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的岗位职责:推进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湖南省理论学习服务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0:5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既是湖南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6800万三湘儿女与时俱进的追求,更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一)把加快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具体体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根本要求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实现工业化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湖南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第一推动力。
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
工业化是过去200多年来世界发展的主题。如今,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4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总人口不到世界的20%),有79个国家尚处于工业化过程之中,而我国目前正整体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综观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走过了各自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化模式。分析国内外工业化发展的成功实践,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任何成功的工业化模式,都是推进工业化的内在要求与区域自身特色和外部发展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都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和环境变化动态调适的结果。实践证明,工业化模式具有向多元融合发展的特征。尤其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各种模式并非僵化地固守传统的特色,而是倾向于相互学习和借鉴,选择适应自身特点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更丰富,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特征更鲜明。简而言之,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与“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科学发展为指针的工业化。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以大规模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先发展、先污染、先破坏,后治理”是其典型特征。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以粗放型增长为典型特征,结构性矛盾突出,增长方式不可持续。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以科学发展为指针,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工业化,以集约增长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
二是以信息化为加速器的工业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当今时代,已不允许我们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就是要在工业化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提高工业化水平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三是以创新为动力的工业化。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征,技术创新明显不足,对外技术依存度明显偏高。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就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就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提升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工业化的战略基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通过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通过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工业化的动力真正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
四是以扩大内需为支撑的工业化。我国传统工业化是建立在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外贸依存度只有15%左右,到2006年则已飙升至65%,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大国水平。随着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争端和摩擦日益增多,极大地增添了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推进工业化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结合起来,把工业化发展牢固建立在不断扩大内需的基础之上,为工业化稳步推进提供坚强支撑,为工业化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资本品生产与消费品生产的关系,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充分发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和工业增长的原动力作用。
 五是以产业协调发展为途径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传统农业部门没有得到根本改造的前提下发动工业化的,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片面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轻农,重生产轻服务,使得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畸高,第一、第三产业发展长期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与世界产业结构水平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偏低约20个百分点以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可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遵循三次产业演变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三次产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带动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最新进展
湖南的工业化之路,也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湖南工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才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带动全省经济告别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进入21世纪,湖南把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确定为全省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湖南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迈向新型工业化的征程。2006年,中共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一年多来,湖南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突出项目建设、突出聚集发展、突出自主创新、突出园区经济、突出节能减排、突出节约用地,使工业化的新型特征初步显现,发展方式开始转变。透视三湘新型工业化,我们欣喜地发现:
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全省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4%,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3位升至第12位,人均GDP达到1894美元;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3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02%,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增幅,对GDP的贡献率达496%,拉动全省经济增长7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67%,工业化率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谱写了我省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篇章。与工业化加速相伴随,我省建立完善了节能减排前置性审批制度,工业项目“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907%,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和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443%和799%,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1%和2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改善。2007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416∶408调整为176∶427∶397。在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机械行业的强力带动下,我省钢铁、有色、卷烟、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造纸等十大优势产业保持强劲增长,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53%。园区经济发展迅速,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的315%,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全省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72%。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化核心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全省50大产业集群完成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占规模工业的561%和625%。全省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89家,新增主营收入过100亿的企业2家,达到8家。结构决定功能,在结构优化的同时,2007年也是我省历史上工业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596亿元,增长701%;上缴税金5419亿元,增长245%,占全部税收的60%,拉动全省税收增长14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587%,比上年提高398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得到夯实。2007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408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增速提高144个百分点。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组织实施了8个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了70项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全年工矿企业专利申请量3124件,比上年增长312%,专利授权量1754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5个、中国驰名商标10个。目前,全省共有“浏阳花炮”、“迅达灶具”、“南山奶粉”等29个商标跻身中国驰名商标行列,数量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湖南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重化工业的比重仍然偏高,全省属高耗能行业的企业占60%以上,资源供给、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全省规模过百亿的企业仅有8家,大企业成长之路任重道远;科技创新投入仍显不足,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到08%,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亟待加深;工业化的投入有待继续加大,投融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都是我省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障碍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未来之路 加快推进湖南的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壮大重点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重点区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改革开放,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通过新型工业化的强力推进,不断增强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力加快富民强省步伐。这一以“新型”和“带动”为着力点的工业化路径,包含了以下要点:
