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测绘的应用:金刚经讲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33:02

2011-02-21 00:27:40 来自: 梁祝(小涛)
今天是金刚经讲解第一课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讲解:

到吃饭时间了,释迦牟尼佛就穿好他的行头,带上吃饭的家什也就是饭钵,开始往舍卫城里走,跟他的弟子们一起排着队去要饭。

当时总是跟着佛陀一起修行的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也就是佛经里常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其实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这么多弟子跟着释迦牟尼佛,穿着统一的服装,排成一个长队,非常庄严地一步一步安静地走到城里。那场面非常壮观。

等他们挨家挨户都要到饭后,又托着钵走回给孤独园。

因为大家都在修行,当时的环境非常清净,天空总是瓦蓝瓦蓝的,即使有云也是一层一层的。不像今天,天空总是灰色的。

佛陀走回来的时候也是非常庄严。吃完饭后,佛陀自己刷好钵子,叠好衣服,把脚洗一下,然后又上座了。

是这样一个境界。

  这段具足一切的境界
(梁祝注: 历代以来金刚经讲解这段都会提到具足六波罗蜜等境界)
  
  有很多人解释这一段时,感觉就像老虎咬月亮——太大了,根本没法下口,总觉得怎么也说不完。
(梁祝注: 说不完, 是因为具足一切境界)
  
  这跟修证的次第有关。
  
  如果是一个凡夫,就只能看到凡夫的境界;七地以下菩萨的次第,只能看到七地以下菩萨的境界;如果是等觉、妙觉菩萨的次第,就能看到等觉、妙觉菩萨的境界……
  
  我们试着把这一段详细解一下。
  
  有人说这一段具足六波罗蜜,“乞食”就代表布施波罗蜜,“着衣持钵”代表着持戒,“次第乞已”是忍辱,“收衣钵、洗足已”是精进,“敷座而坐”就是禅定,这整个过程都是般若行。这些说得都没错。
  
  其实,这一段不但具足六波罗蜜,还具足了“慈悲喜舍”,具足了“十力”,具足了“四无所畏”,具足了“四摄法”,具足了“十八不共”,具足了“神通力道”,具足了“涅槃四德”。
  
  可以说这个过程什么都具足。
(梁祝注: 佛陀所在的境界, 本来圆满, 我能从中看到什么, 那是我的境界. 下文开始是核心, 读不懂请提问, 必定要看明白)
  
  但是对释迦牟尼佛来说,他根本不会去执着什么“六波罗蜜,慈悲喜舍,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力道和涅槃四德”。
  
  本来具足。
  
  那么,是谁知道“六波罗蜜,慈悲喜舍,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力道和涅槃四德”这些东西呢?
  
  是谁认为谁就知道。
  
  如果张三觉得“四摄法”非常了不得,张三就会发现释迦牟尼佛在这个过程具足了“四摄法”。如果王二麻子说,不对!我觉得“六波罗蜜”了不起!他就会发现释迦牟尼佛具足了“六波罗蜜”。
  
  这是一个境界,是你看到的境界,而不是佛陀他老人家的境界。

------------- 讲解完毕,基础知识补充 ----------------------
比如四摄法中的“布施摄”(如果众生喜欢财布施的,他就去布施财;喜欢法布施的,他就布施法)。因为佛陀看到舍卫国的众生特别喜欢福报,他就托着钵,领着弟子们,到城里面给他们增福去了——供养佛陀、供养三宝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

又如“爱语摄”。乞食的时候,佛陀没有大声地说:“哎,你来碗饭!”而是用非常温和的软语,让众生非常愉悦。

在那个时代,有些人家做好了饭菜,大家都不先吃,而是等佛来。佛来了以后,他们就用佛托着的饭钵,在一锅米饭中间挖出最好的那一块来供养佛,非常恭敬。

这个乞食的过程是软语而生的,让众生生欢喜心,喜欢供养,绝不会让众生起烦恼。

再比如“利行摄”。释迦牟尼佛从头到尾,包括“着衣持钵,次第乞已,还至本处,收衣钵,敷坐而坐”这个过程,一直是用“利行”(也就是“表法”)来利益身边的所有众生,包括他的弟子和今天的我们,这是“利行摄”。

还有“同事摄”。释迦牟尼佛总是通过法眼来了解众生不同的根性和喜好,然后示现相应的形像。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讲很多经教的时候,都是要放大光明的,唯有这一部经,开头就表现得跟凡人一样,打着赤脚自己走路去要饭,吃了饭还要自己洗碗,一点都没有其他经书里描写的那么威风。

其实这种跟凡人一样的境界在佛陀讲其他经教的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只是没有记载上去。

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既然在讲别的经教时也是经常出现的,为什么单单要在这部《金刚经》里记载上去?阿难复述佛经时,为什么要把这一段给引出来?

这是因为这一段是为下面“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那个顿悟的棒槌作提纲的。如果能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释迦牟尼佛顿悟的境界,也就证到实相境界了。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八、“常乐我净”的涅槃

为什么说这里还具有涅槃四德呢?

常恒不变而无生灭,这就是“常”。释迦牟尼佛由始至终都是如如不动的,故而“常”。

寂灭永安,释迦牟尼佛一直没有二念,故而“乐”。

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易不变,这是“我”。这个过程中释迦牟尼佛没有二念,也没有来去,只是自自在在的,随顺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具足“我”。

解脱一切的垢染,为“净”。释迦牟尼佛在这个过程中是解脱了一切的,因为不曾有一念,也不曾有二念,所以没有垢染。

十、神秘的佛陀身体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下,就是:佛陀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涅槃经》不是讲了嘛,“如来之身非杂食身。”也就是说,佛陀那个身体根本就不用跟我们一样来吃这些杂七杂八的粮食。

第11节

佛陀在涅槃的时候,天人、各个法界的天主和菩萨,包括当时的国王,都纷纷来供养佛陀。因为大家知道佛陀要吃最后一顿饭了,佛涅槃后,就再也没什么人可以像佛陀那样给他们增福了。

也就是说,即使佛陀要吃饭,他也不需要出去要饭,只要坐在那儿,就有无数众生来供养他。

那么他为何还要去要饭?

这是一个境界,参!

