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索尼电视天猫魔盒: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47:36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引言承接前一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按照人们思维方式的自然规律引出问题──战争之后是否是和平?这一提问紧扣本选修专题──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展开,此后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也都围绕这一主题,目的是使学生展开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思考。同时,在一系列问题中还渗透了如下内容:①本单元重大历史问题──雅尔塔体系、冷战、美苏争霸;②本单元主要历史线索──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解体过程;③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及其对峙的本质──美苏之间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对峙局面;④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可能对世界带来的影响。这一系列潜在的设计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说明其间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而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冷战”。伴随着战后世界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及其盟国力量的消长,世界局势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引言最后仍然切中主题,提出人类的期望与梦想,这将在更深的层次上使学生回味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给世界带来的启示。

  引言中涉及的本单元学习要点──战后新的国际格局、冷战、美苏争霸,也正好是两极格局“产生对立──形成对峙方式──对峙发展过程”的不同历史阶段。

  引言中的学习建议特别强调了本单元的历史发展线索,同时针对线索中每个阶段的重大问题需要重点学习和把握的内容,也进行了具体说明。这些问题正是教师的教学重点,建议教师通过充分提供史实,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具体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探究和认识。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雅尔塔体系,美国的强大。

  难点

  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讲述了雅尔塔体系之下两极格局基本形成的情况。雅尔塔体系及其之下的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美苏两国共同作用的结果。战后的美国因为其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无可匹敌而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充当着资本主义的霸主;而苏联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战时共同敌人的消失,这两个主要的战时盟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开始反目。它们各自操控下的势力集团不断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日益形成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性的严重对峙局面。这给整个国际关系带来深刻影响,形成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格局。

  本课引言可谓独具匠心。首先,引用著名政治家丘吉尔非常形象化的语言,借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这能够使学生在生动的描述中轻松理解战后世界局势的特点──美苏两强并立;而更为巧妙的是,此番描述,特别是对英国的比喻恰恰是出自一个具有高度政治远见和战略眼光的英国政治家之口,这就更加具有可信性,其说服力也随之大大增加。

  “雅尔塔体系”一目主要叙述了因美苏双方联盟基础消失,两者成为战后实力彼此能够抗衡的强国,从而在战后初期逐渐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状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重新划分边界与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格局。

  二战后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在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多个会议确定的一系列原则和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惩办法西斯、重划欧洲边界、对战败国实行分区占领、建立国际性组织等内容。该体系建立在美苏战时和战后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也是两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所以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因此造成了国家分裂、人口迁移、国界变更的严重后果,进而导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形成,也为战后冷战的爆发、东西方对峙埋下了祸根。该体系的建立不同与以往的国际关系体系,其影响范围已经越出欧洲,在世界的广大地区形成美苏之间的对峙局面,所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国际关系体系。

  “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一目主要叙述了美国战后的外交目标,并重点分析了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及西欧各国因世界大战的破坏导致的衰落。

  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统治集团早在参战前就已经考虑了战后的世界安排。1939年12月罗斯福下令成立“和平与改造问题委员会”,负责研究战后美国“为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秩序”需要什么“基本原理”。1941年初美国《幸福》、《生活》、《时代》杂志的主编亨利·卢斯发表《美国世纪》一文,对此做出了回答:“20世纪是美国世纪……这是美国作为世界统治力量出现的第一个世纪。”于是,“世界主义”的外交理论取代了“孤立主义”。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世界蓝图就是从世界主义出发的。

  美国之所以确定具有如此野心的外交战略目标,原因在于它强大的实力。在此问题的分析上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多种数据。在文字和图示所显示的各类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战后美国在国家综合实力比较中最为重要的工业实力、贸易实力、资金实力和科技人才实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其他任何国家不可企及的。不仅如此,美国的军事力量更加令人望而生畏。教材已对其强大实力做出概括性说明。在此,教师为加深学生的认识,并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可进一步补充如下材料:

  战前的美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仅居第16位,排在南斯拉夫与波兰之后,其武装力量总数在1939年只有33.5万人,1941年参战前增至200万人,1945年时已达1217.5万人,一跃而为头号军事强国,仅1943年的军火生产产值就等于苏、德、英的总和,而且已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海军: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美国生产作战飞机19.2万架,同期英国只有9.33万架,战前美国空军没有超重型轰炸机,但战争结束时已拥有2865架,重型轰炸机从战前的22架猛增至11065架,还建立了5个空降兵师的新兵种。

  空军:二战中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要突击力量,战前现役航母只有7艘,战争结束时已增至30艘,而英国只有12艘。1945年美国几乎每天都有一艘舰船下水,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已完全被美国取代。

  海外军事基地: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1945年美国在欧洲驻有69个师,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驻有26个师,而在美国本土却一个师也没有。

  除了以上的常规军事力量外,美国还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因此美国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大财团负责人和军人认为,凭着一手美元、一手原子弹,他们可以做到向全世界扩张。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并非一切都没有问题。战后初期,美国面临一个严重问题是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大量军事订货的消失和大批军人复员立即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威胁,正像杜鲁门所承认的,1945~1946年美国经历着“武装力量解体”的过程。美国五角大楼原计划2年内仅让200万人退伍,但由于一场争取士兵立即返回家园的运动,使得退伍人数一下子达1200万之巨。美国当权人物惊恐地看到如果不能维持充分就业,就可能再来一次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危机,那将威胁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安全。那么对于美国来说,出路即是向全世界扩张市场。一位美国官员说:“资本主义主要是一个国际体系,一旦在国际上行动不开,就要彻底完蛋的。”这样,向全世界扩张就成为美国维持其经济,从而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因为美国的强大还是因为其面对的困境,都要求美国统治阶级制定这样一个对外扩张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这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

  对于战后欧洲来说,其未来已不再完全掌握在各国自己手中,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精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具体来看:

  德国:1946年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竟不到1938年的1/3。整个战争中仅士兵死亡和失踪就达500万人。1924年出生的德国男人中每100人就有25人死亡或失踪,另有31人致残;许多城市变成一片瓦砾。据计算,如柏林每天开出15列50节车皮的列车来运输瓦砾,要历时16年才能运完。其交通运输遭到极大破坏,英占区的1.3万千米铁路只剩不相连的1000千米可以行车,跨越莱茵河的所有桥梁全部被毁。仅柏林一地的难民就达800万,报纸刊出了妇女、儿童在美军兵营的垃圾堆里寻找食品的照片。

  之所以出现如此悲惨的状况,并不仅仅因为德国是战败国,还由于30年代建立起反动垄断资本集团与法西斯国家机器相结合的、高度集中的军事经济体制,而其后又将被占领国的经济也纳入到这个体制之中。而且,由于许多产品的初加工和粮食等一直都由被占领国提供,所以战败使其经济全面崩溃。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英与德国垄断资本之间的历史联系,德国一些重要的工业设备被有意识地进行了保护,因此损失不大。就德国经济的受损程度来说,远不如苏联、东欧国家严重。

  英国:战争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丘吉尔语)。大量的军事开支和战争破坏使之失去了以往的富有和在世界经济中的显赫地位。战争期间英国的海外贸易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战争结束时国债已高达237.4亿英镑,英国甚至变成自己自治领和殖民地的债务国。其国民财富减少了1/4,外贸削减了2/3,战后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1938年时为12.5%,1948年则为10.2%。广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也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老牌殖民帝国的基础。因此,昔日“大英帝国”称霸全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法国:战争使法国经济损失达到1.4万多亿法郎,相当于战前3年的全部生产总值。1944~1945年的进出口实际已经停止,国民收入只相当于1938年的50%,工业生产指数等于1938年的20%,法郎价值仅及战前的1/6,外汇储备已经枯竭。约有50万座建筑物被毁。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由于粮食匮乏,面包实行配给制,每人每天只配给200克面包,还要掺入20%~30%的玉米面。全国有60万失业大军在忍饥挨饿。而且,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也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意大利:194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倒退到1911年水平,与1938年比实际下降了40%。

  诸多事实都表明战后欧洲已经衰落,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但应该指出的是,战争虽然给西欧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毁灭性的。英国的工业中心基本没有遭到破坏,相反在战争期间还发展了航空、化工等新型工业;法国的生产设备只有10%被毁,1944年的农业收成仍达到战前水平的80%。因此,二战后西欧国家用于恢复经济的时间比一战后缩短了一半。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一目主要叙述了这一阵营形成的过程。具体包括:战后苏联的国际地位及其军事实力的强大;一系列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过程;各国内部的民主改革情况;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对于苏联来说,其军队是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了1000万人,占其二战期间总伤亡的73%。而在结束欧洲战争之后,苏联还参加了对日作战。战争尽管给苏联带来了近2000万人的巨大伤亡,1700多个城市和7万多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总损失等于苏联全部财产的1/4,有2500万人无家可归,人们的食品、衣服都实行严格的配给制。但是其军事力量却获得长足进展。战争结束时苏联军队拥有1136.5万人,而1941年约有540万人;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苏联自行研制的很多新型进攻性武器也都有极大发展(如重型ИС—2坦克、喀秋莎火箭炮、强击机等)。苏联已成为世界上头等军事强国。而且战争使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从建立“东方战线”起,西部邻国的一些地区(包括芬、波、罗、捷、德等国的领土)先后划入苏联版图,总面积为5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450万人。而苏军的反攻又使它进驻欧洲更广阔的地区。在欧洲、亚洲形成了与美军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并且能将两条军事分界线连成一片,其间包括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获得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途径大致分为三类:第一,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第二,既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又得到苏军支持,如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第三,在苏联的军事管制下组织革命力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如民主德国。总之,东欧各国获得解放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途径不同,这对这些国家以后的发展及其国际地位都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影响。

  组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各国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它们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都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都实行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都以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目标。当然这些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历史和民族特点以及各种不同的利益需要。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进一步巩固了各国社会主义成果,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它使世界舞台上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明显变化,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也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强制推行同一模式,照搬一国做法。这些都导致日后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在此目中教师还可就美苏两个阵营的政治对峙找到重要表征,即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而导致的国家、民族分裂──在原德国领土及朝鲜半岛上分别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由于本课为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故在教学的导入时首先需要从宏观角度引出本单元教学课题,然后再以微观方式进入第1课的学习。

  ①宏观导入方法:教师可通过对世界大战的影响,特别是其空前的破坏力进行简明总结后,设计如下提问:和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期盼。但是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时,是否意味着一个和平时代的到来?而当一场世界范围的战争完全打破了旧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后,一个新的体系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由此引入本单元标题。此种导入可以引发学生深层的理性思考,从而将目光投向战后世界局势的走向和对当今世界和平主题的思考。这样有利于逐步深化本选修课的主题──战争与和平。

  ②微观导入方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引言出示的资料,并可配合相关图片和其他文字材料引入课题(见教学案例一)。

  “雅尔塔体系”一目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战后国际形势的巨变,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在此目教学中,建议教师说明在一系列盟国会议及协议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雅尔塔体系”,首先为学生搭建起对“雅尔塔体系”的基本认识,然后进一步分析此体系对战后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分析雅尔塔体系的本质时,必然涉及大国强权政治的特点。对此,建议教师以史为据,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历史纵横”和“资料回放”栏目──“巴尔干百分比协定”和“雅尔塔秘密协定”,对此问题得出理性认识。

  关于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问题,教师可设计不同方式为学生进行深入分析:①教师适当补充历史材料,说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目标各异,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合作。这是理解双方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敌人的重要依据。在讲解分析中还可以设计探究问题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美苏对立、对峙的原因。②教师可设计问题──请同学们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美苏两国,其关系可能出现怎样的态势和发展趋势?在小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出,战后美苏关系呈现了四种发展的可能:维系战时的联盟关系;诉诸战争;无直接武装冲突的对抗;缓和并相互妥协。在通过补充材料一一分析每一种可能性的基础上,逐步否定“维系联盟”、“诉诸战争”、“缓和并相互妥协”三种可能。当通过排除法最终得出惟一可能的关系是“无直接武装冲突的对抗”时,就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出了坚实的铺垫。

  “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一目,建议教师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式层层设问,使学生充分理解美国与苏联对抗的本质原因是妄图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利用下列材料: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原子弹的惊人破坏力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即我们的空军现在拥有决定性的武器,这种武器可以使美国从此以后建立对世界的警察统治,并迫使世界接受美国统治下的和平。

  ──美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

  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除了现役军人之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在充分分析了美国实力的强大及其世界主义战略后,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进一步引申──此时的美国已经达到了其历史上前所未有、恐怕日后也会可望而不可及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该由美国主宰。但在此道路上却遭遇到苏联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相异和军事实力强大的劲敌。所以美国对苏联必须采取强硬的遏制政策,借此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在讲述西欧国家的衰落时,建议教师利用具有典型性、对比强烈的数据说明问题,并可补充相关史料重点说明英法等国的衰败状况。

  当工党政府在1945年7月上台执政时,在它不得不处理的第一批文件中,有一份就是凯恩斯关于国家正在面临的“财政上的敦刻尔克”的备忘录。这是一份令人毛骨悚然的报告。它指出:英国的贸易逆差巨大,工业基础已受到削弱,驻海外机构过于庞大;这一切意味着英国急切需要美国提供援助,以取代行将中断的“租借”物资的供应。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我们就必须采取比战时任何时期都要严厉的紧缩措施……”这样,英国便又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那样,不得不修改其为英雄们创造一个舒适家园的目标。但在这时,人们已不可能再相信英国仍处在世界政治中心的位置。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在具体讲解了西欧国家的衰落表现后,还建议教师通过适当补充材料进一步说明美国与西欧国家间可能出现的关系状态及此种衰落情况可能给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带来的影响。补充材料如下:

  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希望。

  ──哈乔·霍尔本,1951年

  不言而喻,欧洲19世纪的全球霸权已经结束,而且永远地结束了:欧洲已不可能恢复它的殖民帝国,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一目首先应使学生明确苏联与美国能够抗衡的军事力量。其次,需要让学生明确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方式,特别是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不同途径及苏联在此过程中作用的大小,以便为学生理解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关系打下认识的基础。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设计递进式问题,请学生分析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途径有几种?各自在国内都进行了怎样的建设?在分析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进行的民主改革时,注意其共同特点──仿效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从客观实际出发,建议教师应辩证分析苏东关系,以便使学生更加客观地理解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关系和可能产生的矛盾及对未来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正如美国在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力量过程中欲进一步控制西欧一样,苏联在对抗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时所建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和组织中也渗透了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控制。在此建议教师补充《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相关内容,借以说明同盟、互助的目的和合作关系。

  为反对侵略和保卫和平,双方保证共同采取措施,包括其中一方受到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立即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巩固两国间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条约有效期为30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导入

  (师):在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之前,请大家先来阅读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师):从这段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对战后局势的形象描述中,同学们感受到什么?

  (生):战后国际格局是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师):我们把这一格局称之为雅尔塔体系。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另一层内涵: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无可挽回地衰落了。那么在丘吉尔些许无奈与惆怅但又十分准确地预见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时,我们还可以再来阅读另一段他对于战后主宰世界命运的国家的看法:

  各个伟大的民主国家取得胜利了,因此又可以再去做那些蠢事了,须知这类蠢事几乎断送掉他们自己的生命。

  (师):这段话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胜利后的民主国家又去做蠢事。

  (师):民主国家付出惨重代价换来的胜利又有可能被自己葬送。丘吉尔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这些民主国家取胜就是为了新的自我毁灭吗?看来实在太矛盾了,是吧?那么想想看,这里的民主国家都有哪些?

  (生):美、英、法、苏、中,等等。

  (师):这些主要的民主国家在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后还有什么共同奋斗的目标吗?

  (生):(略)

  (师):按照我们理想化的愿望看,当然有共同的目标──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丘吉尔的两段话却告知我们否定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丘吉尔的预见是怎样变为战后世界的现实。

  案例二分析战后欧洲局势及美国与西欧盟国的关系

  (师):当我们分别了解了美国及其西欧盟国相差悬殊的实力后,是否会产生一个疑问:作为共同浴血奋战的资本主义盟友,美国与西欧盟国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大力援助。

  (师):为什么?

  (生):共同抗击法西斯,而且国家制度相同。

  (师):是的,这点极为重要。但就是共同的社会制度这一点理由吗?还是请大家看一段材料:

  在战前欧洲的主要国家当中,德国已被摧毁;意大利已显示出不过是一个空壳;大不列颠已不能在一场均势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而法国仍然受着它在1940年在军事上和道义上的崩溃的折磨。没有一个国家有可能或手段从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彻底瓦解所直接造成的真空中捞到好处或去填补这个真空。

  ──德里克·W·厄尔温《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的西欧政治》

  (师):从这段材料中你得到什么重要信息?

  (生):战后欧洲出现权力真空。

  (师):欧洲任何一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能力领导欧洲了。这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外部势力进入欧洲。

  (师):可能是哪些势力?为什么?

  (生):美国或苏联。只有这两国有实力控制。

  (师):对于西欧国家来说,又会希望和选择哪一个国家呢?

  (生):美国。

  (师):原因已经不必再问了,因为共同的社会制度和利益。那么,美国与西欧盟国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呢?请看材料:

  这些国家在这个时期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骇人听闻,有如美国的经济卫星国。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师):这样的关系状态是不言而喻的。看来,战后欧洲的权力真空将使美国与其西欧盟国之间的关系联系得更为紧密了。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试

  1.什么是雅尔塔体系?简述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解题关键:雅尔塔体系的实质;一系列会议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思路引领:雅尔塔体系是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这一体系是通过什么途径形成的?

  这一体系中的主导力量是哪些国家?

