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治疗方法总结篇:歷代邦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52:30

歷代邦聯


「邦聯」(Confederation)是「複合國」的一種形式,通常由一些有相似歷史背景的國家透過簽訂條約組成,一方面各組成邦在內政上保持獨立,保留各自原有的政府,但另一方面各組成邦又組成一些共同機構(如邦聯議會 )以處理共同事務(主要是外交事務)。由於「邦聯」的本質跟「國際組織」(「聯盟」)有相似的地方,因此有時頗清楚劃定兩者的界限。事實上,在歷史上很多「邦聯」、「聯盟」和「國際組織」的名稱都包含 Confederation、Confederacy或Union等詞。由此可見,「邦聯」與「國際組織」(「聯盟」)的區別其實只是一線之差。另一方面,「邦聯」亦經常與「聯邦」相混淆。歷史上某些以「聯邦」(或甚至「共和國」)作為名稱的政治實體,其內部結構非常鬆散,各組成邦保留獨立地位,因此其實質應為「邦聯」。因此在判斷某一政治實體的實質時,切忌望文生義,絕不可僅從該政治實體的名稱來作出判斷。


瑞士邦聯 Swiss Confederation

從1291年起,位於今瑞士的部分州先後脫離奧地利獨立。起初這些州組成鬆散的「永久聯盟」(參見「歷代主要聯盟和國際組織(前3千紀-15世紀)」)。1499年奧地利正式承認各州獨立,「永久聯盟」各州遂聯合成立瑞士邦聯,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邦聯」。此後又有新的州加入瑞士。1798年瑞士爆發革命,法蘭西出兵佔領瑞士,於同年4月12日解散「瑞士邦聯」,把各州合併為「海爾維第Helvetia共和國」,成為單一制國家。但其後瑞士各州起而反對法蘭西統治,1803年3月10日各州恢復獨立,重建「瑞士邦聯」。其後經歷宗教爭端後,各邦有感於邦聯制不利統一,遂於1848年11月21日實施新憲法,放棄邦聯制,改行聯邦制(參見「歷代聯邦(1789-1900年)」 )。

1499-1798年間瑞士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施維茨Schwyz州、下瓦爾登Nidwalden州、烏里Uri州、上瓦爾登Obwalden州、盧塞恩Lucerne州、蘇黎世 Zurich州、伯爾尼Bern州、楚格Zug州(1604年改稱楚格城市郡)、格拉魯斯Glarus州、弗里堡Fribourg州、索洛圖恩Solothurn州1499巴塞爾Basel州、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州1501阿彭策爾Appenzell州 (1597年分為外阿彭策爾和內阿彭策爾)1513外阿彭策爾Appenzell-Ausserrhoden州、內阿彭策爾Appenzell-Innerrhoden州)1597
1803-1848年間瑞士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施維茨Schwyz州、森林下翁特瓦爾登Unterwalden nid dem Wald州、烏里Uri州、森林上翁特瓦爾登 Unterwalden ob dem Walden州、盧塞恩Lucerne城市共和國、蘇黎世Zurich城市州、伯爾尼Bern城市共和國、楚格Zug城市郡(1814年改稱楚格州)、格拉魯斯Glarus州、弗里堡Fribourg城市共和國、索洛圖恩Solothurn共和國、巴塞爾Basel州(1833年分為巴塞爾城市和巴塞爾鄉村)、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州、外阿彭策爾 Appenzell-Ausserrhoden州、內阿彭策爾Appenzell-Innerrhoden州、阿爾高Aargau州、格勞賓登Graubunden州、聖.加爾Saint Gall州、圖爾高Thurgau州、提契諾Ticino州(1810年為法蘭西所滅,1813年恢復獨立)、沃德 Vaud共和國州1803格爾索Gersau共和國(約1818年併歸施維茨)1814日內瓦Geneva共和國州、納沙泰爾Neuchatel親王國(1848年改組為共和國)、瓦萊Valais共和國州1815外施維茨Schwyz Ausseres Land半州(1833年併歸施維茨)1831巴塞爾城市Basel-Stadt州、巴塞爾鄉村Basel-Land州1833

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Republic of the Dutch United Provinces

