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会让屏幕开胶吗:万物始于量子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0:19:18
万物始于量子魂

4787个读者 老卢 @ yeeyan.com 09/10/2008 双语对照  原文 字体大小

简介

量子物理依然有许多未解之谜,虽然它完全符合大自然的逻辑。粒子的行为等同于波,反之亦然。这个模糊状态指出了万物的起源 -- 一种无所不包的源码,那就是:信息。这个由一部分量子物理学家支持的理论,其实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世界观。去了解它,确实不那么容易 -- 而一旦我们去尝试了,将会发现对待我们这个星球的崭新的可能性。

 

(译者注:德国 P.M.杂志2007年5月对德国物理学家 Hans-Peter Duerr 就人类当今狭隘机械的世界观及其改变的可能性进行了采访)

(编者按)量子物理依然有许多未解之谜,虽然它完全符合大自然的逻辑。粒子的行为等同于波,反之亦然。这个模糊状态指出了万物的起源 -- 一种无所不包的源码,那就是:信息。这个由一部分量子物理学家支持的理论,其实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世界观。去了解它,确实不那么容易 -- 而一旦我们去尝试了,将会发现对待我们这个星球崭新的可能性。

P.M.:Duerr 教授,物质到底是什么?
Duerr:说到底物质并不存在。至少不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物质。世上只存在着关系结构,不断的变化,生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情况。从根本上说只有关系,一种没有物质基础的联接。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精神。一种我们只能感受而不可触摸的东西。物质和能量是次生的 -- 可以说是精神凝结僵化后的产物。照爱因斯坦的说法,物质只是能量的弱势状态。它的基础却不是一种更纤细的能量,而是一种全新的东西,生机。我们可以拿计算机里的软件作比拟。

P:万物的基础是无形的?这个想法非常奇特。
D: 这就是我们狭隘的思维。我们总是先要找到一个实体,再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譬如说,爱情。我们认为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但是爱情本身,这个中间体,却让我们很伤脑筋。除非,我们不去想它而只管去爱。

P:这个中间体就是量子物理的研究对象?
D: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然而仅仅是“对象”这个词已经足以将我们引入歧途。这是一个语言上的问题。该用动词的地方,我们放上大堆的名词。这也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我们讨论量子物理的时候,应该用一种“动词语言”。在亚原子的量子世界里没有对象,没有物质,没有名词,没有我们可以触摸领会的事物。那里只有运动,过程,联接,信息。即便是我提到的这些名词,也应该说成:它运动着,进行着,相互之间发生着联系,互相知晓。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对生机之源有个大致的概念。或者不如说,我们揣测并体会。

P: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很困难呢?
D: 因为我们没有训练大脑去理解量子物理。我的脑子最主要的是帮助我从树上摘苹果,得到营养。我们的口头语言是摘苹果语言。它的形成,是因为它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在我采取行动之前,脑子里已经把这主意想了一遍,看看它是不是能够达到目的 -- 是?不是?这就是二元逻辑。然而泾渭分明的逻辑并不是自然的逻辑。量子物理对自然的描绘更确切,因为量子世界遵循多元逻辑,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一个中间体。我们必须习惯的,就是这个不可捉摸,不置可否。

P:我真不能完全习惯这个想象。
D: 这就对了。如果您能够把它想象出来,那您还误在歧途上。举个例子,譬如说电子 -- 一个物理学上的量子,我知道它其实并不存在。事实上那后面有着更宏大的东西。一个不稳定系统譬如一片雪地:我的脚可以引动一场雪崩。一个竖立在它尖底上的摆锤,也是这么个不稳定系统。微乎其微的外界干扰,可以使它左倾或右倒。