  答案提示: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苏两强为首的新国际关系体系的习惯性称谓。

  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在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雅尔塔等多个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协议逐步形成的。从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及德黑兰会议到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和7月的波茨坦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战后惩办法西斯、重划欧洲边界、对战败国实行分区占领、建立国际性组织等内容的协议。这些协议突出反映了美苏为首的两大国在未来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雅尔塔会议上还通过秘密协定等方式划分了美苏控制下的势力范围,为战后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

  2.对比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解题关键:在比较两大体系共同点基础上,重点从各自体系的主导力量、主要矛盾、维护和平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以便分析出各自特点。

  思路引领:通过比较,两个体系的共同点有哪些?

  两个体系的主导力量是否相同?

  主要调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两个体系分别是以哪里作为中心建立的?

  分别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在维护和平的作用方面是否相同?

  答案提示: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各自的特点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故不能制止战争。

  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专门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且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度发生。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大会通过的《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节录)(1947年9月)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时期的发展,国际形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些变化的特点,是在世界舞台上活动的基本政治力量的重新部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国间关系的改变及其重新组合。

  当战争在进行时,同盟国在反对德国与日本的战争中,团结起来形成一个阵营。然而就在战时,同盟国阵营内部在确定战争目的与处理战后和平问题的任务方面,即已存在着意见的分歧。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认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和巩固欧洲的民主秩序,根除法西斯主义和防止德国重新侵略的可能性,并建立欧洲国家间持久的、全面的合作。而美国和与它一致的英国,却确定了它们另外的战争目的:扫除它们在市场上的竞争者(德国与日本)和建立它们的统治地位。战争结束以后,这种关于确定战争目的和处理战后问题的任务的分歧,是更加深化了。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碍,阻碍帝国主义夺取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运动的计划的实现,于是就宣布了一个反对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十字军运动;美英两个国家中最狂热的帝国主义政客,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这样,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两个完全相反的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反帝国主义阵营──之间的斗争,是在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的势力日益削弱和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力量更为加强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帝国主义阵营及其主导力量美国,就展开了具有特殊侵略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正在各方面同时展开──在军事战略措施方面,在经济扩张方面。杜鲁门──马歇尔计划,不过是美国在世界各地执行的全球扩张政策的总计划中一个组成部分,是这个总计划中的欧洲一章而已。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奴役欧洲的计划,正由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奴役中国、印度尼西亚与南美洲各国的计划所补充。昨日的侵略者──德国和日本的大资本家,正被美国用来扮演新的角色,作为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帝国主义政策的工具。

  波兰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1945年4月21日)

  第一条

  缔约双方和所有联合国家一起共同继续进行反对德国的斗争,直到最后胜利为止。缔约双方同意在此次斗争中通过它们力量所能做到的一切办法,彼此间给予军事或其他援助。

  第二条

  深信为了波兰和苏联人民的安全和繁荣,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必须保持和加强一个牢固和永久的友谊,缔约双方将按照相互尊重它们的独立、主权以及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加强两国间的友好合作。

  第三条

  缔约双方同意在目前对德战争结束后,尽力采取一切联合行动以消灭来自德国或来自直接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和德国勾结的其他国家的重新侵略的威胁,因此,缔约双方以真诚合作的精神将参加为保证国际和平和安全的一切国际活动,并为这些崇高目的实现,贡献出一切力量。

  在本条约执行方面,缔约双方将按照它们所参加承认的国际法原则行动。

  第四条

  如果缔约一方在战后期间,与重新执行侵略政策的德国发生战争,或与在这一战争中直接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和德国勾结的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缔约国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卷入战争的缔约一方军事和其他方面的援助和支持。

  第五条

  缔约双方—致承认未经彼此之间同意不和希特勒政府或正在破坏,或可能破坏缔约任何一方的独立,领土完整或安全的德国当局签订任何停战协定或和平条约。

  第六条

  缔约双方各自同意不缔结旨在反对缔约另一方的同盟,亦不参加旨在反对缔约另一方的联盟。

  第七条

  缔约双方在目前战争结束后,在友好的精神下继续合作,以期更进一步发展和加强两国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并在两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过程中相互帮助。

  第八条

  本条约签字后立即生效,并应尽早予以批准。批准书尽速在莫斯科互换。

  本条约自签字之日起有效期为20年,如果在20年期满前12个月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通知愿意废除本条约时,本条约将继续有效5年,直到缔约一方在进行中的5年期满前12个月以书面通知废除本条约的意图时为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为此目的,决定缔结本条约,并各派全权代表如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特派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特派苏联外交部长安得列·扬努阿勒耶维赤·维辛斯基。两全权代表互相校阅全权证书,认为妥善后,同意下述各条:

  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第二条缔约国双方保证经过彼此同意与第二次世界战争时期其他同盟国于尽可能的短期内共同取得对日和约的缔结。

  第三条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第四条缔约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

  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第六条本条约经双方批准后,立即生效,批准书在北京互换。本条约有效期限为30年,如在期满前一年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予废除时,则将延长5年,并依此法顺延之。

  1950年2月14日订于莫斯科,共两份,每份均以中文与俄文书就,两种文字的条文均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

  周恩来(签名)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全权代表

  安·扬·维辛斯基(签名)

  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关于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决议(节录)(1949年3月)

  (1)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讨论了党的加强工人阶级与劳动农民的联盟和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工作问题……

  我们党遵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把农民问题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总的问题的一部分,即工人阶级主要盟友的问题。

  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无产阶级专政一个主要的和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当前,我们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限制资本主义剥削,为农业的社会主义组织准备条件,以此保证农业的繁荣和劳动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a)我国农业中的农业无产者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约25万个家庭),它是农村居民最先进的部分。农业工人为富农干活,受到他们无情的剥削。……

  (b)占57%以上的大多数农户是贫农。他们的地块太小,不能养活他们自己及其家庭。……

  这些农民中占地最多不足三公顷的人数最多,而且土地不在一起。分成若干小块,地块的数量有时非常之多。因此他们的贫困状况更加严重。

  农民的切身利益使他们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走上了反对农村资产阶级──富农,高利贷者,投机者──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斗争道路。因此,贫农是工人阶级、罗马尼亚工人党在农村的主要依靠对象。

  (c)中农是我们农村的一支相当大的力量──约占农户的34%。从经济分量上看,中农占有约一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市场上商品粮的3/5。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率的低下和中农受到富农各种掠夺,一部分中农的物质状况接近于贫农。中农与贫农都是劳动人民。

  中农是工人阶级的盟友,它可以也应该被引导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d)农村资产阶级富农,经济上依靠剥削雇工,在推翻地主阶级以后,成为我国农村最重要的剥削阶级。尽管其数量较少,但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并且在1945年土改和两年旱灾以后得到加强。农业工人、贫农和中农受到富农直接和间接的剥削。

  ……人民民主制度是一种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创造着把小农和中农引导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轨道上的条件,并且实现着新的城乡关系。

  ──罗马尼亚《火花报》1949年3月15日

  2.课文注释

  欧洲大国均势

  “均势”(BalanceofPower)是一古老概念。在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古代战争中都曾出现过均势思想。16世纪后,均势常被欧洲大国用来作为处理它们之间政治关系的一种手段。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中,欧洲均势一般是指1815~1914年欧洲大国的政治关系,即各大国或大国集团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状态,以及一种相互牵制和维持现存局面的政治结构。

  3.学术观点

  见本课教材中“探究学习总结”之二“学习延伸”。

  4.图画说明

  英国人民清理战争废墟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英国虽远离欧洲大陆,但在战争中也遭到了法西斯德国的空袭,造成人员的伤亡和一些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图中反映的是1940年11月英国中部城市考文垂遭到法西斯德国空袭后,全城几乎毁灭殆尽,老百姓在清理废墟的情景。图中背景是建于14世纪的大教堂遭轰炸后只留下建筑物框架的情况。在战后重建考文垂时,这座大教堂遗址受到严格保护,残存的钟塔和墙垣被视为国宝。新建的大教堂就矗立在废墟旁边。

  布拉格的苏军解放纪念碑

  图中是矗立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街头的苏军解放纪念碑。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捷总统贝奈斯不得不在国外组织流亡政府。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捷共在国内开展了武装斗争。1943年12月,捷共与捷流亡政府达成战后成立民族阵线政府的协议。1944年8月,斯洛伐克地区爆发武装起义,起义军解放了1/3的国土。1945年4月,在科息斯成立了以捷共为领导的民族阵线联合政府。5月5日,布拉格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并于5月9日配合苏军解放了首都和全国其他地区。为了纪念苏联武装力量的胜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了“解放布拉格”奖章,授予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战斗的所有参加者。在解放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中,有14万多苏联军人阵亡。为了表示对苏军阵亡将士的永久怀念,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大量纪念碑。在照片上,坦克塑像的基座上刻着布拉格解放的日期:1945年5月9日。559号坦克是第一辆进入布拉格市区的苏军坦克。1946年5月底,捷举行了国民议会选举,组成新的联合政府,捷共领导人哥特瓦尔德任总理,贝奈斯任总统。

  5.参考资料目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温斯顿·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胜利与悲剧》,时代文艺出版社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何春超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修订本,法律出版社

  张宏毅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著:《外交史1919—1984》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

  俞正梁等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

  [美]理查德·W·布利特著:《20世纪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德里克·W·厄尓温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政治》,中国对外关系出版公司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

  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本课引言直入主题,以十分简洁的方式说明“冷战”一词的由来。“冷战”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提出。1946年1月,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演说稿中写道,美国处于“冷战方酣之中”。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9月,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发表了以《冷战》为题的论著。此外,引言还将“冷战”的基本手段和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渗透手段。

  “盟友关系的破裂”一目主要叙述了战后初期美苏双方从战时盟国迅速转化为战后劲敌的原因及双方冷战对峙序幕的拉开。

  对于盟国分道扬镳的原因,主要在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于是,战时的盟国变成了敌国,“遏制”苏联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键,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即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他在1946年2月给国务院发回的一封长达8000字电报的相关内容,强烈而明确地提出苏联对资本主义有一种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一年后,凯南又以署名“X”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完善了他的“遏制”理论。由此,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已在积极的酝酿中。

  对冷战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在杜鲁门的陪同下,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他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被视为冷战的宣言书。

  关于冷战概念的认识:它实际上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个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全面对峙和竞争状态。它既不是战争,又不是和平,因此叫做冷战。这场冷战持续了四十多年,其实它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就是说20世纪后半期的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冷战之门的开启”一目主要叙述美国对苏冷战政策的形成情况及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表现。

  从1947年开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加速了冷战局面的形成,但必须为“开战”寻找到最恰当的时机。因为美国从来都是宣传其“外交政策的道德性和法律性是完美无缺的”,总要千方百计论证其全球扩张行为的正当性,而绝不肯承认这是为了其垄断资产阶级的一己私利。那么,英国的照会给了美国最好的借口。1947年2月英国政府照会美国,表示由于自身的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对希腊和土耳其的经济、军事援助,希望美国能够承担此任。这一请求对美国来说正中下怀。于是2月26日,总统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副国务卿迪恩·艾奇逊表达了对资本主义制度所受威胁的担忧:近东的“苏联压力”已经非常沉重,一点突破“就可能令三大洲被苏联渗透”。像“一只烂苹果会传染一篮子苹果”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伊朗和所有东部,随后会通过亚洲小国和埃及传到非洲。苏联“正以最小的代价进行历史上最大的赌博。”苏联不必取得完全胜利,“一两个胜利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战利品。”只有美国能够“破坏这场赌博”。他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民主制度的忧虑更加危言耸听:“假如苏联成功地扩大它的控制到包括世界2/3的土地和世界3/4的人口,那么,美国就没有安全可言,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自由也都要保不住了。”所以,美国必须采取措施去“加强那些受到苏联侵略或共产党颠覆威胁的国家”,这不是为英国人火中取栗,而是“保卫美国的安全,是保卫自由本身。”美国政府内部这些积极反苏的人物,试图用“共产主义和民主政治的对抗”作为教育和说服公众接受政府对外政策的办法,并得到国内两党的支持。从实质来看,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者们以反苏反共的意识形态掩盖了自身强权政治的企图。

  其后,在一片“共产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对抗”声中,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向国会宣读了一篇咨文。在咨文中杜鲁门提出,“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必须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行的征服活动”。他最后强调“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美国的支持,以维护他们的自由,伟大的责任已经降临到美国头上。……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针对希腊、土耳其问题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的咨文,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导致的国家利益上的激烈争夺,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篇咨文远不止是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要求,其目的是把苏联的势力“遏制”在其本土和东欧的范围内,不准苏联染指其他地区的事务,干涉美国的扩张行动。这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突出体现,是对苏联发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的全面冷战的宣言。

  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为马歇尔计划。

  关于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战争结束后,西欧各国工业凋敝、农业歉收。1946年西欧各国的工业产量只及战前1937年的70%,1945~1946年度农业产量仅达战前60%。而原已凋敝不堪的西欧又在1946年底遭受百年罕见的连续12场暴风雪袭击,随后又是洪水泛滥。整个西欧燃料和粮食严重匮乏,人民饥寒交迫。西欧几乎已沦为“瓦砾堆”和“贫民窟”。

  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了社会动乱。法、英、意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美国面临一个越来越难驾驭的中间地带,欧洲共产党势力正在扶摇直上,法国共产党拥有1/4选票,意大利共产党拥有1/3选票,希腊民主军越战越强,这不仅使西欧统治阶级惶惶不安,也使美国统治阶级忧心忡忡,认为欧洲正处在苏军接管和共产党造反的边缘,所以必须复兴欧洲。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援欧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这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美国强调其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样,如果各国共产党反对这个计划,“就无异站到赞同饥饿、贫困、自暴自弃和混乱的地位上去了。”

  该计划一经提出立即获得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英、法两国还在美国的授意下,邀请苏联参加商讨。苏联虽派大型代表团参加,但终因英、法提出的“受援国须提供本国经济情报”的要求而宣布退出。

  对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目的首要应认清是为了援助欧洲,恢复凋敝的工农业。因为在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几年中,美国无偿赠与的款项达90%之多,只有10%是作为有偿贷款。

  马歇尔计划解救了西欧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在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秩序的基础上,美国还欲进一步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政治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战略步骤上来。对美国来说,此计划是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激发本国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可谓一箭三雕。对于西欧而言,虽然各国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此外,美国的目的更有以此计划为诱饵,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的意图。这个目的虽没有实现,但却使苏联感到进一步加强对东欧地区控制的必要。

  冷战政策的军事表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随着对西欧经济和政治的渗透,美国进而着手策划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西欧国家也因对德国法西斯威胁的阴影挥之不去以及严重的“恐苏症”而寻求美国的支持。特别是在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成立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后,美国更感到建立西方国家军事政治集团的紧迫性。1949年4月,在西欧5国缔结《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布鲁塞尔条约”的基础上,美、加、比、丹、法、冰、意、卢、荷、挪、葡、英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联邦德国也成为北约第15个成员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是把美国的军事战略作为各成员国军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北约依然是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对立的前提下建立的,而且更加富于军事对抗性,不惜将两大阵营的矛盾对立升级为战争状态。

  北约组织是美国在欧洲地区建立起来的对抗社会阵营的军事组织。在亚太地区,美国更是通过与诸多国家订立军事协定和防御条约,建立起遏制苏联势力的军事条约网。

  美国统治集团煞费苦心,建立起一个从大西洋经中东到西太平洋的军事条约网,以实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标。

  “苏联的对抗措施”一目主要叙述了为对付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的进一步团结。

  政治方面:1946年9月下旬,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苏联外交部发回了题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开宗明义地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倾向,它的特征就是在战后谋求世界霸权。”报告结论是:“美国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战争的。在美帝国主义的眼里,苏联是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障碍。”从诺维科夫的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已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持全面否定态度,对未来的美苏关系已准备全面对抗。诺维科夫的报告实际上成为苏联指定对美国的政策的依据,被称为“莫斯科式的凯南电文。”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47年9月,由斯大林建议,波兰工人党第一书记哥穆尔卡出面发起召开了苏、波、南、保、罗、匈、捷、法、意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苏联代表日丹诺夫在会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会议根据这个报告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宣言分析了战后国际形势的根本变化,指出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宣言指出帝国主义阵营及其主导力量美国,为建立世界霸权和消灭民主制度正在进行侵略性的活动。宣言认为,各国共产党面临一项特殊任务,就是必须高举起保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旗帜。宣言号召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必须团结自己的队伍,制订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和策略,反对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英法同盟者。

  对这篇宣言,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给予很高评价:“欧洲九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业已组成了情报局,发表了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奴役计划的檄文。这篇檄文,振奋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精神,指出了他们的斗争方向,巩固了他们的胜利信心。全世界的反动派,在这篇檄文面前惊惶失措。”

  在此次代表会议上还决定成立情报局,其任务是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互相协议的基础上配合各国党的活动。情报局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情报局从成立到1956年4月结束,共召开4次会议。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苏联通过情报局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使情报局变成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压制各国共产党的工具。1948年6月苏联更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给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恶劣影响。

  经济方面: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也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其宗旨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交流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制定有关科技合作和技术援助方面的措施;实行在原料、食品、机器、设备等方面的相互协作等。

  随后,斯大林在1952年提出“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理论,认为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在二战以后已经瓦解,在两个相互对立的、平行的世界市场中,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不需要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而且它们自己还感到必须把自己生产的多余商品输往他国。”

  经互会的成立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解决各国的经济困难起到积极作用。但苏联在与其他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中没有遵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利益。而且,经互会的成立实际上把苏东国家变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封闭的经济体系,这就是斯大林所说的两个平行市场,从实质看,这是经济上的两极化。

