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北门中学官网:浅谈无痕教育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10:27

浅谈无痕教育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省思品领雁班 钟淑云    指导老师 郑乐安

内容摘要:当今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应是理性的说教、机械的灌输、空洞的讲解;不是反复“叫育”,而是点到为止,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强化师德,从观念上调整心态,转换角色,强化尊重意识,渗透母爱、父爱般的师爱,杜绝使用愚昧的教育方式,提倡润物细无声。思想品德课呼唤无痕教育。

关键词:无痕教育;角色;角度;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当学生发现你的教育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是苍白的。”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成功的教育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所谓“润物细无声”、“不显山不露水”就是教育无痕的诠释。教育无痕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真正的教育艺术,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呢?

一、无痕教育的提出

“无痕教育”是相对“有痕”教育提出来的概念。在教育理念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式上,它用情景诱导,活动体验,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办法,以激发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欲望,内化教育要求,促进其行为的自我矫正,从而达到“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种意境。“无痕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无痕’的教育”有这样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当教师自身以一种品质、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情绪面对学生时,让学生产生一种熏染,一种无言的感动,一种无可名说的感悟。这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一文中说“一旦我的学生觉察到我想要培养他们的品格时,我恰恰就会受到那些明显表现出真正独立品格的学生们的对抗:他们不愿听任自己被别人教育,更确切的说,他们不喜欢别人想要教育他们的意图。”这段话道出了一个真谛,说教式的教育,惩罚式的教育,玩弄些小技巧的教育,这些带有太明显的痕迹或者稍显痕迹的教育,或者虽当时不被察觉,过后仍能让孩子感觉到的教育,是不受学生欢迎的,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的,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会好的。“‘无痕’的教育”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教育作用,往往是隐性的,效果常常比较缓慢,如果追求即时的效果也会导致失败。

二、在思品课堂中呼唤无痕教育的必要性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性需要“无痕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主线,开发生活资源,挖掘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无痕教育”就是有效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重要举措和追求。

(二)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需要“无痕教育”。

当今中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戏称“新新人类”;思想上他们以成人自居,在选择信息、建构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凸显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受教育中,不时有逆反心理的出现。教育实践证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痕迹太重”,会产生所谓的“抗药”效应。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必时时处处高谈学习目标,而应利用各种情境构建一种以课堂生活为载体的“无痕”德育,将目标内隐于过程当中,淡化教育痕迹,提升学生无意识领域里的德育信息储备,使学生在潜移中受到教育,在默化中养成社会主义的品德。

三、在思品课堂中贯彻无痕教育的举措

(一)转变教师角色,淡化教育痕迹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以权威形象自居,总习惯以一个尊者、长者、说教者的身份面对我们的学生,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势,舍不得一呼百应的威风。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多了一些赤裸裸的教条:要怎么样怎么样,不要怎么样怎么样;必须怎么样,否则会怎么样,教育的痕迹十分明显。所以,要淡化教育痕迹,首先要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做起。

1.扮演启发者的角色。说到启发,有人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片面的认识,[微软用户1] [微软用户1]认为只有教师提问才是启发,其实不然。启发者的形象并不是只靠提问实现。应该说,诸如生动形象地讲故事,用情感打动学生是一种启发;用实物演示,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这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悟出道理 ,还是一种启发;即兴小品演示,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这仍是一种启发;即使是教师的说理,只要说得深动、亲切、通俗易懂,而且针对学生的困惑,说到点子上 ,能把学生的思路打开,同样还是一种启发。总之,启发与否,不在形式,而在实质。

2.扮演好主持者的角色。在我们的电视栏目中,尤其是《实话实说》 这个节目 ,深受老百姓喜爱,因为这种形式更能表达百姓的一种心声、渴望、需求。由此我想 ,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是不是也可以引进这样的创意,来开放我们的课堂 ,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其间 ,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主持者——课堂教学的主持者,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 ,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点触动 ,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点感染 ,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点体验。