P:您是说,电子并不存在?
D: 至少不是在一种传统的粒子意义上。

P: 而是?
D: 在我的语言里我称它为“效”(Duerr自己创造了一些符合他逻辑思维的德语单词。譬如“效” -- Wirks, 来自德语动词wirken -- 起效果,它的名词状态通常是 Wirkung -- 效果, 或Wirken -- 产生效果这一行动 -- 译者注) 或者“发生子” (Passierchen). 它是真实世界的一个细微的表达,发生着,起着效果,引动着。

P:您对量子物理的诠释如此悖论,有如神话传说。
D: 如果我用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解释量子物理,确实会是自相矛盾的。您若觉得我说的含糊不清,您的感觉没错。真实世界在我们看来一片模糊,因为它的表达有着无尽的多义。从物理学上来说:真实不等同于现实。(Die Wirklichkeit ist nicht die Realitaet. -- Actuality is not reality -- 译者注) 现实是物的世界,充斥物体及其排列。也就是传统物理学向我们展示的机械化世界观。传统的自然科学并没有错,但是它只在一个粗糙的层次上有效。对日常生活来说是足够了。现代物理中的真实指的是潜能,一个充满着以这样那样质与能的方式出现的可能性。所以我不想再用粒子或原子这种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效或发生子。一个发生子是一个精微的过程。

P:在这片混沌之中我渐渐能体会出一些您的意思了。有点象读诗:每首诗里虽然有许多模糊空间,却总能引起我一些共鸣,-- 我能揣测它的意图。
D:体会是个不错的说法。其实不清晰也仅只是对可触摸的世界而言。从感觉上来说我们都没有理解上的困难。人的感觉总是有些模糊的,但并不难以被体会。它是一种运动,有着流动的边界。当我们体察到什么,我们常说它引起了我的共鸣,一种与万象的共振。量子物理中的场不仅仅是非物性的,它还沿入更深层更宽广的空间,那与我们日常熟悉的三维空间已毫不相关了。一个纯粹的信息场, -- 好像一种量子码,和物质或能量已无关。这个信息场不仅仅在我体内,它充斥着整个宇宙。宇宙是完整一体的,因为量子码没有疆界。只有这个“一”。

P: 听上去和传统印度哲学相近,它也提到梵,自我与外界的合一。它的基本信条“Tat tvam asi“”说的就是“梵我同一”
D: 说得更透彻的是梵语Advaita一词,字面上译作“非二”。准确地说来,前缀 A 在这里不是单纯的否认,而是表明任何分裂切割都是不应当的。

P: 不可分性。
D:我们确实只有这个“一元”。但它的内在是有区别的。当我欣赏一幅油画的时候,它的美是一元的。而当我评论画中的细节,譬如圣母的眼睛,我就区分了一元中的不同元素。圣母的眼睛不是画的一部分,而只是画中的一个表达。我不是把这眼睛裁剪下来,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画的局部。

P: 也就是说,海洋不仅仅是水滴的集成。
D: 是的。从本质上说来,水滴只能存在于海洋之外。当它汇入大海的时候,水滴一词就失去了意义。

P: 您说到,传统的机械的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作精确 -- 那么,量子物理中的这些新认识会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什么意义呢?
D: 如果我们在日常体验中,把那些称之为生动的东西也吸收进来的话,量子物理的新知就有了它的意义。传统机械物理用众所周知的自然法则解释事物本性时,并不区分事物有无生命。您的手放开苹果,苹果遵循万有引力落地。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完全有序,也就是说前定。机械的意思就是完全前定。对于一个有生命力的,生动的系统来说,机械化的描绘就不够了。有生命力的事物譬如说人,是一个不稳定系统。它貌似稳定的假象,归功于不断耗能的动态持衡。

P: 您不仅仅是量子物理学家,1987年由于您在和平运动中的不懈努力获得了生态和平奖(Right Livelihood Award)。投身于政治的Duerr从量子物理学家Duerr 身上获得了哪些灵感呢?
D: 量子物理告诉我们,真实世界是一个庞大的精神一体。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和未来是敞开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这一认知给予我们无尽的乐观与鼓励。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可以塑造这个世界!西方式的消费文化,蔑视生命的经济竞争,这只是我们所有可能性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尽管如此,许多人依旧以为,经济上的约束是自然法规。不,这只是人为的约束。

