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卡治疗肾阳虚吗:歷代聯邦(1789-190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5:39:00

歷代聯邦(1789-1900年)


「聯邦」(Federation)是複合國的一種形式,最早起源於18世紀末的美國。「聯邦制」作為一種國家結構制度,其性質介乎中央集權的「單一制」與地方權力分散的「邦聯制」之間,因此比上述兩種制度有較大的彈性,適合一些希望加強中央權力,以防止國家分裂,但又想保留地方自治或地方特色的國家。在19世紀,「聯邦制」主要流行於美洲大陸。北美洲三個大國-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以及南美洲若干個大國-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等,都實行「聯邦制」。此外,「聯邦制」亦傳播到歐洲,兩個本來實行「邦聯制」的國家-瑞士和德意志,相繼改行「聯邦制」。


美利堅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利堅合眾國(參見「歷代邦聯」)在1776年初成立時乃實行邦聯制,各州各自為政,只設有一個由各州代表組成的「邦聯國會」,並無中央政府。其後各州為加強統一,遂於1787年制定憲法。1789年3月4日憲法生效,美國遂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聯邦。同年4月30日華盛頓 Washington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正式成立美國「聯邦政府」,從此「聯邦制」成為一種新興的複合國制度,美國亦成為「聯邦制」國家的楷模。在19世紀前期美國曾因奴隸制問題導致國家分裂,部分州份更自行宣佈獨立,導致「美國內戰」。內戰結束後,美國政局從此得以穩定發展,並逐漸成為西半球以至全世界的頭號強國。美國自成立以後,便不斷擴張領土,並以建立新州份的方式使被佔領土成為美國本土的一部分。經過近二百年的擴張,美國的領土遂由最初位於東岸的13州擴展為今天橫跨北美洲中部廣大地區(加上北極圈內的阿拉斯加以及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的50州和一個特區(即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的局面。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特拉華Delaware州、喬治亞Georgia州(1861年獨立,1870年重新加入)、馬利蘭 Maryland州、馬薩諸塞Massachusetts州、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州、新澤西New Jersey州、紐約New York 州、北卡羅來納North Carolina州(1861年獨立,1868年重新加入)、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州、南卡羅來納 South Carolina州(1860年獨立,1868年重新加入)、弗吉尼亞Virginia州(1861年獨立,1870年重新加入)1789羅德島Rhode Island州1790佛蒙特Vermont州1791肯德基Kentucky州1792田納西Tennessee州(1861年獨立,1866年重新加入)1796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1800路易斯安那Louisiana州(1861年獨立,1868年重新加入)1803俄亥俄Ohio州1812印第安納Indiana州1816密西西比Mississippi州(1861年獨立,1870年重新加入)1817伊利諾斯Illinois州1818阿拉巴馬Alabama州(1861年獨立,1868年重新加入)1819緬因Maine州1820密蘇里Missouri州1821阿肯色Arkansas州(1861年獨立,1868年重新加入)1836密歇根Michigan州1837佛羅里達Florida州(1861年獨立,1868年重新加入)1845依阿華Iowa州、得克薩斯Texas州(1861年獨立,1870年重新加入)1846威斯康辛Wisconsin州1848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州1850明尼蘇達Minnesota州1858俄勒岡Oregon州1859肯薩斯Kansas州1861西弗吉尼亞West Virginia州1863內華達Nevada州1864內布拉斯加Nebraska州1867科羅拉多Colorado州1876蒙塔納Montana州、北達科他North Dakota州、南達科他South Dakota州、華盛頓Washington州1889愛達荷Idaho州、懷俄明Wyoming州1890猶他Utah州1896奧克拉荷馬Oklahoma州1907阿里桑那Arizona州、新墨西哥New Mexico州1912阿拉斯加Alaska州、夏威夷Hawaii州1959