1568年尼德蘭爆發反抗西班牙統治的革命,1579年北尼德蘭諸省組成「烏得勒支聯盟」(參見「歷代主要聯盟和國際組織(16世紀-1944年)」),並宣佈獨立。1581年7月26 日「烏得勒支聯盟」各省合併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俗稱「尼德蘭共和國」Dutch Republic或「荷蘭Holland共和國」)。該共和國具有邦聯性質,各省保留獨立地位。在17世紀,通過在海外奪取殖民地,尼德蘭成為新興殖民帝國,但隨著與英格蘭競爭海上霸權失敗,尼德蘭的霸權逐漸衰落。1795年尼德蘭被法蘭西佔領,同年1月17日共和國覆亡。此後,法蘭西把尼德蘭改組為「巴達維亞Batavia共和國」,不再實行邦聯制,尼德蘭從此成為一個單一制國家。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荷蘭Holland省、西蘭Zeeland省、烏得勒支Utrecht省、格爾德蘭Gelderland省、格羅寧根Groningen省、弗里斯蘭Friesland省、上艾瑟爾Overyssel省1581德倫特Drenthe省1594

美利堅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775年不列顛在北美洲的13個殖民地起事反抗不列顛,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各殖民地組成「北美聯合殖民地」。1776年7月4日「北美聯合殖民地」發表《獨立宣言》,宣佈脫離不列顛獨立,聯合組成美利堅合眾國 (初期又稱「北美合眾國」),實行邦聯制,各殖民地迅即改組為「州」,並保留獨立地位。其後各州為加強統一,決定建立聯邦制國家,並於1787年制定憲法。1789年3月4日憲法生效,美國遂正式由邦聯改組為聯邦 (參見「歷代聯邦(1789-1900年)」)。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弗吉尼亞Virginia聯合體(原稱弗吉尼亞直轄殖民地)、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原稱康涅狄格殖民地)、紐約New York州(原稱紐約殖民地)、新澤西New Jersey州(新澤西王家殖民地)、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州(原稱新罕布什爾殖民地)、特拉華Delaware州(原稱特拉華地區)、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聯合體(原稱賓夕法尼亞業主殖民地)、馬薩諸塞灣Massachusetts Bay州(原稱馬薩諸塞灣直轄殖民地,1780年改稱馬薩諸塞 Massachusetts聯合體)、北卡羅來納North Carolina州(原稱北卡羅來納殖民地)、馬利蘭Maryland業主殖民地 (1777年改稱馬利蘭州)、喬治亞Georgia王家殖民地(1777年改稱喬治亞州)、南卡羅來納South Carolina業主殖民地(1778年改稱南卡羅來納州)、羅德島Rhode Island州1776富蘭克林Franklin州(1788年併歸北卡羅來納)1784佛蒙特Vermont州1791