另外,《缨络女经》上说,“化佛身如全段金刚,无生熟二藏”。佛陀整个身子就像一整块的金刚,里面都是大光明藏,不跟我们一样都是些乱七八糟的心肝脾胃。

中国历史上有个叫佛图澄的老和尚,他的身子里就是光明藏。他肚子上有一个洞,平时用棉花堵着,如果你把他的棉花拿开,就会发现里面有光明放出来。

老和尚要是觉得胃脏了,还会把它拿出来洗洗,再放回去。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功夫,以后肠胃出了毛病要洗胃,就不用到医院里去受罪了,哈哈。

因此,我们没有办法用人的思维来猜测佛陀的世界。

十一、怎样修出佛陀一样的身体

讲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和佛陀不一样呢?或者有人开始羡慕佛陀,想知道怎么样才能修出佛陀那样的身体。

其实,佛陀的身体不是用什么法能修成的,而是功德和般若具足、和合而成的。这里我们照着葫芦画个瓢,模仿着讲一下。

对在家居士来说,首先要去受三皈五戒,这是基础(打电话给寺庙说自己要皈依)。然后再戒忌用力地严持戒律,无一切相地广布施,无力可用地心念佛。

通过止观禅,修禅定,然后会生出一种暖相。在道教而言,这个暖相是由“气”和“精气”产生的。因为静极,暖相就会发动,这时候身体就开始发生变化。如果能保证能量不外泄或者少泄,精气就会慢慢充满,身体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这就是为什么要戒淫的道理。如果一个修行人连淫欲心都去不了的话,一无是处。不如好好念佛,别去走那么深的路子。

真正要修行,首先要把淫欲心慢慢地戒掉。

十一、“一时”是什么时候

这个“一时”是个非常重要的词语,如果能理解“一时”的意义,就理解了半部《金刚经》的理论基础。

学这部经之前,有几个东西是先要了解的。一个是“阿罗汉”,了解“阿罗汉”是理解这部经的基础;还有一个就是“幻相”(非“幻相”,是名“幻相”),也就是在“一时”这个境界见到的相。

印度向来没有时间延续的概念,它的历史不像中国那样是一年一年延续记载下来的。当时印度那个国家的编年史,都是用“一时”来表达时间。这是因为当时印度的统治阶层婆罗门教中的修行人修到一定程度后,在禅定中发现时间是假的,他们就把印度的历史做了一个整合,统一用“一时”来表达时间。

即使在今天,印度的古代史也还是没有自己的时间,很多地方都是借用来的,比如借用我们唐朝玄奘法师去求学的那个时间来印证当时的时间。

----------------------------------------------------------------
为什么禅定观察别人的本相也不一定准呢
-- 佛陀说过, 如果你是一地菩萨, 你怎么去想, 也不可能想到二地菩萨的境界

修为不足的人, 甚至会把菩萨观察成烂狗, 那么他就会说那个人的本相是烂狗, 加诸诽谤诋毁, 其实呢? 烂狗本是菩萨

我见过一个师兄, 诽谤各位法师非常厉害, 我说你要找师父观察法师境界, 他鄙夷的说你们的修为自己不能观察, 还需要找师父观察.
-- 他不知道这和自己的境界有关, 一旦对方境界在自己之上, 他就不可能再看准了
而他的这种我慢, 先就决定了境界还停留在非想非非想天以下, 而诸位法师的境界至少在其上

(四相也是四个层次, 相对层次最高的是寿者相.
寿者相在非想非非想天, 没有出天界范围, 我慢则是众生相, 至少还在六道中. 会起嗔在哪个层次? 这个层次就低太多了, 还在欲界天)

附录: 组内金刚经学习课本
金刚经全文:
http://www.jingangjing.com/
金刚经讲解一: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489677/
金刚经讲解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481865/
金刚经讲解三: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398746/
第一次金刚经学习考试题: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96171/

  • 2011-02-23 23:08:42 地光明的明天

    2011-02-23 00:53:02 来自: 梁祝(小涛)
    先出声读一遍括号里的金刚经段落,再看法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先讲核心重点,就是第二段,第二段就把金刚经讲了一遍,这是金刚经的核心宗旨,是最彻底的地方。

    为表示慎重,我先引大德原文,然后我会作白话翻译。

    “此破诸菩萨度生之执。诸菩萨所以不能住心降心者,由于度生念切,多作痴想,发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舍己为人,思以藐然之我,置四生十类之中,人人普度,物物曲成,佛有三不能,尧舜其犹病诸。是故我佛立教,于众生无边誓愿度已,即收归自己分中云:自性众生誓愿度。盖以大地之众生,即自性之众生也。著相菩萨分而二之,实相菩萨合而一之。我能度自性之众生,则自性涅槃,无欠无剩,众生涅槃,亦复如是。此即儒教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也。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寂是不动,灭是无生,能以寂灭而度众生,则六合一家,八荒一闼,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出自性众生之中,无有众生而不灭度者,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识得自性众生,菩萨痴念,一期降伏矣。到此一句说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空,无所则圣,有所则凡,菩萨者以智度人之名也。舍己从人,顾子失母,非大菩萨矣。故四句偈为金刚般若宗旨。”

    我的白话翻译:

    【此破诸菩萨度生之执。诸菩萨所以不能住心降心者,由于度生念切,多作痴想,发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舍己为人,思以藐然之我,置四生十类之中,人人普度,物物曲成,】

    这段话是为了破菩萨度化众生的执着。
    菩萨之所以不能降伏自己的心,就是因为度化众生的心切,所以有一个痴想,这个痴想就是发弘大的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菩萨认为这个愿望是在舍己为人,度尽一切众生。

    【佛有三不能,尧舜其犹病诸。】

    但是佛也有三不能:不能灭定业,不能度无缘,不能度尽一切众生。尧舜这样的圣贤也不能度尽一切众生。

    【是故我佛立教,于众生无边誓愿度已,即收归自己分中云:自性众生誓愿度。盖以大地之众生,即自性之众生也。。】

    所以我佛的教诲,实际是把这个“众生无边誓愿度”,收到自己的自性里,应是“自性众生誓愿度”。
    一切众生,都是我的自性众生,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我自己。
    (自性化现的父母、儿女、同事、朋友、恋人、恶人、仇人、情敌、配偶、上司、下属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06395/

    【著相菩萨分而二之,实相菩萨合而一之】

    着相的菩萨把我和众生分开,实相的菩萨把我和众生合一。
    (这里也是大乘和小乘的分界线)

    【我能度自性之众生,则自性涅槃,无欠无剩,众生涅槃,亦复如是。】

    我能度的众生,都是我的自性众生,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我自己。
    我能度尽一切自性众生,则自性涅槃,阿罗汉不度众生入涅槃,最长八万个大劫后,他就心动出定了。
    因为不度尽一切众生,则不是“无欠无剩”,因为我的自性众生还在外面作恶无明,所以这个涅槃是有余的。
    而菩萨度尽一切众生的涅槃,是无余涅槃。

    【此即儒教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也。】

    这就是儒家说的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

    【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寂是不动,灭是无生,能以寂灭而度众生,则六合一家,八荒一闼,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

    涅槃的意思就是寂灭,寂是不动,灭是无生。
    这样去度众生,就是“六合一家,八荒一闼,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我和一切世界、一切诸佛菩萨、一切佛土、一切众生、一切山河大地、一切草木虫鱼、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不是二,他们都是我自性的化现,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我自己。

    【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出自性众生之中,无有众生而不灭度者,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