  军事方面:苏联为了巩固东欧这一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在军事上采取措施与美国抗衡。苏联与东欧各国缔结了一系列双边同盟条约,形成了苏联东欧同盟体系,还帮助加强东欧各国的武装力量建设。同时苏联也大力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1949年9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此外,苏联军队还大量驻扎在东欧各国。

  针对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做出了及时反应,一个星期之后,苏、保、匈、波、罗、捷、民主德国7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

  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组织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其重要领导机构均由苏联将领担任。不仅如此,一些东欧国家内部的军政要职也由苏联人担任──出生在波兰的苏联将领罗科索夫斯基被派到波兰担任国防部长。苏联以保卫盟国安全为名,向一些缔约国派驻大量军队,干涉内部事务和对外政策,违反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968年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更加说明华约内部的分歧和矛盾。

  由上述分析可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等一系列措施,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实施了全方位的对抗。

  “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目主要讲述了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和前沿──欧洲德国的首都柏林发生的激烈对峙。

  背景及本质原因: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苏占区实行非军国主义化和民主化,惩办纳粹,准许建立民主政党,解散垄断组织,实行国有化和土改;同时还拆迁大批设备连同产品一道运回苏联,作为德国的战争赔款。美国则在西占区采取扶植德国的政策。随着美苏冷战的开始和加深,美、英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作为冷战的产物,德国被一分为二在所难免。

  概况:1948年6月美、英、法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币制改革。苏联立刻在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随后封锁柏林,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和货运。这一做法引起国际局势的紧张,形成战后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美国利用空中走廊调用大批飞机向西柏林200多万军民空运粮食、煤和日用品,一年总计27.8万架次,空运货物211万吨。同时为显示其实力,美国将大批B—29型轰炸机派往英国,建立美国的战略空军基地。尽管美国已经摸透苏联不会轻启战端,却仍渲染大战将临,在全世界制造舆论,说苏联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把200万西柏林人当作“人质”,利用“柏林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势加快分裂德国的步伐。

  苏联方面在柏林危机的处理上也留有余地:苏联在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联系时所提出的理由都是技术性的,如路况不好、货运手续不全、个人通行证不合格、从事投机活动等。此外,苏联并未切断柏林与西占区之间的空中交通。这就为和平解决争端留下很大余地。

  1949年5月,在对西占区进行了为期11个月的封锁后,苏联政府认识到封锁已无法阻止建立西德国家的进程,于是宣布撤消封锁。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波恩。阿登纳总理组成第一届联邦政府。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从此,在原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德国,这是冷战态势下无情的、但却是必然的分裂。在亚洲,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及东方。

  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相互对立的产物,但同时也是美苏两国出于各自国家利益需要采取对抗态度的必然结果。在美苏两国的激烈对抗中,双方采取各种措施使冷战的局面不断升级,甚至几近战争边缘。虽然美苏两国最终并未在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开战,但由两大军事集团对峙而引发的局部热战并未避免,相反在亚洲地区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表现得愈演愈烈。这种集团对抗给世界造成的动荡不安,在很大程度上不亚于全球性的世界大战。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不同方式:

  ①结合引言请学生思考“冷战”的含义,使学生在课前初步形成对冷战本质的认识;

  ②采用材料分析方法导入。(见教学案例一)

  “盟友关系的破裂”一目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战后同盟国内部苏联和西方盟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美苏之间互相把对方看成是意识形态上的敌人。在此,建议教师充分分析凯南长电文与美国对苏遏制政策的关系。此外,视条件还可补充如下材料:

  乔治·凯南对“1945年12月斯大林建议西方三国派遣一个代表团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向当地政府就如何扩大内阁,邀请民主人士入阁一事提供意见”的初步评价为:“是以民主程序的无花果叶,遮掩斯大林独裁统治的赤裸丑态。”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关于冷战序幕──铁幕演说,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料回放”栏目中提供的富有强烈对比色彩的材料,并可进一步扩充相关史料,使学生深刻认识东西方在意识形态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分析美苏对峙的方式──冷战时,教师可设计问题:什么是冷战?美苏之间的对峙为什么会选择冷战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具体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冷战”是美苏之间非战非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全面对峙和竞争的状态,是除直接武装冲突之外一切手段和方式的对抗。美苏之间之所以选择此种对抗方式,是因为战后双方在丧失共同目标之后的必然对立中,都不愿意再通过武力对抗引发新的世界战争,因此,必然选择非直接武装冲突的其他对抗方式。在分析过程中,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料回放”栏目中提供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冷战具体方法的资料,这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冷战措施为什么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而且非常有利于为后续教学中美苏双方的政策、措施的分析提供依据。

  “冷战之门的开启”一目主要叙述了美国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发动对苏冷战的具体体现。

  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此目教学建议教师抓住杜鲁门主义的四个重要问题进行:第一,提出背景──英国请求美国承担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第二,杜鲁门致国会咨文主要内容;第三,实质目的──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的政策;第四,在冷战中的作用──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在教学中特别需要关注背景的分析,可补充相关资料,如副国务卿艾奇逊在总统办公室紧急会议上阐述的观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美国确定的对苏政策。

  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在该计划提出的背景分析中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即提供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政治动荡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美国之所以对欧洲实施援助计划的原因──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在此,教师可补充如下史料进一步说明: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在讲述该计划的实施过程时,建议教师关注两方面问题:第一,通过分析受援国的数量、美国的援助金额和援助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国为欧洲经济恢复所做出的努力;第二,视学生领悟情况适当补充,该计划原来也包含对苏东地区的援助,且美国强调其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就可将苏联置于不利的国际舆论之中,即如果苏联拒绝接受美国的援助就是不顾苏东人民的饥饿与贫困现实。在此,教师可利用教材中“资料回放”栏目提供的马歇尔演说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在分析该计划实施的影响时,建议教师注意如下角度──①对西欧;②对美国;③对美苏对峙局面,并客观分析其影响的正、负两方面表现。教材在此出示了一幅非常说明问题的漫画──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建议教师设计提问,请学生分析此幅漫画表达的含义,借以加深学生对“该计划大大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政治、经济的控制”这一影响的理解。

  军事方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处建议教师除通过条约内容及影响说明该组织是资本主义阵营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同盟和武力支柱外,还可进一步补充分析:第一,冷战与增强军事威胁和对抗之间的关系──冷战不是不搞军事威胁和对抗,反而会为未来可能爆发的直接武装冲突不断加强军备,因此,二者并不矛盾。冷战只是不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战争,但却要为战争做好一切准备。第二,在学生认知和理解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妨为学生提供美国建立“东南亚军事条约网”的有关情况,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在全球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的情况。

  “苏联的对抗措施”一目主要叙述苏联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对抗美国的措施。在此建议教师,可让学生对比“冷战之门的开启”一目中美国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寻找出社会主义阵营中相应的措施,使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各项措施。此外,教师还应在分析每项措施的影响时,使学生客观认识其正负两方面表现。在对比“北约”、“华约”主要内容时,也可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双方采取手段的相似性。

  “第一次柏林危机”一目的教学,建议教师重点分析:①危机必然发生的原因;②危机过程中美苏双方处理问题的手段及其意图;③此危机给欧洲乃至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相关地图、图片,并可补充一定的文字资料加以说明。

  在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可结合教材“学思之窗”栏目提供的内容,设计系列思考问题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冷战起因、发动者、特点和影响的认识(见教学案例三)。特别提示教师,在分析冷战起因和发动者时,不必强求学生最终得出统一结论,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只要把握其论述过程的合理性,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之后,看看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想法?双方的想法是否矛盾?

  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生):(略)

  (师):上述两大阵营首脑的确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而曾经在战火中并肩战斗、共御强敌的盟友在和平来临时却分道扬镳、反目成仇。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话中可以看到,不乏对抗、争夺和浓重的火药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美苏之间可能的矛盾是什么?

  (生):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师):除了社会制度,也就是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之外,我们是否还能从两位领导人的语言中感受其他的含义?

  (生):(略)

  (师):斯大林的观点是社会制度应随其军队的推进而推进;杜鲁门的观点是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看起来是社会制度的冲突,但背后恐怕还隐藏着国家利益的冲突吧。既然冲突,就必然产生对抗。那么,美苏双方会以怎样的方式对抗呢?这就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冷战。

  案例二关于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长电文的分析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

  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惟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乔治·凯南1946年2月22日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师):这是摘自美国驻苏代办凯南给国务院的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中的一段话。在电文中,同学们得到了怎样的信息?

  (生):美国在苏联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师):的确,凯南明确说明美国在苏联不存在任何现实的利益需求。那么,大家又怎么认识凯南所说的“我们惟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生):(略)

  (师):看起来,真正的利害冲突是在美国未来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中。凯南的这段话有些讳莫如深。他到底要表达一种什么意图呢?

  (生):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师):凯南的这一观点是否会影响美国的对苏政策呢?在下面的教学中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案例三课后总结及对冷战认识的提升

  (师):“学思之窗”中对冷战的原因和发动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生):(略)

  (师):大家对冷战原因和发动者的看法不尽相同,或同意“学思之窗”中苏联的观点,或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苏联方面的应对措施也大大促进了对峙局面进一步强化,所以美苏双方都有责任。这也恰恰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同学们如有兴趣,不妨进一步查找资料,做一番深入剖析。那么,通过学习,你对冷战这种对抗的方式怎样理解?

  (生):(略)

  (师):大家对冷战特点的认识恐怕更多是在欧洲的反映,那么同学们考虑过没有,美苏既然选择冷战方式,为什么还会在亚洲地区出现残酷的“热战”?这是否与冷战对峙是矛盾的?

  (生):(略)

  (师):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在其争夺重点、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亚洲地区,两种势力集团之间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交锋,大打出手,特别是美国一方表现出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从而使两种势力集团达到局部地区的热战状态。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总体上是从冷战出发的,局部地区的热战不是美国对苏联的直接军事进攻,而是对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成员的军事侵略行为,并未形成与苏联的直接对抗。所以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情况可以总结为:全球冷战下不排除局部地区非直接对抗的热战状态。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通过你的学习,请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的认识。

  解题关键:思考美苏双方战后为何对立,为此采取的政策是什么,方式如何。

  思路引领:战后美苏双方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双方因此采取了什么政策?如何理解冷战的含义?

  答案提示:原因:主要在于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苏联对此针锋相对,采取相应政策进行对抗,更加强化了双方的对峙局面。

  特点: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峙和竞争。这种对峙和竞争状态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除此之外的一切方式。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试

  1.结合史实谈谈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解题关键:美苏两国战后矛盾及其推行的政策、造成的影响。

  思路引领:美国战后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美国如何看待苏联对本国政策的影响?为此,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苏政策?对这一政策推波助澜的事件是什么?

  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冷战政策对美苏关系、国际局势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原因:战后双方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方面都产生对立。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于是采取“遏制”苏联的政策。在这个政策的确定过程中,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起到了决定作用,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则被视为冷战的宣言书。

  表现:政治遏制表现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遏制表现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遏制表现为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影响: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苏联对美国遏制政策的回应导致了双方的激烈对抗,使冷战不断升级,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了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2.什么是华沙条约组织?应如何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解题关键:第一问需思考该组织建立的原因、性质和基本情况;第二问需思考该组织对两极格局形成所起的作用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思路引领: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国家参加?其性质怎样?基本情况如何?该组织的建立对两极格局的作用是什么?该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是什么?

  答案提示:苏联为在军事上抗衡美国,联合东欧6国建立的军事条约集团。1955年5月苏联与保、匈、波、罗、捷和民主德国等7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

  评价: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华约组织在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第511号(节录)(1946年2月22日)

  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神经质的看法,其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本来一个和平的农业民族,在辽阔的原野上与凶悍的游牧民族为邻,生活没有保障,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随着俄国同经济上先进的西方进行接触,除上述不安全感之外,又加上对西方更能干,更强大,组织得更好的社会抱有畏惧心理。这后一种不安全感与其说是在折磨着俄国人民,毋宁说是在折磨着俄国的统治者。因为俄国的统治者一贯认为,他们的统治在形式上是陈旧的,其心理基础是脆弱的和不自然的,在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接触时是经不起比较的。由于这个缘故,他们老是担心外国的渗透,害怕西方世界同他们接触,一旦俄国人知道了外界的真相,或外国人知道了俄国内部的真相,担心会产生某种后果。他们学到的谋求安全的惟一方法,是为了彻底毁灭同它竞争的国家而进行耐心、殊死的斗争,绝不同那个国家达成协议或做出妥协。

  在西欧酝酿了半个世纪而毫无成效的马克思主义,首先在俄国扎下了根,并引起了燎原大火,这绝非偶然。认为社会经济矛盾用和平手段无法解决的这种学说,只有在俄国得到发扬光大,因为这个国家从未有过一个友好的邻邦。事实上在各强国内部或国际间,也从未保持住相互容忍的平衡。在布尔什维克政权建立之后,被列宁解释的马克思主义教条,更加残酷,更加不容异己,从而就成为散布不安全感的完美工具,这种不安全感使布尔什维克甚至比俄国过去的统治者更为苦恼。在这个基本目标属于利他主义的教条中,布尔什维克们为他们天生对外部世界的恐惧,为他们的独裁制度,为他们使用的酷刑,以及为了要求人们做出牺牲,找到了理论依据。他们以马克思主义为幌子,在方法上和策略上把道德价值全部丢弃。今天,他们没有马克思主义就不能过日子。马克思主义是他们在道德上和思想上受人尊敬的一块遮羞布。他们在历史面前没有这块遮羞布,充其量不过是那种残暴而不惜民力的俄国统治者绵绵世系中的最后一代罢了。那些无情的俄国统治者使他们的军事力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以保证对内虚弱的政权在外部获得安全。苏联的意图必须始终庄严地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无论何人所以不应低估教条在苏联事务中的重要性,其原因就在于此。这样,苏联领导人迫于历史和现状的实际需要,就提出一种教条,把外部描绘成为一个罪恶的、敌视的、威胁着苏联的世界,并认为这个世界内部孕育着蔓延疾病的细菌,注定要被越来越多的内部骚动所破坏,最后受到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力量的致命一击,从而让位给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这个理论为他们扩大军事和警察力量找到了合法依据,把俄国人民与外部世界隔绝起来,为扩大俄国警察的权限而施加经常不断的压力。所有这些都是俄国统治者天然的和本能的要求。这主要是说明,数世纪以来不平静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运动取得了稳步的进展。在这个运动中,攻击和自卫的观念已经无法分清,但是,披上国际马克思主义的新外衣,又用甜言蜜语向一个绝望的、遭受战争破坏的外部世界做出许诺,俄罗斯民族主义比之以往就更加危险、更加狡猾了。

  ……

  俄国人将正式加入国际组织,他们认为在那里有扩张苏联势力或削弱别国权力的机会。莫斯科对待联合国,并不把它看作是根据各国共同利益和目的而建立的持久稳定的世界组织,而是把它看作有利于苏联追求上述目标的一个舞台。只要苏联人认为联合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会留在联合国内。如果某一天得出这样的结论,联合国会使他们难堪,或会挫败他们扩大权力的目的,如果发现他们的目的通过别的方式更有成功的希望,他们将毫不迟疑地抛弃联合国。不过这将意味着,他们自以为已强大到可以利用退出联合国来破坏其他国家的团结,使联合国不能对他们的安全构成威胁,并采取更有效的斗争武器来取代联合国。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对联合国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国家对联合国的忠诚、干劲和果断,取决于这些国家在保卫联合国有关国际和平的原则和团结的程度。联合国所体现的这些概念是符合我们的思想的。我再说一遍,莫斯科决不会平白无故地去致力于联合国的理想,他们对这个组织的态度基本上依旧是实用主义的和策略性的。

  丘吉尔富尔顿演说(节录)(1946年3月5日)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放眼四顾,你不但觉得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也感到忧虑,恐怕以后的成就未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对你我两国来说,现在都有一个机会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光彩夺目的机会。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蹋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

  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它的共产主义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些什么,以及它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

  我们理解,俄国需要它西部边境的安全,以免再次遭受德国的侵略。我们欢迎它占有它在世界大国中有权占有的地位。我们特别欢迎的是,在俄国人民和大西洋两岸的我方人民之间保持经常不断的、频繁的和日益增多的接触。但是,我有责任把有关当前欧洲形势的某些事实摆在你面前。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

  土耳其和波斯(伊朗)都为莫斯科政府向它们提出的要求和对它们施加的压力而感到惊惶万分。驻在柏林的俄国人正试图通过对各左翼领导集团的袒护,在他们的德国占领区建立一个准共产党。去年6月战斗结束时,美国和英国军队按照先前的协议,从一条将近400英里宽的战线上西撤,在某些地方深达150英里。这样就让俄国人占领了西方民主国家所攻打下来的辽阔的土地。

  现在,如果苏联政府试图单独行动,在他们的地区建立一个亲共的德国,就将给英美两国占领区制造严重的苦难,授予了战败的德国人以在苏联和西方民主国家之间拍卖抬价的权力,这些都是事实。不论我们从中得到什么结论,这肯定不是我们进行武装斗争所要建立的解放的欧洲,也不是一个具有永久和平必要条件的欧洲。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上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演说(节录)(1947年3月12日)

  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甚多地区,尤以北方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联合国安理会所选派之调查团现正调查希腊北部之混乱情形,以及希腊与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三国边境间之冲突。同时希腊政府无法应付此等局势,希腊军队,人数不多,配备不良。

  其必须有军备之接济,方可使希腊政府之权力达于全国。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必须获得援助。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吾人已有某种救济及经济援助给予希腊,但此尚非适宜。希腊除美国之外,无其他国家可向之乞援,无一国愿意,亦不能以必需之物供应希腊民主政府。