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实现工业化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大力转变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发展的方式,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生态保护,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科学发展与文明发展的道路。要珍惜自然资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衡量工业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的根本转变。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切实治理好江河湖泊的环境污染。要将工业化与生态环境美化有机结合,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现代信息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机械化和自动化并存的时代加速新型工业化,需要融合新的因素以形成产业竞争优势。这些新的因素是:不断提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以及对外部市场的渗透能力。要抓住全球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发展的机遇,在工业化进程中加快生成这些新的因素,并将其与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条件融合,培育工业化发展与竞争的新优势。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致力于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构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要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工业化的新增长点,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以现代信息文明的渗透为基础,加速催生现代工业文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带动工业化向纵深发展。要走科教兴湘之路,大力开发人力资本,积极发展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工业化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引进和鼓励各类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坚持大中小企业结合,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要坚持集聚发展原则,以提高竞争力为中心,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能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并以核心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中小企业的成长。从发展条件看,湖南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可在两方面重点着力:一是以国家级开发区、重点选择的省级开发区、重要工业园区为依托,突出发展专业特色经济,引导相关产业集中布局,培育产业集群;二是推动已经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或比较优势的产业形成集群。高新技术产业要引导企业适度集中布局、深化产业分工、加强产业配套、形成良性竞争,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产业要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企业资本营运、加快技术进步等综合性措施,实现传统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培育和形成一批产业集群。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配置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的要素资源。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市场化步伐,特别是要通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改革投融资体制与机制,以及加快建立和完善要素市场,优化配置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素。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尽快形成经济优势。将政府的职能逐步转到致力于构建为新型工业化服务的法律制度、社会环境及体制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拓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更大空间。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演进,要着眼于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要有“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要有“补缺经济”的概念和“先为别人打工”的概念。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产业分工,构筑湖南产业与全国、全球经济体系的有机联系。有条件的产业和企业,要积极主动地融入由大集团和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要走开放型经济之路。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更广泛地采用智能化招商、资本招商和中介招商等多样化的招商手段,更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省内外、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克服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制约。
因势利导,实现湖南新型工业化的非均衡、跨越式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有交通、区位优势和工业化基础的地区,工业化进程应走在全省的前面,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他地区的发展,亦应超越工业化的一般模式和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找准本市、本县、本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工业化的突破口,突出重点,加快工业化进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重点搞好高、精、尖的产业,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有特色的地方,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要坚持优势优先原则,推动优势区域、优势领域跨越式发展。要加快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增强聚合辐射能力,带动其他区域和领域发展。通过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工业化发展之路,争取在2020年左右,基本完成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目标。
(二)把加快新型城市化作为主要带动力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动力。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集聚地,是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推进新型城市化,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实现富民强省的主要带动力,是湖南在对传统城市化模式深刻反思后,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的科学总结和对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
1把握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对于城市的发展与繁荣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城镇化作出的新概括、新论断、新要求,总结湖南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推进湖南新型城市化,就是要把城市化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走经济高效、功能完善、资源节约、环境秀美、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城市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
新型城市化是集约发展的城市化。我们必须把城市发展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走集约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城市化进展明显,但总体上,我们走的仍是一条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之路,城市集聚带动作用不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较弱,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按照湖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的城市化水平,5年将有500多万农村人口要向城市转移,未来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很大。因此,湖南必须走城镇布局集聚、产业发展集群、人口转移集中、土地利用集约的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子,把节约、集约、高效的要求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加快形成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循环使用的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高效型城市。
新型城市化是统筹发展的城市化。我们必须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优化人口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走统筹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传统城市化往往只注重土地的城市化和人口的城市化,忽视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对城市化的支撑;往往就城市发展城市,把发展的视野局限于城市范围,忽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就是要把城市发展与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增强城市的产业支撑力,把城市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把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立在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良性互动。要遵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走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