新格拉納達聯省 United Provinces of New Granada

今哥倫比亞原為西班牙殖民地,屬「新格拉納達總督區」。1811和1812年新格拉納達轄下各省相繼宣佈脫離西班牙獨立。1812年10月4日各邦合併成立新格拉納達聯省,實行聯邦制。其後西班牙重新征服新格拉納達,本聯邦於1816年7月滅亡。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卡塔赫納.印第亞斯Cartagena de Indias邦、通哈Tunja邦1812安蒂奧基亞Antioquia邦1813昆迪納馬卡Cundinamarca邦1814

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Greater Colombia

1810年代初西班牙在南美洲西北部(包括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和巴拿馬)的殖民地相繼宣佈獨立。其後西班牙陸續恢復在這些殖民地的統治。但由1816年起各殖民地又重新開展獨立運動。1819年委內瑞拉與新格拉納達地區合併成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實行聯邦制。1820年代初厄瓜多爾和巴拿馬地區亦加入大哥倫比亞。其後由於各組成邦的政治領袖互相猜忌,令本聯邦的聯合基礎受到削弱。1830年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地區先後脫離本聯邦,本聯邦僅餘新格拉納達地區,聯邦制名存實亡。1831年11月21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正式結束。

組成邦 博亞卡Boyaca省、考卡Cauca省、昆迪納馬卡Cundinamarca省、馬格達萊納Magdalena省、奧連諾科Orinoco 省、巴拿馬Panama省(其後改稱地峽Istmo省)、基多Quito省、委內瑞拉Venezuela省、蘇利亞Zulia省、阿普雷 Apure省、阿蘇埃Azuay省、瓜亞基爾Guayaquil省

中美聯省 United Provinces of Cental America-
中美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Central America

中美洲地區(不包括今之伯利茲和巴拿馬)原為西班牙的殖民地,隸屬危地馬拉都督區。1821-1822年間其轄下各省相繼宣佈獨立,並與墨西哥合併。1823年各省相繼脫離墨西哥,同年7月10日合併成立中美聯省 ,並仿照美國實行聯邦制。1825年4月10日改稱中美聯邦共和國。由於各邦的自由派與保守派不斷進行鬥爭,本政權初期政局非常動盪。1830年莫拉桑Morazan繼任總統後,政局漸趨穩定,但各邦的離心傾向日漸加強。1838-1839年間各邦先後脫離本政權。1839年4月17日本政權僅餘薩爾瓦多一邦,宣告正式解體。此後中美洲各國曾多次企圖重新聯合,並組成邦聯(參見「歷代邦聯」) ,但均告失敗。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危地馬拉Guatemala邦、尼加拉瓜Nicaragua省(1825年改稱尼加拉瓜邦;1838年獨立)、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省(1824年改稱薩爾瓦多Salvador邦)1823洪都拉斯Honduras邦(1838年獨立)、哥斯達.黎加Costa Rica自由邦(1838年獨立)1824阿爾托斯los Altos邦1838

