康在于运动,编者认为:凡是最先加入锻炼太极拳行列的,益处也一定会先降临到他的身上,凡是先找到科学锻炼方法的,也势必先尝太极拳佳果。祝大彤先生文中的“心脑练”观点很新颖,“见仁见智”倾吐了一个太极拳习练者的真挚感情,相信阅罢对读者朋友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太极拳理论,指导太极拳练习会有一定的启发。  我在香港讲学的几年里,认识一位当地太极拳教育家,她的麾下有数百位学员。她的传统太极拳教学活动,有声有色,多位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及身上有疑难病症,随她练太极拳后,渐渐恢复了健康,康复者本人满意。所以他的学员不断增加,声誉也不断上升。她对当前内地和香港的太极拳教学颇有些看法,认为有人在推销假太极拳,将初涉拳场者引入左道旁门,误人子弟,对此甚为深恶痛绝。  太极拳假说我并不反对,但不同意直白。换个视角,温和地说,这种假太极拳可称谓为肢体太极拳(也就是力练)。初学者为肢体太极拳习练者,教授者为肢体太极拳教练,资深者尊称为肢体太极拳家。如此不会伤人,可以和平共处,和谐友好,共同发展。当前在传统太极拳活动中,各家各派在尊崇一种太极拳理论拳经下,有着两种不同的练拳法,这是被太极拳圈内公认的,又不完全被认识的肢体太极拳和心脑太极拳的两种不同的练法。  心脑太极拳练家,在习练中注意身形的单腿重心,每动到位,注意身形手势的方向、方位。从每个动作中体验太极拳阴阳变转、心脑安静、举动轻灵、内外相合、上下相随、手脚互引、动分虚实、虚实渐变、用意不用劲、动静开合、轻灵圆活、手空轻扶、体内松净等等丰富的深刻的内涵。心脑太极拳练家,盘拳时拳姿柔美,从阴阳变化动态运行中,手在轻扶松、空、虚、无,似行云流水……   肢体太极拳练家,拳术动作较快,80多式、几百个动作,抡着两根胳膊以力行拳,波浪蹲身,全然看不到用意,只是在用力伸曲且不轻灵,脚下双重或方位不明,全然看不到阴阳变化,上下肢不随、内外不合,没有中正安舒,脚下双重,观看者看不到虚实渐变,两只手平均运动,看不到拳的虚实动静,总体论身形手势,比较僵紧,晃动身躯,手脚上下妄动、主动、整体观看,只有速度,没有具体过程。有人说太极拳很抽象,抽象说是肢体习练家的习惯,因为他们不善,也不会具体而细腻的修炼。  关于双重是肢体练家的常见病,请看先贤拳论是怎样说的,拳论云:“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双重之病未悟耳。”(王宗岳)   先贤云:“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宜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杨澄甫)重心是什么,分虚实是什么,是阴阳!王宗岳宗师在《太极拳论》开篇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杨式老谱有“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之说。向我们明示,脚下功夫是太极阴阳的根。   太极拳大师杨禹廷对行拳中的重心有定论,他提倡“立柱式身形单腿重心,实腿实足,虚脚(腿)虚净”这是太极拳对习练者脚的要求,阴阳虚实分清,有可能练好传统太极拳。也可以说,脚下重心是踏入太极拳的最初的筑基功,“其根在脚”(武禹襄),脚是根,他继续写道:“由脚而腿而腰。”一个脚功反复说,可见脚(腿)在太极拳运用中的重要性。 
 太极拳肢体练和心脑练(二)    陈式太极拳家陈照奎大师也特别关注脚下根基的修炼。他在总结太极拳功夫,体会有练拳50病问世,其中有“跪膝,双重,拔根,喝风(脚掌外缘离地)、拧钻子(属脚下拨根)。”等五种脚功不规范的说法,可见,太极先贤和近代拳家都特别关注提醒后学,注意脚腿的基本功。
  以上这些先贤大师们对太极拳腿(脚)的论述,受到太极拳心脑练家的重视,在拳中体现出来。而肢体练家的脚下就不够清楚了。双重是最重要,也是最不被肢体练家注意的脚下筑基功。脚(腿)的重心,5/5为双重,7/3、6/4可以吗,如此也属双重。修炼太极拳根基不解决,很难上到内功的层面,十年二十载也困难。
  太极拳讲究身形,手势,其根在脚。什么样的身形决定练家的对传统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
  陈式太极拳先贤陈长兴(杨露禅师)有“牌位先生”之赞誉。心脑太极拳练家很尊重宗师的研习拳的楷模榜样,遵循宗师教诲,练拳注意中正安舒,身躯不动?后学有“不动、不丢、不顶”之法则。反之,肢体力练者久之,身形集i大病、缺陷、凹凸、断续。手上四大病:顶、偏、丢、抗。陈鑫大师在36病中对身形之病有“猛撞、躲闪、拨、推”之警言。陈照奎大师关心后学,在练拳50病中提到“晃肩、探肩、架肘、挺胸、凹 胸、弓背、弯腰、突臀、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忽高忽低”等等身形的毛病,以警示后学注意在练拳中修正。可是先贤大师的关爱提醒,与我们后学修炼者的关注成反差。君不见。当前有不少朋友在练拳和表演中身形晃动,左右歪斜,低头,荡胯等等,等等拳中毛病显现。如此练法,难以打开身上的通道,内功难以上身,练来练去也练不好太极拳,奈何?
  拳经告诉我们后学,“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形于手指”(武禹襄)“妙手空空”(陈鑫),杨式太极拳家汪永泉大师有“接手四梢空”的教导。可是,先贤大师之提示,后学要注意修炼太极拳一定要把握“轻”,手指为形,不要着力,空手是妙手。可惜,有的朋友手上用力,以力行拳,拳头紧紧,手掌力开,劲撑前推下按,肢体通道封闭内功如何进身?先贤有,“行气如九曲珠”(武禹襄)此经句难以理解,开阔思路,检查周身,是否破译为脚(脚趾)、踝、膝、胯、腰、肩、肘、腕、手(手指)等九大关节放松。九曲珠以气贯穿,九大关节有气自然流动,如果用力九大关节必然会僵紧,如此只能是练拳似两根肉棍子抡来抡去。杨禹廷大师提倡松肩、垂肘。我把握每个动作都松脚,自然松肩,自然垂肘,空手练拳,天长地久,自然轻灵。
  在太极拳习练者中,初涉拳场或相当时间内都有脚下、身形、手势的毛病的存在,是难免的,也是修炼过程中的必然。悟性高有灵气的朋友在练拳中克服了,上到内功修炼的层面,尽管如此,心脑习练者仍然是少数,肢体力练者是大多数。如果注意倾听先贤教诲遵循他们的拳理拳法循规蹈矩,在练拳中减去身形手势的毛病,过渡到心脑练的层面,这是大大可能的。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不要分赵家周家,要提高传统太极拳水平,心脑太极拳修炼者越多越好,像本围棋手那样普及,太极拳在人类中逐渐推广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