    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没有一个不是自性众生。
    那么你灭度了谁呢?你度来度去,度的都是自己,所以其实没有众生得灭度。

    (我嗔谁呢?打谁呢?怨谁呢?骂谁呢?恨谁呢?都是你自己,烦恼众生,就是烦恼自己,伤害众生,就是伤害自己,表面看是他受伤,我没有受伤,其实我自己的内心当中已经有了一个“缺口”,就是心量变窄了,迟早呢,这个缺口就会出现事情来消掉这个业,补上这个口子。
    六道就是消业的地方,有善业,送去三善道消,有恶业,送去三恶道消。那个善业呢,是有相的善业,所以才会在三善道而非出离轮回业道。)

    【识得自性众生,菩萨痴念,一期降伏矣。】

    明白了自己度的是自性众生,菩萨“我度众生”的痴念,就降伏了。因为他明白了他度的是自己。

    【到此一句说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空,无所则圣,有所则凡,菩萨者以智度人之名也。舍己从人,顾子失母,非大菩萨矣。故四句偈为金刚般若宗旨。】

    这里就说明,四相本空,因为那都是你自己,你哪来的“这个是我”,这个是“我度他,我比他悟”,这个是菩萨度化众生,若认为自己是在舍己为人,这就不是大菩萨了,因为众生本来是你的自性众生,就是你自己。
    这就是金刚经般若的宗旨。

    五祖要把衣钵传给六祖,就在半夜把所有的窗户堵上,用袈裟盖住给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这次六祖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

    他悟到了什么?他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像到的和想像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

    这就是佛门里的四句自性偈,课仪里常见到:

    自性众生誓愿度
    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
    自性佛道誓愿成

    众生、烦恼、法门、佛,都不离自性,那都不是外在的东西。

    举例说明:

    你为什么看到这么多作恶无明六道轮回众生呢?——那是你自己的业力幻化,并非实有。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778160/

    看清世界的真相——娑婆世界本是佛土,这个世界永远如此,从未变化过(想想你看到的苦众生、恶众生哪里来?都是你自己的业)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784205/

    印度的外道也持戒也打坐也相信因果轮回...
    唯独有一点不同,就是他们认为我干吗要度众生呢,我只想自己享福,我自己修行成道,我找个山门关起来修成佛。
    ——实际是非度众生不可,因为那都是你的自性众生,他们和你是一体的,你想想,你的自性众生在打无明,你能安住涅槃吗?
    ——只有把他们度进了涅槃,你才能安住在涅槃的境界里,而不会像阿罗汉那样,过八万大劫就心动出定。

    举例: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俩天
    众生进步,是我进步;众生无明,是我无明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63509/

    核心讲解完毕,开始继续讲解第一段和第二段:

    “世尊”是佛陀的主要尊称。

    这里是问佛陀,发心成佛的善男子善女子们应该如何降服住自己的妄心,住到自己的自性实相中去。

    “善男子、善女人”首先应该是发愿成佛,受了三皈依,并且严持五戒的学佛者。有很多时候还要求行十善道。在这里,五戒本身就包涵了十善道。

    须菩提这个问题是为所有发心成佛的众生提的。

    在看须菩提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解决一个疑问,就是:须菩提他既然是“无学”了,他为什么还有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来自于佛陀的难处,佛陀当时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困境。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陀在夜睹明星开悟以后,他首先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就是他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知见来告诉当时的世人?用怎样的善巧方便,就当时世人的根器作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引导有缘的世间人知道佛的知见?

    这不得不考虑当时印度的状况。在两千多年前的印度,跟我们中国当时一样,也处在一个文化的混乱时期,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思想、理念、教派。

    首先它有一个正统的婆罗门教,大梵天王他们自己的信仰,还有它自己的哲学理念以及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团体。其中,反对婆罗门教的,就统称叫“沙门”。这就是在佛经中常提到的“或沙门或婆罗门”。

    单单这种反婆罗门教的沙门团体就有九十多种,都有他们自己的修行模式和理念。

    有的外道把孩子扔到火里,因为他打坐时在禅定中看见有的动物被烧死以后上天了,他就想让孩子也上天;还有很多的人吃草,因为他们看见牛死掉后,神识上天了。……

    那个时代的物质远不如我们现在这样丰富,大家都生活在精神世界中。像婆罗门教,在非常高的禅定功夫基础上,也形成了自己相对圆融的一套理论。

    同时,在当时的印度还有六十二见,其中就有类似于“非想,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这样的断灭无余论。……

    在这样的现状下,如果佛陀上来就告诉他们,“你们都是佛,这个世界都是你们自性化现出来的”,当时就会被他们用石头砸死。在当时各个宗派教徒的眼里,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那样一个思想混乱纷杂的范围内,很难弘扬佛法。佛陀需要把这些东西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地讲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而且佛陀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佛教是用无限的般若智慧和无边的慈悲心建起了中观的理论基础。而其他外道则不具备大慈大悲心,即使有,也都有局限有范围,不是无我的慈悲心。

    为什么佛教一出来,在当时印度人民思想境界都非常高的情况下,包括婆罗门教在内的很多外道很快就倒闭了?

    就是因为佛法是以无上的般若智慧和无边的大慈悲心为基础的。虽说今天的印度已经很少有人学佛,但佛法在印度依然是有很深的影响,这是因为婆罗门教对佛法的接纳程度还是很高的。后来,婆罗门教又接触了很多新颖的思想,此后就慢慢地转化为印度教,并且重新兴盛。

    不究竟的阿罗汉果

    如何让人们在那样一个范围内能接受佛法,接受这种无上甚深般若波罗蜜的概念,然后能“无我,人,众生,寿者,行一切善法”?

    佛陀为此用了很大的心思。他首先讲了“苦集灭道”,讲“十二因缘”。讲一个人在娘胎里是怎样的状态,是怎样出生,出生以后如何想获得一件东西,从想得到一直到获得,然后到这件东西被丢弃或者坏掉,以及他自己肉身生灭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都是在深禅定中看到的。这在当时的印度是非常容易被人接受的。这样就出现了“三法印”,就出现了断掉“见惑和思惑”、证到“有余涅槃”的境界,成就了阿罗汉果。

    阿罗汉能看到八万劫的因果循环,他看见一个人当畜生、当人,又去当天人、天主,然后又落到地狱里,如此这般,转了一圈又一圈。

    最后他们发现这本来就是虚妄的。这时候佛陀就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断掉了“见惑和思惑”,跳出了五行,不在三界内,不再有分段生死,但根本无明没破,还有变异生死。

    同时,这些阿罗汉看到了大菩萨们及诸佛的很多境界,由此而产生了向往之心。佛陀就让他们发慈悲心,度脱一切众生去。“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本身就是一个修行法门,就是教你该如何发慈悲心,如何去行。

