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万达瑞华酒店投诉:谈喜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28:28

喜感,充满搞笑的感觉,能让人家看见了就觉得蛮有意思的;欢乐。

  来源:最初来源于网络(一说小说,或台湾现代语言词汇。在重庆俚语里,有“喜”的说法------如:说某一个人“喜惨了”是说某一个人很搞笑)。 用于表示幽默感觉很有意思.  有时也用于某人长的很有意思,有特点。 有的时候表示可笑、滑稽(贬义)的意思。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语境中,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亲朋好友,一般是取相对褒义的意思;如果是对头,一般是取相对贬义的意思。如果处在相亲、约会之类的语境,就稍微复杂——根据当时对方的表情(微笑还是暗讽)、上下文语境等等,可以作为判断。 建国大业的评论  
  赶在首映那天,夹杂着千丝万缕的工作压力和愁绪踏入电影院自我解脱,也倒恰如其时。久枯逢甘露,漫长却又短暂的135分钟的炖制,让这道烩菜散发出美味,制作之精良暂不言表,单单是色彩也让我干涸的世界多了些幻妙。
  
   谈遗憾:从建国大业的影名来看,我一直硬生生的以为这短暂的两个多小时时间内要囊括我党从抗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国共两党内战的历史串联,以此表达建国的一路艰辛。纵观该片,从时间定位上即颠覆了我的偏执。从1945年双十协定被撕毁开始演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共两党内战到政协会议的召开,影片重点虽然游离,但毕竟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情的矛盾终是要看内因,抛去国际友人的龙套,倒也合乎历史情理。影片瑕疵在于:毛委员长入北平检阅那段镜头,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而五星红旗的确定是在全国政协之后,略微遗憾。
  
   谈镜头:影片采用大量广角镜头和航拍,将历史的凝重感展露的淋漓尽致。提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蒋中正宋美龄从中山陵奠基结束下楼梯的镜头,缓缓随着众人的步伐推移,颇有现场感;还有蒋氏父子坐在台阶上讲话,蒋经国身子直如笔杆,压低的镜头伴着老蒋仓皇祠庙日的内心凄凉,把气氛烘托到了极致;毛攻下锦州,三大战役全面结束,老蒋独自一人杵拐遥望门外,淅淅沥沥的秋雨袭来,阵阵凉风吹起,把老蒋大势已去的悲情烘托的恰大好处,镜头里压黑的背景和只留下剪影的老蒋形成鲜明的对比,韵味十足;一段在西柏坡会议入场前的镜头,一台摄影机用蒙太奇手法记录那些耳熟能详的领袖进入会场的镜头,可谓镜头中的镜头,在此套用颇为经典;片中多处用了点红的处理手法,类似于希特勒名单里那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飘扬的红丝带、鲜红如血般的旗帜处处生辉,点缀着战争和政权夺取年代将士们撒过的鲜血,也用那鲜艳的红色昭示着革命成功的喜庆;聪明的导演就是用这些镜头的对比潜移默化地为影片注入感情色彩。为了重现历史,影片还用了怀旧的色调,有点名画《开国典礼》那种油彩的效果,精妙,绝美。
  
   谈配乐:影片持续了多久,音乐就持续了多久。从内战爆发枪炮林立的激昂,到抗战胜利人民的欢呼雀跃,再到毛委员长检阅兵将时内心的波澜壮阔,一声声、一句句、一调调,都很好的把握了观众内心的节奏,用音乐和镜头天衣无缝的组合让我们融入其中。说几处印象颇深的音乐:淮海战役胜利当晚,毛周朱等领导人饮酒助兴,酒后毛委员长微醉倚墙半曲,周朱等人高唱着英特雄奈尔,外面百姓欢歌载舞,此时,喧哗声骤无,背景顿现一个磁性的男声,那没有歌词没有伴奏只有‘嘟’声的中低音男腔,让画面唯美的不知所以,也让这个战争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大气雄浑的演绎之间充满了片片温情;西柏坡会议那段,各个委员及各界精英相继入场那段,音乐响起,口哨声,男声,小鼓点,节奏明快而又旋律俏皮,让那一段镜头显得活泼生动,再现了当时我党势在必得的信心。整个片中大量运用交响乐,把战争的磅礴之势和国共两党内斗的玄机妙算表现的活灵活现,大小提琴的出现也让蒋中正在末日皇帝的临头之日表达的无比凄凉。白鸽飞起,冯玉祥的孤独鸣枪以及从天而降的炮弹侵袭,都让整部影片从声效上控制了观众的光感和节奏。
  
