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宝钢新闻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8:34
培养具有大局观的多能人才———记宝钢分公司技术人员岗位交流培训
信息来源:宝钢新闻中心 日期:2006-6-13 18:17:12 点击数:1090    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宝钢分公司今年启动的首批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交流培训日前告一段落。来自炼钢、热轧等7个部门13位技术人员异口同声:朋友多了,信息畅了,思路宽了,全局观念更强了。
                                        从“交朋友”开始
    “真没想到,在制造部交流培训的3个月收获太大了,得到了制造部领导和师傅的悉心指导,和那里的技术人员也都成了好朋友,对我今后的工作学习都很有帮助。这次我结婚,当然要请他们来?选”快成新郎的热轧厂焦隽对宝钢分公司首批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交流培训颇有感慨。
    焦隽还说,因为工作关系,自己和制造部相关技术人员经常就一些设备工艺问题交流探讨,但过去总觉得像隔着一层纸,通过培训了解了制造部的工作特性,他们也更理解自己了,现在我们的沟通可就容易多了。交流培训不仅让焦隽交了不少朋友,一些过去困惑的问题也在培训期间有了答案。1580热轧在轧制某种铝镇静钢时经常出现边损、轧破、甩尾现象,这个问题焦隽已经琢磨了近一年。尽管他们也知道这可能涉及其它部门或工序,但由于缺乏对上下工序相关知识的了解,质量攻关进展缓慢。通过与制造部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焦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根据用户需求改钢种或改温度。目前,轧破甩尾等现象已得到明显改善。
                                       弥补知识上的“盲点”
    工龄刚满400天的制造管理部员工李庆勇,是首批培训人员中为数不多的新进大学毕业生。从踏进宝钢的那一天起,李庆勇就想深入生产现场“过把瘾”。这次可谓是天赐良机,李庆勇深入冷轧厂两个分厂三条机组学习交流。培训效果大大超出了李庆勇的意料:现场倒班弥补了知识上的“盲点”,大到前后工序的协调和控制,小到设备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利用机组定修,李庆勇走进机组“禁区”,头一回看清了设备的“五脏六腑”,很多在质量设计中遇到的困惑,渐渐有了解决的方向。
    更让李庆勇得意的是,培训回来他这个搞质量一贯制管理的真实身份反而模糊了。一次,制造部及相关生产厂的技术人员正在对双相钢进行工艺审视,当有人问到“钢带在出锌锅时,风机压力是否为最大值”时,李庆勇在一旁脱口而出:“那里有四个风机,我确认过风机已经开到最大。”现场的一位首席忍不住问道:“你是冷轧厂的吧?怎么对现场那么熟悉?”得意归得意,李庆勇自己知道,他还只学了点皮毛,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学会“换位思考”
    通过岗位交流培训,技术人员遇到问题不再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制造部莫志英在三个月里一口气走遍了二炼钢所有工序,在了解电工钢冶炼和浇铸的关键点和难点之后,莫志英暗下决心:不排炼钢厂做不到的计划,不下炼钢厂做不到的技术通知单,不写炼钢厂做不到的工艺卡。这两天,刚刚结束交流培训的炼钢厂龙川江,正在着手制订二号高炉大修前夕的炼钢生产组织方案。按照大修方案,二号高炉将在今年8月进行“洗炉”。龙川江知道,洗炉过程中生产的铁水成分波动大,直接影响炼钢的品种和质量。按惯例,这种“非标铁水”只能直接铸铁。可这样一来,炼铁厂必然要承受相当大的铸铁压力和物流压力,再加上二号高炉大修后,炼钢厂面临的是3座高炉对5座转炉,铁水资源非常紧张。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龙川江和同事主动接受挑战,决心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把“非标铁水”炼成“合格钢水”,他说:“只要整体受益,我们作点牺牲也是值得的!”
    参加首批岗位交流的13位技术人员让同事们分外“眼红”,不过,随着宝钢分公司《关于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交流培训实施办法》的正式出台,跨部门跨专业交叉培训将成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而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正需要一大批熟悉多种业务、具备多种能力、具有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优秀人才。(记者  王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