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洛新与坦索罗辛比较: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选修)》 教师教学用书 第三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2:44:41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引言分析
本单元引言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简明扼要叙述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全面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对此先有个大致了解,把学生一下子引入北魏孝文帝改革之中。二是指明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包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三部分,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建立起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同时也提醒学生后边的三课“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促进民族大融合”,实际上分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三是学习建议。建议学生学习本单元时,注意运用联系和比较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既要把北魏孝文帝改革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学习和思考,联系我国古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从少数民族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这次改革的意义,又要在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基本内容的同时,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改革,比如与商鞅变法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认识这次改革的特点。
1.改革迫在眉睫  河北省辛集市一中 马敬良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的崛起;北魏重新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学习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北魏崛起的原因;北魏统一北方的原因和影响
探究前秦统一北方和北魏统一北方的异同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进步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缺陷;陕西人民起义
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的统治危机及原因;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
探究社会改革的原因
分组讨论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社会矛盾威胁社会安定,社会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
冯太后和孝文帝
拓跋宏登基;冯太后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探究学习先进文化的途径和必要性
问题探究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
宗主督护制;北魏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重要改革。学习孝文帝改革,对于我们了解认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是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二是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三是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学习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迎头赶上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有助于让学生认识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组成,是在学生全面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之前,通过形象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来,提示学生本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要掌握的重要概念。教学时,建议教师由图片入手,提出问题:从“北魏骑马武士俑”图片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这和北魏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北魏骑马武士俑”的抬头挺胸、威武健壮的形象,引入分析北魏骑兵通过纵横驰骋、骁勇杀敌而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然后再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能够马背上得天下,能不能够马背上治天下?为什么?从而得出结论:孝文帝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再提出两个问题:①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魏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②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用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这一目主要介绍了北魏的崛起,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原因和影响。
(1)北魏的崛起
鲜卑拓跋部的祖先居于大兴安岭附近。198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内容与《魏书·礼志》一书所载大致相同。大约在西汉时期鲜卑拓跋部形成部落联盟。魏晋之际,迁移到了鄂尔多斯草原,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号称有骑兵四十多万。314年,西晋政府为了利用拓跋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允许他们进入今山西省长城之内的五县之地,拓跋部的首领被封为代王。此后,拓跋部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始置百官,分掌众职”,又制法律,代初具国家规模。376年,前秦苻坚发幽、冀、并三州兵30万,灭代。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六岁孙子拓跋珪随母亲贺氏逃至匈奴贺兰部避难。383年,淝水一役,苻坚被东晋战败。前秦政权土崩瓦解。臣附于秦的各派势力纷纷举兵反叛。北部中国重新陷于分裂。386年正月,拓跋珪被推立为代王。不久,拓跋珪放弃原来西晋的封号,改称魏王,都盛乐,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又称拓跋魏、元魏、后魏。拓跋珪对外进击强敌,逐渐将北魏的势力扩张到黄河流域。398年,把都城由盛乐迁到平城。399年,正式称帝,是为道武帝。拓跋珪在建立北魏和进取中原过程中,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适应中原地区的需要,并促进鲜卑的封建化和向农业定居过渡。首先,拓跋珪离散鲜卑诸部,分土定居,以从事农耕或进行定居牧放,不准随便迁徙,变部落民为国家编户。其次,实行“计口受田”,“劝课农桑”,扩大屯田,减轻租赋,并徙民以充实京师,发展农业生产。再次,注意延揽人才,吸收汉族士人(如任用当时名士崔宏),制定朝廷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降中原王朝的规模,建立北魏朝廷。在保存汉人原来的社会制度和采用汉人原有的租税制度的同时,拓跋氏与汉族世家豪强也逐渐相互交融结合。还有,注意培养人才,通过设立太学,用儒家文化教育青年子弟,太学生多时达到3 000人。拓跋珪所建立的国家虽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奴隶制特点,但决定其社会性质的因素基本上是属于封建制的,只不过尚未成熟而已。
(2)北魏统一北方
424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戎车屡动,频频征讨,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自西晋灭亡以后,北部中国纷纷扰扰了一百二十余年,至此复归于统一。北魏重新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拓跋部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随着黄河流域的重新统一,自拓跋珪时就已开始的封建化进程在拓跋焘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飞跃。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合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拓跋焘统治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搜罗各个割据政权中有才识的汉族士人为己所用。
政治上,拓跋焘积极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着力整顿吏治,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进一步修订律令,征用汉族士人崔浩、游雅、高允等先后三次更订律令,大量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汉族情况。这样,拓跋族的封建化在政治上逐步加深。
经济上,拓跋焘也吸取了汉族统治阶级的传统政策,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按人口分配土地,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思想文化上,拓跋焘倡导儒学,崇尚文教,兴办学校,整理经籍,修编国史。拓跋焘采取的崇尚文教政策,使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很快地为拓跋部所熟悉和接受,因此,后人司马光和胡三省都说:北魏自平凉后,儒风始振。尤值一提的是,随着学校的建立,教育的发展,儒家经典的整理刊行,提高了拓跋部的汉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精通儒家学说的拓跋部知识分子,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
教学建议:先由学生根据教材归纳概括北魏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的过程;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十六国后期,北方政权林立,为什么北魏得以统一?北魏拓跋珪和拓跋焘祖孙是怎样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有什么影响?北魏统一北方有什么影响?对教材提供的鲜卑族拓跋部的嘎仙洞遗址、拓跋珪图片和崔浩画像,教师应简介引导。利用多媒体等将“北魏帝系表”“南北朝对峙图表”展示给学生。
第二目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主要讲北魏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教材分析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来自三个方面:
(1)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的阶级矛盾尖锐
拓跋珪所建立的封建国家还是很不健全的,带有很大的原始性和过渡性。南朝人称北魏政权是“胡风国俗,杂相揉乱”。教材主要叙述了两点:一是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二是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西晋末年至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世家大族将家族、部曲武装起来,修筑坞堡,缮制甲兵,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相率投奔他们。他们乘机侵占田地,封锢山林,隐瞒人口。一家豪强地主往往拥有数百家、数千家乃至上万家佃客或部曲。这些佃客或部曲是豪强地主的“苞荫户”,豪强地主则被称为苞荫户的宗主。北魏政权攻占中原后,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就承认了宗主对于苞荫户的剥削和奴役的权利,并且以宗主对于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苞荫户多数没有户籍,是地主的私家人口,所受剥削和奴役极重。可见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则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北魏前期征税,由“县宰(令)集乡邑三老,计赀定课”,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如《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此外,北魏临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是很多的,主要也是加到劳动人民头上。所以,九品混通虽有其名,而流弊是严重的。
(2)民族矛盾激化
北魏建立初期,还是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落后的部族。在进入中原过程中,虽因采纳了一些汉族地主的建议和受中原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封建化,但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尚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一期间,长期大规模民族征战的不断取胜形成了北魏贵族集团的民族优越感和歧视其他民族的心态,除了野蛮的屠杀外,还将大量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变为奴隶和杂户(身份低于佃客,略高于奴隶);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从而激化了民族矛盾。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存在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矛盾,出于政治、经济利益和民族差异的原因,鲜卑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处处压制汉族地主势力;汉族地主虽被纳入统治集团,但并不掌握实权,长期的正统观念使他们在内心又瞧不起鲜卑贵族;鲜卑贵族常因意见不一对汉族地主横加屠杀,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的辅国元老崔浩被杀,除因撰修北魏史书直笔实录得罪当朝统治者外,深层原因还有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这些都使西晋以来因“五胡内迁”产生的民族矛盾严重恶化。民族矛盾的恶化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
(3)各地人民起义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引发了445年陕西关中地区卢水胡盖吴领导的武装起义。关中地区自魏晋以来已成为多民族聚居区,这里生活着汉、匈奴、氐、羌、鲜卑、卢水胡各少数民族,西晋时人江统曾说: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北魏征服关中后,对这里的各族人民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盖吴曾领导了一次起义,盖吴,卢水胡人,卢水胡是匈奴别部,因居于卢水而得名。起义爆发后,北魏长安镇副将元纥率军前往镇压,被击败。于是,关中各族人民尽皆响应,起义军扩大到十万余人,北魏关中统治摇摇欲坠。拓跋焘亲自领军征讨,他采取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几经周折才将起义镇压。在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拓跋焘对沿途响应起义的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杀戮,力图以民族高压政策来扼杀反抗斗争,暴露了其统治者的本性。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教学建议:补充宗主督护制的材料,由学生分析其特点;让学生比较郡县制、分封制和宗主督护制的异同;把赋税制度九品混通制的名称介绍给学生,分析其危害;用【学思之窗】的材料和其他材料,让学生分析北魏的民族政策及原因影响,思考【学思之窗】的问题;结合“北魏石刻像贵族出行”,发展学生提炼图像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孝文帝改革前面临哪些社会矛盾?这些社会矛盾是怎样产生的?不改革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结合当时的形势谈谈怎样改革才能成功?