    众生难度

    在阿罗汉们开始依着佛陀的指导行菩萨行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个典故。

    当时舍利弗见到一个小孩在路边哭,就想到了佛陀让他发心去度众生,于是上前问小孩有什么困难。小孩就说,我母亲的眼睛瞎了。舍利弗二话不说,立马就把自己的左眼珠挖出来给了他。

    其实这小孩是菩萨化现来考验舍利弗的,说不要左眼珠,他母亲瞎的是右眼。舍利弗就又把右眼挖了出来给他,小孩居然把他的眼珠扔掉,说,“你这东西很臭,我不要!”舍利弗就感叹道:众生太难度了。

    所以须菩提才有今天这一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是因为须菩提看到这些阿罗汉(包括他自己在内)虽然禅定功夫很高,但是不敢去行菩萨道,一发菩提心就立即有我相,什么境界也定不住了,这是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于是这个老头就跑到释迦牟尼佛这里问了个“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问题。

    什么是究竟的发心

    大家学佛可能是为了不同的目的,有人是为了发财,有人是为了治病,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修出神通,好呼风唤雨,还有的人是想跳出轮回。这些都是发心不正确或者不究竟的。

    真正究竟的发心,应该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尽一切幻众,而无一幻众得度者。

    而在我们现在这个末法时期的当下度脱众生,则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习修“一行三昧”,证得法界一相,从而引导众生走这样一个正确而稳妥的路子。

    即使有的朋友修得非常好,已经什么都明白了。就算是这样,也没必要东家做驴,西家做马去。为什么不去西方极乐世界旅游,或者东方琉璃药师佛世界玩去?毕竟这是在末法时期影响幻众。

    第五个目标:贯穿无量劫的大愿力

    目标,其实就是一个修行者应该发的愿力。

    这无量劫以来,为什么你一直在轮回流转,总是跳不出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大的愿力来贯穿这个无量劫的大当下。

    这个愿力就是:生生世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发成佛的心,发随顺入如来大涅槃海的心。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的愿力贯穿,这一世虽然学佛了,一转世又扔了,总是一段一段的因缘。

    而这一个强大的愿力能贯穿着这个无量劫的当下,直至你成佛。就比如你想去看一下老朋友,起心动念后就去了。半路上接到电话,家里有急事又回去了。但是因为你已经起过一个心了,就有一个因果的存在。总有一天你还是要去看他,可能是下一世,或者是无量劫内的某一天,总有一天你能看到他。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样一个大的愿力,然后保持一颗平常心,坦坦然然地活在当下。直心为道场,这样才是修行。

    这是现代修行人需要发的五个愿力。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陀非常高兴,感叹道:好啊,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啊。就像你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好好听着,我要告诉你啦!

    这一段中,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说“如汝所说”?如果说就跟须菩提这样说的一样,那么后面一段就不应该加上“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了。他就应该把“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放到前面去,这样就变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了。

    为什么没有变成这样?

    因为在这里佛陀是告诉须菩提,“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方法。但是须菩提包括当时那些人都没有理解透。所以“如汝所说”,实际上是说:“是你说的,不是我告诉你的那个境界。

    如果是的话,他就不要往下讲了,《金刚经》就讲完了。

    释迦牟尼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他老人家讲经四十九年,不跟“回家人”老混蛋一样废话那么多。他没有必要夸张,没有必要缩水,是怎样就是怎样。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这是个顿悟的敲门砖。释迦牟尼佛在这部《金刚经》中把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法门全部用了一遍。这个地方就是顿悟的敲门砖。这里起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承接释迦牟尼佛乞食那段。

    如果这个棒槌敲下去,“咣”,

    如须菩提这老人家被敲明白了,当下大悟,立即把释迦牟尼佛的嘴捂住。那么佛陀就会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分付摩诃须菩提了”,就没有大迦叶的事情了,没有大迦叶这个禅宗老祖宗了,也就没有《金刚经》的后面部分了。

    这里用的就是“顿悟”。

    真正的顿悟敲门砖是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开悟的大德,他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

    如是如是

    前面讲过,《金刚经》的如是有三种,一个是“如是诸法”,“如是诸佛”,一个是“如是涅槃”,一个是“如是如是”。

    而在这里,“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如是如是”这个境界。

    它本身是一个顿悟棒槌,“咣”,敲到须菩提头上。然而须菩提他老人家没听懂,只是非常难受地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悟了后干什么

    在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今天,顿悟的作用是什么?这决定了你在这一生的当下的发心。

    谈到顿悟,就要谈禅宗。在今天,佛法正处于一个变化的时期。首先是一个全新的西方文化来到中国,经过清朝末年到一九四九年,一直处在一种交融的状态,然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盛世。

    然而,我们看到今天的佛门有很多修行法门变得非常简单,不加思维,脱离般若,形成了类似于迷信的一种封闭的修行模式。如有些修净土的朋友,将净土法门变成了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连抬眼看一下老祖宗都不敢,为什么?怕起妄念!

    还有很多人把佛法学成了一种非常激进的东西,无戒律可破,杀盗淫妄皆是菩提,我们不是讨论这种修学模式的对错,只是你必须找到真正的老师,同时一定不能丢掉戒律。

    在今天,应以戒为师,丢掉戒律是很难学到真东西的。

    念佛禅

    因此,唯一的路子就是把这一生当下的基础,放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同时能不脱离般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愿往生,首先要受三皈依,严持戒律,这是一个基础。同时,要学习包括《佛说大乘无量寿经》在内的《净土五经》,然后照着《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模式去修行,直至证到念佛三昧。这时候在西方极乐世界八功德池里,就生出一朵属于你的莲花。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行一下念佛的般舟三昧。

    在这个前提下,以深般若波罗蜜为基础,习修“一行三昧”,证得法界平等,“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然后,突起疑念:谁念阿弥陀佛?打破无明老家,摸着自己的鼻子。

    即使破不了,还有一个“阿弥陀佛”金砖在手里。

    这是非常殊胜的法门。

    证到念佛三昧以后,还有个入世修行问题(当然证念佛三昧也是在入世修行中完成的一个过程)。要研究透彻《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和《法华经》(《法华经》是成佛法门),要从理上明白“诸法实相”。然后把入世修行作为畅游如来大寂灭海的一个过程。

    在设定入世修行跟畅游如来大寂灭海这两个目标之后,需要分开去实现,在不失终极的畅游如来大寂灭海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地去入世修行,幻法度幻众。

    如果只是入世修行,而失去了终极目标,最后就会有所住,累在这个地方。

    如果混了这两件事情,就会导致发愿不究竟,分不清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但是在这里,仍然提倡大家去修“念佛禅”。

    这里所说的“念佛禅”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只是参“念佛者是谁”。最早的“念佛禅”是由禅宗四祖创立的。当时,四祖想弘扬禅法,需要跟当时的净土法门相融合,就建立了“念佛禅”的模式。