萊因邦聯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

1806年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一世Napoleon I解散德意志王國(即俗稱的「神聖羅馬帝國」),同年7月12日成立 萊因邦聯,以作為聯合德意志諸邦的政權機構,並自任邦聯的「護國主」。不過本邦聯並未包括所有德意志邦國(兩個最重要的邦國奧地利和普魯士便不是本邦聯的組成邦),因此從一開始它就缺乏認受性,僅僅作為拿破崙一世控制德意志諸邦的工具。在1813年「第六次反法蘭西聯盟」擊敗法蘭西,推翻法蘭西在德意志之統治後,本邦聯便失去存在的基礎,於同年10月19日正式解體。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巴伐利亞Bavaria王國、符騰堡Wurttemberg王國、巴登Baden大公國、黑森-達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大公國、拿騷-魏爾堡Nassau-Weilburg親王國、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親王國、維爾茨堡Wurzburg大公國、薩克遜-維滕堡Saxe-Wittenberg王國、安哈爾特-德騷Anhalt-Dessau親王國(1807年改稱安哈爾特-德騷公國)、安哈爾特-伯恩堡Anhalt-Bernburg公國、安哈爾特-科滕Anhalt-Kothen親王國(1807年改稱安哈爾特-科滕公國)、梅克倫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公國、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公國、荷爾斯泰因- 奧爾登堡Holstein-Oldenburg公國(1810年為法蘭西併吞)、貝爾格和克累弗Berg and Cleves大公國、阿倫堡 Aremberg公國(1810年為法蘭西併吞)、霍亨索倫-黑興根Hohenzollern-Hechingen親王國、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Hohenzollern-Sigmaringen親王國、霍亨格羅德塞克Hohengeroldseck親王國、利珀Lippe親王國、拿騷-魏爾堡Nassau-Weilburg親王國、拿騷-烏辛根Nassau-Usingen親王國(1806年改稱拿騷-烏辛根公國)、羅伊斯-伊伯斯多夫Reuss-Ebersdorf親王國、羅伊斯-施萊茨-傑拉Reuss-Schleiz-Gera親王國、羅伊斯-洛賓斯坦Reuss- Lobenstein親王國、羅伊斯長系Reuss Senior Line親王國、薩爾姆-薩爾姆Salm-Salm親王國(1810年為法蘭西併吞)、薩爾姆-凱爾堡Salm-Kyrburg親王國(1810年為法蘭西併吞)、伊辛堡-比爾斯坦Isenburg-Birstein獨立親王國、薩克遜-哥達Saxe-Gotha公國、薩克遜-科堡Saxe-Coburg公國、薩克遜-希爾德堡豪森 Saxe-Hildburghausen公國、薩克遜-邁寧根Saxe-Meiningen公國、薩克遜-魏瑪Saxe-Weimar公國(1809年改稱薩克遜-魏瑪-愛森納赫Saxe-Weimar-Eisenach公國)、紹姆堡-利珀Schaumburg-Lippe伯國(1807年改稱紹姆堡-利珀Schaumburg-Lippe親王國)、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Schwarzburg-Rudolstadt親王國、施瓦茨堡-松德豪森 Schwarzburg-Sondershausen親王國、瓦爾德克Waldeck親王國(1812年改稱瓦爾德克-皮爾蒙特Waldeck-Pyrmont 親王國)1806威斯特法里亞Westphalia王國1807

里約.普拉塔聯省 United Provinces of the Rio de la Plata-
阿根廷邦聯 Argentine Confederation

1810年5月25日西班牙殖民地里約.普拉塔爆發革命,其轄下各省宣佈獨立,並聯合成立里約.普拉塔聯省 (又稱「南美South America聯省」),實行邦聯制。1813年起各省分裂為「集權派」與「聯邦派」,其後更爆發內戰,導致中央政府倒台。1831年1月4日「聯邦派」各省另組阿根廷邦聯,並於同年迫使「集權派」各省加入,至此「阿根廷邦聯」遂取代「里約.普拉塔聯省」。由於「阿根廷邦聯」是一個結構鬆散的邦聯,阿根廷繼續處於沒有中央政府,各省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直至1851年阿根廷始重新設立中央政府。其後中央政府權力漸增,至1860年10月1日阿根廷取消邦聯制,改為聯邦制國家(參見「歷代聯邦(1789-1900年)」)。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省(1854-1859年間改稱布宜諾斯.艾利斯邦)、科爾多瓦Cordoba省、聖.胡安San Juan省、薩爾塔Salta省1810巴拉圭Paraguay省(1813年獨立)1811庫約Cuyo省(其後改稱門多薩Mendoza省)、普拉塔河東岸Oriental del Rio de la Plata省(1821年被併歸巴西;1825年重新加入;1828年獨立)1813恩特雷.里奧斯Entre Rios省(1820-1821年間改稱恩特雷.里奧斯共和國)、科連特斯Corrientes省、圖庫曼Tucuman省(1819-1821年間改稱圖庫曼共和國)1814聖塔.菲.維拉.克魯斯Santa Fe de la Vera Cruz省1819里奧哈la Rioja省、聖地亞哥.埃斯特羅Santiago del Estero省、聖.路易斯San Luis省1820 米西奧內斯Misiones省(1827年為科連特斯兼併)、卡塔馬卡Catamarca省1821胡胡伊Jujuy省1834