墨西哥合眾國 United Mexican States-
墨西哥共和國 Mexican Republic

墨西哥原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原稱「新西班牙New Spain總督區」。1813年脫離西班牙獨立,改稱墨西哥。此後墨西哥先後經歷殖民復辟和軍官伊圖爾維德de Iturbide的獨裁統治,至1823年始建立共和政府。1824年10月10 日墨西哥制定憲法,實行聯邦制,並把國名定為墨西哥合眾國。此後墨西哥政局動盪,曾發生多場政爭和內戰,憲法經多番修改重訂,國名也屢經變更(墨西哥在1837年1月1日改稱墨西哥共和國,1846 年8月22日復稱「墨西哥合眾國」,1853年4月20日又改稱「墨西哥共和國」,1857年9月16日最後確定國名為「墨西哥合眾國」),但大致上保留聯邦制。20世初經歷「墨西哥革命」後,墨西哥的政局始漸趨穩定,在1917年制定的聯邦制憲法沿用至今。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恰帕斯Chiapas州、奇瓦瓦Chihuahua州、科阿韋拉和特哈斯Coahuila y Tejas州(1835年改稱科阿韋拉 Coahuila州;1857-1864年間併歸新萊昂)、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 (1837-1848年間併歸墨西哥州)、杜蘭戈Durango州、瓜納華托Guanajuato州、哈利斯科Jalisco州、墨西哥Mexico州、米卻肯Michoacan州、新萊昂 Nuevo Leon州、瓦哈卡Oaxaca州、普埃布拉Puebla州、克雷塔羅Queretaro州、聖.路易斯.波托西San Luis Potosi州、索諾拉和錫那羅亞Sonora y Sinaloa州(1830年分為索諾拉州和錫那羅亞州)、塔瓦斯科Tabasco州、塔毛利帕斯Tamaulipas州、維拉克魯斯Veracruz州、尤卡坦Yucatan州(1840-1843和1846-1848年間曾兩度獨立)、薩卡特卡斯Zacatecas州1824索諾拉Sonora州、錫那羅亞Sinaloa州1830阿瓜斯卡連特斯Aguascalientes州、科利馬Colima州、格雷羅Guerrero州、特拉斯卡拉Tlaxcala州(1858- 1861年間曾降級為地區)1857坎佩切Campeche州(1864-1867年間被併歸尤卡坦)1863伊達爾戈Hidalgo州、莫雷洛斯Morelos州1869納亞里特Nayarit州1917下加利福尼亞Baja California州(1974-1979年間改稱北下加利福尼亞Baja California Norte州)1952南下加利福尼亞Baja California Sur州1953金塔納.羅奧Quintana Roo州1974

瑞士邦聯 Swiss Confederation

瑞士邦聯自1499年成立以來曾長期實行邦聯制(參見「歷代邦聯」)。至19世紀中葉,瑞士各州為加強統一,遂於1848年11月21日實施新憲法,改行聯邦制。此後瑞士的國名雖仍稱「邦聯」,但實際上已成為一聯邦制國家。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施維茨Schwyz州、下瓦爾登Nidwalden州、烏里Uri州、上瓦爾登Obwalden州、盧塞恩Lucerne州、蘇黎世 Zurich州、伯爾尼Bern州、楚格Zug州、格拉魯斯Glarus州、弗里堡Fribourg州、索洛圖恩Solothurn州、巴塞爾城市Basel-Stadt州、巴塞爾鄉村Basel-Land州、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州、外阿彭策爾 Appenzell-Ausserrhoden州、內阿彭策爾Appenzell-Innerrhoden州、阿爾高Aargau州、格勞賓登Graubunden州、聖.加爾Saint Gall州、圖爾高Thurgau州、提契諾Ticino州、沃德Vaud州、日內瓦Geneva州、納沙泰爾 Neuchatel州、瓦萊Valais州1848汝拉Jura州1979

阿根廷共和國 Argentine Republic

阿根廷自1810年獨立後,曾長期實行邦聯制,初期稱「里約.普拉塔聯省」(參見「歷代邦聯」)。但邦聯制使阿根廷陷入長期分裂和內戰。1860年10月1日阿根廷最終放棄邦聯制,改行聯邦制,並把國名定為阿根廷共和國。此後阿根廷的政局逐漸穩定下來。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恩特雷.里奧斯Entre Rios省、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省(1861年獨立,1862年重新加入)、里奧哈 la Rioja省、門多薩Mendoza省、薩爾塔Salta省、聖塔.菲Santa Fe省、圖庫曼Tucuman省、聖.胡安San Juan省、聖.路易斯San Luis省、科爾多瓦Cordoba省、聖地亞哥.埃斯特羅Santiago del Estero省、卡塔馬卡 Catamarca省、科連特斯Corrientes省、胡胡伊Jujuy省1860聯邦區(1996年改稱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市聯邦區)1887胡安.庇隆總統Presidente Juan Peron省(1956年改稱查科Chaco省)、潘帕la Pampa省(1952-1956年間改稱伊瓦.庇隆Eva Peron省)1951米西奧內斯Misiones省1953丘布特Chubut省、福摩薩Formosa省、內烏肯Neuquen、里約.尼格羅Rio Negro省、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省 (1957年撤銷)1955聖塔.克魯斯Santa Cruz省1957火地島Tierra del Fuego省1991