  ……

  为确保各国之和平发展并免受压迫,美国已肩负建立联合国之领导职责。联合国之宗旨厥为促使各会员国均能获致永久自由独立。吾人不能实现吾人之目标,除非吾人愿协助自由之人民维持其政府及国家完整并反对任何助长独裁政权之侵犯性运动。

  更言之,此点亦即承认,加诸自由人民之独裁政权,无论其为直接或间接侵略均足以贻害国际和平及美国之安全。

  世界上反对极权统治之国家人民甚多,但迩来颇多极权政府将统治适加诸其身。美国政府曾屡次抗议在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破坏雅尔塔协定之种种威胁压迫行为。余亦必须申述,在若干其他国家,亦有类似事情发生。

  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此种选择,往往不能十分自由。一种方式基于多数人之愿望,表现于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以及免于政治压迫之自由。另一种方式乃基于少数人之愿望,以强制加诸多数人。此全赖于恐怖、压迫、报纸统制、无线电统制、圈定式选举以及个人自由之压制。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余相信吾人必须协助自由民族依照其自己之方式,造成其本身之命运。

  余相信吾人之援助应在经济与财政方面着手,此为促使经济安定与政治上轨之先决条件。

  世界并非静止不动而现状亦非神圣不可变易者。但吾人不能容许违反联合国宪章之变更现状,如政治渗入一类之狡猾手段,美国在协助自由与独立国家维持其自由之时,将使联合国宪章之原则发挥效力。

  ……

  极权政权之种子,受困苦与缺乏之培养。此等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当人民要求改善生活之希望消失时,极权政权之种子即达完全成熟时期。吾人必须使人民此种希望,保持存在。

  世界各地自由民族均期望吾人之支持,以维持彼等之自由。吾人若畏缩不前,则吾人可能危害世界之和平而必然将危及吾人本身之福利。

  因世界大局之迅速推进,使重大责任加于吾人之身。余深信国会将以极大之勇气,负起此种责任。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节录)(1947年6月5日)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

  挽救之道在于打破险恶的周期循环,恢复欧洲人民对他们国家和整个欧洲的经济前途的信心。制造商人和农人必须愿意以产品交换货币,务使币值问题不致发生。

  除了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以及因人民的贫弱而引起混乱的可能性之外,美国经济的后果如何,也应该使大家明白。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更有进者,任何政府、党派,为政治私图或其他打算,不惜延续人类痛苦的,必会遭到美国的反对。

  《北大西洋公约》(节录)(1949年4月4日)

  ……

  第四条

  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

  第五条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此等武装攻击及因此而采取之一切措施,均应立即呈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立即终止。

  ……

  第八条

  每一缔约国声明该国与任何其他缔约国或与任何第三国家间目前有效之国际协定,并不与本公约之规定相抵触,同时并保证决不缔结与本公约相抵触之任何国际协定。

  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1949年1月25日)

  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们于本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经济会议。

  会议指出,上述国家间在经济关系的发展方面有出色的成就,这首先表现在商品流转的巨大增长。由于上述经济关系的建立和经济合作政策的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有可能加速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会议并且指出由于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认为不能屈服于马歇尔计划的操纵,因为这一计划破坏国家主权和它们国民经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英国和某些其他西欧国家的政府事实上就断绝与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间的贸易关系。

  注意到这一情况,会议讨论了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组织更广泛的经济合作的可能性问题。

  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平等的代表权的基础上,以交流经济经验、相互给予技术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会议认为经济互助委员会是开放性的组织,凡赞同经济互助委员会原则和愿意同上述国家广泛参加经济合作的其他欧洲国家也可以参加这一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须经有关国家同意后才能通过决议。

  委员会定期性会议将轮流在参加国首都举行,由会议举行地的首都所属国家的代表担任主席。

  《华沙条约》(节录)(1955年5月14日)

  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

  第五条缔约国各方同意建立它们的武装部队的联合司令部,统率根据缔约国各方协议拨归其指挥的各国武装部队。该司令部将根据共同制定的原则进行工作。缔约国各方并将采取加强它们的防御能力的必要配合措施,以便保障它们的人民的和平劳动,保证它们的疆界和领土的不可侵犯性,并确保对可能的侵略的防御。

  ……

  2.课文注释

  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贯穿冷战始终的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旨在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通过维持全球战略均势,阻止苏联继续扩张,分化社会主义阵营,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改变苏联的国际关系理念,最终实现冷战的结束。在不同的阶段中,遏制战略的特点也不同。

  无论遏制战略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如何变化,避免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全面战争这一原则,是决不动摇的。在此基础上,遏制战略还有防御性的一面,采取的措施一方面是加强美国自身和盟友的实力和安全联盟,另一方面则是对发生的事态做出反应,如“灵活反应”、“报复”等,而非主动挑起事端。

  在遏制战略中,美国先是实行“要点防御”,其理论依据是,世界上有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四大工业中心,这四大中心如果落入敌手,将改变全球均势。所以美国的任务是防守西欧日本,而其他地区,倘若落到共产党手中,是令人遗憾的,但由于不是工业中心,对增加苏联的战争潜力没有太大的作用。其后,又采取了“周线防御”,即认为所有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都是严重的,必须阻止共产主义在任何地区的扩张。

  在遏制战略的实施中,美国认为,过度扩张会导致苏联难以承受其代价,最终发生内部的变化。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利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反对苏联的控制,让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随着对西欧经济、政治控制的加强,美国进而策划西方国家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1948年3月17日,在美国的授意下,英、法、荷、比、卢五国代表在布鲁塞尔缔结了布鲁塞尔条约,这是西欧国家建立的主要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1948年7月,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成员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谈。1949年3月,《北大西洋公约》正式公布。北大西洋公约共14条,其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它国发生战争时,成员国必须给予帮助,包括使用武力。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8月,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北约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美国通过北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为了战略上的需要,过去半个世纪中,北约曾先后进行了5次扩充。1952年2月,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北约。随着90年代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1995年9月28日,北约正式公布东扩报告。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3国加入北约。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7国加入北约。至此,北约成员国由19国扩大至26国,并将触角延伸到了俄罗斯边境。

  华沙条约组织

  1954年10月,联邦德国被批准加入北约组织,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1955年5月,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8国在华沙召开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苏联加强了与北约抗衡的实力,也加强了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1968年,阿尔巴尼亚宣布退出华约,1990年,民主德国正式退出华约。

  1991年2月,华约6个成员国(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苏联)的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代表本国在一项议定书上签字,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所有的军事机构从1991年4月1日起全部解散,同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政治磋商委员会在布拉格举行的会议上,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华沙条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和会议公报,至此华约正式解体。

  两大阵营分占德国与双方的币制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按照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协议,美英法苏对德实行分区占领,地处苏占区内的柏林,也按此原则由四国分区占领。

  德国问题是大国纷争的晴雨表。最初在盟国间引起分歧的是德国的赔偿问题。1946年初,在调查德国工业水平之后,美国认为要提高其工业水平,必须减少或停止赔偿。因此,美国把苏联严厉的索赔政策看作是德国经济复兴的最大障碍,不能听任苏联为所欲为,于是在5月初中止自美占区支付对苏赔偿。在4国进行的多次会谈中,双方的立场存在着明显的分歧。美英认为,必须首先实行占领区的经济统一,否则,占领区的经济必将陷入混乱状态;苏联则主张,要解决包括经济在内的任何问题,唯有先实现“政治统一”,即首先建立全德中央政府。两方争论的实质是对德国的控制和争夺。美国害怕“政治统一”后的德国,将会落在苏联控制之下,从而危及西欧的团结,因此宁可让德国分裂,也要保住西欧的统一。而苏联则担心在对“经济统一”后的德国的争夺中,美英凭借经济优势而将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它不怕欧洲分裂,反而担心德国的分裂。

  此后,美苏双方在德国问题按照各自的主张展开活动。随着1947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美苏冷战局势趋于明朗。9月,苏联成立共产党情报局,并明确提出“两大阵营”的概念,此后德国便成为两大国角逐的主要场所。德国分裂的局势已不可逆转。

  1948年,在美国协调下,西方国家统一了对德政策,6月,西方大国发表了《伦敦协议》,决定未来召开西占区制宪会议、成立西德政府等。28日,美英法占领当局先后颁布《货币法》、《发行法》和《兑换法》等3个在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的法令,决定发行“B记马克”(西德马克)在西占区流通,《伦敦协议》和西占区币制改革标志着西方各国政治、经济诸方面完成了分裂德国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引发了战后历史上第一次柏林危机。

  苏联占领当局迅速发布公告,明令禁止把西占区的新货币带进苏占区和柏林,后又宣布决定在东占区和柏林发行新币“D记马克”(东德马克)。在谴责西方国家分裂德国的同时,苏占领当局以技术性困难为由,关闭了柏林与西占区的铁路交通,后又停止了公路与水路交通。就此开始了战后的第一次柏林危机。

  3.学术观点

  1.对于什么是冷战,学术界有不同观点

  苏联认为冷战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代末到60年代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对苏联所采取的政策,其目的在于断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剥夺苏联人民和世界和平与民主力量的胜利果实。此外,还有苏联学者认为,冷战主要是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地缘政治利益的对抗。它们之间的矛盾最突出地表现在西方集团在经济、贸易和科技领域歧视苏联及其盟国并且企图控制这些国家。

  美国学者认为冷战是利益冲突国家之间除直接军事冲突以外的全面对抗,东西方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

  中国学者认为冷战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一切领域,是一种埋藏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2.对于冷战的发动者,各国学者有着不同认识

  美国有一派历史学家把发动冷战的责任归于苏联和斯大林,认为由于苏联扩张迫使美国做出了反应。而另一派史学家则认为,冷战是杜鲁门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需要,如果罗斯福不去世,兴许不会发生冷战。

  我国学者认为,战后美国经济、军事的巨大优势及战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美国有一种要把其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推广到全球的一种天定使命感,所以形成了美国的全球扩张的大战略。二战之后苏联的大战略是维护国家安全。美国在推行自身战略的过程中遭遇到苏联的大战略。因此,冷战的起源实际上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它们的国家大战略之间的对立互动。

  4.图画说明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图为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家乡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进行演讲的场景。在这次以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丘吉尔号召英语世界团结起来去抵抗苏联共产主义对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的威胁。这就是著名的铁幕演说。丘吉尔身后为杜鲁门总统。

  杜鲁门(1884—1972)在发表演说

  图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的情景。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目的是“协助自由之人民维持其政府及国家完整并反对任何助长独裁政权之侵犯性运动。”这篇咨文不仅是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要求。因此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

  图片选自美国作家拉里·戈尼克所著《漫画美国史入门》第17章“冷战”。书中相关内容说明了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马歇尔计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使西欧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共产主义;使美国资本渗透进欧洲经济;建立一个有利于贸易和扩张的气候”。漫画中的拉网者正念念有词:“来吧,小鱼!”恰恰表现了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在政治和经济上控制欧洲。

  华沙条约签字仪式

  1955年5月14日在华沙召开的欧洲和平与安全第二次会议上,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苏联、捷克斯洛伐克8国共同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苏联加强了与北约抗衡的实力,也加强了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图为条约签字的场景。

  柏林空运

  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后,美英法等西方盟国只能通过空中运输对西柏林的居民进行物资补给。柏林空运持续了11个月之久,直至苏联解除封锁。图中反映的正是西柏林居民等待美国运输机空运物资的情景。

  5.参考资料目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俞正梁、颜声毅、汪鸿祥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春超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修订本,法律出版社

  [英]保罗·约翰逊著:《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

  刘金质著:《冷战史》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著:《外交史1919—1984》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

  [美]拉里·戈尼克著:《漫画美国史入门》,辽宁教育出版社
第3课美苏争霸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难点

  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课引言首先采用漫画方式,非常形象化地把至关重要的美苏争霸事件──古巴导弹危机呈现出来,目的在于迅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其因的兴趣。在配合漫画的引言文字中,特别引用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关键时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致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信。其深层意图在于:①潜在地提示出解决危机的重要途径;②能够引发学生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深入思考──在世界舞台上可以呼风唤雨的大国政治家们应该怎样面对国家利益与人类命运的选择?在入情入理的思考之后,本专题所要达到的提升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珍视和平、关注人类自身命运的人文情怀这一目的就可能实现。

  “美苏对峙”一目主要叙述了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美苏争霸第一阶段双方的政策及典型事件。这一阶段双方的政策中都表现出了和平的愿望,但也都表现出争夺的鲜明迹象。美国方面的“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是在称霸世界过程中对苏联的态度;苏联方面则试图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两分天下的目的。一方要称霸,而另一方要争霸,这就必然引起双方关系的紧张和矛盾的激化。但因双方都不希望与对方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因此两国关系在紧张之中又会表现出一定的缓和。

  缓和主要表现在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及因此形成的所谓“戴维营精神”。紧张对峙的主要表现是1960年的“U—2飞机事件”、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以及更为严重的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从赫鲁晓夫访美的背景分析,双方并非因关系的缓和而带来高层领导人的访问,反而是因柏林问题导致的剑拔弩张之后,双方寻求的妥协。为了实现与美国合作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赫鲁晓夫决定利用柏林问题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施加压力。1949年德国分裂之后,西方国家不惜投入巨资使西柏林成为它们进行间谍活动的前沿阵地和展示资本主义繁荣,对民主德国制造经济、政治、心理威胁的窗口。因此,苏联视之为“毒瘤”,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1958年11月,苏联向美、英、法政府提出照会,要求在6个月内将其驻军撤除西柏林,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否则将把过境权交还民主德国,以迫使西方国家承认其存在。西方三国拒绝,并称如果苏联封锁进入西柏林的通道,将不惜诉诸武力。苏联对此提出强烈抗议。赫鲁晓夫在会见肯尼迪特使时声称,如果肯尼迪胆敢发动战争,那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总统”。而肯尼迪政府则追加国防费用35亿美元,加强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导弹力量。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面对西方国家的强硬态度,苏联降低了调子。赫鲁晓夫表示希望通过互访和和谈改善苏美关系。这最终促成了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访美期间,赫鲁晓夫在艾森豪威尔的陪同下前往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会谈。双方表示在柏林问题上恢复谈判,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并且商定艾森豪威尔将于1960年春访问苏联。此次会谈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作为第一个访美的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认为这是苏美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务的体现。但是,战后美苏之间的第一次“蜜月”十分短暂。1960年5月,苏联击落一架美国U—2间谍飞机,这一事件使所有戴维营会谈计划告吹。

  U—2飞机事件主要源于从1956年7月开始,美国经常派遣其U—2高空间谍飞机飞越苏联领空。苏联虽然多次抗议,但都因防空能力有限而无能为力。这使得美国U—2间谍机在苏联领空肆无忌惮地飞行了近4年。直到1960年5月1日的国际劳动节庆祝仪式上,赫鲁晓夫才因苏联导弹击中一架美国U—2飞机,并生擒飞行员而扬眉吐气。然而“戴维营精神”也在转瞬之间烟消云散。美苏关系进入新的僵持时期。

  柏林墙事件的背景是:自第二次柏林危机以来,东柏林地区一直人心惶惶。而且从战后到1961年夏,离开东柏林的人超过200万,其中很多是技术人员。为此,苏联和民主德国一方采取了强制性手段。1961年8月13日,当柏林人一觉醒来后发现,在他们的城市中,沿东、西柏林分界线的东柏林一侧境内修筑起一道高墙,东、西柏林被截然分隔开来。这的确不得不使人联想到丘吉尔所谓横贯欧洲的“铁幕”已经从人们头脑之中的意识变成了残酷的现实。美国及西方盟国在恼怒之际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柏林墙的修建说明在东西方的竞争、对峙中东方处于不利地位,而且缺乏信心,只得采取强制措施保证其局面的稳定。

  就美苏双方军事对抗的激化来看,教材主要讲述了双方因古巴导弹危机而造成的几手接近核战边缘,但最终化解危机的过程。如果说对于高筑的柏林墙,美国人可以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容忍的话,那么面对渗透到自己家门口的威胁,美国则绝对不会听之任之,必然会做出强烈的反应,于是才会发生1962年10月北大西洋加勒比海上人类即将与核弹死神再度交手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一事件的背景是:在总统肯尼迪的任期内,美国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武装干涉行为。1959年1月,古巴国内的革命者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长期受美国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这使美国感到严重威胁。1961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组织古巴流亡分子入侵古巴,即猪湾事件,但仅48小时即告失败。这次入侵也使卡斯特罗感到寻求苏联支持的必要,而苏联也正欲借此建立起对美国本土的威胁。苏联对古巴的经济、军事援助,特别是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的行动未能逃过美国的空中监视。于是,一场导致世界局势严重恶化的核战危机爆发了。由于苏联对美国的核威慑是建立在脆弱的核力量基础上,因此,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和核战爆发将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苏联选择了退却。但此次较量必然会影响到下一阶段双方的争夺态势。

  “从对峙走向缓和”一目主要说明了20世纪60、70年代美苏第二阶段争夺的形势。这一阶段双方的攻守态势发生了转变。

  美国因西欧、日本商品大量涌入,而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油价又引发石油危机,这些打击都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以致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一落千丈。此外,由于持续十几年之久的越战已经使美国深陷战争泥潭,国力的巨大消耗和财政赤字的逐年扩大,使得美国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告一段落。

  而苏联在这一阶段却急起直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同时,军事上也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这一切使美国日益感到苏联已成为非常强大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