德意志邦聯 German Confederation

拿破崙一世戰爭後,為了在德意志重建舊秩序,歐洲列強在1815年6月20日促使德意志諸邦組成德意志邦聯 ,並由奧地利擔任盟主。由於德意志由中古時代起便長期陷入封建分裂,本邦聯只是徒具形式,連共同的行政機構也沒有。在「歐洲1848年革命」期間,各邦革命派曾在法蘭克福Frankfurt召開國民議會,成立臨時中央政府,企圖統一德意志,但很快便告失敗。其後隨著普魯士推動統一德意志的運動,本邦聯作為奧地利控制德意志諸邦的工具,日益成為德意志統一的絆腳石。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爭」戰敗後,本邦聯最終在同年8 月24日解體。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奧地利Austria帝國、普魯士Prussia王國、巴伐利亞Bavaria王國、薩克遜-維滕堡Saxe-Wittenberg王國、漢諾威Hanover王國、符騰堡Wurttemberg王國、巴登Baden大公國、黑森-卡塞爾Hesse-Kassel選侯國、黑森-達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大公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公國、盧森堡Luxembourg大公國、不倫瑞克-沃爾芬布特爾Brunswick-Wolfenbuttel公國、梅克倫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大公國、拿騷-魏爾堡Nassau-Weilburg親王國(1816年與拿騷-烏辛根合併)、拿騷-烏辛根Nassau-Usingen公國(1816年與拿騷-魏爾堡合併)、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大公國、荷爾斯泰因-奧爾登堡 Holstein-Oldenburg公國(1829年改稱奧爾登堡Oldenburg大公國)、安哈爾特-德騷Anhalt-Dessau公國(1853年併歸安哈爾特-德騷-科滕)、安哈爾特-伯恩堡Anhalt-Bernburg公國(1863年併歸安哈爾特)、安哈爾特-科滕 Anhalt-Kothen公國(1853年併歸安哈爾特-德騷-科滕)、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親王國、薩克遜-勞恩堡 Saxe-Lauenburg公國(1864年成為奧地利和普魯士的共管地)、呂貝克Lubeck漢薩自由市、不來梅Bremen漢薩自由市、漢堡Hamburg漢薩自由市、美因河畔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自由市、霍亨索倫-黑興根 Hohenzollern-Hechingen親王國(1850年併歸普魯士)、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Hohenzollern-Sigmaringen親王國 (1850年併歸普魯士)、利珀Lippe親王國、羅伊斯-伊伯斯多夫Reuss-Ebersdorf親王國(1848年併歸羅伊斯幼系) 、羅伊斯-施萊茨-傑拉Reuss-Schleiz-Gera親王國(1848年併歸羅伊斯幼系)、羅伊斯-洛賓斯坦 Reuss-Lobenstein親王國(1848年併歸羅伊斯幼系)、羅伊斯長系Reuss Senior Line親王國、薩克遜-哥達 Saxe-Gotha公國(1826年與薩克遜-科堡合併)、薩克遜-科堡Saxe-Coburg公國(1826年與薩克遜-哥達合併)、薩克遜-希爾德堡豪森Saxe-Hildburghausen公國(1826年併歸薩克遜-邁寧根)、薩克遜-邁寧根Saxe-Meiningen公國、薩克遜-魏瑪-愛森納赫Saxe-Weimar-Eisenach大公國、紹姆堡-利珀Schaumburg-Lippe親王國、施瓦茨堡- 魯多爾施塔特Schwarzburg-Rudolstadt親王國、施瓦茨堡-松德豪森Schwarzburg-Sondershausen親王國、瓦爾德克-皮爾蒙特Waldeck-Pyrmont親王國1815拿騷Nassau公國1816黑森-洪堡Hesse-Homburg獨立伯國1817薩克遜-科堡-哥達Saxe-Coburg-Gotha公國1826林堡Limburg公國1839羅伊斯幼系Reuss Junior Line親王國1848安哈爾特-德騷-科滕Anhalt-Dessau-Kothen公國(1863年改稱安哈爾特Anhalt公國)1853

秘魯-玻利維亞邦聯 Peru-Bolivian Confederation

1835年玻利維亞總統聖塔.克魯斯de Santa Cruz入侵秘魯,次年將秘魯分割為南、北兩國。同年10月28日聖塔 .克魯斯將北秘魯、南秘魯和玻利維亞聯合組成秘魯-玻利維亞邦聯,企圖稱霸南美洲中部,引起鄰國智利和阿根廷的反對。1839年2月20日聖塔.克魯斯被智利擊敗,被迫下台,本邦聯隨即解體。同年秘魯亦重新統一。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玻利維亞Bolivia共和國、南秘魯Southern Peru國、北秘魯Northern Peru國1836

中美邦聯 Confederation of Central America-
大中美共和國 Republic of Greater Central America-
中美聯邦 Federation of Central America