新格拉納達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New Granada-
哥倫比亞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Colombia

1831年大哥倫比亞解體後,今哥倫比亞地區成為「新格拉納達國」。1858-1861年間該國曾實行邦聯制,稱「格拉納達邦聯」(參見「歷代邦聯」)。1861年7月18日取消邦聯制,改行聯邦制,並把國名改為新格拉納達合眾國,同年9月20日又改稱哥倫比亞合眾國。但是在聯邦制下,哥倫比亞聯邦政府缺乏權威,導致國內政局動盪。在1886年8月5日哥倫比亞實施新憲法,放棄聯邦制,改行單一制,把聯邦各州改組為中央政府轄下的省,國名也更改為「哥倫比亞共和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昆迪納馬卡Cundinarmaca州、安蒂奧基亞Antioqia州、玻利瓦爾Bolivar州、博亞卡Boyaca州、考卡Cauca 州、馬格達萊納Magdalena州、桑坦德Santander州、巴拿馬Panama州、托利馬Tolima州、波哥大Bogota聯邦區 (1863-1885年間併歸昆迪納馬卡)1861

委內瑞拉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Venezuela-
委內瑞拉共和國 Republic of Venezuela-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

委內瑞拉原為西班牙殖民地,19世紀初爆發獨立革命。此後曾三度宣佈獨立,1819年成為「大哥倫比亞Greater Colombia共和國」的一部分。1830年委內瑞拉脫離大哥倫比亞獨立,起初實行單一制。1859年爆發「保守黨」 (又稱「集權黨」)與「自由黨」(又稱「聯邦黨」)間之內戰(史稱「聯邦戰爭」),其後「聯邦黨」獲勝。1864 年5月3日委內瑞拉實施新憲法,改行聯邦制,並把國名改為委內瑞拉合眾國。其後委內瑞拉先後在 1953年4月19日和1999年12月22日把國名更改為委內瑞拉共和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但沒有改變聯邦制。不過,在1864年以後委內瑞拉曾多次調整各州的名稱和建制,其中在1881、1901、1904 和1909年修改憲法時有較大的更動。以下分表記載委內瑞拉在五個時期的州建制。

