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万达嘉华酒店几星:韶山毛泽东铜像落成奇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8:07:15


 

        毛泽东13岁诗作七绝《咏蛙》及奇事

                              七绝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毛泽东  1906年秋

        这是萧教授在演讲时有人问他毛泽东是不是神,而萧教授没有直接回答大家毛泽东是否是“神”还是“人”,他引用了毛泽东写于1906年秋的这一首咏蛙七绝,这一年毛泽东只有13岁。

        事情源于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前夕有关毛泽东铜像几个奇事:

        1992年底,江苏南京一家工厂受中央委托,为毛主席塑造铜像。这家工厂接受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大家怀着对主席的无比热爱和崇敬,人们夜以继日埋头苦干,铜像提前顺利完工。毛主席的铜像是由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像重3.7 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寓意主席在位41年;全高10.1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 10月1日成立;毛泽东主席铜像身着中山装,胸前左上衣口袋外挂着“主席”出席证,双手握着文稿,面带微笑而又沉思,正视前方,再现了领袖在开国大典时的风采。置身铜像下,仿佛身边又一次响起了那洪亮的湘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93年12月5日清晨,运载着铜像的车队从江苏南京出发出发,途经安徽,继而进入江西境内,按照计划行程,车队进入湖南后在湖南省城--长沙休整一晚上再出发,可奇事接连发生了。

       一、车停井冈山

        运输车队是湖南中央直属单位的一家国有运输公司,对整个道路状况都非常熟悉,司机、车辆等都是经挑选出来的最好的,事前对这辆即将载人史册、又赋有历史光荣任务的大卡车的车况更是不敢马虎的,出发前后和途中,司机进行过一遍又一遍的精心保养和严格检查。可是,车到湘赣临界点的一瞬间,这个曾经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装载着毛主席铜像的那辆卡车煞有灵性忽然熄火,司机和维修人员左寻右觅,就是找不出故障原因,此时天色将晚,几万夹道欢迎的当地群众中有人说“……莫不是主席在天显灵,真要到和他曾经战斗过的根据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和老区的群众住上一晚呢?”“何不……,就成全他老人家的这点心愿呢?”看来,今晚咱们只能人随天意了…… 在当地的老乡劝慰下:“不急,先暂宿一晚吧!”车队管理和司机想想也有道理,经请示上级领导,同意了。次日,东方拂晓,司机面向仰卧在天地间的主席铜像,双手合一,深深地鞠上一躬,“主席,咱们上路吧!”说完,跨上驾驶室,打开点火钥匙,没想到一“脚”来车。连司机师傅也没想到,真是神啊!人世间总有一些难解的谜,运输主席铜像的大卡车抛锚在江西、且主席真的到井冈山走一走住一晚也就成了世人的神奇传说。

        二、卡车不行而动。

         1993126日上午9时,毛泽东铜像行程一千三百多公里,历时5天,终于到达韶山地界。早早等候在韶山广场的万名儿女聚集在广场,比过年还高兴,大家用激动的心情恭迎主席回韶山。上午10点正.当披挂着大红绸毛主席回韶山的横幅、运送着毛泽东铜像的大卡车缓缓驶进韶山冲时,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沸腾了,如花似玉的青年朋友沸腾了,年过花甲的老人沸腾了,他们敲着锣、打着鼓,扯着热烈欢迎毛泽东主席铜像回家乡的巨大横幅,载歌载舞.欢呼雀跃,鞭炮震天,不约而同呼喊:主席回来啦!”“主席回韶山啦!
        一位80多岁高龄的毛氏家族老人用手触摸着仰卧在天地间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时,激动得泪水挂满老腮,真是咱韶山的石三伢子回来啦?! ……”就在此时,奇迹出现了,躺卧在天地间的毛泽东主席铜像好象被人们的欢呼声惊醒了,停好了的卡车忽然向前动了动,似乎主席要起身向欢迎他回家乡的父老乡亲致敬。 

        三、冬日红杜鹃

        车队抵达韶山,沿途百姓夹道欢迎,争相一睹主席的丰采,人们都在深情地呼唤:“毛主席回来了!毛主席回来了!”这时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似乎早已约好似的,竞相绽放,红得似火,粉得像霞,绚烂多姿。百姓们都说这满山的杜鹃是在欢迎游子重归故里啊!毛泽东铜像落成的冬天出现了罕见的奇遇自然景象。按理,本应在阳春三月开放的杜鹃花提前了整整三个月开放,铜像的到来为韶山带来了春天,杜鹃花也为毛泽东重返故里而动情,红红的火一样的绽放在韶山方圆5公里内的群山上,真可谓花随人意开,天随人意变。反常的自然景观不仅让韶山人有几分高兴,几分惊叹,还引起了湖南省委、省府的高层领导的关注,一连间出了让世人至今难解的几个谜。为什么早不开,晚不开,恰在铜像落成的时候开呢?为什么与毛泽东故居相距28公里的宁乡县花明楼哪里的杜鹃更多更大而不开呢?于是,他们搬来省城的高级地质学家,气象专家到韶山探幽访古,动用现代化仪器踏山斟测,但终归徒劳而返,难解其意。因此韶山冬日杜鹃红也就永远成了神奇传说和难解之谜。 