    然而,“念佛禅”在今天,却成了一个只是参“念佛者是谁”的模式。印光大和尚就曾指出这种模式是错误的,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因为只是去参“念佛者是谁”是不究竟的,这样没有跟阿弥陀佛的因缘。往生西方需要把妄想执着都转成一句“阿弥陀佛”,达到“念佛三昧”的境界。

    “念佛禅”是要心念“阿弥陀佛”,然后旁边有人当下顿喝“谁念阿弥陀佛”,直敲念佛者的无名老家,念佛人的心“啪”地顿时静下来,破了,就破了,破不了,继续念阿弥陀佛。

    是这样来修。

    《金刚经》的经络是“念佛禅”次第渐渐修学过程中的路标。《楞严经》是“念佛禅”次第渐渐修学过程中救命伞。

    重中之重。

    大丈夫气概

    在这里,修念佛禅者,是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应该学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这些法身圆觉大士们的愿力:众生不尽,愿力不尽;众佛不尽,愿力不尽;虚空不尽,愿力不尽。

    是把西方极乐世界作为一个暂时歇脚的旅馆。

    阿弥陀佛的慈悲

    同时,阿弥陀佛也是非常欢迎这种模式的。

    《佛说无量寿经》里讲:“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所以连文殊师利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都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

    因此,“念佛禅”是一个双赢的修行法门。这个模式在今天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方便法门。即使你始终不能开悟,有落处也是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然这个法门以后还要仔细讲。

    问世间情为何物

    这里还有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修行过程中,慈悲心的一个起止点,也就是曾经问过大家的“情是何物”这个问题。

    其实,情就是慈悲心。情是一块福报,情是一种动力。假如你的爱人骑车摔倒了,如果你对她有感情可能立即蹦起来去扶她;如果你对她没感情,甚至不愿搭理她,看她摔倒了,内心“如如不动”。

    如果不知道情是什么东西,破相破到最后,就把自己破出去了。也就不知道为什么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怎样降服妄心

    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那些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应该这样来降伏自己的心。

    这个地方的“如是”是“如是诸佛”的意思,也就是法门(修行道路)的意思。

    怎样降服呢?在外相上,要让所有这些众生脱离轮回,入无余涅槃;在心性上,在灭度无量无边众生的同时,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得度了。一切皆自性化现,幻法度尽幻众。

    不二法门,

    幻中离幻,

    幻复幻用,

    显现不二。

    释迦牟尼佛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回答须菩提的时候,就已经讲述了一遍金刚经。

    则是讲如何由相上入手,逐步走向心性层面。前几遍都是顿悟(也就是《圆觉经》中的“禅那”)的境界,而这里是渐悟(也就是《圆觉经》中的“三摩缽提”)。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这里的“菩萨摩诃萨”是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受过三皈依并且持戒,已经发了无上正等正觉心的,就是菩萨)。无论是尚未登地的,还是已经到达缘觉、等觉、妙觉等境界的,都属于这里的“菩萨摩诃萨”。但这些“菩萨摩诃萨”还没有彻底地证入无余涅槃,所以应该照着这里的方法去做,去降伏自己的妄心。

    释迦牟尼佛讲到这里,觉得没有讲明白,就又补充了一句,“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如果单纯从字面上理解,释迦牟尼佛这是讲了三藏十二部经书,而且是从相上讲的,讲了如何从相上一点一点的证入心性层面。这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在接下来的部分,释迦牟尼佛既没有打比喻,也没有问须菩提听懂没有,而是用后面所有的篇幅来解释上面这句话。

    轮回的根本

    先看“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对这一段,很多大德都解释得很好,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在这里,我们从侧面来研究一下。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四类主要是按生命形成的方式来划分的,也可以说,这些是因贪欲心而生灭流转的众生。这是我们法界中的轮回的根本,也就是众生因“有我”的情执而轮回的外相。

    菩萨,尤其是八地以上菩萨,名为“觉有情”。在这儿,“有情”是无四相的。

    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朋友,当他想去买零食放逸享受时,他就看住了自己的心,把想买零食的钱放在一个专用来布施的小袋里。这位朋友就是将对贪著这个口感的情执,以及他的福报(钱)转而布施给了法界,他这个情是无我的情。

    但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这些众生,都是因贪欲(无明)而助发了爱恨的力量,从而生死轮回。

    为什么没有了颜色

    “若有色、若无色”。

    众生生命的外体,是唯心化现出来的。如果情执变重,理智就会相应变轻,慢慢就变得有色;反之,就会变得无色。

    其实,无色界天的天人也有细微之色,尽管他们有很高的禅定。如果完全去除了情执,理智就会无穷大,见惑和思惑全部断了,这就成了阿罗汉。因为没有任何疑惑能令他再去轮回。

    当然,因为变异身和宿世间的因缘没有度光,所以最长不过八万大劫以后,阿罗汉就睁开眼出定了,心又动了。

    想还是不想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类众生,他们是以思考(也就是方法、分别)为食,依此而住。

    怎么样是“无想”?

    在色界天就有一个无想天,有些外道也可以修到第四禅的禅定,修成无想定。当无穷大时,满而不溢,即“无想”。

    无情众生也属于无想,它想得非常慢。如果打石头一锤,在法界上看,那块石头也动弹,也有很多东西被打掉了。但是它不起任何分别心,(这里说的不起任何分别心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这样也是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这就到达了无色界天最高的那层天,叫“非想非非想天”,这还是在意识境界中。

    真假涅槃

    有些朋友修禅没几天说他证到“空性”了。其实,有很多时候,那个“空性”是假的。是你自己的意识生成了一个自欺的幻境。

    有很多人到了这个“非想非非想天”之后,就认为自己入了涅槃。涅槃不是这样。

    真正的涅槃,可以去看佛陀在《楞伽经》中讲的境界。

    明朝的憨山德清老和尚在五台山修行的时候,有一天吃过饭在山下经行,就慢慢地走着,了知分明地抱一不停,摄心归一。突然立定,不见身形,唯一大光明藏,圆满彻然,犹如大圆镜,山河大地都影现其中。然后作了一偈:“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这就是“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涅槃,非涅槃,是名涅槃的境界。

    但是因为憨山德清老和尚的悲愿心太重,后来并没有能住这个境界。

    切勿大妄语

    所以,大家如果认为自己开悟了,即使没有真正的大德帮你印证,也可以去看一下古代大德真开悟的那些境界。不要自欺欺人。千万不可以“妄解”,也就是依照表面文字来解释佛经。

    那些佛经,释迦牟尼佛并不是给我们讲的,大多是就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当时的环境而讲。当然也有一些是因大乘菩萨的愿力,比如阿难,他总是考虑如何救度末法时期的众生,想着为我们求到一个好方法。因着他这样的发心,我们就有这个因缘听到《楞严经》。

    前段时间看到有朋友在论坛讲《圆觉经》的一个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这个境界是十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如果没有证到就拿过来用,轻则依经解义,三世佛冤;重则获妄语罪。

    很多妄语罪的恶业是怎么来的?就是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没有彻悟,无法圆融地解悟佛法的真正意思,以为自己到了那个境界,然后强解佛经,造成大妄语。

    在《圆觉经》上,紧挨着上面那段的是,“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这里连般若都没有——实证到一切诸相都是虚幻,没有自己跟万物的对峙,但没有失去知觉。十方三世的法界都没有一个实体,只是一个妙有的幻相,都在大空觉中。)

    必须要到达这个境界。才可以讲“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哈哈,如果自认为已经到达了“地狱天宫,皆为净土”的境界,就去找把刀砍一下自己的指头看疼不疼?