1864-1881年間委內瑞拉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瓜亞納Guayana州、阿普雷Apure州、阿拉瓜Aragua州(1873年改稱古斯曼.布蘭科Guzman Blanco州)、巴塞羅那Barcelona州、巴里納斯Barinas州(1866年改稱薩莫拉Zamora州)、巴爾基西梅托Barquisimeto州、卡拉沃沃Carabobo州、玻利瓦爾Bolivar州(原稱加拉加斯Caracas州)、科赫德斯Cojedes州、科羅Coro州(1874年改稱法爾孔Falcon州)、庫馬納Cumana州、瓜里科Guarico州、蘇利亞Zulia州(原稱馬拉開波Maracaibo州)、新埃斯帕塔Nueva Esparta州(原稱馬格里塔Margarita州)、馬圖寧Maturin州、梅里達Merida州(1874年改稱古斯曼 Guzman州)、葡萄牙薩Portuguesa州、塔奇拉Tachira州、特魯希略Trujillo州、亞拉奎Yaracuy州1864科隆Colon區1871
1881-1901年間委內瑞拉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玻利瓦爾Bolivar州、卡拉沃沃Carabobo州、法爾孔-蘇利亞Falcon-Zulia州(原為法爾孔州和蘇利亞州; 1890年兩州再次分離)、古斯曼.布蘭科Guzman Blanco州(1891年改稱米蘭達Miranda州)、安第斯los Andes州、西北Norte de Occidente州(1891年改稱拉臘Lara州)、東方Oriente州(1891年改稱貝穆德斯Bermudez州)、東南 Sur de Occidente州(1891年改稱薩莫拉Zamora州)1881法爾孔Falcon州、蘇利亞Zulia州1890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1891
1901-1904年間委內瑞拉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普雷Apure州、玻利瓦爾Bolivar州、阿拉瓜Aragua州、巴塞羅那Barcelona州、薩莫拉Zamora州、拉臘 Lara州、卡拉沃沃Carabobo州、米蘭達Miranda州、科赫德斯Cojedes州、法爾孔Falcon州、蘇克雷Sucre州、瓜里科Guarico州、蘇利亞Zulia州、新埃斯帕塔Nueva Esparta州、馬圖寧Maturin州、梅里達Merida州、葡萄牙薩Portuguesa州、塔奇拉Tachira州、特魯希略Trujillo州、亞拉奎Yaracuy州、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1901
1904-1909年間委內瑞拉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拉瓜Aragua州、貝穆德斯Bermudez州、玻利瓦爾Bolivar州、卡拉沃沃Carabobo州、法爾孔Falcon州、瓜里科Guarico州、拉臘Lara州、梅里達Merida州、米蘭達Miranda州、塔奇拉Tachira州、特魯希略Trujillo州、薩莫拉Zamora州、蘇利亞Zulia州、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1904
1909年以來委內瑞拉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普雷Apure州、玻利瓦爾Bolivar州、阿拉瓜Aragua州、安索阿特吉Anzoategui州、薩莫拉Zamora州(1937 年改稱巴里納斯Barinas州)、拉臘Lara州、卡拉沃沃Carabobo州、米蘭達Miranda州、科赫德斯Cojedes州、法爾孔Falcon州、蘇克雷Sucre州、瓜里科Guarico州、蘇利亞Zulia州、新埃斯帕塔Nueva Esparta州、莫納加斯 Monagas州、梅里達Merida州、葡萄牙薩Portuguesa州、塔奇拉Tachira州、特魯希略Trujillo州、亞拉奎 Yaracuy州、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 (1999年改稱首都區Distrito Capital)1909聯邦屬地Dependencias Federales1928阿馬庫羅三角洲Delta Amacuro州1991亞馬遜Amazonas州1992瓦加斯Vargas州1998

加拿大自治領 Dominion of Canada

加拿大原為不列顛殖民地,1867年7月1日不列顛將其在今加拿大的四個殖民地合併為加拿大自治領,成為不列顛的第一個自治領,並實行聯邦制。1931年12月11日加拿大正式脫離不列顛獨立。獨立後北美洲其他不列顛殖民地相繼加入加拿大,至20世紀中葉加拿大成為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新不倫瑞克New Brunswick省、新斯科舍Nova Scotia省、安大略省Ontario省、魁北克Quebec省1867馬尼托巴Manitoba省、西北Northwest地區1870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省1871愛德華王子島Prince Edward Island省1873育空Yukon地區1898阿爾伯塔Alberta省、薩斯喀徹溫Saskatchewan省1905紐芬蘭Newfoundland省(2001年改稱紐芬蘭-拉布拉多Newfoundland-Labrador省)1949努納維特Nunavut地區1999