3.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 ,显然,学校和教师已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因为 ,各种超文本的知识通过各种媒体充斥着社会各个场所,新的交往形式通过网络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地拓展了一代人学习和交往的空间。所以,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一个教师如果观念、知识不与时俱进,那么,他过去所拥有的知识或许就不能成为今天“传道”、“教授”、“解惑”的资本。

4.给学生的评价要留有空间和期望。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动机,看到自己成功的手段之一。为了消除学生的思想障碍,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使用有针对性的,有个体性的激励性语言,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案例分析、事非辨析的积极性和信心。同时,作为教师,每倾听学生的发言,都不要忙着作结论性评价,应耐心启发、等待更多的同学发表不同的见解。因为教师一旦过早地断言,诸如:“ 你说得真好”、“说得太好了”、“你考虑很全面 ”……之类的话,那么有可能,其他有不同观念的学生就不敢或不愿再发表意见了,教师也就不可能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认识水平了。其实,我们教师要想听到更多同学的心里话,其间,不妨装得傻一点,多问几个“是嘛?”、“还有不同看法吗?”、“还有补充嘛?”、“你是这么认为的吗?”、“你的观点真的是与众不同!”、“请同学们再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我很想听到更多同学的高见”……诸如这样激励性的表态、启发,课堂上不但多了师生间即时的互相反馈,而且多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

5.提供合作契机。学会合作是 21世纪教育的一大主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的为学生提供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机会。如可以就某一观点,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自由组合,开展辩论。或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解惑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四人小组交换意见。这种“ 茶馆式”、“对垒式”的合作若处理得当,能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补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这样的组合交流,也能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总之,有利于学生综合的能力的提高。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微软用户2] [微软用户2]

初中学生阅历浅,分辨是非的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所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又往往是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循环、反复过程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为什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处理问题? 很简单,因为有些错误在大人们、老师们眼里是错误,而放到孩子们的年龄阶段来看,也许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因人而异地疏导,用开放的、民主的教育理念,为孩子创造和谐、 宽松的教育环境。

(三)强化尊重意识 ,渗透母爱、父爱般的师爱。

我国教育家夏丐认为“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 ,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 ,就成了无水的池。”可以说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是沟通思想的桥梁。作为教师 ,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 ,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 ,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 ,接受教师的爱。因此教师应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每一个学生。不作调查便可知晓 ,所有的学生都渴望母爱、父爱般的师爱。而这种师爱的前提是尊重。尊重能给学生带来自信 ,自信恰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很难想象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信 ,那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 曾看到一则研究资料:某学校把几个孩子分成三组 ,一组经常给予表扬和鼓励 ,另一组则经常指责和挑剔 ,最后一组则听之任之 ,不管不问。结果 ,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的孩子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而且性格活泼、开朗;经常受到批评、 挑剔、指责的孩子成绩大幅度下降 ,有的甚至心理扭曲 ,敌视周围的一切;而不管不问的孩子只在原地徘徊。由此 ,作为旁观者 ,我们为后两组实验的孩子感到内疚和遗憾他们是异味、 异化教育的牺牲品。

综上所述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而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要求的时候才能实现 ” 。因此 ,作为教师 ,必须强化师德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从观念上调整心态 ,转换角色 ,倾注师爱 ,转变教学方式 ,杜绝使用愚昧的教育方式 ,提倡润物细无声。尤其作为教孩子“ 学做人 ” 的入门学科 ——— 思想品德课呼唤无痕教育。

 

参考文献:

[1]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张宝臣.课堂教学艺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3]孙运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1992

[4]孙天正.教师素质理论丛书.语言行为卷.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微软用户1]文章的标点符号请仔细修改,存在着半角、全角状态的区别。

 [微软用户2]文章的第一部分“转变教师角色,淡化教育痕迹”解释的非常详细、清楚,2、3两部分显得比较单薄。另外,我认为“无痕教育”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中教师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把教学内容情境化,引导学生进入道德情境,通过亲身体验产生道德情感,从而实现道德品质的内化和道德习惯的形成,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是否可以在这方面有所扩展?