第三目  “冯太后和孝文帝”
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老》《庄》,尤精释义。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记》)这种孜孜不倦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精神,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教材最后一段,点明冯太后和孝文帝面对动荡局势的认识,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先进的统治经验和政策,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教学建议:运用课后“学习延伸”的“阅读与思考”分析冯太后在改革中的作用;运用《孝文帝出行图》和【学思之窗】分析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对改革的作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孝文帝改革为什么实行汉化政策?改革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一目的教学。运用“北魏骑马武士俑”和“嘎仙洞遗址”提问学生:“你们从中看出什么信息?”安排学生学习教材后,让学生归纳北魏崛起和统一北方的重大事件。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鲜卑族拓跋珪和拓跋焘的贡献。设计几个问题:北魏为什么能够统一黄河流域?拓跋珪和拓跋焘做出了什么贡献?他们怎样学习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这种学习起到了什么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进行民族融合所起的历史作用。当讲到北魏统一北方时,及时出示北魏帝系表和南北朝代对峙图表,以利于学生认识当时中国的形势。最后用“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怎样的局面?”引入第二目教学。
关于“社会改革迫在眉睫”一目的教学。用“北魏统一北方后面临怎样的局面?”引入该目教学。提出以下问题:“北魏的各种制度有哪些方面的欠缺?宗主督护制有什么弊端?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弊端?这种制度和秦朝的郡县制有什么不同?赋税制度上的缺陷造成什么问题?为什么拓跋珪和拓跋焘已采用了一些汉族的先进经验还有这些问题?”从而让学生对北魏政权的不完善之处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孝文帝改革进一步采用汉族的先进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必要性和必然性有更深刻的体会。再让学生结合【学思之窗】内容分析“北魏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什么实行这种政策?这种政策造成什么结果?反映出什么问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自然就会引起社会动荡和人民起义。学生了解教材上介绍的各地起义,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关于“冯太后和孝文帝”一目的教学。出示“北魏帝系表”,由教师简介冯太后和孝文帝生平,提出问题:“冯太后和孝文帝为什么要借鉴和采用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她为什么要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你怎样评价冯太后?”供学生探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时,出示嘎仙洞遗址,导入该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别小瞧了这个不起眼的地方,这是雄极一时的鲜卑族拓跋部的发祥地。(介绍嘎仙洞,详见前文)
四、问题解答
【探究的主要问题】
孝文帝改革前北魏有哪些社会矛盾?
解题关键:社会矛盾是引起北魏深重统治危机的因素。
思路引领: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上考虑。
答案提示:由于北魏政权各种制度的欠缺,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致使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解题关键:有利条件是指有利于改革进行的因素。
思路引领:从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条件等方面考虑。
答案提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学思之窗】
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了解北魏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和心态。
思路引领:民族压迫和歧视。
答案提示:反映北魏统治者不能较好地处理民族关系,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
【学思之窗】
这段文献记载,反映的是孝文帝哪方面的造诣?这些对他以后推行改革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采用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和政策进行改革。
思路引领:《五经》、《左》、《老》,诗赋铭颂都属于汉族文化内容。
答案提示:反映的是孝文帝在掌握汉族先进文化方面的造诣。孝文帝较好地掌握了汉族先进文化,深刻地认识了汉族文化深邃丰富的内涵,对他按照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和政策进行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北魏统一北方后的形势。
解题关键:形势是指事物发展的状况。应考虑到统一北方后的有利状况和不利状况。
思路引领:先谈统一后的有利状况,再谈不利状况。
答案提示:北魏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北魏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开始封建化进程。但是,北魏政权运作主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系,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欠缺之处,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致使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2.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解题关键:冯太后从哪些方面影响孝文帝改革。
思路引领:冯太后自己执掌大权时推进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培养教育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自己死后孝文帝继续把改革向前推进。
答案提示: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进行社会改革;她对孝文帝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使孝文帝养就了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行冯太后的改革政策。所以说,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
(二)学习延伸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河北栾城中学 霍拴吉 杨丽华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卓有成效的新制
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租调制
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
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
问题探究
材料分析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巧设计迁都洛阳
490年孝文帝亲政,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的原因
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情景教学
对比分析
雷厉风行
移风易俗
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问题探究
教师点拨
综合分析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引言简单介绍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反对孝文帝改革,于496年接踵发动了两次叛乱,都被孝文帝严厉镇压的史实。旨在通过史事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究,并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大义灭亲,坚决改革精神的钦佩情感。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契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实施情景教学。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前期改革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后期改革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本课教材在整个课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孝文帝改革每一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和作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场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第一目是“卓有成效的新制”
教材首先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是孝文帝改革前期的重点内容,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教学建议:均田制的推行是各项新制中的重点内容和中心内容,建议教师结合教材【历史纵横】中的史料,让学生首先了解均田制的具体内容,继而分析均田制的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
(3)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项新制实施的影响,把握各项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第二目“巧设计迁都洛阳”
教材首先指出,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接下来教材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四个方面分析了迁都洛阳的原因并介绍了孝文帝巧设计迁都洛阳的过程。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建议教师:一、结合《洛阳平面图》和【学思之窗】中所给史料,对比旧都平城和新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及北魏一统中原的政治需求,探究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历史地理的综合认识;二、对孝文帝巧设计迁都的过程不必翔实描述,着重说明孝文帝设计迁都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也体现了一代明君的大略。三,结合孝文帝迁都洛阳,说明改革的成功不仅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指出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为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目“雷厉风行,移风易俗”
教材指出,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具体措施有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五个方面。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建议教师结合【学思之窗】的史料和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分析孝文帝在改汉姓的同时又采用汉族的门阀制度对鲜卑族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卓有成效的新制”一目的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新制建立的原因、作用和彼此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孝文帝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引导学生逐个分析新制实施的原因和作用及各个措施之间相互关系。在学习俸禄制时,可提问俸禄制实行之前北魏的吏治状况怎样?接着引导学生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从俸禄制实行之前官吏的收入来源和分配原则;官吏贪污盗窃,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机构迅速腐败,鲜卑贵族依靠攫取的财富追求奢靡,使原来悍犷善战的风气逐渐丧失;官吏贪残,压迫人民,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等方面进行点拨,加深学生对吏制改革必要性的认识。在学习均田制时,可结合【历史纵横】中均田制的材料和教材有关内容让学生概括均田制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然后结合均田制的特点从经济的恢复发展、政权的巩固、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等分析均田制的影响。