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香原液哪些人不能用:毛泽东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想论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51:19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对当时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基本估计,提出“新的世界战争能够制止”、提醒人们防范战争。他论述了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应采取的基本态度:高举保卫世界和平的旗帜,反对帝国主义的 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它作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他认为保卫世界和平应当坚持的道路是,依靠人民斗争,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支持欧洲等国家的反控制斗争,同时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思想和制定的方针,是其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关键词]毛泽东;战争与和平问题;国际战略;对外工作

    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全世界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反复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正确的应对方针,对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对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都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历史实际,对毛泽东的有关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是很必要的。

  一、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本估计

    (一)提出“新的世界战争能够制止”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向全世界扩张,以实现其称霸全球的野心。针对这种情况,1946年4月,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估计》中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4页。同年8月6日,他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进一步指出,关于反苏战争的宣传,是美国用以掩盖当前直接面对的许多实际矛盾的烟幕。这些矛盾,就是美国反动派同美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美国帝国主义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他特别强调:“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所以,“美国反苏战争的口号,在目前的实际意义,是压迫美国人民和向资本主义世界扩张它的侵略势力”。《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93页。

    毛泽东认为,美苏之间是或早或迟会妥协的,但是这种妥协“只能是全世界一切民主力量向美、英、法反动力量作了坚决的和有效的斗争的结果。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84—1185页。。“美国人民和一切受到美国侵略威胁的国家的人民,应当团结起来”,反对美国及其在各国的追随者的进攻。“只有这个斗争胜利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才可以避免,否则是不能避免的。”《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94页。

    在这里,毛泽东阐明了“必须和必能克服”世界战争危险的思想,指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战应当遵循的道路,这在当时确实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这以后,毛泽东始终坚持这个基本估计。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1948年9月会议在讨论“爆发战争还是制止战争,究竟是哪一种可能性更大”的问题时,毛泽东作出了科学判断:“制止战争可能性更大。”尽管战争危险确实存在,但以苏联为首的世界民主力量已经超过反动力量,而且还在继续发展,再经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世界民主力量就会变得更强大,帝国主义要发动战争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而制止战争的可能性就更加增大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6月,他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指出,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但是制止战争的斗争力量发展得很快。“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并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8页。

    1953年9月,毛泽东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他说:“美国连朝鲜战争都打不赢,还能挑起世界大战?这是简单的逻辑。”《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在为召开中共八大作准备时,毛泽东再次指出,新的世界大战不容易打起来。据此,中共八大明确提出:“世界局势正在趋向和缓,世界的持久和平已经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

    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对形势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制止战争的力量更壮大了。他说:“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中间地带吃不下去,内部又有经济危机,过去人民力量不能制止战争,现在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842页。“帝国主义现在是处在衰落时代,我国,社会主义阵营,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处于上升的时代,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341页。

    由此可见,世界大战并非不可避免,这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论点。

    (二)提醒人们要防范“想发动战争的疯子”

    在提出世界大战并非不可避免这个论点的同时,毛泽东也提醒人们注意,世界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指出这个情况,有利于动员群众提高警觉,进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

    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在先提出“战争打不起来”之后,又说:“现在还要估计一种情况,就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他们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摔。”“如果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好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297页。之后他多次告诫人们:“世界上的事情还是要搞一个保险系数。因为世界上有个垄断资产阶级,恐怕他们冒里冒失乱搞,所以,要准备作战。这一条要在干部里头讲通。”“世界上的事情你不想到那个极点,你就睡不着觉。”《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46—347页。他明确表示:“帝国主义本性不会变,因此有两种可能,现在是和平时期,将来有战争的可能。”《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7、1076页。整个国际形势虽然是向好发展,而不是向坏,“只是有个情况也要估计到,那就是疯子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办?”参见《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92页。他认为,只有加强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建成统一战线,进行斗争,才能取得世界和平。“这里存在着战争可以避免和战争不可避免这样两种可能性”,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41页。