新型城市化是和谐发展的城市化。我们必须把城市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走和谐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城市是高度复杂的综合体,推进新型城市化涉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涉及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素质,建设宜居城市,增强发展活力。要通过建设和谐城市,使全体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新型城市化是创新发展的城市化。我们必须把城市发展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城市化体制与机制的创新结合起来,走创新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推进新型城市化,就是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完善法律规章政策,大胆消化吸收世界城市化创新成果,勇于突破传统城市化模式和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勇于突破城乡分割、城市建设投融资、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和强化面向未来的城市规划理念,加快建立和培育富有效率的城市建设机制,加快健全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体制,加快借鉴和运用先进发达的城市管理手段,推动全省新型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2盘点湖南城市化的历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缓慢到加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2001年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推进城镇化战略以来,湖南加快城乡“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全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成为推动富民强省的重要动力。盘点湖南城市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2001年之前,湖南城市化率一直低于30%,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化率增长缓慢。2001年,湖南城市化率突破30%以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至2007年,湖南城市化率提高到40.45%,比2001年提高9.6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1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国平均04个百分点,与全国城市化率的差距稳步缩小。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城市数量来看,湖南现有1个自治州,13个地级市,16个县级市,72个县城,34个市辖区,1091个建制镇。与2001年比,2006年湖南设市城市数仍然为29个,建制镇数也仅增加4个,但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全省市镇人口从2001年的2031.5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619.93万人,年均增长5.2%,远远高于总人口0.5%的年均增速;从城市面积来看,2001年至2005年,全省城市面积由842625平方公里增加到915873平方公里,增长了8.69%,其中建成区面积由847.47平方公里增加到1032.93平方公里,增长21.88%。
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湖南无论是城市总体,还是单个城市,其经济实力都显著增强,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01年至2006年,全省市辖区GDP从1360.87亿元增加到2846.56亿元。2006年,全省13个地级市市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8.3%,创造GDP占全省总量的34.8%;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完备程度,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五”期间,湖南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全省29个设市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投资595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6倍。伴随着大规模的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设施逐渐完备,人均居住面积、自来水供应、液化气供应、公交车辆数量以及道路面积、长度稳步增加,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大幅增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0年的1.4%上升到2006年的46.3%,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7.31%上升到4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5.1平方米上升到6.99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由6.96平方米上升到10.68平方米。 3加大力度推进新型城市化
近年来,湖南城市化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全国特别是沿海省市相比,仍存在城市化发展方式粗放、城市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市实力不强、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需要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
抓住机遇加快长株潭“3+5”新型城市群发展。当今世界,城市群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的纵深发展,城市群逐渐成为城市化的重要形态。推进新型城市群发展,成为新时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我国除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外,近年来还涌现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都市圈等近20个城市群。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腹地,城市群的崛起与竞争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湖南长株潭“3+5”城市群建设已全面启动,但任务还相当艰巨,必须充分认识城市群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重要作用和主体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以规划为主导,以基础设施为切入点,以产业为支撑,加快8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各自的主导产业,形成城市群分工明确、功能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要抓住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赋予湖南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在城市群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管机制等方面率先突破、形成优势,最终把长株潭新型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
构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核心。目前,湖南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及小城镇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阻碍了全省城镇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展望未来,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战略举措。要进一步加快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把长株潭建设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中部新型城市群的样板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的聚焦区、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汇集区和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要积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将衡阳、岳阳、常德、邵阳、怀化发展成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将郴州、永州、娄底、益阳、张家界、吉首等市发展成为地区中心城市;要大力发展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镇)为基础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
增强城市产业支撑力。产业发展是新型城市化的有力支撑,是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强大动力。湖南城市化率比全国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第二、三产业发育不足,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不强,产业支撑城市发展的能力较弱。今后,湖南推进新型城市化必须搞好与新型工业化的结合,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城市化促进新型工业化,要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前提,发展壮大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城市产业新格局,使新型城市化建立在强大的产业支撑能力基础之上。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湖南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全国和中部地区比较,湖南城市功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因此,推进湖南的新型城市化,必须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通盘考虑生产、生活、生态需要,加快城市道路、能源、供水、通讯、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以及城市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着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水平,增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适应城市群发展的需要,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加快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促进城际基础设施对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是新型城市化的目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湖南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从总体上看,湖南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已开始具备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城市群以及城镇密集地区的城乡空间发展布局,协调好城镇建设、产业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着力提高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不仅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且是衡量新型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一是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二是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三是要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三)把加快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力
建设新农村,对中国农民而言是一种福音,对中国农村来说是重大变革,对中国农业则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线图,而且是广大农民担当“主角”的大舞台。湖南作为农业大省,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支撑。