   谈细节:不能不说老韩是个细乎的人,片中有几处细节的描写,至今让我回味。毛委员长在保定被发现后,国民党狂轰滥炸,当时毛刚服安眠药睡下不久,炸弹四处飞扬,聂荣臻等人急切请主席醒来离开居住地,毛先是烦躁,后是坦然,言:就是炸弹真下来也不会炸到我。随后聂等人用担架将毛抬走,几分钟后,镜头定格了一处画面,在毛睡过的床边,一枚没有炸开的炸弹扎在地里,露出半截,安安静静。此处却又将毛神话的表达,但该处细节的描写还是让我深刻的铭记了;49年春节左右,淮海战役传来捷报,几个领导人聚在一起不醉不休,周朱刘等人拥抱着高唱《国际歌》,而毛醉眼迷离追忆往昔,我们知道毛主席的确不会唱国际歌,因为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留学过,这段醉酒戏处理地很写意,也颇具英雄情怀;在锦州夜间开会那段,毛周朱刘等人围桌点油灯开会,毛忽的将油灯吹熄,言:灯省着点用吧,我还要给新华社写社论呢,会黑着也是开。此处的细节描写又将毛大气中不失节俭的完美人格凸显出来,处理的很是恰当;冯玉祥白天提灯笼到蒋中正办公室那段颇有韵味,老蒋秘书问冯为何大白天的提灯笼,冯答道:虽然是白天,但却黑暗呐,此处把冯对随蒋后来又弃蒋从共的世界的内心转变刻画入骨。
  
   谈演员:如果说该片的一大亮点,也即在演员的豪华阵容上了罢。172位明星的参演让这部大戏看起来更像是群英谱,应接不暇的明星相继出现,电影院不时传来“这不是那谁谁谁么”的叫声。此豪华阵容怕是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绝后的了,而所有参影明星零片酬的做法更是空前绝后。该片放映后,社会舆论传出一片不太和谐的声音,即是该片多数演员皆为外国国籍,让老外参演建国大业是不是对影片本身的一个玷污?对此,我认为这些声音具有狭隘的民族认同感,艺术的表达丰富多彩,用国籍去限定一些特有的历史和民族背景显得单薄,也会让其该有的表现张力失去色彩。影片虽然出现了172位演员,但我仅对几位做褒奖,即饰演蒋经国的陈坤、饰演毛人凤的姜文和报告事迹的士兵刘烨。从未觉得陈坤具备如此有表现力的功力。蒋经国的出场颇有质感,在窗户后面冷冷地看着这些国民党大员小丑们,镜头的冷感上佳,陈坤饰演的蒋经国侧面严峻,嘴角冷毅,身材笔直,陈坤都将蒋经国其人的历史责任感尽现表达,陈把小蒋那种为父为国之忧心的惆怅、想大干一场却天下不助、尽职沉稳却内含杀气的气质演绎的很到位。而姜文饰演的毛人凤却又是另一个特点,虽然总共不到3分钟的出场时间,但姜却把毛人凤所有的性格特质和细节把握的精准到位。后来看小崔说事里请韩三平、黄建新两位导演谈该片时,说到姜文的戏份,黄不由感叹,姜文甚至都会把毛人凤怎么系扣子研究的彻底,可见其对戏的执着和认真。也只有如此的敬业态度,才能让艺术本身提升到一个高度,这种高度不是简单的导演控制、剧本写作和灯光美术特效的运用,更大程度上是演员自身对角色的精准理解,能真正忘记自我投入到角色中的演员一定是优质的罢。刘烨饰演的出场不到一分钟的士兵,用发自心底的呐喊报告,撕裂了所有观影观众的心,周边上了年纪的人们无不留下泪水。影片几乎没有提太多战场和士兵洒热血的场景,但却让刘烨在简短的几句话中囊括,这不是比那布满枪炮声的战争场面、比那英勇冲锋的宏伟场面、比那让人心痛的牺牲场面更触动人心吗?!影片中,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倒也到位,只是一席标准的普通话让整部戏失去了应有的色彩,而蒋中正的扮演着张国立,形似,但却缺少了几分作为军人的老蒋那种特有的干练气势,演得不温不火,平平淡淡。至于其他所有的演员,过眼云烟,零片酬也是应该的。八卦下:国民党的人始终比共产党的人帅。
  