    毛泽东提醒人们注意世界战争的危险确实存在,不是在宣扬悲观论调,而是为了引起人们的警惕,自觉地去为制止新的世界战争而努力。

    毛泽东确信,如果帝国主义发动世界战争,结局决不会美妙。他早就说过:“再打大战,对美国来说是划不来的,整个世界或世界的绝大部分将处于革命状态。”《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67页。要搞战争,“就要动员人民,就要使人民处于紧张状态,并且使他们学会打仗。但是,人民结合起来以后,势必会产生革命”。《毛泽东外交文选》,第169页。历史已表明,大战将极端激化资本主义世界的种种矛盾,从而促使人民奋起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了一个苏联,两亿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共九亿人口。如果帝国主义者一定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断定,其结果必定又要有多少亿人口转到社会主义方面,帝国主义剩下的地盘就不多了,也有可能整个帝国主义制度全部崩溃。”《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239页。

    总之,“新的世界战争能够制止”,同时又要防范“想发动战争的疯子”,这就是毛泽东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

    在论述以上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他还进一步阐明了几个有关的重要问题。主要是:

    第一,核战争可能被制止,核武器不可能毁灭整个人类。

    毛泽东讲过,我们“特别要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同时,他又认为,人们不应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原子弹是纸老虎”,核战争是可以制止的。周恩来曾回忆说:“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五年就说过:如果原子弹发展起来,许多国家都有了,原子武器战争就打不起来。”《周恩来外交文选》,第319页。

    1961年9月,毛泽东在同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谈话时说:核武器“这个东西是不会用的,越造得多,核战争就越打不起来”。《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76页。由于核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毁灭性武器,毛泽东是主张“禁止核武器”的。“是不是能够像禁止化学武器那样达成一个协议,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样,大家都不用?核武器也不用?”《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77页。从当时的情况来分析,禁止核武器的可能性在增长。

    与此同时,毛泽东又指出,即使从最坏的可能性来考虑,就是帝国主义真的发动核战争了,那也不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整个人类将遭到毁灭。他说:“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二十七亿,一定还要多。”“死了一半人也没有什么可怕。这是极而言之。在整个宇宙史上来说,我就不相信要那么悲观。”“我就不相信原子弹能把全人类毁灭,什么都毁灭了。”《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97、347、551页。他以此提醒人们,不要被帝国主义的核讹诈所吓倒,而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

    第二,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局部战争不可避免。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说:“只要阶级斗争存在,战争总有一天不可避免。”《毛泽东传(1946—1976)》(下),第1047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局部战争没有断过。“新的世界战争有避免的可能性,这是一回事;一切战争,包括革命战争,都可以避免,这是另一回事。”“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已经“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连续不断地引起了各种类型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在帝国主义直接出兵或利用其代理人镇压被压迫民族、被压迫国家的情况下,“民族解放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反动派武力镇压人民的情况下,“国内革命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65、451、465—466页。周恩来也讲过:“推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也在增长,但有限战争即局部战争却不可避免。”《周恩来外交文选》,第321页。

    第三,加强战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1964年,美国制造“东京湾事件”,悍然轰炸越南北方,走上扩大越南战争的危险道路。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统帅,毛泽东对党和国家的安全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密切注视着越南战争的发展。他感到,要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当时的中国确实处在美、苏的包围之中,周边的国际形势相当紧张。后来揭密的若干资料还表明,“1964年美国确实制定了对中国进行突然袭击的计划,不仅仅是设想,而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只是这个计划最终并未付诸行动。