中美洲各邦在1820年代獨立後,曾合併為聯邦制國家(參見「歷代聯邦 (1789-1900年)」)。其後由於內部矛盾,聯邦在1839年解體,分裂為五國。此後各國嘗試重新聯合,曾在 1842年7月17日-1844年12月1日和1852年10月13日-11月10日期間兩度成立中美邦聯;在1898年成立 大中美共和國以及在1921年6月13日-1922年1月14日期間成立中美聯邦。這幾次聯合雖然採取不同的名義(有稱為「邦聯」,亦有稱為「共和國」或「聯邦」),但各組成邦保持獨立國地位,因此其實質均為「邦聯」而非「聯邦」或「單一國」。不過由於各國的矛盾,每次邦聯僅存在一段短時間便告解體。在 1922年以後中美洲各國便沒有再嘗試組成「邦聯」,各國分立的局面成為定局。由於各次組成邦聯的國家略有不同,下表分別列出每次邦聯的組成國名單。

組成邦 邦聯名稱成立年份組成邦名稱中美邦聯1842薩爾瓦多el Salvador共和國、危地馬拉Guatemala共和國、洪都拉斯 Honduras共和國、尼加拉瓜Nicaragua共和國中美邦聯1852薩爾瓦多el Salvador共和國、洪都拉斯Honduras共和國、尼加拉瓜 Nicaragua共和國大中美共和國1898薩爾瓦多el Salvador共和國、洪都拉斯Honduras共和國、尼加拉瓜 Nicaragua共和國中美聯邦1921薩爾瓦多el Salvador共和國、危地馬拉Guatemala共和國、洪都拉斯 Honduras共和國

格拉納達邦聯 Granadine Confederation

今哥倫比亞Colombia原稱「新格拉納達」New Granada,1858年5月22日新格拉納達頒佈新憲法,改國名為 格拉納達邦聯,實行邦聯制,各州取得獨立地位。其後格拉納達陷入內戰,1861年7月18日內戰結束後,取消邦聯制,改行聯邦制,並改國名為新格拉納達(未幾又改國名為哥倫比亞)(參見「歷代聯邦(1789-1900年)」)。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昆迪納馬卡Cundinarmaca州、安蒂奧基亞Antioqia州、玻利瓦爾Bolivar州、博亞卡Boyaca州、考卡Cauca 州、馬格達萊納Magdalena州、桑坦德Santander州、巴拿馬Panama州1858

美利堅邦聯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1860年美國南方蓄奴州與北方自由州的矛盾發展至不可調和的地步,各蓄奴州相繼脫離美國獨立。1861年2月8 日獨立各州組成美利堅邦聯(俗稱「南方聯盟」),隨即引發「美國內戰」(亦譯作「南北戰爭」)。 1865年5月10日南方各州最終被美國聯邦政府擊敗,本邦聯解體,各獨立州其後陸續重新併歸美國。內戰的結束使美國南方最終廢除奴隸制,亦使美國從此獲得穩定的政治局面,得以開始進行大規模擴張,成為美洲(以及其後全世界)的頭號強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拉巴馬Alabama州、佛羅里達Florida州、喬治亞Georgia州、路易斯安那Louisiana州、密西西比 Mississippi州、南卡羅來納South Carolina州、得克薩斯Texas州、阿肯色Arkansas州、北卡羅來納North Carolina州、弗吉尼亞Virginia州、田納西Tennessee州、密蘇里Missouri州、肯德基Kentucky州(註1)1860註1:1861年密蘇里州和肯德基州並非整個州脫離美國,實際上該兩州只有部分地區脫離美國並加入「美利堅邦聯」,其餘部分則繼續留在美國。