  在此诸多不利的条件下,尼克松在任时期的美国不得不调整对外战略,以“缓和”外交对待苏联,此外,从越南抽身的同时还主动谋求同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苏联方面同样推行“缓和”战略,但其实质与美国大有不同,在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的同时更加强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苏联对外扩张的顶峰以1979年底出兵阿富汗为标志。阿富汗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交通要冲,二战后苏联就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对其进行渗透。为推翻阿富汗反苏的阿明政权,苏联集结了12.5万人的部队于12月27日直接出兵阿富汗。阿明政权被切断所有外界联系,在挣扎和绝望中倒台。28日凌晨,苏联塔斯社发表声明:“应阿富汗领导集体的请求,苏联政府派出有限的部队进驻阿富汗。”入侵阿富汗使苏联在国际上陷入空前孤立。整个80年代,阿富汗问题是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为了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中国、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联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而阿富汗人民风起云涌的抵抗运动,更使侵阿苏军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正是由于苏联不顾本国经济的承受能力,强行扩充军备,使得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逐年下降,本国经济的再生能力受到巨大打击,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经济陷入危机边缘。

  在美苏之间的争夺中也有缓和表现。两国首脑通过一系列会谈和互访,达成了关于限制两国核战略力量的多个条约和协议,而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共同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使这种缓和有了更为显著的成效。特别是1975年第三阶段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最后文件中规定了与会国在未来相互关系中必须履行的原则:①主权平等,尊重主权固有的权利;②禁止威胁或使用武力;③边界的不可侵犯性;④国家领土完整;⑤和平解决争端;⑥不干涉内政;⑦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包括思想、道德、宗教或信仰的自由;⑧平等权利和民族自决;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⑩忠实履行国际法规定的各项义务。从以上原则中不仅可以明显看到两大集团关系的缓和,更可从中分析出这次会议对国际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具有的重大意义,甚而对未来欧洲发展的走向──合作与一体化进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还应特别注意到,美苏两大集团的缓和中也伴随着相互之间思想文化的渗透,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对苏联、东欧的渗透方式──“和平演变”更为隐蔽和富有蛊惑性,而这一影响将在以后美苏两国和两大阵营的关系中表现出来。

  回顾美苏之间两个阶段的争霸过程,在其争夺的重点和心脏地区──欧洲,双方都在想方设法避免热战;在美国的家门口,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使核战争几近爆发,但仍然停止在战争边缘。在解决上述危机时,双方虽都采用了相当程度的军事恐吓和威慑手段,但更多是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思想文化渗透、舆论攻击等各种手段处理问题。

  本课所讲授的内容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非常重要,也非常精彩的内容,而且能够从中挖掘出大量与本选修课专题──战争与和平紧密联系的教育资源,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时适当补充文字材料、图片等,尽量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分析,提升学生对战后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通过引言中的“古巴导弹危机”漫画作为切入点导入;通过分析引言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致信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材料导入;还可通过补充相关史料,并设计探究问题的方式导入(见案例一)。

  “美苏对峙”一目,建议教师首先分析美苏双方争霸局面形成的重要条件──两国对外政策的确定。在讲述对峙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时,建议教师补充相关文字和图片材料,将重要事件的产生背景交待清楚,以便使学生更易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为其深刻理解事件的影响奠定基础。

  在讲述赫鲁晓夫访美时,可补充他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讲话──“我相信,我们应总统先生邀请而作的这次访问以及您即将对我国进行的访问将促使国际关系的转暖;‘冷战’的冰块已经不只是有了裂缝,而且已经开始破碎了。”并结合苏联方面的对外政策分析这段讲话体现出的苏联对美苏关系的态度。在此分析基础上,更易引导学生认识“戴维营精神”的形成。

  在讲述美国U—2飞机事件时,建议教师搜集相关图片,如“1960年5月1日苏联击落美U—2飞机后的残骸”、“美U—2飞行员弗朗西斯·鲍尔斯被判在苏联服刑10年”、“赫鲁晓夫察看击落美国U—2飞机现场”、“赫鲁晓夫在联大会议上举着U—2飞机照片抨击美国”等,这些照片都能大大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将美苏之间的紧张对峙和外交斗争较为全面地复现出来。

  在讲述柏林墙事件时,建议教师搜集具有深入分析价值的几类图片:①体现柏林墙修筑的背景,如“西逃的东柏林人”;②表现柏林墙修筑过程及筑起后的景象,如“修筑柏林墙”、“寂静的柏林墙”;③能够体现因意识形态矛盾导致亲人之间的骨肉离散,如“警示牌──你将要离开美国区域”、“向东柏林亲人挥手的西柏林人”、“登台眺望亲人”。这些图片都能够非常直观地还原历史场景,从而使学生深切感受美苏两国、两大阵营在利益上的争夺和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这些争夺和冲突直接导致第三国人民基本人权受到极大损害。这样,学生对美苏两国在争霸中任意左右世界局势和人民命运的现实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中拆毁柏林墙、东西德合并、德国统一的讲授埋下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的基础。此外,还建议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柏林墙的修筑表现出苏联一方在两大阵营的对峙中采取了怎样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实质是什么?”、“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此行动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旨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刻认识这个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即苏联对西方的渗透虽然采取了十分强硬的态度,但也表现出苏联一方在竞争对峙中缺乏信心、不得不采取强制性措施以稳固统治的现实。西方国家对苏联一方的做法虽然十分恼怒,但最终选择了沉默,面对既成事实,并未因此激化矛盾。所以,柏林墙的修建是双方军事对抗后相互妥协的产物。

  在讲述古巴导弹危机时建议教师:①适当补充古巴导弹危机产生的背景(见课文注释)。②通过历史图片、地图、相关数据和文字资料等,为学生充分再现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境,以便学生充分感受危机之中核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时刻,并能深刻理解解除危机的内在原因。③可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这次军事对抗中,美苏双方都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军事恫吓手段威慑对方;此次危机终因苏联方面战略实力逊于美国被迫撤出而告结束;在整个危机过程中,双方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都运用了大量的外交手段相互攻击,最终没有给世界带来核战争的灾难,但是却让世界经历了一次异乎寻常的核恐惧,而这正是美苏两国带给世界和平的威胁;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既能看到大国面对重大危机时应有的冷静与审时度势,又深深感受到大国控制世界的情况下可能带来的国际局势的瞬息万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探究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美苏争霸第一阶段状况讲授完成之后,建议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阶段美苏争霸的特点,可设计如下两方面问题:①本阶段双方在争霸中都表现出了哪些特点?②这一阶段的美苏争霸形成了怎样的态势?关于争霸特点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双方争霸中缓和与紧张并存,且以紧张对峙的表现最为突出;关于争霸态势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本阶段争霸优势在美国一方,因此体现了美攻苏守的态势。

  “从对峙走向缓和”一目,建议教师在讲授美苏争霸第二阶段情况时从四个方面把握教材内容:①美国方面对外收缩战略及具体表现;②苏联方面对外扩张战略及具体表现;③双方争夺中的缓和表现;④双方关系缓和中更加隐蔽的进攻方式及表现。

  在讲述美国方面对外收缩战略及具体表现时,首先需要分析清楚背景原因。这里建议教师补充一定的材料从经济和军事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而这两方面恰恰是左右国家对外政策最为重要的条件。此处讲解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苏美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表。在讲述收缩战略的具体表现时,可搜集中美关系方面的典型照片或材料,突出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本质转变。

  在讲述苏联方面对外扩张战略及具体表现时,可结合教材“历史纵横”栏目中出示的“苏联的‘缓和’战略”,分析其“缓和”的实质在于赢得时间、积蓄实力,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在讲述苏联对外出击的具体表现时,可突出对出兵阿富汗一事的分析──原因、情况、对本国和整个国际环境的影响。进而可结合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结果,引导学生认识,无论实力如何强大的国家都将在过度的扩张中品尝失败苦果。

  在讲述双方争夺中的缓和表现时,建议教师抓住“缓和”的特点表现在美苏对核武器的限制和裁减以及两个阵营之间为欧洲安全做出的努力。

  在讲述双方关系缓和中更加隐蔽的进攻方式及表现时,建议教师抓住“隐蔽进攻”的方式──思想文化渗透这一特点,特别是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和平演变”策略,在未来的发展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瓦解作用。

  在上述各项问题讲述完成后,可引导学生分析本阶段双方争夺的特点与第一阶段有何不同?其争夺态势是否发生转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一阶段的争霸中双方的直接对峙、激化矛盾的情况并不显著,两国关系的总体趋向是缓和。在争夺态势上,本阶段更多体现为苏攻美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导入

  (师):请同学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看看都能获取哪些信息?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语(1961年

  9月10日苏联《真理报》)

  (生):(略)

  (师):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怎样看待苏美两国的世界地位?

  (生):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师):他对苏美两国关系有什么样的展望?

  (生):希望苏美联合。

  (师):赫鲁晓夫认为苏美两国对世界局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生):两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样世界局势就会安定。

  (师):在赫鲁晓夫看来,只要苏美两国不兵戎相见,那么世界将不会有战争。那么,他又如何看待发动战争的人呢?

  (生):他认为这些人是自不量力的,是疯子。只要苏美两国动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制止他。

  (师):我们从赫鲁晓夫这段并非长篇大论的语言中已经发现了非常多的值得关注的信息,他所表达的想法正是我们今天课上要来学习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还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赫鲁晓夫发表这些看法的时间是在1961年9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些材料:

  1962年10月22日晚上,美国总统肯尼迪首次告诉美国人民,苏联在古巴部署攻击性核弹,美国绝不容忍这种挑衅。他下令封锁古巴,海军船舰对所有开往古巴的轮船实施“隔离检查”。

  肯尼迪的广播震撼全美,美国人民万万没想到核战如此迫在眉睫,舒适的家园与宝贵的生命即将毁于核辐射,举国上下顿觉世界末日来临。

  (师):同学们看了这两段文字会产生什么疑问吗?

  (生):(略)

  (师):的确,1961年9月赫鲁晓夫还在与美国记者大谈两国的和平和制止战争的能力,但一年之后美国却突然间大难临头。什么事件能够引发如此紧张的美苏关系,而这一事态又将如何发展下去呢?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今天这堂课上找到答案。

  案例二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的讲授

  (师):1959年1月,古巴革命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胜利,建立了共和国。这使美国感到严重威胁。1961年4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组织流亡分子入侵古巴,但仅48小时即告失败,而古巴也随即请求苏联给予经济和军事援助。但这种援助却没有逃过美国的严密侦察。1962年8月和10月,美国的高空侦察机在古巴上空接连拍摄到苏联修建导弹发射场的照片。于是就有了我们开始提到的肯尼迪政府对美国民众的讲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古巴导弹危机形势图。从地图上你能分析出为什么美国对其军事侦察获得的情报如此大动干戈吗?

  (生):古巴地理位置对美国具有极大的威胁性,且苏联导弹又全部安置在古巴北部距离美国领土最近的地区。

  (师):因此,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宣布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并要求苏联立即从古巴撤出所有导弹的同时,还声称美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向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核导弹视为苏联对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的全面报复。美国调动了180艘舰船(包括8艘航母),68个空军中队,另外有5个师的部队集结在佛罗里达准备入侵古巴,设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也得到加强,而其海、陆、空三军和全部核力量也都处于高度战备状态,载有核弹头的B—52轰炸机进入古巴上空,各级指挥都已进入角色。而苏联方面在古巴的导弹也对准了华盛顿等地,在古巴的苏军指挥官得到了如果遭到密集空袭就可以使用导弹的指令。

  美苏双方剑拔弩张,最为紧张的时刻是在1962年的10月27日,短短一天里发生了多次“擦枪走火”事件。在古巴上空,美国的一架U—2飞机被苏联防空导弹击落,而美国准备轰炸古巴进行报复;苏联则在国内试爆了一颗原子弹,以此向美国示威。此刻两国都摆出了决不善罢干休的架势,核大战一触即发,全世界为此紧张到了极点。

  但很富有戏剧性的是,10月28日早晨,莫斯科电台报道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同意撤走导弹。大家一定感到奇怪,如此命悬一刻的冲突怎么会在一夜之间戏剧性地化解了呢?

  (生):(略)

  (师):这个看似费解的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请大家看看下面的一些数据,你的疑问马上迎刃而解。

  (师):看来这是美苏两国之间的一次核赌博,在拥有1000枚核弹头的美国面前,只有300枚核弹头的苏联只有屈辱地将导弹撤离古巴。这时我们再来看看教材引言中为我们出示的古巴导弹危机漫画,我们恐怕就可以怀着一份相对轻松的心态来感受一下美苏两国最高领导人坐在核弹之上,一边即将按下核弹按钮,一边大汗淋漓地较量腕力的赌徒形象了。那么,这场赌徒般的较量会给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生):(略)

  (师):危机中,美苏两国把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又不得不后退一步,从而使世界避免了核灾难的降临。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世界会为之庆幸。而其中,我们更多看到了苏联方面的退缩,为此,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曾兴奋地对国家安全顾问说:“两个家伙比赛瞪眼珠子,结果那个家伙(赫鲁晓夫)先眨眼。”后来,当赫鲁晓夫听到腊斯克对自己的嘲笑后,他很意味深长地说:“先眨眼的人并不一定是个弱者,有时他是个智者。”我们怎么来理解赫鲁晓夫这个回答?

  (生):(略)

  (师):的确,与承担毁灭人类的罪责相比,紧要关头的退让恰恰应该是政治家清醒、冷静的认识和选择,不然,赫鲁晓夫本人不就成了他自己所鄙夷的那个发动战争的“疯子”了吗?这里还要请大家思考,古巴导弹危机因苏联的退让而告化解,但作为美国政府来说,是不是想坚持到底、绝不妥协,不惜以核战作为美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选择呢?

  (生):(略)

  (师):如果分析国务卿腊斯克对赫鲁晓夫的嘲笑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但是有一个事实却与这一结论相矛盾,就在赫鲁晓夫宣布撤离导弹的同一天,美国总统肯尼迪去了教堂。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一下他会祈祷些什么?而这个行为本身又说明了什么?

  (生):(略)

  (师):看来美苏两国的领导人在内心深处都是不希望与对方发生直接武装冲突特别是核战争的。但是不是说有了这样一次令世界惊心动魄的核较量之后,美苏两国从此就会真正偃旗息鼓、相安无事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双方虽然都不愿将核战变为现实,但各自的野心和欲望还在,特别是苏联,较量中的屈辱可能带给它的影响是什么?

  (生):大力发展军备,特别是核军备。

  (师):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在以后的两国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什么?

  (生):新一轮的军备,特别是核军备竞赛。

  (师):看来此后双方强调“从实力地位出发来遏制对手,用发展核武器来制约核武器”又将成为令世界提心吊胆的对策。所以,历史学家才把那个时期美苏之间的态势做了这样的描述:

  每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如此巨大的抹掉对方(以及其他任何国家)的能力──因此而出现了很快被称之为“互相确保摧毁”的事态。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试

  请从军事方面分析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在与苏争霸中采取守势的原因。

  解题关键:美国战后扩张政策和军事侵略行动带来的巨大消耗和苏联方面咄咄逼人的态势。

  思路引领:美国一贯采取的侵略扩张政策和在此政策指导下发动的越南战争对美国有怎样的影响?与此同时苏联的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状况如何?

  答案提示:战后美国长期采取的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60年代开始的长达十几年的侵越战争使其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而苏联在这一阶段则借助有力的国际形势提高综合国力,并在战略武器方面与美国相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方面采取了守势。

  学习延伸

  如有条件,请查一查这本书的中译本,谈谈你的看法。

  解题关键:思考核军备竞赛给美苏两国关系乃至于世界局势带来潜在的巨大威胁。

  思路引领: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的情况如何?本书作者为什么得出“互相确保摧毁”这一概念?你怎样理解这个概念?