    毛泽东强调,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两个拳头——农业,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基础工业,要摆好。要把基础工业适当搞上去;其他方面不能太多,要相适应。”毛泽东在国家计委领导小组汇报第三个五年计划设想时的插话(节录)(1964年5月10日、11日),《党的文献》1996年第3期。即使在这种时候,他也没有只抓国防建设,而忽略经济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工作。他后来在同外宾谈话时说过一个看法:准备没有坏处,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参见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3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毛泽东强调要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侵华战争,并不意味着他认为这种战争绝对不可避免。相反,“世界的事情总是那样,你准备不好,敌人就来了;准备好了,敌人反而不敢来”《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347页。。提出加强战备,是为了让人民提高警觉,为了加紧建设战略大后方,为了做到有备无患。

    二、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应当采取的基本态度

    毛泽东不仅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科学的估计,而且还阐明了对待这个问题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主要是:

    首先,要高举保卫世界和平的旗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世界人民是反对用原子弹杀人的,反对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反对外国军队为干涉别国内政而打“特种战争”。《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41页。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应当反映世界人民的这种要求,站在保卫世界和平的前列。

    进行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是为了争取有利于进行新中国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是农业国,要变为工业国需要几十年,需要各方面帮助,首先需要和平环境。经常打仗不好办事,养许多兵是会妨碍经济建设的。”“我们要继续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567页。

    高举保卫世界和平的旗帜,有利于孤立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我们要跟一切愿意和平的人合作,来孤立那些好战分子,就是孤立美国当局,主要还是那里头急于要打仗的那一派。”《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32页。

    其次,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应当是“一反对,二不怕”。

    尽管有可能制止新的世界战争,但是不能认为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条件下,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已经根本不存在了。

    毛泽东说,如果帝国主义一定要发动战争,怎么办?“我们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同对待一切‘乱子’的态度一样,第一条,反对;第二条,不怕。”《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8页。“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怕是没有用的。《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既然是怕也打,不怕也打,二者选哪一个呢?还是怕好,还是不怕好?每天总是怕,在干部和人民里头不鼓起一点劲,这是很危险的。”《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47页。“我们有了精神准备,就会更好些。”《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144页。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立于主动地位,才有可能制止战争。

    再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它作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毛泽东认为:“事物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实况。马克思主义也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的,这是同形而上学不同的地方。”据此,他提出:“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只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双方愿意共处”。《毛泽东外交文选》,第167、160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应遵循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同外宾谈话时即指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我们“应当把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毛泽东外交文选》,第186、246、165页。。他还说:“就是西方国家,只要它们愿意,我们也愿同它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他表示希望美国也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如果美国愿意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时期都可以,五十年不够就一百年,不知道美国干不干。”《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10、213页。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这不应当妨碍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同他们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任意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方针,同他们动不动就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行径,根本对立的。倡导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本身就是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一种批判和抵制。毛泽东说过,我们也要争取同那些国家和平共处,“但是决不可以对他们怀抱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43页。

    实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并不意味着,为了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关系,就应当放弃中国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在讲到应当争取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的同时,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以及世界上一切国家的和平运动和正义斗争,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中,中国方面就严肃地声明“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重申“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等的原则立场。  

    三、指明保卫世界和平应当坚持的道路

    在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和阐明对待这个问题应取的正确态度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论述了保卫世界和平应当坚持的道路。主要是:

    首先,保卫世界和平、制止新的世界战争,主要应当依靠人民斗争。

    世界和平只能是各国人民争取得来的,而不能是向帝国主义乞求得来的。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才能有效地保卫和平。毛泽东说:“我们无论国内、国外,主要靠人民,不靠大国领袖。靠人民靠得住。”《毛泽东传(1949—1976)》(下),第1289页。在保卫世界和平的问题上,也是这样。“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主张依靠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团结和发展,依靠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斗争,依靠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依靠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斗争,来保卫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再论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关于列宁主义在当代的若干重大问题(一续)》,《人民日报》1963年3月2日。