P: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
D: 这是我们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不顾宏观系统,自暴自弃地屈从于经济或科技的约束,就会被奖赏。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没有生趣的。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只有遵循双赢规则才能生存下去。我得利的同时他人必须也得利,在与他人合奏中有所建树,达到的成果总和大于每个部分的相加。所谓正和博弈。现在的年轻人很难获得这种经历。他们总是单打独斗地与周围的人作战,而不是和他人一起建造未来。

P: 您自己也有一个对未来的构思:“一点五千瓦的社会”。其中您指出,明智地使用能源,才能持久地,无损生态地发展经济。
D: 我曾经估算了一下,目前全人类对原始能量的消耗大约是13太拉瓦(13 x 1012 Watt-- 译者注)。这相当于1300亿个“能量奴隶”(人)一天十二小时不见断地竭尽全力干活的体力。这里我假设一个能量奴的体力相当于四分之一马力,即200瓦。一辆60马力中型轿车的前盖下就有230个能量奴。一辆190马力的高级奔驰车已经需要三倍于前者的能量奴。让我们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态圈,这个错综复杂,互联均衡的生态系统,可以容忍多少能量奴? 估算结果表明,地球生态圈的对人造和机造能量承受的极限大约是10个太拉瓦,也就是1000亿个能量奴。

P: 我们如今的消费已经超过了生态圈的承受极限?
D: 确实是这样。我们至少多消耗了3个太拉瓦,大约300亿个能量奴。若要控制在地球承受能力之内,我们每个人最多只能使用15个能量奴,换句话说,每小时至多1,5千瓦。从统计数字上来看,地球人人均使用22个能量奴,这使他的工作能力提高了22倍,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相应的附加影响。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能量使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个美国人平均拥有110个能量奴,一个德国人55个,一个中国人10个,一个孟加拉国人连一个能量奴都没用满。

P: 所以您呼吁对能量奴施行“计划生育”。
D: 是的。这首先就是对工业发达国家宠儿-- 汽车的“计划生育”。未来的产品应该经久,耐修。如果我们能够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就可以在同等的输出水平上至少节省一半的能量奴隶。在这基础上,换一种生活方式,使用温和的能量奴譬如散布式太阳能设备,还可以将能耗再减一半。

P: 什么叫“换一种生活方式”呢?
D: 低能耗的生活方式不是让你披树皮吃草根。多动些脑筋,我们甚至可以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圆满。把人均能耗控制在15个能量奴之内等同于一个瑞士人1969年的生活水准。

P: 一个建筑在太阳能基础上的世界经济是不是能够挥霍能量,又不至于让生物圈崩溃?
D: 不行。我们的能源问题不仅是指有限的能源储备,还有人类耗能对生态圈引起的效应。决定因素不是地球接收的太阳能总和,而是其中维持生态平衡的那部分能量。生态圈是一个等级分明的金字塔系统,但也不是用花岗岩筑成,一成不变。它更象个用扑克牌搭成的房子。人类站在这房子的顶端。太阳辐射中万分之一的能量,大约4500亿能量奴,保持着这幢不稳定牌楼的生态平衡。这个不稳定性使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变得生动。

P: 我们人类正站在这幢大自然细心搭建的牌楼之巅,用我们的科技文明使它摇摇欲坠。
D: 我们在这个微妙的平衡项目上和生态圈展开了竞争。这一点至关重要。1300亿毫无顾忌的能量奴打破了生态平衡。人造的能量奴不理解它们所处的系统并非无限坚实。它们摇撼着自然的大厦,成了经过三亿五千万年发展而成的有机体中的感染源。问题是:这个感染源对整个系统的破坏到什么程度会成为致命的打击?