   谈喜感:片中出现几处可以笑笑的地方。一处即是王宝强向葛优汇报,前面有座城门攻不下。葛优一个照明弹过去,向中央通报:已到北平城下;选国旗和国歌那段,冯巩的出演增添了喜剧色彩,我认为最好的张力在于,冯巩用了天津方言,倘若换做普通话可能就没有这个韵味了;片尾郭德纲作为摄像师亮相那段,梁家辉恶意客串露脸,其中一女委员愤愤要求郭将她旁边的人裁掉,郭冷幽默,你旁边时所有人,就把你留下所有人都裁掉吗?
  
   谈导演:韩三平,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在我的印象里,但凡是一部票房率高的电影,但凡是一个新兴导演的影片,但凡是说得过去的影片,出品人一栏中,名字皆为老韩。老韩出品了数部电影,推红了数部电影,时隔18年又重新自我操刀做起了导演,想想那172位明星多也是给老韩一个面子,可见其号召力如何惊人了。
  
   小结:说了这么多,我其实真是想再去看第二遍。这部综合了超水平演技、优质剧本、高豪华演员阵容、优秀导演、制片、优秀灯光、剧场、配乐、摄像......等诸多优良因素的电影,成为了60年大庆的献礼,也让我等小辈彻彻底底的享受了一番,在我看来,这真是一道制作精良的烩菜,烩的精美绝伦,烩的五颜六色。
  
   用毛主席的一段诗词结束我的此篇评论:往事越千年,魏武扬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专访闫妮:有喜感的人演悲剧更打动人

2009-06-08 01:46:35 来源: 网易娱乐专稿 

“佟掌柜”闫妮凭《北风那个吹》获白玉兰奖视后提名,她接受网易娱乐专访时表示她能入围是剧组集体的功劳,还大夸她剧中搭档夏雨演戏认真。

闫妮扮演的“牛鲜花”备受称赞。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 (文/周霞)12日,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各大奖项会花落谁家将最终揭晓。在五位“视后”争夺中,凭借《北风那个吹》(博友是怎样评价本剧的)入围的闫妮因成功塑造“牛鲜花”一角成为夺奖的热门人物。闫妮表示,此次能入围是集体的功劳,以及“牛鲜花这个人物写的很好”,但对于是否能获奖自己并不看重。凭《武林外传》成名的她,被问到演正剧的心得时说,“有喜感的人去演悲剧,会更让人心疼。”此外,对于首次合作的搭档夏雨,闫妮评价说他演戏非常认真,即便是在导演认可的情况下仍要求再拍一条。闫妮笑称,“后来导演拍完了就叫人赶紧撤灯”。

谈提名:能入围是集体的功劳

网易娱乐:这次入围白玉兰奖,感受如何?

闫妮:我觉得能入围是一种肯定,所以我非常感谢《北风那个吹》,感谢导演、编剧和一起合作过的每个人,也很感谢支持我的观众。我是一个北方的演员,这个剧讲的也是北方的事情,但是能受到上海电视节的肯定,意义更不同寻常。对我自己来说,以前演喜剧多,但是这次演正剧能得到认可,对我也是很大的鼓励。

网易娱乐: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自己能入围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闫妮:这肯定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原因,剧组的每个人都付出了努力,所以拍戏时很辛苦,但是却很快乐,大家都会互相鼓励。剧本也很好,有个很好的题材,知青的故事能勾起一代人的回忆和情感。而牛鲜花这个人物也写的很好,演员的特色都是通过角色展示出来的,我很幸运自己碰到了这个角色。

网易娱乐:对获奖是否有很大的期待?