         四、揭幕鞠躬

        19931220日毛泽东铜像揭幕仪式举行,江泽民同志专程来韶山。离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还有6天的日子,中央在韶山举行了盛大的铜像揭幕仪式,江泽民主席亲自为毛泽东主席铜像落成揭下长达20多米的红绸大幕,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

    揭幕仪式开始,请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为毛泽东主席铜像揭——!,主持人话音刚落,江泽民主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缓步走到披盖着大红绸布的铜像前,江泽民主席仰望着这尊全高10.1米的铜像,似乎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我要一次拉下大红绸。一、二、三、四、五……”正当大红绸滑落到毛泽东主席铜像手握文稿处时,红绸布不知怎的就是拉不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快步走到江主席身边,贴在耳边说了句一句话,江主席即刻后退三步,面仰铜像.深深地鞠下了三躬。说也怪,当江主席再次拉动红绸布时,20多米长的红绸布霎时轻轻地飘落在铜像基座底下。江泽民主席为铜像揭幕未能一次拉下大红绸的事情也在韶山冲成了神奇传说。       

         五、日月同辉

        就在江泽民主席揭下大红绸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几乎都在注视着耸立在蓝天白云下、背靠韶峰、面向东方的毛泽东主席铜像时,上午10:30左右,月亮也出来了。铜像的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太阳与月亮相互照映,照得整片天空通亮。于是形成了千载难逢、非常罕见的天文奇观——日月同辉。谁也没有想到,谁也没有看到,却有一位资深摄影记者抓拍到了一个千载难逢、令世人惊叹、能载入历史史册的真实画面——日月同辉。过了八分钟之后,月亮就消失了。

        六、彩蝶飞舞

        在这一天,在毛泽东铜像边,又出现了一个奇特景观:6只鲜艳的彩蝶,围着铜像翩翩起舞。人们惊叹不已:莫非是毛家的6位英烈,化成蝴蝶,前来向毛主席贺寿吧!人们想起了毛泽东那首著名的诗词《碟恋花.答李淑一》,那该是开慧和岸英他们化蝶而来吧!

        七、天降祥云

        1993年12月26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几天阴雨绵绵,清晨还下着大雨,但是,十几万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民群众打着伞穿着雨披,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参加这盛典。。。,九点多,落成典礼开始,忽然云开日出,彩云飞舞(当地说是祥云高挂),出现了让人叹之惊讶的天空,使得庆典更被披上了一道神奇的色彩,说不怪也没人相信了。

      时过四年,中央心连心艺术团来到韶山慰问演出,,再一次的证明了铜像的神奇传说。开演之前,天空飘着雨,演出开始后,天空似乎为情所动,主持人赵忠祥拿起话筒:“刚才天上还下着雨,打着伞.可我们演出一开始,雨也停了,太阳也露出了笑脸,从感情上我们相信,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保佑我们……”场上群众顿时掌声不断,演出进入高潮,台上台下一片沸腾。在阳光下,韶山人怀着欣喜的心情,观赏了这场精彩的演出。

        八、雕塑家死之谜

        为铜像设计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刘开渠这位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开拓者,不顾90多岁的高龄,与陈允贤大师精心合作,将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塑像创作之中,样稿设计了一幅又一幅。意见征求了一遍又一遍,经中央领导审定,最终选定了毛主席出席开国大典的光辉形象的设计样稿。刘老的一生为新中国的雕塑立下过汗马功劳,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三块主体浮雕曾留下他的不朽之作,为世人所仰目。而今为一代伟人雕塑更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和汗水,铜像成功的雕塑再次展现了大师的经典之作。然而,这个成为我国去西方学习雕塑的第一人刘开渠大师在完成设计制作后的一个月以后神秘离开了人世间,报端未见报道,一时引起艺术界的种种猜测。有人说,毛泽东主席铜像雕塑是刘老去见马克思、会见毛泽东最好的礼品。世人对刘老的评说用不着去理论,但我想,刘老留给世人最后一件盛世作品,是他人生最好的结晶。像人们怀念伟人一样,在欣赏这幅巨作后也会对刘老油然起敬。毕竟名人有名人的归宿,无论选择何种方式,神秘点更让人难以忘怀。他是先知,应该追随伟人毛泽东去了。。。 

        题后:清光绪七年举人戴炯在 《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旗》卷首作《老谱序》中对韶山的古往今来写到的一段话:“夫山水秀绝,必生奇才,韶山虽不在中州往来之地,赋客骚人所不到.必将有秉山川之秀.追踪古老先生,其人者,为国之华,为帮之望,使人与天地俱传,日月同辉”。没想到12年后,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韶山诞生,一轮红日从韶山升起。就是这轮不落的太阳,照亮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100年后的今天,历史再次印证了老先生之惊人的预见,一代伟人毛泽东,将永远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前阵子,我看到了博客上的相关视频,是电视台摄录的,还有当时的司机车队等人的采访对话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