在学习三长制和租调制时,可在帮助学生了解两者实施的原因和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均田制为中心,分析上述措施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得出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要求,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设巧计迁都洛阳”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讨论。问题一“北魏兴起于塞北,定都平城已历数世,其间,北魏国势不断增强,逐渐由一弱小政权入主中原而一统黄河流域,那么孝文帝为什么还要迁都洛阳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学思之窗】材料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等方面分析迁都的原因。关于迁都的过程应着重强调孝文帝假“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的策略性,可设计问题二“假设孝文帝不设巧计,面对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阻力,一意孤行,强行迁都会是何种结局?”让学生讨论,以此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关于“雷厉风行,移风易俗”一目的教学。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明白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鲜卑族进一步向汉族学习,更完整地接受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并继续深化改革。然后利用【历史纵横】和《北魏文官俑》的图片材料,让学生把两种服饰进行对比,指出其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说北魏文官俑的服装体现了民族的融合?”“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引起服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利用【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中材料对孝文帝移风易俗的功过进行评价,以此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提纲挈领地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孝文帝勇于改革、不畏困难的精神等方面进行小结,以此确保教学过程的完整无缺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印象。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可利用课前引言导入新课:
通过引言大家从中得到哪些信息?一是孝文帝改革极大地触动了鲜卑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二是孝文帝对以太子恂为首的守旧势力不徇私情,坚决镇压。那么孝文帝到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而招致守旧势力如此激烈抵抗?我们又对孝文帝如何评价呢?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一课的学习,我们将会从中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案例二  在学习孝文帝设巧计迁都时,用计算机或幻灯片展示“北魏迁都图”。时间,493年~495年。过程,由平城到洛阳。策略,假“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而迁都的不乏其例,但孝文帝迁都尤其与众不同。孝文帝不仅顺应了北魏加强对黄河流域统治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要求,而且设巧计避免了与鲜卑贵族在平城直接冲突,借“南伐”之名,顺利实现了迁都计划。更值得一提的是,孝文帝利用迁都避开了保守势力雄厚的旧都平城,减轻了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了与汉族地主阶级的联系,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一切体现了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和雄才大略,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
案例三  在介绍通婚姻时,可用计算机和幻灯片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他(孝文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
利用联姻来解决政治矛盾和民族冲突是古今中外统治阶级的一贯做法和重要策略。西汉的“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 给汉匈带来了长期的和平,极大地密切了汉匈关系,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历史上解决民族冲突的一段佳话。孝文帝的“联姻”政策是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不仅使鲜卑统治者赢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信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对接受汉文化,巩固和深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都是巨大的推动。孝文帝对鲜卑族的封建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想一想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解题关键:正确解读材料,从旧都“文轨未一,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中原“河洛王里”中提取相关信息。
思路引领:从平城和洛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着手进行分析。
答案提示:北魏虽然实现了统一(局部),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参考教材有关内容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学思之窗】
北魏孝文帝采用魏晋门阀制度,对鲜卑族起了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孝文帝后期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思路引领:应从鲜卑族的封建化、政权的巩固和后来的分裂两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孝文帝采用门阀制度取得了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树立了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推动了改革的进行,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建立了稳固的地主阶级统治秩序,有力地巩固了政权。但世家大族掌握大权,也为北魏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解题关键: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全过程和内容。
思路引领:注意改革前后两个阶段的核心内容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
答案提示: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本身内容,然而,人们大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解题关键:迁都洛阳对孝文帝改革大业的影响。
思路引领:考虑迁都洛阳的原因及迁都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地位。
答案提示: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学习延伸

3.促进民族大融合  河北师大附中 杨书田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制作表格
分析图片
问题探究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问题探究
分析图片
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分析图片
问题探究
课堂讨论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把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使鲜卑的牧民转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如兴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权封建化进程。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密切、交流频繁,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建议教师通过探究问题、分析图片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这三方面的相互关系,把握本课的中心和线索,进而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过程,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一项力措,使学生体会到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加强了这堂课的思想性。
本课引言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共同的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肩宽胸挺,躯肢浑厚健壮,神态温静具有伟丈夫的气概。体现了原始佛教的特点。而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建议教师以课本图片和下载两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图片为素材,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经济发展的表现及概括其原因,体会孝文帝改革后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1.农牧业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其原因一: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三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对图片的解释,然后归纳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在: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建议教师通过学生看图片和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概括商业的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二目“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从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三个方面说明。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教材介绍了从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的史实。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教材介绍了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教材介绍了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教学建议: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己归纳孝文帝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然后分组讨论:政权封建化加速的背景?教师在总结中讲清封建化、礼乐制度的概念,师生通过互动答疑完成本目任务。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教材首先叙述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特别指出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说明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教材主要介绍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教材从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二)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建议:通过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像滚雪球一样发展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意识;联系以前的课程,理解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自觉树立改革意识。
最后,总结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以课本图片和下载两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图片为素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教师应先对社会经济作一定阐释: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代社会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门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主要是生产力的制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做表格归纳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的图片、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分析其原因和历史作用。