闫妮:虽然获奖是很大的鼓励,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我最看重的还是从这部戏里收获了些什么。

谈角色:牛鲜花很生动 有奋斗精神

网易娱乐:你如何理解牛鲜花这个角色?

闫妮:牛鲜花这个人物写的也很好,这个角色很生动,她身处农村却又很浪漫,我觉得不管是多大年纪的观众,只要心理还有浪漫,就一定会喜欢她。另外她虽然很平凡,但是却努力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和我们这个时代注重个人奋斗的精神很相似,所以就会引起大家的共鸣。

网易娱乐:有人把她比作<<渴望>>里的刘慧芳,觉得他们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善良、坚强、宽宏大量的美德,你怎么看?

闫妮:刘慧芳是很讨观众喜欢的角色,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温良恭俭让”,所以虽然他们年代不同,但是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高满堂老师写的牛鲜花,也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和以往的知情题材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表现了当年的苦,也有很多快乐的地方,苦乐兼有,剧本中很多台词都是非常幽默的。

谈表演:有喜感的人去演悲剧更打动人

网易娱乐:毕竟这是一部正剧,表演的时候如何把握这个幽默的度?

闫妮:主要还是按照剧本的定位去演,但是我有时候还是会专门去找找戏里喜剧的东西,还是很想让观众看的高兴。有时候可能稍演过了些,导演会现场跟我提出来,再做调整。在我看来,如果一个演喜剧的人,或者身上有喜感的人去演悲剧,会更让人心疼。

网易娱乐:虽然是正剧,但是牛鲜花身上的“铁姑娘”气质,也很像佟掌柜,有没想尝试其他角色?

闫妮:演员当然是想尝试多种角色,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有机会。如果会有好几个剧本同时来找我,那我可能就会考虑选择没演过的角色。
 

谈悲剧的喜感

前言

在这片文章之前,我还想说点废话,这样的目的,主要还是增加文章的高大感。

这篇文章的题目,原本是《论悲剧的喜感》。但最后我还是改成了“谈”。这是因为我这样的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实在是不能装出一副学术的样子,大有误人之嫌。关于这篇文章,我亦不想把它当作是我的思想观点,而只是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罢了。在写这个之前,我问过身边的几个朋友,关于悲剧喜感的体会,他们主要的观点是认为悲剧是反衬自己的幸福。我以为不然,这大概是跟我们从小看完革命题材影片以后,老师教我们在作文中写道“我们要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而好好学习”,又“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如此的好,哪里还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呢?”之类而形成的思维定式有关,也许并不是真正的感受。所以我觉得,在这里讨论悲剧的喜感也还有其一定的意义。

什么是悲剧

想要讨论悲剧的喜感,我们首先应该探讨一下什么是悲剧。亚里士多德把它定义为:是对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美学家,戏剧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悲剧进行过定义。但显然,我们很难从这种定义中直观的了解到什么是悲剧。所以,我以为,非常不科学严谨的以为,悲剧就是使观赏者看完以后会产生一些悲伤感的故事。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整体价值观正在加速的分裂之中,所以,关于什么是能让人产生悲伤感的东西,则非常难以界定。当然,我这样说仍非常不严谨,因为我们常常能在一些古典的悲剧中发现,故事的主人公的遭遇始终非常悲惨,但故事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这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关系,能引起悲伤感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吧。

什么是悲剧的喜感

我说悲剧的喜感,是因为这个说法我是在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看到的,而这篇文字中的一些内容,也将摘用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其实,关于喜感,我觉得其中也有快感的成分,有不少理论就是把它当成是快感的来讨论的。而先生的解释,则更多的把这种感觉与美感联系。悲剧的喜感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感觉,我想把这种感觉进行一些描述:即当观看了一部成功的,出色的悲剧,在感到悲伤的同时,而产生的对此悲剧由衷的赞叹和喜爱,并促使你有再看一次的动力的这样的一种情感。大概便是悲剧的喜感。悲剧倘若只能产生悲感,那么,我相信悲剧是很难存在,并发展至今的。