北德意志邦聯 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

北德意志邦聯是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一種過渡政權形式。1866年「普奧戰爭」後,普魯士雖然取代奧地利成為德意志諸邦的盟主,但除了少數德意志邦國(如拿騷、漢諾威、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薩克遜-勞恩堡等)被合併外,普魯士一時未能兼併其他邦國,因此在1867年7月1日與德意志北部諸邦組成本邦聯,以作為邁向統一的過渡形式。本邦聯由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主席和首相,實際上已確立普魯士的統治地位。當普魯士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擊敗法蘭西後,德意志統一的最後障礙已被掃除,在1871年1月18日本邦聯各邦最終與南德意志各邦實現統一,合併為「德意志帝國」(參見「歷代聯邦 (1789-1900年)」)。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普魯士Prussia王國、薩克遜-維滕堡Saxe-Wittenberg王國、梅克倫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大公國、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大公國、奧爾登堡Oldenburg大公國、不倫瑞克-沃爾芬布特爾 Brunswick-Wolfenbuttel公國、安哈爾特Anhalt公國、呂貝克Lubeck漢薩自由市、不來梅Bremen漢薩自由市、漢堡Hamburg漢薩自由市、利珀Lippe親王國、羅伊斯長系Reuss Senior Line親王國、羅伊斯幼系Reuss Junior Line親王國、薩克遜-阿爾滕堡Saxe-Altenburg公國、薩克遜-科堡-哥達Saxe-Coburg-Gotha公國、薩克遜-邁寧根Saxe-Meiningen公國、薩克遜-魏瑪-愛森納赫Saxe-Weimar-Eisenach大公國、紹姆堡-利珀Schaumburg-Lippe 親王國、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Schwarzburg-Rudolstadt親王國、施瓦茨堡-松德豪森 Schwarzburg-Sondershausen親王國、瓦爾德克-皮爾蒙特Waldeck-Pyrmont親王國1867

尼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 Netherlands-Indonesian Union

1945年荷屬東印度群島Dutch East Indies單方面宣佈脫離尼德蘭獨立並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後,印度尼西亞與尼德蘭經歷了四年的殖民戰爭,直至1949年印度尼西亞始與尼德蘭達成和議。一方面尼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獨立(西伊里安除外),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須與多個由尼德蘭扶植的土邦聯合組成「印度尼西亞合眾共和國」(參見「歷代聯邦(1901年- )」),並於同年 12月27日與尼德蘭組成尼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作為維繫兩國關係的機制。1954年起尼德蘭把部分殖民地改組為「自治邦」,這些「自治邦」亦成為聯邦的成員。「尼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雖名為「聯邦」,而且以尼德蘭國王兼任「最高元首」,但由於印度尼西亞實際已成為獨立國,這個「聯邦」實質為一個鬆散「邦聯」。事實上,和議達成後不久,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便陸續合併各土邦,尼德蘭在印度尼西亞的影響已一去不復返。1956年4月21日印度尼西亞更退出「尼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從而使該聯邦解體。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尼德蘭Netherlands王國、印度尼西亞Indonesia合眾共和國(1950年改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49 蘇里南Suriname自治邦、荷屬安的列斯Netherlands Antilles自治邦1954

阿拉伯聯邦 Arab Union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拉伯各國曾多次嘗試實現統一,它們所採取的方式是建立「邦聯」。這一方面的最早嘗試是1958年的阿拉伯聯邦。1958年2月14日兩河流域的兩個君主國伊拉克和約旦聯合組成「阿拉伯聯邦」,並由伊拉克國王兼任元首。「阿拉伯聯邦」雖有「聯邦」之名,但由於兩個成員國保留獨立國地位,它實質是一個「邦聯」。不過由於伊拉克在同年發生革命,王朝政府被推翻,約旦遂於8月2日宣佈解散「阿拉伯聯邦」。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伊拉克Iraq王國、約旦Jordan哈希姆王國1958

阿拉伯合眾國 United Arab States

1958年埃及與敘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是為埃及推動阿拉伯統一的重要舉動。同年3月8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又與也門組成阿拉伯合眾國,其實質為一個「邦聯」。其後由於兩國存在矛盾,「拉伯聯合共和國」在1961年12月26日宣佈解散「阿拉伯合眾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拉伯聯合共和國United Arab Republic、也門Yemen穆塔瓦基勒王國1958

阿拉伯共和國聯邦 Federation of Arab Republics

1950年代起埃及致力推動阿拉伯統一,曾在1958-1961年間與敘利亞合併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其後其統一計劃雖然由於敘利亞的退出而失敗,但埃及並未放棄阿拉伯統一的目標。1972年1月1日埃及、利比亞和敘利亞聯合組成阿拉伯共和國聯邦,並由埃及總統兼任聯邦總統委員會主席。不過「阿拉伯共和國聯邦」的實質為一個邦聯,三個組成邦各自為政。1977年3月2日「阿拉伯共和國聯邦」解體。此後阿拉伯世界便再沒有嘗試實現統一的計劃。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埃及Egypt阿拉伯共和國、敘利亞Syria阿拉伯共和國、利比亞Libya阿拉伯共和國1972