第二目“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教师提问学生: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的历史作用?后总结: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统治者更加彻底的政治改革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导入本目学习,教师应对封建化进行阐释: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朝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让学生归纳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分组讨论每一项措施的影响。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教师提出问题,问题一:生活习惯汉化的表现?举例说明;问题二:通过阅读教材的图片(《汉人胡食画像砖》),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问题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联系前两节内容,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导入新课时,用计算机或幻灯展示图片
图片1:云冈石窟的第六窟的图片:云冈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云冈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图片2:龙门石窟图片: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作品。古阳洞等。由于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此时的雕像一改云冈时期的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都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
案例二  用实物投影和幻灯片展示(《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南梁大臣陈庆之的一段话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始如登泰山卑培,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
这段话展示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也说明了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由此导入“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的学习。
案例三  今天我们吃着烤羊肉串,徜徉在云冈石窟中,遥想当年鲜卑人叱咤风云、横扫天下的气势,他们作为单一的民族消失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孝文帝或许被称为历史的罪人,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也得到了永生。我们又谁能说得清自己身上是否流淌着鲜卑族人的血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凝聚力就是来自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融合。下面结合孝文帝改革的三节内容,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商业繁荣,市场活跃,物品丰富,商人多且实力雄厚。
思路引领:商业繁荣;鲜卑族以前没有商品经济,以物换物。
答案提示: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深入人心;鲜卑族逐渐汉化。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经济的转型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影响
思路引领:农业恢复、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经济的变化对政治、民族融合影响巨大。
答案提示:社会经济的变化
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活跃: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活动活跃: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远达西方国家。
影响:经济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经济的变化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经济的变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2.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题关键: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南北分裂的原因
思路引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意义。民族矛盾是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农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成分,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南北之间民族隔阂的消除,北方经济的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延伸

单元学习小结
一、重要概念简释
【均田制】
北魏时期实行的国有和私有相结合的封建土地制度。主要内容是国家把荒地分给丁男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露田在农民60岁免课赋或身死时归还政府;桑田传给子孙。地主按级别也分给公田。均田制的实行,把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三长制】
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为配合均田制的实行,北魏统治者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它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政权,完善了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汉化”措施】
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推动鲜卑族向汉族同化的措施。孝文帝基于对汉族先进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出发而自觉主动地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从生产、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全面接受汉族文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迁都洛阳】
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减少改革的阻力,孝文帝决定把首都从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偏远的平城迁往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孝文帝克服阻力,设巧计迁都。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归纳与总结
【单元内容小结】
5世纪,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基于对汉族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北魏统治者孝文帝自觉地、主动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实行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尊儒崇经等。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争取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与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改革使鲜卑族全面汉化,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文化中,为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三、历史感悟(略)
第三单元 资料与注释  黄朴民
1.原始资料
(一)冯太后其人以及对北魏政局的主宰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也。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母乐浪王氏。后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朗坐事诛,后遂入宫。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抚养教训。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高宗崩,故事:国有大丧,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
显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及高祖生,太后躬亲抚养。是后罢令,不听政事。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承明元年,尊曰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高祖诏曰:“朕以虚寡,幼纂宝历,仰恃慈明,缉宁四海,欲报之德,正觉是凭,诸鸷鸟伤生之类,宜放之山林。其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始灵塔。”于是罢鹰师曹,以其地为报德佛寺。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因谓群臣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岂必远祔山陵,然后为贵哉!吾百年之后,神其安此。”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太后以高祖富于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文多不载。太后立文宣王庙于长安,又立思燕佛图于龙城,皆刊石立碑。太后又制,内属五庙之孙,外戚六亲缌麻,皆受复除。性俭素,不好华饰,躬御缦缯而已。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于故事十分之八。太后尝以体不安,服菴子。宰人昏而进粥,有蝘蜓在焉,后举匕得之。高祖侍侧,大怒,将加极罚,太后笑而释之。
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故道德、王遇、张祐、苻承祖等拔自微阉,岁中而至王公;王叡出入卧内,数年便为宰辅,赏赉财帛以千万亿计,金书铁券,许以不死之诏。李冲虽以器能受任,亦由见宠帷幄,密加锡赉,不可胜数。后性严明,假有宠待,亦无所纵。左右纤介之愆,动加捶楚,多至百余,少亦数十。然性不宿憾,寻亦待之如初,或因此更加富贵。是以人人怀于利欲,至死而不思退。
太后外礼民望元丕、游明根等,颁赐金帛舆马,每至褒美叡等,皆引丕等参之,以示无私。又自以过失,惧人议己,小有疑忌,便见诛戮。迄后之崩,高祖不知所生。至如李、李惠之徒,猜嫌覆灭者十余家,死者数百人,率多枉滥,天下冤之。
十四年,崩于太和殿,时年四十九。其日,有雄雉集于太华殿。高祖酌饮不入口五日,毁慕过礼。谥曰文明太皇太后。
──《魏书》卷十三《文明皇后冯氏传》
(二)孝文帝继位以及他与冯太后的关系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帝生而洁白,有异姿,襁褓岐嶷,长而渊裕仁孝,绰然有君人之表。显祖尤爱异之。三年夏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
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
──《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帝幼有至性,年四岁,显祖曾患痈,帝亲自吮脓。五岁受禅,悲泣不能自胜。显祖问帝,帝曰:“代亲之感,内切于心。”显祖甚叹异之。文明太后以帝聪圣,后或不利于冯氏,将谋废帝。乃于寒月,单衣闭室,绝食三朝,召咸阳王禧,将立之,元丕、穆泰、李冲固谏,乃止。帝初不有憾,唯深德丕等。抚念诸弟,始终曾无纤介,惇睦九族,礼敬俱深。虽于大臣持法不纵,然性宽慈,每垂矜舍。进食者曾以热羹伤帝手,又曾于食中得虫秽之物,并笑而恕之。宦者先有谮帝于太后,太后大怒,杖帝数十,帝默然而受,不自申明。太后崩后,亦不以介意。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三)推行班禄制
魏旧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斛;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所调各随土之所出。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九月,魏诏,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二年(四八四)
(四)实施三长制与新租调制
魏无乡党之法,唯立宗主督护;民多隐冒,三五十家始为一户。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长,知两翻。复,方目翻。)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大率十匹为公调,二匹为调外费,三匹为百官俸。此外复有杂调。(调,徒弔翻。俸,扶用翻。复,扶又翻。)民年八十已上,听一子不从役。孤独、癃老、笃疾、贫穷不能自存者,三长内迭养食之。”书奏,诏百官通议。中书令郑羲等皆以为不可。太尉丕曰:“臣谓此法若行,于公私有益。但方有事之月,校比户口,民必劳怨。请过今秋,至冬乃遣使者,于事为宜”。冲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不因调时,民徒知立长校户之勤,未见均徭省赋之益,心必生怨。宜及调课之月,令知赋税之均,既识其事,又得其利,行之差易。”(易,以豉翻。)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倖之人可止,何为不可!”甲戌,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民始皆愁苦,豪强者尤不愿。既而课调省费十余倍,上下安之。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四年(四八六)