1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重要创新。加快新农村建设,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湖南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0%左右,这么大比例的人群如果不能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小康,就根本谈不上科学发展和实现全省的富民强省之梦。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三农”问题的重新审视与全面破解,彻底改变了以往就“三农”抓“三农”的惯性思维模式,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标志着我国的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三农”工作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境界,为湖南从根本上推动和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机遇和新的途径。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农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很难顺利实现。因此,只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可能加速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新农村建设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湖南农村集中了数量众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居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从而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2湖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就
建设新农村战略实施以来,湖南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素质等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村的面貌得到了历史性的改观。走进湖南农村,我们能够看到:农民手头的钱更多了,再也不用交税了;农业更有奔头了,越来越像一个现代产业了;农村的路更宽、水更净、灯更亮了;农村已开始走出经济贫困、社会落后的阴影,“农民”已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2004年以来,湖南农民纯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四年超过7%,逐步摆脱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42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
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是农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2万多家,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国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20家,销售收入达到680亿元,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和名牌产品。二是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优化。42个优质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0%左右,35个生猪基地县出栏肉猪占全省总量的55%左右。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合作组织成员达到2344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近5年,新修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9万公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大部分农村地区实现电视、电话、邮政村村通,212万农村人口解决饮水困难,建设农户沼气池80多万个。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近年来,湖南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部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对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在99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村人口3935万人,平均参合率达到82%。115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近5年共减少86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以土地承包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二轮土地延包顺利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历史性进展,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46个县市区。粮棉流通体制、农村金融、农业政策性保险、供销社、集体林权、国有农场体制等改革进展顺利。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从2004年开始,湖南全面启动农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通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湖南劳务输出结构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转变,“湖南的哥”、“湘菜厨师”、“湘妹子纺织工”、“装卸湘军”、“铸造湘军”等十大劳务品牌叫响全国,一大批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开始回乡创业,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尽管湖南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全省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来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困难较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是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上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中国农村继土地承包制改革后的第二次革命,也是一项宏大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加大力度,多领域出击,全方位推进,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新阶段,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始终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来抓现代农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以农业产业化为重要途径,积极探索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不断完善和创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促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巩固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一是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要力争新改建农村公路95000公里,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水泥(沥青)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70%的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二是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围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建立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和农田基本水利体系。三是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十一五”农网改造到户率要从2005年的65%提高到90%以上,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四是切实加强生态建设。进一步搞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森林防火防病虫工作,保护好森林植被。大力发展农村能源,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带动农村改栏、改厕、改厨,促进改善村容镇貌。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继续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二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要研究制订和认真落实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要加强县、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电影放映点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以县乡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面。四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切实抓好农村救灾救济和社会救助工作。五是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组织“五下乡”,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搞好二轮土地承包的完善工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大多缺乏职业技能。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培训。继续健全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基地、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继续实施“百万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双百科技致富工程”。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重点在村,落脚点在村,关键要发挥好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坚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我们坚信,只要上下同心协力,只要始终坚持不懈,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家园,就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涌现在山清水秀的三湘大地上。如何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

按照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分析,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中级及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不同阶段的数量特征是:
①准工业化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当按1970年美元计的人均GDP介于140~28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
②工业化初级阶段。人均GDP介于280~56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③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介于560~112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④工业化高级阶段。人均GDP介于1120~21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⑤后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人均GDP介于2100~336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人均GDP介于3360~504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发达经济的高级阶段。
同时,亦可通过对工业化不同阶段经济结构的变动规律及其标志值进行分析,即从经济结构角度来判断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①就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工业化的三个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都是减少的,但递减速度有很大区别。在工业化初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速度较慢,工业化中级阶段速度最快。在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数值大体为:80%、50%、20%和10%。