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 Arab Islamic Republic

自奧.穆.卡扎菲O.M. al-Qaddafi在1960年代末奪取利比亞政權後,奧.穆.卡扎菲力求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實現統一,曾提出多項合併建議。1972年利比亞便加入了「阿拉伯共和國聯邦」。1974年1月12日利比亞又與突尼西亞聯合成立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由突尼西亞總統兼任「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的總統。但「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的實質為一個邦聯,而且其基礎相當薄弱,成立兩天突尼西亞便宣佈退出,導致「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瓦解。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突尼西亞Tunisia共和國、利比亞Libya阿拉伯共和國1972

塞內岡比亞邦聯 Confederation of Senegambia

塞內加爾和岡比亞是西非兩個新獨立國家,兩國在獨立前分別為法蘭西和不列顛的殖民地。這兩個國家雖然隸屬不同的宗主國,但在歷史上卻曾合併。1758年不列顛從法蘭西奪取塞內加爾。1765年不列顛把塞內加爾與其殖民地岡比亞合併為「塞內岡比亞」殖民地。1779年法蘭西奪取塞內岡比亞。1783年法蘭西將岡比亞歸還不列顛,遂結束兩個殖民地合併的歷史。由於地理位置接近,獨立後這兩個國家保持緊密關係,並在1982年2月1日聯合成立塞內岡比亞邦聯,由塞內加爾總統兼任邦聯總統。成立「塞內岡比亞邦聯」的目的是使兩國邁向更高程度的一體化。不過,由於岡比亞在國力上遠遜於塞內加爾,兩國的關係並不平等,塞內加爾居於主導地位。其後由於岡比亞不願成為塞內加爾的附庸,兩國難以繼續維持邦聯關係,本邦聯遂於1989年9月30日解散。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塞內加爾Senegal共和國、岡比亞Gambia共和國1982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Bosnia and Hercegovina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原為南斯拉夫的加盟共和國,主要由三大民族-塞爾維亞族、克羅地亞族和穆斯林族(又稱波什尼亞克Bosniac族)組成。自1992年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後,該國即陷入三大民族的長期內戰中,其後逐漸形成以塞爾維亞族(組成「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塞爾維亞共和國」,俗稱「塞爾維亞族邦」)為一方以及克羅地亞族和穆斯林族(組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俗稱「穆斯林-克羅地亞聯邦」,參見「歷代聯邦(1901年- )」)為另一方互相對峙的局面。1995年雙方達成《代頓 Dayton協議》,協議結束內戰,並重新組織波斯尼亞國家。1996年10月5日雙方正式成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此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雖然以一個國家的形式參與國際事務,但由於「塞爾維亞族邦」和「穆斯林-克羅地亞聯邦」保留「政治實體」的地位,其實質為一個「邦聯」。2000年處於國際監護的布爾奇科鎮成為波斯尼亞第三個的「政治實體」-「布爾奇科特區」。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塞爾維亞共和國Serbian Republic of Bosnia-Hercegovina(俗稱塞爾維亞族邦 Srpska Republic)、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Federation of Bosnia and Hercegovina(俗稱穆斯林-克羅地亞聯邦Muslim-Croat Federation)1996布爾奇科Brcko特區2000

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 Serbia and Montenegro

南斯拉夫(參見「歷代聯邦(1901年- )」)自1991年起陷入分裂,原來六個加盟共和國中的四個先後宣佈獨立,只剩下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兩個共和國於1992年重組成新的「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不過,新的南斯拉夫繼續陷於各種內憂外患之中。為維繫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搖搖欲墜的聯合關係,南斯拉夫在2003年2月4日放棄「南斯拉夫」的國名,改稱塞爾維亞和蒙特尼格羅 ,以凸顯蒙特尼格羅的地位。新的政權雖然明確標明其性質,但塞爾維亞與蒙特尼格羅的關係已變得更鬆散,其實質應已演變為一個「邦聯」。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塞爾維亞Serbia共和國、蒙特尼格羅Montenegro共和國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