(五)实施均田制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善之,由是始议均田。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行,下孟翻。)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人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计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诸宰民之官,各随近给公田有差,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三年(四八五)
(六)孝文帝与任城王拓跋澄论迁都的意义(含迁都问题上的争论)
后高祖外示南讨,意在谋迁,齐于明堂左个,诏太常卿王谌,亲令龟卜,易筮南伐之事,其兆遇革。高祖曰:“此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之卦也。”群臣莫敢言。澄进曰:“易言革者更也。将欲应天顺人,革君臣之命,汤武得之为吉。陛下帝有天下,重光累叶。今曰卜征,乃可伐叛,不得云革命。此非君人之卦,未可全为吉也。”高祖厉声曰:“象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也!”澄曰:“陛下龙兴既久,岂可方同虎变!”高祖勃然作色曰:“社稷我社稷,任城而欲沮众也!”澄曰:“社稷诚知陛下之社稷,然臣是社稷之臣子,豫参顾问,敢尽愚衷。”高祖既锐意必行,恶澄此对,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亦复何伤。”车驾还宫,便召澄,未及升阶,遥谓曰:“向者之革卦,今更欲论之。明堂之忿,惧众人竞言,阻我大计,故厉色怖文武耳,想解朕意也。”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高祖曰:“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澄曰:“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高祖曰:“任城便是我之子房。”加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又兼尚书左仆射。
──《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云传附澄传》
(七)孝文帝迁都洛阳
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稽颡于前,将谏南伐也。稽,音启。)帝曰:“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言违众南伐,无异独行。)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此亦所以怖群臣而决迁都之计也。复,扶又翻。)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引秦商鞅之言。)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资治通鉴》卷一三八《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四九三)
(八)叶适等人对孝文帝迁洛的批评
① 诸胡乘晋乱迭据中土,极强盛者不过数十年,纷纠腾突,徒互为废兴而不足以定事。盖华夷地势不同,习俗亦异,统御不一,彼此不安,亦其势然也。惟拓跋迁都平城,纯用胡法控勒诸夏,故最为长久。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然则用夏变夷者,圣人之道也;以夷制夏者,夷狄之利也;失其利则衰,反其常则灭;乌得谓“黎民怀之,三才其舍诸”!盖书生之浮论也。
② 孝文都洛最无谓。周公虽有四方朝贡道里均之说,然成周固未尝受迁邑之利,五帝三代何尝有都洛之文?况王政废兴,岂在都邑,乃汉以后经生相承,夸大其辞耳。孝文自合更为其国开百余年深厚之业,岂谓一迁洛而本根浮动,坟庙宗族,皆已弃绝,边徼镇戍,单寒无依?向非孝文,便当身见祸乱;然亦竟十余年而国为墟矣。盖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其害至此。后之学者,又将誉之不已,是以亡为存,以败为成,乌在其言王道也!
③ 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
④ 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
(九)改鲜卑语
高祖曰:“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王公卿士,咸以然不?”禧对曰:“实如圣旨,宜应改易。”
──《魏书》卷二十一上《咸阳王禧传》
(十)改姓氏、定族姓、通婚姻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诏黄门郎、司徒左长史宋并定诸州士族,多所升降。又诏以:“代人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无异寒贱;故宦达者位极公卿,其功、衰之亲仍居猥任。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自太祖已降,功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四姓,卢、崔、郑、王也。下,户嫁翻。)自此以外,应班士流者,寻绩别敕。其旧为部落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若本非大人,而皇始已来三世官在尚书已上及品登王公者亦为姓。其大人之后而官不显者为族;若本非大人而官显者亦为族。凡此姓族,皆应审复,勿容伪冒。令司空穆亮、尚书陆琇等详定,务令平允。”琇,馛之子也。
魏旧制:王国舍人皆应娶八族及清修之门。咸阳王禧娶隶户为之,帝深责之;因下诏为六弟聘室:“前者所纳,可为妾媵。咸阳王禧,可聘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河南王幹,可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广陵王羽,可聘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颍川王雍,可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始平王勰,可聘廷尉卿陇西李冲女;北海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懿,羲之子也。
时赵郡诸李,人物尤多,各盛家风,故世之言高华者,以五姓为首。
──《资治通鉴》卷一四〇《齐纪六》明帝建武三年(四九六)
(十一)孝文帝的政治风格与道德境界
高祖友爱诸弟,终始无间。(间,古苋翻。)尝从容谓咸阳王禧等曰:(从,千容翻。)“我后子孙邂逅不肖,(不期而会曰邂逅。肖,似也;不似其先曰不肖。邂,户懈翻。逅,胡豆翻。)汝等观望,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则取之,勿为他人有也。”(以禧之骄贪如此,孝文以此语之,是启其奸心也。景明之祸,帝实胎之。)亲任贤能,从善如流,精勤庶务,朝夕不倦。常曰:“人主患不能处心公平,推诚于物。能是二者,则胡、越之人皆可使如兄弟矣。”用法虽严,于大臣无所容贷,然人有小过,常多阔略。尝于食中得虫,又左右进羹误伤帝手,皆笑而赦之。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祭,(五郊,谓迎气五郊也。按郑康成说:古者,天子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故曰二分之祭。魏则朝日以朔,夕月以朏,犹仍古谓之二分之祭。)未尝不身亲其礼。每出巡游及用兵,有司奏修道路,帝辄曰:“粗修桥梁,通车马而已,勿去草刬令平也。”在淮南行兵,如在境内。禁士卒无得践伤粟稻;(践,息浅翻。)或伐民树以供军用,皆留绢偿之。宫室非不得已不修,衣弊,浣濯而服之,鞍勒用铁木而已。幼多力善射,能以指弹碎羊骨,(魏纪云:能以指弹碎羊髆骨。羊骨唯髆骨颇脆,他骨未易弹碎也。弹,徒丹翻。)射禽兽无不命中;(先命其处而后射中之,谓之命中。射,而亦翻。)及年十五,遂不复畋猎。(复,扶又翻;下同。)常谓史官曰:“时事不可以不直书。人君威福在己,无能制之者;若史策复不书其恶,将何所畏忌邪!”(自此以上,史言魏孝文德美。)
──《资治通鉴》卷一四二《齐纪八》东昏侯永元元年(四九九)
(十二)孝文帝的文治与用人
① 癸卯,魏主如邺城。王肃见魏主于邺,(是年三月王肃奔魏,今方得见魏主。)陈伐齐之策。魏主与之言,不觉促席移晷。(降人初至,君臣情分甚为阔疏。言有当心,故促席近前以听之,不觉其分之疏也;与之言而弗厌倦,且为之移晷,不觉其久也。)自是器遇日隆,亲旧贵臣莫能间也。魏主或屏左右与肃语,至夜分不罢,(间,古苋翻。屏,必郢翻。)自谓君臣相得之晚。寻除辅国将军、大将军长史。时魏主方议兴礼乐,变华风,凡威仪文物,多肃所定。
──《资治通鉴》卷一三八《齐纪四》武帝永明十一年(四九三)
② 魏金墉宫成,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于洛阳。(四门学始此。)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华林园及景阳山皆魏明帝所筑。)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论语: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故郭祚引以为言。乐,鱼教翻。)宜复修之。”(复,扶又翻。)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属文,(好,呼到翻;下好贤同。属,之欲翻。)多于马上口占,既成,不更一字;(更,工衡翻。)自太和十年以后,诏策皆自为之。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布素之意,(乐,音洛。言寄以布衣雅素相与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肃、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有太平之风焉。(史言魏高祖能以文治。)
──《资治通鉴》卷一四〇《齐纪六》武帝建武二年(四九五)
(十三)孝文帝的德政风范与文化修养
听览政事,莫不从善如流。哀矜百姓,恒思所以济益。天地、五郊、宗庙二分之礼,常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尚书奏案,多自寻省。百官大小,无不留心,务于周洽。每言: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能推诚御物,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常从容谓史官曰:“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君威福自己,史复不书,将何所惧。”南北征巡,有司奏请治道,帝曰:“粗修桥梁,通舆马便止,不须去草刬令平也。”凡所修造,不得已而为之,不为不急之事损民力也。巡幸淮南,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民稻粟无所伤践。诸有禁忌禳厌之方非典籍所载者,一皆除罢。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余文章,百有余篇。爱奇好士,情如饥渴。待纳朝贤,随才轻重,常寄以布素之意。悠然玄迈,不以世务婴心。又少而善射,有膂力。年十余岁,能以指弹碎羊髆骨。及射禽兽,莫不随所志毙之。至年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性俭素,常服汗濯之衣,鞍勒铁木而已。帝之雅志,皆此类也。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
(十四)《魏书》史臣对孝文帝的评价
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幼承洪绪,早著叡圣之风。时以文明摄事,优游恭己,玄览独得,著自不言,神契所标,固以符于冥化。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途同归,百虑一致,至夫生民所难行,人伦之高迹,虽尊居黄屋,尽蹈之矣。若乃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利物,亦无得而称之。其经纬天地,岂虚谥也。
──《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十五)叶适、王夫之、赵翼等对孝文帝汉化以及为政之道的抨击
① 太子恂事甚可伤。孝文急于有为,不计阶序,不本土俗,不量难易;其臣好富贵者李彪王肃之流,以轻薄刻急承迎取快,于革治兴道,未有分寸之益,而使孩孺之儿,愚之妇,幽囚并命,损天性,害人伦。礼所谓教世子,诗所谓刑寡妻,固若是耶?(废太子恂)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纪言序目》
② 拓拔宏之伪也。儒者之恥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欲迁洛阳而以伐齐为辞。行时亦孰不知其伪者。特未形之言。勿敢与争而已。出其府藏金帛衣器。以赐群臣。下逮于民。行无故之赏。以饵民而要誉。得之者固不以为德也。皆欺人而适以自欺也。犹未极形其伪也。至于天不雨而三日不食。将谁欺。欺天乎。人未有三日而可不食者。况其在豢养之子乎。高处深宫。其食也孰知之。其不食也孰信之。大官不进。品物不具。宦官宫妾之侧。孰禁之。果不食也欤哉。而告人曰不食数日。犹无所感。将谁欺。欺天乎。宏之习于伪也如此。固将曰。圣王之所以圣。吾知之矣。五帝可六。三王可四也。自冯后死。宏始亲政。以后五年之闲。作明堂。正祀典。定祧庙。祀圜丘。迎春东郊。定次五德。朝日养老。修舜禹周孔之祀。耕耤田。行三载考绩之典。禁胡服胡语。亲祠阙里。求遗书。立国之大学。四门小学。定族姓。宴国老庶老。听群臣终三年之丧。小儒争艳称之以为荣。凡此者。典谟之所不道。孔孟之所不言。立学终丧之外。皆汉儒依托附会。逐末舍本。杂谶纬巫觋之言。涂饰耳目。是为拓拔宏所行之王道而已。尉元为三老。游明根为五更。岂不辱名教而羞常世之士哉。故曰儒者之耻也。德立而后道随之。道立而后政随之。诚者德之本。欺者诚之反也。汉儒附经典以刻画为文章。皆不诚之政也。而曰帝之所以帝。王之所以王。在是而已。乃毕行之以欺天下后世者。惟宏尔。后之论者犹艳称之。以为斯道之荣。若汉唐宋之贤主。俱所无逮者。不恤一日之劳。不吝金钱之费。而已为后世所欣慕。则儒者将以其道博宠光而侈门庭乎。故曰儒者之耻也。虽然。抑岂足为君子儒之恥哉。君子儒之以道佐人主也。本之以德。立之以诚。视宏之所为。沐猴之冠优俳之戏而已矣。备纪宏之伪政于史策。所以示无本而效汉儒附托之具文。则亦索虏欺人之术也。可以鉴矣。
──《续通鉴论》卷九
③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其先道武帝遣贺狄干至秦。为姚兴所留。因在长安读书。通尚书、论语。举止似儒者。后归。道武见其类中国人。遂杀之。(贺狄干传。)明元帝时。或言国家当迁都邺。崔浩曰。非计也。今居北方。若山东有事。则轻骑南出。谁知多少。百姓望而远服。此国家威制四夷之长策。若南徙。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榛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崔浩传。)此又开国君臣之深识远虑也。