德意志帝國 German Empire-
德意志共和國 German Republic-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19世紀下半葉,普魯士著手進行統一德意志的進程,在1867年首先與北德意志諸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參見 「歷代邦聯」),以作為邁向統一的中間過渡形式。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擊敗阻礙統一的最後障礙法蘭西後,德意志統一的條件已臻成熟。1871年1月18日「北德意志邦聯」各邦遂與南德意志各邦實現統一,合併為德意志帝國。為安撫德意志原有的各邦國,統一後的德意志實行聯邦制,在形式上保留各邦國。但由於德意志在統一後日益邁向「大普魯士軍國主義」,德意志的聯邦制具有強烈的中央集權傾向。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德意志爆發「十一月革命」,德意志以及各傳統邦國的君主制被推翻。同年11月10日成立德意志共和國(俗稱「魏瑪Weimar共和國」)。在新憲法(俗稱「魏瑪憲法」)下,德意志繼續實行聯邦制。但自1933年納粹Nazi黨上台並在1934年8月2日重新建立「德意志帝國」(俗稱「第三帝國」)後,納粹黨在全國實行極權統治,聯邦制名存實亡。1945年5月3日德意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並覆亡後,其國土被四大強國(美國、不列顛、法蘭西、蘇聯)分區佔領,德意志歷史再次進入分裂時期。其後美國、不列顛、法蘭西的佔領區合併為「三佔區」。1949年5月23日在三佔區成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俗稱「[西]德意志」[West] Germany),並實行聯邦制。同年蘇聯亦在其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意志」[East] Germany),實行單一制。1989-1990年共產陣營崩潰後,德意志重新統一的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最終決定以[東]德意志的六個州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形式實現統一。至此聯邦制擴大至德意志全國。

1871-1945年間德意志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安哈爾特Anhalt公國(1918年改稱安哈爾特自由邦)、巴登Baden大公國(1918年改稱巴登共和國)、巴伐利亞 Bavaria王國(1918年改稱巴伐利亞人民邦,1919年改稱巴伐利亞自由邦)、不來梅Bremen漢薩自由市、不倫瑞克 -沃爾芬布特爾Brunswick-Wolfenbuttel公國(1918年改稱不倫瑞克自由邦)、漢堡Hamburg漢薩自由市、黑森-達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大公國(1919年改稱黑森人民邦)、利珀Lippe親王國(1918年改稱利珀自由邦)、呂貝克Lubeck漢薩自由市(1937年併歸普魯士)、梅克倫堡-什未林Mecklenburg-Schwerin大公國(1918年改稱梅克倫堡-什未林自由邦,1934年與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合併)、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Mecklenburg-Strelitz大公國 (1918年改稱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自由邦,1934年與梅克倫堡-什未林合併)、奧爾登堡Oldenburg大公國(1918 年改稱奧爾登堡自由邦)、普魯士Prussia王國(1918年改稱普魯士自由邦)、羅伊斯長系Reuss Senior Line親王國(1918年改稱羅伊斯長系自由邦,1919年與羅伊斯幼系合併)、羅伊斯幼系Reuss Junior Line親王國(1918年改稱羅伊斯幼系自由邦,1919年與羅伊斯長系合併)、薩克遜-阿爾滕堡Saxe-Altenburg公國(1918年改稱阿爾滕堡Altenburg自由邦,1920年併歸圖林根)、薩克遜-科堡-哥達Saxe-Coburg-Gotha公國(1918年改稱薩克遜-科堡 -哥達自由邦,1919年分為科堡和哥達)、薩克遜-邁寧根Saxe-Meiningen公國(1918年改稱薩克遜-邁寧根人民邦,1920年併歸圖林根)、薩克遜-魏瑪-愛森納赫Saxe-Weimar-Eisenach大公國(1918年改稱薩克遜-魏瑪-愛森納赫自由邦,1919年改稱薩克遜-魏瑪-愛森納赫自由人民邦,1920年併歸圖林根)、薩克遜-維滕堡 Saxe-Wittenberg王國(1918年改稱薩克遜自由邦)、紹姆堡-利珀Schaumburg-Lippe親王國(1918年改稱紹姆堡- 利珀自由邦)、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Schwarzburg-Rudolstadt親王國(1918年改稱施瓦茨堡-魯多爾施塔特自由邦,1920年併歸圖林根)、施瓦茨堡-松德豪森Schwarzburg-Sondershausen親王國(1918年改稱施瓦茨堡-松德豪森自由邦,1920年併歸圖林根)、瓦爾德克-皮爾蒙特Waldeck-Pyrmont親王國(1918年改稱瓦爾德克-皮爾蒙特自由邦,1929年併歸普魯士)、符騰堡Wurttemburg王國(1918年改稱符騰堡人民邦)1871羅伊斯Reuss人民邦(1920年併歸圖林根)、科堡Coburg自由邦(1920年併歸巴伐利亞)、哥達Gotha自由邦 (1920年併歸圖林根)1919圖林根Thuringen自由邦1934梅克倫堡Mecklenburg自由邦1934
1949年以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巴登Baden州(1952年併歸巴登-符騰堡)、拜恩Bayern州、不來梅Bremen州、漢堡Hamburg州、黑森Hessen州、下薩克遜Niedersachsen州、北萊因-威斯特法里亞Nordrhein-Westfalen州、萊因蘭-普法爾茨 Rheinland-Pfalz州、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州、符騰堡-巴登Wurttemberg-Baden(1952年併歸巴登-符騰堡)、符騰堡-霍亨索倫Wurttemberg-Hohenzollern州(1952年併歸巴登-符騰堡)、西柏林West Berlin市註11949巴登-符騰堡Baden-Wurttemberg州1952薩爾Saarland州1957柏林Berlin州、勃蘭登堡Brandenburg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Mecklenburg-Vorpommern州、薩克遜Sachsen 州、薩克遜-安哈爾特Sachsen-Anhalt州、圖林根Thuringen州1990註1:西柏林在冷戰時期與[西]德意志一直處於一種微妙關係。雖然柏林地處[東]德意志境內,但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柏林被四大國分區佔領,其後西方三國拒絕撤出西柏林,因此在[東]德意志境內便形成了一塊由「西方陣營」統治的「飛地」。不過由於蘇聯一直認為西柏林是[東]德意志身上的一塊「毒瘤」,必欲除之而後快,所以在1949年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時,明文規定西柏林並非[西]德意志的一部分。但這種安排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安排,實際上西柏林與[西]德意志關係密切,[西]德意志議會設有代表西柏林的議席,在國際事務上西柏林也由[西]德意志代表,因此本表把西柏林也視為[西]德意志的組成邦。1990年兩德意志統一後,西柏林與東柏林重新統一,西柏林問題不復存在。