    虛云老和尚的情执

    为什么虚云老和尚开悟以后,每当想起他母亲时,心还是十分绞痛?

    其实那是一块情执,就是块业力。所以,他去燃指供佛,(就是用布沾上蜡把手指绑起来,然后点着,从皮肉烧到骨头。说句吓人的,当烧到手指中节时,骨髓会突然爆裂,发出爆响,然后一点一点地把整根手指都烧掉),在整个过程中内心如如不动。用这种方法消掉了那块情执。

    但是这样一个开悟的大德,境界和禅定功夫那么高,为什么想起他母亲时,心里还会痛?这本身就是一个话头。如果这个话头参不透,就去随便解释《圆觉经》,要么就是妄语罪,要么就是被外道抓到把柄,“《圆觉经》本身就是假的”,因为你根本到不了这个境界。

    阿罗汉也有疑惑

    前面的那几种众生包含了三界所有的众生,但是释迦牟尼佛是分别从三种不同的境界讲的。为什么要这样讲?这是因为当时的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每一种外道都在不同的境界中看待这个世界。这几种众生就涵盖了那九十六种外道所有能见到的东西。

    在那些修行人一步一步断除见惑和思惑、证得阿罗汉之后,释迦牟尼佛就要告诉他们:众生都是从你自性化现出来的,要把他们度尽,才能安住自己的心。

    其实这本身是阿罗汉的一个疑惑,“我已经断了见惑和思惑了,为什么要去度一切众生啊?”

    当小乘境界的人发现释迦牟尼佛讲的跟以前不一样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很大的疑惑。在讲《法华经》的时候,首先要清场,就有五百多位老朋友走了。那是因为他们没法像我们今天这样系统地知道这些道理,

    佛陀需要一点一点把他们引出来,就有了《金刚经》下面的部分。

    一味慈悲药

    阿罗汉疑惑为什么要度一切众生,是因为当时印度的那些外道无一例外地缺乏慈悲心。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享福。

    这跟“不识本心,修法无益”也是一样的道理。

    失大慈悲心,失大菩提心,修诸善业皆是魔道。

    他们缺的是一个根本的东西,于是释迦牟尼佛要引导他们去行无我慈悲的菩萨行。

    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这是给须菩提的修行路子开了“慈悲”这味药,这是个转折点。

    但须菩提修这个“慈悲”比我们简单多,因为他的禅定功夫非常高。他不过是转弯儿的时候会非常难受,但是并没有其他障碍。这也是《金刚经》没有讲那些阴魔的原因。因为他的见惑、思惑全断了,没必要给他讲了。因此,我们修学《金刚经》,一定要严持戒律。

    为什么见到涅槃

    在这里有两个难题,其中一个是涅槃。

    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因为众生有贪欲,就导致轮回;想跳出轮回的,就见到了一个“涅槃”。

    也就是说,之所以见到涅槃,就因为是在轮回的境界中。

    比如说,在一个戴着粉红色眼镜的小孩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粉红色的。如果有一天他开始讨厌粉红色,觉得黄色好,他就去追求那个黄色。而在没有戴眼镜的人眼里,这个世界一直就是本来的颜色。那个小孩只是被眼镜骗了。

    这就是妄见。总是以为这个世界不是黄色就是粉红色,或者是别的什么色彩。如果跳出去的这个人回头来看,就会觉得那个小孩就像一只狐狸不停地去咬自己的尾巴,它总是以为那是别人的尾巴。它恨别人的尾巴比它长得好,不知道其实那就是自己的。

    明白了这个,就能明白“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道理了。

    这就是为什么念佛禅是属于“系缘法界,法界一相”、视一切众生皆法身佛的法门,也就是为什么一句“阿弥陀佛”称颂了十方诸佛的功德。

    因为我们总是妄见轮回,所以见到有涅槃的存在。

    以为释迦牟尼佛涅槃了,那是因为能见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因缘没有了。对于释迦牟尼佛来说,他从来就不曾来过,也从来没有去过,你叫他如何涅槃?

    这是一个境界,参!

    自性化现的“四相”

    再看“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对这个“四相”解释得最好的是《圆觉经》。

    有好多人把这四相解释为外相: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别人,众生相就是众生,寿者相就是老头。

    其实这个世界本是我们自性化现出来的,如果心中没有这四相,那么外面的四相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圆觉经》中释迦牟尼佛是怎么给净诸业障菩萨解答的四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就是如果心中觉得有所“证”,就是“我有所证”,这就是我相。有所证“菩萨境界”,有所证“佛的境界”,有所证“涅槃”,都是我相。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用“如是如是”就把三藏十二部给讲完了,讲到最后就是“无所证”——“如是如是”了。

    只要觉得有所证,就有无明,其中包括所有的名利心。其实没有一件东西是你的,妻儿、名誉、金钱、三千大千世界,包括菩萨乘的各个境界,包括涅槃,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些东西都是人家的,是有为的,只有你的心是你自己的。

    释迦牟尼佛后面又跟了一句“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圣贤的果位,怎么证都是我相,就算了知自己清净涅槃了,也还是我相。

    这也就是为什么“修念佛禅一千年没有一个开悟的”原因。

    人相

    “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前面说了,证的是我,如果没有了这个,但觉得“我‘能悟’”,这就是人相。

    “哦,我知道了”,你知道什么啊?!一槌!因为你这是着人相了。

    后面释迦牟尼佛解释道,“其心乃至圆悟涅槃”,哪怕已经到达悟道涅槃的境界了,“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前面提到太虚大师《我的宗教体验》中的那个境界,当他写出那些东西的时候,他就已经着人相了。所以,他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没有能继续走下去,只是给朋友们在修行路的拐弯处点一下。这都是源于他那深深的悲愿心,这是真正的乘愿再来的大德。

    众生相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这就是众生相。

    当不着“心所证者”,就破了我相;不着“心悟证者”,就破了人相。但如果你觉得:“我多厉害啊,你们都很佩服我”,这样的念头就是着“众生相”。

    只要有一丝认为别人不如你的念头,就有了众生相。

    很多朋友特别执着一个东西,比如“我找到了一个好的老师”。其实你只是宿世间跟那个老师有个善缘,大家都在这儿演一出应该演的戏,演完了因缘就断了,只是一个因缘而已。如果你觉得别人真笨,自己就了不起,找了一个好师父,你就着众生相了,因为有了内外的分别心,那就是众生相。