愿宁人言中国风俗。多有不如外蕃者。辽史言契丹生计。仰给畜牧。绩毛饮湩。以为衣食。狃习劳事。不见纷华。故家给人足。戎备完整。金史。世宗曰。女真旧俗虽不知书。然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皆出自然。乃禁女真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又曰。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海陵习学汉人。是忘本也。若依国家旧风。乃长久之计也。金史食货志。亦谓金中叶以后。鄙辽俭朴。袭宋繁缛之文。又惩宋宽柔。用辽操切之政。是弃二国之所长而专用其所短。迄金之末。国用易竭。民心易离。实由于此。作法不慎。变法以救其弊。只益甚焉。此又操化权者。所当加意也。
──《廿二史剳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2.课文注释
前秦
公元316年,在内乱外患的多重打击下,腐朽的西晋王朝灭亡。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南北大分裂的历史局面。在南方,317年晋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起东晋王朝。在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首领也纷纷先后称王称帝,整个北方地区陷入了割据混战的状态。在这个动乱过程中,占据陕西关中一带的氐族在其首领苻洪的率领下,迅速崛起,公元352年,苻洪之三子苻健入据长安,建都于此,建国号“大秦”,史称前秦。357年,苻坚篡位自立,掌控前秦政权,自号前秦天王。
苻坚即位后,重用汉族士人王猛治理朝政,整顿吏治,擢用人才,兴办学校,发展农桑,兴修水利,加强军力,使前秦政权出现了“兵强国富”的局面。在此基础上,苻坚积极对外用兵,公元370年,灭亡南燕,公元376年,又先后攻灭前凉与代,此外还攻取仇池,降服巴氐,占领益州,初步统一了北方地区。
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苻坚不顾众多大臣的谏阻,执意对东晋用兵,仓促发动了南征平晋的战事,结果在公元383年爆发的淝水之战中惨遭失败。淝水之战后,整个北方地区暂时统一的局面迅速走向解体,重新陷入一片战乱,慕容垂、姚苌等鲜卑、羌族贵族势力再度崛起,乘机肢解了前秦的统治,苻坚本人被杀,前秦政权不久亦遭到灭亡。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它是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弱小的东晋军队临危不乱,利用前秦统治者苻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和战术部署上的不当而大获全胜,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改变了中国历史演变的进程。
前秦统一北方地区后,其领袖苻坚让胜利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忽视谋臣王猛临终前“不可攻晋”的忠告,不顾绝大多数臣僚反对南征的劝阻,执意迅速统一南北,于是在公元383年起大军九十万,在东西长达几千里的战线上,水陆并进,南下攻晋。战前,苻坚曾狂妄地扬言,要“投鞭断流”,一举灭亡东晋。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决意奋起抵抗,由宰相谢安主持整个战略决战事宜,谢安运筹帷幄,委任谢石、谢玄、谢琰以及刘牢之等人承担第一线的作战任务,统率8万精兵,抵御前秦军主力的进攻。
战争初期,前秦军进展基本顺利,先后攻克寿阳(今安徽寿县)、郧城(今湖北安陆县境)等要地,并攻打硖口(今安徽凤台西南),进抵洛涧。在这关键时刻,晋军实施绝地大反击,在洛涧遭遇战中,大破前秦军兵锋,歼灭前秦军数万人。接着又用激将法引诱前秦军后撤,并乘机渡过淝水对敌军施加摧毁性的打击,阵斩前秦军主将苻融,杀得前秦军将士尸横遍野,一败涂地。前秦军全线崩溃,蜂涌向北逃窜,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晋兵追来,更没命地奔逃。淝水之战,东晋军队大获全胜,前秦军被歼多达十之八九。这一结果,是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是役也极大改变了当时北方地区的政治生态,前秦的暂时统一格局就此终止,整个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战乱之中。
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其首领什翼称代王,建代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公元376年,为前秦苻坚所灭。公元386年,什翼之孙拓跋珪继称代王,不久改国号为魏,制定典章,重建国家,史称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395年,拓跋珪大败后燕军于参合坡,歼灭后燕军主力。次年,北魏基本占有今山西、河北之地,不久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拓跋珪死后,长子明元帝拓跋嗣继位,公元423年拓跋嗣率军越过黄河,攻占洛阳、滑台(今河南滑县)、虎牢(今河南巩县西北)。拓跋嗣死后,其子拓跋焘继位,是为世祖太武帝。在他统治期间,北魏开始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拓跋焘,字佛狸,“聪明大度”,是北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他继位后,采取多项措施,以加强北魏的封建化过程,加强与中原汉族地主的结合,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任用崔浩等汉族士人,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坚实基础。
在崔浩等人的战略谋划下,拓跋焘将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占据关中地区的夏国,自公元426年起,拓跋焘连年攻击赫连昌统治的夏国,经过统万之战、上邽之战等役,于公元431年,终于消灭了夏政权,在此期间,拓跋焘还率军深入大漠,反击蠕蠕族的侵扰,有力抑制了北魏自身北部的边患。此后,拓跋焘将兵锋转向据有今辽宁、天津一带的北燕,历经数年征战,于公元436年灭亡了北燕政权。接着,拓跋焘又把打击的对象锁定在占据河西地区的卢水胡北凉政权,公元439年,拓跋焘亲率大军攻克北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灭亡北凉。至此,北魏王朝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历时136年之久的十六国分裂局面,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而太延五年即公元439年北魏攻灭北凉这一年,通常被认为是南北朝的开始年代。
宗主督护制
宗主督护制是北魏前期的地方基层政权组织形态。十六国大动乱时期,留在北方地区的汉族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通过作坞自保的方式而成为坞主或壁帅,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缮制甲兵,成为割据一方的大大小小的地主武装首领,依附于其的农民多达数百家、数千家,这些地方被称作宗主,而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苞荫户。
北魏统一伊始,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解决,为了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并便于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北魏前期统治者只得承认汉族世家大族及地方豪强长期以来拥有的控制宗族、乡里的权利,让他们继续统领依附人口,并且以宗主对于苞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任命世家大族担任宗主,督护百姓。鲜卑拓跋氏贵族不直接干预各地宗主对所领百姓的管理,宗主对鲜卑贵族以及朝廷负责,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在这种制度下,宗主控制的苞荫户大多没有户籍,国家无法征调,《魏书·食货志》称:“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这些情况表明,“宗主督护制”对朝廷与广大民众均为不利,惟独对大地主有利,只能是地方行政管理上的一种权宜之计,因此,当国家统治关系逐渐理顺后,它是必然要为其他有效的管理制度所取代的。
冯太后
冯太后(442—490),北魏历史上著名女政治家,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由于她去世后为谥称曰:“文明太皇太后”,所以历史上又称她为“文明太后”。她的父家为汉族,史载其“性聪达”,早年以宫女身份“入宫掖”,在宫中“粗学书计”,后成为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的祖母。
冯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是位典型的“铁腕女人”。在波诡云谲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冯太后沉着果断,坚忍精明,击败一个个政治对手,依靠李冲、李安世等大臣的辅佐,牢牢地掌控了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曾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省决万机”,“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威福兼作,震动内外”(《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由于她的汉族血缘背景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均田制”“三长制”“新租调制”的制定与颁行应属于冯太后的作为,换句话说,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467—499),后改汉姓,又名元宏。他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皇兴三年(469),立为皇太子。皇兴五年(471),拓跋弘自称太上皇,拓跋宏5岁即受父禅登基(471~499年在位),改年号为延兴。承明元年(476),太皇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冯氏临朝当政,曾颁布班禄制、均田制等。太和十四年(490),冯太皇太后死,拓跋宏亲政。他继续整顿吏治,推行改革。在此后的几年中,他迁都洛阳,开始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加速吸收汉族先进文化。魏孝文帝改拓跋氏为元氏,其他鲜卑诸姓也都改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还“分定姓族”,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族士族地主的联合统治;又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订官制朝仪。以太子元恂为首的鲜卑族守旧贵族抗拒改革,遭到严厉制裁。太和二十三年(499),南齐攻打北魏,拓跋宏(元宏)率军打败齐军,返都途中病死,年仅33岁。拓跋宏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死后,谥孝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今河南临汝境内)。年号有:延兴、承明、太和。
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
从公元317年起,到公元581年止,匈奴、羯、氐、羌、卢水胡、鲜卑人先后入主中原,有两个半世纪以上,至隋文帝杨坚即位,黄河流域的统治权才又重新回到汉族地主的手中。当拓跋部进兵中原的时候,鲜卑族的人口本不多,它的社会发展的阶段也较落后,因此,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权起见,无论对镇压内部反抗还是彼此攻战,都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和强迫汉族农民来供他们奴役。起初,鲜卑的统治阶级还警惕着,它将政权的主要部分和军事的主要力量都紧紧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政权方面,所谓“其始也,公卿方镇,皆故部落大酋;虽参用赵、魏旧族,往往以猜忌夷灭”(《魏灭·目录叙》)。军队中,起初由鲜卑族人构成全部军队,汉族农民只是“服勤农桑,以供军国”,即使以后驱蹙汉族农民作战,也只充步兵,骑兵均由鲜卑人来担任,鲜卑人构成当时军队中的基本力量。随着他们封建化程度的加深,鲜卑族内部急遽的分化,大部分鲜卑人都沦落到被封建隶属的人群里去了。宇文泰筹组府兵,兵农的身份固然有所提高,但是终究不能挽回这一颓势。这样,军事力量不得不依靠汉族农民来补充,从北周武帝宇文邕起,府兵在均田的基础上大大地发展起来,这一事实也反映了这时汉族农民已经构成为府兵中的主要力量了。另一方面,汉族地主在政权中的势力,也必然会随着鲜卑族封建化加深而更加重要起来。这样,久而久之,鲜卑族的统治权,逐渐从鲜卑贵族的手里移转到汉族地主的手里,而鲜卑统治集团的腐化堕落,又加速了这一过程。隋文帝的代周,就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
隋文帝以汉族地主的身份重新取得北朝的皇帝地位,隋王朝的统一南北,这些事业的完成,都是在北方各族人民大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十六国时代起,匈奴、羯、氐、羌、卢水胡各族,以及最后崛起的鲜卑族拓跋部,先后入主中原,建立政权,这些政权崩溃后,各族人民并没有迁回到他们自己的原居住地去,他们留在中原,和汉族杂居,并和汉族人民一道与北方的各族统治者进行顽强的斗争,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和汉族融合在一起了。无论在经济生活方面、文化语言方面、风俗习惯方面,他们已完全和汉族一样了。后来的历史学家也只有从他们后裔的姓氏(如匈奴的呼延氏,羌的夫蒙氏,鲜卑的元氏、长孙氏、独孤氏诸姓)和郡望上(如代人、河南洛阳人、京兆长安人之类),来考知他们族姓之所自出了。到了隋唐时代,匈奴、羯、、氐、羌、丁零、乌桓、鲜卑等族诸名称,终于成为历史上的名词,在当时再也没有他们的活动可以记录下来了,也就是说,经过十六国南北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时他们已经完全融合在作为统一国家中主体部族的汉部族里了。这一民族大融合,经历了长期的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孝文帝与任城王拓跋澄筹划迁都
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后,就把迁都洛阳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孝文帝看来,洛阳地处天下之中,交通便利,一直是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曾是东周、东汉和魏晋的都城。迁都洛阳,既便于加强同中原汉族地主的联系,又可以摆脱鲜卑贵族旧势力的束缚,有利于推行汉化改革措施。但是要排除迁都问题上的种种阻力,必须另出高招,于是孝文帝决定假借“南征”之名,来达到迁都的目的。