巴西合眾共和國 Republic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Brazil-
巴西聯邦共和國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巴西原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獨立後成為君主制國家。1889年11月15日發生「共和政變」後,巴西成為一個聯邦制共和國,國名定為巴西合眾共和國。1967年1月22日國名改為巴西聯邦共和國,仍為一聯邦制共和國。

組成邦 組成邦名稱成為組成邦的年份阿拉戈斯Alagoas州、亞馬遜Amazonas州、巴伊亞Bahia州、塞阿拉Ceara州、聖托.埃斯皮里圖Espirito Santo州、戈亞茲Goiaz州(1943年改稱戈亞斯Goias州)、馬拉尼昂Maranhao州、馬托.格羅索Mato Grosso州、米納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帕拉Para州、帕拉伊巴Paraiba州、巴拉那Parana州、伯南布哥Pernambuco州、皮奧伊Piaui州、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州、北里約.格蘭德Rio Grande do Norte州、南里約.格蘭德Rio Grande do Sul州、聖塔.卡塔林那Santa Catarina州、聖.保羅Sao Paulo州、塞爾希培Sergipe州、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 (原來位於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1960年遷往巴西利亞Brasilia)1889瓜納巴拉Guanabara州(1975年併歸里約.熱內盧)1960阿克里Acre州1962南馬托.格羅索Mato Grosso do Sul州1979朗多尼亞Rondonia州1981阿馬帕Amapa州、羅賴馬Roraima州1988托坎廷斯Tocantins州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