各种关于悲剧喜感的理论

悲剧的喜感一直以来是个被争论不休的问题,并且至今任然没有一个定论。所以,在讨论这个之前,我想介绍一下各派的一些理论。

先是从伦理角度来研究的一派。柏拉图似乎是最早讨论悲剧喜感的一位,他认为,人们喜欢悲剧能从中的得到喜感,这喜感主要是从幸灾乐祸这得来的。法国批评家法格大概也是持这个观点。他认为人类喜欢悲剧,这体现了人类还是野蛮粗暴的猴子。关于这条理论,我自身似乎并没有在实际观看悲剧中得到类似的喜感的经验。而我也不甚赞同。因为我们观看文艺作品,往往会产生移情作用,即把我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这是很常见的,比如人们很喜欢看英雄片,喜爱英雄人物,这往往是在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把英雄当成了自己,把自己当成了剧中的英雄,一直为英雄的成功而高兴,为英雄的失败而悲伤。又有这样一个事情,在解放初有一个部队组织士兵观看《白毛女》,观看过程中竟然有士兵拿枪准备射杀扮演黄世仁的演员。由此可见移情作用的效果。所以我很难想象,当自己所移情人物遭遇到不幸时,能立即克制这种移情作用,而产生幸灾乐祸的喜感。我同样感到怀疑的是,幸在乐祸是否能产生高质量的,有持续性的喜感而不与道德意识发生冲突。当然,这就是伦理学要讨论的问题了,就此打住。

伦理学另一派则持完全相反的,英国学者博克认为,悲剧产生喜感,全是因为在看了主人公遭受不幸以后而产生的同情感,因为其满足道德需求,而使自己得到快乐。(觉得自己是个关心别人的好人)关于这个,我们能在鲁迅先生《祝福》中找到类似的人物心理描写。此理论比起上一条来,似乎很合理些。此种感情,我以为主要发什么在看完悲剧以后产生。也许不能算作是纯粹的悲剧喜感。

有带有功利性质的理论。法国十七世纪学者杜博斯认为,悲剧的产生的喜感(这里更强调的是快感)只是满足人们强烈刺激的需要,派遣烦闷。这与弗洛伊德认为的悲剧快感来源于情感的发散有些相似。亚里士多德在定义悲剧是,就已经把他对悲剧的喜感的来源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即是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净化、宣泄)

哲学家们对于这个的讨论,则更多的从性出发,把悲剧的喜感问题与哲学思考联系在一起,不免都有些玄奥。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悲剧能带给我们喜感,是因为悲剧中的因艺术而产生的喜感压制了悲剧本身的悲观,才使我们感到愉快的。黑格尔认为,悲剧往往是两个理想的冲突,主人公陷入灾祸,看似悲伤,实则是“宇宙公理”的胜利,看出完美宇宙中不容有理想冲突存在,所以感到喜感。叔本华认为,悲剧使人看到一切空虚而废然思返,使我们的“生存欲”暂时失效,而感到喜感。尼采则认为,悲剧是展现个人生命的无常来显示永恒生命的不朽而让人感到喜感。

朱光潜先生自己的理论把这种喜感偏重美感,这种悲剧的喜感是来自于“形象的直觉”,我们与此事件有所距离,所以才能欣赏悲剧所带有的强烈的生命力。并为之感到欢喜。

悲剧分类说

终于要到谈谈我肤浅的想法的时候了。倒不是关于喜感的来源,我有更新的发现。而是我认为这些理论研究的方法有些问题,讨论悲剧喜感并不能单从喜感本身出发,事实上,悲剧的不同种类所产生的喜感是不一样的。以上的这么多的一些理论他们看起来似乎都有些道理,但相互之间又引起纷争,我猜测这主要是没有就悲剧的类别讨论清楚而产生的。

(以下引用了一些例子主要来自广西人民出版社《十大古典悲剧》)