为此,他召集文武大臣,声称要大举进攻南方齐朝。群臣内心都不情愿,默不作声,朝堂上一片沉寂。不料,一向主张改革,深受孝文帝信任的任城王拓跋澄也信以为真,公开站出来表示反对意见,甚至与孝文帝当场争辩起来。孝文帝勃然震怒,说“社稷是我皇帝的社稷,你任城王难道想惑乱人心吗!”拓跋澄也不示弱,说“社稷果然是您皇上的,但是我作为社稷的臣子,有责任维护社稷的安危。”孝文帝不想与他在朝堂僵持,于是给自己打圆场,找台阶,表示“各言其志,亦复何伤。”随即宣布退朝。
孝文帝回宫后,立即传召拓跋澄,向他说明了“南征”的真相,并把迁都的必要性讲了一番。任城王原来就是坚定的改革派,孝文帝曾经表示过“非任城王无以识变化之体,朕方创改朝制,当与任城共万世之功耳。”此时他了解了孝文帝的真实意图,马上表示举双手赞成。于是两人开始深入探讨迁都的具体操作事宜。孝文帝向他坦率地表达了对迁都的一些担心:“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拓跋澄认为孝文帝的担心是多余的,激励孝文帝说:“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孝文帝闻言备感鼓舞,遂大张旗鼓准备“南征”,为迁都创造条件。
孝文帝借“南征”完成迁都之举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八月,孝文帝亲率大军30万,号称百万,南下“伐齐”。当时适逢秋雨连绵之际,风雨交加,道路泥泞,历经近一个月,数十万北魏将士才抵达洛阳城下,他们神色倦怠,疲惫不堪,恨不得坐下再不起来,随行大臣同样精疲力竭,叫苦不迭。可是,孝文帝却一身戎装,执鞭催马,指麾向南,命令将士立即开拔,一派不灭南齐誓不回师的架式。文武百官见此情形,纷纷跪倒在孝文帝的马前,叩头不止,恳切请求皇上停止“南伐”。孝文帝不为所动,故意声色俱厉地喝斥道:朕正准备经营大事,统一天下,可你们这些人推三阻四,有意迁延,须知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你们再要说东道西,当心受到严刑的制裁!说罢,又策马跃出人群。这时,安定王拓跋休等人又哭着上前劝谏,苦苦哀求。孝文帝见时机已到,便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和盘托出,表示如果大家都不想南伐,那么就索性将国都迁徙到这里,“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欲班师,无以垂之千载!”不等大臣们有所反应,孝文帝又说道:“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在场大臣大多不乐意迁都,但更不愿南征,情急之下,别无选择,只好站到左边,表示同意迁都。不再南征的决定作出之后,群臣山呼万岁,迁都洛阳之事,就在孝文帝自己导演的活剧中顺利实现了。
接着,孝文帝委派李冲等营建洛阳,又派拓跋澄回平城,向留守在那里的贵族大臣传达迁都的决定。留守百官闻此信息都十分震惊,他们留恋故土,不愿南迁,拓跋澄苦口婆心对他们作说明和说服工作,终于平息了他们的情绪 。次年二月,孝文帝又颁发诏书,向全国通告迁都事宜。同时,他回到平城,亲自劝说鲜卑贵族搬迁到新都去。不久,北魏朝廷正式迁都洛阳,先后有100万人从平城迁徙到了洛阳,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计划至此取得了完全的实现。
北魏开凿龙门石窟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原居平城的佛教僧众、能工巧匠也逐渐南迁,齐集洛阳,开始大规模为北魏皇室、贵族开窟造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龙门石窟,并逐步取代云冈石窟而成为石窟艺术的中心。在龙门石窟群中,属于北魏时期开凿并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莲花洞等。其中公元488年北魏宗室比丘慧成开凿的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的起点,而能代表北魏后期石刻艺术水平的石窟当首推莲花洞。莲花洞中石刻造像的艺术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表现为:在雕刻手法上,它已从云冈石窟的直平刀法向圆刀刀法转变,在艺术风格上,它则从前代的浑厚粗犷过渡为优雅端庄。很显然,龙门石窟的出现,标志着北魏的造像艺术正在体现佛教的中国化、世俗化趋势,也曲折反映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民族大融合的特征也变得越来越显著。
北魏文化的发展
魏孝文帝推行以汉化为主题的改制之后,先进的汉文化在少数民族中被广泛接受和全面普及,使当时的北方地区文化出现了一个中兴的形势。这表现为,第一,学校得以迅速恢复,读书士人数量激增,儒家学说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史载“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之地,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魏书·儒林列传》)。第二,整体学术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由于社会相对安宁,许多士人能够专心治学,这就使得当时的文学、经学等学术领域都呈示出欣欣向荣、兴旺繁盛的局面,出现了一批价值极高的传世之作,如《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齐民要术》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晋永嘉之乱以来,北方中原地区“礼乐文章扫地以尽”的格局。第三,在鲜卑族人当中,涌现出许多熟悉汉文化,并对汉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孝文帝提倡汉化的政策导向,鼓励了不少鲜卑族贵族积极接触和学习汉文化,他们中间熟读汉文典籍,善于吟诗作诗者不乏其人。如《切韵》一书的作者陆法言,就是鲜卑族步六孤氏人,他从只会讲鲜卑语到精通汉语音韵,成为汉语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一事实本身,就突出反映了孝文帝改制的成效以及北方文化总体水平的提升。
孝文帝励精图治
像历史上其他开明的封建帝王一样,孝文帝也基本能做到注意节俭,整顿吏治,关心民生,重视人才。据史书记载,他经常到民间进行调查访问,对老年人彬彬有礼,问寒问暖,有时还将粮食、衣服和钱赏赐给他们。见年轻人因贫穷娶不起妻子,就把宫女赏给他们成家立业。为了表示爱惜民力,关心百姓的疾苦,孝文帝下令,凡出巡时车驾踏坏庄稼,一律给予赔偿。他多次亲自下到兵营,慰问伤病员,下雨出征时,还跟士兵一起淋雨,表示同甘共苦。这些亲民之举的记载,虽然有封建史臣谀美粉饰的成分,但是也不能说是向壁虚构与无中生有。它们从一个侧面透露了孝文帝正派公道、励精图治的为政风格。
孝文帝改革祭天礼仪
鲜卑拓跋氏先世所崇拜的天、神和汉族所崇拜的天、神,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反映在祭天的仪式上亦颇不一样。如北魏前期有一种“西郊祀天”的仪式。据《魏书·礼志》记载,西郊祀天之日,“帝御大驾,百官及宾国诸部大人毕以至郊所”。致祭时,挑选皇室子弟七人,“以酒洒天神主”,并用女巫在祭坛上摇鼓作法,然后“帝拜,后肃拜,百官内外尽拜”。这些情况说明拓跋氏贵族一直保持着自己民族古老的原始崇拜。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下令废除了“西郊祀天”仪式,而在作出这一决定的前数年,孝文帝已经开始采用汉族帝王的祭祀天地的仪式,圆丘祭天,方泽祭地,以祖宗配天。放弃本部族崇拜的天、神不祭祀,改而祭祀汉族的天、神,这本身表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已广泛贯彻到礼乐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了。
鲜卑拓跋氏贵族与汉族世家的联姻
在统治阶级内部,婚姻不是一种个人的意愿,而往往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维系与巩固家族利益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它来攫取或拓展最大的政治活动空间。这一点在孝文帝倡导的拓跋上层与汉族世家大族的互通婚姻中有很切实的反映。为了巩固两族地主阶级的统治联盟,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联姻,他自己将中原世家大族之女纳入后宫,据《资治通鉴》记载,“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义、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充后宫,陇西李冲……当朝贵重,所结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与此同时,孝文帝还替他的五个弟弟聘娶中原汉世家大族之女为妻,这些世家大族之女,不是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就是出自陇西李氏。
婚姻是双向的,孝文帝在倡导拓跋贵族娶汉族世家大族之女的同时,又鼓励北魏公主下嫁汉族地主,如范阳卢氏“一门三主”:卢道裕尚献文帝之女乐浪长公主,卢道虔尚孝文帝女济南长公主,卢元尚孝文帝女义阳长公主,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这种胡汉通婚的做法,大大加快了鲜卑族汉化的速度,争取到了一大批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拥护和支持。
孝文帝用人
作为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统治者,孝文帝在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方面也有不凡的手笔。在他看来,推行封建化改革,达成安邦治国的目的,离不开人才的辅佐,即所谓“成功立事,非委贤莫可;改制规模,非任能莫济”(《魏书·李冲列传》)。鉴于这样的认识,孝文帝在位期间,一直把发现人才,擢用人才作为自己施政的要务来加以落实。为此他不但起用鲜卑族内部那些既有才具,又支持改制的贵族大臣,如任城王拓跋澄、齐州刺史拓跋鉴,也重用汉人中德高望重、才识卓荦的贤能之士,如崔光、李彪等人。既尊重冯太后主政时期即已活跃于政坛的元老宿彦,如李冲、李安世等,又器重那些崭露头角的新锐之士,如高闾、宋弁、邢峦等,甚至礼遇那些由南朝逃奔过来的才俊之辈,加以信任,委之重任,如刘宋政权的后代刘昶投降北魏后,孝文帝即授以高官;琅邪王氏中坚王肃归附后,孝文帝即倚为心腹。正是因为孝文帝不拘一格,重用各类人才,才有力地保证了其改革大业的顺利进行。
3.学术观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通过这场以汉化(也即封建化)为中心的全方位改革,使北魏政权的统治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北魏整个社会面貌呈示出全新的气象,并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使汉族先进文化成为当时各族民众的广泛心理认同,为日后隋唐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中摄取了丰富营养的中华民族,得以在隋唐时期以青春焕发的面貌和绚丽多彩的文明行进在当时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正因为孝文帝改革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长期以来它始终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学术新见层出不穷,观点各有差异,评价各抒己见。为了使大家更好了解这方面的前沿动态,遂择其要者简要介绍如次:
(一)关于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的作用
在历史学界,以往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研究与评价,人们往往将眼光关注在孝文帝身上,突出肯定孝文帝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冯太后的历史地位。近来有不少学者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就冯太后在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的评价。这方面重要论文有《冯太后、孝文帝改革刍议》(《丝路学刊》1996年第3期)《冯太后对北魏封建化的历史作用》(《历史教学》1997年第7期)《论冯太后在北魏太和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略论冯太后平城时期的政治经济改革》(《山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论北魏冯太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等,另外,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等著作也充分肯定了冯太后在改革中的贡献。它们的基本观点是,孝文帝改革,绝大多数内容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冯太后的重要措施有:禁止鲜卑族内部通婚;推行班禄制;实行均田制;建立三长制和新租调制,从而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奠定了基础。一句话:在北魏孝文帝的整个改革过程中,冯太后的主导作用贯彻始终:她确立了汉化改革的国策,主持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活动,培养了持续汉化改革的理想接班人。故今天应重视对冯太后历史贡献的总结,对她的杰出作用给予全面的肯定。
(二)关于孝文帝迁都原因以及作用的评价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著名学者王仲荣先生在其《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以及《北魏初期社会性质与拓跋宏的均田迁都改革》等文中曾有系统的阐说,指出孝文帝迁都一是为了镇压中原地区日益频繁的武装暴动;二是为了解决都城粮食供应的严重匮乏问题;三是为了避开来自北方柔然族的侵扰;四是为了摆脱平城地区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这一观点长期为史界所共认。近年来,有些学者对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见解。有人认为孝文帝此举一是为了实现统一大业,二是为了改革鲜卑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的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尚志迈等《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也有人认为孝文帝之所以作出迁都洛阳的决定,除了出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要素的考虑外,还包含着深层次的个人感情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内心深处对已故冯太后的疏离与排斥,希望尽快摆脱冯太后的阴影,不让冯太后的势力继续左右政局(李凭《北魏平城时代》)。