②生产结构(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增加的速度比较缓慢,中级阶段增速加快,进入高级阶段后变化已不十分明显,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体稳定在20%左右。在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及后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数值大体为:5%、20%、30%和20%。
③制造业内部结构(机械和运输设备占制造业的比重)。机械和运输设备占制造业的比重,在工业化初级和中级阶段的变动不是很明显,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增加较快。在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值大体为:5%、20%、30%和40%。
④贸易结构(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机电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很小,中级阶段在大多数国家增加幅度也不是很大,增加最快的是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值大体为:1%、10%、30%和50%。
⑤城乡结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在工业化初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变动很小,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后城市化开始加速。在工业化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值大体为:10%、30%、70%和80%。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应充分认识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认识和了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概括起来,目前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主要体现在:
①城市交通一体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交通一体化是最鲜明最主要的趋势。交通布局的全面立体化和大规模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将使现代城市交通成为一体化服务系统。从城市发展100年历史来看,成功经验之一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一些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非常注重发展高效、低污染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地铁和轻轨铁路已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铁路承担城际客运,地铁和轻轨承担市区内部大容量的客运,公共汽车以承担区内某一区域的客运为主。
②城市环境园林化。当今世界中有许多园林般的美丽国家和城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德国柏林市中心仍保留着长达6公里的森林绿化带,成为该市的一大特色景观;斯图加特市因在市区保留丘陵葡萄种植园而引以为豪。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虽然所在地面积不大,却有一半的土地为保护地和国家公园。这些园林般的城市不仅美丽如画,给人们居住生活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也给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城市管理法制化。依法治市有四层含义。其一,城市政府是一个法人。其二,每个城市管理部门建立前必须先立法,以充分体现管理机构的法律权威性,而非行政权威性。其三,建立一整套城市管理的法规。其四,以法律形式规定相关法规的执行机构权限,从源头上杜绝职能重叠、权限架构混乱的现象。实行法制化管理能有效避免现代城市发展走进误区,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④城市居民知识化。国际比较研究资料表明,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际大都市,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至少要达到25%,本科以上的比例不少于16%。城市人口知识水平的高低是现代城市的竞争力所在。现代城市为了实现人的充分发展,从体制、政策、资金、环境等各方面创造条件。因此,现代城市市民的知识普及率和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科研人员占全市人口的比重、科研成果的数量指标、科研开发的质量指标等越来越高。
⑤城市产业服务化。现代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变得越来越软化,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许多城市的服务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美国在1870—1970年的100年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份额为80%。以网络作为快速传递媒介的现代金融、咨询、贸易、信息、文化、旅游等知识服务业成为重要的产业基础,知识服务业的比重日益上升。
⑥中心城区再造化。城市中心区被视为城市发展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再发展可为现代城市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各种规模的城市与城市区域的发展都依托于中心区取得再发展。在城市中心区的规划中,很多城市都有一整套再发展战略。比如美国城市中心区再发展被广泛应用的7个规划和发展战略是:增加步行街、改建室内购物中心、历史文物的保护、临水区域的开发、写字楼的开发、建设重大活动场所、提高交通能力。
⑦城市信息数字化。“数字城市”正在成为世界城市积极规划和建设的全新目标,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着信息数字化进程。现代城市以通信、计算机及信息资源网络化为基础,广泛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形成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与调控手段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字城市”的综合建设已经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信息化进程已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⑧社会活动国际化。21世纪是城市大规模发展的世纪。伴随着主要经济活动和政治文化活动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出现了更多的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城市。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通常都是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如纽约,有200多种语言,170多个领事馆,有几十万外国人常住人口,比例高达15%~30%;日内瓦,有1500多个国际组织,每年召开5000多个国际会议;新加坡,每年机场入境人数达6000多万人次。这些数据表明,现代世界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活动正在更广泛地走向国际化,正在全力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⑨城市发展个性化。没有个性的城市就没有生命力。现代国际竞争导致世界城市之间的国际分工,不同城市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优势产业,城市发展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现代城市可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只突出一两项主功能,形成一两项强势产业是发展趋势。如德国的展览名城汉诺威、印刷机械和大学城海德堡,荷兰的港口城市鹿特丹,意大利的服装名城米兰,瑞士的钟表之都洛桑等,都靠一两个特色、强势产业闻名世界。个性化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显示了城市的独特魅力,在这方面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时装艺术就是很好的说明。
⑩区域城市共生化。大都市带或城市群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城市发展呈现区域内所有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形成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都市圈甚至跨国都市圈,区域城市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种突出的趋势。当今世界一些最发达国家的精华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比如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都市带,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它不仅是美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而且也是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未来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未来我国将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等十大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香港为主要发展极和口岸,包括佛山、江门、中山、深圳、珠海和东莞等19个城市。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等8个城市及其所属区域。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发展极,青岛和烟台为口岸,胶济铁路和高速公路为走廊,包括烟台、威海、潍坊、淄博等23个城市。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辽阳、营口、盘锦、铁岭等城市。中原城市群以郑州、洛阳为中心,包括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的武汉及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孝感、咸宁、天门、随州、荆门、荆州和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和江西省的南昌、九江等城市。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市为中心,包括漳州、泉州、莆田、宁德四市。川渝城市群是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包括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雅安、资阳等城市。关中城市群是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商州等城市。十大城市群以不到1/10的土地面积,承载了1/3以上的人口,创造了1/2以上的GDP。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十大城市群将聚集更多的人口,创造更多的GDP。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

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企业带动农村发展,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钱从哪里来、富余劳动力向哪里去、农村带头人怎样培养、农民组织化程度如何提高这四个根本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形式。前者在中西部地区、后者在东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兴办二、三产业。三是成为经纪人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四是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
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对新农村建设起着更大的推动作用。一是带回了先进生产力。二是开拓了就地转移劳动力的门路。三是形成了以工促农的有效载体。四是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
工商企业带动农村发展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村企运作融合型。二是骨干企业带动型。三是企业能人支持型。四是合作组织带动型。五是企业对农村补偿型。
工商企业带动农村发展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国家有关农村的土地政策。第二,必须坚持自愿、互利。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要尊重企业自主权,不能搞强迫命令和“政绩工程”。第三,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实施工商企业带动农村发展,需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二、三产业比较发达;企业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确有实力。经济较发达地区,应重点选择与农村关联度较高、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第四,必须坚持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