比如《普罗米修斯》与《俄狄浦斯王》这两个著名的悲剧,他们的喜感来源我认为就不可能是一致的,为什么呢?《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虽说被当作是悲剧,但就像前文我说过的,全剧都充满了昂扬的精神,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偷火种,而被宙斯所囚禁,折磨。但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颓唐的气氛,有的只是不断对宙斯的控诉,以宙斯终将被打败的预言而结束。我以为此剧是表现是人类对于战胜不可知且无比强大的自然力量的信心,自然终将被人类所征服。而《俄狄浦斯王》讲的是一个国王得到神谕,说他的儿子将会杀死他的父亲,且玷污母亲的床榻。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让他的手下将他的儿子带到山谷里杀死。但结果他的手下没有忍心杀死这个可爱的孩子,而把他交给了一个牧羊人抚养,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巧合,神谕所说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然,戏剧的叙述的顺序不是这样的,先说俄狄浦斯王如何的伟大,然后再是发现这些事情。最后以俄狄浦斯王自瞎双眼从此隐居结尾。此剧要说的是人类无法阻挡与改变的自然的力量,神的力量,不可知的力量。开头的小段阳光完全是为了加强后来悲伤的效果。

这两个悲剧所要表现的主题是相反的,全剧所带有的感情色彩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认为如果这两个都被算作是悲剧的话,那绝不应该在一个类别中,而产生喜感的源也决不能是一样的。所以,不太可能会有一条理论能同时的比较完整的概括出这两幕悲剧的喜感的来源。

《普罗米修斯》的喜感,我认为是源于戏剧的距离说,形象的直觉。我们在观看的时候,被普罗米修斯的这种顽强斗争的精神,强健的生命力所感染而产生喜感。但因为有距离,所以他被囚禁,被束缚所产生的悲感被削弱反而加强了他的精神力,而进一步的使喜感增强。

《俄狄浦斯王》的喜感,我认为跟接近于叔本华的理论:悲剧使人看到一切空虚而废然思返,使我们的“生存欲”暂时失效,而感到喜感。

两条不同的理论能在两种悲剧中找到合适的对应,可见悲剧的分类讨论对悲剧喜感的研究的意义。

那么,有没有什么喜感理论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呢?

我以为还是有的,首先是情感发散说。庸常的生活往往会使一些情感淤积于心中,得不到释放。悲剧使人感到深深的悲伤,从而使情感得到释放而得到。这是纯粹从悲感上来说的。只是研究悲感。这一层面是悲剧的快感。甚至于同情说无关,只是发散。我想就这一点,就跟很多人喜欢辣味的道理有些相似。

第二个,也是比较重要的,是悲剧所产生的美感。有一句我们常能听到“只有到失去的时候,才能懂得珍惜”。鲁迅先生似乎也有类似谈论悲剧理论,大概是那最美好的东西破坏给你看。往往转瞬即逝的东西会带上一层美感的光环。比如昙花,我们能在新闻中看到关于某处昙花开放的报道。昙花真的美到需要放在新闻中来讲了吗,未必。盖其开放时间短暂尔。所以,悲剧中的破坏(生命,爱情等等)是进一步显示其美感。比如《快乐王子》最后,王子和小鸟的牺牲让我们感到悲伤唏嘘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美,人性的美。这是牺牲与毁灭所带来的美。

尚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结尾改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这个故事也许就不能成为千古传唱的经典了。不是人们不希望看到这个一个结局,而是因为毁灭,牺牲,才是这段感情显得更加的美丽,壮烈了。这大概是因为悲剧的力量,悲剧的美感了。

以上的两条,是我认为的,大多数悲剧都所带有的美感的来源。然后就要结合不同的悲剧类型,来跟进一步的讨论他的美感,才能比较完全的概括悲剧的喜感。

结尾

胡乱的说了这么多,还有不少差错与漏洞,非常的抱歉。关于悲剧如何来分类,这不是这篇文章要来讨论的,也不是我目前所能做到的,请原谅。希望能有同样对悲剧喜感具有一些兴趣的朋友来一起讨论一下,我就万分的荣幸了。

                                                                                                                 竹节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