对于孝文帝迁都作用的评价,传统的观点是作充分肯定的,认为此举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为民族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北魏政权进一步封建化的有力保障。近些年来,人们对孝文帝迁都的意义有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更多地关注到迁都的负面影响。《论北魏孝文帝之迁都》一文认为,迁都的后果是可悲的,首先从战略形势看,都于平城比置于洛阳为优;其次,洛阳的地理环境不如平城;其三,迁都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给当时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最后,迁都败坏了社会风尚,使鲜卑贵族染上魏晋门阀士族的恶习,政治日益腐败。总之,孝文帝迁都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伏下了北魏衰亡的契机(《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作者也指出:迁都洛阳丧失了拓跋贵族集团的强有力支持,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酿成以后北魏的政治危机。同时,孝文帝在迁都时以主观臆断为前提,缺少迁都的可行性研究,忽视了迁都的巨大经济负担,将大好时光放在经营洛都上,造成北魏国力的虚弱,导致分崩离析的结果。而迁都后放弃国家的创业之基,放弃本民族的文化,致使发生变故而进退失据,徒取灭亡。其实对孝文帝迁都洛阳持否定态度的,历史上早有其人。如宋代叶适就认为孝文帝“始迁洛邑”之举,属于“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四)。
(三)关于孝文帝汉化改革意义认识上的分歧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全面推行以学习汉文化、效仿汉制度为主轴的改革运动。这场改革在孝文帝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使北魏社会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意义评价,史学界一直意见纷纭,总的说来,持肯定态度者多,持否定态度者少。肯定者认为它促进了拓跋鲜卑的封建化和北魏国家的强盛,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指出这次改革是中国历史上较全面、较成功的一次改革,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方面的代表性论著有肖黎的《魏孝文帝评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刘精诚的《魏孝文帝传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但是,在历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事实本身就很自然会引起历史学者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者也不乏其人(尽管仅占少数)。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四),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记》卷十四)。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读通鉴论》卷九)。
近些年来,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持否定意见的论著明显增多。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赵向群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等论著,就是其中的代表者。其主要观点是:一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二是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三是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总之,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这些针对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否定性指摘,遭到了大多数学者的批评与反驳。其中以肖黎《魏孝文帝评传》的反驳最为坚决,以刘精诚《魏孝文帝传》以及《论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的反驳最为辩证。他们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把拓跋部的政权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符合历史必然趋势的,决不是什么“消极的汉化”。其历史功绩是主要的,这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消解了民族之间的畛域,推动了民族的大融合。而能够造就这一切的重要原因,一是皇帝亲自主持,坚决克服阻力;二是有一个比较团结一致的改革领导集团;三是以客观条件出发,改革项目能做到系列配套。当然,孝文帝的改革也有失误和不足,这包括:忽略北部边境地区;忽略了军事上的改革;三次南伐,操之过急;后继乏人,不能使改革大业代有承传。但这些消极影响,不足以否定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意义。
(四)关于定族姓制度的讨论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北魏将鲜卑复姓改为单音汉姓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改革举措之一。近年来有人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尚志迈等《关于魏孝文帝改汉姓之思考》(《张家口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一文据《魏书·官氏志》等史籍的记载,指出孝文帝迁都后,只是以法令形式承认过去所改汉姓这一事实,他所做的主要是“定族姓”,确立门阀世族制度。
至于“定族姓”举措的得失,过去的论著大多持保留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孝文帝改革中的一处败笔。但高生记《北魏孝文帝定族姓制度散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一文则提出了新的见解,指出孝文帝实施定族姓,既是北魏汉化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北魏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这一制度在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加强北魏政权的统治以及提高鲜卑拓跋人的文化水平等方面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三,这一制度的实施与北魏政权的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应作具体分析,不能将北魏政权的覆亡原因主要归咎于它。
4.图画说明
《北魏商队》
汉代以来,中国同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一直没有停止。但是,丝绸之路非常艰苦,不但要经过戈壁沙漠,还有许多崇山峻岭。商人们往往结伴而行,相互帮助。本图是一幅敦煌莫高窟第420窟壁画的临摹画,画中描述了商人结伴行进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因建在武周山最高处云冈而得名,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时,距今已有1 500多年,其中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后,历时四十多年,现存洞窟53个。书中选用的是云冈石窟的最大的一窟即第三窟,石窟前面的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长方形石孔,分为前后两室,后室内有一佛二菩萨的雕像。雕像神态自然,衣纹流畅,面容丰满,从雕刻手法可判断为隋唐时期的作品,反映了隋唐时期的衣冠服饰和造像风格,很显然是北魏以后加刻的作品。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多年,现存佛洞、佛龛2 345个,佛像十万多尊。其中,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3年,洞中佛像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满、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的卢舍那佛坐像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座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孝文帝出行图》
本图取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帝王礼佛浮雕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一队朝佛者,以孝文帝为中心,前拥后簇,神情泰然。画面中所有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魏的衣冠制度。
5.参考书目
《魏孝文帝评传》
肖黎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全书17万字,共分十八章。该书全面、系统叙述了魏孝文帝登基前后的北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背景,孝文帝的生平业绩,尤其是重点介绍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禁鲜卑服”、“禁鲜卑语”、“改鲜卑姓”、“建门阀制”等重大举措,对孝文帝在法制建设,人才任用,文化建树,处理周边关系方面的作为进行了具体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魏孝文帝的历史地位给予了总体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孝文帝的杰出贡献,并对学术界个别否定孝文帝改革的说法加以认真的辩驳。书末附有“魏孝文帝年谱”。
《魏孝文帝传》
刘精诚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全书共分十八章,详细叙述拓跋宏幼年称帝以后,推行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改革官制,改定律令,推崇儒学,建立门阀制度的过程,描绘了他与守旧势力的斗争情况,以及改革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书中还分析了孝文帝统治下北魏内部的民族关系,北魏与南朝的关系,以及他的性格气质和家庭生活,并就孝文帝从事改革的历史功绩以及改革中的得失成败进行了辩证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相对比较公允的看法。
《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
周建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全书的重点在于剖析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孝文帝亲政给北魏政治形态、社会结构所带来的变化。共分十章,20万字,涉及到北魏前期的政治,孝文帝迁都、改制等诸多问题,着重分析了北魏冯太后后党集团的形成和灭亡、孝文帝汉制变革的努力,以及这一变革对于北魏社会的深刻影响及重大后果。其中不少见解值得引起关注,如指出冯太后主政后的汉化变革极大地改变了北魏原有的政治运作程式,使北魏政治失去了民族性的支撑,为日后北魏政权的垮台埋下了爆炸引信。又如论述孝文帝迁都,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孝文帝急于除去冯太后的影响,摆脱冯太后后党集团阴影,建立自己新的政权运作体系,经济上轻装上阵,为统一南北做准备。再如有关孝文帝汉化改革的评价,该书也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认为孝文帝变革匆忙仓促,只追求与汉文化相吻合,而忘掉了自己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础。所以它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宏观而言,无论怎样肯定都不为过,但于北魏王朝、拓跋鲜卑前途命运而言,则无论怎样贬之也不过分。这些看法,别有新义,亦可给人以启迪。
《北魏平城时代》
李凭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全书由六章以及三个附篇、五个附表组成,共计30万字。本书是一部精深的学术专著,论述了自公元398年至孝文帝迁洛止近百年间,鲜卑拓跋族贵族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定都实施统治的历史过程。其间,平城政权的政治运作重点与方式,为孝文帝迁洛以及此后全盘汉化改革,提供了资源,规范了方向,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对于了解孝文帝改革的前因后果,实不无裨益。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关于高中课程选修``` 哪个朋友知道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英语选修7听力在那里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选修Ⅰ)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语文-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和中国 现代诗) 历史选修1-4的练习题 我想下载文曲星网站的高中课程必修1-5,选修6-7 关于高中课程的选修和必修 浙教版的选修实验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有谁知道哪里有人教版高二选修1-2的数学教科书下载啊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科书原文下载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上海高三选修历史(二期课改)的进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高三数学 选修2 下载 高中课程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选修2和选修6的电子课本哪有下载? 哪里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的听力磁带 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最新配套试卷,八年级数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