    曾经跟一个徒弟说,总有一天,你要把“回家人”给忘了。“忘了”的意思就是不要再执着于他讲的东西,不要再执着于他这个人。但并不是不恭敬,因为你还要表法。

    释迦牟尼佛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如果认为自己不着“心悟证”了,别人着“心悟证”,就是有众生相。

    在这里,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如不能证到一切众生皆法身佛,有一念分别心,即“众生相”。

    寿者相

    这三相是个渐次的见地,在破这三相之后,最后还有个“寿者相”——在圆觉经中是“寿命相”。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当不着我、人、众生了,还有一个死在那儿的相,也就是清净相,业障和智慧都不见了。

    这时候也只是个罗汉果,仍然有一个寿者相。要破这个相,非常简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地去行一切善法,靠这个才能跑出来。

    破“四相”有多重要

    释迦牟尼佛最后说,“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大家知道有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说法,但是如果不能破“四相”,就算经过无量劫,也还是走不出来。破“四相”就有这么重要。

    其实到这里,我们就通过这“四相”又讲了一遍《金刚经》。

    现代人追求什么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段要这样讲?其实就是要大家树立一个终极的目标。

    作为现代的一个修行人,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人的需求是从生理需求的最低点跑上来的。

    这是现代人的道德衡量标准跟古代不相同的地方。在春秋战国时,尤其是理学盛行的宋朝,那时大家所追求的是德行。

    那么现代人最高的追求是什么?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满足和渴望伟大。这是西方对人性的一种剖解。

    就像企图从枝叶去看根部一样。佛法则是由根部(心性)往外走的。

    伟大的心理学家杜威认为人的最高追求是渴望身具重要性。就好比一个阀一样,所有东西都经过我,我说了算。由此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

    马斯洛也将人的需求分了等级,首先最基础的需求是生存,然后是安全问题(其实这就是今天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念的来源。如果这个保障失去了,那整个西方社会就混乱了,西方文明也将走向崩溃)。

    为了让这个社会稳定,首先需要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来稳定西方这种制度和文明的相续。

    当安全有了保障以后,就开始通过社交来寻求一种归属感。

    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的就是一个如何积极入世、如何将大乘佛法在世间更好地演绎的问题。大家都渴望归属感,当大家都到这里提问、学习和交流时,这里就有一种归属感。

    如果有位朋友只是想着“闭关”,那他对我们今天所探讨的话题就会感到非常无聊,他在这里就没有归属感,他会去别处寻找他的归属感。这里也有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意思。

    马斯洛讲的第四个需求是渴望被尊重。得到归属感之后,就到了一个团体的范围中。这时候就希望在这个范围内得到别人的尊重。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要学会去容纳别人,否则就会有众生相。要用一个非常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别人,因为任何人都渴望被别人尊重。马斯洛认为,在已经得到别人尊重的基础上,一个人就会渴望实现个人价值。

    在今天这个社会,他这五个等级分析得已经非常明了实用。

    大乘价值

    但是,对修行人来说,我们的需求与马斯洛的理论应该是相反的,应该是从心性到事相上的。

    那么我们应该实现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乘价值”,这是一个根本。

    也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脱一切幻众的大慈悲心。这也是修行人和普通人不相同的地方。

    在这个大慈悲心的基础上,再去考虑生存、保障、社交、被尊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否则,就会跟今天的社会脱钩,就会跟社会格格不入。原因就在于修行人对佛法的误解,也是没有彻底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们一直提倡:戒忌用力的严持戒,无一切相的广布施,无心可用的心念佛。

    在奉行这三点的前提下,再谈生存,安全,社交,被尊重,个人的价值的实现时,我们需要一个动力,

    这动力的来源就是摩诃慈悲心,也就是无穷大的慈悲心。否则,就没有可能融入今天这个社会。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上来就说应该度尽一切众生,这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是一个终极的目标。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度尽一切众生,行一切善法,是因地修行者、果地修行者甚至已经证到法身圆觉的修行者心相上的共法,也是唯一的共法。

    曾经非常喜欢看孙中山的故事,但有一点一直迷惑不解:在当时那样的乱世,民众蒙昧,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孙中山试图以一己之力来改造这样一个乱世,他是如何用他的心来感动这个世界?

    尤其在他策划的那么多次起义中,有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次都有亲密战友牺牲。要知道失去最要好的朋友对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非常心寒,会失去继续战斗的力量和勇气。那孙中山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战胜内心的恐惧?

    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参观南京中山陵,当看见上面所刻的“博爱”两个大字时,突然明白了:他的力量来自于无穷大的爱。这个爱不是自私的,而是“博爱”!

    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去用无穷大的心去爱这个世界吧!

    这个爱是大慈悲的爱,誓度一切众生的爱,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的爱!

    王莽的愿力

    史上令人疑惑的另一个人物是王莽,就是西汉末年的那个外戚。他年轻时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当他的儿子杀死了一个奴隶,就被身居大司马的他处以极刑杀掉了。全国发生蝗灾时,他个人出资去救济穷人,免去百姓大量赋税,提供了很多治世良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品德几乎没有一丝瑕疵。

    然而当势力扩充到一定程度时,他就弑君篡位了,开始了所谓的新朝。然后开始大肆搜刮百姓,作恶多端,仿佛变了个人。没几年的工夫就倒台了。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当他是个好人时,他是怎样的思维模式?

    后来才明白,他一切的伪装都是为了他终极的目标——就是当皇帝,这样当他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他就再也不是好人了。

    终极的愿力应该是什么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你只是要作一个完人,事业成功,品德高尚,甚至严持戒律,几乎没有缺陷,但就是不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脱一切幻众”的大悲愿力,这还是不究竟的。

    因为在实现自己的目标后,你就会变得跟王莽一样。

    如果没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来贯串整体的话,那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很可能掉下去。

    曾经有个朋友的愿力是:“愿人世间都如弥陀净土一般。”这同样不是一个终极的愿力。弥勒尊佛降生的时候人世间不就是跟弥陀净土一般了吗?因此,还是不终极。

    那终极的愿力应该是什么样?前面提过,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度脱一切幻众”的大慈悲心。在相上,只有这个愿力才是终极的。

    然而,如果失掉了这个大慈悲心,那么所有的愿力都只是一个过程,就会失去动力。

    为什么你总是跳不出去

    上一次讲到我们在这个无穷大的当下应该发的终极愿力,这个愿力就是“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表现了心相到心性的两个方面。从心相上讲,应该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直至随顺入如来大寂灭海。

    其实,这个愿力说白了,就是大菩提心的愿力,是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力。

    在这个无量劫轮回中,有很多人发过的愿力甚至比释迦牟尼佛还大还多还早,然而,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了,他至今还是一个六道凡夫。

    这是因为他中途改变了这个愿力。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有人发心去建很多敬老院,当他为之而努力的时候,却遇上了很多障碍,这使他最终丢掉了这个当下的愿力。

    有很多人无量劫前就在打坐、持咒,到现在还是在打坐、持咒,不停地修行,不停地轮回,总是修不出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丢失了自己当下终极的愿力,丢失了自己的菩提心。

    是谁改变了你的愿力

    那么,愿力为什么会丢失?谁能改变你这当下终极的愿力?