  答案提示:(略)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赫鲁晓夫关于苏美关系的言论(节录)

  如果把国际紧张局势这件事说得确切一点,那么显然这件事归根结底就是苏美两国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件事也可以形象地来说明,就好像一棵甘蓝一样,必须一层层地剥掉它的叶,才能剥出它的心,在我们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个剥去各国间悬而未决的争端问题,那么最后也会发现问题的心,这就是我们两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原因是,苏联和美国在工业方面是最雄厚、在军事方面是最强盛的大国,同时两国都拥有原子武器和氢武器,以及雄厚的常规军备。在国际舞台上,它们之间进行着最激烈的论战。

  ──赫鲁晓夫1957年5月10日答美国《纽约时报》

  总编辑特纳·卡特勒奇问

  整个国际局势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取决于美国和苏联──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之间将建立起来怎样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最近苏美关系中出现的新事物的萌芽已经得到全世界最真诚的赞同,苏美关系中的冰块无疑已经移动了,我们为此感到衷心的高兴。

  在保证改善苏美关系的一系列事件中,苏联和美国政府首脑的互相访问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赫鲁晓夫1959年9月18日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说

  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国情咨文(摘录)(1961年1月30日)

  我们的最大的挑战仍然是在冷战那边的世界──但是第一个大障碍仍然是我们同苏联和共产党中国的关系。我们决不可受骗而认为这两个国家已经放弃了征服世界的野心。公开的和平竞赛──为了声誉,为了市场,为了科学成就,甚至为了人的思想而展开的竞赛──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如果自由和共产主义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展开争取人们效忠的竞赛,我就会以增长无比的信心瞻望未来。

  为了对付这一连串的挑战,即在世界舞台上起我们责无旁贷的作用,我们必须重新检查和改善我们的全套工具──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

  这三者同样重要。在总统的徽章上,美国之鹰的右爪抓着一根橄榄枝,左爪则抓着一束箭。对于这两样东西,我们要给予同样的注意。

  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节录)(1962年10月22日)

  第一,为了制止进攻性力量的增长,将开始严密封锁运往古巴的一切进攻性的军事装备。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它们转回。这种封锁在必要时将扩及其他类型的货物和载运工具。但是我们不会像苏联人在1948年柏林封锁时企图所做的那样,不让生活必需品的进入。

  第二,我已命令继续加紧严密监视古巴和古巴加强军事力量的做法。美洲国家组织外长在10月6日的公报中拒绝在涉及本半球的问题上保持缄默。如果这种进攻性的军事准备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对本半球的威胁也将不断增加,我们将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我已指示武装部队为任何紧急情况做准备。我相信,为了古巴人民和在工地上的苏联技术人员的利益,这种威胁的继续给所有有关人员带来的危害将被人们所认识。

  第三,本国的政策是把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做出充分的报复性的反应。

  第四,作为一种必要的军事警戒措施,我已加强了我们在关塔那摩的基地,在今天撤退了我们在那里的人员的家属,并命令另外一些军事部队随时作好戒备。

  第五,我们今晚要求美洲国家组织的磋商机构立即开会,考虑对本半球安全的威胁。并援用里约热内卢条约第六条和第八条支持一切必要的行动。联合国宪章允许地区安全计划。本半球国家早已决定反对外来势力的军事存在。我们在全世界的其他盟国也已作了戒备。

  第六,根据联合国宪章,我们今晚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采取行动,反对苏联对世界和平构成的威胁。我们的提案是要求在联合国观察员的监视下迅速卸除和撤退在古巴的一切进攻性武器,然后封锁才能解除。

  第七也是最后一点,我呼吁赫鲁晓夫主席停止和取消对世界和平和我们两国稳定关系的这种秘密鲁莽并富有挑衅气味的威胁。我进一步要求他放弃世界霸权的计划,加入到历史性的努力中去,以结束危险的军备竞赛,改变人类的历史。使世界免入毁灭深渊的良机现在摆在他的面前。他应该恪守他的政府的声明,即没有必要在它自己领土以外的地方部署导弹。他应该把这些武器从古巴撤走,他应该克制,不做出任何扩大或加深目前这场危机的举动。还有他应该投身于寻求和平永久的解决方案的努力中来。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摘录)(1962年10月27日)

  尊敬的总统先生:

  我很满意地了解了您给吴丹先生的关于采取措施避免我们两国船只接触、从而避免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的复信。你们方面的这一明智步骤使我更加相信,您表现出对维护和平的关怀,我满意地指出这一点。

  ……

  您在声明中主张,主要目的不仅是达成协议和采取措施来防止我们的船只接触和防止危机加深,而危机可能由于这种接触而触发军事冲突之火,到那时,任何谈判都将无济于事,因为将由另外的力量,另外的规律──战争的规律开始发生作用。我同意您的意见:这只是第一步。主要的是必须使国与国之间以及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和平局面正常化和稳定下来。

  您对美国安全的焦虑我是理解的,总统先生,因为这是做总统的首要责任。然而,同样的问题也使我们感到不安,这些责任也落在作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我的身上。使您感到不安的是:我们以武器帮助古巴加强防御能力──只是加强防御能力,因为古巴不论拥有什么武器,都不能同您们相比,因为两国大小就不同,尤其是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希望古巴能根据其人民的愿望和平地生活和发展这种动机的人道性。

  您希望自己的国家太平无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古巴也希望这样,所有国家都希望自己太平无事。但是您们用军事基地包围苏联,用军事基地包围我们的盟国,直接在我国的四周布置军事基地,在那些基地上放置你们的火箭武器,您们这样表现出来的行动又叫我们苏联、我国政府怎样来评价呢。这不是什么秘密。美国的身负重任的活动家洋洋得意地宣布这点。你们的火箭设置在英国,设置在意大利,而矛头是针对我们的。你们的火箭设置在土耳其。

  古巴使您感到不安。您说,古巴令人感到不安是因为它位于离开美国海岸90海里1海里=1.852千米。的地方。但是土耳其同我们毗邻,我们两国的哨兵踱来踱去互相可以望到。您怎么认为你们有权利要求保障贵国的安全和要求撤除您称之为进攻性的武器,但却不承认我们有这种权利?

  要知道,你们在土耳其,在紧挨我们身边设置了你们叫作进攻性武器的火箭毁灭武器。那么,一方面承认我们两国在军事方面拥有相等的可能性,同时我们两大国之间却存在着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这两点怎么能吻合起来呢?这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吻合起来的。

  ……

  我想会有可能很快地结束冲突和使局势正常化,从而使人们能够松一大口气,因为我们认为,那些身居要职的国务活动家具有冷静的头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和不把事情搞到发生战争灾祸。

  因此我提出建议如下: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同意实现这点并在联合国宣布这个保证。贵国代表要发表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让我们达成协议:你们以及我们需要多少时间来实现这点。在这以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委托人就可以现场监督这种保证的执行情况。当然,古巴政府和土耳其政府必须允许这些全权代表到它们的国家去检查各方保证的执行情况。看来,全权代表最好既得到安理会以及你们和我们──美国和苏联的信任,也得到土耳其和古巴的信任。我想,看来要挑选这种得到各有关方面的信任和尊敬的人不会有什么困难。

  我们提出这种保证,目的是满足古巴人民和土耳其人民并给他们以希望,增强他们对本国安全的信念,我们将在安理会范围内声明,苏联政府将郑重允诺尊重土耳其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及其主权,不干涉它的内政,不进犯土耳其,不让本国领土用作这种进犯的跳板,并且将制止那些想从苏联的领土,以及从与土耳其毗邻的其他国家的领土对土耳其实行侵略的人。

  美国政府也将在安理会范围内对古巴发表同样的声明。它将声明美国将尊重古巴边界的不可侵犯性,尊重古巴的主权,保证不干涉其内政,美国自己不进犯、也不让本国领土用作进犯古巴的跳板以及将制止那些想从美国领土或者从同古巴毗邻的其他国家的领土对古巴实行侵略的人。

  ……

  你们谈到的和你们说使你们不安的那些在古巴的手段掌握在苏联军官手中。因此不致有任何偶然动用这些武器危害美国的情况。这些武器是应古巴政府的请求设置在古巴的,而且仅仅是为了防御。因此,如果不进犯古巴,或者不进攻苏联或我们的其他盟国,那么,这些手段当然不会在现在,也不会在将来威胁任何人。因为这些手段不是用于进攻目的的。

  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节录)(1963年8月5日签订于莫斯科)

  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以下称为“原缔约国”),宣布它们的主要目的是按照联合国的宗旨尽速达成一项在严格的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协议,这项协议将制止军备竞赛和清除刺激生产和试验各种武器(包括核武器)的因素,谋求永远不继续一切核武器试验爆炸,决心继续为此目的进行谈判,并希望使人类环境不再被放射性物质污染,

  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一、缔约各国保证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下列任何地方禁止、防止并且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

  (一)在大气层;在它的范围以外,包括外层空间;或水下,包括领海或公海;或者

  (二)在任何其他环境中,如果这种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出现于在其管辖或控制下进行这种爆炸的国家领土范围以外。在这方面的谅解是,本项规定并不妨碍签订一项永久禁止一切核试验爆炸(包括所有在地下进行这种爆炸)的条约,正如各方在本条约序言中所说的,缔结这项条约是它们谋求达成的。

  二、缔约各国还保证不引起、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加将在本条第一款所述的任何环境进行的,或会产生该款所提到的影响的任何地方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试验。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节录)

  (1968年7月1日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

  本条约各缔约国(以下称“各缔约国”),

  考虑到一场核战争将使全人类遭受浩劫,因而需要竭尽全力避免发生这种战争的危险并采取措施以保障各国人民的安全,

  认为扩散核武器将使发生核战争的危险严重增加,

  根据联合国大会要求缔约一项防止更广泛地扩散核武器的协定的各项决议,

  承诺进行合作为应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和平核活动的各种保障措施提供便利,

  表示支持进行研究、发展和其他努力,以促进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制度范围内应用下述原则,即通过在一定战略地点使用仪器和其他技术有效地保障原料和特殊裂变物质的流动,

  确认下述原则:一切缔约国,不论是有核武器国家或无核武器国家,均能为和平目的而获得和平应用核技术的利益,包括有核武器国家由于发展核爆炸装置而可能得到的任何技术副产品,

  深信在促进此项原则时,所有缔约国均有权参加尽可能充分的科学情报交换,以促进为和平目的而应用原子能的发展,并且单独地或与其他国家合作,对促进这种发展作出贡献,

  宣布它们的意图是尽早实现停止核军备竞赛和着手采取以核裁军为目标的有效措施,

  敦促所有国家为达到这个目标而进行合作,

  ……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摘录)(1971年7月6日)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那时美国实际上生产全世界全部产品的50%以上。

  这只是25年以前的事。现在,25年已经过去了,让我们看看今天的局势以及今后5年或者10年可能出现的局势。我不想把自己限制在5年或者10年的范围,我只是说,在今后10年,我们将看到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比过去25年发生的变化更大,而在这方面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第一,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

  ……

  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要注意的是,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的非常有力的竞争者;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盟国,但是它们在全世界争夺经济领导地位方面同我们进行着竞争,而且竞争得很厉害。

  ……

  那么,总起来看,我们将看到什么情况呢?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10年或许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

  现在,让我们看看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当时我们谈论缺少美元问题;当时我们谈到必须──用玩扑克牌的术语来说,美国掌握了全部筹码,我们必须分一点筹码给别人,让别人也可以玩。

  ……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这并不是坏事。事实上,这可能是一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

  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节录)(1973年1月27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在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同意下,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在越南共和政府的同意下,

  为了在尊重越南人民的基本民族权利和越南南方人民的自决权的基础上在越南结束战争和恢复和平,并对巩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已商定并保证尊重和实施下述条款:

  第一章越南人民的基本民族权利

  第一条

  美国和其他国家尊重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所承认的越南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二章停止敌对行动──撤出军队

  第二条

  自1973年1月27日格林威治标准时间24时起在越南南方全境实现停火。

  在同一时刻,美国将停止其驻于任何地方的陆、空、海军对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土的一切军事活动,并结束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海域、港口及水道的布雷。本协定一俟生效,美国将对在越南北方海域、港口和水道中的一切水雷进行排除、使之永远失效或销毁。

  本条约所述的完全停止敌对行动是稳定的和无限期的。

  ……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摘录)(1975年8月1日)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与会国,

  重申它们的目标是促进彼此间较好的关系,并确保各种条件使其人民能够免除对他们安全的任何威胁或危害,能够在真正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

  深信必须进行努力使缓和既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发展、无所不包和普及各地的过程,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的各项结果的执行将是对这一过程的重大贡献;

  考虑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以及与会国在实现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提出的目的方面的共同宗旨应当导致在各个领域发展它们之间的更好的和更密切的关系,从而克服由于它们过去的关系的特点而产生的对抗,并增进相互了解,

  注意到它们共同的历史,并且认识到它们在传统和价值标准方面存在的共同因素可以帮助发展它们的关系,希望在充分考虑到它们立场和观点的特性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寻找共同努力的可能性,以克服不信任而增进信任,解决使它们分裂的问题,并为人类的利益而合作,

  认识到欧洲安全的不可分割以及它们在发展全欧合作和它们自己之间的合作方面的共同利益,表示它们愿作相应的努力;

  认识到欧洲和平与安全同全世界和平与安全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意识到它们每个国家都需要为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和促进基本权利、经济和社会进步以及各国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

  会议通过如下各项:

  甲,

  (一)指导与会国间关系原则的宣言

  与会国,

  重申它们对和平,安全与正义的义务,继续发展友好关系与合作;

  认识到这一反映各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义务构成每个与会国当前和将来的责任,过去的经验使这一责任更加重大;

  按照它们身为联合国会员国,并且根据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重申它们充分和积极支持联合国及加强其作用和效能,以增进国际和平、安全和正义,促进国际问题的解决,以及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合作,

  表示它们共同遵守下面列举的,并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并表示它们愿意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实行这些原则而共同行动,

  声明它们每个国家决心在同其他与会国──不管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制度以及幅员、地理位置或经济发展水平如何──的关系中尊重和履行如下原则,这些原则在指导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具备首要意义;

  ……

  2.课文注释

  古巴革命

  20世纪50年代古巴人民反对亲美独裁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1952年3月10日,F.巴蒂斯塔·伊·萨尔迪瓦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再次上台,实行亲美独裁统治。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带领一批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失败后被捕入狱。1955年5月获释,随即建立了革命组织七二六运动。1956年12月,卡斯特罗又组织一批青年从墨西哥乘格拉玛号游艇渡海回古巴,登陆后转战到马埃斯特腊山区开展游击斗争。1957年3月13日,以J.安东尼奥·埃切瓦里亚为首的一批青年学生攻打总统府,失败后建立三一三革命指导委员会,转入拉斯维利亚斯省山区打游击。1958年,另一反美组织人民社会党也在亚瓜哈依地区组织游击队。不久,这两支队伍同七二六运动领导的游击队主力汇合成一支较大的起义军。同年10月,卡斯特罗颁行土地改革法,各阶层人民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12月,起义军解放圣克拉腊,消灭政府军主力。接着,挥师西进,直指哈瓦那。在革命形势的逼迫下,巴蒂斯塔于1959年1月1日逃亡国外。起义军进入首都哈瓦那,宣告古巴革命的胜利。接着,临时政府成立。卡斯特罗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同年2月出任政府总理。

  以卡斯特罗为首的七二六运动取得政权后,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61年5月1日,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洲际导弹

  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导弹。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和作战对象不同,对洲际导弹的射程规定也不一致。按飞行弹道分为洲际弹道导弹和洲际巡航导弹;按发射点与国际位置分为地地洲际导弹和潜地洲际导弹。是战略核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洲际弹道导弹通常采用多级液体或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惯性制导或复合制导,携带核装药单弹头或多弹头(集束式多弹头或分导式多弹头)。它具有推力大,飞行速度快,射程远,命中精度高,杀伤破坏威力大等优点。但多数存在体积大、笨重和不便机动等弱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配置在地下发射井内,采用自力发射(热发射)或外力发射(冷发射)方式。

  潜射导弹

  潜射导弹是由潜艇发射的导弹。潜艇导弹系统有潜射核弹道导弹、潜射巡航导弹(常规)、潜舰导弹、潜潜导弹、潜空导弹等几种类型。

  战略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是指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中、远程轰炸机。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当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输工具。它既能带核弹,也能带常规炸弹;既可以近距离投放核炸弹,又可以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既可以做战略进攻武器使用,在必要时也可遂行战术轰炸任务,支援陆、海军作战。因此,它是一个国家战略进攻力量中最机动、且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武器系统。

  苏军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8年,亲苏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两派联合发动政变,打死总统,成立了以塔拉基为主席的新政府──革命委员会。新政府与苏联迅速签订了“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全面与苏联合作。这样,大批苏联专家和顾问名正言顺地控制了阿富汗的几乎所有重要部门。塔拉基的政策引起了人民民主党的内部一些高层人士的不满,1979年3月就任总理的阿明在内讧中打死了塔拉基。阿明执政后,执行有保留地与苏联友好的政策,引起苏联的不满,苏阿矛盾日益激化。由于阿明曾经在美国学习过,苏联认为他本人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决定冒险除掉他。11月,苏联设计调走了喀布尔的阿富汗军队,由苏军换防。1979年12月27日晚7时,苏联以受到邀请为借口,派军队侵入阿富汗。同时,部署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苏军在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也突然发起进攻,占领了喀布尔的各个重要战略要地,苏联克格勃的快速反应部队阿尔法小组占领总统府,击毙阿明。苏联把卡尔迈勒扶上了阿富汗的统治舞台。苏军的侵略在阿富汗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国内,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高潮,大大小小的抗苏游击队遍及阿富汗全国各地;国际上,苏联也空前孤立,联合国大会在1980年1月即通过提案《要求外国军队立即无条件和全部撤出阿富汗》。到1987年,联合国连续9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美国对阿富汗的抗苏力量进行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侵阿战争,苏联的军事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不满也日益增大。1986年,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这场苏联先后动用50多万官兵、累计伤亡5万余人、耗资450亿卢布、长达9年2个月的战争,终于随着1989年2月15日最后一批苏军撤出阿富汗而宣告结束。当最后一辆坦克驶上苏阿边境的阿姆河大桥时,驻阿苏军司令格罗莫夫跳下战车,徒步走过了苏阿边界线。面对蜂拥而上的记者,他的话意味深长:“我是最后一名撤出阿富汗国土的苏军人员。在我的身后,再也找不到一名苏联士兵了。”

  3.学术观点

  关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讨论

  外国学者对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动机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有的认为苏联的主要动机是保护古巴不受美国的攻击,也有的人强调苏联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

  杰弗里·罗伯特在《世界事务中的苏联》一书中把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目的归结为:①威慑美国对古巴的入侵;②建立战略武器的均势;③应付中国和苏联国内对其外交政策的批评;④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

  理查德·A·斯考沃茨《冷战参考指南》一书认为赫鲁晓夫其所以在古巴部署导弹,主要考虑是:①补偿在柏林危机中所遭受的耻辱,安抚国内持强硬立场的反对派;②表示对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的不满;③增加反击核攻击的准备时间。如果美国对古巴实施第一次核打击,苏联可作较为充裕的还击准备;④使美国的城市处于核打击的威胁之下,改变美苏力量对比,有利于两国核力量的平衡。

  4.图画说明

  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幅漫画

  出自1962年的一份美国报纸。图中,赫鲁晓夫同肯尼迪正在扳手腕,他们的屁股下面各自坐着对方的核弹头,左手都在准备按下核弹按钮,两人都已大汗淋漓。较量的结果,显然是赫鲁晓夫居于下风。此漫画反映出苏美关系极度紧张,战争已一触即发。