    主要依靠人民斗争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争端方面国际协商、国家领导人对话以至大国会议等的作用。1960年5月,毛泽东指出:“我们支持首脑会议的召开,不管这种会议有无成就和成就的大小,但是世界和平的取得,主要应当依靠各国人民的斗争。”《人民日报》1960年5月15日。实际上,以人民力量、人民斗争作后盾、作依靠,才有助于我们在国际协商、国家领导人对话以至大国会议等等中取得积极成效。所以,毛泽东强调:“我看还是两条腿走路。各国人民起来对压迫者进行反抗,这是一条腿,而且是一条重要的腿,也许是第一条腿;跟它们一起在桌面上开大国会议,讲什么裁军、解决德国问题等,这也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世界大战就难于打了。”《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08—409页。

    其次,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支持欧洲等国家的反控制斗争。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过一种看法:“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阵营是防御还是进攻呢?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防御不是进攻。”它想以反共的名义去控制中间地带,“这是因为它把中间地带看作是自己的防线”。“美国的这种做法,是想把我们社会主义阵营‘钙化’起来。”《周恩来外交文选》,第318页。就是说,想使社会主义的影响不能在中间地带扩散。

    1954年8月,他在与外宾谈话时再次指出,美国反共是把它当作一个题目来做文章,以达到他们另外的目的。他说,在美国和苏联、中国之间,是一个广大的中间地带。“美国的目标是占领处在这个广大中间地带的国家,欺负它们,控制它们的经济,在它们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最好使这些国家都弱下去。”《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39页。

    1963年,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他说:“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45页。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毛泽东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为我国制定保卫世界和平的路线和策略方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为事情很明显:既然美国一些人进行反共叫嚣、制造紧张局势、制造战争威胁,其在当时的现实目的,主要是为了去占领、控制中间地带,而在做到这一点之前,它是难于发动世界战争的,那么,做好中间地带的工作,支持那里的反占领、反控制斗争,对于制止新的世界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就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了。  

    第一个中间地带的国家即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它们“曾经是或者仍然是帝国主义的后方和仓库”。它们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削弱帝国主义、牵制和束缚帝国主义的手脚、增强制止世界战争的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毛泽东说:“谁来支持我们?还不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这是支持我们的最主要的力量。”《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8页。我们做工作、交朋友,重点“应该放在三大洲,那就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69页。。

    第二个中间地带国家“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这些国家一方面压迫别人,另一方面又受美国压迫,同美国有矛盾。”《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14页。“美国现在往往就是利用反对共产主义这个旗帜来把它那些朋友的地方占领起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34页。像英国、法国这样的国家,与美国是有矛盾的,它们也“可以作为人民的间接同盟者”《毛泽东外交文选》,第487页。。所以,毛泽东主张要把整个欧洲团结起来:“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人去干什么?”《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25页。他对一位英国前首相表示过:“你们欧洲强大起来,我们高兴啊!”因为用现在的话来讲,欧洲团结、强大,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这可以使得帝国主义的整体力量趋向分散和削弱,而这对于反对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防止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有积极意义的。

    再次,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维护世界和平,重要的是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因为我们既不会输出革命,也不会“自己打出去”。我们所说的准备打仗,指的仅仅“是当别国打进来的时候,我们要消灭它”《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89页。。所以,“一切问题的中心在于我们自己的团结和自己的工作都要做得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5—96页。。

    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会议上发言时,毛泽东就说:“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他认为,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将会超过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无敌于天下了,没有人敢同我们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和平了。”《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96页。

    1960年3月,毛泽东在《关于反华问题》(手稿)中进一步说:看我们工作做得怎么样,主要看两条:一是“我们全党全民真正团结一致”;二是使“我们的主要生产项目的总产量和按人口平均的产量,接近或超过他们”。《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第95页。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的反华活动就会受到更有力的遏制,而中国在世界上的发言权就会更大,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就能作出更大的贡献了。

    毛泽东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阐明的思想和制定的方针,是他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是要求为了战备而放慢建设的速度,而是要求更加集中力量搞好建设事业。因此,这个方针不仅没有妨碍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直接成为了激励中国人民建设热情、推进中国建设事业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时,邓小平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沙健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