    有人说,“我想把你辩倒,让你失败”。我就笑着说,“可以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一种方法,能让我自己把自己辩倒?”

    如果我不想倒的话,谁也辩不倒我;如果我想倒的话,谁也扶不起来。

    没有任何外来的东西能打败你,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

    有些人之所以没有活在当下,没有努力将自己当下这个终极的愿力去付诸实践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选择了放弃,他总是在不停地改变自己的愿力。

    所有愿力的中心

    既然没有外力能改变你当下的终极愿力,那是因为什么而改变了你自己的愿力呢?

    首先,在为这个愿力努力的过程中,还会附带有很多小的愿力,而我们往往没有把这个当下的终极愿力当作自己无穷小的愿力的中心。(这个终极当下愿力里面有无数个小的“当下”,每一个“当下”都有一个愿力——没有愿力的话,这个当下就不存在了)。

    应该把终极愿力作为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的出发点。也就是,如果有一念丢失了“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丢失了“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其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一众生入涅槃”的愿力,那么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就离开了这个终极愿力。

    比如你吃饭时,“啊,这块牛肉真好吃,这厨师的手艺不错,这红烧牛肉炖得太好了,真香!”当你心里有这些放逸享受的想法时,你就丢失了你的终极愿力,就是在修魔道。

    发愿是前提

    第二个原因:就是从来就没有发过这个终极愿力。

    一个人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是为了治病,有的人为了发财,有的人想成为转轮圣王,还有人说要建一个佛国土。

    这些都不是终极的愿力,都只是一个当下愿力过程中的一些小愿力,但是这些小愿力的出发点统统都偏离了终极愿力。

    如果不发一个当下终极的愿力,就好像一个没有主心骨的爬藤洼似的,老是附在别的树上。

    因此,要念念不失终极的愿力。这就是善付囑。

    还是要“破相”

    第三个原因:“破相”不到家。

    这部《金刚经》本身就是讲如何“破相”,包括破六十二邪见,让你透彻地获得般若。所以,在发过这个当下终极的愿力以后,还面临着如何破除那些邪见,如何从心性上证到“如如”的境界,从而进入到如来大寂灭海的问题。

    六、谁能改变谁

    第四个原因:盲目精进,遇到挫折后选择了放弃。这种情况占多数。

    假慈悲的人都这样。他们总是拼命试图改变一个人,最后发现人家始终没有改变,于是就灰心丧气:我不去帮他了!就这样丢掉了当下的愿力。其实本无一众生可度。

    很多朋友总是想让别人成佛,想改变别人,这愿力比释迦牟尼佛的还大,释迦牟尼佛也不能改变一个人。

    没有人能改变别人,我们只是因为有一些因缘,可以去影响别人。这就叫“示现”,说白了就是在演戏,在演一个幻法,去影响幻众。并不是能度谁,我们谁也度不了。

    众生界即佛界,一切众生皆法身佛。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七、宁度地狱众生

    在今天的末法时期,刚强众生特别多,远不如地狱众生好度——地狱的痛苦让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快出来,地藏王菩萨非常慈悲,锡杖一震,地狱门开了,然后跟他有缘的众生就出来了,就这么简单。

    但在今天,很少有人有出离心,就算你认为他在痛苦中,他也过得自得其乐、心甘情愿。这时候如果让他去发愿,让他学佛,他会很不以为然,觉得无聊。这样,在度他时你就会非常痛苦。

    因为你这是不了四相而行善法所造成的痛苦。也可以说,了不了四相是导致丢弃终极愿力,心相上的根本原因。

    果地修行者应以甚深般若和“了四相”为入门基础。

    八、错误的习气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色受想行识”深层次的落处,也就是错误的习气。

    哪些习气?第一个是“恐惧”,造成改变愿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心有挂碍而产生的恐惧;

    第二个就是“懒惰”,不愿精进。明明知道应该如何做而不去做;

    第三个是“陋习”,坏的习惯。

    这些都造成了发过当下究竟的愿力之后却又把它丢掉了,这是一个本体的原因。

    九、正确发愿的秘密

    如何改变?

    首先,应该去发一个终极的愿力,并且时时跟住。

    我们这个世界都是众生的业力生成的。其实业力也就是愿力,说白了,都是自找的。

    那些生肝癌的,是因为有事没事总是生气,气淤在肝上,就病了。爱吃肉的那些人,吃的那些众生都跑到头上去了,堵住了血管,就脑淤血了。修行功夫高的人会看到那些人头上有一个小白球,里面全都是些众生的神识,然后堵在血管上,总有一天把那个血管塞住了。这都是每个人的愿力生成的。当你在吃它的时候,你不知道,其实以后它也吃你。

    同时,应该给这个愿力加一个后缀,

    就是在“所有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其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这个愿力后面加一个后缀:

    “愿我无量劫之内直至证到法身圆觉,随顺入如来大寂灭海的这个过程中,能时时发这个愿力。”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愿力生成的,这是一个秘密,是一个话头,是一个境界,是一个可参之物。在参透之前,可以先照着做。

    十、值得付出一切

    这个当下的终极愿力,可以把它叫作“最值得付出的愿力”。也就是“最值得、最渴望做的事情”,也就是愿意为它付出一切的愿力。

    因为这个愿力是正确的。

    虚云老和尚讲戒淫的时候曾说,他宁可死掉,也不去破戒。必须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我宁可……也要去‘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然后去成为父母眼中的孝子,社会上的君子,朋友眼里可靠的朋友,生意场上诚信仁德的生意人……在方方面面都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道德,这才算真正开始修行。

    不要把宗教这个虚幻的东西当成一根救命草,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十一、行动

    然后,就是如幻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行一切善法”,要时时明了自己在做什么,最后再戒忌用力地慢慢离幻。

    也就是说要行动,不能天天发愿,转身就忘,又去破戒放逸了。要去做,要如幻地从底层一步一步去做。

    如何去做?在初期,应该是“戒忌用力的严持戒,无一切相的广布施,无力可用的心念佛”,这是一个心相上的东西。

    那么,我们如何把心相的东西应用到今天的社会中去?首先要戒忌用力、循序渐进地去学习和改变。去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可逾越的地方。针对自己的懒惰、陋习和恐惧建立一个合理的改变计划。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就可以做到,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系统地学习。

    以上就是讲了一个“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的修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