  柏林墙

  1961年5月民主德国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日益严重的本国居民逃往联邦德国的问题。几年来大批东德居民越过边境跑到联邦德国,仅1961年6月就有近10万人西逃,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这严重地威胁着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后政治局秘密作出决定,要建立一座柏林墙来阻止外逃的浪潮。1961年8月13日凌晨,与西柏林接壤的东柏林街道上所有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的大灯照亮了东西柏林的边界线,2万多名东德士兵只用了6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间43千米的边界上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8月18日开始了柏林墙的全面建设。“柏林墙”不仅建在东西柏林之间,而且延伸于东西德边界。柏林墙全长166千米,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千米、宽50米的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还有250只警犬。柏林墙高4米,宽50厘米,墙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柏林墙的建成封死了192条街道,其中97条连接东西柏林,95条连接东西德其他地区。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然而柏林墙的险峻并没有完全挡住西逃的势头,人们想出各种办法逃往当时的西德,当然能跑出去的人毕竟是少数。据统计,在那些年里大约5000人试图越跑,其中3200人被抓获,100多人在越墙时被打死,200多人受伤。80年代末,东欧政局的急剧变化,1989年民主德国开始有大批居民出走,11月9日下午6点,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自由进出国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柏林墙随后被拆毁。

  出席“欧安会”的各国代表

  早在1954年,苏联就提出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但遭到西方国家的拒绝。到60年代末,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又一再提出召开欧安会的建议。西欧国家对苏联的建议作出了积极的响应。美国起初反对召开欧安会,但在欧洲出现要求改善东西欧关系的强大潮流面前被迫改变态度,以免被置于全欧会议之外。从1973年7月至1975年8月,欧安会分三个阶段举行。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通过了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图为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前排右一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尼克松(左)与勃列日涅夫在1972年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上签字

  图为1972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署《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和《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的场景。

  5.参考资料目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何春超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修订本,法律出版社

  [美]J·布卢姆等著:《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

  刘金质著:《冷战史》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

  难点

  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影响及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说明了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解体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整个战后美苏关系发展的历程对国际局势造成的影响及对国际关系发展带来的启示。

  本课引言以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为切入点,一语道破此计划的核心──把进攻美国的战略弹道导弹拦截和摧毁在到达美国之前。这有利于学生简明扼要地掌握美国军事战略的核心思想,加之相应的图片辅助,更便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认识里根执政时期的对苏政策。此外,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言特别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科幻电影《星球大战》的名称与该计划的联系,由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在青年学生中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可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从更深层次分析,引言的内容还隐含着美苏关系进入80年代后出现的态势转变,即美国对苏联的强大攻势。

  “‘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一目主要叙述了美苏两国80年代的主导政策及双方最高领导人扩大接触的成果。

  从美国方面的政策来看,1981年上台并连任至1988年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对美苏关系及双方地位的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任期内,美国与苏联的关系表现为从强硬对抗到更多利用“缓和”局面使苏联自身发生转变的两个阶段。里根执政之初提出了“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的“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在军事上提出“灵活反应战略”,目的是在美苏争夺中重新夺取军事优势,使美国具备同苏联打各种形式、规模的战争的能力。1983年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目的是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提高核威慑力量,造成对苏联技术和经济的压力,以技术竞争代替数量竞争,利用高科技拖垮苏联。此时,苏联则希望以国家首脑的高级会晤谋求双方关系的改善。但里根对此没有兴趣。恰在里根的第一任期内,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像走马灯似地频繁更迭。这让里根有了很好的借口──他没有谈判对手。里根在1981年1月取消了自尼克松以来延续12年的苏联驻美大使进入美国国务院可以不走正门,并可单独会见美国国务卿的特权。这一行动恶化了美苏关系。同时,里根政府还特别针对苏联展开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第一阶段的严重对抗持续了4年之久。1985年里根第二任期内,双方关系逐渐改善。美苏由以军事竞赛和对抗为主进入以综合国力较量和对话为主的时期。这主要因为80年代美国的大规模扩军使政府背上巨大的财政包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继续对抗已力不从心。

  从苏联方面来看,全球争霸所造成的国内经济衰退使苏联实力大大落后于美国。面对严峻现实,1985年3月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的“新思维”。强调在核对抗时代,“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和平共处在今后,特别是在核时代,已经成为全人类生存的条件”,“不把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国人民当作敌人来对待。”他提出美苏两大体系只能和平竞赛、和平竞争。这一方面是借此减轻由于过度扩张带来的重负,同时也希望以温和的行动赢得美国的支持。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苏联的对外策略和措施发生了转变,即为放弃争夺、裁减军备、全面收缩、改善关系、放松控制。

  “冷战的结束”一目主要叙述了美国方面新一届政府──乔治·H·W·布什的对苏政策、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情况、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概况。

  关于苏联国内的戈尔巴乔夫改革问题。1985年苏联开始了改革进程,在经济改革中遇到了近70年旧体制形成的巨大阻力,改革停滞不前。戈尔巴乔夫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旧政治体制的阻碍,于是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民主化”和“公开性”原则。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正式确认“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党的理想,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建立总统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抛弃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国家经济衰败。而政治上的“多元化”和多党制则更削弱了共产党的地位,败坏了共产党的威信,最终导致社会动荡、政治失控和民族分离运动的加剧。

  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美国表示支持。从1989年12月至1991年7月美苏先后进行了5次高级领导人会晤,协调双边关系。而在经济上,美国则利用提供经济援助的许诺,向戈尔巴乔夫施压,以左右苏联改革进程。布什政府明确告诉苏联,只有实行根本变革才有可能得到美国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戈尔巴乔夫希望用苏联“朝着民主方向前进”、“实现市场经济”等作为条件,来换取1500亿美元的援助,但如此廉价的拍卖并未得到西方的响应。

  关于苏东剧变问题,对于东欧各国,戈尔巴乔夫的态度是“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选择适合本国社会制度的主权,对他国人民这种主权的尊重是欧洲正常化过程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苏联对东欧的“松绑”和美国长久以来对东欧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终于导致1989年的剧变,各国共产党纷纷下台。特别是民主德国发生了更加剧烈的变化。1989年,民主德国开始有大批居民出走,搅乱了民心,影响了政局的稳定。11月,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自由进出国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并拆毁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在分裂45年之后实现了统一。德国曾是美苏争夺的主要对象和斗争场所。因此,德国的统一是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苏联国内,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先后宣布脱离苏联独立,从而揭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1991年3月,苏联就联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决,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草案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8月19日,以亚纳耶夫为首的少数苏共领导人发动政变,软禁了戈尔巴乔夫,但很快失败。“八一九”事变后,戈尔巴乔夫虽重新掌权,但影响力大大下降。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至12月,大多数加盟共和国都宣布独立。11个共和国领导人排除戈尔巴乔夫,在阿拉木图会晤,签署《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至此完全解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告苏联公民书中宣布:“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之后的情况,我终止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进行的活动。……”他同时辞去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并将核按钮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晚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几十年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升起俄罗斯的三色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代表们举手通过了一项宣言,宣布苏联终止存在。战后持续了40余年的两极对峙格局,以苏联一极的自行坍塌而告崩溃。

  美国自战后以来在军火上花掉数百万亿美元都没有搞垮苏联,却不用一枪一弹、一兵一卒,仅以数十亿美元的许诺就赢得了在美苏较量中的胜利。

  “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一目主要分析了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世界局势、地区和平、人类生存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两极格局解体后出现的影响世界和平的各种潜在威胁。

  关于冷战对世界局势、地区和平的影响应客观分析,美苏的激烈对抗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对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对局部地区的局势更造成动荡不安,错综复杂,甚至是战争灾难。但对峙过程中的缓和态势也有其积极影响,由于美苏两国对于国际事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两国在危险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就为稳定世界局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两国之间通过谈判、协议、裁减军备的方法表现出的缓和,也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可以借鉴的缓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

  美苏对抗给人类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经济正常发展都造成重大影响。

  两极格局解体后遗留了很多问题和潜在危机。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比如“视对方为本国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威胁,是最大和最危险的敌人”,“认为己方之所得恰是对方之所失”,“制造安全困境,迷信核武器和核威慑”,等等。而且,美国长期的意识形态宣传──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专制主义、没有人性、侵略扩张的邪恶势力,使西方社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共产主义是邪恶之源。这些看法很难从人们的固有意识中清除,故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获得真正良好的、稳定的国际环境;而原被美苏矛盾掩盖的各种矛盾也随着滋长,如民族矛盾、地区冲突等,更成为威胁和平的潜在因素;随着苏联一极的崩塌,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因而它表现出在国际事务中的指手画脚和恃强凌弱,这些都会对国际局势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成为引发战争的潜在威胁。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本课的导入,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引言中的相关内容,以便引起学生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结合前课内容,回顾美苏争霸前两个阶段的特点和态势,并由学生提出第三阶段美苏关系特点及态势的预测,引入课题。

  “‘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一目内容建议教师重点把握美国里根政府对苏政策和具体措施,将其强硬和主动进攻的特点和态势分析到位。教师可选择利用下列材料,加深学生对美国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①1986年3月,里根在对外政策咨文中表示美国要对全世界“进行强有力的领导”,目标是“促进世界的民主革命,按照美国的理想影响事态的发展”。

  ②1982年6月里根在国会的演说中说:“自由民主事业在向前挺进途中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就像过去已经把别的扼杀自由、禁止人民表达自己的意志的暴君们抛入历史的垃圾堆一样。……”

  ③1982年6月《美国国务院公报》登载了美国国务卿黑格的话,“只要苏联支持西方和南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们就必须对这里的民主力量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④1987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表的《关于东西方关系》中声明:“我们有义务探索一个更加自由、更加民主和更加尊重人权的社会。”

  此外,苏联戈尔巴乔夫执政后的思想、策略也需要为学生分析清楚其原因、内容。在讲述美苏关系缓和时,可重点为学生提供“中导条约”的相关内容(见课文注释),以此为例分析此阶段双方关系缓和的方式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冷战的结束”一目,建议教师把握:①布什上台后的对苏政策和措施;②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政治改革及影响;③东欧剧变;④苏联解体。

  在讲述布什上台后的对苏政策和措施时,可补充如下材料,分析其政策的实质:

  我们正等待着一种思想的完结,这是共产主义时间的最后篇章。但是共产主义的黯然失色只是我们时代故事的一半,这另一半是民主思想的扩展。……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民主共同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培育全世界繁荣与进步的自由市场。

  ──布什在1989年5月24日康涅狄格州新伦敦

  海岸警卫学院的讲话

  在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除说明经济和政治改革对国家造成的恶劣后果外,建议教师在此分析美国对苏联改革的支持及戈氏为此付出的代价,可利用教材中“资料回放”栏目中的材料,也可进一步补充如下材料:

  鉴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巨头们身着滑稽可笑的华丽服饰端坐在伦敦宫殿中接见这个乞丐,这里当然是冷战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束。戈尔巴乔夫对于暴露他的困境不再感到羞于启齿了。他请求帮助,帮助他的国家混乱不堪的经济,帮助他继续掌权。

  ──英国《泰晤士报》1991年7月18日评述

  在讲述东欧剧变时,应充分探讨其原因和后果、影响。在对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中,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在此过程中给德国重新统一带来的有利形势。

  在讲述苏联解体时,建议教师考虑教材对此只涉及到最为关键的事件,并非叙述完整情况,故可将其重要过程补充完整,以便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苏联解体的内在问题。在此,还建议教师尽可能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世界首个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走向解体的惨痛过程,为深入挖掘其原因和启示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撑。可补充如下材料:

  “40年来,美国领导西方同共产主义及其对我们最珍视的价值观的威胁进行了斗争。这种对抗现在已经结束。”“戈尔巴乔夫的革命性政策使苏联发生了变化。他的政策使俄罗斯和其他共和国的人民得以抛弃几十年的压迫,奠定了自由的基础。

  ──布什1991年12月25日的电视讲话

  在本目讲述完成后,建议教师结合里根时期的政策,总结美苏第三阶段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美攻苏守→一极坍塌→冷战结束,而这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强硬逐渐转为缓和,尤其是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软化手段更为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

  “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一目,建议教师首先明确此目的主线──冷战的影响。在分析冷战影响的不同角度时,建议教师尽可能补充原始材料,为学生得出相关结论铺设思维平台,搭建思维台阶,并训练和养成学生“论从史出”的习史方法。在此目教学中非常忌讳简单、牵强的理性分析,甚至是不加分析地强化结论,这将使相关教材内容的价值无从体现。

  在诸项启示中,建议教师特别关注与本选修课主题密切相关的一项,即冷战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安全的影响。在此分析中可结合本章各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可补充能够对学生认知和情感产生震撼的材料,如“1988年联合国发表了一项报告,警告说,如果打起核大战,地球上的50亿人将有40亿人在当时死伤或在战后饿死。如果以广岛原子弹轰炸的死亡人数来计算,那么当时所存核武器的杀伤力可消灭整个地球人类50次。有关专家把核战争可能对气象产生的恶劣后果看得尤为严重。他们说,经过最周密思考的推测表明,在可以想见的影响中,一次大规模的核战争将对地球上的生物界和无生物界发生6500万年以来最大的破坏。”在此问题分析中,依然强调教师需要创设自然、深刻和富有启示性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自觉的反思中达成情感和理性的认同。(见教学案例二)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关于美国对苏东实行的“和平演变”策略

  (师):如果说里根政府“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和进而提出的以技术竞争代替数量竞争的“战略防御计划”,都明显表现出美国对苏联的强大进攻态势,那么另一种进攻方式的杀伤力恐怕绝不亚于这种军事攻势。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

  “美国之音”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

  “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1982年5、6月合刊

  (师):大家能从材料中得到什么总体感受?

  (生一):美国想尽办法诋毁苏联。

  (生二):扰乱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秩序。

  (师):何以得出“诋毁”苏联的结论?能从哪些字眼中得到这一认识?

  (生一):“诋毁”表现在“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这里的“必须描绘成”、“最富有掠夺性”等措辞最能体现诋毁的目的。

  (师):大家怎么能看出美国要想方设法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秩序呢?

  (生二):“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说明其目的在于破坏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秩序。

  (师):材料中除了反映美国对苏联的诋毁和破坏其内部秩序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使用了什么非武力手段来打击苏联?

  (生):舆论宣传、挑唆矛盾。

  (师):“舆论宣传”很显而易见,那么对后者手段而言,美国都“挑唆”了哪些“矛盾”?

  (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

  (师):这些矛盾都是如何体现的?

  (生):“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指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人民之间以及各加盟共和国的人民与本加盟共和国内部的领导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指苏联与东欧各国之间;“民族之间”主要表现在苏联内部的俄罗斯民族与其他各少数民族之间,东欧各国内部不同民族之间。

  (师):那么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段材料的出处?

  (生):美国之音的备忘录。

  (师):这一系列方式说明美国政府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非武力的进攻手段实在费尽心机。我们从中并未看到血与火的较量,而是潜在的、没有硝烟的进攻,这就是美国政府采取的、从结果来看十分有效的“和平演变”策略。

  案例二关于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师):在我们共同回顾的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历程中,你都有哪些切身感受?其间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又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略)

  (师):在今日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冷战的威胁似乎已经烟消云散。但是,作为核时代的地球居民,我们不应该忘记当年脆弱的和平所面临的一次次艰巨考验。从中我们无疑都深刻感受到大国对国际局势的操控。那么,这些大国领导人对于世界和平应该负有怎样的责任呢?

  (生):(略)

  (师):面对核战争对全人类的威胁,国际社会中那些掌控着人类生杀大权的政治家们应该切切牢记:全人类的生存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更需要的是人性,是对整个人类的关爱。他们首先应该是一个怀有深切的悲悯情怀和真正理性与智慧的人,然后才是一个审时度势的政治家。

  然而,举目望去,我们的确看到了太多打着冠冕堂皇旗号在为自己的国家利益、甚至个人的政治利益奔忙的政客们,在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表演中,作为普通的人类的一员,我们更多感到的是自己的渺小、无奈和无助。的确,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和平也是脆弱的。特别是在今天,冷战后的世界,和平依然遥不可及,依然是人们的奢望。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会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的发展呢?怎样看待我们人类自己的和平呢?

  (生):(略)

  (师):我们还是共同聆听一首歌曲吧,从歌声中我们也许会找到答案。这是美国著名音乐人迈克尔·杰克逊为一个慈善组织创作的,歌名是《拯救世界》。在这首歌的开始,你能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和天真的祈求。

  在你心中有一处,我知道那就是爱,这里的光芒可以比明日更加亮丽。假如你尽力,你会发现,没有必要哭泣,(因为)在这里你感觉不到一丝痛苦或悲哀。假如你关爱生命,你将能到达那里,创造一个小小的空间,一个更美好的天地。拯救世界,把它变得更加美好,为了我也为了你,为了全人类,为濒临死亡的人们。假如你关爱生命,创造一个美好的天地,为了我也为了你。你若想知道根源,因为有爱不再有谎言,爱有无限的力量,它只注重快乐的给予。如果我们都尽力,我们将在至上的快乐中发现,我们不会感到害怕恐惧,我们要革旧创新。爱的感觉永远不变,爱滋润着我们成长。创造一个小小的空间,一个更美好的天地。我们曾经拥有梦,将描绘出一张欢乐的脸,我们曾经信仰的世界,将在上天的恩赐中再度闪光。我们为何还要扼杀生命,伤害地球,绞杀大地之灵,虽然这显而易见,世界是上天的赐予,上天的光芒,我们要腾空翱翔,让灵魂在我心中永生。你们都是我的兄弟,创造一个没有恐惧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喜极而泣,让所有国家,都将宝剑铸为铧犁。我们定能到达目的地。假如你关爱生命,创造一个小小的空间,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师):不知大家在这首歌曲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略)

  (师):在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让所有国家,都将宝剑铸为铧犁”,它所表达的含义正是今天矗立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著名雕塑──《铸剑为犁》。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结合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美苏从对抗到缓和的过程,分析冷战局面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解题关键:美苏冷战过程对整个世界的战争与和平局面及人类生存环境和思想意识的影响。

  思路引领:美苏激烈对抗态势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美苏缓和态势的积极影响怎样?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遗留问题是什么?