P: 我们可以把一个均衡系统的能量收支看成由不同振荡汇成的海洋,高低起伏,或多或少地共振着。这是太阳能奴。现在叠加上人造的能量奴,它们反振着,破坏了共振的和谐。
D: 它们根本就不跟着振动。

P:它们太过麻木无知,而无法在自然的交响中共振?
D: 说对了!  (粒子)越不稳定才越敏感。

P:也就是说我们有责任,使我们的能量奴与生态和谐共振?
D: 对,这将是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治愈过程:怎样将我们引发的干扰融入其中,又不至于使牌楼倾塌。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理解,为什么生态的发展进程如此缓慢。整个生态系统需要这个低速来接纳和消化所有的变动。而我们的步伐对生态系统来说实在太快了。我们已经接近不能再作任何干扰的边线。是该把速度降下来的时候了。

P: 具体说说怎样把速度降下来吧?
D:先看看我们的能量奴在干什么。如果它们的行动等同人类,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挑水上山,释能温和,对环境一点儿也没有危害。然而事实上我们的能量奴确强悍无比,能耗巨大。人类在生产上的耗能强度,远远超过了太阳能。地层内部经过千百万年堆积而成的煤,我们不到两百年就烧掉了。由此释放的能量密度可以融化金属,切割钢皮,挖采矿石。这些生产过程对能量的高消耗,大大地超过了自然本身的步伐。看看植物生长的速度吧,你就明白区别何在了。

P: 聪明的生产方式是跟随自然的节奏?
D:首先应该避免对物质进行五花八门的改型,这一过程的能耗太大了。其次,改型的速度要放慢,我们不能超车加塞儿。

P: 眼下环保讨论中,核能又一次成为热点。它在前面说到的进化过程中是否还有立足之地?
D:没有。我们必须废除核能。有许多理由证明它太危险。核垃圾终极存放还是个难题,它还可以被用作武器。核能使用是民用还是军用目前没有清晰的界限。核垃圾中一部分是放射性极高的可分裂鈈,半衰期长达两万四千年。全球范围内运行的千兆瓦核电站每年每站排出250公斤鈈。造一颗长崎原子弹只需要八公斤。也许正因为鈈还可以再加利用,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终极垃圾处理的方法。可以用来造原子弹啊,非常恶心的炸弹,让大片地区成为千年不毛之地。

P: 如果保证仅供民用,是不是可以使用核能?
D:也不行。如果核反应堆发生事故,后果无可容忍。不仅危及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后代。去冒一个我自身不用承担的风险,是不道德的。拿自个儿的脑袋玩俄国转轮手枪(赌博的一种:转轮中只放一枚子弹,是否有枪弹出膛纯属运气--译者注) 是一回事 -- 如果我够傻。把手枪抵上我孩子的脑门儿,那就完全是不负责任。我们自己也许可以受益几十年,却要子孙后代千百年地来擦我们的屁股,那不行,核能必须废除。

P: 为什么对某些人来说核能还那么有诱惑力呢?
D:我们应该看清了一点:如今人类社会已经上了能量瘾。好像一个酗酒者,以为和白酒厂联姻就能解决他的酒精问题。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戒酒治疗,其后才能判断到底需要多少能量。经济地使用能源可以降低绝对能耗。目前许多对能源的消耗是白白的浪费,动动脑子就可以避免。是要改改我们的习惯了,地球上的人不能都像美国人那样大手大脚。这完全行不通。

P: 您今年七十有八了,您相信天堂来世吗?
D: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称作阳界的,其实是渣滓,是可触摸的物质。而另一边,阴界,是更宏大的无所不包的真相,是阳界得以存在的底质。也就是说我们此刻的生命已被阴界包容。我在现世不仅仅刻写了个人微小的硬盘,还同时在精神的量子场里,在宇宙的万维网里存下了记号, 它并不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失。每一次对话,都使我成为更高阶的精神整体的一部分。如此这般,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你,如同世间万物,都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