  答案提示:

  美苏的激烈对抗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对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对局部地区的局势更造成动荡不安,错综复杂,甚至是战争灾难。美苏对抗给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劣影响,对本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也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

  美苏缓和态势的积极影响有:冷战过程中,美苏两国在紧张的战争边缘选择妥协,并逐渐走向缓和,因两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是左右世界局势的重要力量,因此从另一角度看,两国关系的缓和也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因素。两国之间谈判、协议、裁减军备的方法和措施都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可以借鉴的缓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

  两极格局解体后遗留了很多问题和潜在危机,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故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获得真正良好的、稳定的国际环境;而原被美苏矛盾掩盖的各种矛盾也随着滋长,如民族矛盾、地区冲突等,成为威胁和平的潜在因素;随着苏联一极的崩塌,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因而它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的指手画脚和恃强凌弱,都会对国际局势造成负面影响,成为引发战争的潜在威胁。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试

  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

  解题关键:美国对苏联的政策从强硬到缓和到更加隐蔽的瓦解,最终导致苏联一极的解体。

  思路引领:80年代里根政府执政初期对苏联的政策是什么?

  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两极对峙的最终结果怎样?

  答案提示:20世纪80年代是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第三阶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初期美攻苏守,中期以后逐渐缓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一极坍塌为结果导致冷战的结束。这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强硬逐渐转为缓和,尤其是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软化手段更为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

  2.简述东西方冷战结束的背景及过程。

  解题关键:20世纪80年代美苏的政策及其政策影响下的结果。

  思路引领: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苏联的政策怎样?

  苏联的国内政策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怎样?

  苏联和美国对东欧采取的政策怎样?导致了什么结果?

  苏联最终的结局如何?

  答案提示: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对苏联实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并进一步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这些政策对苏联都形成强硬的进攻态势,此外还伴随意识形态宣传大战。

  苏联方面因前一阶段的争霸使经济不堪重负,所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新思维”。

  里根之后的布什政府,对苏政策更加强调隐蔽性,支持苏国内改革,并以提供经济援助为条件左右苏联。

  苏联内部的经济改革造成国内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政治改革则削弱和放弃了共产党领导地位,造成社会的全面动荡,使社会危机全面爆发。

  在东欧地区,由于苏联放松控制和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使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苏联最终也走向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对峙局面的结束。

  二、学习延伸

  1.结合课内课外的知识,简述二战以后的柏林问题和历次柏林危机的发展变化,并以《论柏林墙的倒塌》为题,完成一篇历史述评。

  解题关键:柏林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关系。

  思路引领:柏林在美苏两极的对峙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历次柏林事件和危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柏林墙的修筑对美苏关系、两德关系、德国人民产生什么影响?

  为什么柏林墙的倒塌是两极格局瓦解的重要标志之一?

  柏林墙的倒塌对德国和德国人民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略)

  2.(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12月21日)

  阿塞拜疆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白俄罗斯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土库曼、乌兹别克共和国和乌克兰,努力建设民主的法制国家,将在互相承认和尊重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不可分割的自决权、平等和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不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不施加经济或其他方式的压力,和平解决争端,尊重人权与人的自由(包括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认真履行国际法义务及其他公认的原则和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发展相互关系;

  互相承认并尊重领土完整及现有边界的不可侵犯;

  认为加强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友好、睦邻和互利合作关系,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和平与安全事业;

  意识到自己对保持公民和睦和民族和谐的责任;

  忠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的宗旨与原则,

  兹声明:

  联合体参加国将通过以均等原则建立的,按联合体(它不是任何国家组成)成员国协定规定的程序行使职能的协调机构实行平等协作。

  为保障国际战略稳定与安全,将保留对军事战略力量的统一指挥和对核武器的统一监督;各方将互相尊重争取成为无核或中立国家地位的愿望。

  独立国家联合体在其所有成员国都同意的情况下,可供前联盟成员国或同意联合体宗旨与原则的其他国家加入。

  重申愿在形成并发展共同经济区域、全欧和欧亚市场方面进行合作。

  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停止存在。

  联合体成员国保证按自己的宪法程序履行前联盟条约与协定中规定的国际义务。

  联合体成员国必须恪守本宣言原则。

  2.课文注释

  电影《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是1977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一部科幻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自编自导的这部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轰动了美国影坛,形成至今不衰的“科幻热”,因此连拍续集,1977年公映的影片即为《星球大战Ⅰ──新的希望》,1980年上映续集《星球大战Ⅱ──帝国反击》,1983年上映续集《星球大战Ш──绝地归来》,这三部作品被称作《星球大战》系列的后传三部曲。1996年,乔治·卢卡斯宣布开拍前传三部曲。1999年上映《星球大战前传Ⅰ──魅影威胁》,2002年上映《星球大战前传Ⅱ──克隆人进攻》,2005年上映《星球大战前传Ш──西斯的反击》,至此“星战”系列电影全部终结。已经持续了28年的《星球大战》系列所宣扬的主题即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英雄最终定能拯救人民”。

  “战略防御计划”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主要推行被动防御战略──即通过“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威慑防止来自苏联的攻击。1981年开始执政的里根政府对“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战略提出强烈批评,认为美国在与苏联的核对抗中应该着眼于“确保生存”。“相互确保摧毁”不仅在道义上站不住脚──把和平建立在对人类进行空前绝后的大屠杀的威胁的基础上,而且这种战略理论歪曲了和固定了美苏的战略力量态势,高估了苏联的能力,捆住了美国进行军备控制的手脚,使美国在与苏联的军事对抗中处于下风。此后里根政府逐步提出用“确保生存”取代“相互确保摧毁”的构想,认为美国不仅需要有能准确摧毁苏联各个目标的进攻性战略核力量,还必须确保要在苏联的核打击下有效地保存自己的核力量和指挥操纵这支力量的人。1983年3月23日,里根在电视讲话中提出了引人瞩目的“战略防御倡议”(缩写为SDI)。这项倡议计划在100~200千米的外层空间,通过部署各种反弹道导弹武器及其各种保障设施,建立起大规模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对来袭的导弹进行多层拦截和摧毁。这项倡议被后人称为“星球大战计划”。1983年4月,美国防部长温伯格宣布建立在他直接领导下的“战略防御局”,负责战略防御研发工作。1984年,里根签署第119号国家安全指令,要求着手研究激光和粒子束等空间武器,目的是利用这些先进武器截击来自苏联的洲际导弹。在1985年白宫公布的《总统战略防御倡议》的序言中,美国政府表示“美国必须谋求另外一种遏止战争发生的手段,美国要设法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迅速进行大规模报复’的局面,而‘更加依靠不威胁任何人的防御系统’”。至此,确保生存的积极防御战略已基本形成,其标志是“星球大战计划”正式成为美国的国家战略。“星球大战计划”在战略防御方面,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在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它是一个由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各种雷达和传感器、微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等高技术组成的耗资巨大、结构复杂的武器系统。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美国政府为此组织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社会活动家、军事战略家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动员了国内的科技力量和陆、海、空三军的有关研究机构、国家实验室、有关公司及许多理工科大学投入这项研究工作。这一计划实现了美国国家防御战略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的转变。1985~1991年财政年度,国会共拨款213.8亿美元用于实施这一计划。

  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而推行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政策。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西方采取的最初手段是“扼杀”,然而二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十几国,形成了一个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阵营,同时资本主义体系却严重削弱,德意日战败,英法严重受损,对社会主义阵营不得不由“硬遏制”改为“软遏制”,即用和平的方法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瓦解达到颠覆的目的。

  早在1943年,罗斯福曾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意在战后按照美国的意志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文中并没有涉及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概念,但其中以金融、文化、贸易对外扩张,建立美国所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想法,却为后来的凯南、杜勒斯等人提供了“和平演变”的理论思路。艾森豪威尔上台执政后,其国务卿杜勒斯适时地发表了《对远东的政策》、《法律在和平事业中的作用》等文。他明确提出“中国共产主义是一个致命的危险”,美国及其盟国的责任是“尽一切可能使这种现象消失”,并用“和平的方法使全中国得到自由”。为此,他在成立新闻署,直接支持、领导“美国之音”的同时加强“自由欧洲电台”对苏联、东欧的宣传,插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事件。杜勒斯的理论,成为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外政策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宣告了美国“和平演变”政策的正式出笼。根据杜勒斯的理论,艾森豪威尔变杜鲁门的“遏制战略”为“解放战略”、“和平取胜”,其核心是在武力上采取“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同时采取“政治宣传”、“心理进攻”、“文化渗透”等战争外的一切手段,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等,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发生“和平演变”,使这些国家从共产主义下的统治下获得“自由”。事实上,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不仅体现了杜勒斯的理论,也充分体现了凯南的早期理论。因此,一般说来,提到“和平演变”的理论之父,总把凯南和杜勒斯两人共称。肯尼迪执政时期提出“一手拿剑,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这是通过运用和平和战争的两手论。军事上,它以“灵活反应战略”代替“大规模报复战略”,即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及特种战争,也就是“两个半战争”。同时,肯尼迪更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新闻、科技与文化交流以及资金与技术的提供,“把共产主义事业带进美国所希望的多样化的自由世界中来”。尼克松执政时期更系统地发展了“和平演变”的策略,即利用“缓和”的契机,加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特别是加强经济上的来往,尤其是使苏联加深对西方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卡特时代,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和平演变”策略又被建交后的卡特加入了新的内容,即后来的美国政府常常打出的“人权”牌。“人权外交”是卡特政府“和平演变”策略的最大特色,“人权外交”从此成为美国“和平演变”策略的重要内容。里根执政的第一任期内,“和平演变”的战略作用相对减弱,但仍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炮制了所谓的“促进民主运动”,重视在苏联内部培养“民主演变”的种子,明确表示欢迎“苏联及其附庸的自由化倾向”。第二任期时,由于美国已重新取得了与苏对抗的优势,为了继续加强对苏联的全面遏制,里根政府对发展中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了所谓的“里根主义”,即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宣传等手段,支持共产党国家的所谓“自由战士”,把苏联70年代中得到的地盘进行“有限回推”,扩大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里根主义标志着“和平演变”策略重新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随着冷战结束,面对业已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上任的布什政府对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全新的“超越遏制”战略,即以武力为后盾遏制的同时,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手段,全面推出美国的“自由”、“民主”、“公正”、“人权”等价值观念,加速美国所谓的“全球民主化”进程。“和平演变”策略的重点目标也由苏联转为中国。“超越遏制”战略,突出了“和平演变”策略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标志着“和平演变”策略已成为美国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策略。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手段颇多,包括利用新闻媒介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攻心战”,利用“人员往来”和书报影视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以经济援助为名,实施“鼓励改革”的策略,力图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力扶持亲西方的下一代。20世纪60、70年代,为了增强人员往来,美国就设置了“和平队”和“富布赖特”项目,即把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员派遣到别的国家去,或“帮助”工作,或作学术交流,充当传播西方影响的使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将重点转向中国,为了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美国中央情报局还制定了《十条诫令》,其中对中国青少年进行西化和分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为他们制造对色情产生兴趣的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耻。一定要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第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让中国的青少年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此外,《十条诫令》还指出:“要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中国人民公开讨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人。我们的记者应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利用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要尽量鼓励中国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要利用所有的资源,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1987年11月应美国出版商之约撰写并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这本书中,戈尔巴乔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和关于国际关系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和政治的“新思维”是与其国内改革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一阶段:1985年3月至1988年上半年,“新思维”提出“加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戈尔巴乔夫对经济改革的原因、原则、政策和目标,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实行“三自一全”,即“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劳动集体自治”和“完全经济核算制”,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包括取消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实行大部分生产资料自由买卖,改革价格体制、财政信贷体制和工资制度,等等。

  第二阶段:1988年7月至1990年初,“新思维”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首位,作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性因素,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论”,中心内容是实行党政分开,使“全部权力归苏维埃”。“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社会全面混乱和动荡,特别是为各种反共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和组织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社会出现严重的政治分化,非正式组织迅速发展,反共、反社会主义和民族分立分子活动猖狂,它们将矛头直接指向苏共,指向苏联政治制度和国家制度。“全部权力归苏维埃”则是改组国家权力机构,通过自由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建立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构最高苏维埃成为议会,把国家权力的重心从苏共转移到最高苏维埃,使苏维埃成为“政治体制的核心”。

  第三阶段:1990年初至1991年“八一九”事件,改革的方针和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全面加速右倾。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从“完善社会主义”转为“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在党的地位和作用上,放弃苏共对国家的领导权,实行多党制;在政治体制上,实行议会制和总统制;在经济体制上,赞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国家结构上,走向主权国家的革新联盟;在社会发展总目标上,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第四阶段:1991年“八一九”事件至1991年底,事变失败,苏共被强行解散,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终见结局:苏共亡党,苏联亡国。

  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著名观点是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他认为,由于科技革命和全球问题激化,人类已经进入了不同于30、40年前的新时代。“现时代的特点是核威胁在增加,其他全球性问题在激化,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国际化在加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在全球性的核冲突中,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世界文明将不可避免地被摧毁”。因此,必须“摒弃以前某些看来是不可动摇的公式”,“确立新的政治思维,以及能保障人类生存的新的和平概念”。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就退居次要地位,“需要把全人类利益置于时代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在历史上第一次迫切需要把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

  “中导条约”

  1987年12月8日,美国和苏联两国的首脑在华盛顿签署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关销毁核武器的国际性条约──《苏美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在条约生效后3年内,苏美两国已部署和未部署的射程在500~5500千米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将全部销毁,以后也不得试验、生产和拥有这些武器。这些导弹配套的各种设备和设施也同时销毁。

  条约规定,苏联应销毁的导弹数为1752枚,其中中程导弹826枚,中短程导弹926枚。美国应销毁的导弹数为859枚,其中中程导弹689枚,中短程导弹170枚。美国部署在联邦德国的“潘兴”IA导弹和苏联尚未装备的SSC—X—4陆射巡航导弹也在销毁之列。

  在确定要销毁的中程导弹中,苏联的主要型号为:S—20导弹650枚,SS—4导弹170枚,SS—5导弹6枚。美国的主要型号为:“潘兴”Ⅱ导弹120枚,BGM—109G“战斧”陆射巡航导弹569枚。

  在确定要销毁的中短程导弹中,苏联有SS—12导弹726枚,SS—23导弹200枚。美国只有“潘兴”IA导弹170枚。

  苏联应销毁的导弹总数比美国多一倍。1981年10月,苏美开始中导谈判时,美国曾要求苏联把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统统销毁,苏联则希望保留亚洲部分用以威慑日本和中国的100枚SS—20导弹,经过复杂的谈判,结果还是全部销毁了。

  中导条约的签订,销毁了美苏核武库总数的3%~4%,基本上消除了欧洲和亚洲交界地区的核威慑,对维护地区安宁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中导条约中规定了核导弹的三种销毁方法:一是用炸弹炸毁;二是将导弹固定后,点燃发动机烧毁,未烧毁部分用机械方法销毁;三是将导弹核弹头拆除后,向指定溅落区发射。但规定用发射方法销毁的导弹不得超过100枚,而且不能借此用以数据测试或作为靶弹,再次发射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6小时,以保证其中不含有其他目的。中导条约还规定将核装置在销毁之前应拆除,这些核装置可以和平利用作为能源和燃料。发射装置与导弹一起或单独炸毁,碾碎或压扁;起竖发射装置应从发射车底盘处拆除,其部件从非接口处切开,其他辅助设备也要拆除和切开;固定设施等应拆除或者是全部炸毁。为保证规定数目的核导弹的彻底销毁,美苏双方组织了2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苏方允许现场检查的有84个点,美方允许检查的有34个点。检查内容包括有原始资料、销毁情况和工厂停产情况,以确保这些威力强大的核导弹确实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掉,以解除核武器对人们的威胁。

  3.学术观点

  关于冷战的结束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后,西方普遍认为是苏联的投降,是自由民主的胜利,体现了西方军事优势以及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活力。戈尔巴乔夫认为这不是美国的胜利,而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胜利。

  在思想学术界,美、俄双方对此结果也有各种分析:

  美国学者的观点:①不但是美国推行遏制战略的结果,也证明了美国在全球行使实力的坚强意志。②苏联国内因素导致了冷战的结束。③世界体系的发展变化使苏联放弃冷战。④美苏建设性关系长期发展与积累。这不是“以实力求和平”,而是相互认知趋同的结果。⑤东西方广泛的群众抗议运动、和平运动、移民等对冷战结束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俄罗斯学者的观点:①从广泛政治意义看,冷战结束的时间不是1991年的苏联解体,而要追溯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执政。这批改革者的错误决策使国家、民族精神涣散和分裂,最后使苏联从国际舞台上消失。②冷战结束并不说明美国的明显胜利,作为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较量,冷战的结束并不能说明就是美国价值观的胜利,这种较量还将继续下去。

  4.图画说明

  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

  图为美国总统里根在提出“战略防御计划”的记者招待会上。图中人物从右依次为:国防部长卡斯珀·温伯格、总统罗纳德·里根、副总统乔治·H·W·布什。

  戈尔巴乔夫(左)与里根

  1987年12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并于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

  柏林墙被推倒

  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柏林墙第一次被凿开一条缝,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很快就会被陆续推倒。

  5.参考资料目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

  何春超等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945—1980年)修订本,法律出版社

  [美]J·布卢姆等著:《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商务印书馆

  刘金质著:《冷战史》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上、下,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海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